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凉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高峰[1](2016)在《凉城县旱作农业发展特点、现状及对策》文中认为在对凉城县旱作农业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应以调整种植结构,适当增加饲草料作物比例,压缩粮薯作物比例;引进和推广抗旱省水的作物和品种;集雨补灌技术;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化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抓好传统的抗旱耕作措施,逐步推广免耕少耕技术等发展对策。
靳亦冰[2](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安乐[3](2012)在《凉城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分析了凉城县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农牧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马强[4](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刘阳[5](2012)在《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和奈曼地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各组分有机碳含量及相关指标的测定,研究了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在传统耕作方式下不同时期碳储量变化规律及奈曼地区保护性耕作对幼苗期与收获期耕地碳储量的影响规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呼和浩特地区传统耕作方式下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幼苗期-收获期,各器官平均碳含率为43.3%;除根系外,作物叶片、茎秆有机碳含率变化规律表现为幼苗期>收获期;植株碳储量均为收获期>幼苗期。(2)呼和浩特地区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为收获期>幼苗期>次年翻耕前>翻耕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均为翻耕后时期较其他时期显着降低、其他时期差异不显着;农田总碳储量与土壤碳储量变化规律一致。(3)呼和浩特地区玉米植株各器官碳储量从大到小为:果实>叶片>茎秆>根系;地上碳储量显着大于地下碳储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时期土壤平均碳储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4)奈曼地区保护性耕作能有效提高幼苗期与收获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留茬高度30cm效果最好,其余依次为40cm、20cm、10cm,播种前残茬处理方式为灭茬效果最好。(5)从作物碳储量垂直分布来看,不论何种耕作方式下各时期地上部分碳储量显着高于地下根系部分;从土壤碳储量垂直分布来看,保护性耕作方式下随着土层增加土壤碳储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传统耕作规律不明显。
徐玮,刘鑫,侯敏杰[6](2011)在《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研讨会"于2011年10月30日在成都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翟琇副厅长出席了研讨会,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农机推广站、农机鉴定站及各盟市农机主管部门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农机局郭跃副局长主持,各盟市农机主管部门、自治区农机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创新发展机制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蔚然[7](2009)在《乌兰察布市莜麦种植业效益及前景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莜麦种植业的现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产业发展前景等问题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五个村三年平均,种植小麦单位面积收益为1441.44元/公顷;种植马铃薯单位面积收益为1680元/公顷;种植莜麦单位面积收益为1572.72元/公顷。三种作物的单位面积平均收益为1564.72元/公顷,小麦单位面积收益是三种作物平均收益的92%;马铃薯单位面积收益是三种作物的107%;莜麦单位面积收益是三种作物平均收益的101%。冬春季,种植莜麦的耕地比马铃薯地的土壤风蚀损失量少39.8%,即种植莜麦比种植马铃薯的生态效益高很多。综合地看,莜麦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比较好。2乌兰察布市11个县(旗、市、区)平均:当地城乡居民年人均莜麦产品消费量逐年提高。城镇居民年人均莜麦消费量2006年比2005年提高了7.73%;2007年比2006年提高了10.14%,比2005年提高了18.67%。农村居民年人均莜麦产品消费量2006年比2005年提高了2.22%;2007年比2006年提高了12.5%,比2005年提高了15%。1991—2008年,当地莜麦价格增长了200%、莜麦种植面积增长了50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887%、698%,莜麦呈现产销两旺的趋势。3莜麦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即莜麦的供给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目前莜麦产品的消费量基数还很小,增长空间还很大。从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看,种植莜麦的地区少,莜麦的供给量基数相对很小,莜麦产品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莜麦种植业前景看好。
杨捷[8](2007)在《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十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耕作制度使地表裸露、土层疏松、蒸发强烈,是引起风蚀、水蚀的重要原因。在探索改变耕作技术以控制水土侵蚀的实践中,以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研究课题。探索一套客观、准确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评价方法对于其在黄河流域的正确实施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采用两种方法研究和探讨保护性耕作在黄河流域四个典型研究区域的适宜性。第一种方法是设置不同耕作方式的试验来比较其对作物种植地土壤水分含量、十壤温度、养分含量、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不同的耕作方式和覆盖方式在试验区的适宜性。另一种方法则从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黄河流域四个典型研究区域的生态适宜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根据计算出的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大小评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适宜性。然后通过在黄河流域开展保护性耕作社会经济情况的农户调查,运用调查得到的真实、客观的数据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在黄河流域四个研究区域的生态适宜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南0.1547、山尔0.1344、宁夏0.0963、内蒙古0.0886,而四个地区的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河南孟津的实施免耕后能够明显提高士壤水分含量、提高作物产量;山东章丘实施免耕后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发育,但对于土壤温度等理化性状还存在负面影响;宁夏彭阳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后,虽然土壤水分、肥力有很大改善,但秸秆覆盖会引起土壤温度降低,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内蒙古清水河实施免耕后产量低于传统耕作,土壤有机质也不如传统耕作。