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药剂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江丽[1](2021)在《蓝铜矿铵盐强化硫化浮选的机理初探》文中认为蓝铜矿是重要的氧化铜矿物之一,其与孔雀石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但由于它的分布不如孔雀石广泛,对它的研究不如孔雀石的多。本文以蓝铜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铵盐强化硫化蓝铜矿的微观机制,必将成为氧化铜矿浮选理论的重要补充,更好地指导工业实践。文中系统的研究了蓝铜矿的浮选行为及铵盐作用下蓝铜矿的强化硫化机制,并借助现代分析检测手段证实了铵盐强化硫化作用,同时通过溶液化学计算明确了铵根离子的迁移路径。浮选试验表明,采用黄药直接浮选蓝铜矿,尽管将将黄药用量从1×10-5mol/L扩大20倍至2×10-4mol/L,上浮率也仅能达到9.36%,天然可浮性较差,虽添加Na2S能显着提高蓝铜矿的浮游性能,但易受到硫化钠用量的限制,硫化钠用量过量时,会产生抑制作用。但使用硫酸铵预先处理的矿浆体系,同等黄药用量下,硫化钠用量为1×10-4mol/L时,蓝铜矿在硫酸铵-硫化钠-黄药浮选体系中的上浮率为81%,较硫化钠-黄药体系中的上浮率62.9%高出近10个百分点,活化效果显着。蓝铜矿浮选中的硫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钠在蓝铜矿和铜蓝溶解度差异的驱动力下,通过S2-与蓝铜矿表面发生固液多相反应,生成Cu S晶体来达到硫化的目的。相关的分析检测和溶液化学计算的结果表明,直接硫化的矿物表面生成的硫化产物为铜蓝晶体(syn-Cu S),该晶体未经铵离子预先处理时,结晶较差,稳定性不高,易脱落于矿浆当中,这是蓝铜矿直接硫化浮选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直接原因。添加铵根离子后,在蓝铜矿硫化过程中,铵根离子在矿浆中将矿物表面溶解的Cu2+络合至[Cu(NH3)n]2+中,随后与HS-反应释放出S2-和Cu2+,并在矿物表面范德华力的吸引力下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向蓝铜矿表面聚集形成铜蓝晶体,相比直接硫化,经铵根离子预处理的矿浆体系能减缓S2-的直接冲击,创造更适宜Cu S晶体的生长环境,使硫化产物的覆盖层更大、更稳定、结晶更好,从而减少了残余液体中胶体硫化铜的形成。
余力[2](2020)在《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铜是一种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高品位、易选别的铜矿资源已被消耗殆尽。对品位低、嵌布粒度细、杂质含量高的难处理铜矿的开发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其中高砷铜矿是典型的代表。在国内大部分高砷铜矿床中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砷矿物以砷黄铁矿为主,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一直是选矿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以黄铜矿和砷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晶体的化学键结构和表面驰豫。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确定了常见离子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发现了铁-铵氯盐能在保证黄铜矿较好可浮性的同时,实现对砷黄铁矿的抑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剂的“翼庇效应”,即两种矿物浮选分离时,加入调整剂A(Fe Cl3)抑制非目的矿物(砷黄铁矿),同时加入调整剂B(NH4Cl)对目的矿物(黄铜矿)起到屏蔽、保护等作用,减少调整剂A对目的矿物的抑制作用,实现矿物的选择性分离。论文运用XPS、To F-SIMS表面分析、微区电化学分析、Zeta电位测试、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重点分析了铁-铵氯盐在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对Fe Cl3对砷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抑制机理及NH4Cl对黄铜矿的活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最后,通过对云南某高砷铜矿进行浮选试验,将机理研究成果在实际矿石浮选中应用。矿物晶体及表面计算发现,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S-Fe键性质类似,黄铜矿表面弛豫比砷黄铁矿明显,弛豫后的黄铜矿表面呈现“富硫”的状态,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Fe原子相对于S和Cu原子具有更强的活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砷黄铁矿较黄铜矿在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两种矿物所需的氧化电位更低,更容易被氧化。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Fe3+、Mg2+、Ca2+和Pb2+等离子对砷黄铁矿的浮选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Fe3+的抑制作用最强。Cu2+在砷黄铁矿浮选过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活化行为,NH4+和Al3+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不明显。Fe3+、Mg2+和Ca2+在碱性条件下对黄铜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Cu2+和NH4+能在碱性环境下对黄铜矿起到活化作用,但单一使用一种离子无法实现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有效分离。通过离子复配浮选试验,发现铁-铵氯盐的复配可以在抑制砷黄铁矿的同时,“保护”黄铜矿的上浮,可实现较好的铜砷分离效果。机理研究发现,FeCl3加入后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提高,矿物表面的氧化程度加深。矿物表面产生更多的亲水性物质(氢氧化铁、砷酸盐、亚砷酸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导致砷黄铁矿可浮性降低。在高p H条件下,由于砷黄铁矿表面上存在As和Fe的氧化残留物,S的氧化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量化计算发现Fe3+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As原子而不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S原子,Fe3+和Fe(OH)3均能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Fe3+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最佳位点为中心位点;Fe(OH)3在砷黄铁矿表面最佳的吸附方式为侧位吸附,此时Fe(OH)3靠近矿物表面的两个羟基也向远离矿物表面的方向移动,Fe(OH)3中的羟基难与矿物表面作用,而参与反应的主要是分子中的Fe原子。FeCl3在黄铜矿表面作用,导致矿物表面Fe位点氧化程度加深,而对Cu、S位点没有明显影响,在矿物表面发现更多的亲水化合物Fe(OH)3。Fe(OH)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能为负值,最佳的吸附方式为正位吸附,Fe Cl3在矿物表面作用导致黄药的吸附量降低,矿物的可浮性减弱。NH4Cl加入后,黄铜矿表面的亲水氧化物并没有减少,但黄药的吸附量明显增加。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NH4Cl中的有效成分NH3与黄铜矿表面的Cu位点反应,导致Cu和S原子之间的电子作用减弱,Cu位点的正电荷增加,活性增强,强化了黄原酸根在矿物表面的作用,使得黄铜矿被活化。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某高砷铜矿原矿含铜0.76%,含砷1.03%,采用基于翼庇效应的铁-铵氯盐混合药剂作为调整剂,可获得铜精矿Cu品位23.88%,回收率88.45%,含砷0.43%,实现了铜资源的有效回收。
