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度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芯[1](2020)在《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文中指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建立给我国的茶叶生产以及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遭受着难以克服的危机。因此,对我国茶叶贸易壁垒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了解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茶叶出口贸易健康发展,占领国际市场,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结构的改善,优化资源配置,填补我国在茶叶贸易壁垒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缺,对中国茶叶出口企业有着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研究思路以中国福建省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对绿色贸易壁垒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总结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理论分析部分阐述了绿色壁垒形成同环境保护意识崛起密不可分,同时新贸易保护主义也成为绿色壁垒形成的理论基础,这正反应了绿色壁垒的隐蔽性特点。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主要有国际社会环保意识的完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绿色消费取向的形成、各国间贸易博弈以及每个国际自身科技水平差异形成。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首先表现为数量控制机制,制定地区的高标准将未达标商品排除在外从而对进口商品进行数量控制;绿色壁垒的价格控制机制形成于高标准增加了出口商在产品生产检测包装等各方面的成本,从而使得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绿色壁垒的控制机制整体是一个动态抑制的过程,标准在不断调整中,对于进出口国而言,打通绿色壁垒是国家间贸易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本文将福建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福建省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省,但茶叶出口结构不够合理,种类单一,良种茶品类欠缺,生产技术标准落后,因此发达国家对福建茶叶的绿色壁垒表现为逐年增强,对福建茶叶出口影响很大。鉴于以上情况,本文选取的了福建近15年的茶叶出口数据,以农残限制项目数和农残限量值标准测量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结构的影响,选择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茶叶出口份额当作分析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国农药残留标准提高阻碍福建茶叶向发达国家出口,进口地区对农药残留限制项目数增加,同样限制出口份额。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对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叶出口的政策建议,深化茶叶出口产业链、优化茶叶出口结构、完善茶叶生产标准化,提升检测标准体体系这些建议可为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提供参考。
冯姗[2](2020)在《乌干达关税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关税作为一国贸易政策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监管工具,对保护国家经济,增加政府税收,稳定国内市场,促进自由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是乌干达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乌干达是中国对非投资第九大目的地,中乌两国间的经济往来必然不能绕开双方的关税贸易制度。乌干达关税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关税相关的法律分散在各法案中,并没有制定单独的关税法。与大部分非洲国家一样,乌干达关税采用差别税制,关税依据征税对象的不同来征管。主要是根据其加入的不同贸易组织区别征税,其中最重要的是东非共同体关税同盟。乌干达以《东非共同体海关管理法规》全面调控国家进出口贸易,并按照共同对外关税税率征收关税。同时,乌干达还是东南非共同体的成员国,对来自该共同体成员国的货物,按照《东南非共同体关税管理法》征收关税。另外,乌干达与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签订了单边关税优惠协议,原产地为乌干达的产品出口到许多国家或地区享有关税优惠。特别是在美国与欧盟这两大全球主要市场享有关税优惠,所有在乌干达投资生产的产品出口到欧美国家,几乎不涉及关税和配额限制。这些优惠政策为乌干达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我国投资者也能从中抓住机遇。自2013年起,中国就已经超过印度成为对乌投资最多的国家,同时还是乌干达最大的进口来源国。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乌经贸合作必将再跃一个台阶。中国作为乌干达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充分了解该国的关税制度是保证进出口贸易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厘清乌干达关税制度,能够为正在或想要在乌干达从事贸易的进出口商提供相关服务,为我国企业开发乌干达乃至东非市场给予启发。
郭若楠[3](2020)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美国贸易逆差的实证研究 ——基于GVCs分工地位及关税效应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贸易强国,美国也是贸易逆差大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相伴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在美国国内,贸易逆差问题既是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问题,也是国会政治争辩的一个持久议题。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的本质正在发生显着的变化。跨国生产过程急剧分散化,各个国家通过参与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嵌入国际生产分工的链条中。因此,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研究美国贸易逆差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美国贸易逆差,也有助于理解加征特别关税政策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以美国贸易逆差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重新核算美国贸易逆差,考察美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ians,以下简称GVCs)中的分工地位,研究美国各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以及加征关税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政策效果。以增加值核算的美国各产业贸易逆差是后续研究的基础。首先是对传统统计方式下美国贸易逆差的规模和分布研究,从产业分布和国别分布两个方面展开,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贸易逆差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其次,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2016年度发布的数据,选用总贸易核算法,对2000到2014年美国56个产业的增加值贸易逆差进行了重新测算,在介绍核算方法的原理基础上对测算结果进行基本分析。最后,通过分组对比分析法,从整体规模、产业和国别分布特征等方面对两种统计方式下的美国贸易逆差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增加值统计下美国贸易逆差的规模有显着缩小,变动趋势也较为平稳,受外部因素冲击的影响较小。产业和国别分布特征也与传统统计方式有所差异。在美国各产业增加值贸易核算结果的基础上,本论文采用指数分析法和指标对比分析法,计算和分析了各国以增加值核算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VA)和上游度指数两类指标,对美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发现,2000到2014年,美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未随着贸易逆差的扩大而下降,许多产业仍具有比较优势;美国服务业中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存在上升趋势;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中在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对上游度指数的分析和测算发现,美国各产业整体上游度(下游度)指数排序非常稳定;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生产链条长度变化不明显,上游度指数都相对平稳,变化趋势非常相似;但制造业整体的上游度指数始终高于服务业,这说明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更为分散化,生产阶段更多,同时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处于相对上游位置,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距离最终使用更远。进一步拓展分析,根据要素密集度对产业分类可以发现,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上游度指数始终高于劳动力密集型。基于美国增加值贸易逆差的核算和产业分工地位指标测算的基础上,分别选取制造业和服务业样本,对产业分工地位和美国贸易逆差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以美国23个制造业产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二次项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采用稳健型标准误,将上游度指数作为主要解释变量,分别将美国总值统计贸易逆差和增加值统计贸易逆差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GVCs分工地位与总值贸易余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某种程度产业分工地位的提升有助于改善总值贸易逆差,但更高程度的提升会进一步恶化总值贸易逆差。