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索隐”非“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韦婷[2](2021)在《《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文中研究说明《广雅》爲三国魏张揖所撰,该书体例比附《尔雅》,是《尔雅》之後又一部解释词义的训诂之作。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即疏证《广雅》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根据“因声求义”理论指出、系联大量具有音同、音近、音通、音转等通假关系的字组,并据此校订相关传世文献,多有发明,犹爲後人奉爲圭臬。历来对於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不全面,对《疏证》中具有通假关系的材料也未能穷尽地整理、证实与检讨。本文选取《疏证》(含《补正》)中具有通假关系的异类声素字组爲研究对象,以“新材料”爲切入点,尽量全面地结合传世、出土文献材料对这些字组进行“新证”研究。其中,传世文献以先秦、两汉、魏晋材料爲主,出土文献以战国、秦汉简帛材料爲主,兼及金文、碑刻、铜镜、玺印、兵器及古文字字形等材料。通过本文的“新证”研究,意义有二:一是丰富了传世与出土文献中通假字的研究。本文拓展了《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不仅指出、证实不少新见通假字组,且较爲系统地总结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通假材料、原则、规律及问题。二是本文在多重证据、多种角度上重新检讨与评价了王念孙的声韵理论、音转理论以及因声求义理论。本文通过对346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地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一、王氏在《疏证》中一直将东、冬合韵,王氏晚年分韵二十二部,或基於谐声材料。二、在已标注声韵关系的3446组异类通假关系字组中,主要以双声或叠韵字最多,以同类音转爲次,以异类音转最少。从声韵关系的配合上来看,皆以声韵相近或双声叠韵爲主。从异类声、韵转的分布来看,常用、无例证通假字中的声、韵转规律与王力相同,其声韵部流转的语音条件皆呈反比,而不常用通假字中的声韵部流转没有明显反比关系。三、王氏《疏证》中“因声求义”理论已经脱离了以往随意“音转”的风气,基本严格遵守古声韵系统来系联音义,仅在个别单一音义系联上出现了问题。四、王氏《疏证》中的“转”主要是指声纽相同或相近,韵部相流转,王氏对於“音转”的尺度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存在少量滥用“音转”现象。值得注意地是,其中大多特殊音转词,属於受到时、地等因素影响较多的声训词、同源词、方言词、名物词、虚词、连词等等,而小部分零散的声训词、同训词或义近实词的特殊音转现象有待商榷。
张璇[3](2020)在《《焦氏易林》历史与文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氏易林》(以下简称《易林》)作为一部保存了上古至西汉历史文化的四言诗集,其内容来源广泛、艺术手法多样、情感意蕴丰富深湛,是一座当之无愧的具有史诗价值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易林》为中心,结合诗歌内容,对此书的性质、成书时间及背景、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进行探究。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易林》性质确定。着重介绍目前学界对该书性质属性的认识,依托现有文献,探源释典,从齐诗流派承袭、隐士传承、《归藏》易归属等方面,对此书性质进行重新界定。明晰了该书是一部记述上古至西汉历史文化且具有史诗意蕴的四言诗集。第二部分为作者及成书时间考证。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归纳,明确了该书为焦赣创作,成书于汉成帝时期。通过详细论述《易林》成书背景与创作环境,为进一步探究《易林》的文史价值提供理据支撑。第三部分为《易林》历史价值探析。参照《史记》等历史典籍,对该书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加以评述。着重从对战争史料的丰富、对上古人物的补充、对周鲁历史的完善等方面展开论证,努力发掘《易林》这座史学富矿的价值,为现有史学研究做些许补充。此处还对《易林》中反映上古图腾文化的部分内容有所涉及。第四部分为《易林》文学价值探析。焦赣所书《易林》气势恢弘,包罗万象,是一部可与《诗经》相媲美的四言诗集。本章笔者将着重对《易林》所涉内容进行分析梳理,对《易林》“四言诗”的书写样式作进一步的申发,通过深入分析其诗作中所蕴含的现实性、抒情性、哲理性,证明该书如汉乐府一样,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汉代民众的疾苦,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邢耀方[4](2020)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是战国末期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它的出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至今,学者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学界关於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注释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且按照一定的体例,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本文共分为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基本情况,梳理了学界对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价值,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上编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一章至第十四章集注,中编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集注,下编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第二十章至第二十七章集注。
