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文的专家学者新闻之路

郭兴文的专家学者新闻之路

一、郭兴文的专家学者型新闻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王蔓蔓[1](2020)在《贵州省茅台镇祭水习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生万物”,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人类社会缘水而生,依水而兴,由此也产生了丰富的关于水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传承至今依然还保持着蓬勃的生机,甚至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贵州省茅台镇就传承着一种独特的民间祭水习俗——重阳祭水。它既承载了茅台镇依水而兴的历史记忆,更体现了当代茅台镇在酿酒业为社会、文化、经济主体的语境下的文化特性。每年重阳节,茅台镇的酿酒师们、酒企、当地政府会通过多样的文化表达来开展祭水活动,以祈求酿酒过程顺利,产出茅台美酒。本文以“贵州省茅台镇祭水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对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由来和当代流变进行考察,对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特点、对象和仪式结构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在茅台镇的社会共同体维系中祭水习俗所发挥的文化功能。全文首置绪论、中置本论、尾置结论,本论共四章。绪论介绍本选题的基本情况,包括选题的缘起和意义、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本文是区域性民俗事项的研究,是以茅台镇祭水习俗为研究对象,茅台镇祭水的目的、祭祀对象、参祭人都与酒有关,通过梳理此项习俗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对其当代流变的多种形态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微视角度认识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第一章是贵州省茅台镇文化生境。从宏观角度介绍了茅台镇祭水习俗的文化生境。此章下设三节,通过梳理文献和田野调查,分别介绍了茅台镇依水而居,依水而兴所具备的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历史沿革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代表性的社会文化,它们既是茅台镇祭水习俗活态传承的文化空间,也是其产生的文化根基。第二章是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由来及流变。这一章是通过文献和田野资料的梳理,厘清了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由来和发展过程。同时以平行的三节,分别介绍了茅台镇祭水习俗的当代流变形态,分别是:以政府和酒协为主导的赤水河畔的祭水大典、一家普通酒企在金龟井边举行的祭水典礼,以及民间酿酒师自发去禹王宫进行的祭拜活动。对这三种当代祭水习俗的文化流变形态,文中以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详细描述了仪式的过程,形成十分珍贵的记录。第三章是对茅台镇祭水习俗的文化解析。这一章以第二章的三场祭水仪式为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分析和结构分析,首先,深入探讨了茅台镇祭水习俗具备的集体性、功利性、地域性和娱乐化的文化特征。其次,结合对茅台镇民间口头传统的搜集和分析,探讨当地人从对水的本体崇拜衍生出对龙、蝴蝶、禹王、天上飞仙为对象的水神崇拜,和以杜康为代表的行业祖师宗师崇拜。最后,借鉴仪式分析的“分离——阈限——融合三阶段理论”,分析了茅台镇祭水仪式过程。第四章对茅台镇共同体维系中的祭水习俗进行功能分析。这一章将茅台镇祭水习俗置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视域下,对祭水习俗在茅台镇的发展中发挥的心理慰藉、凝聚功能;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提升经济、塑造品牌;心理调适和娱乐休闲功能进行了论述。结语部分对前述研究进行了回顾,认为:水于茅台,是无私哺育的母亲,是产业兴盛的根基,是历史洪流的印记。对水的敬畏之心,早已深深烙印进茅台镇人的文化基因中;对水和由水而衍生的神灵的祭拜,已成为茅台镇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结语同时指出当前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以及后继改进方向。

王棱[2](2020)在《巴人杂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巴人在杂文方面是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杂文,进入新中国之后又促成了五十年代杂文创作的短暂复兴,其后因为发表《论人情》《况钟的笔》等招致了残酷的批判和迫害,直至去世。文章以巴人杂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巴人在现当代两个时期的杂文理论及其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巴人杂文对鲁迅杂文精神的继承。通过对前后两个阶段杂文创作的分析中,总结归纳巴人杂文风格转变的成因,并联系个人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挖掘杂文与人与时代之间的深层联系。绪论部分首先对巴人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作了整体介绍,探讨巴人杂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梳理巴人小说、诗歌、文学理论及杂文等多方面的成就和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巴人杂文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而找到当前学界对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不足,明确论文突破方向。因而论文在对巴人杂文研究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章对杂文的发生、发展进行溯源,辨析与小品文、散文等文类的区别,借鉴富有代表性的现代杂文概念,确定杂文的含义和特征。其次对巴人的杂文创作概况进行分期,即:抗战爆发以前、“孤岛”时期、香港和南洋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再根据其杂文创作的内容和风格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和新中国时期的杂文创作。最后,总结巴人的杂文创作理论。第二章论述巴人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1949年以前,巴人的杂文创作主要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既有对黑暗社会和保守势力的抨击,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依附者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心理主要是国民性的解剖,又有对小人物的赞扬和同情。其杂文风格在借鉴学习鲁迅笔法基础上自成一家,表现为对人、对事毫不留情,有犀利泼辣之风。第三章论述巴人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征。