同时,这种影响的边际效应,也随着分工地位的提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美国制造业GVCs分工地位与增加值贸易逆差的实证分析也存在类似结论。其次,以美国32个服务业产业为样本,构建线性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以上游度指数为主要解释变量,研究GVCs分工地位与两类贸易逆差的相关性。结论是美国服务业GVCs分工地位与总值贸易逆差之间并不存在显着相关性,即服务业分工地位的提升或下降不会对传统统计方式下的总值贸易逆差产生显着影响。但服务业GVCs分工地位与增加值贸易余额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服务业在全球分工中上游度指数的提升,将会改善这些产业的贸易状况。在产业总体实证回归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行业要素密集度(分为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等进行了分类回归。在关税政策对调整贸易逆差效应的影响研究方面,介绍了 2018年美国实施特别关税的概况,以2018年美国针对部分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政策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加征关税政策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影响效果。主要结论是,第一,理论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变化几乎完全转嫁到国内价格,美国实施的关税几乎完全被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承担;同时受关税影响的美国进口总额下降幅度远小于贸易量的下降,因为一些受关税影响部门的进口下降被不受关税限制的国家的出口增长抵消,这种贸易转移意味着对GVCs的巨大冲击,进口关税导致了贸易被重新导向。第二,经实证分析,针对中国产品实施的特别关税对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和进口增长的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美国针对中国实施的特别关税将会降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并阻碍了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价值的增长。与此同时,特别关税对美国整体进口商品的总价值和进口增长也存在阻碍作用,但影响较小。这说明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的特别关税只会造成贸易转移,减少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同时增加对其他国家的进口,而不会降低美国整体进口水平,也不会对美国巨额货物贸易逆差有改善作用。最后,总结了论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下一步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李众宜[4](2020)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快速提升,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引起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重视,这也引发了中外贸易摩擦频繁地爆发,中国由此成为遭受全球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随着各国对华实施贸易保护频率的增加以及保护力度的提升,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产品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普遍上认为中外贸易摩擦应该针对的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然而中外贸易摩擦实际上也针对了中国一些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贸易保护成为了遏制中国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基于现代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反倾销、保障措施)分析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形成的原因,实证检验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探究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为中国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在阐述贸易摩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具体包括中国分别遭受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技术壁垒的情况,且重点分析中国与一些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现状,如中美贸易摩擦、中印贸易摩擦、中欧贸易摩擦及中日贸易摩擦,并结合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探讨了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其次,采用包括生产率、出口份额、创新和产品质量在内的4个指标经验分析了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国外对华反倾销为例,运用2000-2007年全球反倾销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分析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在稳健性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异质性特征研究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企业绩效的的差异性影响,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究中外贸易摩擦抑制中国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最后,采用上市公司股价为企业绩效的代理变量研究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以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为例,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探讨了贸易摩擦对关联企业绩效的影响。综上,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外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分别以生产率、出口份额、创新、产品质量和股价为企业绩效的代理指标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创新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中外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的中国工业企业存在差异性的影响,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关联是贸易摩擦影响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和创新的传导渠道;其次,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份额、产品质量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中外贸易摩擦对不同类型的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性,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关联是贸易摩擦影响企业出口份额、出口产品质量的传导渠道;最后,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上市公司股价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且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存在着“时间效应”和“阶段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研究发现贸易摩擦对关联产业内企业股价也存在着明显的负面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中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或政策以提升出口企业竞争力,而出口企业自身也应当主动建立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对于工业企业而言,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工业企业的影响愈加明显,企业在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同时提升企业创新,政府也应当充分利用金融、财政等多种手段以缓解工业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当贸易摩擦来临时,各上市公司不仅要提防与其直接相关的外部冲击对股价的影响,还应当提防来自其上游行业的负面冲击对其股价所带来的影响,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产业关联的视角研究贸易摩擦的贸易破坏效应,即在全球价值视角下测度和刻画了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影响以及影响的“级联效应”,丰富和拓展了现有贸易摩擦影响相关研究的研究视角。(2)研究内容上,从微观企业入手,旨在更加全面地考察贸易摩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包括研究对企业生产率、出口份额、创新、产品质量、股价等多个企业绩效指标的影响,因此该研究全面、丰富地估计了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研究的知识边界。(3)从研究对象上,着眼于企业行为特征,估计了贸易摩擦的影响效应、时间效应、阶段效应、作用机制及对异质性企业的差异性影响,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鞠斐[5](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侯菁[6](2020)在《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与东盟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自古以来贸易往来较为密切。1995年到2019年间,中国与东盟双边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84.5亿美元扩大至6414.9亿美元,共增长34.8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5.9%,随着双边贸易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进出口贸易额不断攀升,同时双边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在日趋严重。