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板块仍将惯性上冲(论文文献综述)
冯盛雍[1](2021)在《A股迎利好 央行降准释放万亿资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7月9日大盘出现探底回升,周末市场传来重大利好,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这样的一个消息,被大量的投资者定义为市场当中的总的资金流动性增加。对于A股市场而言,降准后,下周A股会不会大涨?目前市场情绪是“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金难得”,“锂?
丁了[2](2020)在《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分析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深化在传媒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提升主流媒体在新时期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党和国家决定在全国开展媒体融合实践。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倡导传媒业的创新性转型和结构性整合,吹响了媒体融合的冲锋号。为推动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中央高层领导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本文将运用政策工具手段,对江西省媒体融合发展政策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政策内容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萌芽期-初创期-推进期”三个阶段,对2010年-2019年以来涉及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情况、政策成效进行归纳。引入政策工具理论,选取“供给面-环境面-市场面”的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对前述政策在三种类型中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政策工具的发布时间、发布机构和类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侧重对思想认识的提升和机制体制的整合,在市场面的手段少、频率低,在供给面、环境面的手段运用不均衡,侧重点随着时间和形式迁移的特征。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结果,结合对江西省一些媒体单位的调研和其他省份媒体融合经验,本文推导出在江西省媒体融合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存在政策工具数量少且不均衡,省市县三级媒体融合失衡,融合深度仍然不足和行政管理依据存在空缺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是管理部门科学运用政策工具的能力有待提升,省市县三级的媒体融合发展目标不清晰,发展广播电视媒体融合的主客观条件欠佳和行政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滞后原因导致的。综上,本文对江西省媒体政策下一阶段的实施提出了建议,要综合运用市场面、财税信贷等多种类的政策工具,为省市县媒体制定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媒体融合发展目标,通过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平台功能架构、开展信息服务等方式提升融媒体自身制播经营能力,并且要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建立协作管理机制和政策评价体系等规制手段,早日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政策目标。
胡亚冰[3](2020)在《《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文中认为林乐知主办的《万国公报》中有大量世界各国时事报道,在这些时事报道中,“大美栏目”下有关美国的报道,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且连续性较好,这些报道是传播美国信息,塑造美国形象的一个重要载体。时事报道一般语言简练、体裁短小,彼此间的连贯性较差,依靠单个报道本身难以形成有效研究。通过量化的手段,将“美国报道”根据类别进行归纳,将归类后的报道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现对美国政局变化、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等情况的系统认识。“国内政治”类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总统选举制的详细情况,这类报道还反映出了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剿抚政策。有关经济的报道展现出了美国财政由衰转盛的变化,以及美国出口贸易日益茂盛的景象。“科技”类报道为我们揭示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美国报道”内还有许多各国交往的新闻,占比重较多的是对华、对英以及对俄的报道。与中相关的新闻报道,对中美之间的华工问题、留学问题都有反映。结合国际背景,还能够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内容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美国报道中有关对英外交和对俄外交的新闻,反映出美国对两者截然不同的态度,简言之,美国将英视为超越的榜样,将俄看作需要防范的对象,这种报道倾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态度。美国报道还致力于推翻中国原有自视甚高的认知,再潜移默化地将美国民主文明的大国形象传输给受众。美国在报道中用中国社会的落后来衬托美国社会的进步,促使中国读者对自身国家状况进行审视。近代的中国社会正值巨大变革时期,美国民主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无一不引起中国的兴趣。这些西方价值观念的输入,促使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逐渐萌芽,中国社会风俗日益变迁,工商业日渐发展。总之,本文以《万国公报》中“大美国事”栏目下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展现出美国社会的变迁,构建出一个传教士们想让当时中国人了解的一个美国形象。这一形象或许不够客观,却是读者了解美国、学习美国的一个重要渠道。
王雷[4](2017)在《新型电驱动叉车举升系统及其节能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叉车是起重、搬运机械之一,在港口、仓库等场合,物流、生产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液压系统的比功率高、承载能力强、工作平稳、可靠性高,目前的主流叉车仍使用液压举升系统。但是由于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涉及机械能、液压能之间的转换,而且介质在管路、液压阀中的能量损耗较为严重,因此液压举升机构的能量利用率较低。据工程实测数据,本文实验对象,叉车CPD30的能量利用率不足40%。换言之,超过60%的能量损失在做功过程中。当前,针对工程机械能量利用率的提高已经产生了许多方法,诸如:动、势能回收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等,但是此类高端技术需要依托高效的机械传动发挥作用。高效率的传动环节可以直接提高从原动机到执行端的能量利用率,还可以匹配以能量回收、混合动力系统,实现高水平的能量利用率。本文着眼于电驱动叉车举升机构传动效率提升,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叉车举升系统,该系统以滚动螺旋副取代原液压缸举升系统,减小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滚动螺旋副的传动效率高达90%98%,正、反向传动时都可以实现较高的能量利用率;而且滚动螺旋副不能自锁,这给反向传动过程中的能量回收提供了可能;加之滚动螺旋副的刚度大、传动精度高,在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转化过程中易于保证高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为验证新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计算其能量损耗,需要为其建立动力学模型。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使用功率键合图理论建立,并最终以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形式呈现;新型举升系统选用了无刷直流电机作为原动机,无刷直流电机的动力学模型自MATLAB/Simscape的模型库中调用;无刷直流电机使用电流、转速双闭环系统进行调速,转速闭环中还使用了独立设计的基于模糊逻辑的PID控制方法。将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器模型、叉车蓄电池模型联合起来,即可在MATLAB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用仿真得到的能量利用率和货叉的速度轨迹来评价新系统的工作表现。仿真结果显示:在动态特性方面,设计的丝杠举升系统能够很好地按照原叉车的设计要求保证货叉的举升速度、加速度;在节能效果方面,设计的丝杠举升系统在满载(3000kg负载)下的能量利用率高达56.23%,在1170kg载荷状态下为49.91%,在620kg载荷状态下为29.19%。为了验证使用滚动螺旋副的丝杠举升系统的可实现性,及其相较于液压举升系统的高效性,在叉车CPD30上进行了丝杠举升系统和液压举升系统的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在多种载荷工况下,滚动螺旋副都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在620kg载荷状态下,能量利用率达到31.56%,高过液压举升系统2.01%,在1170kg载荷状态下,能量利用率达到45.79%,高过液压举升系统7.45%。在动力学性能方面,在620kg载荷状态下,丝杠举升系统的平均举升速度比液压系统快0.018m/s,在1170kg载荷状态下,丝杠举升系统的平均速度比液压系统快0.003m/s。本文以仿真的方式估算了丝杠举升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对比于液压举升系统,以实验的方式验证了丝杠举升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和节能效果。本文证实了新系统的开发潜力,为以后的高效系统开发提供了更好的机械平台,为其他工程机械的改型研发提供了参照。
楼俊超[5](2017)在《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重要的、尚未解决的现实问题。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是指在一个或多个股票市场中,股票资产的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整体不断上涨,在存在股市泡沫的前提下,这种初始价格上涨使投资者产生了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的预期,于是更多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随后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在整体股票市场中引起狂热,以至于投资者完全不考虑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在投机性需求的驱使下继续通过买卖推高股票价格牟取利润并造成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无法长期持续发展,总有一天会破灭。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会造成股票价格的整体暴跌,这种价格暴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者可能会形成金融危机。当前,对于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防范与治理方法。