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首届物流与采购行业新闻大赛在京揭晓 本刊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宣传贡献奖(论文文献综述)
张娣[1](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刘显世[2](2017)在《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中战略转型的实施,会展业成为城市通往世界的大舞台,同时也是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因其具有增长快、效率高的特点,更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国际上诸多发达城市每年都会凭借其优良的软硬件条件举办众多大型国际性会展,借助会展经济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对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契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会展业,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中国的会展业逐步发展并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余年间,中国的会展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构建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国内学界关于会展业的相关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恰逢国内会展业快速发展期,并在最近十余年逐步形成研究热潮。基于作者多年从业经历和学术专注考虑,本文选择该时期(1990-2014年)的山东会展业作为研究对象。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加大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特别是教育、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业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省成功举办文博会、艺术节等各种大型综合展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省内会展场馆数量和质量,加强了与会展相关服务业的配套建设,提升了山东省承接、举办展会的能力,为今后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内容方面,本文从历史学学理逻辑出发,集合文化产业研究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文献学、社会学理论等科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与现实,系统研究国内外及山东省会展业发展历程和趋势。通过比较借鉴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针对性地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展会的案例分析,提出推动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核心部分即四至九章,其中第四章综合评述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萌生、产业要素的培育,这一阶段的山东省会展活动对产业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五、六章主要评述山东省会展产业的形成期和成长期,即20世纪90年代初至本文的研究节点(2014年),在全国及山东省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形势下,处于形成期的山东省会展业在这一历史阶段发展的主要形式及产生的影响,提出山东会展业对城市品牌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在这一阶段的特定环境下山东省会展业迎来了产业成长阶段,作为社会文化产业的主力形态,会展业成为山东省社会经济的新兴产业,着重分析了这一时期会展业的主要形式、产业的鲜明特征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七、八章分别通过对山东省重要的节庆活动(中国十艺节和各地区的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历届山东省文博会)的梳理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山东省会展业发展的理解。通过以上分析,第九章提出了山东省会展业要不断加强优势、突破瓶颈,对会展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科学的研究方向。本文的主要对策建议列举如下:1.进一步加强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优势,包括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强化会展业的基础设施和进一步做靓会展产业的品牌;2.对山东省会展业的问题进行诊断,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建议,包括:(1)全面提升山东省会展业的市场化水平;(2)加大山东省会展业的品牌培育力度;(3)加快山东省会展业"引进来、走出去"的步伐;(4)提高山东省会展业场馆建设与利用水平;(5)补强山东省会展业专业人才的短板;(6)提升山东省会展业配套服务功能;(7)健全山东省会展业相关政策法律体系。从目前已有的中外文献看,选取产业发展历史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主要对山东省会展经济从要素的培育、产业形成期、成长期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和研究会展业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东省会展业的形成及成长、典型案例进行考察,分析了各阶段会展业的市场环境和演化成长特征,实现了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的多维度研究。为全面了解山东省会展业,其中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和探讨会展业的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强月新,姜欣[3](2012)在《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的中国媒体发展可以归纳概括为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十二个字。谋划开局,指201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无论是报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行业、出版业还是电影行业,在这一年都本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伟大目标,在本行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未来五年发展的高屋建瓴的规划与措施。深化改革,指2011年无论是从媒介经营还是政府规制这两方面,媒介变革正逐渐走向深化。无论是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广播电视媒体出台的一系列规制措施、互联网行业
