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艳[1](2013)在《汉画像酒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画像是汉代艺术的典型代表,它形象、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汉代酒风极盛,所以全国各地有很多关于这一题材的汉画。考古报告显示,在全国各地出土的汉画像中都可以看到“宴飨图”(含拜谒宴饮图、饮食起居图、庖厨图、乐舞百戏图),其数量略少于“车骑出行图”。本论文即对汉画像中所表现的汉代酒文化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探讨。酒是人类较早发明的一种饮品,饮酒在文化中逐渐由市俗的领域向神圣的领域过渡。汉代由于社会生活的繁荣,酒的酿造与饮用都十分盛行。本文从汉画像的图像资料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图文互释的研究方法,探讨汉代酒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区域特征。研究汉代的酒礼与酒德问题,进而从饮酒形成的酒神精神分析其审美内涵。论文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结合汉画像和文献资料,对汉代酒文化的渊源进行了探讨;其次,在对汉画像中的酒礼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汉代酒礼和禁酒政策之间的特殊关系。酒礼在形式上虽然背离了禁酒法,但在精神实质上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封建秩序。较之于禁酒法,酒礼更具魅力,也更易于被统治者和普通民众所接受;最后,文章对汉画像中的酒德文化进行了初步探析。汉代酒文化最难以抹煞的便是由酒调和的酒德意识,它既制约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又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沉淀下了一份共同的德性追求。以审美判断来审视汉画像中的酒文化,可见汉代酒文化蕴含着浓重的悲剧精神。
陈芳苹[2](2009)在《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楚歌,泛指自先秦时期就流行于南方地域的民歌。它源于楚国,并流传于南方各民族。本文大量参考了先秦典籍、史书和诗歌集,从先秦楚歌概况、汉代楚歌、楚歌的文学史影响三部份进行论述。文中介绍了远古传说与散见于典籍中的楚歌萌芽、春秋战国时期楚歌的发展、汉代楚歌的兴起和盛况等内容,并分析了楚歌的特点。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符合楚民族浪漫、坚强、自尊、悲壮的民族气质,在表现形式上以“兮”字为主要句式,歌唱时迂缓悠长,哀婉动人。楚歌作为一种长于抒情的文学形式,它以自己独特的文学样式和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后世的诗歌发展。它影响了楚辞、汉乐府的音乐样式,并对古典诗歌新的语言形式——三言、六言及七言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楚歌自先秦到汉代乐府,在诗歌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时至今日,楚歌仍然回响于当代诗坛。
宋亚莉[3](2009)在《汉魏六朝挽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魏六朝乐府诗挽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汉魏六朝乐府诗挽歌的起源、具体使用和创作,哀挽活动与挽歌诗的艺术特征等问题。对中国古代挽歌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大多涉及其古辞及起源研究、具体挽歌作品研究、挽歌与生命价值研究等三个方面。学者们的这些研究为古代挽歌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资料,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对汉魏六朝挽歌起源作较深入探讨,必须系统梳理相关史料,对目前可见的所有关于挽歌起源的争论加以辨析。此时期,挽歌的创作与葬礼密切相关,挽歌不仅广泛使用于从朝廷到民间的各种葬礼上,甚至是朝廷皇室宗亲、王公贵族借以显示身份、区别等级的重要标志。葬礼中挽歌表演者、创作者的参与,使得挽歌发展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歌诗类型。挽歌与哀挽活动,尤其是其中的送葬、拜墓等活动密切相关,丧葬风俗也极大地影响了挽歌的使用。在哀挽活动中考论挽歌,可以发现哀挽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葬礼挽歌的艺术特征。葬礼的现场表演性、实用性,使葬礼挽歌大多具有内容单一、表达方式固定、哀而不伤等特点。非葬礼挽歌则体现了与哀挽活动息息相关的“以悲为美”的时代审美风尚。这类挽歌诗内容涉及哀挽活动,形式上三章联作、突破了葬礼挽歌的“哀而不伤”原则,在艺术特征方面与葬礼挽歌具有明显的不同。但是由于挽歌是为哀挽活动而产生的文体,非葬礼挽歌的抒发悲情的情感特点、描述葬礼过程的叙述习惯及相关的用词等,仍然与哀挽活动紧密相连。