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系统研究,提出防范与治理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题是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导言,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泡沫经济的理论阐释,第三章是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与现实机制,这两章对股市泡沫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第四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衡量与界定,第五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与运行规律,这两章在探讨衡量界定股市泡沫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对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的两次泡沫经济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表现特征与运行规律;第六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影响,第七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及其危害,分别论述了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形成影响、破灭原因、破灭危害等内容;第八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哲学解读,从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金融异化等方面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进行哲学分析;第九章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研究及其启示,分析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纳斯达克泡沫经济、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三个典型案例中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得出治理我国股市泡沫经济的启示;第十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提出股市泡沫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难避免,应根据股市泡沫经济所处的阶段分别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并且在政策逻辑上防范大于治理。本文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都具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股市泡沫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难避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股市泡沫经济加以防范,并研究形成治理股市泡沫经济的政策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选题创新,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防范和治理股市泡沫经济的政策建议;二是研究方法与框架的创新,采用以整体市场情绪为核心并辅以其他市场估值指标的方法,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进行了衡量与界定,并从股市泡沫经济的表现特征、运行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破灭原因及其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三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哲学角度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股市泡沫经济的产生有深层次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难以避免;四是政策建议创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并结合国内实际,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中含有建立股市泡沫经济的监控预警机制等新建议;五是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重新界定了泡沫经济的内涵,提出泡沫经济应当是一种经济形态,而不简单的只是一种经济现象、经济过程或者经济后果,再比如认为股市泡沫经济的产生具有社会形态基础,也具有社会心理基础,并且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异化,等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文献,从文献研究出发,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近期国内外学者在泡沫经济研究方面的理论与观点,形成了对于泡沫经济问题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的科学认识;二是历史考察法,对A股市场自成立以来发生的较为明显的泡沫经济事件进行了考察,叙述了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同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发生的几个较为典型的泡沫经济案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三是比较分析法,通过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形态与股市泡沫经济的标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形成、发展、破灭与回归的整个过程,同时,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典案例的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防范与治理中国股市泡沫经济问题的相关启示;四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分析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性的政策建议。
支继超[6](2016)在《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时期。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美两国作为国际体系大国的结构性矛盾变得日益突出。国际体系的平稳转型需要成熟理性的大国关系作为支撑,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也依赖于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体系环境。摒弃“冷战思维”,打破“国强必霸”逻辑,走出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原则基础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美两国面临的时代课题。这不仅是符合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理性和现实选择,也是中美两国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的世界大国责任。本文运用国际体系理论与方法,探讨了历史上国际体系转型与体系大国互动关系模式,分析了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面临的时代选择,论述了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条件、基本原则和建构路径。第一章,运用国际体系理论与方法,搭建了一个国际体系转型与大国关系互动的学理性分析框架。论文对国际体系、体系大国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了国际体系转型的动力要素和主要影响;分析了历史上国际体系转型时期大国角色和大国互动关系模式;通过分析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转型时期的大国互动,为研究当代国际体系转型背景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与分析方法。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主要呈现出三大基本态势,即世界权力的流散、系统效应的强化和体系混沌的出现。在此背景下,当代国际体系的深刻转型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挑战方面,体系结构的转型客观导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权力竞争,体系规范的转型影响着中美两国之间的制度竞合,体系文化的转型则凸显了中美两国之间战略互信的缺失。在机遇方面,国际体系转型为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外部条件,国际秩序的重构需要中美两国重新调整双方的发展战略,国际体系的治理则要求中美共同担负国际责任,为大国的合法性提供新的来源。第三章,运用国际体系理论与方法从利益、制度、共识三个视角论述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基础。在利益基础方面,中美关系已经形成了密切相互依赖的利益格局,双方的共同利益呈现逐步拓展的趋势,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利益动因。在制度基础方面,中美两国已经建立了各种双边和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中美两国政府间战略对话与合作机制,各种国际组织和国际对话机制。它们为中美两国开展对话和协商,消除分歧与争端,开展战略协调与合作,创造了广阔的制度平台。在战略共识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重新规范中美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选择,自新型大国关系提出后,两国元首和高级官员逐渐凝聚起了共同经营的战略共识,新型大国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强大的观念动因。第四章,深入论述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原则与模式。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关系议程,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需要中美两国关照对方的国家利益,维护双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对于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以及相互认同对方的大国地位。中美两国应当在新型国际关系框架的指导下,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不冲突、不对抗;深化合作共赢的利益格局,夯实两国和平发展的利益基础;构建新型军事关系,防止在安全问题上出现战略误判。中美两国应当秉持在国际体系中的“共生共荣”原则,通过维护中美关系的动态平衡为打造稳定优良的国际秩序做出积极的大国贡献。第五章,探讨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现实路径。首先,体系权力的全球性流散和系统效应的强化,要求摒弃传统的“国强必霸”理念,走出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其次,制度合作为新时期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搭设了对话与合作平台,使中美有条件实现大国协调与合作;第三,通过思维创新超越“冷战思维”,在全球治理和合作共赢等理念上形成广泛的战略共识;第四,通过发展协同促进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共同进化”。在国际体系与体系大国互动关系日益密切的时代,推动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时代课题。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推动国际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美两个世界大国的共同责任。它不仅有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也将造福于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