李佳磊[3](2019)在《孔雀石浮选中的硫化及其铵盐强化机制探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硫化矿石资源的枯竭,氧化铜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工业上普遍使用硫化浮选来回收氧化铜矿物资源,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多年来,学者们在氧化铜矿物的硫化浮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在孔雀石硫化浮选中,一方面其硫化机制的研究长期陷于“硫化是化学吸附还是离子交换”的争论,另一方面,目前尚未在浮选的硫化钠浓度下确定其硫化产物的晶相,因此目前孔雀石浮选中的硫化机理仍不明确,自然铵盐及乙二胺等强化其硫化的机制也没有得到合理解释。这严重阻碍了氧化铜矿浮选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孔雀石浮选过程中的硫化对氧化铜矿硫化浮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先决条件。论文以孔雀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浮选中的硫化及其铵盐强化机制。浮选试验表明适合的硫化钠浓度能显着提高孔雀石的浮选回收率,而过量的硫化钠则抑制孔雀石的浮选。过量硫化钠对孔雀石抑制机理十分复杂,不仅与反应残余液相有关,还与过度硫化的孔雀石表面有关。硫化后的孔雀石经超声波作用,其表面脱落出黄褐色胶体级物质,浮选试验表明此黄褐色物质是活化孔雀石浮选的原因。通过FESEM可观察到硫化孔雀石表面长有絮状物,EDS结果表明该絮状物即为硫化产物;硫化产物在孔雀石表面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于孔雀石的晶楞、晶角、狭缝等处,EPMA面扫描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特征。以上证明孔雀石经最佳浮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作用后,体系中已有新相生成;但XRD图谱中并未出现硫化产物的衍射峰,这是因为硫化产物的量远低于XRD的检测限。硫化孔雀石的XPS结果表明,硫化产物中的Cu主要为+1价。借助Cu2(OH)2CO3和CuxSy组分在稀硫酸溶液中的溶解性差异,本文提纯得到孔雀石硫化后的硫化产物(CuxSy),硫化产物的XRD结果表明孔雀石硫化产物主要为Cu31S16(Djurlerite)和Cu7S4(Anilite),两者为一价铜的硫化物,与其XPS结果一致。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对合理的孔雀石硫化机制—基于“异相成核”的孔雀石硫化机制:孔雀石浮选中的硫化反应是一个固液多相化学反应,固体产物即硫化产物(CuxSy)附着于孔雀石表面是其活化浮选的根本原因,硫化反应的驱动力是硫化产物与孔雀石溶解度的巨大差异。硫化过程是一个结晶过程,由于核在异相形成,因此硫化产物是通过异相成核的机制形成的。孔雀石硫化反应还是氧化还原反应。在上述的基础上,对铵盐强化孔雀石硫化做了探究。在中性条件下,铵盐溶液中自由氨的浓度极低,铵盐的添加并不能显着影响孔雀石矿浆中铜离子的浓度,也就是说铵盐溶液与孔雀石作用很难生成铜氨络合物。EDS、XPS和铵氮浓度测定等研究一致表明:在“孔雀石+铵盐”和“孔雀石+铵盐+硫化钠”作用体系中,铵氮主要存在于液相中,铵根离子不能吸附在孔雀石表面,也不能与硫离子“共吸附”在孔雀石表面,N元素并不参与构成硫化产物。铵盐的添加可以减少液相中硫化物胶体的形成。FESEM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放大倍数下,铵盐体系下的硫化产物具有明显的几何形状,而未加铵盐条件下的孔雀石硫化产物似“烂泥状”覆盖在孔雀石表面,其为更微观的结晶物的集合体。XRD结果表明铵盐存在条件下,孔雀石硫化产物中Cu31S16比例明显提高。这些结果表明:在硫化过程中(即硫化产物结晶过程中),铵盐能降低形核率,促进硫化产物的生长,使硫化产物具有更大的颗粒尺寸,因而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使其不易脱落而于液相中形成硫化物胶体,故铵盐作用下,孔雀石表面具有更多的硫化物覆盖,更高的浮选回收率,因此初步提出了“基于硫化产物晶相调控的铵盐强化硫化”的学术观点。
郭志强[4](2019)在《桥联改性活化浮选硅孔雀石研究》文中指出论文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桥联改性对硅孔雀石表面疏水性的强化效应”,以硅孔雀石为研究对象,提出“多原子吸附—中间金属离子桥联—捕收剂吸附捕收”这一理论模型。论文在黄药体系下对硅孔雀石进行有效回收与利用,为我国含硅孔雀石氧化铜矿石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理论依据。通过纯矿物试验研究发现,当试验条件为:pH=9,异戊黄用量为600mg/L,2#油用量为50mg/L,乙二胺磷酸盐用量为800 mg/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用量为1200mg/L,硫酸铜用量900mg/L,硅孔雀石回收率可以达到87.02%;在该药剂体系下对方解石、石英、萤石、蛇纹石等脉石矿物进行研究发现,脉石矿物回收率较低。构建了含有Cu、Si、O三种元素类似于硅孔雀石的硅酸铜晶体模型来进行量子化学计算,从微观角度解释了药剂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通过对硅酸铜原矿、乙二胺在硅酸铜(110)面吸附、(C2H5)2NCSS-在硅酸铜(110)面吸附和(C2H5)2NCSS-+乙二胺在硅酸铜(110)面吸附四种模型研究发现,(C2H5)2NCSS-+乙二胺吸附于硅酸铜(110)面铜原子转移电子数更多,反应更激烈,解释了(C2H5)2NCSS-+乙二胺对硅孔雀石浮选效果比单一药剂更好的原因。在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这三种体系下,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依次往负方向移动,当有外加铜离子作用时Zeta电位正方向移动;在这三种体系下矿物表面的异戊黄吸附量和接触角依次增加,当有外加铜离子作用时吸附量和接触角再次增加。硅孔雀石表面S-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和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硫酸铜体系,矿物表面含量逐渐升高;CN-其含量在矿物表面逐渐升高;C2H5+、Cu3S+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和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硫酸铜体系中硅孔雀石表面含量逐渐上升,说明矿物表面作用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乙二胺磷酸盐药剂吸附量逐渐增加。在硅孔雀石原矿、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下,Cu结合能依次降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磷酸盐+硫酸铜体系下,Cu结合能有所升高;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相比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S结合能降低,而当有Cu2+加入时S结合能升高;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相比乙二胺磷酸盐体系N结合能降低,而当有Cu2+加入时N结合能升高;乙二胺磷酸盐的微溶解作用导致硅孔雀石表面铜原子含量增加;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硫原子检测到只有0.09%,而在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下,硫原子含量上升为0.23%,说明乙二胺磷酸盐促进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矿物表面作用。