在新的政治基调与社会环境下,巴人的杂文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转变,他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份立场,积极为完善社会体制献言建议,批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其杂文风格整体趋向平和,语言也较“孤岛”时期更为平实,同时重视生活经验,善于抓住典型,但依旧延续了五四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关注个体的人,弘扬人情、人性。第四章讨论巴人两个时期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孤岛”时期的巴人在新中国却因杂文而被判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在时代革命的浪潮中被迫隐退。不同时代的主动适应和外在因素的强制性规约,其中也隐含着巴人悲剧命运的原因。巴人与同时代人一起发扬了杂文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发扬鲁迅精神,坚持杂文创作,体现了思想的自由和解放。

吴娜娜[3](2020)在《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的沿袭中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经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中国传统习俗则是由中华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习俗一经形成便会有很大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几千年以来不断流传于各朝代之间,可谓是见证了历史的兴替,追随着中华民族命运的步伐。传统习俗囊括了各种生活文化事项,根据内容和表现形式可将其划分为: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建筑习俗、岁时节令习俗、人生礼仪习俗、信仰习俗、民间文艺习俗等等,尽管分类庞杂多样,但这些习俗之间是相互交叉辉映的,一起构成了传统习俗深厚的基底。传统习俗是一种原生态的文化意识,但与社会上其他文化意识又有所区分,展示出别样的风貌,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总是相对而存在,保持着距离,而传统习俗却是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传统习俗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社会日常的运作角度来看,传统习俗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兼并二者,传统习俗是文化和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即文化型的生活,生活性的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习俗无论是作为一种生活模式还是文化模式,人们对其皆是察而不觉,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对人们的影响却是深入血液骨髓的,每个人的生命成长都笼罩在该地区的习俗之中,从生到死都按照他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走完一生,可以说每个人都被所在地区的习俗塑造着,这体现了传统习俗具有教化、规约、塑造之功能,传统习俗作为文化本就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日常生活里传统习俗的教化和约束功能完全不是剑拔弩张,十分张扬的显现的,而是春风化雨般,感染式的潜移默化,塑造着民众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心理信仰。传统习俗具有育人之用已经是社会的共识,教育界已经开展了颇多有益的探索,传统习俗的育人功能主要在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之心,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在众多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责任教育是重中之重,具有责任感的人才会用道德标准来律己,才会构建高尚的人格品质,中华民族是最具责任情怀的国家,每每国家遇难,中国人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使得他们挺身而出,救民族危亡于水火之中,是故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责任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不仅载于经史子集中供人传颂,更寓于传统习俗文化里育民以无形中。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国人民更多、更深的责任感支持,从传统习俗中汲取深厚的道德养分,以培育人民群众更广泛、强烈的责任感是当今责任教育大计中的应举之措。总之,将传统习俗基于责任教育价值的视角剖之析之,总结出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内涵是什么,以及在家庭、社会、学校三大场域发挥着怎样的责任教育价值,凝练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主题,探讨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如何得以实现,是本文研究的几个实际问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呈现: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说明了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关于传统习俗、传统习俗的教育价值等相关研究的现状,交代了研究目的和整体的研究思路,介绍所采用研究方法,最后对相关主题词概念进行界定,为后续的论文撰写打好基础。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概述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传统习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从民俗学的整体框架内分析了传统习俗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第三部分是对传统习俗责任教育的梳理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对象中国传统习俗的主要内容,以三大传统习俗为主徐徐展开,分别为传统节日习俗、传统婚庆习俗、传统丧葬习俗,逐个呈现,首先介绍了三大传统习俗的主要内容,其次系统的梳理了每个传统习俗中包含的责任教育内涵,最后归纳总结三大传统习俗中的责任教育内涵,凝练责任教育主题。第四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统习俗对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教育价值。最后探讨了如何实现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场域分别论述,首先分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是整个大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部分,其次提出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实现传统习俗责任教育价值的可行途径。