据中国贸易救济网统计,从1995年至2019年间,中国共遭受350起保障措施案件,其中东盟国家对中国发起了64起保障措施案件,占据全球总量的18.29%。显而易见,中国已经成为东盟国家进行保障措施的主要目标成员国。但同时,对源自中国的产品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无疑会在多个方面影响到东盟各成员国国内的经济发展,综合来看,具体会对东盟国家的整体福利产生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目前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状况、存在的贸易摩擦、保障措施的实施以及GTAP模型的应用相关文献,结合保障措施的相关理论,从保障措施的概念、特征和实施条件出发,介绍了国外对华保障措施的实施现状,以及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相关情况。并基于此,从国际、东盟和中国三个视角对中国出口产品频遭东盟国家保障措施的原因进行阐述,同时实例补充了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所在。接着,采用局部均衡模型为主要工具,从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三方面,分别对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进行分析,加总整合出实施不同保障措施手段对国家净福利的影响。最后,利用GTAP模型,分别采取四种不同的冲击条件进行政策模拟,从而验证第五章的理论分析结果,并明确指出保障措施对一国GDP、贸易条件、进出口、产业产出和社会福利等宏微观经济效应的影响,尝试提出中国应对东盟国家保障措施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东盟对华保障措施频发的原因,主要包括国际方面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以及WTO制度体系存在的缺陷,东盟国家自身的贸易失衡、竞争力的差异以及中国威胁论,还有中国自身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出口企业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同时运用实例补充分析了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所在,主要包括东盟钢铁产业是东盟重点保护和扶持的弱势产业以及东盟对中国钢铁产品的恶性抵制,还有中国钢铁产能增长过快、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产业集中度偏低等。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重点分析了东盟国家对华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对双边及其他周边国家产生的福利效应,其中,理论分析方面,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得出,东盟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设置的包括提高关税、进口配额和关税配额等各种贸易限制,对东盟国内带来的福利效应是利还是弊尚不能明确;实证分析方面,利用GTAP模型得出,东盟国家对华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必然会对中国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对于东盟国家而言,如果中国不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那么东盟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正向影响产生,可一旦中国跟进采取报复性措施,对源自东盟国家的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征收25%的关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GDP、进口数量、贸易条件和福利变动均为负向影响,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却是最终的受益者。由此,最后提出中国应加强政府间交流合作与政治互信、完善行业协会的相关职能、改善企业出口结构以及东盟各国应基于自身发展情况,分别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三思而行。
李蔚[7](2020)在《WTO巴西诉印度尼西亚进口鸡肉和鸡肉产品措施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10月巴西向WTO争端解决组织提起了与印尼进行磋商的请求,认为印尼农业部和贸易部颁布的一系列规章中确定的措施对巴西向印尼出口鸡肉和鸡肉产品产生了限制和禁止影响,请求专家组裁决相关措施不符合WTO涵盖协定相关条款规定,随后中国也作为第三方加入了该磋商,2017年10月专家组向各成员方散发了专家组报告,印尼表示接受专家组的裁决建议对相关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改,并不再进行上诉。研究本案,有助于中国深入理解专家组关于WTO涵盖协定相关条款的最新解释,广泛获悉有关禽肉国际贸易的政策信息,不断积累国际贸易争端诉讼经验,对于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综合申诉方巴西、被申诉方印尼和第三方的观点以及专家组的裁决,对印尼相关涉案措施与WTO涵盖协定相关条款的相符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由五个主体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本案案情”,阐述了本案的背景和发展始末,指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相关涉案措施与GATT1994第XI:1条款、GATT1994第III:4条款、《SPS协定》第8条和附件C的相符性问题。第二部分“五项争议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条款”,分别阐述了申诉方、被申诉方、第三方在五项争议措施方面的观点和专家组的裁决,分析了“正面清单”要求、预期用途要求、进口许可要求为何均不符合GATT1994第XI:1条款,但巴西未能证明一般禁止措施、直接运输要求不符合GATT1994第XI:1条款,指出了印尼在边境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WTO国际贸易争端中证明某项争议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条款时需要注意的程序和实体问题。第三部分“两项争议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III:4条款款,阐述了申诉方、被申诉方、第三方在此两项争议措施方面的观点和专家组的裁决,分析了预期用途要求在执行条款即分销计划和分销报告方面不符合GATT1994第III:4条款,但巴西未能证明预期用途在冷藏要求方面不符合GATT1994第III:4条款,巴西也未能证明清真标签要求不符合GATT1994第III:4条款,指出了印尼在国内行政措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WTO国际贸易争端中证明某项争议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条款时III:4条款时需要注意的程序和实体问题。第四部分“不当延迟批准兽医健康证书是否符合《SPS协定》有关条款”,阐述了申诉方、被申诉方、第三方在此措施方面的观点和专家组的裁决,分析了印尼过度延迟批准兽医健康证书不符合《SPS协定》第8条和附件C,指出了印尼在SPS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国际贸易中如何遵守《SPS协定》的问题。第五部分“本案对中国的启示”,分析了本案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及其政府间争端解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指出了中国目前在禽肉进出口领域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中国应对国际禽肉贸易的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宜深入了解和掌握专家组关于GATT1994第XI:1条款,GATT第III:4条款以及《SPS协定》第8条的解释。2.中国宜掌握和充分运用专家组的审查范围规则,证据规则以及司法经济原则等WTO争端解决程序规则。3.中国中央主管部门宜定期审查现行有关法律规章的WTO义务相符性。4.中国宜建立专门的WTO非关税措施研究和管理机构。5.中国应制定一部专门针对禽肉进出口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现有禽肉相关法律法规。6.中国宜建立有效的禽肉产品安全监管制度。
Ivan Sarafanov[8](2020)在《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互联网经济与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各国企业和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大规模的数字化不仅引起经济理论和国民经济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贸易规则及新型合作机制探索的关注度。学术界认为,互联网交易和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全球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和必要手段。随着互联网和新的技术持续快速发展,由跨境数据流动构成的数字产品贸易正在促进全球货物、服务、人员、资金和信息流动,以及改变各类企业的运营方式和商业模式。例如,当中小企业拥有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所需的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它们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户,并随时参与全球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链体系。数字贸易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涵盖了互联网上消费品的销售和在线服务的供应,而且还包括使全球价值链得以实现的数据流、使智能制造得以实现的服务以及无数其他电子交易平台和应用程序。不过,当前数字产品贸易除了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被视为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日益增多的领域之一。这些保护政策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宽容到严格的发展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严谨的数据管理制度。即数字贸易的出现使得传统贸易壁垒的作用大大降低,导致类似于金砖国家这样的大型新兴经济体为了保护国内市场而保持着很多新型“虚拟”贸易壁垒和数据限制性政策。在这种背景下,若金砖国家将继续提高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或提出更严格的数据限制性措施,这是否必然会增加数据密集型行业内的企业运营成本,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金砖国家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衡量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建立一种科学的定量分析框架。