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4)

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4)

一、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四)(论文文献综述)

亓春雪[1](2021)在《《2019教育政策图景》(节选)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翻译需求量的增加,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MTPE)相结合的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在非文学领域运用甚广。本翻译实践报告以信息型文本——Education Policy Outlook2019为依托,该书聚焦教育领域,内容和风格适用于MTPE模式,本翻译实践报告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机器翻译译文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进行译后编辑。本实践报告源文本选自该书的第1章、第2章、第5章、第7章和第8章。本实践报告由项目背景介绍、文献综述、翻译实践过程与数据分析、机器翻译译文质量分析、译后编辑方法以及总结组成。本翻译实践项目通过CAT+MT+PE模式,运用机器翻译测评工具BLEU,并结合文体特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大方面分析了常见的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主要包括词汇上的多义词错译、搭配不当、缩略语误译等;句法上的语句直译、逻辑缺失、语序不当等;语篇上的未考虑语境意义和上下文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译后编辑方法与翻译策略,包括正确查找术语、增添与省略、显化逻辑关系、语序调整、意译、结合具体语境等几种方法。在本次实践报告中,作者顺应“新文科”大背景,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更为直观地彰显机器翻译目前的客观情况,为日后信息类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希望可以推动MTPE模式的发展。

廖明中[2](2020)在《世界四大湾区要素资源流动现状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围绕物资流动、人员流动、资金流动、信息流动等四种流动形式,比较分析了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等世界四大湾区的要素资源流动现状和特征。其中:纽约湾区以国际移民之都和金融湾区着称;旧金山湾区是全球知名的科技湾区,创新创业非常活跃;东京湾区是全球一流的产业湾区,是日本对外投资的总调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集全球贸易中心、全球航运中心、全球金融中心和亚太地区新兴的科技创新中心于一体,是快速成长中的综合湾区。

骆洪梅[3](2020)在《2005-2019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5-2019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我国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及沙门菌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血清型特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资料,采用R软件对报告资料进行清理,对报告了病原学检测结果的病例进行分类整理,建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例数据库。筛选出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报告病例、沙门菌报告病例,分别建立2005-2019年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报告病例数据库和2005-2019年沙门菌报告病例数据库。2.采用报告发病数、报告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指标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病原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在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总发病和死亡流行变化的基础上、从细菌和病毒两个层面对报告疾病负担较重的沙门菌和轮状病毒进行重点分析,包括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报告病例流行特征,不同年度、不同地区及不同年龄组报告的沙门菌血清型特征。3.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趋势拟合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005-2019年,全国通过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3374496例,报告死亡病例53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6.41/10万;报告发病率从38.91/10万上升至98.63/10万,病原学确诊病例构成比从1.85%上升至14.29%。0-1岁的婴幼儿报告发病率最高,报告发病率为1344.58/10万,其次是60岁及以上老人,报告发病率为46.24/10万。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分别占50.81%(6795454例)和18.44%(2466553例)。每年有夏季(6-8月)和冬季(12月-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8.79%(1201226例)的病例报告了病原学诊断结果,92.67%(1113200例)为病毒性腹泻,其中92.15%(1025836例)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93.43%(958423例)为5岁以下儿童;7.20%(86450例)为细菌性腹泻,共涉及38种细菌性病原体,沙门菌占53.39%(42325例)居第一位,共报告190种血清型。2.2005-2019年,全国共报告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病例95842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9.81/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8.44/10万波动上升至2019年的167.55/10万。发病高峰期为11月至次年2月。我国儿童自6月龄起轮状病毒报告发病率迅速上升,24月龄以下儿童占82.70%(792633例),其中12月龄以内儿童占38.01%(364260例)。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浙江、广东和北京;南方地区报告病例数是北方的9.87倍。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病例中,1.83%(17540例)的病例同时报告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3.2005-2019年,全国共报告沙门菌病例42325例。报告省份由16个增加到29个,报告机构由44个增加到782个。沙门菌病例全年均有报告,报告高峰为每年5-10月。报告发病率1岁以下的婴儿最高,为4.15/10万;其次是1-5岁的儿童,报告发病率为1.27/10万;65岁及以上年龄组和25-34岁年龄组分别排第三和第四位,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14/10万和0.13/10万。26.90%(11385例)的沙门菌病例报告了血清型分型;居前5位的依次为肠炎沙门菌(4140例,36.36%)、鼠伤寒沙门菌(1502例,13.19%)、伦敦沙门菌(687例,6.03%)、都柏林沙门菌(594例,5.22%)和斯坦利沙门菌(515例,4.52%)。肠炎、鼠伤寒、都柏林、德尔卑、伦敦、斯坦利、猪霍乱、鸡、山夫登堡、阿贡纳和汤卜逊沙门菌连续15年均排在前15位,是我国沙门菌的常见血清型。结论:1.2005-2019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报告发病率呈现持续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6.41/10万;报告发病高峰为6-8月和12月-次年1月。2.轮状病毒呈冬季高发流行,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省份依次为浙江、广东和北京;婴幼儿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易感人群,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轮状病毒报告发病率自6月龄起迅速上升,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报告病例中82.70%的为24月龄以下婴幼儿。制定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程序时应充分考虑婴幼儿感染的年龄特征。3.沙门菌感染呈夏季高峰,我国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5种血清型依次为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伦敦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