赵敏捷[5](2018)在《东川混合铜矿浮选工艺及机理探讨》文中指出混合铜矿床是我国主要的铜矿石资源。目前,混合铜矿选矿普遍采用硫化浮选法,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硫化剂对氧化铜矿产生硫化作用的同时,过量硫化剂对硫化铜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终导致混合铜矿浮选指标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提出了“强化硫化氧化铜矿物、消除或减弱硫化剂对硫化铜矿物抑制作用,提高混合铜矿浮选指标”的学术思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难处理铜矿耦合硫化浮选机理研究”的支持下完成。论文选择东川因民混合铜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直接硫化浮选、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进行试验,系统研究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硫化钠用量、单一铵、胺盐及组合铵-胺盐用量等条件对混合铜矿浮选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模型对混合铜矿浮选工艺条件的优化,获得了该矿石的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mm含量占88.0%、捕收剂Y89用量110g/t、硫化钠用量330g/t、组合铵-胺盐活化剂用量80g/t,铵-胺盐组合比例为乙二胺磷酸盐:硫酸铵:碳酸氢铵=4:3:3,此条件下的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品位20.04%,铜回收率89.27%的技术指标;直接硫化浮选闭路试验获得的浮选指标是铜精矿铜品位为20.62%,铜回收率为86.22%;两者相比,强化硫化活化浮选工艺比直接硫化浮选提高了铜回收率3.05个百分点。为进一步研究各因素支配下浮选速率随浮选时间的变化规律,选取孔雀石、黄铜矿和斑铜矿单矿物进行分批刮泡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铵-胺盐的加入,使得三种铜矿物的浮选回收率较直接硫化浮选提高了23.743.96个百分点。通过计算不同条件下三种铜矿物的浮选速率并进行浮选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组合铵-胺盐的加入提高了三种铜矿物的浮选速率,加快了浮选过程的进行,孔雀石、黄铜矿和斑铜矿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浮选条件下的(?)值较直接硫化浮选分别提高了0.16、0.11和1.04。在组合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条件下,孔雀石的浮选行为符合二级矩形分布动力学模型、黄铜矿和斑铜矿的浮选行为分别符合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一级矩形分布模型。结合Zeta电位、SEM-ED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组合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条件下三种铜矿物的浮选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组合铵-胺盐的加入,提高了孔雀石表面的黄药吸附量和黄药吸附稳定性,增强了矿物表面的硫化程度,从而起到了强化硫化的作用;组合铵-胺盐减少了黄铜矿浮选矿浆中的S离子浓度,阻止了黄铜矿表面S元素的吸附,消除了HS-和S2-在斑铜矿界面的吸附,增强了黄铜矿和斑铜矿界面硫化后的黄药吸附量,从而达到了硫化活化的效果。
毕克俊[6](2017)在《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铜矿在铜矿资源中占有3%,是生产铜金属的原料来源之一。其主要选矿方法是硫化-黄药浮选法。该法的主要问题是:硫化钠既是氧化铜矿的浮选活化剂,也是硫化铜矿的强烈抑制剂;当硫化钠用量不足,氧化铜矿物不能充分回收,而用量过大,不仅对硫化铜矿物抑制,而且也会对硫化过的氧化铜矿物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开展对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丰富浮选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开发高效的浮选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论文题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难处理铜矿耦合硫化浮选机理研究”(No.51364017)。鉴于铵(胺)盐在氧化铜和混合铜矿选矿中的应用,本论文以孔雀石、黄铜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二者在铵(胺)盐-硫化钠-黄药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变化和作用机理,以及铵(胺)盐对人工混合铜矿硫化-黄药浮选的影响情况,并用实际混合铜矿试验进行验证。铵(胺)盐对孔雀石硫化浮选试验表明:除了磷酸氢二铵外,四种无机铵盐(硫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乙二胺磷酸盐对孔雀石的硫化浮选行为产生活化效应,组合铵-胺盐的活化效果比单一铵(胺)盐的活化效果更为显着。孔雀石表面SEM-EDS和XPS分析结果分别表明:组合铵-胺盐加入后,矿物表面絮状物明显增多,S质量浓度由直接硫化的2.3%增加到15.16%,且矿物表面检测到了微量N、P元素的特征峰,强化硫化效果明显;组合铵-胺盐能够使得孔雀石表面Cu 2p电子结合能降低,增加铜原子活性,S在矿物表面以S2-和Sn2-形式存在,矿物表面也检测到了 N的特征峰,可能是铜胺络合物(如类似[Cu(en)2]2+)存在于矿物表面上,且P原子没有吸附于孔雀石表面上。铵(胺)盐对黄铜矿浮选试验表明:五种无机铵盐能够对黄铜矿直接黄药浮选产生轻微活化作用,乙二胺磷酸盐不起任何作用;黄铜矿经过150 mg/L硫化钠处理后,五种无机铵盐和乙二胺磷酸盐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消除硫化钠的抑制作用,组合铵-胺盐对消除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不尽相同,其中氯化铵和乙二胺磷酸盐组合效果最佳,能够完全消除硫化钠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铵(胺)盐能够消除硫化钠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在铵(胺)盐-硫化钠-黄铜矿体系中,低价态的二价硫离子更容易受到溶液中的Cu2+、铜胺络合离子等过渡离子的催化作用,而被氧化为高价态的含氧酸根,且黄铜矿为半导体矿物,铵盐属于强电解质能够增加溶液的导电性,这些因素都能够促进S2-氧化过程进行。