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万菲[1](2017)在《企业集群、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基于江苏省中小企业调查样本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量的中小企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成长壮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更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的内力。在众多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当中,企业家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中小企业的典型特征就是它是企业家主导的企业,企业家就是企业决策的制定者,企业家有权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企业是否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是否引进创新性人才,企业家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企业集群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出现,并以其特有的竞争优势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而企业家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其自身的特征影响和改变着企业集群,在我国,集群类型多种多样,不同集群类型中的企业家无论是在背景、能力输出还是关系网络方面都有显着差异。本文研究基于2014-2016年的调查问卷,该问卷调查了江苏省企业集群内共162家中小企业,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以投入—过程—产出为视角,根据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共分为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三大能力指标;从企业家决策偏好和个人能力出发,分析研究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和乡镇企业集群中,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从企业家决策偏好来看,企业家性别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都呈正相关关系,且性别对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影响力最强;年龄对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影响是负向的,且年龄对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负向影响最大。(2)从企业家个人能力特征方面看,无论是教育背景还是职能背景,都与技术创新能力三大指标正相关,且企业家受教育程度对研究开发能力的影响最强,职能背景多样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力较弱。(3)在进一步分析中,相比乡镇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中的企业家决策偏好,即性别和年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力相对较弱,而企业家个人能力中的受教育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力更强。本文研究对国内中小企业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借鉴意义。
于众[2](2016)在《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美国是最杰出的代表。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创建主要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市场可以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等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要素,自动磨合集群内部的不和谐。而政府则本着间接参与者的身份,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去扶持集群的发展,而非主导集群的创建。企业依托集群内部提供的中介、技术、上下游产业链等要素,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在技术溢出效应下提升自身效用。虽然美国各州立政府遵循自己的法律,不同的中小企业集群又拥有自己独特的内部规章安排,但美国国家层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是统一的。正是在这种以市场为主导,结合政府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进行扶持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自身乃至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首先,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可以大幅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扩大集群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内部信息的充分流动又更容易催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新产品。集群所带来的正面经济效应,以及集群使企业具有规避负面效应的能力,令集群内企业更具生命力。其次,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一方面,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模式,具有增强群内企业信用等级、降低金融机构向群内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的风险及成本、提高群内企业融资便利性的作用,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融资约束。另一方面,美国在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安排,例如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金融制度创新的形成与激励机制等。第三,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是群内企业可感知强烈的创新激励,如果一家企业在某项创新上领先一步,群内竞争对手将最先知道并快速做出反应。二是集群形成网络促进创新,技术和市场信息在群内企业间便捷传播,企业能快速采用新的技术。三是群内企业可方便地获取创新所需物品和条件,相关合作方也易于参与创新过程,能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及需求。美国中小企业集群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三个发展机制的成功建立:创业机制、创新网络机制以及集体学习机制。创业机制主要包含风险投资机制、企业孵化器机制以及创业教育机制三个部分。在创建风险投资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险资本的层次性,此外,一个风险企业最好可以拥有多个外部投资者,这样他们可以互相监督。企业孵化器是创业机制中另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孵化器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一定要有一个公平的收益分配政策。创业教育机制的核心体现在对自我效能的提高上。自我效能的高低对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某些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自我效能的提高也会提高成就动机意识。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第二个发展机制是创新网络机制。创新网络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这些个人团体做了什么,而是他们以什么方式做的,而这种做事的方式才是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得以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为了实现区域创新功能的持续增强和经济活力旺盛,避免由于区域网络封闭导致的“技术锁定”,就必须要求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在区域内相互协同、交互作用的同时,也不断地构建区域外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外的创新主体进行连接,特别是与更宽泛的全球以及国家创新网络连接。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容易产生大量创新、创业的重要原因是整个集群内部形成了集体学习机制。集体学习机制与创新网络机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创新网络框架强调非企业机构和组织的重要性,而集体学习机制强调企业之间连接的强度和网络。集体学习机制需要企业在三个领域发展共享知识:一是,关于学习的先决条件,需要建立谈论技术和组织问题的共同语言,这对于创新协作是不可或缺的。二是,更严格的技术或工程分类排序的共享知识,从而使不同公司在技术项目上进行有效合作。第三种共享知识是组织上的,即在不同的职业或服务中如何划分责任,或哪些程序需要保证集体决策的一致性。在我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已被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很多指导意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总的看,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有了相当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影响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如竞争力不强、融资渠道不畅、创新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亟需解决。国内外实践证明,集群化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研究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和作用机理,借鉴其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对于培育和壮大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建立健全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凤莲[3](2014)在《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集群占据了世界经济版图中的主导地位,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企业集群具有资源、成本、市场、创新等特殊的竞争优势,逐渐成为国内外发展经济的重要方式。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技术创新对促进企业集群的发展尤为重要。技术创新是集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众多集群管理者也意识到这一点,在集群内大力倡导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然而,集群环境下,技术创新扩散迅速,非创新企业模仿现象严重。这减少了首先创新企业的独占性收益,削弱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技术创新市场失灵现象突出。创新失灵严重阻碍着集群企业的创新步伐,制约着集群的发展。诸多文献表明,技术溢出是创新失灵的根源之一。而作为技术创新的后续过程,企业集群内的技术扩散对集群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企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更是源于知识的互动共享。即,技术创新随着技术在企业集群内的迅速扩散和广泛共享,能发挥起更大的效用。面对技术溢出的正反两方面效应,解决的途径不应该是抑制溢出,而在于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知识共享机制使得创新企业的技术溢出能够得到相应的补偿以维持企业集群内部持续的创新动力。本文以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梳理了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并运用混沌理论探索了技术创新对企业集群产量和价格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作用,印证了技术创新对集群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出了维持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必要性,随后,针对企业集群容易发生的技术创新失灵现象,应用博弈理论挖掘了失灵的根源,即:技术溢出过大、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创新成本过高,并从根源寻求解决办法,针对性地设计了治理失灵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数理框架,然后探讨了企业集群最优的知识共享程度,比较了四种合作创新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果,为建立合适的知识共享机制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降低知识共享成本、运用政府补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选择适宜的合作策略几个角度建立了一套知识共享机制。全文拟为集群管理者提供一套在不抑制技术溢出的基础上实现治理创新失灵和维持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的发展思路。