杨优强[5](2020)在《唐代注释学研究》文中认为因时间、空间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存在千姿百态的式样。即使语言存在差异,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也要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超前的思维、丰富的经历以及更为有效的工作的方法,等等。正因为人类有了这样的认识,所以在历史上会出现很多致力于注释工作的学者,他们试图通过继承前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他们遗留的文献进行解读,以发挥这些文献的真正作用,回报当下、造福后人。这也就催生了注释工作的发展。论文立足于唐代丰硕的注释成果及后世学者对这些注疏成果的研究,分类研究,总结异同。因佛典和道教文献种类繁复,内容庞杂,在本篇论文不做讨论。除引言外,全篇共分五部分;论文整体结构为总分式,第一章总述注释学的相关问题,其余各章按传统的四部分类法为标准分别对唐代的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文献的注疏成果进行论述。其中,第二章为唐代学者对经部文献的注释,主要以《五经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等经部注疏作品为纬,以各经部注疏着作的注疏特色为经,勾勒出唐代经部文献注疏的基本面貌,展现其历史意义。其中涉及内容十分庞杂,常以摘录原始资料的方式展现某经的注释特色。因我国传统文化一直以经部为主,故本章节的内容较其他章节更为丰富。第三章为唐代学者对史部文献的注释,主要以《汉书注》《史记正义》《史记索隐》为纲,书写了唐代史学在注释领域的发展历程。《史记》《汉书》作为“二十四史”的前二史,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颜师古的《汉书注》、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在诸多注释制作中也是出类拔萃者,对其进行梳理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前二史在唐代的基本状况,还有助于把握史学发展的动态,“辨章学术,考境源流”。第四章为子部文献的注疏研究。一直以来,子部收录内容最为庞杂,也最为丰富。本章节选取唐代子部文献注疏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两部作品,杨倞的《荀子注》和成玄英的《庄子疏》,并以此来管窥唐代子书注释的特色。第五章为集部文献注释,唐代的集部文献注疏成果中,最为着名者当属《文选》李善注和《文选》五臣注,因此本章节以“李注”和“五臣注”为中心展开论述唐代集部文献的注疏成效。南宋之后,李善注与五臣注合刊,成为《六臣注文选》,后世多以合刊本流行,单行本较少。但是本章节为唐代集部文献注释的研究,故以李善注、五臣注为契,分而治之,探究其注疏特色。
王慧[6](2020)在《吴国泰《史记解诂》校读札记》文中认为《史记解诂》(以下简称《解诂》),近代学者吴国泰着。吴国泰认为诸史之中惟《史记》最古,包罗既富方宏,惟文义奥衍,字多通假,古注三家训释固多善言,然屚意误解亦不免焉。出於“使古人立言之意终不致隐沈而不克彰,世之学者亦得有所因循,俾不致贻扪龠扣盘之讥”的想法,吴氏乃作此书,“为之晦者显之,窒者通之,叚者正之,三家误解者纠之,书中夺)及前人所不能解者斟补而宣明之”,增补订正了《史记》及三家注中的错)难解之处。本文主要以札记体的形式详细校读《解诂》一书,从训诂、校勘、标点、考证等方面分析《解诂》的优势与不足。文章分三部分。第一章包括论文选题缘由和研究现状、吴国泰生平及其着述、以及对《解诂》的概述。第二章以《史记》篇目为序对《解诂》正文进行具体校读,并随文附按,指出其中的价值与问题。第三章简要评述《解诂》通释《史记》的特点:首先,《解诂》训诂以《说文》为主,释字多重假借,从字本源出发,提出了不少新观点,部分内容对三家注有补充、修正的意义。其次,《解诂》除了注解《史记》正文及三家注的字词外,也有部分校勘条目,有助於疏通《史记》的文本大意。但毋庸讳言,《解诂》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如部分条目释字过於重假借,忽视了词义的引申,以及对《史记》上下文理解不当而造成了失误。综上,《解诂》作为近代学者对《史记》及三家注的通释之作,其中说解正确的条目可为当代《史记》文本的注释工作提供参考,其“明假借”的注史办法也可为我们所借鉴。
洪晓彤[7](2020)在《《史记测议》研究》文中认为《史记》评点,是明人《史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评点本数量多,内容丰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凌稚隆的《史记评林》收罗广博,是评点《史记》的集大成之作。在《史记评林》後,又出现了很多评点类的着作,《史记测议》就是其中之一。《史记测议》,明代学者徐孚远、陈子龙合着。因卷首题“陈卧子先生测议史记”,《四库简明目録》称其爲“陈卧子本”。全书共130卷,以凌稚隆《史记评林》爲底本,多删节三家注,并杂以陈、徐二人议论,録诸家评语於眉端。此本对史实、注文有不少订正发明之处,爲清武英殿本《史记》考证所采择,对後世的《史记》研究産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论文以崇祯十三年聚锦堂刻本《史记测议》(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爲主要研究对象,分爲绪论以及上下编三部分:绪论概述《史记》评点的源流及其研究现状,评价《史记测议》在《史记》评点本中的地位,同时梳理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明代《史记》评点本的研究范围越来广,越来越深入,然而《史记测议》还未受到足够重视。上编爲作者及版本研究。第一章是对两位作者生平的简要考述,并分析研究二人对《史记测议》成书的贡献。第二章是《史记测议》的成书考,探讨此书的编撰背景、成书过程、刊刻流传、版本特点以及主要内容。第三章通过与底本《史记评林》的对比校勘,发掘其中史文、注文及所引诸家评语的异同,摸清其删改取舍的标准,分析此书的编纂特点。第四章深入探究作者二人所作评点的内容特色,主要从史文、史实、史学三个方面分析其对《史记》的评论,了解其思想观念。下编1録陈子龙、徐孚远二人在《史记测议》中所作的全部评点内容。最後是论文结语,总结《史记测议》的成就以及不足之处。