首先,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政策措施的梳理和总结,本文对金砖国家采用的新型和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具体保护政策和措施作了一个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发现其主要特点和问题,并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资料库。此外,使用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计算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种指标,衡量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本文发现,根据数字贸易限制指数评估结果,金砖国家呈现“一高、三中、一低”贸易保护程度结构,其中中国采取的保护水平最高,同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保护度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而南非的水平最低。根据数据限制指数评估结果,在金砖国家范围内中国、俄罗斯和印度数据保护程度最高并正在逐步提升,而南非与巴西维持相对较低的保护程度。其次,为了计算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建立多维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本文根据数字贸易限制和数据限制指数两个反映数字产品贸易保护程度的指标,构建数字贸易保护强度综合指数(DTPSI)作为模型的自变量。为了计算模型的因变量,本文使用GTAP 10数据库建立Levinson-Petrin非参数估计模型对金砖国家2004-2014年间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计。最终在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基础上,模拟分析三种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方案对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的影响,发现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如邮电和通信服务、金融和保险业和公共服务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在性质上不属于数据密集度很高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低级保护政策所带来的负效应缺乏弹性,因此不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很大的下滑压力,而中级和高级数字贸易保护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富有弹性,因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再次,本文采用GTAP 10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将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代入到模型当中,进一步分析限制跨境数据流动的数字贸易壁垒措施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发现,随着数字产品贸易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由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大量的数据本地化措施导致的损失更大一些。从各行业的产出规模来看,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导致的数据自由流动限制使得所有国家数据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行业的生产规模萎缩,而数据密集度相对较低的行业产出水平受到影响最小。从进出口贸易规模来看,由于金砖国家采取的一半以上数字贸易壁垒政策使用于限制国内数据跨境出口(传输),因而使得数据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下降,而进口贸易上升。最后,为了克服由数字产品贸易壁垒政策对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本文尝试提出可操作性较强的两种合作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实现方案。其中第一个是全面考虑发展中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需要,以WTO为主和TiSA协议为辅GATS“+”多边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第二个则为了加强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联系,包括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贸易运行机制及软环境合作领域“三位一体”的合作框架。本文认为,金砖国家之间须要加强内部协调,尽快开展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多边数字贸易合作,制定有效的监管办法,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并努力实现互联网领域消费者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国家安全等目标。
王凡[9](2020)在《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对中国从缔约国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1世纪WTO启动“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各国转而寻求区域性的经济贸易合作,开启了新一轮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也顺应这一潮流,截至2020年1月,中国已累计与25个国家(地区)签署了17个自由贸易协定,并有21个自由贸易协定处于谈判或研究的进程中。关税减让议题作为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议题,结合中国大力发展进口贸易的背景下,探讨中国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中国对缔约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揭示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影响中国从缔约国进口的理论机制,识别作用于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的影响因素,并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加以验证,为促进中国与缔约国的贸易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首先系统回顾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揭示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的理论机理,识别贸易竞争力相似度、贸易互补性与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在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中的重要影响作用;然后,从国家层面、产品层面、按国家发展水平分组与按产品要素密集度分组四方面测算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构建贸易引力基准模型,从上述四方面实证研究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对进口贸易的影响,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扩展模型,检验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最后,对中国与缔约国实现双方共赢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的绝对水平与相对优惠在国家层面对中国从缔约国的进口贸易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在产品层面分别表现出阻碍与促进作用。第二,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对中国从发展中缔约国家进口的影响大于对中国从发达缔约国家进口的影响。第三,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对中国进口缔约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最大,对中国进口缔约国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次之,对中国进口缔约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最小。第四,贸易竞争力相似度、贸易互补性与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均对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产生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中国应加大进口缔约国的比较劣势产品,以更好促进中国的进口贸易,推动缔约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应加强南南合作,利用中国与发展中缔约国家进出口产品的互补性促进双方贸易发展。第三,中国应根据缔约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对缔约国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第四,结合中国与缔约国产品的竞争性、互补性以及缔约国与其他国家产品相似性选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对象。