吴学峰[4](2019)在《“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前前[5](2019)在《传统节庆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政府竞争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传统节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地记录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它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传统节庆蕴含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承载着当地民众的文化记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传统节庆正日益受到侵蚀和冷落,一度被扭曲和破坏,出现了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缺失以及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甚至面临着消失的风险。此外,现代节庆的盛行更加削弱了传统节庆的历史地位,因此,传统节庆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重建民众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一方面,传统节庆的开发不是社会或民众或其他行为个体所能承担的,需要地方政府行为的介入和积极引导。但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对传统节庆进行开发的介入行为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社会公众才是传统节庆传承与保护的主体力量。因此,需要思考的是,政府在传统节庆的开发过程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履行什么样的职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并不取决于政府自己的意愿,也不完全取决于民意,而是由传统节庆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所决定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地开发传统节庆,这种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现象的背后实则是地方政府间的竞争。由于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政府正面临着体制转型和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传统工业等领域已经无法让其经济利益得到进一步地增长。因此,各地方政府纷纷开始转向公共领域和文化领域,以挖掘文化资源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名义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之间基于“政治锦标赛”的经济竞争行为,是为了获取GDP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基于保护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是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那么,对于传统节庆的开发,地方政府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有效介入,是值得我们深思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分析视角,尝试对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合理性及其边界进行解释,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全部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基于三个案例分析目前我国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现状和具体表现,指出地方政府行为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带来的问题。第三部分引入地方政府竞争,以此来分析传统节庆开发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关系机理。第四部分探讨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一部分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思考,在前文所论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武玉莹[6](2019)在《环渤海地区风筝艺术研究与传承发展路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军事、科技、娱乐等多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环渤海地区适宜的自然条件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持,使区域内逐渐形成了以北京风筝、天津风筝、潍坊风筝为代表的三大风筝流派,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环渤海地区发展成为我国风筝艺术的核心区域。然而,风筝艺术发展至今日,原有的生存环境不复存在,传承之路面临诸多困境,这要求学界重新审视当代风筝的传承问题。在地方风筝流派独立发展受限的情况下,树立环渤海风筝艺术产业整体发展的观念,扩大风筝艺术传播的时空张力以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因此,本文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区域,以其丰富的风筝艺术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环渤海风筝艺术整体化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索。首先,作者通过实地调研,梳理环渤海地区各风筝流派的历史概况与艺术特征。从制作技艺演变、图案纹样与色彩系统以及民间美术系统三个方面,论证北京、天津、潍坊风筝艺术的内在联系与文化生态系统的互通性。其次,运用文化地理学、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聚焦环渤海风筝艺术的传播问题。通过梳理环渤海风筝艺术发展的交流情况,总结各地方风筝互相传播的方式与途径,为环渤海风筝协同、整体发展找寻历史依据与未来方向。最后,运用民俗学、非遗学等观察方法,从风筝技艺传承、科学技术运用、双重品牌塑造以及联合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方面,探索环渤海风筝艺术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路径,也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的传承发展提供新思路。