张宓之[4](2014)在《区域要素集聚、空间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发展越来越深地被卷入到了全球范围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重组过程中。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有效地提升了区域中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日益迫近,许多地区的企业集群出现了明显地衰退抑或有规模地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的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集群如何利用资源优势、地理空间特征等条件来促进自身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过往的研究之中,许多学者已经对企业集群的治理模式、组织形式等内部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众多跨学科领域的理论也被相继引入用来解释企业集群的发展,如组织生态理论、复杂适应性理论等,最近更多的研究将焦点聚集在集群内部网络属性以及集群与外界的交互过程中,尤其是一些研究对企业集群受到跨产业、跨地域性主体带来的影响给与了高度的关注。因此,本文的研究进一步将集群研究边界向外进行拓展,探索由要素集聚、技术、知识外溢等因素构成的空间效应对企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本文紧密围绕“要素集聚、空间效应对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本文有浅至深、由表及里的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要素集聚对企业集群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第二,要素集聚、技术空间外溢及周边地区企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所形成的空间效应如何影响当地企业集群的发展?第三,空间溢出效应情景如何调节要素集聚与企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四,要素集聚的变迁诱因如何对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首先,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和逻辑演绎提出了研究的假设命题,并在这些假设命题的基础上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其次,本文以浙江省各地企业集群的发展情况作为数据样本,通过空间数据探索分析(ESDA)、空间计量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一系列经济管理学中的前沿及经典研究方法对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行检验。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要素集聚是影响企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地区企业集群内要素集聚程度越高,企业集群的发展能力越强。其次,企业集群内要素集聚结构的变化对企业集群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创新驱动型的要素集聚结构对企业集群发展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大,随后依次为技术引领型和资源主导型。最后,地区企业集群的要素集聚程度受到周边地区企业集群要素集聚程度的正向空间影响,并且在多重空间效应的较量下,企业集群与周边地区企业集群内要素集聚往往会向“高—高”集聚或“低—低”集聚的二元分布态势进行演进,从而影响各地企业集群的发展能力。第二,空间效应对企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集群与周边地区企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具有明显的空间趋同性,即周边地区企业集群发展能力将会正向影响当地企业集群的发展。其次,由技术、知识、信息空间外溢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将有效地促进地区企业集群的发展能力,但在这一过程之中,地区企业集群对技术、知识、信息的吸收能力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空间溢出效应对要素集聚与企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重要的情境因素。企业集群在强空间溢出效应的笼罩下时,地区企业集群内要素集聚程度对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的正向作用将会被放大。相反,企业集群在弱空间溢出效应的环绕下时,企业集群内要素集聚程度对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的正向作用将被削弱。第四,要素集聚变迁诱因通过改变企业集群要素集聚情况影响企业集群的发展。要素集聚变迁诱因,核心企业群、技术变革、经济环境、开放度、政策因素以及要素集聚的空间关联性对地区企业集群内要素集聚程度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同时,也对要素集聚结构转换产生了引导作用,从而在长期上决定了企业集群的发展轨迹。纵观全文,研究结论加深了我们对“要素集聚、空间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机制”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解,同时,本文对理论发展和进一步研究具有一些微薄的贡献。一方面,本研究从空间视角出发研究企业集群的成长,进一步拓展了集群发展的研究边界,为镶嵌了地理性色彩的“集群”研究增添了浓郁的一笔。研究中不仅对要素集聚产生的空间效应、周边地区企业集群发展及其所衍生出的技术、知识、信息外溢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同时又进一步分析了空间溢出效应对要素集聚与企业集群发展的调节效应,从多方面的视角系统地研究了空间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空间效应对企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对丰富集群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研究方法上尝试了统计分析和空间数据探索分析的交叉运用,将空间效应有效地进行了量化和可视化,而不再是众多研究学者所认为的那么无法碰触和无影无形。这将为未来进一步展开空间效应系列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李帅帅[5](2010)在《企业集群互动合作与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集群作为世界范围内一种较为有效的发展范式,已经成为工业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近年来企业集群这种显着的经济现象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集群良好的互动合作与创新机制,集群各主体的互动在提升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与集群的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企业集群各主体关系的研究以及探讨互动合作如何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而保持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我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阐述了企业集群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对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分析;从竞争优势视角对企业集群关系进行了梳理,在对RBV、RV以及合作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对企业集群网络关系结构以及集群企业与各相关主体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集群互动合作机制构想。本文探讨了企业集群相关主体关系问题,对企业集群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内涵以及集群内部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企业集群相互关系发展的经验,对企业集群内部关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在企业集群创新的过程中不排除竞争与合作,成功的企业越来越依靠合作与创新,企业集群创新的本质是互动合作与竞争的联合。外部环境促进了有关创新所需条件的实现,但是政策则有助于为创新创造合理的环境;最后本文探讨了网络结构、知识溢出、集体学习对企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在分析集群创新策略基础上构建互动创新型企业集群的理论模型。
丁丽英[6](2009)在《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企业集群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它以其强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共生经济、信用经济和创新经济等集聚效应,正支配着当今世界的经济版图,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甚至都市经济的显着特征,也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技术创新对于企业集群的发展尤为重要,已经成为了企业集群演化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同时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的可得性、“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吸聚作用、根植性也能够为技术创新带来诸多便利,有利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的企业集群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技术创新不足造成的,严重影响集群未来发展。第一,目前企业集群大多是依靠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国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发展起来的。如果无法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升级与转型,这些成本优势迟早会逐渐丧失,变成成本劣势;第二,有的企业集群,特别是一些政府投资兴建的工业园区企业集群,目前虽然以国内外知名企业为龙头发展较好,但是由于本地企业技术水平低,配套能力较差,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较大;第三,当前面对金融危机,国内不同区域企业集群的竞争都越来越激烈,不进行技术创新,仅仅依靠低成本难以获得在竞争中胜出。因此如何促进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就成为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梳理,认为可以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提出了研究的新视角。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内部的作用机理,为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设计出技术溢出激励机制,并为政府制定技术创新促进政策提供建议;通过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的分析,设计技术创新合作环境培育机制,为企业集群各个中介机构提供建议,为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发展思路。
