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肾肿瘤钙化对定性诊断的意义

囊性肾肿瘤钙化对定性诊断的意义

一、囊性肾肿物中钙化对其定性诊断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李冉[1](2020)在《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甲状腺结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恶性内分泌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发病率呈逐年攀升趋势,已成为困扰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及鉴别常规超声已获得较好的效能,而近年来超声造影开始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够动态呈现甲状腺结节内及周围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显示病灶与周围正常或异常甲状腺组织的微血流分布以及差异,以期作为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效能的一个途径。目前,通过观察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其良恶性鉴别尚缺乏相关的研究。目的探究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2~2017.12于我院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312例患者341个甲状腺结节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05个结节)和恶性组(236个结节),比较患者一般资料及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差异,以不同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并进行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以超声造影特征变量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甲状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良恶性结节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变量中灌注缺损、均匀性、环状增强和峰值强度四个特征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特征变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造影特征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灌注缺损、均匀性、峰值强度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影响因素,以此建立Logistics回归模型Logit(P)=-4.763+2.181×均匀性+2.747×灌注缺损+4.158×峰值强度,似然比检验χ2=106.437,P≤0.001;以该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62±0.28,P≤0.001,95%可信区间(0.942,0.982),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86.87%、特异度87.62%、准确率87.10%。结论灌注缺损、不均匀性增强、低增强三个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三个超声造影征象变量建立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

李颖[2](2020)在《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MRI表现,研究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定性、病理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01月-2019年10月经我院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83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观察其CT及MRI表现,结合肿瘤的生长方式、部位、血供特点及其某些特征性成分(钙化、囊变坏死、脂肪、黏液基质),并对照病理结果,比较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和病理类型估计的差异性。所有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计算CT或MRI征象对部分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计算公式为灵敏度=真阳性人数/(真阳性人数+假阴性人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2)使用卡方检验对肿瘤形态学(形态、边界)及肿瘤内部成分(脂肪、钙化、黏液基质等)与良恶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诊断能力使用敏感性、特异性,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使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对肿瘤的长径、短径进行统计,然后制作ROC曲线,得出最佳的诊断阈值、特异度、灵敏度。结果:1.在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良性肿瘤44例(53%),恶性肿瘤39例(47%),其中间叶源性肿瘤25例(30.1%)、神经源性肿瘤38例(45.8%)、淋巴来源肿瘤9例(10.8%)、生殖细胞源性肿瘤4例(4.8%),其他来源不明肿瘤7例(8.4%)。2、8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7例被误诊为肾上腺来源,2例被误诊为肾脏来源,4例被误诊为腹腔来源。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578,P=0.372;x2=1.391;P=0.474;x2=0.576,P=0.748)。3.病变形态、边界、周围组织有无侵犯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有统计学意义(x2=25.984、87.596;x2=32.435、93.676;x2=17.508、91.646,P<0.001);钙化、囊变或坏死及脂质的有无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的长径、短径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诊断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得出长径>7.6 cm,短径>6.25 cm为最佳诊断阈值,此时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4.6%、69.2%,特异度分别为75.0%、79.5%。综合评分≥2.5时诊断病变恶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6%、90.9%(x2=47.732,P=0.000)。