孙海燕[8](2020)在《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两周时期,在黄河淮水之间,存在着许多周王室所分封的诸侯国。本文对西周至春秋时期,在中原地区比较活跃的十个国家的铜器铭文进行整理和研究。这十个国家分别是:卫、许、陈、应、胡、郑、蔡、宋、凡、虢,後文简称为中原十国。黄淮间中原十国的金文是中原文化圈铜器铭文的典型代表,是两周铜器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十国的铜器铭文的风格特征从西周早期到春秋晚期有着显着的变化,这和两周时期的历史演变有着明显的关系。对位於黄淮间的中原十国铜器铭文的整理和研究,对了解和探讨这一地区的历史变革状况,研究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朝的兴衰变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金文分域研究是当前金文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目前学界对中原地区金文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以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和探索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中原十国的具铭铜器进行全面的搜集、分类和整理。在充分掌握考古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所搜集到的铜器国别正确与否进行判断,对最近几十年来公布的新见铜器进行收录,对国别有异议者进行辨别。如王子婴次炉、京叔盨、京叔盘等器,有学者认为是郑国之器。经本文研究,这几件器并非郑器。王子婴次炉的作器者很可能是楚人。京叔盨中的京叔也并非是郑庄公之弟京叔;再如沈子它簋,旧以为其为沈国之器,经学者们的研究,“沈子”是“冲子”之义,此器应是凡国之器;再如江小仲母生鼎,旧研究者多以此器为江国之器,经本文研究,此器应为郑器,是春秋早期郑文公之子公子士之器,其母为江氏。二、吸收最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补正诸家释文之不足。在校订释文後,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校注,并对其中的疑难字词进行研究。前代学者对中原十国金文中的重难点字词,多有研究,但其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不便於当代学者的研究。本文将诸家意见进行汇总,比较得失,观其正确与否。如:根据王子扬先生对甲骨文中“凡”字和“同”字的研究,对西周凡国铜器进行仔细辨别;综合学者们对沈子它簋铭文的各种意见,重新对其铭文进行句读等。三、对中原十国金文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究。在这些疑难问题中,既包括对疑难字词的考释、铜器的断代,也包括对铜器中出现的历史人物的研究,同时还包括与中原十国相关的历史问题的研究。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文章对胡应姬鼎、凡伯怡父鼎、卫夫人鬲、郑子耳鼎、郑宝皿鼎等器的铭文进行研究,并提出己说。如胡应姬鼎旧释为“辞”之字应释为“騂”;(?)凡伯怡父鼎中的“(?)”读为“夔”,此器是春秋晚期夔国之器;金文中常见的(?)字,可能是古文字中用来表示“重复”“重叠”义的“重”字的古文。它的字形、字义和殷周时代“士”的丧葬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卫夫人鬲中的“卫夫人”应是卫惠公的夫人;郑伯匜中的“郑伯”应是郑武公。在综合研究方面,本文结合新出简帛材料,对许、陈、应、蔡、宋的历史地理中存有异议的地方进行研究,对西周末年郑国的东迁问题提出己见,并对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的特殊现象进行分析。四、在本文所收录的513件铜器铭文的基础上,编纂出《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其中包括人名索引、地名索引、通婚索引、职官索引和铜器自名索引,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便捷。以上四个方面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由於本人学识尚浅,行文论述中或有许多不当之处,所提新说亦或有资料不足之缺,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以教後学!
张桂琼[9](2019)在《香港红学史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有关香港红学史的研究还存在资料不全面、研究范围不明确、时间覆盖面狭窄等问题,未能全面地展示香港红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拟从文献书目整理、文选编纂、研究着述三方面,回顾香港红学史研究,探讨其中未及细论或有待商榷的地方。
段雅丽[10](2019)在《清华简《系年》文献学问题及其史学思想探微》文中指出清华简《系年》以晋楚争霸为主线,记载了西周初年到战国初期的史事,时间跨度大,涉及史事众多,对於补充传世文献史料之不足、佐证先秦史书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目前学界对清华简《系年》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字考释、内容疏证、体例、成书时间等方面,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关问题的讨论仍多有值得继续深入的地方;另外,学界对《系年》史学成就等相关问题则关注不足,也有待继续发掘。因此,本文计划从文献学角度出发,对清华简《系年》的撰史风格、作者立场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并对前人关注较少、研究较为薄弱的清华简《系年》史学思想展开系统的讨论。论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清华简《系年》研究现状、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和方法。其中研究现状部分,将学界已有成果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梳理。第二部分是对清华简《系年》文献学基本问题的讨论,对清华简《系年》的作者立场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系年》的成书年代、撰作背景亦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是对清华简《系年》的叙事成就进行探讨。包括对清华简《系年》的叙事特点、清华简《系年》中的“春秋笔法”等问题的讨论。第四部分是对清华简《系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进行整体挖掘,包括清华简《系年》的天命观、清华简《系年》作者对西周末年天下大势的认识、清华简《系年》对春秋历史的认识、清华简《系年》的反战思想、清华简《系年》的重礼思想、清华简《系年》对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等方面。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语,对论文所述各章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文章中的创新之处,并对清华简《系年》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归纳。