动态跟踪硫离子试验结果表明,乙二胺磷酸盐单独作用时,对S2-离子消耗无影响,黄铜矿、Cu2+、铜氨络合离子都能够促使得S2-离子消耗速度加快,而氯化铵、组合铵-胺盐能使S2-离子消耗速度变得更快,电位下降速度更快。黄铜矿表面SEM-EDS表明氯化铵能够对矿物表面起到了清洁作用,S元素浓度从33.65%下降到26.85%;乙二胺磷酸盐加入后,检测到了 N、P元素,且P元素的含量为2.46%,磷酸根离子能够吸附在矿物表面上,这也阻碍了溶液中S2-离子吸附在矿物表面上;黄铜矿表面XPS分析表明,氯化铵没有在矿物表面上发生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乙二胺磷酸盐与矿物表面发生一定作用,表面检测到铜胺络合物的特征峰,且硫被检测到多种形式,表明硫在矿物表面发生氧化。铵(胺)盐在混合铜矿硫化浮选中的作用表现为:一方面能够强化氧化铜矿的硫化过程,稳定在氧化铜矿表面生成的硫化膜,提高其疏水性;另一方面,能够削弱剩余硫化钠中硫离子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促使其氧化成高价态硫氧酸根离子,提高硫化铜的可浮性,最终使得总铜回收率提高。当硫化钠用量为200mg/L时,在氧化率为30%的人工混合铜矿中,黄铜矿回收率为59.36%,孔雀石回收率为47.58%,总铜回收率为65.82%;当添加组合铵-胺盐后,黄铜矿的回收率能达到91.32%,孔雀石的回收率维持在41%左右,总铜回收率为76.23%,相比较后,总铜回收率提高了 10.41个百分点。在氧化率为27.42%的实际混合铜矿硫化-黄药浮选试验中,组合按-胺盐的添加能够使全铜回收率提高了 4.79个百分点,氧化铜矿相回收率提高了 9.66个百分点,硫化铜矿相回收率提高了 2.95个百分点,该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纯矿物浮选试验的结论。
李国栋[7](2017)在《铵(胺)盐在铜矿硫化浮选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对于氧化铜矿和混合铜矿,硫化浮选法是最常用的浮选工艺。在生产实践中已经证实混合铜矿硫化浮选时,加入铵(胺)盐可以明显改善浮选指标,说明铵(胺)盐可以强化硫化氧化铜矿的同时也消除或减弱了硫化剂对硫化铜矿的抑制作用。对于铵(胺)盐强化硫化氧化铜矿的作用机理已有大量的试验研究,而对于铵(胺)盐如何消除或减弱硫化剂对硫化铜矿的抑制作用的机理研究较少。论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难处理铜矿耦合硫化浮选机理研究”,主要研究铵(胺)盐消除或减弱硫化剂对硫化铜矿抑制的作用机理。常见八种铵(胺)盐对受硫化钠抑制的斑铜矿均有活化作用,其活化效果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氟化铵>硝酸铵>碳酸铵>乙二胺磷酸盐>磷酸氢二铵。单一铵(胺)盐中除了磷酸氢二铵外,都可以完全消除硫化钠对斑铜矿的抑制作用。组合铵-胺盐中乙二胺磷酸盐与硫酸铵组合使用效果最好。铵(胺)盐可以阻碍S2-或HS-在斑铜矿表面的吸附。对比铵(胺)盐—硫化钠作用后与直接硫化作用后的斑铜矿表面,EDS分析表明斑铜矿表面S的原子浓度从直接硫化的42.36%降低至38.55%;XPS分析表明斑铜矿表面S的原子浓度降低,而且加入硫酸铵时少了一个硫的化学态;Zata电位测试表明斑铜矿表面动电位升高,紧密层内阳离子增多,阴离子减少。说明了铵(胺)盐可以阻碍S2-或HS-在斑铜矿表面的吸附。硫离子电极测定表明在斑铜矿的硫化体系中,加入铵(胺)盐,与单一硫化钠体系相比,矿浆pH降低,硫离子电位降低,即硫离子降低;硫离子电位趋于平稳的时间大幅缩短,从23min缩短至4min,说明加入铵(胺)盐后,降低硫离子浓度的同时,又阻碍S2-或HS-吸附在斑铜矿表面,从而消除了硫化钠对斑铜矿的抑制作用。铵(胺)盐促进异戊基黄药在斑铜矿表面吸附。在异戊基黄药用量为200mg/L,硫化钠用量为300mg/L时,加入组合铵-胺盐后,吸附量试验表明异戊基黄药在斑铜矿表面的吸附量从直接硫化的6.3×10-2mg/g增加到2.778×10-1mg/g,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接触角从直接硫化的35.64。增加到52.78°。说明铵(胺)盐可以促进硫化钠体系中斑铜矿对异戊基黄药的吸附,从而可以消除硫化钠对斑铜矿的抑制作用。铵(胺)盐定向排布在斑铜矿表面阻碍了 S2-或HS-在斑铜矿表面的吸附。在斑铜矿的硫化体系中,加入铵(胺)盐处理后,EDS分析结果发现在斑铜矿表面未出现N、P元素,XPS分析结果发现在斑铜矿表面未出现N、P的特征峰,说明铵(胺)盐未在斑铜矿表面吸附。NH4+具有在固液界面定向排布的特点,Zata电位测试表明斑铜矿表面动电位升高,紧密层内阳离子增多,说明NH4+在斑铜矿表面紧密层内定向排布,从而使得S2-或HS-难以直接与铜离子接触而吸附。铵(胺)盐消除硫化剂对斑铜矿抑制的作用机理是铵(胺)盐或其组合盐阻碍S2-或HS-在硫化铜矿表面吸附,促进捕收剂在其表面的吸附,使硫化铜矿表面的接触角增大,增强了其表面疏水性,从而提高其可浮性。硫化钠用量为300mg/L时,斑铜矿回收率为50.67%;加入组合铵-胺盐后,回收率达到93.8%。对于氧化率70%的人工混合铜矿,硫化浮选时加入组合铵胺硫化浮选回收率达到77.02%,与直接硫化浮选相比,回收率增加了 25.12个百分点,取得了较好的浮选指标。
毛莹博[8](2016)在《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浮选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铜矿是铜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孔雀石是最主要的氧化铜矿物之一。硫化-黄药浮选是回收氧化铜矿的主要方法,前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硫化-黄药浮选理论或假说,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浮选体系的复杂性和研究水平的局限性,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矿物与浮选药剂之间发生的反应及生成的物种方面,很少有从分子层面对其机理进行的相关研究,其研究程度和深度扔有待加强,依然存在着仍未逾越的机理研究难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氧化铜矿铵-胺盐强化硫化-黄药浮选的复杂机理。论文在广泛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孔雀石及实际氧化铜矿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和AFM分析,研究了孔雀石晶体和表面几何电子结构性质,对孔雀石晶体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于孔雀石晶体本体和表面结构特征,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孔雀石硫化和强化硫化的相关机理,提出了新的硫化和强化硫化机制。同时,研究了孔雀石硫化和强化硫化后与异戊基黄药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新的强化硫化-黄药浮选机制。应用浮选溶液化学理论和ICP-MS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孔雀石的溶解行为;应用Zeta电位、SEM-EDS和XPS表面分析,研究了不同硫化条件下孔雀石表面性质。最后,采用孔雀石纯矿物和实际氧化铜矿石进行铵-胺盐强化硫化浮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计算和机理研究结果。