4、囊变或坏死对于副神经节瘤及神经鞘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9%、52.1%及76.9%、52.1%;明显强化副神经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71%;脂肪或脂质对脂肪肉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93.3%;所有神经源性肿瘤均位于脊柱两旁或骶前交感神经链区;包绕血管生长对于淋巴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98.7%。结论:1.CT及MRI对于肿瘤定位、良恶性判断及病理类型估计方面价值相同,但是对于肿瘤内部成分的识别上,两者优势互补。2.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大小、形态、边界及对周围组织结构是否侵犯对良恶性的判断有价值,而肿瘤内部成分(钙化、囊变或坏死、脂肪)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无价值,但是其可以缩小鉴别诊断。3、综合评分能够提高良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率。

敖丽君[3](2020)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8年08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在甲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共52枚病变甲状旁腺。术前应用SWE技术测量病变甲状旁腺的杨氏模量值(elasticity indexes,EI),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对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EI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二者的EI值有无统计学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弹性值EI的最佳临界值。结果(1)甲状旁腺腺瘤EI-Mean、EI-Max值均高于甲状旁腺增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EI-Min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构建ROC曲线,确定EI-Mean鉴别诊断甲状腺旁腺瘤与增生的最佳阈值为11.6k Pa,诊断腺瘤的敏感度为80.95%、特异度为83.87%、准确率为82.69%,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确定EI-Max鉴别诊断二者的最佳阈值为23.4k Pa,诊断甲状旁腺腺瘤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70.97%、准确率为69.23%,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3)EI-Mean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EI-Max,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I-Mean鉴别诊断二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EI-Ma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89,P=0.0221)。结论(1)SWE可以更为准确、客观的反应甲状旁腺病灶硬度,有助于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的鉴别诊断。(2)甲状旁腺腺瘤的硬度要高于甲状旁腺增生,以EI-Mean=11.6KPa作为最佳临界值,可以对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进行术前鉴别诊断,其诊断效能高于EI-Max。SWE可以与常规超声相互补充,提高对甲状旁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赵保双[4](2020)在《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门诊就医的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乳腺外科门诊常见乳腺良性疾病分布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调查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不规范就医行为与不规范就诊率,以及不良习惯和不规范就诊等相关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及转归的关系。进而了解乳腺疾病患者的就医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1—2019.12时间段内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乳腺外科门诊接诊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既往有乳腺良性疾病随诊病史的乳腺癌患者,并通过问卷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然后将收集的纸质问卷进行整理汇总并使用Excel录入数据,进一步将数据简化分类,使用SPSS 20.0对所有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数值型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向无序的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多个分类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78名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主要为乳腺增生症378(79.1%)例,乳腺纤维腺瘤52(10.9%)例,其他乳腺良性疾病48(10.0%)例。总体平均年龄为44.42±12.80岁;2.37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主诉分为四类:(1)乳腺疼痛193例;(2)体检或乳房自检发现结节或肿块42例;(3)既往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本次来门诊复查130例,其中有118例是既往发现乳腺结节诊断为乳腺增生症来门诊复查;(4)乳头溢液13例。并且四种主诉的乳腺增生症患者在年龄上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三类:(1)未见异常74例;(2)乳腺腺体增厚,回声增粗85例;(3)乳腺结节或肿块219例。患侧腋窝淋巴结:(1)阳性22例;(2)阴性356例;3.478名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有286名为乳腺结节性病变,并且主要表现为乳腺外上象限,BI-RADS 3类的1cm以下小结节。并且不同分类的乳腺结节患者在年龄上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4.