刘滨[4](2012)在《A通讯企业3G设备物流流程改进》文中认为运用DMAIC管理工具来提升企业的物流水平,是当今生产和物流企业改造流程的重要手段。通讯制造商将物流外包后,通过第三方物流来操作本企业的运输配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物流商的流程控制。企业如何控制好整个物流的过程,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在过去的工作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的提升,购买方需要生产企业在物流的细节上更加完善和精细化。流程再造是对原有的工作流中,各个环节做出分析和改进,并保持控制的优秀管理工具。通讯企业在运用中,获得的高效和节约,可以帮助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地位。文章通过研究A通讯企业的原有物流流程,使用DMAIC管理工具,对缺失与不合理的部分加以改善。并且将优化的流程,运用于实际的项目当中。持续的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直至获得较好的改善效果,以帮助企业提升物流水平。本文最后也对改造后的物流流程,在行业运用中做出了展望。
陈燕[5](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黄家周[6](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刘颖冰[7](2013)在《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慈善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树立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是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和“左”的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被提到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的高度,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而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无疑成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此为契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开始迈入发展的“高速快车道”。从1994年到2011年,慈善组织由几乎空白发展到近30万家①。全国民政系统收到的捐赠款物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只有284亿元②,但这一数字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32.78亿元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④“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对慈善事业社会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升华,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公民慈善意识普遍增强,现代慈善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随之带来的是各级慈善组织的增多和慈善捐款数额的增长。但同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2011年6月份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激发了人们对慈善问题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慈善款项使用的透明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质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和慈善捐赠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而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和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以及慈善组织主体发展差异对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宗教、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结合的视角,从中华慈善总会17年发展历程为着眼点,研究、分析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缘起及其发展的跃进和困境,以及如何促进发展的对策。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可以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也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本文第一部分厘清慈善事业的相关理论和观念,指出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慈善事业不同于第一、第二次分配,慈善事业是混合型分配,是自愿的行为,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强调了非政府行为是慈善事业的特色。第二部分研究古今中外的慈善思想及其历史活动,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官府和私人组织交替成为行善的主体,到民国时期,慈善事业一度发展到了历史高峰,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催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一度转变成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继续存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转轨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形成有了社会基础,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记录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和初始历程及组织机构变迁,揭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华慈善总会的主要工作及其启示。从中华慈善总会的常规救助和突发灾难性救助两条线索出发,回顾了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及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华慈善总会的项目建设、募款手段、救助管理、内部建设和发展模式。第五部分主要写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从主动接受管理和被动接受管理两个视角,从内部监督、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监督方面现存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经验,建议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依据和标准。第六部分统观全文,根据作者多年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史料研究,得出对当代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印象,功绩不可磨灭,困惑依然存在。最后从建设性的视角提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强月新,熊燃[8](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提出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杨寅[9](2011)在《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媒经济和虚拟通路时代的到来,电视购物这一新兴产业在社会活动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甚至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凭借湖南广电的媒体优势,快乐购物有限公司(简称快乐购)迅速崛起,已呈燎原之势。