葛伟鹏[7](2016)在《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自50-55Ma以来,印度次大陆向北与欧亚大陆碰撞后形成“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碰撞导致地壳增厚致使高原大幅隆升,改变了亚洲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格局,也对东亚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阿尔金断裂作为青藏高原北缘的主控边界断裂,其运动学性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受到关注,不同量级的滑动速率引出了“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和“连续变形与地壳增厚”两种端元模型。约10-15 Ma以来,在青藏高原南部与北部出现地堑与裂谷,为高原东西向拉张运动提供了证据,表明青藏高原开始经历地壳减薄过程。青藏高原形成以来形变场经历怎样变化,长时间尺度的地质学构造过程与现今GPS观测是否能够统一?10-15Ma以来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造成高原高程怎样的变化?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跨阿尔金断裂具有怎样的现今三维地壳变形场,地壳应变是如何在北阿尔金断裂、祁漫塔格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之间分配的?青藏高原北缘与塔里木盆地具有怎样的力学性质,对跨阿尔金断裂构造形变场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GPS观测得到的现今地表形变场能够对青藏高原形变模式的争论作出何种回答?上述科学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青藏高原北缘三维震间运动场的观测与研究。在青藏高原北缘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自建9个GPS连续台站并开展观测,根据区域研究特点设计无人值守的观测台站,具有低成本投入、高质量观测的特点。上述连续GPS台站的建立填补了青藏高原北缘尤其是在阿尔金无人区地壳形变观测研究的空白,积累了宝贵的连续GPS数据;截止2015年7月,共有4年的连续GPS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证明设计建站方法行之有效,GPS台站稳定、观测数据质量稳定、数据连续性稳定。结合使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研究区及邻域GPS连续台站数据作位置时间序列与速度场解算,获得青藏高原北缘地区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现今三维形变场。使用三维线弹性后向滑移(backslip)块体运动模型,反演“塔里木块体”、“北阿尔金块体”、“柴达木块体”和“祁漫塔格块体”的三维块体运动。结果表明,北阿尔金山相对于塔里木盆地有1.32±0.2 mm/yr的抬升速率,相对于柴达木盆地具有0.73±0.3 mm/yr的抬升速率,可解释为北阿尔金块体存在显着的造山过程;阿尔金断裂有8.21±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0.66±0.60 mm/yr的缩短速率;祁漫塔格断裂有0.53±0.60 mm/yr的左旋走滑速率、1.53±0.60 mm/yr的缩短速率;北阿尔金断裂有0.87±0.60 mm/yr的左旋速率、0.69±0.60 mm/yr的缩短速率。同时,阿尔金断裂中、西两段滑动速率基本一致,约在8.010.0 mm/yr范围。定量研究结果支持“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模型,表明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地区正在抬升、增厚,以北阿尔金山地区最为明显,抬升速率达1.3mm/yr。跨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断裂、北阿尔金断裂和祁漫塔格断裂近200 km的宽泛变形带内南北向地壳缩短并不明显,缩短量仅为2.9 mm,且近一半缩短量发生在祁漫塔格山南侧。GPS观测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剖面(He et al.,2013)表明断裂两侧存在非对称变形特征。本文采用非对称变形模型反演GPS速度剖面数据,获得断裂两侧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介质剪切模量差异。结果显示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剪切模量约为青藏高原北部剪切模量1.53倍,相应S波波速比值为1.24,与前人(Yang et al.,2012)得到地壳和上地幔三维VSV模型结果一致。地震学研究结果(Xie et al.,2013)认为青藏高原北部与东部地区在中地壳存在低速层,局部区域可能发生部分熔融;Hacker et al.(2014)进一步确认羌塘地块中地壳到深部地壳存在熔融现象。本文研究运用与地震学完全不同的资料,通过大地测量方法推导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的地壳介质力学性质差异,得到与地震学研究得到的S波波速比及其构造物理学解释相当一致的结果。成果为青藏高原力学演化模型提供新的约束。本论文第二部分内容是使用覆盖青藏高原及周边的GPS速度场,计算青藏高原内部应变率场。GPS观测速度场不仅显示了南东东-北西西向的地壳拉张过程,也揭示了青藏高原内部更加重要的地壳减薄过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南部的垂向应变率(减薄应变率)分别为8.9±0.8 nanostrain a-1和7.4±1.2 nanostrain a-1,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垂向应变率为12.0±3.2 nanostrain a-1,表明青藏高原内部大尺度范围应变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且青藏高原内部的拉张应变率观测也相当一致,青藏高原北部,沿着N114o±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1.9±0.4 nanostrain a-1;高原南部沿着N93±1°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16.9±0.2 nanostrain a-1;高原西南部沿着N74±3°E主应变方向的拉张应变率为22.2±1.8 nanostrain a-1。如果地壳减薄开始于10-15 Ma,并且现今观测得到应变率适用于整个时间跨度,那么地壳累积减薄5.5-8.5 km。应用Airy地壳均衡理论,青藏高原的平均高程将下降近1 km。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相似的垂向应变速率也表明在三个区域的地壳拉张、正断裂运动和地壳减薄过程由相同的物理机制所支配。综合上述两部分研究成果,发现青藏高原现今垂向运动在高原内部和边缘地区存在很大差别。高原内部地区正在经历地壳减薄,而高原边缘地区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增厚与隆升。青藏高原北缘地区的垂向应变率5-20 nanostrain a-1,如果考虑重力均衡作用,对应的垂向隆升速率在0.040.14 mm/yr左右。但是对于局部地区如北阿尔金块体,其底部受到塔里木盆地南缘下插挠曲板块的支持,在没有重力均衡情况下,垂向隆升速率可能达到1 mm/yr。喜马拉雅地区呈现不同水平的垂向形变,垂向应变强烈(10-80nanostrain a-1),山脉底部受到印度下插板片的支持,无法通过重力均衡假定由垂向应变率估计隆升速率。但由GPS与水准数据约束的俯冲板片模型推测山脉隆升速率达到7mm/yr。而对于祁连山地区,GPS应变率推测得到垂向应变率20-40 nanostrain a-1,应用地壳均衡理论,平均隆升速率为0.150.3 mm/yr;而由于逆冲推覆构造与褶皱变形带的存在,中下地壳有可能仍存在弹性变形,不能实现完全重力均衡,实际隆升速率有可能高于这一估计。本文研究给出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三维形变场与形变速率的定量估计,是对“连续形变与地壳增厚”形变模型的重要修正。结果并不支持“块体运动与东向逃逸”模型,并认为高原南北双向俯冲模型中的塔里木块体南向俯冲几乎不存在。
姜刚[8](2016)在《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灾害以其突发性和不可准确预测性对人类生活影响较大,其中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中国人民造成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20世纪地震学的最大进展之一是发现地震发生在断层上,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GPS技术能够精确的获取地壳的形变信息,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探求强震的孕育、发生以及发展规律,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地震的破坏程度。龙门山断裂地质构造复杂,活动不稳定。本文以龙门山断裂带为研究区域,采用GRACE数据计算其周围的重力变化,研究同震形变的的分布规律,并构建速度场模型,分别采用三角形法和四边形法计算其应变变化分布。结合GPS、水准数据对龙门山断裂的断层模型进行了反演计算,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研究了关于地壳形变的位错理论及卫星重力,基于矩形半空间弹性位错理论模型数值模拟计算地表水平位移、垂直变化、以及重力变化的分布。当利用GRACE数据计算地表重力变化时高斯滤波对去条带误差的效果,其结论为当平滑半径为600km时,效果良好。(2)龙门山断裂的同震位移分布特征为在以映秀-北川断裂为中心的震中区范围内,离开断裂便很快衰减,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形成强烈的地壳水平方向的缩短,再加上龙门山断裂带西侧附近区域的GPS站的运动方向南部偏向南,而北部偏向北的有序偏转。(3)计算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20042015年的平均GRACE重力场变化相对于2003年的重力场的变化,并通过应力场变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了汶川地震的发生与GRACE重力变化相关;其中成都附近地区的GRACE重力异常变化在汶川地震前后变化较为显着。(4)当用多面函数法建立龙门山断裂的速度场模型时,若选择过多的结点出现过拟合现象,研究了光滑因子对模型精度的影响,结论为光滑因子在[0.001-0.05]范围内取值,对模型的精度影响甚微。(5)利用GPS观测数据分别基于三角形法和四边形法计算分析了该龙门山地区的水平主应变、垂直主应变以及XY面、XZ面和YZ面的剪应变。通过分析对比,最后结果显示水平应变在处于断层附近的应变为正负应变的积累,与地质结果对比正好对应于公认的青藏高原板块向东运动碰到刚性的华南地块后应变在两个板块边缘高度积累,进而导致地震发生的事实一致。垂直应变结果显示在主断裂带以东南应变为负值,以西北应变为正,说明东南部地表略有下沉,西北部地表出现抬升情况,恰与龙门山断裂带东侧以下降为主地质结果相吻合。(6)采用粒子群算法反演龙门山断裂地震断层滑动参数时,将复杂断层看成是22个子断层单元组合,来逼近真实的模型。当采用单一数据反演时,GPS的反演结果与水准数据的反演结果具有一致性。均显示为垂直断层方向的断层滑动最为突出,其次为走滑方向,表现出该断层滑动以右旋、逆冲运动为主,断层运动性质与构造地质结果基本一致。当采用多种数据联合反演时,把gps?作为未知数,与断层参数一起同时反演的反演结果优于采取常规的等权分配的反演结果。
张银行[9](2012)在《闽台武术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所指向的“闽台”疆域概指西北横亘武夷山脉与江西相邻、西南高耸博平山脉与广东相接、东北绵延太姥山脉与浙江毗连、东南滨海与台湾相望之“三山一海一岛”界内的自然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福建省和台湾省全境。文化区域与相对固定、明确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不同,相对模糊。因之,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区域以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为主,但不乏部分触须渐及其文化所辐射、流播的相邻区域及海外。研究对象为闽台及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涉及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合。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探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闽台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闽台自然与人文环境,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等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探索闽台武术文化基质、发展阶段、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因,揭示闽台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在谋篇布局上紧紧围绕闽台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场域、闽台本体武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构建四大环节展开。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某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展开必须预设和铺垫的场域,本体武术文化与相关武术文化是支撑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二元结构”,理论构建是武术本体与相关文化研究之后的提升之举,与自然人文场域相回应、对仗,此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三步曲。围绕上述四大环节、三步曲奏,论文内容及结构上共由十七单元组成,除论文撰写规范与结构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导论及结论部分外,其余十五大主题构成了本研究的脊梁。各主题貌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珠联璧合的有机整体,都力图从不同视角尽可能全面展示闽台武术文化的五彩缤纷。导论部分(第1单元)包括闽台武术文化的研究缘起,研究展开所依持的理论支撑、方法论、前期基础,研究的思路、区域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研究的现状把握等。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场域奠基(第2单元)。界定、梳理了研究所涉及的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闽台武术氤氲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土壤,“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以及闽台“和而不同”的内部区域差异性。该部分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展开的场域预设。闽台武术本体文化部分(第3-5单元)。