郑春颖[7](2008)在《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集群不仅成为一种普遍发生的经济现象,而且以其特有的竞争优势提升了集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极大地促进了地区性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企业集群地区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家和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管理者,企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要素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大量企业家在企业集群内的集聚,为企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本保障。文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家的作用与企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文章从宏观环境、企业环境中的企业家作用的一般性入手,认识企业集群发展中企业家的作用,研究企业家在企业集群发展中作用的特殊性;从分析企业集群发展中的形成机理入手,提出促进企业集群发展的企业家作用机理和分析框架。该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确立集群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完善企业家作用的理论研究;确立一个研究企业家问题的独特视角。在当今中国,企业家是严重稀缺的资源,急需发展壮大包括集群企业家在内的企业家队伍。但现实情况是,针对中国企业家、尤其是集群中的企业家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要求。因此,系统、深入研究当前企业集群中的企业家的作用问题,对于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文章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企业集群发展中企业家作用的分析研究,能够对下面几点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1)本文要就什么是“企业家”、如何甄别企业家在企业集群中的身份提出自己的观点。(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机理和规律性,并构建企业家对集群发展作用的分析框架,寻求集群企业家作用的规律性。这是本文要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根据得到的规律性,解读企业集群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因;(3)揭示企业家影响企业集群发展的形成机理、作用机理和运行机理,从而为促进企业集群的优化与升级提供了制度变迁路径,以促进中国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企业家制度的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企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和企业家作用理论的文献研究提出集群企业家在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本文对于集群企业家内涵的界定和企业集群演进阶段的划分。(2)对集群企业家对企业集群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解释,并提出本文的企业家推动企业集群演进的归结性解释模型。(3)从组织视角分析企业家创业活动与企业集群演进机理,构建企业家创业与企业集群形成演化模型来分析论证企业家创业对集群演进阶段的不同影响。(4)从能力视角分析企业家才能和学习与企业集群演进机理,研究企业家知识、能力及创新精神等才能因素对集群成长的推动作用,提出企业集群成长演进中的企业家才能构成因子,建立基于企业家才能的企业集群成长演进模型,并提出企业家学习是企业家能力增长的有效途径。(5)从网络视角分析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集群演进机理,分析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集群社会资本的形成与演进的作用,以及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各组成部分对企业集群发展演化各个阶段的作用,并建立企业家社会资本演化对企业集群发展与稳定的作用模型。(6)从发展企业集群战略角度出发提出企业家创业精神、企业家才能增长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培养途径。与企业家在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作用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结论一:企业集群背景下的集群企业家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群体构成了企业集群的生产力主体。正是凭借企业家拥有的异质型人力资本,集群企业家成为一种特别稀缺的资源,其创新性行为在成就自己、发展企业的同时,促进了企业集群的演进。结论二:集群企业家创业不仅推动集群向形成、发展、成熟与转化各个阶段演化,而且在各个阶段企业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结论三:集群企业家的才能结构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企业家素质、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创新,这三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与影响。企业家靠自己的才能成就了企业,促使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集群企业家的才能在企业集群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着知识共享和传递,企业家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和才能,提高包括集群成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集群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建立起集群的学习机制,最终带动整个集群知识水平的提高。结论四:集群企业家创新将推动企业集群的由低向高实现高水平的演化。企业集群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创新实现二次创业,持续创新使得集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结论五: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家动员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是建立在企业网络上由信誉、规范引导下的企业家个人网络。围绕社会资本的集群演进根植于惯例、基因与地方传统之中,集群的萌芽不仅仅是单纯偶然性事件作用的结果,而是和本区域的历史传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发育程度较高的企业网络是企业集群成熟的标志。结论六:集群企业家网络中相对一致的价值观与合作理念使得企业集群可以发展起较高水平的信任。在信任关系的作用下,集群企业网络中的合作十分频繁,推动了长期合作和社会资本的丰富。
范卿泽[8](2008)在《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区域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城市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决定的,而后者又是与区域城镇化水平紧紧相连。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能不研究城镇化问题。论文系统归纳了城镇化理论的相关观点,重点对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我国城镇化的功能作用进行了述评和概述,提出了缩短区域差距、推进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必须以实施城镇化战略为主线和突破口,着力解决西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情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衡量与比较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标准不能是一个单一指标,而应该是能够反映这种复杂过程、反映各种主要因素变化的指标体系。论文从构建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入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各项指标的差距中,最大的是西部地区城镇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城镇化水平不高。完善城镇体系、发展城镇经济,是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重点在于适当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积极构建城镇集群。无论是城镇数量的增加还是规模的扩大,都要依赖于地区经济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关键是要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组织模式。中小企业集群以其特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和扩张优势,宜作为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经济的首选。论文介绍了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优势,分析了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提出企业集群模式是中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只有立足于培育企业集群,才能实现大城市的空间转型、增强中小城市竞争力、重点发展小城镇。没有企业集群,就没有中小城(镇)的发展动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就不能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或城镇群),在其内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体系中城镇群协同的基础和实质是资源互补和企业集群间的协同,如果城镇之间的产业不互补,城镇群中各城镇功能的合作互补就无法实现。因此,企业集群是城镇集群的基础,城镇集群是企业集群的载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通过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的互动共生,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也是西部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中国的地方中小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将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论文对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作了全面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吸收了诸多发展道路的优点以及大量理论研究成果,依托其突出优势和广泛适应性,可以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创造条件,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集群,从而以企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城镇集群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是需求条件、要素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社会网络、文化传统、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地方政府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小企业集群培育与发展中应积极发挥作用。论文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的对策建议。