不同月经状况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BMI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月经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小于与绝经组患者的BMI;5.478名患者中有210名就医不规范,不规范就诊率为44%。对疾病认识情况、年龄、家庭收入和医保类型是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6.是否对疾病恐惧、对疾病认识情况、就医态度和随访频率均是影响乳腺良性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7.6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中17例既往有依赖中成药治疗情况;8.41例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的乳腺癌患者中有13例平时规范随访,28例不规范随访且就医不积极。两类患者确诊乳腺癌时肿瘤性质、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乳腺外科门诊诊断的乳腺良性疾病以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维腺瘤为主,两种疾病约占门诊乳腺良性疾病的90%并且发病高峰年龄为20-50岁年龄段;2.BMI可能是影响绝经后女性乳腺良性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3.乳腺外科门诊大约有44%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存在不规范就医行为,对疾病不了解、年龄40-50岁、家庭人均年收入2万以下、医保类型是居民医保的患者不规范就医的概率显着增加;4.不规范就医、对疾病不了解、产生恐惧心理显着增加病情加重的风险;5.不规范随访的患者发现乳腺癌时浸润性癌可能性更大,肿瘤体积更大,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大,临床分期也更严重,预后更差,医疗成本更高;6.乳腺外科门诊存在乳腺良性肿瘤误诊及中成药过度使用现象。

曾丽[5](2020)在《腮腺良、恶性肿瘤临床CT影像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测量与分析腮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临床与CT影像学表现,探讨腮腺良、恶性肿瘤CT诊断价值,提高鉴别诊断。方法:通过收集我院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腮腺肿瘤病人共253名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病人共211名,腮腺恶性肿瘤患者42名;收集并且整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等一般资料,CT图像资料包括肿瘤发生于腮腺位置、密度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楚、形状是否规则、瘤内是否囊变、囊变区所占比例评分分级、钙化、CT值以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肿大,最后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中共有腮腺肿瘤患者253例,其中良性肿瘤患者211名;恶性肿瘤患者42名,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比值约为5.02:1。2.腮腺良性肿瘤病例中,男性患者120名,女性患者97名,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男性患者为17名,女性患者为19名;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CT影像图像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好发部位、瘤体边缘清楚、瘤体形状规则、瘤内囊变数目、囊变区所占比例评分分级、囊变位置以及CT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腮腺良性肿瘤好发于腮腺浅叶CT多表现为边缘清楚,形状规则,瘤体内发生囊变率较低且囊变发生一般偏离瘤体中心,囊性区域一般较小;而恶性肿瘤好发于腮腺浅叶、但大部分发生于腮腺深叶的肿瘤为恶性,CT多表现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可侵犯周围组织,瘤体内常常伴有囊变且囊性范围可以占瘤体较大比例,可伴有淋巴结转移。

李艳乐[6](2020)在《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背景与目的目前,异位胰腺(ectopic pancreas,EP)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多数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等,目前依赖于病理学确诊,但既往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或小样本研究,国内相关大样本研究极少,有关该病的临床特点分析数据欠缺,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以单中心相对较大样本的研究来探索消化道异位胰腺的相关临床特点。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收治的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病理明确诊断,收集的资料包括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部位组成、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者百分数表示,呈偏态分布的连续性变量采用中位数(全距)的方式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的是 SPSS 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结果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209例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中,男性为106例(50.72%),女性为103例(49.28%),男女患者的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为40(6-77)岁。常见的症状有腹痛(41例,19.62%)、腹胀(43例,20.57%)、纳差(16例,7.66%)等,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30例,14.35%)。209例病例确诊的消化道异位胰腺病例中,有1例(0.48%)位于食管,159例(76.08%)位于胃部,13例(6.22%)位于十二指肠,24例(11.48%)位于空肠,12例(5.74%)位于回肠。159例胃部异位胰腺患者中,位于胃窦者128例(80.50%),胃体15例(9.43%),胃角6例(3.77%),胃底10例(6.29%)。普通内镜检查中:158例隆起性病变中,仅45例(26.95%)可在病变顶端见脐样凹陷或病变开口,病灶表面多光滑,色泽同正常粘膜,仅8例(4.79%)病变表面可见充血、水肿,3例(1.80%)病变表面可见溃疡形成,5例(2.99%)病变表面略粗糙。超声内镜显示:病变多起源于粘膜下层(85例,62.96%)和固有肌层(35例,25.93%),以低回声(77例,57.04%)和中等回声(51例,37.78%)多见。