对福建本土及其在它域流布的拳种进行了各臻片区的统计,并对其地域分布特征、拳种流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对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提炼,对其有别于北方拳种之“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进行了文化、地理、实战需要的多位解读,并展示了福建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对台湾地区流传的武术拳种进行了汇总表列,在揭示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台湾北派武术发展的机缘、根基与策略,再现了台湾南派武术的主要内容、传承单位与形式,及其在复兴与困惑中的多元化选择。分析了当前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组织特点,并对比了台湾地区武术组织管理与大陆地区的异同点。选取了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虽非闽台本土拳种但已在台湾传承了六十余年的太极拳,以及罗乾章所传粤派洪拳四个个案,分别自渊源、传承、技术特点、拳经拳谱、海内外传播、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其所负载的地域文化信息。闽台武术相关文化部分(第6-15单元)。晋末以降的中原及周边移民奠定了福建武术的基础,明清以迄日据时期以闽为主以粤为辅的移民将南派武术携往台湾,光复前后大陆各地军民入台成为台湾北派武术的源头。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的拳器阵、技术风格、精神传统、尚武地域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清战争期间,附郑的沿海拳勇之士及素练之师跟随郑氏进入台湾。阵头为闽台所独有,宋江阵、狮阵更专以武术表演、阵法操练为主。武术不仅成为戏曲、武侠影视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更成为港台武侠文学和影视的有机构成,台湾的武侠意象是台湾文化心理的折射。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闽越族悍勇善战,其健斗余风至今仍渗透于台湾原住民群落之中,闽台两地客家群落中的武术均展示了两地由来已久的普遍尚武风习,他们的武术散发着一股原始朴拙的气息。强烈的宗族观念与辄相斗杀的民性使闽台酷烈的械斗之风经久不衰,极大促进了闽台民间尚武风气的浓厚及两岸武术交流。闽台易得风气之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闽籍善武人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武人的革命活动,及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都体现了闽台武人的入世精神。天地会萌发于福建漳州地区。天地会等会党中多传习武术活动,形成了主在洪门中传习的“洪拳”。伴随天地会的海内外传播,尚武之习、武术内容也随之传布,尤其在闽台习武群落中形成了交叉于会党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维文化事象次层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现象。陈嘉庚等侨领的支持、沈扬德等拳师的外流、依托“估俚间”习武自卫的大量华人劳工成为福建武术海外传播的人力载体,福建(鹤拳)成为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两岸隔阂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前站。宋代大批武闱夺魁的武人在全国的位置及本土地域分布恰是地域尚武风气的反映。曾公亮主编的旷世兵书《武经总要》为后世武人研究宋及以前武术的重要史料。俞大猷妙绝天下的棍技及具有“通论”意义的武术理论专着《剑经》成为中国武术众多拳种流派理论采借的渊薮,其人其技其着作对与其同时代及后起的军事家、武术家及其论着,少林武术、西北武术乃至海外武技均有着或浅或深的影响。闽台武术文化丰富而灵动的武术因子更吉光片羽式的渗透在物化的建筑、地名,记载在方志稗史中,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俗谚俚语里。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提升(第16单元)。该部分是“宏论约取”的提升环节,内容包括山海一体基框内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兵燹与私斗交织的发生论、碎而不散的“块状”形态论、离异与回归的交流与传播论,及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导览。结论(第17单元)。闽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环境是闽台武术诞育的母体;战争与私斗是闽台武术发生发展的内驱力;移民是闽台武术发展一以贯之的脊线;闽台武术交流因两岸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族与文化认同是闽台武术交流、对外传播与反哺的心理动力;闽台武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闽台武术文化具有开拓进取、抗争不屈、入世刚健的精神品质;闽台武术文化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和“块状”景观形态;闽台武术凝聚和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地(海)关系理论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的一种范式。
王丹[10](2011)在《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经济社会转型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空间处于深刻而迅速的变革之中,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发生变化。根据我国现行制度框架,制度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要素。本文在总结制度与居住空间结构演化一般机理的基础上,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同时结合GIS绘图技术,对上海市解放前、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社会空间,以及制度对居住空间结构演进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外转型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进行总结,从其制度成因角度探求转型期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的共有规律,最后提出解决居住空间结构现存问题的措施与建议。全文按照“一般规律总结——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制度成因——中外对比”这一主线,可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在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概念入手,指出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我国现阶段的制度框架使自上而下型机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尤其突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对解放前、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进行总结。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市居住空间形态特征主要体现为:紧凑的空间形态;工业扩张成为居住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职、居”接近使“单位”成为居住空间的细胞元;以标准化“工房”作为主要的住宅形式;均质化的居住空间,居住条件普遍较差。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空间特征表现为“单位”内的同质化与单位间的异质化现象,即职业上的空间分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居住空间的总体形态表现为:(1)居住空间急剧外延扩张;(2)总体上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呈同心圆状圈层结构;(3)高档社区集中于市中心与城市的东西轴线;(4)中低档社区集中于北侧外环线附近;(5)居住密度自城市中心向外围梯状递减(6)总体上仍表现为“大混居,小聚居”的特征。上海市居住空间的演化过程是旧城改造中豪华住宅区嵌入中心区老住宅区的过程,是城市扩张中新住宅区的填充过程与豪华住宅区的形成过程。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在理解影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一般因子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影响上海居住空间结构的主导驱动因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地政策因素是影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经济因素、人口增长、管理政策因素。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沿着旧城改造与城市扩展两条主线探讨上述制度政策对居住空间结构的具体影响。本文认为政府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及企业化战略措施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最本质原因。政府的企业化战略体现为:(1)为促进经济增长,过分透支房地产业的发展;(2)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地方财政收入;(3)把塑造城市形象作为吸引外来资本的手段。为保证这些战略的实现,政府直接主导旧城改造。在城市扩张当中政府的企业化战略体现为:开发区、商务区的修建引导了城市的拓展方向,并带动新居住区的形成;直接在开发区周边规划、建设国际社区,以此作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手段。政府一系列向资本倾斜的政策给上海市居住空间带来的问题包括:房价高涨引发社会问题;居住绅士化对中低收入居民的驱逐和排挤;拆迁与安置导致空间公正的缺失;中心区用地的商业化与居住职能淡化。第四部分为中外对比分析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六章。对中东欧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与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总结,并对其居住空间结构及制度变迁与我国进行了对比,认为我国的制度变迁存在独特性,主要体现为:“强政府、弱社会”的社会氛围使行政权力被放大;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政府仍保留主要权力;渐进式土地制度改革使地方政府与企业结成联盟。根据以上研究,本文认为解决目前政策缺陷的根本措施是要促进政府管理模式由管治向治理的转化。具体的措施包括:明确政府职能;建立土地出让金专款专用制度;引入物业税降低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完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促进城市规划作用的理性回归。
二、科技板块仍将惯性上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板块仍将惯性上冲(论文提纲范文)
(1)A股迎利好 央行降准释放万亿资金(论文提纲范文)
央行降准力度超预期 为市场释放1万亿长期资金 |
60日均线获强支撑 沪指大概率冲击3550点上方 |
锂电池炒作已传导到最上游 本周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三方面 |
投顾看盘 |
新能源抱团加速 核心个股或巨震注意控仓 |
(2)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分析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治背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传媒领域 |
1.1.2 行业背景:媒体融合实践全面铺开 |
1.1.3 理论背景: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应用面不断拓宽 |
1.2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 |
1.3.1 媒体融合的概念和发展规律方面 |
1.3.2 媒体融合政策研究方面 |
1.3.3 政策工具在其他行业的应用方面 |
1.3.4 文献研究综述 |
第2章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媒体融合 |
2.1.2 政策工具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策工具分类理论 |
2.2.2 政策工具选择理论 |
2.2.3 政策过程理论 |
2.3 分析框架与思路、方法 |
2.3.1 分析框架 |
2.3.2 分析思路 |
2.3.3 分析方法 |
第3章 江西省媒体融合发展政策的历程分析 |
3.1 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发展历程 |
3.1.1 萌芽期(2006-2013)的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 |
3.1.2 初创期(2014-2018)的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 |
3.1.3 推进期(2019-今)的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 |