胡建斌[7](2017)在《叙事学视阈下的春节故事传播研究》文中提出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文化中国”的典型样本和重要载体。现有的春节研究要么是从民俗学、人类学的学科视角来研究春节民俗的演进发展和社会功能,要么是从艺术设计学的学科角度对春节的视觉符号进行评析,尚未发现有公开文献是从叙事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视角来考察春节故事和春节文化的。本研究选取春节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叙事对象,围绕春节故事传播“有什么、说什么、如何说、如何做”这四大问题,沿着“故事题材-故事样本-叙事话语-叙事实践”的分析路径,运用叙事范式分析法、幻想主题分析法等修辞叙事学方法,对春节故事的叙事传播展开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叙事传播”是一种以故事为载体的,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传播现象的,更具修辞色彩和策略性的故事化传播。本文引入这一概念的根本意义在于,“讲故事”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手段,故事包装的观点会更容易激发认同感。本研究首先基于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历史、对外、文化的多重角度全面梳理了春节故事的叙事传播状况,并由此概括春节在古代-现代-未来的时间维度上所呈现的叙事规律和特征,以及在中国-中华文化圈-全球的空间维度上所体现的叙事对象、叙事主体、叙事目的等方面的差异,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充实的数据资料基础。随后,运用叙事范式分析的方法从“连贯性”和“逼真性”两个方面,论证了春节故事的叙事理性及其五个叙事要素,并据此筛选了春节故事传播的故事样本库,包括岁时类、祭祀类、团聚类、喜庆类等四大故事类型,以及生肖故事、祭祖故事、拜年故事、庙会故事等四个故事母题(年俗故事)。接着,参照文化范式叙事学的理论视角,基于文化的维度来考察春节故事样本在现实世界的话语呈现,从文化符号、文化产品、文化仪式、文化理念、文化信仰等五个文化要素生成了可复制推广的春节故事话语体系,并分别界定了这些文化要素的内涵。其中,专门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来验证对春节文化理念的相关推断,以提高话语体系建构的合理性。最后,本文运用基于符号聚合理论的幻想主题分析方法,探讨基于话语体系如何制定和实施春节故事传播战略,并从政策激励、主体策略、执行规范、渠道策略与关键话语等五个方面制定相关的执行和保障策略,以进行春节话语实践的规范管理。研究发现:1)春节故事是一个包括4个故事类型、52个故事母题、若干个故事文本的三层级故事体系;2)春节故事的话语体系由文化符号(艺术符号、生肖符号、娱乐符号和饮食符号)、文化产品(生产性产品和服务性产品)、文化仪式(欢庆类仪式和庄重类仪式)、文化理念(传承、欢乐、和谐、积极、团圆、包容、感恩、祥和)、文化信仰(自然和合的世界观、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谐的家庭观、友爱的人际观、感恩的传承观)构成;3)春节故事传播的战略举措包含春节吉祥物和“中国年”传播战略、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战略、春节文化仪式整合与传播战略、春节文化外交实施战略和春节文化信仰传承战略等五个方面;4)仪式文化、家文化和欢乐文化是当前最迫切需要传播的几个关键话语。本研究的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对传播学研究视角的创新。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传统一般取自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而本文在既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从叙事学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传播学研究。二是提供了关于春节(乃至所有的传统节日)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故事领域。首次梳理和建立了完整的春节故事体系,探讨了春节故事与春节话语的叙事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春节话语体系。此外,本文的创新点还体现在:从方法上综合运用叙事范式分析法、幻想主题分析法等叙事学相关方法;从实践上明确提出了春节故事传播的战略定位及其执行策略。

周星[8](2017)在《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文中提出清明节的复兴和法定假日化,为上坟扫墓和祭祖之类的民俗提供了不容置疑的合法性,也使得"慎终追远"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了可靠的传承依托。与此同时,清明的法定假日化还使得各地对"烈士"的公祭有了正当性的依据。清明为烈士扫墓固然是革命话语体系的一部分,但同时却又有传统民俗文化的依据。本文探讨与清明扫墓、祭祖有关的"亡灵"问题,在具体分析人死后其"亡灵"的"祖灵化"和"英灵化"过程的基础之上,试图更加深入地理解清明墓祭的深层文化逻辑,并进一步追问在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体系中,"灵魂"这一类范畴的意义。

程砚蓉[9](2016)在《杜甫交往诗与唐代士人的人际交往》文中研究说明杜甫一生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作为我国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歌中记录的事实的纪实性和真实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些诗歌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了他与当时世人的交往活动,反映出杜甫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状况。而杜甫又是唐代士人阶层的典型代表,因此从他一人的人际交往状况可以窥探出整个唐代士人阶层的人际交往状况。故本文拟以杜甫诗歌中的交往诗部分作为主要的文本依据,对唐代士人阶层的人际交往状况做一定程度的探究。因本文是从人际传播学角度研究杜甫交往诗,此“交往诗”与文学意义上的“交往诗”并不完全相同,故在研究之前笔者给“交往诗”下了一个人际传播学视角的定义:本文认为,交往诗是反映人与人之间进行相互作用活动的诗歌,这种诗歌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既包括精神方面的互动,也包括物质方面的互动,从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维系或破裂。根据以上定义查找后得出,杜甫的交往诗共有684首,交往人数至少为371人。本文根据杜甫具体交往对象的不同,将与杜甫产生交往和互动的社会群体分为士人、僧道、亲眷和市井百姓四大类,对杜甫与这四大群体人员的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交往目的等进行分析,间或掺加产生交往和互动的背景阐述,并结合相关着作、史料,包括杜甫研究、唐代政治经济社会研究、唐代道教和佛教研究等,采用文本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杜甫日常的人际交往情况及具体交往事迹,进而较为浅显地了解唐代以杜甫为代表的士人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互动交往情况,了解唐代士人阶层的风土生活、人情往来,并间接地透视出唐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及心理状态。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绪论和五章正文。绪论部分为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选题来源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最后对本文相关的三个概念——“士人”、“人际交往”和“交往诗”进行了梳理。