在媒体与零售的产业融合中,快乐购不断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为我国电视业盈利模式的变革和电视购物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快乐购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不但在于其营销模式所形成的发展动力,更重要的是在营销模式实践中,企业内部形成了适应市场环境、配合企业战略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对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企业文化以及两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探究。文章的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对我国电视购物业的概况进行了阐述,分别介绍了电视购物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竞争格局,简要介绍了作为其中佼佼者的快乐购的成立背景和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对快乐购的营销战略进行了分析,从规模效应、虚实结合、跨界经营以及感情营销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第四部分对快乐购的企业文化内涵进行了总结,提炼为“快乐文化”“跨界营销”“辩证思维”和“制度标尺”四个文化内涵,并由此延伸出重视创新、包容个性、注重理论等具体文化特色。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结合前面的研究,深入剖析了营销战略和企业文化品牌的辩证关系,继而对两者的良性互动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的电视购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所裨益。
富琼英,丁红军,陈佳佳,雷雪芳[10](2009)在《协会发展大事记(2007~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1月9日徐瑞新会长主持召开2007年第1次会长办公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2006年协会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计划的报告;原则通过了"关于实行会长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的若干规定";会议一致同意编辑两会特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专辑",借此介绍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宣传社会工作。
二、中国首届物流与采购行业新闻大赛在京揭晓 本刊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宣传贡献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首届物流与采购行业新闻大赛在京揭晓 本刊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宣传贡献奖(论文提纲范文)
(1)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上篇 |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
下篇 |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 |
一、研究框架 |
二、观点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的界定 |
第一节 会展及会展业 |
一、会展的涵义 |
二、会展业的涵义 |
第二节 会展业的相关内容 |
一、会展业的特点 |
二、会展业的属性 |
三、会展业的功能 |
四、会展业发展条件 |
第三节 会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二、会展产业生命周期概述 |
第四节 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历程 |
第三章 会展业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国际会展业发展述评 |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
二、当今国际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
三、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
四、国际会展业典型案例—德国汉诺威博览会 |
五、国际会展业发展经验借鉴 |
第二节 中国会展业发展述评 |
一、中国会展业发展脉络梳理 |
二、中国会展业发展格局评价 |
三、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探析 |
四、中国会展业典型案例—上海世博会 |
五、中国会展业发展经验总结 |
第四章 山东会展经济萌生期(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产业要素的培育 |
第一节 发展环境的评价与分析 |
一、经济发展评析 |
二、产业环境评析 |
三、政策法规评析 |
四、发展体系评析 |
第二节 主要形式分析 |
一、主体组织形式 |
二、主要展示类型 |
第三节 经济特征分析 |
一、政治主体要素培育成熟 |
二、市场主体要素程度加深 |
三、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兴起 |
四、知识资源要素储备积累 |
五、组织体制要素不断提升 |
第四节 主要影响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五章 山东会展业起步期(20世纪90年代初—2000年):成就城市品牌 |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
一、涉外市场分析 |
二、国内市场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
一、地域品牌化 |
二、文化品牌化 |
三、专业品牌化 |
四、品牌格局差异化 |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六章 山东会展业成长期(2000年—2014年):成为新兴产业 |
第一节 发展环境分析 |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二、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三、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产业特征分析 |
一、基础保障扎实根基 |
二、传统创新锋芒展露 |
三、进军支柱创造新兴 |
第三节 主要影响分析 |
一、经济效益 |
二、社会效益 |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一):重要节庆活动 |
第一节 山东省承办的重要节庆:中国艺术节 |
一、中国艺术节概述 |
二、十艺节的创新、影响与效益 |
三、中国艺术节的优化发展 |
四、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二节 山东省地方节庆活动 |
一、青岛国际啤酒节 |
二、潍坊国际风筝节 |
三、泰山国际登山节 |
四、曲阜孔子文化节 |
第八章 案例分析(二):重要会展活动 |
第一节 第一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
一、确定主题 |
二、商业运作 |
第二节 第二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 |
一、会场布局 |
二、商业运作 |
第三节 第三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一、创新主题 |
二、商业运作 |
第四节 第四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一、提升借鉴 |