病灶边界多清楚(130例,96.3%),仅5例(3.7%)边界欠清。172例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中,153例行内镜下治疗。小肠异位胰腺患者共36例,分别为男19例,女17例,男:女=1.12:1,年龄45岁(25-72岁),其中空肠24例,回肠12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1.消化道异位胰腺好发于胃、十二指肠、小肠,胃部以胃窦大弯多见;异位胰腺无明显特征性内镜表现,顶端有脐样凹陷患者比例低;2.超声内镜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多起源于粘膜下层,混合回声多见;3.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可行内镜下治疗,小肠病变多行外科手术切除。第二部分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背景与目的消化道异位胰腺最常见于胃部,虽内镜下可见病变顶端有脐样凹陷,但仅少部分患者可观察到此特征,与胃间质瘤鉴别困难。而胃间质瘤亦是常见的一种胃粘膜下肿物,因具有潜在恶性,需要尽早诊断并给予治疗,因此两者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既往文献报道为小样本研究,所得结论并不可靠。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较大样本对两种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相关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探索两者的差别,从而为临床中两种疾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 2011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胃异位胰腺患者和248例胃间质瘤患者。回顾性分析两者的临床表现、所在部位、内镜及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治疗方式及结局随访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以n(%)表示,比较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软件。P<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临床症状均不特异,常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差等不适,无症状者亦不少见。两组患者的病变均表现为粘膜下隆起,并可发生于胃的各个位置,但胃异位胰腺多发生于胃窦,而胃间质瘤多发生于胃体和胃底(P均<0.05);胃异位胰腺表面可见脐样凹陷或粘膜光滑,而胃间质瘤病变表面多粘膜光滑或糜烂(P均<0.05)。共130例胃异位胰腺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225例胃间质瘤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结果显示,胃异位胰腺主要来源于胃粘膜下层(85例,65.38%),其次为粘膜层和固有肌层;胃间质瘤主要来源于固有肌层(175例,77.78%)(P<0.05)。胃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以肌壁内为主(102例,78.46%),而胃间质瘤以肌壁内、腔内和腔外为主(P<0.05)。胃异位胰腺的长径/短径比值高于胃间质瘤(1.86±0.24 vs 1.12±0.18,P<0.05)。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147例,94.23%),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P<0.05)。结论1.胃异位胰腺和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差异;胃异位胰腺多位于胃窦,胃间质瘤多位于胃体、胃底;2.胃异位胰腺多为肌壁内生长模式、混合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下层;胃间质瘤多为腔内生长模式、均匀低回声,多起源于粘膜肌层及固有肌层;超声内镜下测量的胃异位胰腺长径/短径比值多高于胃间质瘤;3.胃异位胰腺以内镜下治疗为主,而胃间质瘤以外科手术和内镜下治疗为主。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背景与目的异位胰腺术前诊断存在困难,但其放射学和内镜下表现特点可有助于诊断。钡剂造影检查显示为中央凹陷的圆形缺损,但发生比例较低;增强CT并无明确诊断价值,仅显示肠壁或粘膜层增厚。尤其是空肠异位胰腺的诊断更为困难,小肠镜检查在临床并未普及,因此该病的诊断仍需要影像学检查的辅助。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空肠异位胰腺病例特点,以及病理与CT表现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空肠异位胰腺提供理论支持。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2011年1月-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治的20例空肠异位胰腺的患者资料。收集和分析了其临床特点、病理诊断、CT表现等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分类变量计算相关分类的比例,分析比例时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 SPSS19.0(SPSS Inc.,Chicago,IL,USA)。P<0.05提示数据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例空肠异位胰腺患者中,所有病例均行CT检查,并发现相应的占位性病变,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和黑便等,其中有6例患者无症状。空肠异位胰腺多位于空肠近段(15例,75%),直径为2.32±0.63cm(0.8cm-3.5cm),常见的形状为圆形(8例,40%)。多数病灶边界清楚(18例,90%),病灶本身呈小叶状(17例,85%),生长方式各异。仅在5例病变中观察到导管样结构,本研究中的病变表面未见凹陷性表现。空肠异位胰腺的强化模式,与正常位置胰腺相比,在动脉期有13例(65%)患者出现相同强化,在门脉期多数患者出现明显强化(8例,40%)或相同强化(8例,40%)。与空肠相比,多数病变在动脉期(16例,80%)和门脉期(18例,90%)均出现明显强化。空肠异位胰腺患者病变肉眼和镜下特点有:多呈淡黄色,有或无白色病灶,可见多个小叶,未见出血或囊性病灶,15例(75%)患者出现了异位胰腺和空肠之间的微导管相通。微观组成,其中导管优势者5例(25%),腺泡优势者15例(75%)。与正常胰腺强化模式相同或明显强化或强化均匀,病变多以腺泡为主;若表现为弱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则病变多以导管为主。结论1.空肠近端异位胰腺直径多<3cm,呈卵圆形或扁平状,CT上可见多个小叶状结构;2.空肠异位胰腺生长方式不尽相同,病变导管结构少见;3.CT强化模式与正常胰腺类似,但与病变的结构组成有关。