可见,保护性耕作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四个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经济可行性表现为河南孟津最好、宁夏彭阳次之、山东章匠第三、内蒙古清水河不适宜采用免耕技术。在前二个地区通过实施免耕和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秸秆资源利用,还为农民增收节支,免耕播种较传统耕作方式减少了作业工序,节省了机械作业支出和化肥投入,产投比较传统耕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内蒙古清水河地区,虽然传统耕作下的化肥、劳动力投入较高,但传统耕作下的作物产量显着高于免耕,所以产投比高于免耕。综合考虑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适宜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河南、山尔和宁夏均适合采用免耕这项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中免耕在河南的适宜程度最高,山东次之,宁夏第三,而由于自然、气候、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内蒙古清水河研究区不适宜采用免耕技术,但如果结合合理的轮作制度,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实施保护性耕作起到水士保持的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这一课题对改善我国干旱地区特别是干旱冷气候区域的水土流失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徐素萍,马爱民,张利宁[9](2006)在《凉城县农机化现状及发展思路》文中提出本着“建设新农村、农机要先行”的发展思路,农机化的发展应当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的规定加以发展,本文介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农机化的发展趋势“,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思路及“十一五”农机化发展主要措施。
杨捷,梅旭荣,严昌荣[10](2006)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土壤退化严重的今天,以保土、保水、保肥为目标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应用。本文从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必要性人手,阐明了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和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土壤、经济、生态等方面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展望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趋势。
二、凉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凉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凉城县旱作农业发展特点、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凉城县旱作农业特点 |
1.1 旱作农业比重大 |
1.2 水资源短缺 |
1.3 旱作农业区基础设施差 |
1.4 节水新技术普及率低 |
2 凉城县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
2.1 传统农业保墒措施不再重视 |
2.2 生育关键期补灌 |
2.3 地膜覆盖 |
2.4 选用抗旱作物与品种 |
2.5 轻视有机肥 |
3 凉城县旱作农业发展对策 |
3.1 旱作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
3.2 抗旱作物和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工作 |
3.3 集雨补灌技术 |
3.4 有机无机肥相结合 |
3.5 大力推广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
(2)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3)凉城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
1.1 农牧业机械总量大幅度增加, 装备结构明显优化 |
1.2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
1.3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 |
1.4 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取得实效, 示范带动效果明显 |
2 存在问题 |
2.1 总体作业水平不高, 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
2.2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
2.3 社会化服务薄弱, 利用效率不高 |
2.4 推广工作力度不足, 服务职能有待改善 |
2.5 传统农业制约农业机械的发展 |
3 发展对策 |
3.1 健全和完善农机发展投入机制 |
3.2 创新土地经营机制, 提高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 |
3.3 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地区农业机械 |
3.4 加大农机示范园区建设, 以点向面推进 |
3.5 选择发展山区作业机具, 推动农业机械化协调发展 |
(4)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
1.3.2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碳储量的影响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呼和浩特市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条件 |
2.1.5 水文条件 |
2.1.6 植被类型 |
2.1.7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奈曼旗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特征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2.6 植被类型 |
2.2.7 社会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野外取样 |
3.2.3 室内测定与计算公式 |
3.3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传统耕作方式下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研究 |
4.1.1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作物碳储量变化研究 |
4.1.2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变化研究 |
4.1.3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垂直分布 |
4.1.4 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库构成及其碳储量分析 |
4.2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幼苗期碳储量的影响 |
4.2.1 对玉米幼苗期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
4.2.2 对玉米幼苗期作物有机碳含率的影响 |