论文最后以渝蓉经济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采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研究成果主要是构建了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通过实证分析找到了东西部城镇化的主要差距,为不同区域之间比较分析城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构建了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模型,提出了走企业集群与城镇集群互动发展的集聚式城镇化道路是促进西部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构建了中小企业集群优势与西部地区特征耦合模型,认为企业集群在西部地区有培育发展的可行性,有力佐证了西部地区走集聚式城镇化道路的可能性,也丰富和完善了企业集群理论;构建了政府在培育区域中小企业集群中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建立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高勇[9](2008)在《转型经济背景下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的集群化发展现象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今天,企业集群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极富挑战和机遇的转折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标志的新经济转变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是在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各国不断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国内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新技术开发区正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基地,集群化发展正是促进开发区产业升级、加快科技进步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我国高新开发区发展现状,特别是很多高新开发区缺乏发展后劲、难以发挥当初预想的效应的现状,就嵌入式企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其发展规律,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嵌入式企业集群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为研究主题,在对企业集群形成、集群成长和发展、集群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涵、机制及演化路径;对企业集群成长中的社会资本、合作竞争及集群治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嵌入式企业集群创新的势能模型,阐述了集群知识溢出机制、知识溢出效应对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影响;构建了嵌入式企业集群测度模型,对长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医药企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对英国剑桥工业园和印度班加罗尔信息技术集群的实证分析,以及我国高新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集群化发展中的问题,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集群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王珊珊[10](2008)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逐渐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要使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持续、快速和平稳发展,需要有一套科学、系统的集群战略管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因此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的新时期,研究探讨先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战略管理理论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围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与战略管理这一主题,从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按照集群基于主导优势构筑核心能力和发展综合优势的战略思路研究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和方法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国内外集群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与评述,并系统分析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对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等典型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有关集群发展经验与启示。在对集群相关概念辨析基础上,界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并刻画其特征,基于不同标准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类型进行划分;运用复杂系统和生命周期理论揭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演化规律;分析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特征和产生条件,并分别从区域和全球视角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关系以及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规律。提出并界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主导优势、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的概念,分析集群综合优势的基本特征,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思想,从集群发展和战略管理视角以及多因素协同作用的战略高度,创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给出集群综合优势战略管理模型;基于集群主导优势新视角揭示集群核心能力的形成机理,设计集群主导优势的确定方法和集群核心能力形成途径,分析集群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发展和演化规律,刻画“主导优势→核心能力→综合优势”的集群综合优势形成和发展过程,给出集群综合优势战略路径的设计与选择方法。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内外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从集群内部资源与条件、集群发展水平、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集群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和定性指标的量化方法,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设计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设计集群综合优势的智能化评价方法,并选择部分国家级高新区为样本进行集群综合优势的BP网络训练,给出集群综合优势评价体系的应用策略。基于集群综合优势理论观点和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提出并构建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基本模式(原型结构),参考部分国家统计指标和量化标准设计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建设的基本标准;结合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指标,设计集群高新技术优势企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给出其选择策略;从集群综合优势发展角度,提出集群区域化和全球化策略;基于集群政策的功能和设计原则构建其政策体系。最后,本文运用集群综合优势理论和方法,对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进行综合优势的实证研究。对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对哈尔滨高新区集群进行综合优势的因素分析和评价,并分析和设计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集群基于主导优势构筑核心能力和发展综合优势的思路,给出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分析、集群综合优势理论与方法设计及其实证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不断提高集群战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策略支持。
二、企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集群、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基于江苏省中小企业调查样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企业家与中小企业家概念 |
1.4.2 企业家背景特征概念 |
1.4.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
1.4.4 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及分类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企业家创新理论 |
2.1.2 高阶梯队理论 |
2.1.3 企业集群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2.2 企业家背景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
2.2.3 中小企业集群与企业家及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决策 |
3.1.1 中小企业决策模式与特征 |
3.1.2 中小企业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决策 |
3.2 假设提出 |
3.2.1 企业家决策偏好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 |
3.2.2 企业家个人能力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 |
第四章 企业家背景特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文献回顾 |
4.1.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模型建立和各主要指标的衡量 |
4.3 调查问卷设计及检验 |
4.3.1 问卷设计及抽样方法 |
4.3.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
4.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4 企业家背景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实证结果 |
第五章 企业集群调节效应对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 |
5.1 企业集群对企业家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
5.2 假设提出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乡镇企业集群:企业家背景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 |
5.3.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企业家背景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6.1.2 企业集群对企业家背景特征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影响 |
6.2 研究启示 |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第2章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2.5 知识管理理论 |
2.6 企业网络理论 |
第3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3.1 美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
3.2 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3.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3.3.1 硅谷微电子产业集群 |
3.3.2 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 |
3.3.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3.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3.4.1 尊从市场力量 |