二、“索隐”非“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索隐”非“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
一、边郡管理系统 |
二、内郡管理系统 |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
一、工类 |
二、矿业类 |
三、商业类 |
第二节 军事类 |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
一、农林类 |
二、水利类 |
第四节 畜牧类 |
第五节 仓储类 |
下编 |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
引用谱录简称 |
参考文献 |
职官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上编 |
绪论 |
第一节 《广雅》与《广雅疏证》 |
一、《广雅》概况 |
二、《广雅疏证》概况 |
第二节 《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解题 |
一、“通假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二、通假字与同源字、古今字、异体字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
三、“新证”界定 |
第三节 《广雅疏证》研究现状回顾 |
一、王氏的音韵学、音转理论研究回顾 |
二、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与实践情况回顾 |
三、“新证”研究回顾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使用材料范围 |
一、研究对象 |
二、使用材料范围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广雅疏证》语音关系新证概况 |
第一节 王念孙的声韵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广雅疏证》中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三节 《广雅疏证》中不常用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不常用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四节 《广雅疏证》中无例证通假字的语音关系概况 |
一、无例证通假字声韵关系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中同源、通假、古今、异体、音义相近字声韵关系概况 |
三、小结 |
第二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因声求义”理论 |
第一节 “因声求义”理论溯源 |
第二节 从“新证”看《疏证》对“因声求义”的实践 |
一、从“新证”看王氏疏证连词 |
二、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虚词 |
三、从“新证”看王氏疏证的名物词 |
四、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同源字 |
五、从“新证”看王氏指出的通假字 |
六、从“新证”看王氏系联的音义相近字 |
第三节 王念孙“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得失 |
一、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成就 |
二、王氏“因声求义”理论实践的不足 |
第三章 从“新证”看王氏的“音转”理论 |
第一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声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声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声转分析 |
第二节 《广雅疏证》“新证”中的异类韵转研究 |
一、“新证”通假字的异类韵转概况 |
二、无例证通假字异类韵转分析 |
第三节 从“新证”看《广雅疏证》中的“转”语 |
一、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二、不常用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三、无例证通假字的声韵关系概况 |
第四节 王氏音转理论与实践的得失 |
结语 |
下编 |
表一:《广雅疏证》(含《补正》)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二:《广雅疏证》(含《补正》)不常用通假字一览表 |
表三:《广雅疏证》(含《补正》)无例证通假字一览表 |
三十韵部条目索引 |
音序索引 |
引用材料简称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焦氏易林》历史与文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
一、焦氏易及《焦氏易林》性质 |
(一)焦氏易属隐士易 |
(二)焦氏易属《归藏》易 |
二、《焦氏易林》成书年代及背景 |
(一)作者及成书时间 |
(二)成书背景 |
三、《焦氏易林》历史价值 |
(一)丰富战争史料 |
(二)补充上古人物记录 |
(三)完善周鲁历史 |
(四)反映上古图腾文化 |
四、《焦氏易林》文学价值 |
(一)“缘事而发”的现实性 |
(二)强烈真挚的抒情性 |
(三)内蕴深刻的哲理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战国纵横家书》基本情况 |
二、《战国纵横家书》研究现状 |
(一)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定名、分批、抄写年代研究 |
(二)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文学、史学研究 |
(三)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语法研究 |
(四)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文本校读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与价值 |
四、相关问题说明 |
上编 |
一 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
二 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 |
三 苏秦使盛庆献书於燕王章 |
四 苏秦自齐献书於燕王章 |
五 苏秦谓燕王章 |
六 苏秦自梁献书於燕王章(一) |
七 苏秦自梁献书於燕王章(二) |
八 苏秦谓齐王章(一) |
九 苏秦谓齐王章(二) |
十 苏秦谓齐王章(三) |
十一 苏秦自赵献书於齐王章(一) |