第一章阐述了本文交往诗的查找原则,并介绍了杜甫交往诗的总体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论述以杜甫为代表的唐代士人与其他士人、佛道、亲眷和市井百姓四大群体间的人际交往,研究具体的交往对象、主要的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以及交往目的,并试图从这些交往情况中分析唐代士人在交往中呈现出的一些问题。其中,第二章——杜甫与士人群体间的人际交往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因为此群体为杜甫的主要交往对象,无论是交往人数还是交往诗数量都是最多,本章末也分析了此群体成为唐代士人交往的主体对象的原因;第三章杜甫与僧道群体的人际交往,研究之前笔者分别从唐代“三教合流”的这一社会基础和“对心性的体认和发扬”这一思想基础两个角度阐述了二者交往的现实背景:第四章杜甫与亲眷的人际交往,本章将杜甫的亲眷分为家人和亲戚两类,并从这两类出发探讨杜甫与他们交往方式、交往内容和交往目的上的异同点,最后从这些情况中发现杜甫与亲眷的交往呈现出两点特征——重视家世与门第以及重视宗亲关系;第五章杜甫与市井百姓的人际交往,鉴于市井百姓群体中的人员繁杂,遂将其细分为乡间友朋、战乱百姓和行业人员三类,去研究杜甫与此三类人员在交往内容和交往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此外本章节还分析了杜甫与市井百姓交往时呈现出的矛盾心态以及产生这种矛盾心态的原因。

郝彦丰[10](2012)在《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文中研究说明朱鸿是新时期文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散文作家,是首届冰心散文奖和第二届老舍散文奖获得者。他的散文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相当广泛。但从整体来看,朱鸿目前创作数量最多且在全国散文格局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其历史地理文化散文。确切地说,他的这类散文就是以"长安"为核心题材的人文叙述。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数量之众,可谓"前不见古人"。事实上,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文人、学者撰述长安,研究长安,并形成了一个悠久丰厚的传统。朱鸿对长安的人文叙述,就是对这一传统的承接,且又有了自己的开拓与创新,相关着作跌出,影响深广。对朱鸿散文的评论与研究,一直伴随着作家的创作。论者们往往是从选材内容、主题思想、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角度,来考察与论述朱鸿的某篇散文、某部散文集或全部的散文创作。而本论题《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目前尚未有人展开评述或专文论及。本文旨在通过对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内容的全面论述与深入研究,以及与历代文人、学者相关撰述的比较,揭示其独特的叙述特征与重要的文化价值,并确证朱鸿散文也属于长安文化、长安学的范畴,为后学研究开拓新的思路,提供新的材料。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朱鸿及其散文创作概况、研究现状,以及本论题的研究思路、意义、方法等。正文也是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且每一个方面都独立成章。一是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的缘起:梳理长安的历史变迁,追溯长安叙述的传统,介绍朱鸿对长安叙述传统的承接与超越。二是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的内容:全面展现朱鸿长安叙述散文的丰富多彩,恢宏磅礴,重点论述其作品中的名山、大川、河流、高原、关隘、陵墓、佛寺、道观、清真寺、树木、古镇、古会、古玩、秦器、戏迷、饮食等,同时在每一小节中均列举作家的一篇代表性作品与前人的若干相关撰述,从叙述的内容与描写的范围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三是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的特点:总结朱鸿长安叙述散文所呈现出的一些主要特点,如作家视角、人文底蕴、怀疑精神、批判态度、实地考察、现场体悟、古今观照、中西相容等,这是较之前贤的长安撰述而言的。在结语部分,除了总结全文之外,还简要地论述了朱鸿散文对长安叙述传统、长安文化、长安学、文化保护、环境保护等的重要意义与贡献,可以看作是其价值。

二、郭兴文的专家学者型新闻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兴文的专家学者型新闻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茅台镇祭水习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祭水习俗研究综述
        (二)国内祭水习俗研究综述
        (三)茅台镇祭水习俗研究
    三、概念界定
        (一)民间习俗
        (二)祭水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贵州省茅台镇文化生境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一)地势地貌
        (二)气候特征
        (三)独特的农作物
    二、社会历史沿革和生产生活方式
        (一)社会历史沿革
        (二)生产生活方式
    三、丰富的社会文化
        (一)盐运文化
        (二)酒文化
        (三)长征文化
第二章 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由来及流变
    一、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由来和近代发展
        (一)茅台镇祭水习俗的由来
        (二)茅台镇祭水习俗的近代发展
    二、赤水河畔的祭水大典
        (一)祭水大典的准备
        (二)祭水大典的展演过程
    三、金龟井边的祭水典礼
        (一)祭水典礼的准备
        (二)祭水典礼的展演过程
    四、禹王宫中的神灵祭拜
第三章 茅台镇祭水习俗的文化解析
    一、茅台镇祭水习俗特征分析
        (一)集体性
        (二)功利性
        (三)地域性
        (四)娱乐性
    二、茅台镇祭水习俗对象分析
        (一)水神崇拜
        (二)酒神崇拜
        (三)祭水习俗对象的演变
    三、茅台镇祭水仪式结构分析
        (一)分离阶段
        (二)阈限阶段
        (三)交融阶段
第四章 茅台镇共同体维系中的祭水习俗功能分析
    一、心理慰藉和凝聚业内人员的功能
        (一)心理慰藉
        (二)凝聚业内人员
    二、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功能
        (一)传承茅台镇传统祭水习俗
        (二)保护茅台镇传统祭水习俗
    三、发展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功能
        (一)增加个人及家庭收入
        (二)促进茅台镇酒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心理调适和娱乐休闲的功能
        (一)日常生活的调节器
        (二)节日活动的载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田野调查图像

(2)巴人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概述
    第一节 巴人杂文创作概述