朱腾伟[10](2019)在《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文中指出从十七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在近代化趋势下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不断冲击着清朝的海上对外贸易。为了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影响,清政府以广州十三行的对外贸易管理为中心,对外贸法制进行了变革,以管理对外贸易的粤海关为基点,联结参与对外贸易的行商与外商,规定了不同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效运转,形成了相对完善而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对广州十三行法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考察清政府应对西方近代化趋势从而在外贸法制方面做出的变革,也可以探究广州十三行法制中借鉴传统法制所建立的适应近代贸易趋势并体现近代化因素的法律制度,还可以分析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历史借鉴意义。本论文的研究除绪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对学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的起始时间”、“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法律关系的主体”概念进行了界定。正文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十七世纪以来的西方近代化趋势发展对清朝海上对外贸易提出了要求,也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面临困境。清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了对外贸易制度,解除海禁并实施开海贸易。但是清朝既有的朝贡贸易法制不能适应与西方国家开展近代化贸易的实际需求,中西贸易开展与中西交往都需要新的法律制度进行规制,清政府在借鉴外贸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中西贸易开展与管理的实际要求,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并以粤海关为基点联结行商与外商,通过规定这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相互协调与制约并有效运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第二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近代化趋势下的中西贸易开展对清朝外贸管理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司不能适应开海贸易后管理近代化贸易的需要。清政府在广州创设了粤海关作为管理中西贸易的专门机构,建立了粤海关制度。粤海关是广州十三行法制中最重要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律关系之外粤海关承担着沟通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接受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监督;在法律关系内部粤海关联结着行商与外商,承担着征收关税与管理贸易两大职责,负责对行商与外商的管理。粤海关既要实现清政府开海贸易的经济目的,也要满足清政府管控贸易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要求。第三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为了实现对广州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解决“华夷之辨”产生的官府直接管理外国人的障碍,清政府在粤海关建立了行商制度。行商在粤海关的许可下参与对外贸易并享有垄断外贸的权利,同时承担着代缴关税、管理贸易、管制外商及中外沟通等多种义务。随着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的发展,行商的垄断外贸权利实际受到拘束,但行商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不断被强化。行商既是广州十三行贸易的参加者,也是清政府管理外来人员的媒介,行商隔离了外商与官府,也隔离了外商与内地民人。行商制度有助于清政府对中西贸易的实际控制,并有利于实现贸易开放与贸易控制的平衡。第四章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广州中西贸易的开展导致广州外来人员逐渐增多,为了管理外来人员并维持外贸秩序,进而维护社会安定与政治统治稳定,清政府以行商为媒介对外商实施了严格管制,建立了外商制度。以外商在广州十三行的贸易活动与居住生活为中心,清政府赋予了外商一定的权利,也对外商课以了广泛的义务,外商权利的行使需依附于行商,但外商承担义务是独立的。与近代化趋势下中西贸易发展带来的贸易管理形势变化相适应,外商制度经历了从松散管理到规范管理再到严格管理的变革过程,出于管理贸易与维护统治的需要,外商制度又表现出以“防禁”为核心的特点,约束了外商的人身自由也限制了贸易的自由发展。第五章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粤海关、行商与外商三类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广州十三行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及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广州十三行法制。广州十三行法制随着近代化趋势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但本质上没有脱离封建法制的窠臼。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与运行实现了清政府对广州中西贸易的管控,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中西贸易发展的要求,但也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并导致私相贸易频发。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传统封建法制,促进了近代法律思想、法制理念与法制规则的萌动,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的准备。广州十三行法制运行中存在的中西法律冲突,损害了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效力,又对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州十三行法制也可为当下贸易活动的法律规制提供历史镜鉴。从总体上看,广州十三行法制体现了清政府对西方近代化趋势的回应,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优势更有不足,其根据近代化贸易的发展要求而作出法制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趋势的要求,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广州十三行法制束缚了贸易自由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近代化潮流的发展趋势。
二、印度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环境保护与绿色壁垒的理论分析 |
2.1 环境保护与贸易 |
2.1.1 环境保护与WTO“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SPS)” |
2.1.2 环保标准与绿色保护的流行 |
2.2 绿色壁垒 |
2.2.1 绿色壁垒的理论界定 |
2.2.2 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
2.2.3 绿色壁垒的特点 |
2.2.4 绿色壁垒对出口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2.3 新贸易保护主义与绿色壁垒 |
2.3.1 新贸易保护主义 |
2.3.2 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主要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壁垒保护机理分析 |
3.1 绿色壁垒的形成机制 |
3.1.1 持续发展观的完善 |
3.1.2 新贸易保护的需要 |
3.1.3 绿色消费的形成指向 |
3.1.4 各国之间的博弈 |
3.1.5 技术水平的差异 |
3.2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制 |
3.2.1 数量控制机制 |
3.2.2 价格控制机制 |
3.2.3 动态抑制机制 |
3.3 绿色壁垒的出口国效应 |
3.3.1 贸易效应分析 |
3.3.2 贸易条件效应分析 |
3.3.3 社会福利效应分析 |
3.3.4 发展成本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贸易壁垒与福建省茶叶出口 |
4.1 福建省茶叶出口现状 |
4.1.1 品种结构 |
4.1.2 市场主体 |
4.1.3 市场结构 |
4.2 福建省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基本特点 |
4.2.1 绿色壁垒逐年加强 |
4.2.2 绿色壁垒显现出歧视性 |
4.2.3 对福建的绿色壁垒以亚洲国家为主 |
4.3 绿色贸易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的影响 |
4.3.1 消极影响 |
4.3.2 积极影响 |
4.4 福建省茶叶出遭受绿色壁垒的原因 |
4.4.1 茶叶出口主体结构欠缺 |
4.4.2 品牌知名度低 |
4.4.3 良种茶叶产出度低 |
4.4.4 技术标准落后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壁垒对福建省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 |
5.1.1 引力模型的发展 |
5.1.2 引力模型实证研究 |
5.2 模型的设定和变量说明 |
5.2.1 样本说明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变量的介绍 |
5.2.4 变量的来源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分析 |
6.2 面对绿色壁垒我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
6.2.1 深化茶叶的出口产业链 |
6.2.2 优化茶叶出口结构 |
6.2.3 坚持发展品牌战略 |
6.2.4 推行并完善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 |
6.2.5 安全体系的落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乌干达关税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和意义 |
1.1.1 选题由来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乌干达关税制度由来与法律渊源 |
2.1 乌干达关税制度的历史沿革 |
2.2 乌干达关税制度的法律渊源 |
2.2.1 涉及关税的国际条约 |
2.2.2 国内关税法律 |
第3章 乌干达关税制度的实体性规定 |
3.1 进出口关税税则 |
3.1.1 出口关税税则 |
3.1.2 进口关税税则 |
3.2 关税的征收标准 |
3.2.1 原产地规则 |
3.2.2 进出口货物海关审价 |
3.3 市场准入制度及物品的贸易管制 |
3.4 进境环节海关的代征税 |
第4章 乌干达关税制度的程序性规定 |
4.1 乌干达关税征管机构 |
4.2 海关清关程序 |
4.2.1 普通海关口岸货物清关 |
4.2.2 单一海关地区(SCT)货物清关 |
4.3 关税的免征、减征与退税 |
4.4 纳税争端解决机制 |
第5章 乌干达关税制度对中乌经贸的影响 |
5.1 中乌经贸合作的现状和特点 |
5.2 乌干达关税制度为我国投资者带来的机遇 |
5.3 加强中乌双边经贸往来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美国贸易逆差的实证研究 ——基于GVCs分工地位及关税效应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2 理论背景与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3.1 统计分析方法 |
1.3.2 计量分析方法 |
1.3.3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美国贸易逆差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