十二 苏秦自赵献书於齐王章(二) |
十三 韩献书於齐章 |
十四 苏秦谓齐王章(四) |
中编 |
十五 须贾说穰侯章 |
十六 朱己谓魏王章 |
十七 谓起贾章 |
十八 触龙见赵太后章 |
十九 秦客卿造谓穰侯章 |
下编 |
二十 谓燕王章 |
二十一 苏秦献书赵王章 |
二十二 苏秦谓陈轸章 |
二十三 虞卿谓春申君章 |
二十四 公仲倗谓韩王章 |
二十五 李园谓辛梧章 |
二十六 见田仆於梁南章 |
二十七 麛皮对邯郸君章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唐代注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实证法 |
(二)分类法 |
(三)校勘法 |
(四)比较研究 |
(五)历史研究法 |
第一章 注释学概述 |
第一节 注释与注释学 |
一、注释的内容 |
二、注释的术语 |
三、注释的意义 |
第二节 注释学的发展脉络 |
一、唐前注释学的发展概述 |
二、唐代注释情况概述 |
小结 |
第二章 经书注释 |
第一节 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
一、《周易正义》 |
二、《尚书正义》 |
三、《毛诗正义》 |
四、《礼记正义》 |
五、《春秋左传正义》 |
第二节 贾公彦及其《周礼疏》《仪礼疏》 |
一、《周礼疏》 |
二、《仪礼疏》 |
第三节 杨士勋的《春秋榖梁传注疏》和徐彦的《春秋公羊传注疏》 |
一、杨士勋《春秋榖梁传疏》 |
二、徐彦《春秋公羊传疏》 |
第四节 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和唐玄宗的《孝经注》 |
一、李鼎祚《周易集解》 |
二、唐玄宗《孝经注》 |
小结 |
第三章 史书注释 |
第一节 颜师古《汉书注》 |
一、有据可校,无据存疑 |
二、注音释义,考释文字 |
第二节 司马贞《史记索隐》和张守节《史记正义》 |
一、司马贞《史记索隐》 |
二、张守节《史记正义》 |
小结 |
第四章 子书注释 |
第一节 杨倞《荀子注》 |
一、声义并举,训释词义 |
二、释义之下,并行校勘 |
三、阐微释义,多有不当 |
第二节 成玄英《庄子疏》 |
一、训释句意,探求庄意 |
二、旁引他书,论证释义 |
三、词义训释,多有不同 |
小结 |
第五章 集部注释——以《文选注》为中心 |
第一节 李善注《文选》 |
一、征引繁富,注释精详 |
二、事义兼释,体例严明 |
三、精于音义,详于校勘 |
第二节 五臣注《文选》 |
一、关注“述作之由” |
二、训释音义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吴国泰《史记解诂》校读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吴国泰生平及其着述 |
四、《史记解诂》概说 |
第二章 《史记解诂》校读 |
《五帝本纪》第一 |
《夏本纪》第二 |
《殷本纪》第三 |
《周本纪》第四 |
《秦本纪》第五 |
《秦始皇本纪》第六 |
《高祖本纪》第八 |
《吕后本纪》第九 |
《孝文本纪》第十 |
《孝景本纪》第十一 |
《孝武本纪》第十二 |
《礼书》第一 |
《乐书》第二 |
《天官书》第五 |
《封禅书》第六 |
《河渠书》第七 |
《平准书》第八 |
《吴太伯世家》第一 |
《齐太公世家》第二 |
《鲁周公世家》第三 |
《燕召公世家》第四 |
《管蔡世家》第五 |
《宋微子世家》第八 |
《楚世家》第十 |
《赵世家》第十三 |
《魏世家》第十四 |
《韩世家》第十五 |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伯夷列传》第一 |
《管晏列传》第二 |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商君列传》第八 |
《苏秦列传》第九 |
《张仪列传》第十 |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穰侯列传》第十二 |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
《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
《匈奴列传》第五十 |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
《汲郑列传》第六十 |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
第三章 《史记解诂》总评 |
一、《解诂》的优点 |
(一)细心钻研,新意叠出 |
(二)训诂为主,兼有校勘 |
二、《解诂》的不足 |
(一)滥用假借,忽视引申 |
(二)忽略文本,理解不当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论着 |
二、期刊 |
後记 |
(7)《史记测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史记》评点本源流 |
第二节《史记》评点本研究 |
上编 作者及版本研究 |
第一章 《史记测议》的作者——陈子龙、徐孚远 |
第一节 陈子龙生平 |
第二节 徐孚远生平 |
第三节 陈、徐二人对《史记测议》成书的贡献 |
第二章 《史记测议》的成书与流传研究 |
第一节《史记测议》的成书过程 |
第二节《史记测议》的版本流传 |
第三节《史记测议》的现存版本 |
第四节《史记测议》的内容体例 |
第五节《史记测议》对後世的影响 |
第三章 《史记测议》与《史记评林》对比研究 |
第一节 正文对比研究 |
第二节 注文对比研究 |
第三节 评点对比研究 |
第四节 文本选择倾向 |
第四章 《史记测议》评点研究 |
第一节 笔法文法研究 |
第二节 历史评论研究 |
第三节 史文考证研究 |
第四节 其他评论研究 |
下编 《史记测议》陈子龙、徐孚远评点1録 |
凡例 |
第二册 |
史记补 《三皇本纪》 |
卷一 《五帝本纪》 |
卷二 《夏本纪》 |
卷三 《殷本纪》 |
卷四 《周本纪》 |
第三册 |
卷五 《秦本纪》 |
卷六 《秦始皇本纪》 |
第四册 |
卷七 《项羽本纪》 |
卷八 《高祖本纪》 |
第五册 |
卷九 《吕后本纪》 |
卷十 《孝文本纪》 |
卷十一 《孝景本纪》 |
卷十二 《孝武本纪》 |
卷十三 《三代世表》 |
第六册 |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 |
第七册 |
卷十五 《六国年表》 |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 |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 |
第八册 |
卷十八 《高祖功臣年表》 |
第九册 |
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 |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
第十册 |
卷二十一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
第十一册 |
卷二十三 《礼书》 |
卷二十四 《乐书》 |
卷二十五 《律书》 |
卷二十六 《历书》 |