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进一步证实了孔雀石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矿物,层与层之间呈倒立对称,相邻层之间的电荷密度相对较弱,初步判断偏向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孔雀石晶体的费米能级和导带相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费米能级附近主要由Cu 3d和O 2p轨道贡献,相对于其它原子,Cu和O原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孔雀石晶体(-201)面为优势解离面,碎磨过程中孔雀石新生表面发生弛豫,造成结构重构。基于孔雀石层状结构特征分析和理论计算表明,S2-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构型较为复杂,首次发现S2-硫化孔雀石时作为相邻层Cu原子的桥梁,可与相邻层中的Cu原子发生作用,形成Cu-S-Cu的吸附构型,且将相邻层之间以化学成键的形式链接起来,而不仅仅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对孔雀石晶体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做出了贡献,即S2-硫化孔雀石时存在层间硫化作用。与未硫化前的Cu 3d轨道峰相比,孔雀石硫化和强化硫化均能使Cu 3d轨道更靠近费米能级,且Cu 3d轨道峰值增强,即NH4+和en增强了孔雀石表面Cu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加了与S2-的作用强度,实现了强化硫化孔雀石的效果,提出了组合NH4+和en强化孔雀石表面Cu原子反应活性的硫化新机制。应用DFT计算表明,黄药在未硫化的孔雀石表面发生吸附时,黄药在孔雀石表面吸附作用相对较弱,造成了黄药吸附的不稳定。黄药在硫化的孔雀石表面吸附时,由于层间硫化的存在,形成了Cu表-S-Cu次的吸附结构,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增加,且增加了表层Cu原子的反应活性,使得黄药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更加稳定。黄药在孔雀石强化硫化后的表面吸附时,NH4+和en强化了Cu原子的反应活性,增加了表层或层问与S2-的吸附强度,增强了层与层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构更加稳定,实现了高效硫化,从而使黄药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更加稳定。由此,提出了组合NH4+和en强化孔雀石表面Cu原子反应活性的高效硫化-黄药稳定吸附的浮选新机制。孔雀石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试验表明,铵-胺盐和硫化钠溶液中溶解孔雀石时,与纯水中的溶解相比,溶液中的CCu小了两个数量级,与铵-胺盐溶液中的CCu相比也小了两个数量级,且减少的量更多,与硫化钠溶液中溶解的Ccu相比小了一个数量级,表明孔雀石强化硫化后,引起了溶液中的Ccu浓度的大量减少。孔雀石表面Zeta电位随时间变化规律表明,铵-胺强化硫化浮选体系中,孔雀石表面电位变得更负,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表面的速度较快,且较为稳定。EDS半定量分析表明与直接硫化相比强化硫化时S含量由1.62%]2升到14.64%,强化硫化后孔雀石表面S含量明显增多。孔雀石硫化和强化硫化后表面产物的XPS分析表明,硫化和强化硫化后孔雀石表面Cu 2p电子结合能降低,铜原子反应活性增强,应证了理论结算结果,同时S 2p3/2所占的面积比和原子浓度比分别为5.06%和3.88%,均大于直接硫化时的3.50%和2.66%,硫的吸附量和硫化程度大于直接硫化,进一步证明铵-铵盐可有效地强化硫化孔雀石表面。应用孔雀石纯矿物和实际氧化铜矿物进行了浮选试验验证,优化出了最佳的浮选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孔雀石硫化浮选时,最佳的pH值范围为9-11,最佳的药剂制度为硫化钠用量4×10—mol/L,异戊基黄药用量9.64×10-mol/L,最大回收率为51.64%。组合铵-胺盐强化硫化效果与单一铵-胺盐强化硫化效果相比,孔雀石的回收率提高了近20%,硫化效率明显提高。组合铵-胺盐强化硫化-黄药浮选实际氧化铜矿结果表明,与硫化-黄药浮选氧化铜矿相比,可提高精矿品位4.88个百分点,精矿回收率提高12.83个百分点,尾矿品位明显降低,明显改善了浮选指标,实现了铜的高效回收,这些结果验证了理论研究的结论。
白洁,艾晶,张行荣[9](2014)在《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认为氧化铜矿浮选常用药剂主要有黄药类、脂肪酸类、螯合类以及胺类等,不同药剂用于氧化铜矿浮选时效果相差很大,这主要取决于矿石性质、浮选工艺等。结合不同氧化铜矿浮选工艺,介绍了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目前应用最多的硫化浮选法新型高效捕收剂和活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情况,为硫化浮选的组合用药提供了参考。指出了进行氧化铜浮选药剂研究亟需深入研究活化剂机理,完善组合用药制度,重点开发绿色高效螯合捕收剂。
王凯[10](2014)在《高结合率难选氧化铜矿选矿回收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铜矿资源丰富,已查明的铜矿资源储量为8041万吨,居世界第六位。但与世界相比,我国铜矿资源无论是在矿床规模、矿石品位还是利用难度方面都处于劣势,尤其是难选的氧化铜矿在我国的铜矿资源中占比很高。目前对氧化铜矿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浮选和浸出两种方法,针对高结合率、高含泥量以及微细粒的典型难选氧化铜矿,选冶联合的处理方法具有适用性强,经济技术指标好的优点,是目前复杂难选氧化铜矿回收研究领域的重点方法。本文以结合率高的难选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通工艺矿物学性质的研究,发现矿石的氧化率和结合率分别为78.57%和54.55%,属于高结合率的氧化铜矿。铜矿物和石英、碳酸盐矿物共生密切,原矿中还含有6.82%的铁,可进行综合回收。试验研究采用浮选法对该铜矿中的硫化铜部分进行回收,分别进行了浮选方案试验、药剂制度优化试验、精扫选次数优化试验以及实验室小型闭路试验,闭路试验可获得硫化铜精矿品位9.17%,回收率17.94%。氧化铜部分采用硫酸浸出的方法进行回收,在浸出之前采用磁选法回收浮选尾矿中的铁,这样既可对资源综合回收,同时还能降低酸浸过程中铁对酸的消耗,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浮选尾矿不磨,磁场强度为1000Oe的条件下,铁精矿的品位为53.68%,回收率16.79%。磁选尾矿酸浸提铜,在给料细度-0.045mm占54%(即尾矿不再磨)、液固比3:1、搅拌转速250r/min、硫酸用量60kg/t,浸出温度45℃、浸出时间2h、硫酸铁添加量20kg/t的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81.88%。经过浮选、磁选和硫酸浸出分步骤的试验研究,最终可获得品位为9.17%的硫化铜精矿,品位为50.24%的铁精矿以及氧化铜浸出液,最终铜浸渣的品位仅为0.094%,总计铜的回收率也达到了86.55%,对该难选氧化铜矿起到了较好的回收作用。
二、复合药剂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药剂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蓝铜矿铵盐强化硫化浮选的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氧化铜矿概述 |
1.1.1 铜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铜矿资源及分布特点 |
1.1.3 氧化铜矿物的特点 |
1.2 氧化铜矿物浮选研究进展 |
1.2.1 直接浮选法 |
1.2.1.1 常规捕收剂 |
1.2.1.2 螯合捕收剂 |
1.2.2 硫化浮选法 |
1.2.2.1 表面硫化研究进展 |
1.2.2.2 氧化铜矿表面强化硫化进展 |