    第二节 巴人杂文创作理论
第二章 1949年以前:一切为了战斗
    第一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主题
    第二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关注人情,提出建议,趋向平和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主题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第四章 巴人杂文创作转变缘由
    第一节 革命理想与时代交融中散发的光和热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政治体制冲突下的悲剧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巴人杂文创作年表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选题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
        1.3.2 国外
    1.4 研究目的、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钩沉文献法
        1.5.2 分析归纳法
    1.6 概念界定
        1.6.1 传统习俗
        1.6.2 责任教育
2.概述
    2.1 中国传统习俗的起源
    2.2 传统习俗的特征
        2.2.1 集体性
        2.2.2 承袭性
        2.2.3 模式性
        2.2.4 服务性
    2.3 传统习俗的功能
        2.3.1 教化功能
        2.3.2 规约功能
        2.3.3 维系功能
        2.3.4 调控功能
3.中国传统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1 传统节日习俗及其责任教育
        3.1.1 传统节日习俗的主要内容
        3.1.2 传统节日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2 传统婚庆习俗及其责任教育
        3.2.1 传统婚庆习俗的主要内容
        3.2.2 传统婚庆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3 传统丧葬习俗及其责任教育
        3.3.1 传统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
        3.3.2 传统丧葬习俗中的责任教育
    3.4 中国传统习俗责任教育主题凝练
        3.4.1 感恩念祖、慎终追远
        3.4.2 孝亲敬亲、始终如一
        3.4.3 爱家爱国、情怀浓烈
        3.4.4 忠贞不渝、同甘共苦
4.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及其实现
    4.1 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
        4.1.1 传统习俗之于个体的责任教育价值
        4.1.2 传统习俗之于家庭的责任教育价值
        4.1.3 传统习俗之于社会的责任教育价值
        4.1.4 传统习俗之于学校的责任教育价值
    4.2 中国传统习俗责任教育价值的实现
        4.2.1 学校层面
        4.2.2 家庭层面
        4.2.3 社会层面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传统节庆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政府竞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关于传统节庆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关于传统节庆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传统节庆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四)研究述评
    三、相关基本概念
        (一)传统节庆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传统节庆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传统节庆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现状及问题:基于三个案例的分析
    第一节 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必要性
        一、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重建民众的文化记忆与认同
    第二节 传统节庆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式
        一、政府全主导模式:宁波象山开渔节
        二、政府半主导模式:青岛田横祭海节
        三、民间全主导模式:荣成院夼村谷雨祭海节
    第三节 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越位带来的问题
        二、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缺位带来的问题
    小结
第二章 传统节庆开发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关系机理:地方政府竞争的引入
    第一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概述
        一、地方政府竞争的缘起:经济全球化与体制转轨
        二、地方政府竞争的演进历程:从资源竞争到制度竞争
    第二节 传统节庆开发与地方政府行为的关系机理分析
        一、经济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竞争的原动力
        二、约束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竞争的助推器
第三章 政府竞争视角下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式微
        一、中央政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二、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第二节 地方政府多重角色间的冲突
        一、“经济人”与“社会人”角色的冲突
        二、“划桨者”与“掌舵者”角色的冲突
    第三节 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不明确
        一、传统节庆开发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完善
        二、传统节庆开发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不成熟
第四章 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基于政府竞争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新型地方政府竞争关系:由无序竞争到有序竞争
        二、明确传统节庆开发中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第二节 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优化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与合作机制