3.1.4 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内容阶段性梳理 |
3.2 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实施成效介绍 |
3.2.1 萌芽期(2010-2013)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实施成效 |
3.2.2 初创期(2014-2018)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实施成效 |
3.2.3 推进期(2019-今)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实施成效 |
3.2.4 段媒体融合政策实施成效阶段性归纳 |
第4章 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分析 |
4.1 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 |
4.1.1 分析标准 |
4.1.2 政策工具分析过程 |
4.1.3 政策工具分布 |
4.2 基于政策类型的分析过程 |
4.2.1 分析标准 |
4.2.2 分析过程及分布情况 |
4.3 基于政策阶段的综合分析 |
4.3.1 分析标准 |
4.3.2 分析过程及分布情况 |
4.4 基于政策工具的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分析评估结论 |
4.4.1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侧重对思想认识的提升和机制体制的整合 |
4.4.2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在市场面的手段少、频率低 |
4.4.3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在供给面、环境面的手段运用不均衡 |
4.4.4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的侧重点从供给面迁移到环境面 |
第5章 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政策的问题与分析 |
5.1 媒体融合政策工具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政策工具数量少且类型分布不均衡 |
5.1.2 政策工具在省市县三级媒体融合中运用效果不平衡 |
5.1.3 政策工具推动媒体融合深度不足 |
5.1.4 政策工具使用的前瞻性有欠缺 |
5.2 媒体融合政策工具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科学运用政策工具的能力有待提升 |
5.2.2 选择政策工具的政策发展目标不清晰 |
5.2.3 选择政策工具的主客观条件欠佳 |
5.2.4 行政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滞后于发展实践 |
第6章 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优化建议 |
6.1 优化政策工具组合配置,丰富市场面、环境面的政策运用 |
6.2 细化媒体融合分级目标,加强政策工具的配合 |
6.3 深化媒体融合主体建设,加大人才队伍等投入 |
6.4 强化政策工具规制手段,加快升级考核评估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万国公报》的“大美国事”栏目 |
第一节 《万国公报》的栏目 |
一、《万国公报》概览 |
二、《万国公报》的栏目构成 |
第二节 “大美国事”栏目变迁及类别 |
一、“大美国事”栏目变迁 |
二、“大美国事”栏目的报道类别 |
第三节 “美国报道”在各国报道中的位置 |
小结 |
第二章 “大美国事”的基本量化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报道”内容的类别分析 |
一、外交类报道 |
二、经济类报道 |
三、国内政治类报道 |
四、灾害类报道 |
第二节 “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与信息重点的变动 |
一、“美国报道”信息数量的变化 |
二、“美国报道”信息重点的变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报道”中的政治经济报道 |
第一节 选举与总统制内容的报道 |
一、《万国公报》与总统选举 |
二、中国人对美国政体认识的演变 |
第二节 美国政治局势变化 |
一、抚与剿:对印第安人的政策变迁 |
二、开放或保守: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 |
第三节 美国经济问题的报道 |
一、美国农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 |
二、通商贸易的报道 |
第四节 美国矿冶的发展 |
一、对美国矿冶发展基本状况的报道 |
二、对美国西部矿业开发影响的描述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报道中的科技生活报道 |
第一节 工业化的发展 |
一、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二、生活设施的进步 |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状况 |
一、科学技术对科学考察的促进 |
二、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报道”中的国际交往报道 |
第一节 对华外交的报道 |
一、有关在美华工问题的报道 |
二、有关留美学生的报道 |
第二节 对英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美国以独立国家的姿态与英国进行的外交 |
二、学习与超越:英美外交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对俄外交的报道内容 |
一、火油贸易 |
二、俄土战争 |
三、日俄战争 |
小结 |
第六章 “美国报道”与美国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对天朝上国的否定 |
第二节 新观念的输入:美国形象构造 |
一、文明形象的构建 |
二、大国形象的构建 |
三、对美国的再认识 |
小结 |
第七章 “美国报道”与中美关系演变 |
第一节 中美关系对“美国报道”的影响 |
一、近代中美两国关系脉络 |
二、中美关系与“美国报道” |
第二节 中美关系变化前后“美国报道”的趋势对比 |
小结 |
第八章 “美国报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方价值观念的传输员 |
一、时空观与义利观的转变 |
二、教育观念的改变 |
三、西方医学来袭 |
第二节 中国社会风俗变化的促进者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变法维新思想的启蒙人 |
一、变法思想的重要来源 |
二、对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 |
第四节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助推剂 |
一、中国与博览会 |
二、工商业的发展 |
小结 |
结语:《万国公报》之“美国报道”的认识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型电驱动叉车举升系统及其节能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叉车的发展现状 |
1.1.2 叉车性能评估 |
1.2 工程机械的节能方法 |
1.2.1 新能源技术 |
1.2.2 混合动力技术 |
1.2.3 能量回收技术 |
1.2.4 提高工作装置的能量利用率 |
1.3 叉车举升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
1.3.1 现役叉车举升系统 |
1.3.2 叉车举升系统工作能量流动途径 |
1.3.3 举升机构传动副 |
1.3.4 动力源的控制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动系统设计 |
2.1 举升系统的工作要求 |
2.1.1 叉车举升系统的工作原理 |
2.1.2 柳工叉车CPD30技术参数 |
2.1.3 动态举升过程分析 |
2.1.4 动态举升过程仿真 |
2.1.5 其他要求 |
2.2 传动方式及其布置 |
2.2.1 传动方式 |
2.2.2 系统布局 |
2.3 传动机构设计 |
2.3.1 原动机选型 |
2.3.2 滚动螺旋副设计 |
2.3.3 同步带传动设计 |
2.3.4 制动器选型 |
2.4 系统物理学参数 |
2.4.1 参数分类 |
2.4.2 物理学参数的计算与统计 |
2.4.3 举升系统物理学参数属性与取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3.1 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字仿真分析法 |
3.2 功率键合图理论 |
3.2.1 功率键合图的构成元素 |
3.2.2 功率键合图方法的运用步骤 |
3.3 举升系统键合图模型 |
3.3.1 基本键合图模型 |
3.3.2 键合图模型简化 |
3.4 举升系统状态方程 |
3.4.1 变量确定 |
3.4.2 键合图元的特性方程 |
3.4.3 非积分因果关系状态变量代换消元 |
3.4.4 势守恒方程与流守恒方程 |
3.4.5 系统输出变量表达式 |
3.4.6 举升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 |
3.4.7 参数计算信息流 |
3.5 系统特性分析 |
3.5.1 键合图元参数确定 |
3.5.2 举升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具体化 |
3.5.3 系统能控性 |
3.6 举升系统的数字仿真方法 |
3.6.1 数值计算方法及其选择 |
3.6.2 计算步长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刷直流电机的控制与驱动 |
4.1 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驱动方法 |
4.1.1 无刷直流电机的特点 |
4.1.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驱动系统构成 |
4.1.3 无刷直流电机的双闭环调速控制 |
4.2 基于模糊PID的电机控制 |
4.2.1 PID控制原理 |
4.2.2 模糊控制 |
4.2.3 无刷直流电机的模糊PID控制器 |
4.3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过程 |
4.3.1 控制器参数整定 |
4.3.2 定义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 |
4.3.3 输入变量模糊化与输出变量解模糊 |
4.3.4 模糊规则 |
4.4 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 |
4.4.1 转子位置检测 |
4.4.2 六步梯形换相 |
4.4.3 PWM换相调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举升系统动态仿真 |
5.1 仿真软件介绍 |
5.2 给定转速信号发生模块 |
5.3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驱动模块 |
5.3.1 无刷直流电机模型 |
5.3.2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 |
5.3.3 转速调节器 |
5.3.4 电流调节器 |
5.4 举升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5.4.1 系统系数矩阵计算 |
5.4.2 控制矢量计算 |
5.4.3 状态空间表达式求解 |
5.4.4 其它功能 |
5.5 电源与测量模块 |
5.5.1 工作效率的计算方法 |
5.5.2 效率计算的仿真实现 |
5.6 举升过程动态仿真 |
5.6.1 仿真模型整体 |
5.6.2 仿真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举升实验 |
6.1 实验台搭建 |
6.1.1 传动机构设计 |
6.1.2 支撑结构设计 |
6.1.3 电控系统 |
6.1.4 检测设备与电路 |
6.2 实验方案 |
6.2.1 实验目的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步骤 |
6.3 实验结果 |
6.3.1 实测曲线 |
6.3.2 实验结果数据统计 |
6.3.3 实验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泡沫经济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经济泡沫的内涵和外延 |
一、经济泡沫的定义与载体 |
二、经济泡沫的形成条件 |
三、经济泡沫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第二节 泡沫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
一、泡沫经济的定义 |
二、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关系 |
三、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四、泡沫经济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五、泡沫经济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
第三节 泡沫经济的载体及其特性 |
一、资产价值的难以确定性 |
二、各种资产的供求特性 |
三、易成为泡沫经济载体的资产及其特性 |
第三章 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与现实机制 |
第一节 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 |
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
三、有效市场假说与证券价格波动 |
第二节 股市泡沫存在的现实机制 |
一、非有效市场 |
二、不完全信息 |
三、政府干预的影响 |