张岱[7](2019)在《多模式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对不同大小肾肿瘤诊断的比较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不同大小肾肿瘤应用超微血流显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及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 imaging,PDI)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行超声检查发现肾脏占位的患者195例,共199个肿物。按照病灶大小分为2组,a组肿物104个,最大径≤4cm;b组肿物95个,最大径>4cm。分别使用CDFI、PDI及SMI技术,通过对比不同大小肾脏占位使用不同血流显像技术在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检测方面的差异,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199个肿物中,恶性肿物161个,包括137个透明细胞癌,17个嫌色细胞癌,7个乳头状细胞癌;良性肿瘤38个,包括29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个嗜酸性细胞腺瘤,4个上皮样平滑肌脂肪瘤。2.使用灰阶超声,a组中恶性肿瘤在位置、边界、回声、均匀度及小液性区方面与良性肿瘤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中恶性肿瘤在瘤体回声及小液性区方面与良性肿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99个肾脏肿物中,使用SMI在血流显示率方面与CDFI及P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组中良性肿物使用SMI在Adler分级、血管形态及周边血流检测方面与CDFI及PD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5.恶性肿物中,a组中使用SMI在Adler分级和血管形态方面与CDFI及P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使用SMI在Adler分级方面与CDFI及PD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血管形态方面与CDF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D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2组恶性肿物在周边血流检测方面与CDFI及PD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恶性肿物使用SMI在环形血流检测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当肿物最大径≤4cm时,三种方法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700、0.771,Z检验结果显示SMI与CDFI及PDI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最大径>4.0 cm的时,三种方法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97、0.805,Z检验结果显示三种方法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SMI能有效检出肿物内的低速血流信号及细小血管,无论对于良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其血流显示率均有提高。2.SMI在最大径≤4cm的恶性肿物中血流显示情况优于CDFI及PDI,结合灰阶超声其诊断效能更优。3.使用SMI技术能够显着提高恶性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显示率。

袁欣[8](2019)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鼻腔鼻窦肿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 最佳单能量联合SAFIRE技术对鼻腔鼻窦肿物图像质量的影响[目的]探讨双能量CT最佳单能量成像联合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对鼻腔鼻窦肿物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肿物,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CT平扫及双能量CT动脉期与静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图像均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 backprejection,FBP)及联合原始数据迭代重建法(sinogram affirmed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SAFIRE)重建,并将 SAFIRE 重建组调入Monoenergetic软件后处理获得最佳单能量联合SAFIRE组。总共获得A、B、C三组图像(A组:最佳单能量/SAFIRE,B组:线性融合图像/FBP,C组:线性融合图像/SAFIRE)。比较三组图像的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病灶显着性评分)及客观评价[病灶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背景噪声(SD)]。比较动脉期与静脉期的最佳单能量值。[结果]①动静脉双期A组及C组图像的病灶SNR和CNR、图像质量评分、病灶显着性评分均高于B组,背景SD值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动静脉双期A组与C组图像的病灶SNR和CNR、背景SD值、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期A组图像病灶显着性评分均高于C组(P均<0.05)。③A组的静脉期病灶显着性评分高于动脉期(P<0.05)。④动、静脉期最佳单能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CNR 单能量值为(65.38±0.87)KeV。[结论]鼻腔鼻窦肿物的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中,65KeV为最佳单能量值。最佳单能量联合SAFIRE技术可明显减小图像噪声,提高病灶对比度,增加细节信息,更利于鼻腔鼻窦肿物的分析诊断。第二部分 碘值及Overlay值鉴别鼻腔鼻窦肿物的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碘图中碘值及Overlay值鉴别鼻腔鼻窦肿物的价值。[方法]临床资料及检查方法同第一部分。将动脉期、静脉期的SAFIRE重建薄层数据调入双能量软件的Liver VNC程序,获得病灶的碘图并测量病灶实性部分的碘浓度(IC)、Overlay值,另测量双期融合组图像病灶实性部分CT值。根据病理结果将肿物分为良性组(33例)与恶性组(27例),良性组又分为血管源性肿物(7例)与非血管源性肿物(26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间病灶的IC、Overlay值及CT值,对有差异的参数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①良性血管源性肿物与恶性组的双期病灶IC、Overlay值、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良性非血管源性肿物的双期病灶各参数值均低于恶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良性非血管源性肿物的 IC、Overlay 值、CT 值分别为 0.76±0.50、21.01±18.36、54.47±13.90,恶性组分别为1.60±0.67、37.62±16.62、72.24±15.78;静脉期:良性非血管源性肿物各参数值分别为0.94±0.75、26.14±19.94、60.68±18.96,恶性组分别为 1.93±0.66、45.86±15.53、81.54±13.73。