二、模式创新 |
第五节 第五届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一、组织形式 |
二、商业运作 |
第六节 山东文博会发展小结 |
第九章 未来展望:加强优势突破瓶颈 |
第一节 强化山东会展业发展优势 |
一、高效利用区位交通优势 |
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
三、大力巩固会展设施基础 |
四、持续提升会展产业品牌 |
第二节 突破山东会展业问题瓶颈 |
一、探究山东会展业发展问题 |
二、全面提高市场化水平 |
三、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
四、加快"引进、走出"步伐 |
五、提高场馆利用水平 |
六、补强专业人才短板 |
七、提升会展配套服务 |
八、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
第三节 山东会展业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A通讯企业3G设备物流流程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通讯制造企业物流的状况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5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理论 |
2.1 企业物流DMAIC定义 |
2.2 物流外包的定义 |
2.3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
2.4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 |
2.5 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定义 |
2.6 循环取货的定义 |
2.7 仓库管理的定义 |
2.8 A企业3G物流定义 |
3 A企业原有物流流程的测量及分析 |
3.1 3G配送流程的测量 |
3.1.1 物流外包的测量 |
3.1.2 发货流程的测量 |
3.1.3 仓库管理的测量 |
3.1.4 最后一公里配送测量 |
3.1.5 物流信息系统的测量 |
3.2 原有物流流程的分析 |
3.2.1 物流外包的分析 |
3.2.2 仓库管理的分析 |
3.2.3 仓库资源的分析 |
3.2.4 信息系统的分析 |
3.2.5 循环取货的分析 |
4 A企业物流流程优化 |
4.1 提货流程优化 |
4.2 仓库流程优化 |
4.2.1 入库流程 |
4.2.2 出库流程 |
4.2.3 库存KPI指标 |
4.3 最后一公里优化 |
4.3.1 出货优化 |
4.3.2 干线运输 |
4.3.3 MIT操作 |
4.3.4 项目条款 |
4.3.5 派送管理 |
4.4 直送模式优化 |
4.5 HUB to Site改进 |
4.6 签收管理改进 |
4.7 配送KPI指标 |
4.7.1 质量目标 |
4.7.2 质量评估 |
4.7.3 配送KPI评估 |
4.8 逆向物流 |
5 A企业物流改进后的控制及效果 |
5.1 改进后的控制 |
5.1.1 库存的控制 |
5.1.2 系统的控制 |
5.1.3 第三方的受益 |
5.1.4 自主配送控制 |
5.2 流程改进后的效果 |
5.2.1 逆向物流的受益 |
5.2.2 KPI提升操作质量 |
5.2.3 仓库优化的效果 |
5.3 改进后的问题 |
5.3.1 欠发达区域的问题 |
5.3.2 受益与投入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基础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角度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
3.1 演出产业 |
3.2 音像产业 |
3.3 影视产业 |
3.4 艺术品业 |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
4.1 文艺体制改革 |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
2.1 有关概念阐释 |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
5.3.1 物质保障 |
5.3.2 组织保障 |
5.3.3 人力保障 |
5.3.4 制度保障 |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
5.4.1 多样化态势 |
5.4.2 综合化态势 |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6.1.1 主要问题 |
6.1.2 制约因素 |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7)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 |
1.1.2 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 |
1.1.3 本人对慈善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工作积累 |
1.2 文献回顾 |
1.2.1 中国慈善史研究 |
1.2.2 关于慈善意识和慈善理念的研究 |
1.2.3 当代慈善组织的研究 |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
1.3.1 社会文化理论 |
1.3.2 制度经济学理论 |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资料来源说明 |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 |
1.5.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基本概念界定 |
1.6.1 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理解慈善 |
1.6.2 本文理解的慈善 |
第2章 慈善事业的历史流变 |
2.1 慈善的产生及历史流变 |
2.1.1 我国慈善的溯源及历史 |
2.1.2 西方慈善的溯源 |
2.2 发展慈善事业的文化背景分析 |
2.2.1 我国古代慈善文化 |
2.2.2 我国近代慈善文化 |
2.2.3 我国当代慈善文化 |
2.3 我国当代的慈善组织分析 |
2.3.1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
2.3.2 慈善组织的基本类型 |
2.3.3 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政府慈善与民间慈善的突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
3.1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
3.1.1 总会成立的必然、需求和基础 |
3.1.2 总会的初创与演变 |
3.2 中华慈善总会的会内行政 |
3.2.1 组织性质与组织制度 |
3.2.2 组织架构运作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3.3 从中华慈善总会看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
3.3.1 慈善事业与普遍道德水平 |
3.3.2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力补充 |
3.3.3 经济发展与慈善事业 |
3.3.4 公共财政与慈善事业 |
3.3.5 政府监管与机构自律 |
3.3.6 动机与效果 |
3.3.7 专业化与志愿者 |
3.3.8 榜样与大众 |
第4章 领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跃进——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 |
4.1 中华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设置和发展 |
4.1.1 1994 年—2002 年 |
4.1.2 2002 年—2007 年 |
4.1.3 2008 年之后 |
4.2 突发性灾难救助 |
4.2.1 非典救助 |
4.2.2 印度洋海啸 |
4.2.3 南方冰冻雨雪灾害 |
4.2.4 汶川震灾 |
4.2.5 玉树震灾 |
4.3 中华慈善总会的筹募能力建设与善款管理 |