四、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 |
第四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衡量与界定 |
第一节 股市泡沫经济衡量界定的困难 |
一、股票内在价值难以确定 |
二、股市泡沫经济不存在数值上的严格界限 |
三、非市场因素造成的衡量界定困难 |
第二节 衡量界定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方法 |
一、市盈率 |
二、市净率 |
三、换手率 |
四、巴菲特指标 |
五、对市场情绪的观测 |
第三节 似是而非的股市泡沫经济的几种情况 |
一、单只股票的异常状态 |
二、某个板块股票的异常状态 |
三、股市整体短期内连续暴涨 |
第五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与运行规律 |
第一节 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事件 |
一、2007年非典型泡沫经济事件 |
二、2015年典型泡沫经济事件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表现 |
一、估值指标暴涨 |
二、总市值飙升 |
三、成交额和换手率激增 |
四、市场情绪狂热 |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运行规律 |
一、形成: 逐渐积累 |
二、发展: 迅猛膨胀 |
三、破灭: 突然崩溃 |
四、回归:缓慢恢复 |
第六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影响 |
第一节 股票市场泡沫向泡沫经济转化的可能途径 |
一、股市泡沫转化为泡沫经济的一般条件 |
二、经济周期波动 |
三、股市泡沫加速实体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反作用 |
四、金融因素变化 |
五、国际资本流动 |
六、技术革命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的成因 |
一、对于未来经济高增长的预期 |
二、超额货币供给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 |
三、实体经济回报率较低 |
四、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 |
五、金融监管的缺陷 |
六、投资者结构问题突出 |
七、部分企业助推股市泡沫 |
八、政府行为有利于股市泡沫的发展 |
九、媒体言论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 |
十、泡沫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形成时期的影响 |
一、微观层面影响 |
二、宏观层面影响 |
第七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及其危害 |
第一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 |
一、泡沫经济破灭的逻辑必然性 |
二、对经济高增长预期的逆转 |
三、资金持续流入的状态发生逆转 |
四、政府为控制风险而加强干预 |
五、投资主体的行为转变 |
六、全球金融风险的影响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破灭的危害 |
一、微观层面危害 |
二、宏观层面危害 |
第八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哲学解读 |
第一节 存在泡沫经济的社会形态 |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含义 |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存在泡沫经济 |
三、A股市场泡沫经济具有社会形态基础 |
第二节 产生泡沫经济的社会心理 |
一、欲望支配世界 |
二、理性与非理性 |
三、单向度思想 |
四、集体无意识 |
第三节 股市泡沫经济的本质是金融异化 |
一、异化概念的内涵与沿革 |
二、金融异化的含义、表现及原因 |
三、金融异化导致股市泡沫经济的机制 |
第九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 |
一、日本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二、日本股市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
第二节 美国世纪之交纳斯达克泡沫经济 |
一、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二、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
第三节 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 |
一、台湾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二、台湾股市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十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防范 |
一、正确认识股市泡沫经济 |
二、虚拟经济应当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
三、倡导理性投资与价值投资 |
四、加强金融监管 |
五、完善股市相关制度 |
六、建立股市泡沫经济的监控预警机制 |
七、建立股市平准基金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发展时期的治理 |
一、控制资金流入股市 |
二、抑制投机性交易 |
三、冷却投机狂热情绪 |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治理 |
一、及时应对股市泡沫经济破灭 |
二、有效进行不良资产管理 |
三、逐步刺激股市复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大国关系 |
一、国际体系转型的逻辑元论 |
(一)国际体系的概念分析 |
(二)国际体系转型的动力 |
(三)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 |
二、国际体系转型中的体系大国 |
(一)转型理论中的大国意涵 |
(二)转型实践中的大国角色 |
(三)转型历史中的大国互动 |
三、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大国关系模式 |
(一)维也纳体系为代表的权势均衡模式 |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代表的集团对抗模式 |
(三)雅尔塔体系为代表的两极争霸模式 |
第二章 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变革 |
一、当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基本态势 |
(一)世界权力的流散 |
(二)系统效应的强化 |
(三)体系混沌的凸显 |
二、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的现实挑战 |
(一)体系结构转型中的中美权力矛盾 |
(二)体系规范转型中的中美制度竞合 |
(三)体系文化转型中的中美战略互疑 |
三、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 |
(一)国际格局调整与中美大国发展 |
(二)国际秩序重构与中美大国战略 |
(三)国际体系治理与中美大国责任 |
第三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基础与条件 |
一、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利益基础 |
(一)中美相互依赖的深化 |
(二)中美共同利益的拓展 |
二、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制度条件 |
(一)中美制度合作的现状 |
(二)中美制度合作的前景 |
三、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战略共识 |
(一)中美战略观念的互动 |
(二)中美战略共识的凝聚 |
第四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原则与模式 |
一、相互尊重国家利益 |
(一)主权原则与领土完整 |
(二)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 |
(三)大国地位的彼此认同 |
二、推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 |
(一)坚持和平共处外交原则 |
(二)深化合作共赢利益格局 |
(三)建设中美新型军事关系 |
三、实现国际体系中的共生共荣 |
(一)共生系统与系统共生 |
(二)中美关系的动态平衡 |
(三)稳定优良的世界秩序 |
第五章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路径选择 |
一、权力分享:跳出“修昔底德陷阱” |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权力分享 |
(二)中国实力上升与中美实力差距 |
(三)中美在彼此尊重前提下分享权力 |
二、制度合作:新时代的“大国协调” |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制度合作 |
(二)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与美国制度霸权 |
(三)中美在相互依存背景下开展制度合作 |
三、思维创新:超越“冷战思维” |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思维创新 |
(二)超越历史局限与中美全方位交流 |
(三)中美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创新互动观念 |
四、发展协同:中美两国的“共同进化” |
(一)国际体系大国之间的共同进化 |
(二)化解旧有矛盾与规避新型冲突 |
(三)中美在国际体系进化趋势中协同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和动力学机制 |
1.1.1 青藏高原隆升演化历史 |
1.1.2 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动力学机制 |
1.2.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断裂对高原隆升动力学约束 |
1.3. 青藏高原现今GPS地壳形变研究 |
1.3.1 青藏高原及周边GPS地壳形变观测 |
1.3.2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及滑动速率研究 |
1.3.3 印度次大陆与喜马拉雅地区的GPS观测研究 |
1.4. 阿尔金断裂中段、祁漫塔格及柴达木盆地西南缘地区构造背景 |
1.5. 论文选题依据 |
1.5.1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地壳变形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2 青藏高原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地壳减薄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3 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突破点 |
1.5.4 论文研究工作量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区域构造、深部构造环境 |
2.1.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变形、新生代断裂带演化的争论 |
2.2. 青藏高原北部主要造山带的研究历史 |
2.3. 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深部构造环境 |
2.4.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活动断裂分布、山脉隆升与构造盆地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北部与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构建 |
3.1.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设计 |
3.2. 连续GPS台站观测桩设计、架设技术方法 |
3.3. 连续GPS站点建设过程及描述 |
第四章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数据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
4.1. GPS数据处理 |
4.1.1 天线相位中心模型 |
4.1.2 潮汐模型 |
4.1.3 大气折射模型 |
4.1.4 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 |
4.1.5 参考框架及其实现 |
4.2. 区域参考框架实现 |
4.3. GAMIT/GLOBK软件基本工作原理 |
4.4.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数据预处理 |
4.5. 阿尔金断裂中段连续GPS观测网络的数据处理 |
4.5.1 单日松弛解解算 |
4.5.2 单日松弛解合并到全球框架下 |
4.6. 连续GPS台站时间序列分析及误差分析 |
4.6.1“大尺度”连续GPS台站位置时间序列的相关噪声分析 |
4.6.2 单台站GPS在ITR2008框架的时间序列、及移除线性趋势后的周年半周年项拟合时间序列图 |
4.6.3 塔里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分析 |
4.6.4 柴达木盆地内部站点间相对运动的季节项变化 |
4.6.5 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台站相对位移时间序列分析 |
4.6.6 单GPS台站时间序列频谱分析 |