何爱霞,孙纪磊[4](2020)在《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进展、挑战及应对——基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该报告以2009-2016年出版的前三份报告为基础,依托159个国家的量化数据和质性描述,评估了各成员国在《贝伦行动框架》中所作承诺履行情况,呈现了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在政策、治理、筹资、质量、参与等五个关键领域的最新进展:成人学习和教育政策取得显着进步,成人学习和教育治理有所改善,成人学习和教育筹资机制加快创新,成人学习和教育质量获得重大提升,成人学习和教育总体参与率进一步提高。但与此同时,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也面临四大严峻挑战:一是成人学习和教育资金仍旧匮乏,二是弱势群体参与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比例偏低,三是公民教育成为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洼地",四是成人学习和教育监测数据存在偏差。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及相关国际组织需多渠道扩大成人学习和教育资金投入,着力将惠及弱势群体作为重要优先事项,加强公民教育政策及课程建设,推动成人学习和教育监测数据革命。在此报告中,中国的显示度明显增强,但未来仍需竭力发出成人学习和教育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分享更多成人学习和教育的中国经验,补齐成人学习和教育的中国短板。

王力潇[5](2020)在《闪烧合成Gd2Zr2O7陶瓷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闪烧是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的新型场辅助烧结技术。场辅助烧结技术在放射性废物陶瓷固化领域中的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Gd2Zr2O7因其优异的抗辐照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固化高放废物的理想候选材料。本研究以氧化锆和氧化钆为原料,采用了闪烧技术,在炉温1050℃,闪烧时长30s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均一的缺陷萤石相Gd2Zr2O7陶瓷固化基体。并对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对闪烧制备过程的物相演化、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金相、微观形貌、密度、抗浸出性能和α-辐照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X射线衍射结果展示了 Gd2Zr2O7从最初的混合物生坯经过闪烧过程直至形成最终产物的物相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闪烧合成出的单一物相的Gd2Zr2O7固化基体,为缺陷萤石相,证明了闪烧可以在1050℃的炉温,150V/cm的电场强度、133 mA/mm2的电流密度,以及30s的通电保持时间下制备出Gd2Zr2O7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分析可以得出,随着通电保持时间的增加,闪烧样品的晶粒尺寸增大。所有闪烧制备的Gd2Zr2O7样品相比于传统烧结的样品均具有更小的平均晶粒尺寸。(2)闪烧制备的Gd2Zr2O7固化基体在90℃的温度,28d时间的浸泡条件下,浸出液中基体元素的浓度均很低。浸出液中,相同浸泡天数的Gd元素和Zr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随着样品闪烧通电保持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两种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均随浸泡时间的增大而减小。闪烧样品的浸出液与为浸泡固化基体的空白对照组对比,其pH值和电导率均没有明显变化。闪烧样品的浸出液与传统烧结样品的浸出液相比,浸出液中各元素浓度略低,说明闪烧制备的固化基体具有良好的抗浸出性能。(3)闪烧制备的Gd2Zr2O7样品经过热处理后可以由缺陷萤石结构转化为烧绿石结构,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显示,经过不同剂量的α粒子辐照后,Gd2Zr2O7会转化成缺陷萤石结构。从X射线衍射结果来看,随着辐照的离注入量的增大,Gd2Zr2O7的超晶格峰消失,只剩下缺陷萤石结构的特征峰,Gd2Zr2O7的X射线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说明其晶胞参数和晶面间距增大。从总体而言,闪烧制备的Gd2Zr2O7具有较好的抗辐照性能。综上,闪烧作为一种新型的烧结技术,能够制备出物相均一、结构致密、性能良好的固化基体。相比于传统高温固相合成法,闪烧所需的炉温更低、时间更短,并有望运用在其他锆基陶瓷固化基体及其他类型的陶瓷固化基体材料的制备中。