2.1.1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研究 |
2.1.2 美国贸易逆差形成的结构性因素研究 |
2.1.3 关于美国贸易逆差是否可持续的学术争论 |
2.2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美国贸易逆差的相关研究 |
2.2.1 增加值贸易测算理论发展 |
2.2.2 GVCs分工地位与美国贸易逆差相关研究 |
2.2.3 产业竞争力与美国贸易逆差相关研究 |
2.3 美国贸易逆差调整的政策工具与效应研究 |
2.3.1 特别关税 |
2.3.2 “国家安全例外”的运用 |
2.3.3 政策效应的评估研究 |
2.4 文献评述与小结 |
第3章 基于增加值贸易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测算与比较研究 |
3.1 传统统计方式下贸易逆差规模与分布研究 |
3.1.1 美国贸易逆差的历史追溯 |
3.1.2 美国贸易逆差的产业分布特征 |
3.1.3 美国贸易逆差的国别分布特征 |
3.2 基于增加值贸易对美国贸易逆差的重新测算 |
3.2.1 测算原理和方法 |
3.2.2 测算结果说明 |
3.3 传统统计与增加值贸易统计的对比分析 |
3.3.1 整体规模对比 |
3.3.2 产业分布对比 |
3.3.3 国别分布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产业分工地位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指标测算与分析 |
4.1 比较优势指数(RCA_VA)测算与分析 |
4.1.1 测算原理 |
4.1.2 测算结果分析 |
4.2 上游度指数测算与分析 |
4.2.1 测算原理 |
4.2.2 测算结果分析 |
4.2.3 各国上游度指数变动情况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分工地位对美国贸易逆差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理论分析、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1.1 模型设定 |
5.1.2 数据与软件说明 |
5.1.3 描述性统计 |
5.2 基准回归分析 |
5.2.1 对总值贸易逆差的影响 |
5.2.2 对增加值贸易逆差的影响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分组回归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服务业分工地位对美国贸易逆差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6.1.1 模型设定 |
6.1.2 数据与软件说明 |
6.1.3 描述性统计 |
6.2 基准回归分析 |
6.2.1 对总值贸易余额的影响 |
6.2.2 对增加值贸易余额的影响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分组回归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特别关税对美国贸易逆差影响的研究 |
7.1 2018年以来美国实施特别关税的概况 |
7.2 特别关税对贸易逆差调整的理论分析 |
7.2.1 加征特别关税对价格的影响 |
7.2.2 加征特别关税对贸易额的影响 |
7.3 实证研究的方法与数据 |
7.3.1 双重差分法(DID) |
7.3.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7.4 特别关税对调整贸易逆差效应的实证研究 |
7.4.1 特别关税对美中贸易逆差效应的实证研究 |
7.4.2 特别关税对美国贸易逆差整体效应的实证研究 |
7.4.3 结果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贸易摩擦对经济的影响 |
1.2.2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 |
1.2.3 总结性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理论探讨 |
2.1.1 贸易摩擦的内涵及分类 |
2.1.2 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基础 |
2.1.3 贸易摩擦对国内企业的影响分析 |
2.2 全球价值链下贸易摩擦的影响机制理论探讨 |
2.2.1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界定 |
2.2.2 全球价值链的相关测算 |
2.2.3 全球价值链下贸易摩擦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途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外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3.1 中外贸易摩擦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国遭受反倾销情况 |
3.1.2 中国遭受反补贴情况 |
3.1.3 中国遭受保障措施情况 |
3.1.4 中国遭受技术壁垒情况 |
3.2 中国与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 |
3.2.1 中美贸易摩擦 |
3.2.2 中印贸易摩擦 |
3.2.3 中欧贸易摩擦 |
3.2.4 中日贸易摩擦 |
3.3 中外贸易摩擦的原因 |
3.3.1 贸易失衡 |
3.3.2 产业升级 |
3.3.3 政治因素 |
3.3.4 体制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4.3 贸易摩擦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 |
4.3.1 数据说明及统计性描述 |
4.3.2 计量模型设定 |
4.3.3 回归结果 |
4.3.4 内生性讨论 |
4.3.5 稳健性检验 |
4.4 异质性检验 |
4.4.1 基于出口行为异质性检验 |
4.4.2 基于所有制性质的异质性检验 |
4.5 全球价值链下作用机制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出口份额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5.3 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出口份额的影响 |
5.3.1 数据说明及统计性描述 |
5.3.2 计量模型设定 |
5.3.3 回归结果 |
5.3.4 内生性讨论 |
5.3.5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4.1 基于贸易方式的异质性检验 |
5.4.2 基于所有制性质的异质性检验 |
5.5 全球价值链下影响机制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6.3 事实描述 |
6.3.1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事实描述 |
6.3.2 中国企业创新的事实描述 |
6.4 实证检验 |
6.4.1 数据说明 |
6.4.2 计量模型设定 |
6.4.3 回归结果 |
6.4.4 内生性讨论 |
6.4.5 稳健性检验 |
6.5 异质性检验 |
6.5.1 出口行为异质性检验 |
6.5.2 生产率异质性检验 |
6.5.3 所有制异质性检验 |
6.6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作用机制检验 |
6.7 “时间效应”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7.3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取与测算 |
7.3.3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 |
7.4 实证检验 |
7.4.1 基本估计结果 |
7.4.2 内生性讨论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拓展分析 |
7.5.1 不同反倾销实施国分组 |
7.5.2 不同所有制企业分组 |
7.5.3 不同生产率企业分组 |
7.6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影响机制检验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股价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8.3 实证检验 |
8.3.1 “轮胎特保”案的历史背景 |
8.3.2 模型设定 |
8.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描述 |
8.3.4 内生性讨论 |
8.3.5 回归结果分析 |
8.3.6 稳健性检验 |
8.4 影响机制的检验 |
8.5 “时间效应”和“阶段效应”检验 |
8.5.1 “时间效应”检验 |
8.5.2 “阶段效应”检验 |
8.6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贸易摩擦对关联产业股价影响的检验 |
8.6.1 产业关联的测算 |
8.6.2 产业关联的统计性描述 |
8.6.3 实证检验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简评 |
1.2.1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状况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与东盟贸易摩擦的研究 |
1.2.3 关于保障措施的研究 |
1.2.4 关于GTAP模型应用的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WTO保障措施理论概述 |
2.1 保障措施概念及主要特征 |
2.1.1 保障措施的概念 |
2.1.2 保障措施的主要特征 |
2.1.3 与反倾销反补贴的对比特征 |
2.2 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 |
2.3 特别保障措施 |
2.4 实施保障措施的理论依据 |
2.4.1 幼稚产业保护论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第三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
3.1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 |
3.1.1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的国别统计 |
3.1.2 国外对华保障措施调查的行业统计 |
3.2 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现状和特点 |
3.2.1 立案数量呈倒U型分布 |
3.2.2 国别分布相对集中 |
3.2.3 钢铁成为主要目标产业 |
3.2.4 最终保障措施实施比例高 |
3.3 主要东盟国家对华保障措施的总体概况 |
3.3.1 印度尼西亚 |
3.3.2 菲律宾 |
3.3.3 马来西亚 |
3.3.4 泰国 |
3.3.5 越南 |
第四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分析 |
4.1 基于国际视角的原因分析 |
4.1.1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
4.1.2 WTO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4.2 基于东盟视角的原因分析 |
4.2.1 一直存在贸易失衡 |
4.2.2 东盟国家竞争力的差异 |
4.2.3 中国威胁论 |
4.3 基于中国视角的原因分析 |
4.3.1 中国产品缺乏竞争力 |
4.3.2 中国出口企业秩序混乱 |
4.3.3 行业协会运行机制存在缺陷 |
4.4 钢铁成为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目标产业的原因分析 |