1.3 氧化矿与捕收剂作用机理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设备、药剂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设备 |
2.1.3 试验药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浮选试验 |
2.2.2 FESEM-EDS分析 |
2.2.3 电子探针EPMA测试 |
2.2.4 XRD分析 |
2.2.5 XPS分析 |
2.2.6 吸附量测试 |
第三章 蓝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
3.1 黄药用量对蓝铜矿浮选的影响 |
3.2 硫化时间对蓝铜矿浮选的影响 |
3.3 硫化钠用量对蓝铜矿浮选的影响 |
3.4 pH对蓝铜矿浮选的影响 |
3.5 脱落的硫化膜对蓝铜矿浮选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蓝铜矿浮选中的硫化机制探究 |
4.1 FESEM-EDS |
4.2 EPMA测试 |
4.3 XRD分析 |
4.4 XPS分析 |
4.5 黄药吸附量测定 |
4.6 蓝铜矿硫化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铵盐强化蓝铜矿硫化机理探究 |
5.1 铵盐作用下蓝铜矿硫化浮选行为 |
5.2 铵盐强化硫化的蓝铜矿表征 |
5.2.1 FESEM测试 |
5.2.2 XPS分析 |
5.2.3 XRD分析 |
5.3 溶液化学计算 |
5.4 铵盐强化硫化机理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点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2)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砷矿产资源概述 |
1.1.1 铜资源概述 |
1.1.2 砷资源概况 |
1.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性质 |
1.2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浮选理论及研究进展 |
1.2.1 黄铜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2.2 砷黄铁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分离现状 |
1.3.1 无机抑制剂 |
1.3.2 有机抑制剂 |
1.3.3 铜砷浮选分离其他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方法 |
2.1 理论计算及计算平台 |
2.1.1 薛定谔方程 |
2.1.2 密度泛函理论 |
2.1.3 交换相关泛函 |
2.1.4 CASTEP简介 |
2.2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及药剂 |
2.2.3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6 ICP-MS分析 |
2.2.7 红外光谱分析 |
2.2.8 黄药吸附量测试 |
2.2.9 Zeta电位及p H控制 |
2.2.10 电化学微区交流阻抗(LEIS)测试 |
2.2.11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 |
2.3 重要的试验步骤 |
第三章 铜砷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研究 |
3.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
3.1.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结构 |
3.1.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3.1.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
3.1.4 电荷密度分析 |
3.1.5 砷黄铁矿表面弛豫表征 |
3.2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
3.2.1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结构 |
3.2.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3.2.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
3.2.4 电荷密度分析 |
3.2.5 黄铜矿表面弛豫表征 |
3.3 砷黄铁矿和黄铜矿溶液中表面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4.1 单一离子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4.2 离子复配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4.3 铁-铵氯盐对铜砷人工混合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Cl_3对砷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研究 |
5.1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2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电导率的影响 |
5.3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 |
5.4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及吸附模拟 |
5.4.1 Fe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模拟 |
5.4.2 Fe~(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5.4.3 Fe(OH)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5.5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
6.1 LEIS分析 |
6.2 XPS分析 |
6.3 红外光谱分析 |
6.4 To F-SIMS分析 |
6.5 铁-氯铵盐作用前后乙基黄药的吸附量测定 |
6.6 NH4Cl对黄铜矿的溶解测定 |
6.7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7.1 Fe(O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7.2 N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8 机理分析 |
6.8.1 FeCl_3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 |
6.8.2 NH_4Cl对黄铜矿的活化作用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云南某高砷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
7.1 原矿性质 |
7.2 粗选条件试验 |
7.3 开路试验流程 |
7.4 闭路试验流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3)孔雀石浮选中的硫化及其铵盐强化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氧化矿物硫化浮选研究进展 |
1.1.1 硫化研究进展 |
1.1.2 硫化后的氧化矿与捕收剂作用机理 |
1.2 吸附与多相化学反应综述 |
1.2.1 固液界面的吸附 |
1.2.2 多相化学反应 |