③动脉期:病灶 IC、Overlay值、CT值的AUC分别为0.868、0.840、0.835,静脉期分别为0.859、0.816、0.829;其中静脉期病灶IC的诊断效能最佳,以1.375mg/ml为诊断阈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4.6%,准确度为86.8%。[结论]鼻腔鼻窦良性血管源性肿物与恶性肿瘤的碘浓度、Overlay值及CT值存在重叠,诊断需结合常规形态学表现;碘浓度能更准确地反映鼻腔鼻窦肿物的血供情况,并有助于恶性肿瘤与良性非血管源性肿物的鉴别诊断。第三部分 最佳单能量CT值及能谱曲线鉴别鼻腔鼻窦非血管源性肿物的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最佳单能量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对鼻腔鼻窦非血管源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第二部分病例剔除血管源性肿物7例,共纳入53例病例,检查方法同第一部分。根据病变的常规形态学表现判断其良恶性。将双期SAFIRE薄层重建数据调入“Monoenergetic”软件中,得到病变的CNR曲线和能谱曲线。测量病灶实性部分的最佳CNR单能量CT值(CTose)及能谱曲线斜率(K),另测量双期融合图像病灶实性部分的CT值。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6例)和恶性组(27例),评价常规形态学分析的诊断效能。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病灶CTose值、K值、CT值,并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①常规形态学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4.1%、84.6%、79.2%。②动脉期:良性组的CTose值、K值、CT值分别为61.91±25.62、0.92±0.69、56.56±16.67,恶性组分别为80.16±16.07、1.97±1.18、67.85±11.41;静脉期:良性组的各参数分别为68.25±26.60、1.26±0.78、62.57±19.98,恶性组分别为 95.31±16.72、2.50±0.95、79.08±12.61;双期恶性组3参数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③动脉期病灶CTose值、K值、CT值的AUC分别为0.813、0.883、0.736,静脉期分别为0.841、0.885、0.777;其中静脉期病灶K值的AUC最大(0.885),以K=1.77为诊断阈值,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5%、88.2%、88.3%。[结论]双源CT的最佳单能量CT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可更准确的反映病变血供情况及组织差异,有助于提高鼻腔鼻窦非血管源性肿物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陈韶展[9](2019)在《肾脏囊性占位患者肾部分切除术中囊壁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肾脏囊性占位(cystic renal masses,CRM)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中出现囊壁破裂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肾脏囊性占位(BosniakⅡF、Ⅲ、Ⅳ)由同一名医师完成的肾部分切除术的17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中囊壁破裂与否将患者分为囊壁破裂组和囊壁未破裂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术中囊壁破裂的相关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方法分析术中囊壁破裂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肾脏囊性占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74例患者,其中囊壁破裂组27例,囊壁未破裂组147例,术中囊壁破裂发生率为15.5%。囊壁破裂组与囊壁未破裂组的R.E.N.A.L.评分、Bosniak分级、术者经验以及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N.A.L.评分的E.评分(HR=3.150,95%CI 1.2148.174,P=0.018)和N.评分(HR=2.383,95%CI 1.1325.017,P=0.022)、Bosniak为Ⅲ级(HR=5.429,95%CI 1.04828.131,P=0.044)和术者经验(HR=7.083,95%CI 1.21044.459,P=0.030)是肾部分切除术中囊壁破裂的独立影响因子。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肾脏囊性占位病变者共124例,术后随访2660个月,13例(7.47%)患者出现死亡,其中囊壁破裂组和囊壁未破裂组分别为3例(1.72%)和10例(5.75%)。囊壁破裂组患者相对于囊壁未破裂组具有更短的无复发生存率(P=0.006),两组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肾脏囊性占位患者术后无复发和总生存率的因素有年龄、术中囊壁破裂、肿瘤最大径、病理分期和Furhman分级;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囊壁破裂为肾脏囊性占位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HR=6.007,95%CI 1.09932.850,P=0.039),而对总生存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291)。结论肾脏囊性占位患者肾部分切除术中囊壁破裂发生率较高,肿瘤外凸率低、与集合系统的距离近、BosniakⅢ级和手术经验不足(手术量<20例),术中囊壁破裂的危险性增加。术中囊壁破裂可能是影响恶性肾脏囊性占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对总生存率无影响。