4.2.3 对玉米幼苗期作物碳储量的影响 |
4.2.4 对玉米幼苗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2.5 对玉米幼苗期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4.2.6 对玉米幼苗期碳库构成的影响 |
4.3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收获期碳储量的影响 |
4.3.1 对玉米收获期作物生物量的影响 |
4.3.2 对玉米收获期作物有机碳含率的影响 |
4.3.3 对玉米收获期作物碳储量的影响 |
4.3.4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3.5 对玉米收获期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
4.3.6 对玉米收获期碳库构成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保护性耕作技术:呼伦贝尔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
一、呼伦贝尔市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
二、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
(一) 狠抓项目管理, 以项目促推广 |
(二) 加强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建设 |
(三) 农机农艺结合, 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模式基本确立 |
(四) 加大保护性耕作数据监测力度 |
兴安盟在全区率先提出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二、水稻作业模式 |
通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得到农民认可 |
赤峰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模式及具体做法 |
一、主要技术模式 |
二、推广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
1.总结经验、培树典型, 加强示范引导、宣传培训工作。 |
2.整合资源, 促进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推广。 |
3.创新机制, 通过实践总结出“三位一体”推广模式。 |
锡盟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模式 |
一、主要技术模式 |
二、应用效果及农民接受程度 |
乌兰察布市保护性耕作成效显着 |
一、节约成本 |
二、抑制农田扬沙、扬尘 |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
四、蓄水保墒 |
呼和浩特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工作思路及创新点 |
一、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 |
二、工作思路及创新点 |
包头市通过项目延伸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 |
巴彦淖尔市多个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区实施情况 |
一、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基本情况 |
1.五原县项目区: |
2.磴口县项目区: |
3.乌拉特中旗项目区 |
二、技术应用效果 |
鄂尔多斯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经验 |
一、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紧紧与现代农业建设相结合 |
二、目的性要突出明确 |
三、要不断的创新技术模式和工艺路线 |
四、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
农机专业合作社:呼伦贝尔市采取多项措施狠抓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 |
一、呼伦贝尔市农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态势良好 |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采取的措施 |
兴安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
通辽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运行机制 |
一、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 |
二、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 |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成效 |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彰显农机大作为 |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及服务方式 |
1.运行机制 |
2、服务方式 |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投资来源 |
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促进了农机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了土地的标准化生产, 使农牧业经营体制得到了创新。 |
五、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现代的职业农牧民。 |
锡盟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办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 |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
二、农牧机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 |
三、农牧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的成就 |
乌兰察布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模式 |
呼和浩特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包头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
巴彦淖尔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措施与成就 |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 |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
阿拉善盟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主要措施 |
乌海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
一、发展现状 |
二、运行机制和模式 |
三、主要扶持措施 |
(7)乌兰察布市莜麦种植业效益及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乌兰察布市种植结构调整及产业开发的重要性 |
1.2.2 莜麦的优点及发展前景 |
1.2.3 种植业的生态效应与经济目的 |
1.3 莜麦种植业理论研究现状 |
1.3.1 种植方面的研究 |
1.3.2 莜麦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 |
1.3.3 乌兰察布市莜麦种植实验情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情况和莜麦种植业现状 |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1.1 区位特点 |
2.1.2 自然状况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1.4 农业技术状况 |
2.2 莜麦种植业基本情况 |
2.2.1 莜麦品种 |
2.2.2 种植面积 |