1.3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2 试验药剂和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仪器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3.2 FESEM-EDS分析 |
2.3.3 EPMA测试 |
2.3.4 XRD分析 |
2.3.5 XPS分析 |
2.3.6 溶解试验 |
2.3.7 铵根离子浓度的测定 |
第三章 孔雀石浮选中的硫化机理研究 |
3.1 孔雀石硫化浮选行为研究 |
3.2 硫化的孔雀石表征 |
3.2.1 光学照片 |
3.2.2 FESEM测试 |
3.2.3 EPMA测试 |
3.2.4 XRD分析 |
3.2.5 XPS分析 |
3.3 孔雀石硫化产物的提取与表征 |
3.3.1 XRD分析 |
3.3.2 XPS分析 |
3.4 孔雀石硫化机理 |
3.5 小结 |
第四章 铵盐强化孔雀石硫化机理探究 |
4.1 铵盐作用下孔雀石硫化浮选行为 |
4.2 铵盐作用下孔雀石硫化反应体系的液相 |
4.2.1 铵盐的溶液化学计算 |
4.2.2 铵盐对孔雀石溶解的影响 |
4.2.3 铵根离子的迁移规律 |
4.2.4 硫化钠溶液的溶液化学 |
4.2.5 硫化反应后的液相 |
4.3 铵盐强化硫化的孔雀石表征 |
4.3.1 光学照片 |
4.3.2 FESEM测试 |
4.3.3 XPS分析 |
4.4 铵盐作用下的硫化产物表征 |
4.4.1 XRD分析 |
4.4.2 XPS分析 |
4.5 铵盐强化硫化机理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孔雀石硫化产物的XRD检索结果 |
(4)桥联改性活化浮选硅孔雀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资源概况 |
1.1.1 全球铜资源概况 |
1.1.2 我国铜资源概况 |
1.2 氧化铜矿物研究现状 |
1.2.1 氧化铜矿物的浮选 |
1.2.2 氧化铜矿物的浸出 |
1.2.3 氧化铜矿物的选冶联合工艺 |
1.2.4 氧化铜矿物选别新工艺 |
1.3 硅孔雀石研究现状 |
1.3.1 硅孔雀石简介 |
1.3.2 硅孔雀石活化浮选现状 |
1.3.3 硅孔雀石铵(胺)盐活化浮选现状 |
1.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药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性质 |
2.1.1 硅孔雀石XRD及红外光谱分析 |
2.1.2 硅孔雀石化学多元素分析 |
2.2 试验药剂和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浮选试验 |
2.3.2 理论计算与软件平台 |
2.3.3 Zeta电位分析 |
2.3.4 吸附量分析 |
2.3.5 扫描电镜及能谱(SEM-EDS)分析 |
2.3.6 接触角分析 |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 |
2.3.8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 |
2.3.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三章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浮选行为研究 |
3.1 硫化-黄药法浮选硅孔雀石 |
3.2 桥联改性活化浮选硅孔雀石 |
3.2.1 单一乙二胺磷酸盐活化浮选硅孔雀石 |
3.2.2 单一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活化浮选硅孔雀石 |
3.2.3 单一硫酸铜活化浮选硅孔雀石 |
3.2.4 多原子吸附-中间金属离子桥联-捕收剂吸附桥联金属离子活化浮选硅孔雀石 |
3.2.5 pH值对硅孔雀石桥联改性活化浮选影响 |
3.2.6 异戊黄用量对硅孔雀石桥联改性活化浮选影响 |
3.2.7 硫酸铜用量对硅孔雀石桥联改性活化浮选影响 |
3.2.8 桥联改性对脉石矿物的浮选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下硅酸铜电子结构研究 |
4.1 硅酸铜本体电子结构分析 |
4.1.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4.1.2 硅酸铜能带 |
4.1.3 硅酸铜态密度 |
4.1.4 硅酸铜原子与键的布居分析 |
4.1.5 硅酸铜电荷密度分布 |
4.2 乙二胺磷酸盐在硅酸铜(110)面吸附 |
4.2.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4.2.2 乙二胺在硅酸铜(110)面吸附态密度分析 |
4.2.3 乙二胺在硅酸铜(110)面吸附布居分析 |
4.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在硅酸铜(110)面吸附 |
4.3.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4.3.2 (C_2H_5)_2NCSS~-在硅酸铜(110)面吸附态密度分析 |
4.3.3 (C_2H_5)_2NCSS~-在硅酸铜(110)面吸附布居分析 |
4.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磷酸盐在硅酸铜(110)面吸附 |
4.4.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4.4.2 (C_2H_5)_2NCSS~-+乙二胺在硅酸铜(110)面吸附态密度分析 |
4.4.3 (C_2H_5)_2NCSS~-+乙二胺在硅酸铜(110)面吸附布居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浮选机理研究 |
5.1 桥联改性对硅孔雀石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2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对硅孔雀石表面异戊黄吸附量影响 |
5.2.1 异戊黄波长与吸光度关系曲线测定 |
5.2.2 异戊黄吸光度标准曲线测定 |
5.2.3 乙二胺磷酸盐用量对硅孔雀石表面异戊黄吸附量影响 |
5.2.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用量对硅孔雀石表面异戊黄吸附量影响 |
5.2.5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异戊黄吸附量影响 |
5.3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表面SEM-EDS分析 |
5.4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表面接触角分析 |
5.5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溶解行为研究 |
5.5.1 硅孔雀石自身溶解行为研究 |
5.5.2 硅孔雀石自身溶解行为对可浮性影响 |
5.5.3 桥联改性药剂对硅孔雀石溶解行为的影响 |
5.6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TOF-SIMS研究 |
5.6.1 硅孔雀石原矿表面负谱分析 |
5.6.2 乙二胺磷酸盐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负谱分析 |
5.6.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负谱分析 |
5.6.4 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负谱分析 |
5.6.5 乙二胺磷酸盐+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硫酸铜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负谱分析 |