3.4.2 企业交流合作 |
3.4.3 专业化分工与品牌建设 |
3.4.4 集群环境建设 |
3.4.5 产学研用结合 |
3.4.6 集群政策制定 |
3.4.7 中介组织建设 |
3.5 美国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
3.5.1 美国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 |
3.5.2 美国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
3.5.3 奥巴马政府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联邦政策 |
第4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竞争力的影响 |
4.1 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1.1 企业竞争力的涵义 |
4.1.2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1.3 影响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
4.2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 |
4.2.1 有效的竞争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4.2.2 价格和产品差异化竞争有利于企业发展 |
4.2.3 中小企业集群导致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
4.2.4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通过外部经济显现 |
4.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1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成本优势 |
4.3.2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市场需求 |
4.3.3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能力 |
4.3.4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核心能力 |
4.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案例分析 |
4.4.1 硅谷简介 |
4.4.2 中小企业集群对硅谷竞争力的影响 |
4.5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4.5.1 产业集聚的测量方法 |
4.5.2 数据说明与分析结果 |
第5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融资能力的影响 |
5.1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5.1.1 资本结构理论 |
5.1.2 金融抑制论 |
5.1.3 金融缺口论 |
5.1.4 信贷配给理论 |
5.1.5 关系型贷款理论 |
5.1.6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5.2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5.2.1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5.2.2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5.2.3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
5.3 美国促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制度安排 |
5.3.1 有关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立法 |
5.3.2 美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5.3.3 金融制度的创新过程与激励政策 |
5.4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 |
5.4.1 产业集群与融资优势 |
5.4.2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融资能力 |
第6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1 基于集群视角的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 |
6.1.1 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况 |
6.1.2 集群视角下美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
6.2 中小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 |
6.2.1 产业集群的学习效应 |
6.2.2 产业集群的吸收能力 |
6.2.3 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扩散的途径 |
6.3 中小企业集群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数理模型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模型的构成 |
6.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层面的实例 |
6.4.1 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6.4.2 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区产业集群 |
第7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 |
7.1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创业机制 |
7.1.1 风险投资机制 |
7.1.2 企业孵化器机制 |
7.1.3 创业教育机制 |
7.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机制 |
7.2.1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成部分及运作机制 |
7.2.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组成及作用 |
7.2.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开放性 |
7.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集体学习机制 |
7.3.1 集体学习机制的理论框架 |
7.3.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集体学习的前提 |
7.3.3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集体学习过程 |
7.3.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集体学习过程与“机构厚度” |
第8章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8.1.1 发展规模 |
8.1.2 行业分布 |
8.2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
8.2.1 技术创新力不足 |
8.2.2 地域性倾向明显 |
8.2.3 总体发展水平低 |
8.3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8.3.1 政府作用定位模糊 |
8.3.2 人力成本比较优势锐减 |
8.3.3 获利能力薄弱,品牌建设滞后 |
8.3.4 自主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利 |
8.4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经验及借鉴 |
8.4.1 减少政府行政参与,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市场化发展 |
8.4.2 加强群内合作,摈弃“业绩观”的集群建设理念 |
8.4.3 加强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提升品牌建设力度 |
8.4.4 加强集群内环境建设,形成内部网络化运作 |
8.4.5 推动集群内部的产、学、研、用的结合 |
8.4.6 细化国家层面的产业集群政策制定 |
8.4.7 加强集群内中介服务机构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企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
2.1.1 企业集群的概念 |
2.1.2 企业集群的优势 |
2.2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的涵义 |
2.2.2 技术创新能力的涵义 |
2.2.3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涵义 |
2.2.4 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 |
2.2.5 技术创新失灵的涵义与失灵的表现 |
2.3 企业集群知识共享的相关理论 |
2.3.1 知识的概念 |
2.3.2 知识的分类 |
2.3.3 企业集群知识的分类和特征 |
2.3.4 知识共享的概念 |
2.3.5 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3 技术创新对企业集群产量及价格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作用 |
3.1 技术创新对企业集群产量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作用 |
3.1.1 技术创新对企业集群产量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动因 |
3.1.2 模型假设与建立 |
3.1.3 模型分析 |
3.1.4 数值模拟及分析 |
3.2 技术创新对企业集群价格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作用 |
3.2.1 技术创新对企业集群价格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的研究动因 |
3.2.2 模型假设与建立 |
3.2.3 模型分析 |
3.2.4 数值模拟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集群技术创新失灵的原因分析和知识共享机制的框架建立 |
4.1 集群技术创新失灵的原因分析和知识共享机制的框架建立的研究动因 |
4.2 模型假设与建立 |
4.2.1 模型假设 |
4.2.2 模型建立 |
4.3 技术创新失灵的原因探究 |
4.3.1 企业技术创新博弈过程的静态分析 |
4.3.2 创新失灵的原因分析 |
4.3.3 企业技术创新博弈过程的演化博弈分析 |
4.4 技术创新失灵的治理——知识共享机制框架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集群最优知识共享程度分析 |
5.1 企业集群最优知识共享程度分析的动因 |
5.2 市场调节下企业集群隐性知识保护程度分析 |
5.2.1 基本假设 |
5.2.2 企业间知识共享程度决策分析 |
5.3 政府引导状态下的企业集群隐性知识保护程度分析 |
5.3.1 状态 1:企业 B 不付“学费”,市场作用没有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均衡时,依靠政府调控促成企业间隐性知识共享 |
5.3.2 状态 2:企业 B 支付学费,依靠市场作用已达到某均衡,政府希望把均衡引导成集群总收益最大的某个均衡 |
5.4 集群最优知识共享程度实现的动力机制 |
5.5 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6 企业集群四种合作创新模式的知识共享效果分析 |
6.1 企业集群四种合作创新模式的知识共享效果分析的动因 |
6.2 模型假设 |
6.3 博弈过程 |
6.3.1 完全不合作 |
6.3.2 半合作 I |
6.3.3 半合作 II |
6.3.4 完全合作 |
6.4 四种合作创新模式下的知识共享效果的比较分析 |
6.4.1 数值模拟 |
6.4.2 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 |
7.2.1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7.2.2 降低知识共享成本 |
7.2.3 运用政府补偿 |
7.2.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7.2.5 选择适宜的合作策略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项目 |
(4)区域要素集聚、空间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区域要素集聚 |
1.3.2 空间效应 |
1.3.3 企业集群发展能力 |
1.4 研究思路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集群发展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1 集群概念的演化 |
2.1.2 集群发展理论综述 |
2.1.3 集群发展研究述评 |
2.1.4 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概述 |