4.4.1 中国与东盟钢铁产品贸易情况 |
4.4.2 东盟方面的原因 |
4.4.3 中国方面的原因 |
第五章 东盟实施对华保障措施的福利水平分析 |
5.1 自由贸易一般情况分析 |
5.2 提高关税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
5.3 进口配额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
5.4 关税配额对东盟国内福利效应分析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6.1 GTAP模型的相关介绍 |
6.1.1 模型的基本原理 |
6.1.2 理论模型结构 |
6.2 GTAP模型的设定 |
6.2.1 数据的处理 |
6.2.2 模拟情景的设定 |
6.3 GTAP实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WTO巴西诉印度尼西亚进口鸡肉和鸡肉产品措施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案案情 |
(一)案件背景 |
(二)本案发展始末 |
(三)本案的争议焦点 |
二、五项争议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 条款 |
(一)一般禁止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 条款 |
(二)“正面清单”要求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 条款 |
(三)预期用途要求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 条款 |
(四)进口许可要求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 条款 |
(五)直接运输要求是否符合GATT1994第XI:1 条款 |
(六)评析 |
三、两项争议措施是否符合GATT1994第III:4 条款 |
(一)预期用途要求是否符合GATT1994第III:4 条款 |
(二)清真标签要求是否符合GATT1994第III:4 条款 |
(三)评析 |
四、不当迟延批准兽医健康证书是否符合《SPS协定》相关条款 |
(一)不当迟延批准兽医健康证书是否符合《SPS协定》第8条和附件C |
(二)评析 |
五、本案对中国的启示 |
(一)对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启示 |
(二)对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3.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3.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经济学贸易壁垒理论综述 |
2.1.1 国际贸易壁垒的概念界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因素 |
2.1.2 国际贸易壁垒主要类型 |
2.2 数字贸易理论、发展情况及规则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数字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国内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综述 |
2.4 关于度量数字贸易壁垒的行业和经济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 |
2.5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其主要特征分析 |
3.1 金砖国家社会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概述 |
3.1.1 金砖国家组织成立和发展历程、结构及主要经济合作领域 |
3.1.2 金砖国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
3.1.3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演变情况概述 |
3.1.4 金砖国家成员国内外贸易规模及其结构 |
3.2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概述 |
3.2.1 金砖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情况分析 |
3.2.2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发展水平分析 |
3.2.3 金砖国家网络通信服务领域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情况分析 |
3.3.1 云计算概念界定、基本功能、发展规模及其对数字贸易起到的作用 |
3.3.2 云计算服务主要类型、发展优势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
3.3.3 金砖国家云计算服务发展水平及市场规模分析 |
3.4 金砖国家数字内容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4.1 金砖国家计算机和手机游戏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2 金砖国家视频点播和音乐流媒体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4.3 金砖国家数字出版电子图书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
3.5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数字支付和电子交易记录系统发展现状分析 |
3.5.1 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发展情况分析 |
3.5.2 金砖国家数字支付发展情况 |
3.5.3 金砖国家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领域主要壁垒和限制措施分析及其水平评估 |
4.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含义、主要类型和特点分析 |
4.1.1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的含义 |
4.1.2 数字产品新型贸易壁垒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
4.2 新型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2.1 数据保护与隐私政策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2.2 数据本地化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3 私人和公共网络安全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2.4 有关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3 传统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在金砖国家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分析 |
4.3.1 市场准入措施概述及其使用范围 |
4.3.2 与投资相关措施概述及其适用范围 |
4.4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与数据限制性政策保护程度评估 |
4.4.1 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4.2 金砖国家数据限制发展情况及其保护水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模型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介绍 |
5.1.1 模型设定 |
5.1.2 研究方法介绍 |
5.2 指标选择、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介绍 |
5.2.1 数据密集型行业识别方法与实现步骤 |
5.2.2 基于L-P非参数方法金砖国家数据密集型及其他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 |
5.2.3 建立金砖各国数字贸易保护强度指数(DTPSI)的方法与实现步骤 |
5.3 实证模型实现步骤及其结果 |
5.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2 面板数据模型豪斯曼检验 |
5.3.3 基于多维面板数据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分析 |
5.4 低级、中级和高级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15个行业TFP影响模拟分析 |
5.4.1 不同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方案对各行业TFP影响模拟方法与结果 |
5.4.2 数字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对数据密集型行业TFP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5.4.3 模拟分析结果主要结论和本章主要发现 |
第6章 基于GTAP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
6.1 GTAP10数据库和模型介绍 |
6.1.1 GTAP10模型的基本简介及其主要特点 |
6.1.2 GTAP模型使用于评估数字贸易壁垒影响的局限性 |
6.2 基于GTAP10模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壁垒宏观经济影响模拟分析 |
6.2.1 模拟方法介绍及其实现过程 |
6.2.2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下实际GDP变化模拟结果分析 |
6.2.3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产出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2.4 不同数字贸易壁垒保护程度对行业进出口贸易水平的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字产品贸易壁垒上升背景下的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与运行机制构建 |
7.1 全球与金砖国家现有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框架分析 |
7.1.1 多边与诸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2 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层面 |
7.1.3 金砖国家现有关于数字产品贸易政策及合作框架协议 |
7.2 金砖国家同世界其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的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2.1 合作模式一:WTO框架内的多边协议–数字贸易领域多边协议 |
7.2.2 合作模式二:WTO框架内的诸边协议,以信息技术协定框架为主 |
7.2.3 合作模式三:《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框架内的诸边协议 |
7.2.4 以WTO为主Ti SA协议为辅数字贸易合作框架实现途径 |
7.3 金砖国家之间数字贸易合作模式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7.3.1 建立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合作框架的基础条件和技术路线 |