第十二册 |
卷二十七 《天官书》 |
第十三册 |
卷二十八 《封禅书》 |
卷二十九 《河渠书》 |
卷三十 《平准书》 |
第十四册 |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 |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 |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 |
第十五册 |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 |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 |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 |
卷三十九 《晋世家》 |
第十六册 |
卷四十 《楚世家》 |
卷四十一 《越世家》 |
卷四十二 《郑世家》 |
第十七册 |
卷四十三 《赵世家》 |
卷四十四 《魏世家》 |
第十八册 |
卷四十五 《韩世家》 |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 |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 |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 |
第十九册 |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 |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 |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 |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 |
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 |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 |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 |
第二十册 |
卷五十七 《绦侯周勃世家》 |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 |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
卷六十 《三王世家》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 |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 |
卷六十三 《老庄申韩列传》 |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 |
第二十一册 |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 |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 |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 |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 |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
第二十二册 |
卷七十 《张仪列传》 |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 |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 |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 |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 |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 |
第二十三册 |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 |
卷七十七 《信陵君列传》 |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 |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 |
卷八十 《乐毅列传》 |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 |
第二十四册 |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 |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 |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 |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
第二十五册 |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
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 |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 |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 |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 |
卷九十三 《韩王信卢绾列传》 |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 |
第二十六册 |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 |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 |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 |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 |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 |
卷一百一 《袁盎鼂错列传》 |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 |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 |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 |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 |