2.2 区域要素集聚及相关理论综述 |
2.2.1 资本集中理论、集聚经济理论向要素集聚理论的演进 |
2.2.2 要素集聚的内涵及特点 |
2.2.3 要素集聚的形成机理 |
2.2.4 要素集聚理论的研究述评 |
2.3 空间效应的理论梳理 |
2.3.1 空间效应理论的起源 |
2.3.2 空间效应的研究内容 |
2.3.3 空间效应的研究述评 |
2.4 本研究的切入点 |
2.5 本章小结 |
3 要素集聚、空间效应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 |
3.1 概念模型 |
3.2 要素集聚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机制 |
3.2.1 要素集聚与企业集群发展 |
3.2.2 要素集聚方式与企业集群发展 |
3.3 空间效应对企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机制 |
3.3.1 本文关于空间效应的研究维度 |
3.3.2 空间溢出效应的发生机制 |
3.3.3 空间溢出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 |
3.3.4 空间溢出效应的调节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方法 |
4.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解释变量 |
4.1.3 调节变量 |
4.1.4 控制变量 |
4.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2.1 样本选取依据 |
4.2.2 数据来源 |
4.3 分析方法 |
4.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4.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ESDA) |
4.3.3 空间计量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要素集聚、空间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 |
5.1 浙江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1 浙江各地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
5.1.2 企业集群发展的全域空间特性 |
5.1.3 企业集群发展的局部空间特性 |
5.2 要素集聚的实证分析 |
5.2.1 要素集聚的描述性统计 |
5.2.2 要素集聚的全域空间特性 |
5.2.3 要素集聚的局部空间特性 |
5.3 要素集聚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检验与设定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3.3 讨论 |
5.4 空间溢出效应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
5.4.1 研究模型的设定 |
5.4.2 空间溢出效应的量化与测度 |
5.4.3 回归结果分析 |
5.4.4 调节效应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要素集聚的变迁诱因研究 |
6.1 集群要素集聚的变迁诱因 |
6.1.1 集群内部属性与要素集聚 |
6.1.2 集群环境与要素集聚 |
6.1.3 空间视角下的要素集聚变迁诱因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的选取与测度 |
6.2.2 模型的设定 |
6.3 结果讨论 |
6.3.1 要素集聚变迁诱因的回归结果分析 |
6.3.2 要素集聚变迁诱因对企业集群发展能力的影响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意义 |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企业集群互动合作与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 |
1.4 企业集群基本理论的研究动态述评 |
1.5 竞争优势及相关理论 |
1.6 文章结构 |
第2章 企业集群及其形成与发展 |
2.1 企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
2.2 企业集群的类别 |
2.3 企业集群的演化与识别 |
2.4 企业集群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章 企业集群网络关系分析 |
3.1 竞争优势视角下的集群企业关系简要述评 |
3.2 集群内部企业间网络关系结构分析 |
3.3 企业集群互动合作的动因分析及影响因素 |
3.4 关系营销视角下的集群关系 |
3.5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价值链 |
第4章 集群企业与各相关主体的互动合作 |
4.1 核心企业与辅助企业的互动合作分析 |
4.2 地方政府与集群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分析 |
4.3 中介组织与集群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分析 |
4.4 科研机构与集群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分析 |
4.5 企业集群外与集群内的企业互动分析 |
4.6 上海汽车企业集群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分析 |
4.7 企业集群的互动合作机制 |
第5章 企业集群互动创新分析 |
5.1 集群创新的含义 |
5.2 企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与互动创新 |
5.3 企业集群的制度分析与互动创新 |
5.4 知识溢出、集体学习与互动创新 |
5.5 互动创新模型的构建策略 |
5.6 互动创新型企业集群的理论模型 |
第6章 企业集群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6.1 国内外企业集群发展借鉴 |
6.2 我国企业集群的发展动向及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6)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2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研究 |
2.1 企业集群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企业集群定义 |
2.1.2 企业集群性质 |
2.1.3 企业集群创新优势 |
2.2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概述 |
2.2.1 技术创新概念 |
2.2.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
2.2.3 技术创新有效组织形式 |
2.3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研究现状 |
2.3.1 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模式的视角 |
2.3.2 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的视角 |
2.3.3 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外溢机制的视角 |
2.3.4 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扩散行为的视角 |
2.3.5 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与集群演化的视角 |
2.4 相关研究评述 |
3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
3.1 能力内涵 |
3.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3.2.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含义 |
3.2.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 |
3.3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 |
3.3.1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界定 |
3.3.2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因素 |
3.4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关系 |
4 技术溢出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分析 |
4.1 企业集群技术溢出概念 |
4.2 技术溢出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一般性分析 |
4.3 技术溢出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机理模型分析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分析 |
4.4 技术溢出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相应政策调控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面向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技术溢出激励机制研究 |
5.1 技术溢出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5.2 锦标机制与企业集群技术溢出激励委托代理关系 |
5.3 企业集群技术溢出激励机制模型构建与分析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分析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合作环境培育机制研究 |
6.1 技术创新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
6.2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合作隐性契约的社会实施与规范 |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
6.3.1 模型构建 |
6.3.2 针锋相对策略模型分析 |
6.3.3 带有规范机制的针锋相对策略模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选题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0.3.1 研究内容 |
0.3.2 论文框架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与不足 |
0.5.1 本文的创新 |
0.5.2 本文的不足 |
1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1 企业家理论述评 |
1.1.1 国外企业家理论 |
1.1.2 国内企业家理论研究 |
1.1.3 企业家理论评述 |
1.2 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研究文献与评价 |
1.2.1 企业集群演进研究文献 |
1.2.2 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 |
1.2.3 企业集群演进与企业集群演进中企业家作用的研究评价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本文对企业家的理解 |
1.3.2 企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
1.3.3 集群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
2 企业家推动企业集群演进的理论解释 |
2.1 企业集群演进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2.1.1 企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界定 |
2.1.2 企业集群演进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
2.1.3 企业家视角下企业集群演进过程的阶段性描述 |
2.2 企业家对企业集群演进的作用机理分析 |
2.2.1 集群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创新 |
2.2.2 管理协调与企业家协调 |
2.2.3 企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家协调 |
2.3 企业家协调对企业集群演进的作用模型 |
2.3.1 企业家协调作用关键因素的提出 |
2.3.2 集群企业家作用机理:一个解释性模型 |
2.2.3 企业家作用因素的阶段性绝对化观点的批判 |
2.4 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关联机理 |
2.4.1 企业家创业的示范效应与企业集群的形成 |
2.4.2 企业家才能的动态发展与企业集群的成长 |
2.4.3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扩展与企业集群的成熟与稳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企业家创业的企业集群形成机理 |
3.1 企业家创业与企业集群形成的演进模型 |
3.1.1 企业家的创业与创业企业家 |
3.1.2 基于企业家创业的企业集群形成 |
3.1.3 基于企业家创业的集群转型升级 |
3.1.4 集群企业家创业的路径创造和路径依赖 |