刘小楠,王威智,陈颖楠,刘畅,包晓璇[6](2020)在《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文中研究指明序言这本手册旨在帮助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员处理与艾滋相关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关的国家法和国际法的信息及其在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框架下的国内法院的适用情况。自首例艾滋病病例被识别出来后的30多年里,全世界应对全球性艾滋疫情有了明显的突破性进展。许多国家新感染的比例下降,有效的治疗得到发展,使得艾滋病毒感染者可以继续过健康多彩的生活。尽管取得这些成绩,但很多值得注意的社会、经济、法律挑战仍然存在。

姚全[7](2019)在《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奥巴马政府上任之际,正值小布什政府在中东挑起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均未结束之时,且美国还遭遇了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两场战争和一场危机”的大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在维持美国中东地区霸权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进行了大幅度收缩,甚至是方向性的调整,试图通过更少的战略投入来维持既有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了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离岸平衡战略主张作为离岸平衡手的美国应减少对离岸地区的资源投入,更多地依靠当地盟友来承担起遏制崛起大国的责任。只有在盟友无法完成有效遏制威胁任务时,美国才会亲自介入和干预,以保持离岸地区的均势平衡。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少即是多”,即离岸平衡手在离岸地区投入较少的资源,反而获得更好的收益,因而更有利于维持其在离岸地区的权力与利益。为研究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本文完善了原有的离岸平衡战略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主观动机、客观条件、主要手段以及主要优势与局限等四大要素的离岸平衡战略分析框架,以此为线索来更为理性和深入地演绎、分析和评估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战略。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奥巴马政府在中东追求至少五个方面的离岸平衡目标。其一是维持中东地区均势,防止在中东地区出现地区大国的崛起;其二是减少对中东地区的资源投入,将节省的资源投入国内建设和亚太地区;其三是将中东地区的安全责任转移给盟友,减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安全承诺;其四是避免卷入中东地区冲突,强调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介入中东冲突;其五是缓和与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降低中东国家的反美情绪。其次,奥巴马政府具备实施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客观条件。在地缘环境上,美国与中东地区相隔着巨大的水体,而美国又是西半球地区的唯一霸权国,并具备在遥远的中东地区实施离岸平衡战略的实力。在敌友关系方面,美国在中东地区既面临着像俄罗斯、伊朗、叙利亚这些潜在的威胁者,也保持着像沙特、以色列这些可以依赖的中东地区盟友。在国际格局上,失衡的多极格局也使得美国更容易采取离岸平衡战略。最后,奥巴马政府为推行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减少投入,先后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对利比亚危机实行“背后领导”,对叙利亚危机坚持不动用武力,对恐怖组织采取灵活打击手段,避免派出地面作战部队;第二是推卸责任,其主要表现有三点:1.与潜在威胁者俄罗斯、伊朗、叙利亚缓和紧张的外交关系,甚至与盟友以色列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对抗加剧而使美国陷入或被迫卷入冲突或战争;2.适度增加沙特和以色列的力量,加强盟友与潜在威胁者对抗的实力;3.通过沙特和以色列对抗伊朗,防止伊朗借叙利亚内战增强实力,形成“什叶派新月之弧”;第三是建立均势,通过外交渠道对伊朗研发核武器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使用化学武器发出警告,甚至划出“红线”试图达到战略威慑目的;同时联合沙特和以色列构建遏制俄罗斯、伊朗和叙利亚的同盟,形成美俄博弈、沙伊对抗、以叙选边站队的“外部均衡”;另外还不断增强自身的威慑能力以及保证美国在军事干预中东威胁和冲突时迅速取胜,通过维持庞大的国防预算保持绝对军事优势和维持有利于军事干预的强大军事投送能力,建立“内部均衡”。总的来说,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虽然存在局限,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其成效方面,第一是签署了伊朗核协议,实现了防止核扩散的目标;第二是未卷入新的中东地区冲突;第三是在反恐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不仅击毙了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还沉重打击了“伊斯兰国”;第四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战略重心从中东向亚太转移。但这一战略存在的局限也较为明显,那就是一方面美国的战略对手权力上升,俄罗斯得以重返中东,伊朗进一步崛起,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也得以保存;而另一方面美国与中东盟友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出现倒退,甚至跌入历史谷底。特别是,奥巴马政府试图改善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还要看到,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总体原则在现今的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仍然得以延续,离岸平衡依然是理解当前美国中东战略的逻辑和窗口。对于中国来说,通过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国的中东政策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政府制定更有利于自身的中东政策。