2.3 乌兰察布市发展莜麦种植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 思想观念制约 |
2.3.2 莜麦种植业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 |
2.3.3 产品深加工不足生产技术落后 |
2.3.4 产业化规模滞后 |
第三章 莜麦种植业效益比较分析 |
3.1 莜麦与小麦及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1.1 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2 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3 种植莜麦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4 种植莜麦与种植其它作物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2 莜麦与马铃薯的生态效益对比分析 |
3.2.1 莜麦地与马铃薯地土壤风蚀损失量采样测量 |
3.2.2 莜麦地与马铃薯地土壤风蚀损失量对比分析 |
第四章 莜麦种植业前景分析 |
4.1 城乡居民莜麦产品消费量增长情况 |
4.1.1 全国大中城市消费潜力大 |
4.1.2 乌兰察布市城镇居民莜麦产品消费量增长情况 |
4.1.3 乌兰察布市农村居民莜麦产品消费量增长情况 |
4.2 城乡居民收入及莜麦种植面积对莜麦价格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和结论 |
5.1 讨论 |
5.1.1 莜麦种植业特色分析 |
5.1.2 乌兰察布市莜麦种植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 |
5.2 结论 |
5.2.1 莜麦种植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5.2.2 莜麦种植业前景 |
第六章 发展莜麦种植业的政策建议 |
6.1 以市场和政策手段引导种植结构的调整 |
6.2 发展莜麦种植业应坚持比较优势原则 |
6.3 发展莜麦种植业应采取整体开发策略 |
6.4 发展莜麦种植业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5 树立有机绿色品牌借助广告宣传拓宽市场 |
6.6 提高技术水平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莜麦生产效益 |
6.7 大力扶持莜麦种植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和内容 |
1.3 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应用 |
1.4 保护性耕作的效益 |
1.5 保护性耕作适宜性评价研究 |
1.6 保护性耕作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主要研究内容、试验设计及评价方法 |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三章 典型区域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试验 |
3.1 山东章丘保护性耕作适宜性试验 |
3.2 河南孟津保护性耕作适宜性试验 |
3.3 内蒙古清水河保护性耕作适宜性试验 |
3.4 宁夏彭阳保护性耕作适宜性试验 |
第四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生态适宜性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3 灰色综合评价法介绍 |
4.4 评价保护性耕作生态适宜性 |
第五章 保护性耕作技术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度评价 |
5.1 研究区社会经济情况介绍 |
5.2 经济可行性评价 |
5.3 社会可接受性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6.3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凉城县农机化现状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凉城县县情及农机化概述 |
1.1 农机系统机构基本健全 |
1.2 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发展迅速 |
1.3 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加,机群结构有所改善 |
1.4 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
2 存在的问题 |
2.1 各级政府对农机化资金投入不足 |
2.2 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 |
2.3 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能力较差 |
2.4 农业机械科技含量低、质量差 |
3 新时期农机化的发展趋势 |
3.1 要不断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 |
3.2 农机化发展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 |
3.3 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农机现代化的总要求 |
4“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思路 |
4.1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 |
4.2 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变化趋势,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 |
5“十一五”农机化发展主要措施 |
5.1 加快农机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
5.2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增加农机化投入 |
5.3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农机化科技水平 |
5.4 切实提高农机产品质量 |
5.5 搞好农机装备结构调整 |
5.6 创新农机化运行机制,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 |
5.7 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抓住机遇,扎实工作 |
四、凉城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城县旱作农业发展特点、现状及对策[J]. 高峰. 北方农业学报, 2016(02)
- [2]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3]凉城县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 安乐.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2(05)
- [4]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5]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特征研究[D]. 刘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6]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J]. 徐玮,刘鑫,侯敏杰.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11(06)
- [7]乌兰察布市莜麦种植业效益及前景分析[D]. 蔚然.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8]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性评价研究[D]. 杨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凉城县农机化现状及发展思路[J]. 徐素萍,马爱民,张利宁.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6(04)
- [10]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效益研究[A]. 杨捷,梅旭荣,严昌荣. 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