3.2 企业集群萌芽阶段的企业家创业活动 |
3.2.1 企业家资源供给 |
3.2.2 潜在企业家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条件 |
3.2.3 创业企业家与企业集群的萌芽 |
3.3 企业集群形成阶段的企业家创业活动 |
3.3.1 龙头企业家的示范作用 |
3.3.2 企业家创业的空间集聚与集群的竞争优势 |
3.3.3 第二代企业家的形成 |
3.4 企业集群转化阶段的企业家创业活动 |
3.4.1 企业集聚不经济 |
3.4.2 企业家的二次创业与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4 企业家才能推动企业集群成长的作用机理 |
4.1 企业家才能与企业集群演进的互动 |
4.1.1 集群企业家的才能结构 |
4.1.2 集群企业家的才能阶段性 |
4.1.3 集群环境下企业家才能的成长 |
4.2 企业家才能推动企业集群成长的作用分析 |
4.2.1 知识流动对企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 |
4.2.2 企业家创新与企业集群的成长 |
4.2.3 企业家才能推动企业集群成长的模型分析 |
4.2.4 企业家才能与企业集群的演进 |
4.3 企业家才能在企业集群中的溢出与传导 |
4.3.1 知识溢出的外部经济性 |
4.3.2 知识在集群中的传导途径 |
4.4 企业家才能增长与组织学习 |
4.4.1 企业内三种人力资本的学习与转化 |
4.4.2 企业家的学习和整合 |
4.4.3 集群企业的组织间学习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家社会资本在企业集群演进中的运行机理 |
5.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集群演进 |
5.1.1 企业家社会资本相关范畴 |
5.1.2 集群中的企业家社会资本 |
5.1.3 围绕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集群演进 |
5.2 企业家社会资本在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作用分析 |
5.2.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集群信任机制 |
5.2.2 企业家社会资本在集群演进中的运行机理 |
5.2.3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集群的治理 |
5.2.4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集群的升级创新 |
5.3 企业集群网络的长期演化 |
5.3.1 两种类型企业集群的网络演化路径 |
5.3.2 社会资本在网络运行中的惰性与演化失败 |
5.4 本章小结 |
6 集群企业家成长的路径选择 |
6.1 集群企业家成长的制度分析 |
6.1.1 集群企业家成长与区域经济活力 |
6.1.2 内在制度演化与集群企业家成长 |
6.1.3 基于企业集群的企业家成长分析 |
6.2 建立完善创业机制的路径选择 |
6.2.1 企业集群内蕴涵丰富的创业活力和创业资源 |
6.2.2 企业集群中存在比较健全的创业机制 |
6.2.3 培育基于企业集群战略的创业机制 |
6.3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制度化选择 |
6.3.1 培植企业集群内部区域文化根植性 |
6.3.2 建立发挥社会非生产性机构作用 |
6.3.3 完善集群企业家与当地社会的多渠道交流环境 |
6.4 营造企业集群内部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的竞争氛围 |
6.4.1 企业集群中恶性竞争的破坏作用 |
6.4.2 促进企业集群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 |
6.4.3 形成集群良性竞争的主要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后续研究 |
7.1 结论 |
7.2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2 城镇化的理论 |
2.1 研究轨迹 |
2.2 城镇化理论的有关观点 |
2.3 城镇化发展模式述评 |
2.3.1 大城市重点论 |
2.3.2 中等城市重点论 |
2.3.3 小城市重点论 |
2.4 城镇化与中小企业集群关系研究综述 |
2.4.1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研究概述 |
2.4.2 城镇化与企业集群关系研究概述 |
2.5 我国城镇化的功能 |
3 东西部城镇化的差异性分析 |
3.1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区域人口城镇化水平指标 |
3.1.2 区域产业城镇化水平指标 |
3.1.3 区域城镇发展水平指标 |
3.1.4 区域内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 |
3.2 区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数学模型 |
3.2.1 基本方法 |
3.2.2 指标处理 |
3.3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指标的分析 |
3.3.1 人口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
3.3.2 产业城镇化指标的分值 |
3.3.3 地区城镇发展水平指标的分值 |
3.3.4 地区城镇体系完善程度指标的分值 |
3.3.5 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分值及差异程度 |
3.4 东西部城镇化综合水平的评价与政策意义 |
3.4.1 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
3.4.2 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
3.4.3 城镇发展水平的差距与人口城镇化的差距 |
3.4.4 城镇体系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差距 |
3.4.5 城镇化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与结论 |
4 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 |
4.1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 |
4.1.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4.1.2 规模经济理论 |
4.1.3 产业集聚理论 |
4.1.4 新产业区理论 |
4.1.5 竞争优势理论 |
4.2 城镇群形成的产业背景 |
4.2.1 世界城市群形成的产业背景分析 |
4.2.2 中国城镇群形成和发展的产业机理 |
4.3 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 |
4.3.1 城镇集群的内涵本质 |
4.3.2 西部地区城镇化路径 |
4.3.3 西部地区培育中小企业集群的途径 |
4.3.4 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
5 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
5.1 中小企业集群的兴起 |
5.1.1 中小企业的优势 |
5.1.2 中小企业呈集群发展的趋势 |
5.1.3 中小企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
5.2 中小企业集群广泛适应的理论依据 |
5.3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 |
5.3.1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特征分析 |
5.3.2 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成因分析 |
5.4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可行性 |
5.4.1 西部地区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条件分析 |
5.4.2 中小企业集群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
6 政府在培育中小企业集群中的作用 |
6.1 中小企业集群的规划引导 |
6.1.1 集群规划的目的与功能 |
6.1.2 集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
6.2 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对策建议 |
6.2.1 加强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金融与财政支持 |
6.2.2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升级与创新 |
6.2.3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民间行会组织 |
6.2.4 注重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空间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 |
6.3 建立健全区域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 |
6.3.1 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3.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
6.3.3 健全区域支撑体系, 提供企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
7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渝蓉经济区为例 |
7.1 渝蓉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及基本概况 |
7.1.1 渝蓉经济区范围 |
7.1.2 渝蓉经济区基本概况 |
7.1.3 渝蓉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7.2 渝蓉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
7.2.1 发展现状 |
7.2.2 主要特点 |
7.3 渝蓉经济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培育 |
7.3.1 空间发展战略 |
7.3.2 产业发展重点 |
7.3.3 围绕战略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中小企业集群 |
7.4 渝蓉经济区城镇集群的构建 |
7.5 渝蓉经济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
7.6 渝蓉经济区发展的对策措施 |
7.7 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的典型案例分析 |
7.7.1 龙水五金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征 |
7.7.2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路径与存在问题分析 |
7.7.3 龙水五金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探索 |
7.7.4 促进龙水五金产业集群成长的建议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及得奖情况 |
(9)转型经济背景下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逻辑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逻辑架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企业集群与产业集群 |
2.1.2 集群类型与嵌入式企业集群 |
2.1.3 集群成长 |
2.1.4 集群演化 |
2.1.5 转型经济理论 |
2.2 企业集群形成因素研究 |
2.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2.3 企业集群形成因素研究述评 |
2.3 企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2.3.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3.3 企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2.4 企业集群发展道路研究 |
2.4.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2.4.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2.4.3 企业集群发展道路研究述评 |
2.5 对于上述研究的总体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转型经济中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研究 |
3.1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涵与特征 |
3.1.1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涵 |
3.1.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特点 |
3.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