商辉[8](2019)在《“共轭环流”式国际分工格局 ——中国角色的演变和升级》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和资源禀赋等传统要素优势,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已不再是传统价值链分析模式下的“世界工厂”那么简单,中国已成为国际分工网络的重要枢纽国,连接发达国家价值链和发展中国家价值链。相应地,国际分工格局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外围-核心”式分工布局,现阶段全球分工布局呈现“共轭环流”式分工格局。虽然国际分工格局的界定和演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现有研究仍缺乏对国际分工新格局及中国角色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国际分工格局的重新定位以及中国角色演变和升级机制的探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产品内分工模型,以价值环流的形式展示由发达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国际分工布局的形成以及工序分配机制,强调并重点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分工网络中的枢纽地位及其分工地位提升机制。而后,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国际分工布局,使用宏观数据和海量微观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进行验证,提出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共轭环流论”,探索在双重价值链分工格局下,中国提升国际分工网络枢纽地位、实现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可行路径。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已事实上成为国际分工网络的重要枢纽国,国际分工布局呈现“共轭环流”式格局,即存在以中国为重要枢纽国的发达国家价值环流和发展中国家价值环流。通过分析中国成为重要枢纽国的路径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不断嵌入和融入发达国家价值链,另一方面建立并加深与处于分工网络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步占据国际分工网络中的“结构洞”,从而提升国际分工枢纽地位和价值链影响力。虽然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但是其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局禁锢了中国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步伐。第二,通过分析国际分工网络中的国家枢纽地位的决定机制发现,总体来说,一国市场优势、制度支持、技术支持、人口结构等要素对其枢纽地位的影响要大于开放程度这种传统优势要素,且国家异质性及产品贸易网络异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差异。进一步地,通过分析优势要素重要性演变发现,制度质量、技术进步、母国市场(人口、城镇化水平)和人口结构等优势要素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表明中国构建新的综合优势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开放政策、制度支持、技术支持、劳动力人口红利、母国市场、产业链完备性等方面分析中国成为国际分工网络重要枢纽国的原因。第三,通过分析国际分工地位升级路径发现:(1)一国提升其在国际分工网络中的枢纽地位有利于促进其国际分工地位的攀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共轭环流”的枢纽,这一特殊地位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价值环流和发展中国家价值环流的分工地位攀升路径和攀升空间存在差异。中国嵌入发达国家环流,通过获取技术溢出效应可以承接更复杂工序生产、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但攀升空间存在收敛趋势;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价值环流中,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推动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向价值链中高端的攀升。本文政策启示是:第一,着力巩固中国在“共轭环流”中的枢纽地位,继续保持政策和产业链优势,打造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通过两个环流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轮驱动”,进一步释放经济潜能,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二,“抓改革、补短板、通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更好作用;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补齐核心技术短板;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显着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第三,以更大的开放解决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坚定不移自主扩大开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倡议并推广价值链友好型国际规则,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9](2017)在《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回顾(中国例外)全球核电发电量在2016年上升了1.4%,原因是中国增长了23%,尽管核电在发电中的份额停滞在10.5%(-0.2%)。2016年共有10座新核电反应堆启动,其中一半在中国。2017年上半年有两座反应堆发电入网,一座位于中国,另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后者是世界上第一台开建于福岛核事故之后并运行入网的机组。2016年全球新建动工核反应堆3座,其中两座位于中国,一座位于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承建),与2010年全球新建动工15座(中国10座)的情况相比下降明显。2017年上半年全球仅有一座新建反应堆在印度开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没有。全球在建核反应堆数量连续4年下降,由2013年年末的68座下降到2017年年中的53座(中国20座)。关停与建设延期俄罗斯和美国2016年关停了部分核反应堆,瑞典和韩国也于2017年上半年将其最老的机组关停。韩国新当选总统关闭了一座核电站,并暂停了另外两座核电站的建设。这使其本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希望陷入危险。目前,有13个国家正在建造新的核反应堆,比WNISR2016报告中少了1个。随着项目管理高层卷入大规模腐败丑闻,巴西Angra-3反应堆的建设被放弃。有37座反应堆的建设进度滞后,其中19座在去年进一步延误。中国也不例外,20座在建反应堆中至少有11座出现了工程延期。有8个在建核电项目已开工建设10年以上,其中3个已有30年。《2016世界核电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有17座反应堆计划于2017年启动。截至2017年年中,只有2座启动,而有11座至少要延期至2018年。历史核巨头的破产/救助——核电企业的深度金融危机在发现核电建设项目发生巨额亏损之后,东芝集团为其美国子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申请破产,西屋公司是历史上世界最大的核电建设商。在过去六年里,阿海珐集团累计亏损了123亿美元。法国政府已经向其提供53亿美元的纾困,并继续采取"拆分"策略。阿海珐集团Creusot Forge业务部的大规模质量控制丑闻进一步削弱了人们对核电产业的信心。主要核电公司的股价遭受侵蚀,信用评级机构调低了他们的信用等级。福岛核事故发生六年后,日本政府开始解除撤离令,以限制飞涨的赔偿费用。灾难总成本的官方估计已从1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亿美元。一项新的独立评估将灾难成本估计为4440亿-6300亿美元(取决于水的除污水平)。只有5座反应堆已经重启。2016年全球风能发电量增长16%、太阳能发电增长30%、核电发电量增长1.4%。风能发电量增长132 TWh、太阳能发电量增长77 TWh,分别是核电35TWh发电量的3.8倍和2.2倍。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新增发电量的62%。新的可再生能源击败了现有的核能。在智利、墨西哥、摩洛哥、阿联酋和美国,可再生能源拍卖创下了低于30美元/MWh的低价,而2015年美国核电站的平均摊分成本为35.5美元/MWh。