7.3.2 以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合作模式 |
7.3.3 以BRICS支付系统为主金砖国家数字贸易运行机制的实现 |
7.3.4 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软环境建设合作领域及运行机制的实现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附录A 金砖国家采用的数据本地化及跨境数据流动限制政策 |
附录B NAICS行业与GTAP行业分类之间的一致性表 |
附录C 论文购买数据库和软件使用许可证明 |
附录D 简字缩语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对中国从缔约国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贸易效应研究 |
1.2.2 FTA虚拟变量的贸易效应研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FTA |
2.1.2 关税 |
2.1.3 关税减让水平 |
2.2 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2.2.1 关税同盟理论 |
2.2.2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3 FTA关税减让水平对进口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
2.3.1 FTA关税减让水平对进口贸易的直接影响机理分析 |
2.3.2 FTA关税减让水平对进口贸易的间接影响机理分析 |
2.4 影响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的因素分析 |
2.4.1 贸易竞争力相似度 |
2.4.2 贸易互补性 |
2.4.3 获惠产品重合度 |
2.4.4 出口产品结构相似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的FTA建设及关税减让水平的发展状况 |
3.1 中国已签订FTA的相关概况 |
3.1.1 中国已签订FTA的主要内容 |
3.1.2 中国已签订FTA的发展概况 |
3.2 中国基于FTA的关税减让水平的相关概况 |
3.2.1 国家层面的FTA关税减让水平 |
3.2.2 产品层面的FTA关税减让水平 |
3.2.3 FTA关税减让水平在国家发展水平的异质性 |
3.2.4 FTA关税减让水平在不同要素产品的异质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FTA协定中关税减让水平的测算 |
4.1 以FTA 关税限制程度衡量FTA 关税减让的绝对水平 |
4.1.1 国家层面的FTA关税限制程度 |
4.1.2 产品层面的FTA关税限制程度 |
4.1.3 按国家发展水平分类的FTA关税限制程度 |
4.1.4 按产品要素密集度分类的FTA关税限制程度 |
4.2 以FTA 关税相对优惠幅度衡量FTA 关税减让的相对优惠 |
4.2.1 国家层面的FTA关税相对优惠幅度 |
4.2.2 产品层面的FTA关税相对优惠幅度 |
4.2.3 按国家发展水平分类的FTA关税相对优惠幅度 |
4.2.4 按产品要素密集度分类的FTA关税相对优惠幅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建立 |
5.1.1 构建基准模型与扩展模型 |
5.1.2 研究样本与变量的数据来源 |
5.2 变量的选取与统计性描述 |
5.2.1 变量的选取 |
5.2.2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
5.3 模型形式的选取与检验 |
5.4 结果探讨 |
5.4.1 国家层面的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 |
5.4.2 产品层面的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 |
5.4.3 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 |
5.4.4 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的FTA关税减让水平的进口贸易效应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 A |
(10)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综述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变革的缘由 |
第一节 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外贸法制的冲击 |
一、西方近代化趋势对清朝贸易的冲击 |
二、西方近代化趋势促使清朝海上贸易政策改变 |
三、清朝开海贸易后面临的法律困境 |
第二节 清朝外贸法制的溯源 |
一、清代以前的外贸法制 |
二、清初的海上对外贸易法制 |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建立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建立的历史经验借鉴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体系构成 |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的法律渊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粤海关制度 |
第一节 沟通中央与地方的粤海关 |
一、粤海关设立的缘由 |
二、粤海关对中央承担的职责 |
三、粤海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关税征收 |
一、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原则 |
二、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收的税种 |
三、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征税的程序 |
第三节 粤海关对广州十三行的外贸规制 |
一、粤海关对外贸开展的管控 |
二、粤海关对行商的管理 |
三、粤海关对外来人员与船舶的管制 |
第四节 粤海关的税收考核与法律责任 |
一、粤海关的税收考核 |
二、粤海关的法律责任 |
第五节 粤海关制度的特点 |
一、粤海关制度是市舶司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
二、粤海关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
三、粤海关在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发挥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行商制度 |
第一节 行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
一、行商制度的建立 |
二、行商制度的运行 |
三、行商制度的变革 |
第二节 行商的权利 |
一、行商外贸垄断权的内容 |
二、行商外贸垄断权的维护 |
三、行商外贸垄断权的限制 |
第三节 行商的义务 |
一、行商代为征收关税的义务 |
二、行商管理对外贸易的义务 |
三、行商管理外国商人的义务 |
四、行商沟通中外的义务 |
第四节 行商的法律责任 |
一、行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
二、行商承担的法律责任 |
第五节 行商制度的特点 |
一、行商制度是对官设牙行的继承与发展 |
二、行商的权利受拘束而担责不断强化 |
三、行商制度经历了不断变革的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中的外商制度 |
第一节 外商制度的建立与变革 |
一、外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
二、外商制度的变化 |
第二节 外商依附于行商的权利 |
一、外商在贸易中的权利 |
二、外商留居广州的权利 |
三、外商的其他权利 |
第三节 外商的独立义务 |
一、外商在贸易开展中的义务 |
二、外商留居广州时的义务 |
三、外商遵守的商品管制禁令 |
第四节 外商的法律责任 |
一、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事由 |
二、外商法律责任形式的特点 |
三、外商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序规定 |
第五节 外商制度的特点 |
一、以行商为媒介的管理模式 |
二、权利依附与义务独立并存 |
三、对外商的管制趋于严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十三行法制评鉴 |
第一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特点 |
一、规定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义务并使之有序运行的体系性 |
二、随着近代化趋势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变革性 |
三、体现近代性与本质封建性的法律性质两面性 |
第二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作用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推动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开展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阻碍了清朝近代贸易的发展 |
第三节 广州十三行法制的影响 |
一、广州十三行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封建法制 |
二、广州十三行法制为中国法制近代化做了一定准备 |
三、广州十三行法制具有一定的历史镜鉴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印度对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 ——以福建为例[D]. 陈宇芯.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2]乌干达关税法律制度研究[D]. 冯姗. 湘潭大学, 2020(02)
- [3]增加值贸易视角下美国贸易逆差的实证研究 ——基于GVCs分工地位及关税效应的考察[D]. 郭若楠. 山东大学, 2020(09)
- [4]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外贸易摩擦对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李众宜.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东盟对华保障措施的原因及福利效应研究[D]. 侯菁. 广西大学, 2020(07)
- [7]WTO巴西诉印度尼西亚进口鸡肉和鸡肉产品措施案研究[D]. 李蔚. 西南大学, 2020(01)
- [8]金砖国家数字产品贸易壁垒对数据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宏观经济影响研究[D]. Ivan Sarafanov.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5)
- [9]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减让水平对中国从缔约国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D]. 王凡.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清朝广州十三行法制研究[D]. 朱腾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