4.7. 跨阿尔金断裂中段的连续GPS速度场 |
4.7.1 ITRF2008框架下的速度场 |
4.7.2 塔里木刚性块体参考框架下的阿尔金中段观测网络速度场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阿尔金断裂中段及其周边断裂运动学模型反演数值模拟 |
5.1. 震间形变位错理论 |
5.1.1 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数值模拟 |
5.1.2 弹性-黏弹性介质地震周期数值模拟 |
5.2. 青藏高原北部跨阿尔金断裂GPS观测剖面 |
5.2.1 阿尔金断裂中部(90oE)连续GPS观测速度结果 |
5.2.2 阿尔金断裂车尔臣河段(86oE)GPS速度场 |
5.3. 阿尔金断裂二维弹性模型反演 |
5.3.1 弹性深位错模型反演 |
5.3.2 弹性-黏弹性位错模型反演 |
5.4. 阿尔金断裂三维块体模型构建与反演计算 |
5.4.1 Okada弹性计算程序 |
5.4.2 GPS数据反演跨阿尔金断裂西段青藏高原北部与塔里木盆地地壳介质差异 |
5.4.3 应用后向滑移“Back slip”的三维线弹性块体模型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块体运动 |
5.4.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青藏高原西北部阿尔金断裂西段构造地貌与地壳形变特征 |
6.1. 青藏高原西北部构造环境 |
6.2. 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断裂分布 |
6.3. 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
6.4. GPS速度场分析与震源机制解讨论 |
6.4.1 青藏高原西部GPS速度场分析 |
6.4.2 青藏高原西部震源机制解揭示构造运动环境 |
6.5. 2014年于田 7.3 级地震发震构造与区域地貌形态关系分析 |
6.5.1 2014年 7.3 级地震及余震分布、发震构造关系讨论 |
6.5.2 火山地貌、现代冰川侵蚀与区域地形地貌分布 |
6.5.3 克尔牙张性裂谷拉张环境的形成机制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 |
6.6.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GPS观测青藏高原北部与南部的地壳减薄过程 |
7.1. 青藏高原地壳减薄过程及争论的科学背景 |
7.2. GPS速度场及其揭示的含意 |
7.3. 青藏高原应变率场计算 |
7.4.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工作 |
8.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龙门山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及形变分析理论 |
2.1 龙门山断裂带地质构造特征 |
2.1.1 汶川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
2.1.2 汶川地震的成因 |
2.1.3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特点 |
2.2 位错理论及其形变特征 |
2.2.1 位错引起的水平位移 |
2.2.2 位错引起的垂直位移 |
2.2.3 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 |
2.2.4 断层位错和地表形变以及重力改变特点 |
2.3 卫星重力及GRACE数据 |
2.3.1 卫星测定地球重力场基本理论 |
2.3.2 GRACE卫星数据的相应产品 |
2.3.3 GRACE数据计算区域重力场改变理论 |
2.3.4 空间平滑函数的选择 |
2.4 小结 |
第3章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与速度场模型 |
3.1 龙门山断裂带监测数据的获取及处理方法 |
3.2 龙门山断裂带速度场的建立 |
3.2.1 多面函数法构建速度场模型时有关节点个数选择与平滑因子探讨 |
3.2.2 局部多项式拟合法 |
3.2.3 反距离加权法 |
3.3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变形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GRACE观测的龙门山断裂带区域重力及应力变化研究 |
4.1 GRACE观测的龙门山断裂带区域重力变化研究 |
4.1.1 GRACE观测的汶川地区年重力变化 |
4.1.2 GRACE观测的汶川地区季度重力变化 |
4.1.3 汶川地区同震重力变化及分析 |
4.2 GRACE观测的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应力变化研究 |
4.3 小结 |
第5章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壳应变特征研究 |
5.1 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壳应变计算 |
5.1.1 三角形法计算地壳应变 |
5.1.2 四边形法计算地壳应变 |
5.2 利用四边形法获取汶川地区应变特征参数及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同震形变反演 |
6.1 粒子群算法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研究 |
6.1.1 粒子群算法 |
6.1.2 粒子群算法的GPS数据反演断层参数 |
6.2 龙门山断裂带单一数据的三维运动速率反演 |
6.2.1 GPS数据反演 |
6.2.2 水准数据反演 |
6.3 龙门山断裂带联合数据的三维运动速率反演 |
6.3.1 联合反演的数学模型 |
6.3.2 水准和GPS数据联合反演 |
6.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闽台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与发展趋势展望 |
1.2.1 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相关研究现状及启示 |
1.2.2 闽台文化研究现状及启示 |
1.2.3 闽台武术研究现状及启示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假设及可能创新点 |
1.6 研究重点、难点 |
1.7 论文撰写的前的准备工作 |
2 场域奠基——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
2.1 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 |
2.1.1 闽台行政区划 |
2.1.2 闽台建制沿革 |
2.2 文化土壤——闽台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 |
2.2.1 闽台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 |
2.2.2 海山一体——蛮瘴腥臊之隅——乐郊宝地 |
2.2.3 东南偏安——汇聚五方人文精粹 |
2.2.4 地缘开放与海洋灵动——易得风气之先 |
2.3“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 |
2.3.1 好战不羁轻死易发 |
2.3.2 尚功务实奇巧多智 |
2.4 和而不同——闽台区域文化的内部差异性 |
2.4.1 闽与台的“同”与“异” |
2.4.2 福建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
2.4.3 台湾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
本章小结 |
3 名重武林——福建武术本体文化概况纵览 |
3.1 福建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
3.1.1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地域分布 |
3.1.2 福建与它域武术的交叉与渗透 |
3.1.3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
3.2 福建南拳技术巡礼及其特点分析 |
3.2.1 福建南拳技术撷要 |
3.2.2 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 |
3.2.3“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解读 |
3.2.4 兵器与生产生活化的传统武术器械 |
本章小结 |
4 同质异构——台湾武术本体文化发展厘析 |
4.1 国术、台湾武术 |
4.2 台湾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
4.2.1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 |
4.2.2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
4.3 以官方为主导的北派武术发展 |
4.3.1“二二八事件”成为北派武术大发展的肇始 |
4.3.2 党政要员、国术耆老——北派武术得以立足的根基 |
4.3.3 北派武术生根发枝的策略 |
4.4 台湾南派武术的复兴及多元化发展 |
4.4.1 南派武术的主要流传内容 |
4.4.2 南派武术的传承单位——堂号各异的武馆 |
4.4.3 庙会与阵头相结合——台湾南派武术的独特传承形式 |
4.4.4 南派武术的传承现状——以大甲地区武术传承为例 |
4.5 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 |
4.5.1 台湾武术的政府组织 |
4.5.2 台湾武术的民间组织——以中华国术总会为例 |
4.5.3 台湾武术的国际组织 |
4.6 台湾武术组织的特点 |
4.6.1 官方组织少民间组织多 |
4.6.2 官方的组织民间的团体 |
4.6.3 交叉管理重复设置 |
4.6.4 平起平坐不相统属 |
4.6.5 组织健全各司其职 |
4.6.6 特立独行一人多兼 |
4.7 台湾与大陆武术组织的异同点 |
4.7.1 政府组织 |
4.7.2 民间组织 |
4.7.3 国际组织 |
4.7.4 其它 |
4.8 台湾竞技武术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5 知微见着——闽台武术本体文化个案透视 |
5.1 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 |
5.1.1 永春白鹤拳的起源 |
5.1.2 永春拳白鹤拳的内容体系及传承 |
5.1.3 永春白鹤拳的技术特点 |
5.1.4 永春白鹤拳技术体系所折射的文化信息解读 |
5.1.5 永春白鹤拳名称、风格特点反映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 |
5.1.6《永春白鹤拳谱》所透露的文化信息 |
5.1.7 国考载誉四海薪传——由地方而闻名全国 |
5.1.8 渡海南行维扬寰宇——由国内而扬播海外 |
5.1.9 永春白鹤拳与其他拳种流派(它域武技)的关系 |
5.1.10 台湾的白鹤拳系统 |
5.2 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 |
5.2.1 五祖拳的起源与形成 |
5.2.2 五祖拳诸多争议与不实产生的原因分析 |
5.2.3 蔡玉明与“五祖鹤阳拳” |
5.2.4 五祖拳的技法特点 |
5.2.5 五祖拳的传承与发展 |
5.2.6 入世进取,与时俱化——《中华柔术大全》与五祖拳 |
5.2.7 五祖拳的内涵及文化 |
5.3 台湾太极拳发展管窥 |
5.3.1 异彩纷呈的台湾太极拳传承 |
5.3.2 台湾太极拳传承的手段与策略 |
5.3.3 政府的组织民间的团体——台湾太极拳的组织与管理 |
5.3.4 台湾太极拳发展阶段厘分 |
5.3.5 早期台湾太极拳的海外传播与交流 |
5.4 罗乾章、洪拳与同义堂武馆 |
5.4.1 广东拳为主,闽拳为辅——罗乾章所传武艺体系 |
5.4.2 罗乾章所传狮艺 |
5.4.3 罗乾章所传医药 |
5.4.4 罗乾章开创的同义堂武馆体系 |
本章小结 |
6 移民携技——闽与台武术的形成及其交流 |
6.1 中原移民福建与福建武术的形成 |
6.1.1 避乱求生的两晋经济移民 |
6.1.2 平乱建国的盛唐军事移民 |
6.1.3 宋室南渡,举国南迁 |
6.2 闽粤移民与台湾武术的形成 |
6.2.1 从考古看闽台早期文化交流 |
6.2.2 闽粤移民与闽台武术文化交流 |
6.3 光复前后的大陆军事移民台湾与北派武术发展 |
本章小结 |
7 抗争不屈——战争洗礼中的闽台武术 |
7.1 明朝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发展的影响 |
7.1.1 抗倭将领对福建武术发展影响举隅 |
7.1.2 拳、兵器、战阵与福建武术 |
7.1.3 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技术风格与特点的影响 |
7.1.4 保家卫国的浩然之气蔚为福建武林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 |
7.1.5 从倭寇主要劫掠地看其与福建尚武地域的相关性 |
7.2 郑氏抗清与垦殖对闽台武术发展的推促 |
7.2.1 抗清战争与闽台尚武风气 |
7.2.2 严格的军事武艺训练与精锐兵种的训练 |
7.2.3 抗击外夷明郑劲卒显神威 |
7.2.4 收复台湾,“寓兵于农”与闽台武术交流 |
本章小结 |
8 尚阵乐曲——闽台民俗体育与艺术中的武术存在 |
8.1 闽台阵头中的十八般武艺 |
8.2 闽台独有的武术阵头——宋江阵 |
8.2.1 宋江阵的源流众说 |
8.2.2 宋江阵产生的渊源初厘 |
8.2.3 宋江阵的器械与《水浒》人物的对仗 |
8.2.4 宋江阵的种类 |
8.2.5 宋江阵的表演程式 |
8.2.6 闽台两地宋江阵的传承 |
8.2.7 闽台宋江阵的对比 |
8.3 闽台武(舞)狮中的武艺 |
8.3.1 武(舞)狮中的武艺 |
8.3.2 绵延不绝狮武踪——寓武于阵的晋江安海下山后狮阵 |
8.4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功艺术 |
8.4.1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术题材 |
8.4.2 舞台上的武功艺术 |
8.5 台湾的武侠世界 |
8.5.1 台湾的武侠小说 |
8.5.2 早期的台湾武侠影视 |
8.5.3 台湾武侠现象解读 |
本章小结 |
9 原始朴拙——闽台少数人群落中的武术 |