第二十八册 |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 |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 |
卷一百一十 《匈奴列传》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 |
第二十九册 |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 |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 |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 |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 |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 |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
第三十册 |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 |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 |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 |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 |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 |
第三十一册 |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 |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 |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 |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 |
第三十二册 |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 |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8)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空间、时间范围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中原十国金文研究现状简述 |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上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汇编与校注 |
第一章 卫国 |
第一节 卫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卫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5件) |
一、(?)伯(?)组 |
二、卫侯组 |
三、夫人组 |
四、其它 |
第二章 许国 |
第一节 许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许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三章 陈国 |
第一节 陈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陈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7件) |
第四章 应国 |
第一节 应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应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81件) |
第五章 胡国 |
第一节 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0件) |
第六章 郑国 |
第一节 郑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郑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27件) |
第七章 蔡国 |
第一节 蔡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1件) |
第八章 宋国 |
第一节 宋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宋国铜器铭文风格简议 |
第三节 宋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30件) |
第九章 凡国 |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凡国 |
第二节 凡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7件) |
第十章 虢国 |
第一节 虢国具铭铜器情况简介 |
第二节 虢国具铭铜器汇编与校注(共139件) |
一、虢季组 |
二、虢仲组 |
三、虢叔组 |
四、虢伯组 |
五、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及其附近墓葬所出铜器 |
六、虢姜组 |
七、城虢组 |
八、郑虢组 |
下编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问题综合研究 |
第十一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专题研究 |
第一节 胡应姬鼎铭文补释 |
第二节 (?)凡伯怡父鼎铭文新释 |
第三节 卫夫人鬲人名研究 |
第四节 宝皿鼎的中的人名和作器时代讨论 |
第五节 商周青铜盉为“水器”说补证 |
第六节 河南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1墓主身份献疑 |
第十二章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相关历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西周末年郑国东迁路线试探 |
第二节 西周早期许国历史地理问题补说 |
第三节 西周陈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四节 西周应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五节 西周胡国姓氏问题研究 |
第六节 西周蔡国始封地问题考辨 |
第七节 西周宋国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八节 由蔡侯申缶论东周时期的同姓相婚现象 |