谭静波[4](2008)在《中原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文中认为中原汉代乐舞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中原汉代文人张衡、傅毅、卞兰等所着的乐舞大赋,到定格在中原汉画像石砖、壁画中千姿百态的乐舞形象,作为"泱泱汉风"的标志,中原汉代舞蹈的舞容舞韵,色彩丰富,艺技交融,神秘奇异,意境深邃,显示出了独具一格、气度非凡的神采与风范。
顾颖[5](2008)在《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文中研究说明舞乐在汉代人的生活中,犹如食物和水,是须臾不可或缺的。乐舞图是汉画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画中有大量的乐舞图像。汉代乐舞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娱神和娱人两大类。娱神乐舞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如郊祀舞、灵星祠舞、请雨乐舞和大傩乐舞。娱人乐舞包括使用在礼仪、宴享等场合
费秉勋[6](2001)在《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文中认为 楚声本已有忧愁悲苦情调,汉承袭楚文化,新的现实又使这种倾向变本加厉。所以乐歌的尚悲,在汉代成为一种时代风气。东汉的王充在谈共同美理论时说过两句话,一句是:"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乐于耳。"这里他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标出美感对象的最高标准:一个是"美色",一个是"悲音"。意谓也许
费秉勋[7](2000)在《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文中研究指明
二、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论文提纲范文)
(1)汉画像酒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画像酒文化的渊源、器具及特征 |
第一节 汉代酒文化的来源 |
第二节 汉画像的酒器具 |
第三节 汉画像酒文化的地方性特征 |
第二章 汉画像中的“酒礼” |
第一节 阁中履满人盈坐——酒席 |
第二节 灯前酬酢君有礼——宴宾之礼 |
第三节 恨无樽酒吊门庭——祭祀之礼 |
第四节 汉代酒禁与酒礼的关系 |
第三章 汉画像中的“酒德” |
第一节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酒德 |
第二节 悲剧精神——走向审美判断的酒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先秦楚歌概况 |
第一节 传说与散见于典籍中的楚歌 |
第二节 荆楚吴越等地的歌谣 |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歌盛况 |
第四节 早期楚歌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汉代楚歌 |
第一节 汉代楚歌的兴起 |
第二节 汉代楚歌的主要作品及其分类 |
第三节 汉代楚歌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楚歌的文学史影响 |
第一节 从先秦楚歌到楚辞、乐府 |
第二节 楚歌对古典诗歌语言形式的影响 |
第三节 楚歌弘扬了中国诗歌的生命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汉魏六朝挽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挽歌研究述略 |
第一节 关于挽歌古辞及起源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具体挽歌作品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挽歌与生命价值之关系的研究 |
第四节 挽歌起源之我见 |
第二章 葬礼、挽郎与挽歌创作 |
第一节 葬礼中的挽歌 |
第二节 葬礼挽歌的表演与挽郎 |
第三节 挽歌的创作 |
第三章 哀挽活动与挽歌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哀挽活动与挽歌 |
第二节、丧葬风俗与挽歌 |
第三节、哀挽活动与葬礼挽歌的艺术特征 |
第四节、哀挽活动与非葬礼文人挽歌的艺术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论文参考文献)
- [1]汉画像酒文化研究[D]. 郭春艳. 江苏师范大学, 2013(04)
- [2]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D]. 陈芳苹. 福建师范大学, 2009(02)
- [3]汉魏六朝挽歌研究[D]. 宋亚莉. 青岛大学, 2009(10)
- [4]中原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J]. 谭静波. 艺术百家, 2008(06)
- [5]论汉画像乐舞图的悲剧精神[A]. 顾颖. 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 2008
- [6]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J]. 费秉勋. 古典文学知识, 2001(01)
- [7]汉代的悲情歌舞和绝命歌舞[J]. 费秉勋. 舞蹈, 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