        二、传统节庆开发中地方政府角色的调适
        三、培育传统节庆开发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环渤海地区风筝艺术研究与传承发展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风筝历史发展轨迹
    第一节 风筝历史溯源
    第二节 风筝域外发展
第二章 环渤海风筝流派与特征
    第一节 风筝流派代表与技艺特色
    第二节 风筝的图案纹样与色彩系统
    第三节 风筝艺术与民间美术的融合
第三章 环渤海风筝传播传承体系
    第一节 环渤海风筝传播渠道
    第二节 环渤海风筝传播特征及影响
    第三节 环渤海风筝传承体系与现状
第四章 环渤海风筝传承发展路径
    第一节 风筝技艺传承与科学保护
    第二节 风筝品牌的塑造与推广
    第三节 “申遗”带动风筝传承发展
结论
附录一 环渤海地区重要风筝艺人统计表
附录二 20世纪环渤海地区风筝赛事统计表(部分)
附录三 环渤海风筝相关电影统计表(部分)
附录四 作者调查走访的博物馆、风筝店铺及从业人员名单
附录五 环渤海地区风筝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项目统计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叙事学视阈下的春节故事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春节故事
        1.3.2 叙事传播
        1.3.3 文化中国
        1.3.4 文化软实力
        1.3.5 国际话语权
    1.4 文献综述
        1.4.1 民俗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1.4.2 文化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1.4.3 传播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1.4.4 叙事学视角下的春节研究
        1.4.5 叙事传播理论研究
        1.4.6 研究空白与不足
    1.5 理论依据
        1.5.1 叙事学相关理论
        1.5.2 传播学相关理论
    1.6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框架与路线
        1.6.3 研究目标
    1.7 创新点与难点
        1.7.1 创新点
        1.7.2 难点
2 春节故事传播的理论基础
    2.1 叙事学理论
        2.1.1 叙事学的发展基础——叙事
        2.1.2 叙事学的主要理论范式
    2.2 传播学理论
        2.2.1 战略传播理论
        2.2.2 节庆文化传播理论
    2.3 叙事学研究方法运用
    2.4 春节故事传播的理论架构
3 春节故事的叙事图景考察
    3.1 春节故事的历史叙事
        3.1.1 先秦时期的春节故事传播
        3.1.2 封建时期的春节故事传播
        3.1.3 现当代时期的春节故事传播
    3.2 春节故事的对外叙事
        3.2.1 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现状调查
        3.2.2 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受众分析
        3.2.3 春节故事对外传播的问题及成因
    3.3 春节故事的时空叙事
        3.3.1 时间维度上的春节叙事:古代-现代-未来
        3.3.2 空间维度上的春节叙事:中国-中华文化圈-全球
    3.4 春节故事的文化叙事
        3.4.1 春节——节日文化的集大成者
        3.4.2 春节故事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本章小结
4 春节故事的叙事范式研究
    4.1 叙事范式理论引介
        4.1.1 叙事范式理论的假设
        4.1.2 叙事范式分析法的应用
    4.2 春节故事的叙事要素构成
    4.3 春节故事的叙事理性分析
        4.3.1 春节故事的“连贯性”
        4.3.2 春节故事的“逼真性”
    4.4 春节故事的叙事样本策略
        4.4.1 “叙事理性”的规约意义
        4.4.2 春节故事体系梳理
        4.4.3 春节故事样本库构建
    本章小结
5 春节故事的话语体系建构
    5.1 春节故事的话语分析
        5.1.1 故事与话语的叙事关系
        5.1.2 文化维度的话语体系
    5.2 春节故事的文化符号
        5.2.1 文化符号概念界定
        5.2.2 春节故事的文化符号构成
    5.3 春节故事的文化产品
        5.3.1 文化产品概念界定
        5.3.2 春节故事的文化产品构成
    5.4 春节故事的文化仪式
        5.4.1 文化仪式概念界定
        5.4.2 春节故事的文化仪式构成
    5.5 春节故事的文化理念
        5.5.1 文化理念概念界定
        5.5.2 语料库分析法的借鉴运用
        5.5.3 春节故事的文化理念构成
    5.6 春节故事的文化信仰
        5.6.1 文化信仰概念界定
        5.6.2 春节故事的文化信仰构成
    5.7 春节故事话语体系结构图
    本章小结
6 春节故事传播战略定位
    6.1 幻想主题分析法与战略定位
        6.1.1 幻想主题分析的理论基础及路径
        6.1.2 幻想主题分析法的借鉴运用
    6.2 春节吉祥物与“中国年”战略
        6.2.1 春节吉祥物形象符号战略
        6.2.2 “中国年”概念推广战略
    6.3 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战略
        6.3.1 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的战略意义
        6.3.2 中国年系列产品开发的战略举措
    6.4 春节仪式整合与传播战略
        6.4.1 春节文化仪式的整合战略
        6.4.2 春节文化仪式的传播战略
    6.5 春节文化外交实施战略
        6.5.1 春节文化外交的战略背景
        6.5.2 春节文化的软实力传播
    6.6 春节文化信仰传承战略
        6.6.1 春节文化信仰传承的战略背景
        6.6.2 春节文化信仰的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
    本章小结
7 春节故事传播执行策略
    7.1 春节故事传播政策激励
        7.1.1 精神层面的政策激励
        7.1.2 物质层面的政策激励
    7.2 春节故事传播主体策略
        7.2.1 打造“人人都来讲”的传播主体工程
        7.2.2 建立“协调-推进-实施”的主体协同机制
    7.3 春节故事传播执行规范
        7.3.1 以传统文化挖掘和提炼为基础
        7.3.2 以协调一致的全球传播为前提
        7.3.3 以内外有别的传播理念为原则
    7.4 春节故事传播渠道策略
    7.5 春节故事关键话语策略
        7.5.1 关键话语一:仪式文化
        7.5.2 关键话语二:家文化
        7.5.3 关键话语三:欢乐文化
    本章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着作类
    论文类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附录2: 首届“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方案设计 (节选)