附录 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史料索引表 |
一、卫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卫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卫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卫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许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许国金文地名索引 |
(三)许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许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陈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陈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陈国金文通婚索引 |
(四)陈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应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应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应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应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应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应国金文职官索引 |
五、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胡国金文名物索引 |
(四)胡国金文国名索引 |
(五)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六、郑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郑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郑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郑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郑国金文通婚索引 |
七、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蔡国金文职官索引 |
(四)蔡国金文通婚索引 |
八、宋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宋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宋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三)宋国金文地名索引 |
(四)宋国金文名物索引 |
(五)宋国金文职官索引 |
九、凡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凡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凡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十、虢国金文史料索引 |
(一)虢国金文人名索引 |
(二)虢国金文名物索引 |
(三)虢国金文铜器自名索引 |
(四)虢国金文职官名索引 |
(五)虢国金文地名索引 |
(六)虢国金文族名索引 |
(七)虢国金文通婚索引 |
引书简称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香港红学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 香港红学史研究状况 |
(一) 文献书目整理 |
(二) 文选编纂 |
(三) 研究着述 |
二 目前研究反映的问题 |
(一) 研究资料不够全面 |
(二) “香港红学”的研究范围存有疑义与局限 |
(三) 时间覆盖面较为狭窄 |
小 结 |
(10)清华简《系年》文献学问题及其史学思想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选题缘由、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华简《系年》文献学基本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的成书背景、撰作年代 |
第二节 清华简《系年》的作者立场问题 |
第三节 清华简《系年》的体例 |
第二章 清华简《系年》的叙事研究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的叙事特点 |
第二节 《系年》与《左传》刻画人物之手法的比较 |
第三节 清华简《系年》的“春秋笔法” |
第三章 清华简《系年》的史学思想 |
第一节 清华简《系年》的天命观 |
第二节 清华简《系年》对西周末年天下大势的认识 |
第三节 清华简《系年》对以晋楚争霸为主线的春秋历史的认识 |
第四节 清华简《系年》的反战思想 |
第五节 清华简《系年》的重礼思想 |
第六节 清华简《系年》对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後记 |
四、“索隐”非“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广雅疏证》通假关系新证[D]. 韦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3]《焦氏易林》历史与文学价值研究[D]. 张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D]. 邢耀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5]唐代注释学研究[D]. 杨优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吴国泰《史记解诂》校读札记[D]. 王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史记测议》研究[D]. 洪晓彤.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黄淮间中原十国金文整理与研究[D]. 孙海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9]香港红学史研究述评[J]. 张桂琼. 曹雪芹研究, 2019(03)
- [10]清华简《系年》文献学问题及其史学思想探微[D]. 段雅丽. 西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