9.1 悍勇善战闽越族 |
9.1.1 闽越相融 |
9.1.2 秦汉之际的辉煌——参与中原逐鹿 |
9.2 台湾原住民的原始形态武术与尚武健斗俗习 |
9.2.1 台湾原住民的族源与分布 |
9.2.2 台湾原住民的武器 |
9.2.3 台湾原住民的彪悍健斗风习 |
9.2.4 祭典与成年礼——原住民尚武之风的寄存形式 |
9.2.5 会所(公庙)——斯巴达式的勇士训练场 |
9.2.6 神话传说——原住民的英雄史诗 |
9.2.7 敌对与反抗——原住民尚武好战的传统和刚烈的民性 |
9.3 闽台客家武术 |
9.3.1 闽西客家武术 |
9.3.2 台湾客家武术 |
9.3.3 台湾客家武术考察——以西螺七嵌武术为例 |
9.3.4 流民拳与岳飞拳——客家人的拳与主要在客家流传的拳 |
本章小结 |
10 崇宗奉祖——闽台“辄相斗杀”的械斗之风 |
10.1 宗族组织的蔚然兴起 |
10.1.1 适者生存—移民社会的群聚惯习—宗族形成的前置基础 |
10.1.2 理学的调适—宗法制度的庶民化—宗族形成的理论支撑 |
10.1.3 历史与现实——靖乡保族与基层自治——宗族组织的建构与强化 |
10.1.4 宗族意识的强固与细化 |
10.2“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宗族械斗与尚武之风 |
10.2.1 林林总总的福建械斗——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争 |
10.2.2 闽粤械斗流风所及——台湾的分类械斗 |
10.2.3 闽台械斗的异同比较 |
10.3 闽台械斗之风兴盛的内因剖析 |
10.3.1 闽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
10.3.2 宗族社会的内聚与排外 |
10.3.3 好功尚名的民气 |
10.3.4 官府的不作为 |
10.4 对闽台社会发展的影响 |
10.4.1 民风飘向黩武,社会发展阻滞不前 |
10.4.2 民性好义尚公,反哺族群发展 |
10.5 械斗对闽台武术发展与交流的推促 |
10.5.1 推动了闽台尚武之风的浓厚 |
10.5.2 促进闽台两地拳师傅的流动 |
10.5.3 促进武馆及阵头的创立 |
10.5.4 形成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 |
本章小结 |
11 入世进取——近现代革命中的闽台武术活动 |
11.1 浩气荡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闽籍武人 |
11.2 “古田会议”放光芒——福建苏区的武术活动 |
11.2.1 “古田会议”的召开 |
11.2.2 武术为革命战争服务 |
11.2.3 群众体育中的武术活动 |
11.3 悲壮惨烈——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中的武艺 |
11.3.1“桑梓之地,义与存亡” |
11.3.2 惨烈战争,全民皆兵 |
11.3.3 黑旗军、大刀术与领率作用 |
11.3.4 义军、民团多英雄 |
11.3.5 殖民时期绵延不绝的番汉反抗运动 |
本章小结 |
12 扑朔迷离——会党语境中的闽台武术 |
12.1 天地会的萌发—— 天地会形成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
12.2 天地会形成的原因分析 |
12.2.1 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12.2.2 宗族械斗成为天地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
12.2.3 在融摄前起会党及民间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
12.2.4 乡党、宗族与会党 |
12.3 会党兴衰的劲敌——义民、乡勇与团练武装 |
12.4 会党结社(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1 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2 福建哥老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3 福建大刀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4 天地会成为南少林武术寻绎的端绪 |
12.5 天地会与近代民主革命 |
12.6 天地会的海外发展与武术活动 |
12.6.1 天地会成为南洋华人的情感维系纽带与庇护组织 |
12.6.2 天地会在海外的流变与发展 |
12.6.3 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福建武术乃至中华武术的海外传播 |
12.7 历史与现实——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
12.7.1 南少林寺遗址考察 |
12.7.2 天地会与“南少林”的源起—灾难叙事的逻辑一致性 |
12.7.3 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
12.7.4 以南少林为题材的武侠影视 |
12.7.5 宗族社会与南少林 |
12.8 洪门余绪 |
12.8.1 产生于洪门的拳种——洪拳 |
12.8.2 洪门与达摩是少林武术的艺祖 |
12.8.3 今之洪门往往成为武术机构的代名词 |
本章小结 |
13 海丝武踪——闽台武术的海外传播 |
13.1 福建武术在东南亚的传播 |
13.1.1“越”源如缕、精美绝伦的马来兵器 |
13.1.2 福建侨领与东南亚武术传播 |
13.1.3 福建拳师与东南亚武术举隅 |
13.1.4 闽台武人与太极拳的东南亚传播 |
13.1.5“估俚间”——华人劳工自卫中的武术传播 |
13.2 福建武术与日本空手道 |
13.2.1 早期福建移民奠定琉球武术的基础 |
13.2.2 福建是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 |
13.3 台湾武术的海外传播 |
13.3.1 台湾武术对日本、韩国的传播 |
13.3.2 台湾武术对东南亚及欧美的传播 |
13.4 武术传播海外的途径与形式 |
13.4.1 移民是福建武术传播的主要载体 |
13.4.2 早期战争的遗留 |
13.4.3 战败逃亡与隐逸它乡 |
13.4.4 商贸往来 |
13.4.5 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14 震烁古今——八闽武人及着作赏析 |
14.1 武闱夺魁——宋代福建武举人及其地域分布 |
14.1.1 宋朝福建武举(武状元)在全国的位置 |
14.1.2 宋朝福建籍武状元 |
14.2 尚武以宣其威,设营卫以整其旅——曾公亮与《武经总要》 |
14.2.1 曾公亮其人、《武经总要》版本及其问世缘起 |
14.2.2《武经总要》的内容体系 |
14.2.3 细大毕载、足资钩稽——内容宏富的宋代兵器荟萃 |
14.2.4 发凡起例——《武经总要》的范式作用 |
14.2.5 入世应时——《武经总要》所载负的时代武术信息 |
14.2.6“十八般武艺”已初具雏形 |
14.3 剑名天下——俞大猷与《剑经》 |
14.3.1 才兼文武,矢志报国的俞大猷 |
14.3.2“荆楚”、“剑”与“棍” |
14.3.3 以剑彰棍——“剑”与《剑经》 |
14.3.4 以剑裕棍——棍法对剑、枪等器法的融摄 |
14.3.5 棍为诸艺之基——一种追求“通艺”心理的时代诉求 |
14.3.6 转益多师,博采旁摄——《剑经》的形成 |
14.3.7 理明法备——《剑经》的技理解读 |
14.3.8《剑经》的闽南思维与语言 |
14.3.9 《剑经》的“北传”与“西渐” |
14.3.10余韵悠长——对闽台、中国乃至东方武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15 吉光片羽——闽台武术文化因子拾遗 |
15.1 建筑、地名中的武术因子过滤 |
15.1.1 建筑——土堡与土楼 |
15.1.2 防御意味浓厚的闽南房屋建构 |
15.1.3 厝翅廊檐下的武术雕刻 |
15.1.4 兵刃之气浓厚的地名 |
15.2 史志及口传中的闽台义士、侠客 |
15.2.1《台湾通史》中的“勇士” |
15.2.2《清稗类钞》中的“技勇者” |
15.2.3 其它 |
15.3 闽南民间武术俗谚 |
本章小结 |
16 论宏取约——闽台武术文化的理论建构 |
16.1 山海一体——闽台武术文化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 |
16.1.1 人与地的“相对移动”——闽台武术的形成与传播 |
16.1.2 人地(海)关系“相对平衡”——闽台武术的创造与存在 |
16.1.3 人地(海)关系“失衡”——闽台武术发展的动因 |
16.1.4 人地(海)关系的回归“和谐”——闽台武术(研究)的使命与责任 |
16.2 兵燹与私斗——闽台武术文化发生论 |
16.3 和而不同——闽台武术文化景观的“块状”形态论 |
16.3.1 闽台“块状”文化的形成机制 |
16.3.2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的“二元”文化心理 |
16.3.3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 |
16.4 离异与回归——闽台武术文化交流的嬗变及其海外传播论 |
16.4.1 历时——闽台武术交流的六段论 |
16.4.2 心理——闽台武术交流及海外传播价值论 |
16.4.3 和谐——闽台武术交流的回归论 |
16.5 导览——闽台武术文化特色 |
16.5.1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勾描 |
16.5.2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便览直观图 |
本章小结 |
1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表索引 |
求学经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制度变迁与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关联 |
2.1 制度及制度变迁 |
2.2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
2.3 制度变迁对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
2.4 小结: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及其与制度间的关系 |
第3章 不同社会制度时期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
3.1 上海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简析及研究范围界定 |
3.2 解放前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
3.3 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
3.4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 |
3.5 小结 |
第4章 现行制度框架下上海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格局 |
4.1 居住空间的类型分析 |
4.2 上海市居住空间结构总体分析 |
4.3 高档与中高档社区集中区空间特征分析 |
4.4 中档社区集中区 |
4.5 中低档社区集中区 |
4.6 外籍人口聚居区 |
4.7 小结 |
第5章 上海市制度及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的机理 |
5.1 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的制度因素及其主成分分析 |
5.2 制度因素作用于居住空间结构的机理 |
5.3 政府政策导致的居住空间问题 |
5.4 小结 |
第6章 中东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及其制度成因 |
6.1 中东欧转型概况 |
6.2 转型期中东欧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
6.3 中东欧城市居住空间的演化过程 |
6.4 中东欧城市居住空结构间演化的制度成因 |
6.5 与我国转型期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对比分析及给我国的启示 |
6.6 小结 |
第7章 上海市城市居住空间优化的措施与建议 |
7.1 城市治理的概念与特征 |
7.2 在上海实现城市治理的措施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科技板块仍将惯性上冲(论文参考文献)
- [1]A股迎利好 央行降准释放万亿资金[N]. 冯盛雍. 重庆商报, 2021
- [2]江西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政策分析研究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D]. 丁了. 南昌大学, 2020(06)
- [3]《万国公报》的美国报道研究[D]. 胡亚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新型电驱动叉车举升系统及其节能效果分析[D]. 王雷. 吉林大学, 2017(09)
- [5]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D]. 楼俊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6]国际体系转型视阈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研究[D]. 支继超. 吉林大学, 2016(03)
- [7]GPS观测研究现今青藏高原地壳形变机制 ——来自阿尔金断裂三维运动场及高原地壳减薄的证据[D]. 葛伟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02)
- [8]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断层参数反演研究[D]. 姜刚. 长安大学, 2016(02)
- [9]闽台武术文化研究[D]. 张银行.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5)
- [10]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 王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