周婷[10](2016)在《我国卫生筹资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生筹资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问题历来是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历史经验表明,卫生筹资中政府和市场作用的协调与互补对于提高卫生资金筹集与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理论的视角来看,医疗卫生服务的诸多特性有别于普通商品,如其社会效益往往大于个体效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市场失灵”的问题,基于个人成本效益分析的决策往往造成消费不足,因此,政府应进行干预和调控;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可能存在低效、反应迟缓、寻租等问题,从而导致“政府失灵”的发生,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补充。建国以来,政府和市场在我国卫生筹资中的作用经历了曲折的变迁过程。二者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也引发了理论界对此问题的广泛研究与讨论。本文以我国卫生筹资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为研究主线,在理论阐释、历史考察、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国家和医疗机构两个层面入手,结合国内外案例,探寻了政府与市场作用的最佳比例范围,并揭示了我国卫生筹资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剖析了我国医疗机构筹资机制及其对效率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卫生筹资结构的目标,并指出了改善筹资公平性与效率的途径。关于我国卫生筹资中政府与市场如何结合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政府(公共)与个人(家庭)在筹资中的最佳比例问题。本文首先考察了WHO卫生绩效排名前20名国家的筹资情况,发现除个别国家(如新加坡、瑞士)由于其医疗卫生体制的特殊性导致政府卫生支出占比较低外,大部分国家的占比介于70%-80%之间,平均占比为74%,占比中位数为76%,最高值达到87%。此外,本文还使用1995-2015年203个国家的相关数据,通过计量模型的分析来考察政府卫生筹资占比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并试图找出政府与市场筹资的最佳比例。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对于中低收入国家,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而对于中高收入国家,非线性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即政府筹资比例对健康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关系,且峰值在80%左右。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建议,我国未来可以75%-80%为政府卫生筹资占比的政策目标。考虑到医疗费用只是卫生总费用的部分,从上述目标推断医疗费用中政府与个人支付比例的政策目标,政府筹资在医疗费用中的最佳占比约为72-78%,相应地个人占比约为22%-28%。从卫生筹资公平性的角度,本文对城乡、地区和医保制度之间政府与市场占比的差距进行了比较,并进而提出,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包括财政分权制度、社会医疗保险碎片化、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三个方面,并基于此提出建议。从医疗机构的筹资补偿机制层面,本文通过对“补供方”与“补需方”两种模式的利弊及国内外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建议对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医院主要采取“补供方”的模式,由政府承担更多的筹资责任,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将医疗服务的重点放在预防性服务与疾病管理与控制上来;而对三级医院则更多地采取“补需方”的补偿方式,即由各类医保购买服务,以鼓励市场充分竞争,并满足参保人多元化的医疗需求。本文对医疗机构的微观激励问题给予特别关注,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重视使各类医疗机构的微观激励与社会目标更好吻合的问题。如果二者保持一致,就容易形成正面激励;如果二者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就容易形成负面激励或“坏的市场经济”,造成医疗行为的扭曲。例如要从源头上解决药价虚高、过度医疗的问题,就要消除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价格扭曲和以药补医等“坏的市场经济”,否则仅靠行政手段则难以奏效。本文还通过对支付方式的比较,提出应以预付制为核心,根据其特点与利弊综合运用不同手段,以减少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的发生。本文还对以英、美、德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卫生筹资体制的改革与演变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其共同趋势是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均向更为混合的“中间道路”靠拢,即在医疗卫生体制中政府作用较强的国家逐渐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而市场作用较强的国家则加强政府干预,这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应以改善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在卫生筹资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尤其对具有外部性、公共品、收入再分配等性质的医疗卫生领域给予更多的投入与支持。同时,市场在卫生筹资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视,应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卫生筹资利用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功能。在我国未来卫生筹资制度的发展中,应强调同时运用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二者统一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卫生筹资公平性与效率的提高。