涂威[10](2019)在《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2012年1月—2018年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70例,年龄1582岁,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后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94例出现高钙血症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颈部肿物22例、无症状15例、泌尿系结石12例、乏力9例、关节痛7例等。术前血钙水平为(3.09±0.49)mmol/L,其中12例出现高钙危象,术前血清PTH水平为(682.47±785.23)pg/mL。术后第一天血钙水平为(2.29±0.30)mmol/L,其中低钙血症患者有40例,术后第一天血清PTH水平为(42.27±120.38)pg/mL。7例正常血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呕吐1例、颈部肿物1例、关节痛1例、颈痛1例和无症状患者3例。术前血钙水平为(2.41±0.07)mmol/L,术前血清PTH水平为(98.39±17.40)pg/mL。术后第一天血钙水平为(2.20±0.20)mmol/L,其中低钙血症患者有3例,术后第一天血清PTH水平为(20.25±9.76)pg/mL。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患者术前碱性磷酸酶水平为(288.89±749.37)IU/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患者血钙水平与碱性磷酸酶水平呈正相关(r=0.246,P<0.05)。6例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肌酐水平为(861.83±238.31)μmol/L,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610年。101例患者行彩超检查,阳性率为65.3%。87例患者行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检查,阳性率为95.4%。31例患者行CT检查,阳性率为51.6%,其中发现异位甲状旁腺腺瘤2例。3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囊肿穿刺,其中2例囊肿液中PTH明显升高;1例考虑甲状旁腺囊肿,1例考虑甲状旁腺腺瘤并囊性变。还有1例囊液中PTH正常,考虑为甲状旁腺腺瘤。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均行甲状旁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有97例(96%)为甲状旁腺腺瘤;3例(3%)甲状旁腺癌;1例(1%)甲状旁腺囊肿。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36例患者考虑合并甲状腺疾病,同时行甲状腺手术治疗,占所有患者的35.6%。其中18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微小乳头状癌,17例为甲状腺肿,1例为滤泡性腺瘤。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39例行免疫组化,其中PTH阳性39例,CgA阳性24例,PCK阳性9例,Syn阳性7例。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Braf阳性6例。101例患者中36例来我院复诊,9例血清PTH偏高,其中6例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例为甲状旁腺癌。结论:1.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因有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癌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累及骨骼、肾脏、消化道和心血管等各个系统。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表现为血钙升高,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正常血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血清甲状旁腺素、血钙的测定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主要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定位诊断方法主要为颈部彩超、颈部CT和99mTc-MIBI甲状旁腺显像等,其中彩超最经济,甲状旁腺显像阳性率最高。3.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其中甲状旁腺癌和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容易复发,需要密切随访。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合并甲状腺肿瘤,术前完善对甲状旁腺病变的定位诊断以及对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的评估将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同时术中注意对甲状腺病变的探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囊性肾肿物中钙化对其定性诊断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囊性肾肿物中钙化对其定性诊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等非肝脏器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2)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CT及MRI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超声在甲状旁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4)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门诊就医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样本量的计算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质量控制
    1.6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分布情况
    2.2 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主诉与超声检查结果
    2.3 乳腺良性疾病患病与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4 不规范就医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5 乳腺良性肿瘤的误诊情况
    2.6 乳腺良性疾病继发或合并乳腺癌的患者就医行为差异分析
3.讨论
    3.1 常见乳腺良性疾病及分布情况
    3.2 乳腺结节患者的诊断评估
    3.3 绝经后肥胖与乳腺疾病的相关性
    3.4 不规范就医行为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
    3.5 乳腺良性疾病的误诊以及过度医疗现象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良性疾病概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腮腺良、恶性肿瘤临床CT影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内容和方法
        2.1 病理诊断
        2.2 图像测量标准
        2.3 技术路线图
        2.4 Excel表电子信息录入
    3.质量控制
        3.1 研究设计
        3.2 研究人员的一致性
        3.3 实验结果的统计
    4.统计学方法
结果