附录3: 关于延长春节假期及设立春节文化活动月的建议案(2016年12月20日)

(9)杜甫交往诗与唐代士人的人际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来源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士人与唐代士人
        二、 关于唐代士人交往与杜甫交往
        三、 唐代交往诗与杜甫交往诗
        四、 人际传播与人际交往
        五、 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不足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不足
    第四节 相关概念梳理
        一、 士人
        二、 交往与人际交往
        三、 交往诗
第一章 杜甫交往诗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杜甫交往诗的查找原则
    第二节 杜甫交往的情况
第二章 诗歌唱酬宴饮游历——杜甫与士人群体间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杜甫交往的士人群体
        一、 现今入仕的士人群体
        二、 非现任入仕的士人群体
    第二节 士人群体间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 宴饮
        二、 游历
        三、 上门拜访
        四、 以诗代信
    第三节 士人群体间交往的主要内容
        一、 谈论时事
        二、 饮酒、赋诗
        三、 观舞听曲
        四、 赏画题字
        五、 迎来送往
        六、 赠物、资助
    第四节 士人群体间交往的主要目的
        一、 维持温情惬意的交流
        二、 追求名望与地位
        三、 寻求金钱或物质上的帮助
        四、 实现劝导、勉励和意见的交流
    第五节 余论——为何士人群体是唐代士人的交往主体
        一、 志同道合
        二、 利益相关
第三章 参禅修道共谈空寂——杜甫与僧道群体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士人与僧道群体交往的现实背景
        一、 社会基础之三教合流
        二、 思想基础之心性的体认和发扬
    第二节 士人与僧道群体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 寻访
        二、 以诗代信
    第三节 杜甫与僧道群体交往的主要内容
        一、 谈佛论道
        二、 炼丹求药
        三、 诗文唱和
        四、 游历山川
    第四节 杜甫与僧道群体交往的主要目的
        一、 寻求理想中的心灵归属
        二、 追求现实中的生存之法
第四章 家庭和美宗亲和睦——杜甫与亲眷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杜甫亲眷之细分
        一、 家人
        二、 宗族
        三、 亲戚
    第二节 杜甫与亲眷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 拜访
        二、 团聚
        三、 寄信
    第三节 杜甫与亲眷交往的主要内容
        一、 家人和亲戚相同的交往内容
        二、 家人和亲戚不同的交往内容
    第四节 杜甫与亲眷交往的主要目的
        一、 家人与亲戚相同的交往目的
        二、 家人与亲戚不同的交往目的
    第五节 余论——杜甫与亲眷交往的两点特征
        一、 重视家世与门第
        二、 重视宗亲关系
第五章 善邻爱人暗含悲悯——杜甫与市井百姓的人际交往
    第一节 杜甫与市井百姓交往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杜甫与市井百姓交往的主要内容
        一、 杜甫与乡间友朋的交往内容
        二、 杜甫与战乱百姓的交往内容
        三、 杜甫与行业人员的交往内容
    第三节 杜甫与市井百姓交往的主要目的
        一、 了解情况,满足安全需要
        二、 寻求乐趣和安慰,满足精神需要
    第四节 余论——杜甫与市井百姓的交往心态解读
        一、 矛盾:同情却劝服
        二、原因:忠君与阶级立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杜甫交往诗总表
    附录二:亲眷群体交往诗列表
    附录三:僧道群体交往诗列表
    附录四:市井百姓群体交往诗列表
    附录五:士人群体交往诗列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朱鸿及其散文创作简介
    2 朱鸿散文研究现状分析
    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意义
第1章 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的缘起
    1.1 长安的历史变迁概况
    1.2 长安叙述的传统溯源
    1.3 朱鸿对长安叙述的承接与超越
第2章 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的内容
    2.1 地理形胜
        2.1.1 名山
        2.1.2 大川
        2.1.3 河流
        2.1.4 高原
        2.1.5 关隘
    2.2 遗址古迹
        2.2.1 陵墓
        2.2.2 宗教场所
        2.2.3 名胜
第3章 朱鸿散文中长安叙述的特点
    3.1 作家视角人文底蕴
    3.2 怀疑精神批判态度
    3.3 实地考察现场体悟
    3.4 古今观照中西相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郭兴文的专家学者型新闻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茅台镇祭水习俗研究[D]. 王蔓蔓.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1)
  • [2]巴人杂文研究[D]. 王棱. 西南大学, 2020(02)
  • [3]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教育价值研究[D]. 吴娜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三三”谱系作家小说研究[D]. 吴学峰. 苏州大学, 2019
  • [5]传统节庆开发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政府竞争的分析视角[D]. 王前前.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6]环渤海地区风筝艺术研究与传承发展路径探索[D]. 武玉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7]叙事学视阈下的春节故事传播研究[D]. 胡建斌.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8]从“亡灵”到“祖灵”或“英灵”:清明墓祭的文化逻辑[J]. 周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9]杜甫交往诗与唐代士人的人际交往[D]. 程砚蓉. 安徽大学, 2016(10)
  • [10]朱鸿散文与长安叙述[D]. 郝彦丰.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郭兴文的专家学者新闻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