二、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四)(论文提纲范文)

(1)《2019教育政策图景》(节选)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Project Descrip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1.2.1 About Education Policy Outlook 2019
        1.2.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2.1.1 Active Area of MT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2.1.2 Previous Error Models
    2.2 Introduction to Post-editing
Chapter Three Procedure of Translation
    3.1 Translation Process and Tools
        3.1.1 The Creation of Termbase and Translation Memory
        3.1.2 CAT Tools
    3.2 Translation Quality Standards
Chapter Four PE Methods to Machine-translated Version
    4.1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4.2 PE Methods at Syntactical Level
    4.3 PE Methods at Textual Level
Chapter Five Analysis of the MT of the Source Text
    5.1 Positive Aspects of MT output
        5.1.1 Accurate Translation of Terms and Phrases
        5.1.2 Accurate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5.2 Negative Aspects of MT output
    5.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Performance
        5.3.1 BLEU Score Method
        5.3.2 Corpus Linguistics Method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One: Glossary
Appendix Two: Bilingual parallel text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世界四大湾区要素资源流动现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四大湾区基本概况
二、纽约湾区要素资源流动现状和特征
    (一)物资流动方面
    (二)人员流动方面
    (三)资金流动方面
    (四)信息流动方面
三、旧金山湾区要素资源流动现状和特征
    (一)物资流动方面
    (二)人员流动方面
    (三)资金流动方面
    (四)信息流动方面
四、东京湾区的要素资源流动现状和特征
    (一)物资流动方面
    (二)人员流动方面
    (三)资金流动方面
    (四)信息流动方面
五、粤港澳大湾区的要素资源流动现状和特征
    (一)物资流动方面
    (二)人员流动方面
    (三)资金流动方面
    (四)信息流动方面
六、结论和启示

(3)2005-2019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腹泻概况
    2. 病毒性腹泻
    3. 细菌性腹泻
    4. 疾病负担
    5. 国内外腹泻监测介绍
    6.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介绍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分析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基本概况
    2. 流行特征
    3. 病原学确诊病例
    4. 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报告病例分析
    5. 沙门菌血清型分析
    6.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趋势变化分析
讨论
    1. 大疫情网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情况
    2. 报告死亡病例
    3. 病原学确诊病例分析
    4. 创新性
结论与建议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进展、挑战及应对——基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最新进展
    1. 成人学习和教育政策取得显着进步
    2. 成人学习和教育治理有所改善
    3. 成人学习和教育筹资机制加快创新
    4. 成人学习和教育质量获得重大提升
    5. 成人学习和教育总体参与率进一步提高
二、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1. 成人学习和教育资金仍旧匮乏
    2. 弱势群体参与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比例偏低
    3. 公民教育成为成人学习和教育的“洼地”
    4. 成人学习和教育监测数据存在偏差
三、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应对方案
    1. 多渠道扩大成人学习和教育资金投入
    2. 着力将惠及弱势群体作为重要优先事项
    3. 加强公民教育政策及课程建设
    4. 推动成人学习和教育监测数据革命
四、中国成人学习和教育的发展思路
    1. 发出中国声音,分享中国经验
    2. 对照监测指标,力补自身短板
五、结语