3.2.1 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的制度背景 |
3.2.2 企业市场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
3.2.3 集体效率对企业家的利益驱动 |
3.2.4 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的措施 |
3.3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运行机制 |
3.3.1 开发区管控机制 |
3.3.2 分工协作机制 |
3.3.3 融资机制 |
3.3.4 官产研学协力机制 |
3.4 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的影响因素 |
3.4.1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 |
3.4.2 嵌入式企业集群吸收能力 |
3.4.3 其他影响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演化路径 |
4.1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 |
4.1.1 企业集群演进理论的基本观点 |
4.1.2 开发区生命周期与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阶段演进 |
4.1.3 嵌入式企业集群阶段演进的特点 |
4.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内部共生机制 |
4.2.1 社会资本与集群发展 |
4.2.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合作竞争 |
4.2.3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集群治理 |
4.3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规模扩张 |
4.3.1 企业集群规模扩张的功能 |
4.3.2 集群的外部扩张 |
4.3.3 集群的内部衍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集群创新 |
5.1 嵌入式企业集群创新的制度分析 |
5.1.1 集群组织结构 |
5.1.2 创新模式与创新系统 |
5.1.3 外部环境对集群创新的影响 |
5.2 集群创新的势能 |
5.2.1 创新势能的一般模型 |
5.2.2 嵌入式企业集群创新动力 |
5.2.3 集群创新资源保证 |
5.3 知识溢出与集群创新 |
5.3.1 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一般理论 |
5.3.2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 |
5.3.3 集群知识溢出对创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嵌入式企业集群的成长测评与实证研究 |
6.1 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状况测度 |
6.1.1 企业集群发展状况测度的理论基础 |
6.1.2 嵌入式企业集群竞争力要素的基本假设 |
6.1.3 研究方法与假设检验 |
6.2 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长春高新开发区医药园企业集群现状 |
6.2.2 长春高新开发区医药园企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
6.2.3 长春高新开发区医药园企业集群质量综合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外嵌入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
7.1 中国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纵览 |
7.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历程 |
7.1.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
7.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集群化发展中的问题 |
7.2 国外嵌入式企业集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7.2.1 发达国家:英国剑桥工业园生物技术集群的发展 |
7.2.2 发展中国家: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区的发展 |
7.2.3 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0)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集群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集群研究评述 |
1.4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国内外发展动态分析 |
1.5.1 国外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1.5.2 典型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案例分析 |
1.5.3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1.6.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2 结构框架 |
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分析 |
2.1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界定、基本特征和类型 |
2.1.1 集群概念辨析 |
2.1.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界定和特征 |
2.1.3 集群的类型划分 |
2.2 集群发展演化规律分析 |
2.2.1 集群发展的复杂性分析 |
2.2.2 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规律 |
2.3 集群技术创新的特征及条件 |
2.3.1 集群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 |
2.3.2 集群技术创新的产生条件 |
2.4 集群与区域的协调发展分析 |
2.4.1 区域发展对集群的影响 |
2.4.2 集群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
2.4.3 集群与区域的协调发展 |
2.5 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规律分析 |
2.5.1 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必然性 |
2.5.2 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设计 |
3.1 集群综合优势的内涵和特征 |
3.1.1 集群主导优势、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的界定 |
3.1.2 集群综合优势的基本特征 |
3.2 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 |
3.2.1 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设计的原则 |
3.2.2 集群综合优势理论框架初步设计 |
3.2.3 集群综合优势战略管理模型 |
3.3 集群主导优势的确定方法 |
3.3.1 主导优势的分析重点 |
3.3.2 主导优势识别方法 |
3.4 集群核心能力形成与演化分析 |
3.4.1 集群核心能力的典型类型 |
3.4.2 集群核心能力的形成途径 |
3.4.3 集群核心能力的演化规律 |
3.5 集群综合优势演化规律与战略路径 |
3.5.1 集群综合优势演化规律 |
3.5.2 集群综合优势形成和发展过程 |
3.5.3 集群综合优势战略路径设计与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评价体系 |
4.1 集群综合优势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4.2 集群综合优势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
4.2.1 集群内部资源与条件 |
4.2.2 集群发展水平 |
4.2.3 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 |
4.2.4 集群外部环境 |
4.3 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指标体系 |
4.3.1 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3.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4.3.4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方法 |
4.4 集群综合优势评价方法设计 |
4.4.1 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方法 |
4.4.2 智能化评价方法 |
4.5 集群综合优势评价体系的应用策略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发展模式与策略 |
5.1 集群综合优势发展模式 |
5.1.1 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基本模式 |
5.1.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生态化模式 |
5.1.3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信息化模式 |
5.2 集群的高新技术优势企业评价与选择 |
5.2.1 高新技术优势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5.2.2 高新技术优势企业的特征和评价因素分析 |
5.2.3 高新技术优势企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
5.2.4 高新技术优势企业的选择策略 |
5.3 集群区域化和全球化策略 |
5.3.1 集群的区域化策略 |
5.3.2 集群的全球化策略 |
5.4 集群政策支持策略 |
5.4.1 集群政策的功能定位和设计原则 |
5.4.2 集群的政策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实证研究 |
6.1 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情况分析 |
6.2 哈尔滨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分析与评价 |
6.2.1 高新区企业集群综合优势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2 高新区企业集群综合优势评价 |
6.2.3 高新区生物、医药集群主导优势、核心能力和综合优势分析 |
6.3 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
6.3.1 基于优势产业与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
6.3.2 基于哈尔滨高新区“二次创业”实施四大工程 |
6.3.3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自主创新 |
6.3.4 优化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 |
6.3.5 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及团队培育和使用制度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企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集群、企业家背景特征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基于江苏省中小企业调查样本分析[D]. 万菲. 苏州大学, 2017(04)
- [2]美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D]. 于众. 吉林大学, 2016(08)
- [3]基于企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 王凤莲. 重庆大学, 2014(04)
- [4]区域要素集聚、空间效应与企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D]. 张宓之.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5]企业集群互动合作与创新机制研究[D]. 李帅帅. 吉林大学, 2010(08)
- [6]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研究[D]. 丁丽英. 重庆大学, 2009(02)
- [7]企业集群演进中的企业家作用机理研究[D]. 郑春颖. 辽宁大学, 2008(05)
- [8]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西部城镇化路径研究[D]. 范卿泽. 重庆大学, 2008(06)
- [9]转型经济背景下嵌入式企业集群成长演化研究[D]. 高勇. 吉林大学, 2008(07)
- [10]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综合优势研究[D]. 王珊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