4.3.1 筹募手段与模式的变化与丰富 |
4.3.2 善款的监督、审查和使用管理 |
4.4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历程透视 |
4.4.1 创立回顾 |
4.4.2 突破进步 |
4.4.3 实践探索 |
4.4.4 未来展望 |
第5章 中华慈善总会的监督管理:主动与被动的选择 |
5.1 内部监督 |
5.1.1 从法律视角分析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
5.1.2 慈善组织的特殊性在其监督机制中的反应 |
5.1.3 内部结构不完善造成内部监督不力 |
5.1.4 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
5.2 公众监督 |
5.2.1 作为慈善活动组织者的媒体 |
5.2.2 作为与社会大众沟通工具的媒体 |
5.2.3 妥善处理媒体与企业在从事慈善活动中的关系 |
5.2.4 社会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众监督 |
5.3 政府监督 |
5.3.1 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立法薄弱 |
5.3.2 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
5.4 信息公开制度 |
5.4.1 对捐赠者实施监督 |
5.4.2 受益者的监督权 |
5.4.3 行业自律——第三方评估机关的监督 |
5.5 对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议 |
第6章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总体认识 |
6.1 成绩——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 |
6.1.1 慈善事业有利于提高公平和效率 |
6.1.2 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
6.1.3 慈善事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
6.2 探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性研究 |
6.2.1 慈善组织与慈善精神的互动研究 |
6.2.2 慈善组织体系的问题表现及其研究 |
6.2.3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 |
6.2.4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研究 |
6.3 困境——慈善组织在运行机制中仍有问题 |
6.3.1 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
6.3.2 在筹资机制方面的问题 |
6.3.3 人力资源机制下的问题依然存在 |
6.3.4 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 |
6.3.5 绩效评估机制内问题依然存在 |
6.3.6 监督体制上的问题 |
6.4 对策——时代趋势与发展思考 |
6.4.1 西方社会中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 |
6.4.2 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
6.4.3 提高政府慈善的公信力 |
6.4.4 微公益的启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前后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电视购物和快乐购 |
2.1 我国电视购物业的发展历程与竞争格局 |
2.1.1 我国电视购物业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竞争格局 |
2.2 异军突起的快乐购 |
2.2.1 争议中诞生 |
2.2.2 借鉴中成长 |
2.2.3 多点出击的扩张之路 |
第三章 快乐购的营销战略 |
3.1 流通业态,规模至上 |
3.1.1 媒体与零售双管齐下 |
3.1.2 全国连锁与区域深耕 |
3.1.3 突出主渠道,培育新通路 |
3.2 创新业态,虚实结合 |
3.2.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
3.2.2 虚拟销售与实体产品的结合 |
3.2.3 虚拟渠道与实体服务的结合 |
3.3 媒体零售,跨界经营 |
3.3.1 开辟网络电子商务 |
3.3.2 发展型录购物项目 |
3.3.3 开通电话呼出业务 |
3.3.4 开创全通路立体销售 |
3.4 感情营销,服务至上 |
3.4.1 打造全方位服务体系——"六心"无忧 |
3.4.2 推出看得见的服务——地面实体店 |
3.4.3 快乐会 |
第四章 快乐购的企业文化 |
4.1 快乐营销的文化内涵 |
4.1.1 快乐文化:提升购物的幸福指数 |
4.1.2 跨界营销:以文化理念开拓市场 |
4.1.3 辩证思维:用创新设置竞争门槛 |
4.1.4 制度标尺:成就方圆的文化硬件 |
4.2 快乐购的企业文化特色 |
4.2.1 变革与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 |
4.2.2 和谐包容个性的矛盾共同体 |
4.2.3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有效循环 |
第五章 快乐购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的良性互动 |
5.1 快乐购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 |
5.1.1 营销战略孕育快乐文化 |
5.1.2 快乐文化引领营销战略 |
5.2 用营销战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5.2.1 建立突出市场主导地位的文化理念 |
5.2.2 规范品牌文化的营销管理制度 |
5.2.3 加强对品牌战略的文化监督与审计 |
5.2.4 策划与品牌战略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营销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快乐购发展大事记(2004.10—2011.4) |
附录2:快乐购的品牌形象标识 |
附录3:快乐购物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廉洁自律条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中国首届物流与采购行业新闻大赛在京揭晓 本刊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新闻宣传贡献奖(论文参考文献)
- [1]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 [2]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D]. 刘显世. 山东大学, 2017(08)
- [3]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姜欣.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2(00)
- [4]A通讯企业3G设备物流流程改进[D]. 刘滨.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5]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6]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7]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D]. 刘颖冰. 河北大学, 2013(12)
- [8]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9]快乐购的营销战略与企业文化研究[D]. 杨寅. 中南大学, 2011(04)
- [10]协会发展大事记(2007~2008)[A]. 富琼英,丁红军,陈佳佳,雷雪芳.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发展蓝皮书(2007-2008),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