(5)闪烧合成Gd2Zr2O7陶瓷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陶瓷固化发展简介
    1.3 放射性废物固化的烧结技术研究进展
    1.4 钆锆烧绿石的结构与性能
    1.5 陶瓷闪烧技术简介
    1.6 研究内容及主要目的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表征分析方法
    2.1 Gd_2Zr2O_7闪烧合成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3 Gd_2Zr2O_7样品的闪烧制备
    2.4 闪烧实验参数选取
    2.5 材料表征方法
第三章 Gd_2Zr2O_7陶瓷的制备及物相与微结构表征
    3.1 闪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2 闪烧样品收缩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3 利用黑体辐射模型估算闪烧时样品的温度
    3.4 闪烧制备的样品的XRD物相表征
    3.5 闪烧的电流大小对Gd_2Zr_2O_7物相组成的影响
    3.6 热处理对闪烧制备的Gd_2Zr2O_7物相组成的影响
    3.7 闪烧制备的Gd_2Zr2O_7的微观结构形貌及晶粒尺寸分析
    3.8 闪烧制备的Gd_2Zr2O_7样品的表面元素分布分析
    3.9 闪烧通电时间60s样品(FS-60s)透射电镜分析
    3.10 固化基体的密度及抗压强度测试结果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闪烧合成Gd_2Zr2O_7机理的初步研究
    4.1 闪烧通电时间对Gd_2Zr_2O_7物相组成的影响
    4.2 闪烧合成过程中Gd_2Zr_2O_7的微结构演化
    4.3 FS-60s样品的晶界附近的TEM分析
    4.4 闪烧合成Gd_2Zr2O_7初期传质过程的初步研究
    4.5 闪烧第二阶段Gd_2Zr2O_7合成可能的传质机制的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闪烧制备的Gd_2Zr2O_7陶瓷抗浸出性能初步研究
    5.1 固化体浸出实验的样品及设备
    5.2 样品浸出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5.3 Gd_2Zr2O_7陶瓷的抗浸出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闪烧制备的Gd_2Zr2O_7陶瓷的α-辐照稳定性初步研究
    6.1 Gd_2Zr2O_7固化基体辐照实验装置
    6.2 Gd_2Zr_2O_7固化基体辐照实验方法和步骤
    6.3 Gd_2Zr2O_7固化基体抗辐照性能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方向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论文基本框架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离岸平衡战略的分析框架构建
    第一节 离岸制衡战略实施的主观动机
    第二节 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客观条件
    第三节 离岸制衡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
    第四节 离岸平衡战略存在的潜在风险
    小结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主观动机
    第一节 防止伊朗成为中东地区大国
    第二节 减少对中东地区的资源投入
    第三节 强调盟友分担责任
    第四节 避免卷入中东地区冲突
    第五节 缓和中东国家的反美情绪
    小结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客观条件
    第一节 美国独特的地缘战略环境
    第二节 美国在中东地区同时存在挑战者与盟友
    第三节 失衡的多极格局使美国更易实施离岸平衡战略
    小结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
    第一节 减少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投入
    第二节 竭力向盟友推卸责任
    第三节 多管齐下建立地区均势
    小结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成效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局限
    小结
结语
    一、特朗普对奥巴马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继承与背离
    二、美国实施离岸平衡中东战略的前景
    三、美国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对中国的防范
参考文献