    1.腮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构成比
    2.性别构成
    3.年龄构成
    4.CT图像分析
        4.1 肿瘤位置
        4.2 肿瘤边界
        4.3 形状规则
        4.4 囊变
        4.5 囊变中心
        4.6 囊变区所占比例评分等级
        4.7 钙化
        4.8 CT值
        4.9 淋巴结肿大
        4.10 相对常见腮腺肿瘤附图说明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
    1 引言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胃异位胰腺与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
    1 引言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空肠异位胰腺的临床病例特点及病理与CT表现相关性分析
    1 引言
    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异位胰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多模式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对不同大小肾肿瘤诊断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1.2.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判读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病理结果
    2.2 灰阶超声特征
    2.3 CDFI、PDI及 SMI对肾肿瘤血流显示率的比较
    2.4 CDFI、PDI及 SMI评价最大径≤4cm肾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特征
4cm肾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特征'>2.5 CDFI、PDI及 SMI评价最大径>4cm肾良恶性肿瘤的血流特征
    2.6 SMI模式下2 组肾肿瘤周边环形血流情况比较
    2.7 CDFI、PDI及 SMI对不同大小肾良恶性肿瘤诊断效能比较
3.讨论
    3.1 肾肿瘤的临床特点
    3.2 不同大小肾细胞癌的病理生理特征
    3.3 肾肿瘤的常见检查方法
    3.4 不同大小肾肿瘤灰阶超声特征
    3.5 CDFI、PDI及 SMI评价肾肿瘤的血流情况
        3.5.1 CDFI、PDI及 SMI评价肾肿瘤的血流显示情况
        3.5.2 CDFI、PDI及 SMI评价肾良性肿瘤的血流特征
        3.5.3 CDFI、PDI及 SMI评价肾恶性肿瘤的血流特征
        3.5.4 肾细胞癌周边血流检测信息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综述 肾肿瘤诊治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鼻腔鼻窦肿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最佳单能量联合SAFIRE技术对鼻腔鼻窦肿物图像质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碘值及Overlay值鉴别鼻腔鼻窦肿物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最佳单能量CT值及能谱曲线鉴别鼻腔鼻窦非血管源性肿物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不足之处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
致谢

(9)肾脏囊性占位患者肾部分切除术中囊壁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评价指标
    2.3 CT扫描检查及影像分析
    2.4 术后随访
    2.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3.1 患者临床一般资料
    3.2 术中囊壁破裂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比较
    3.4 术中囊壁破裂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分析
        3.4.1 术后随访一般资料
        3.4.2 术后5 年无复发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3.4.3 术后5 年总生存率影响因素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囊性肾肿物中钙化对其定性诊断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造影特征变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D]. 李冉.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2]CT及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D]. 李颖.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3]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旁腺腺瘤与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敖丽君.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4]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门诊就医的现状调查[D]. 赵保双.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腮腺良、恶性肿瘤临床CT影像分析[D]. 曾丽.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特点分析、胃异位胰腺与胃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D]. 李艳乐. 郑州大学, 2020(02)
  • [7]多模式超声血流显像技术对不同大小肾肿瘤诊断的比较分析[D]. 张岱.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鼻腔鼻窦肿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袁欣.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肾脏囊性占位患者肾部分切除术中囊壁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D]. 陈韶展.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101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 涂威.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囊性肾肿瘤钙化对定性诊断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