(8)“共轭环流”式国际分工格局 ——中国角色的演变和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局限性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价值链全球布局相关研究
        2.1.1 生产过程分散化机制研究
        2.1.2 分散化生产的影响研究
    2.2 全球价值链核算研究
        2.2.1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算研究
        2.2.2 增加值测算研究
    2.3 国际分工网络的相关研究
        2.3.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国际分工研究中的应用
        2.3.2 国际分工网络格局及演化机制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全球分工网络布局的理论模型
    3.1 基本模型设定
    3.2 产品内分工网络的定位
        3.2.1 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价值环流
        3.2.2 新兴市场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环流
        3.2.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环流
    3.3 产品内分工网络布局的演变
        3.3.1 国家特征与枢纽地位
        3.3.2 枢纽地位与分工地位
        3.3.3 分工地位内部互动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轭环流”的存在性与中国角色研究
    4.1 “共轭环流”及枢纽
        4.1.1 枢纽地位指标选取与测算
        4.1.2 价值环流的存在性
        4.1.3 枢纽地位的演进
    4.2 “共轭环流”分工格局的构成及演进
        4.2.1 “结构洞”理论的引入
        4.2.2 “共轭环流”背后的中国经济发展脉络
        4.2.3 “共轭环流”式分工格局
    4.3 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角色研究
        4.3.1 中国的国际分工角色演变
        4.3.2 中国“共轭环流”参与的现存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分工网络枢纽地位的决定机制研究
    5.1 国家特征与枢纽地位
    5.2 枢纽地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5.2.2 基准回归结果
        5.2.3 异质性分析
        5.2.4 优势因素的演化
    5.3 中国成为国际分工网络重要枢纽的原因
        5.3.1 开放政策
        5.3.2 制度环境
        5.3.3 人口红利
        5.3.4 技术支持
        5.3.5 母国市场需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共轭环流”中的分工地位升级机制分析
    6.1 分工地位指标测算
        6.1.1 国内增加值率
        6.1.2 上游度
        6.1.3 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
    6.2 国际分工网络枢纽地位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影响
        6.2.1 模型设定
        6.2.2 数据处理与描述
        6.2.3 实证结果
        6.2.4 稳健性检验
    6.3 “共轭环流”内在互动机制分析
        6.3.1 模型设定
        6.3.2 数据处理与描述
        6.3.3 实证结果
        6.3.4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附录A 第3章部分推导过程
附录B 第4章PAGERANK算法解释
附录C 第4章枢纽地位的演进
附录D 第6章部分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我国卫生筹资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标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本文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结构
        二、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经济学相关理论基础
        一、相关经济学理论及概念
        二、经济学流派关于政府与市场角色与定位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章 我国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中作用的变迁
    第一节 建国以后政府占主导的卫生筹资体制(1949-1979年)
        一、城镇地区政府主导下的卫生筹资体制
        二、农村地区政府推动下的卫生筹资体制
        三、对建国后我国城乡卫生筹资体制的评价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导向的卫生筹资体制(1979-2003年)
        一、政府对城镇地区卫生筹资的逐步退出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
        三、对改革开放后城乡卫生筹资体制的评价
    第三节 新时期政府加强作用的卫生筹资体制(2003年至今)
        一、政府在卫生筹资中主导地位的重新发挥
        二、政府对社会医疗保险的大力推动
        三、对新时期我国卫生筹资体制的评价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国家层面卫生筹资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中的最佳比例分析
        一、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
        二、我国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总量中的占比
        三、我国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中作用的最佳比例探讨
    第二节 我国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公平性方面的作用
        一、我国卫生筹资公平性现状分析
        二、我国卫生筹资公平性欠佳的原因分析
        三、改善我国卫生筹资公平性的途径探讨
    第三节 我国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中作用的案例比较分析
        一、政府发挥财政托底作用——神木案例
        二、公立医院民营化——宿迁案例
        三、医药分开与提升医务人员薪酬并举——三明案例
        四、三地案例对我国卫生筹资模式选择的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医疗机构筹资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分析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在我国医疗机构筹资来源中的作用
        一、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的不同模式分析
        二、我国三级医疗机构的筹资来源分析
        三、我国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的筹资来源分析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及其影响
        一、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不同支付方式
        二、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支付方式的实践
        三、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机构的支付与医疗价格扭曲
    第三节 我国医疗机构激励机制对政府卫生筹资效率的影响
        一、我国政府卫生筹资总体效率表现
        二、我国医疗机构激励机制对政府卫生筹资效率的影响
        三、扭转我国医疗机构激励机制的政策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府卫生筹资影响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政府卫生筹资影响健康水平的研究动态
        一、政府卫生筹资影响健康水平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政府卫生筹资影响健康水平的国内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第二节 政府卫生筹资与健康水平:基于国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说明
        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三、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计量结果和解释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达国家政府与市场在卫生筹资中的作用及其启示
    第一节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市场化改革
        一、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其弊端
        二、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市场化改革举措
        三、对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市场化改革的评价
    第二节 美国政府对市场化卫生筹资模式的干预
        一、美国市场化卫生筹资模式及其弊端
        二、美国奥巴马政府新医改的举措
        三、对美国奥巴马医疗改革的评价
    第三节 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政府干预与市场作用的平衡
        一、德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模式与特征
        二、德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相关举措
        三、对德国医疗卫生筹资制度改革的评价
    第四节 英、美、德三国卫生筹资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英美德三国卫生筹资制度改革历程的特征总结
        二、英美德三国卫生筹资制度改革中政府和市场作用分析
        三、英美德三国卫生筹资制度及其改革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四)(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教育政策图景》(节选)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实践报告[D]. 亓春雪. 山东大学, 2021(02)
  • [2]世界四大湾区要素资源流动现状特征分析[J]. 廖明中. 深圳社会科学, 2020(06)
  • [3]2005-2019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D]. 骆洪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4]全球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进展、挑战及应对——基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四)》的分析[J]. 何爱霞,孙纪磊.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03)
  • [5]闪烧合成Gd2Zr2O7陶瓷及其稳定性研究[D]. 王力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6]艾滋病毒(HIV)、艾滋病(AIDS)与劳工权利:法官与法律专业人员手册[J]. 刘小楠,王威智,陈颖楠,刘畅,包晓璇. 反歧视评论, 2020(00)
  • [7]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研究[D]. 姚全.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共轭环流”式国际分工格局 ——中国角色的演变和升级[D]. 商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9]2017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A]. 迈克·施耐德,安东尼·福罗格特,大卫·弗里曼,朱莉·哈斯曼,松田忠雄,拉玛纳,胡安·卡米洛·罗德里格斯,安德烈亚斯·鲁丁格,阿格尼丝·斯蒂安,宋梅,郭鹏超,常力月,郝旭光,朱亚旭,刘启源,历颖超,孙兴恒,张碧凝,王焱.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10]我国卫生筹资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研究[D]. 周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09)

标签:;  ;  ;  ;  

2000年世界核状况报告(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