5.6.6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表面负谱总体分析 |
5.6.7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表面正谱分析 |
5.7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作用下硅孔雀石XPS研究 |
5.7.1 硅孔雀石原矿表面XPS研究 |
5.7.2 乙二胺磷酸盐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XPS研究 |
5.7.3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XPS研究 |
5.7.4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磷酸盐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XPS研究 |
5.7.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磷酸盐+硫酸铜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XPS研究 |
5.7.6 桥联改性药剂体系下硅孔雀石表面XPS总体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5)东川混合铜矿浮选工艺及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矿物简介 |
1.2 铜矿浮选工艺概述 |
1.2.1 氧化铜矿浮选工艺 |
1.2.2 硫化铜矿浮选工艺 |
1.2.3 混合铜矿物浮选工艺 |
1.3 胺铵盐在铜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
1.3.1 铵盐类活化剂 |
1.3.2 乙二胺磷酸盐 |
1.3.3 组合铵-胺盐活化剂 |
1.4 浮选数学模型概述 |
1.4.1 预测与优化数学模型 |
1.4.2 浮选动力学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矿样制备及工艺矿物学特征 |
2.1.1 混合铜矿样品的制备 |
2.1.2 混合铜矿工艺矿物学表征 |
2.1.3 铜矿物样品制备及表征 |
2.2 试验试剂及设备 |
2.2.1 试验试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混合铜矿浮选试验 |
2.3.2 铜单矿物浮选试验 |
2.4 分析测试方法 |
2.4.1 SEM-EDS分析 |
2.4.2 Zeta电位测试 |
2.4.3 吸附量的测定 |
2.4.4 硫离子选择性电极 |
第三章 混合铜矿浮选试验 |
3.1 直接硫化浮选试验 |
3.1.1 磨矿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
3.1.2 捕收剂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
3.1.3 硫化钠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
3.1.4 直接硫化浮选闭路试验 |
3.2 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试验 |
3.2.1 单一铵、胺盐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
3.2.2 组合铵-胺盐用量对硫化浮选指标的影响 |
3.2.3 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条件优化 |
3.2.4 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闭路试验 |
3.3 推荐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铜矿物的浮选动力学及机理探讨 |
4.1 单矿物浮选试验 |
4.1.1 孔雀石单矿物浮选条件试验 |
4.1.2 黄铜矿分批浮选条件试验 |
4.1.3 斑铜矿分批浮选条件试验 |
4.2 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条件下铜矿物的浮选速率 |
4.2.1 孔雀石的浮选速率计算结果 |
4.2.2 黄铜矿的浮选速率计算结果 |
4.2.3 斑铜矿的浮选速率计算结果 |
4.3 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条件下铜矿物浮选动力学 |
4.3.1 孔雀石浮选动力学拟合 |
4.3.2 黄铜矿浮选动力学拟合 |
4.3.3 斑铜矿浮选动力学拟合 |
4.4 铜矿物铵胺盐强化硫化活化浮选机理探讨 |
4.4.1 孔雀石强化硫化作用机理 |
4.4.2 黄铜矿硫化活化作用机理 |
4.4.3 斑铜矿硫化活化作用机理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6)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资源概述 |
1.1.1 铜的性质与用途 |
1.1.2 铜的资源储量与矿床类型 |
1.1.3 铜矿石分类与特点 |
1.2 硫化铜矿选矿方法概述 |
1.2.1 硫化铜矿浮选的药剂及工艺 |
1.2.2 硫化铜矿的生物浸出 |
1.3 氧化铜矿选矿方法概述 |
1.3.1 浮选法 |
1.3.2 硫酸浸出-沉淀-浮选法 |
1.3.3 氨浸出法 |
1.3.4 离析法 |
1.3.5 细菌浸出法 |
1.4 混合铜矿选矿方法概述 |
1.5 铵(胺)盐在浮选中的应用 |
1.5.1 铵(胺)盐特性 |
1.5.2 铵(胺)盐在铜矿浮选中的应用 |
1.5.3 铵(胺)盐在其它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设备、药剂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的来源及性质 |
2.2 试验药剂和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3.2 Zeta电位测试 |
2.3.3 吸附量测试 |
2.3.4 硫离子选择性电极 |
2.3.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 |
2.3.6 SEM-EDS分析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三章 孔雀石纯矿物浮选试验和机理研究 |
3.1 硫化钠用量对孔雀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 不同pH值对孔雀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3 不同捕收剂对孔雀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 铵(胺)盐对孔雀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 组合铵-胺盐对孔雀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6 不同条件下孔雀石表面SEM-EDS研究 |
3.7 不同条件下孔雀石表面XPS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铜矿纯矿物浮选试验和机理研究 |
4.1 不同捕收剂对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 不同pH值对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3 硫化钠用量对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4 铵(胺)盐对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5 组合铵-胺盐对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6 黄铜矿表面Zeta电位变化规律 |
4.7 黄铜矿表面药剂吸附量测试研究 |
4.7.1 异戊基黄药的波长λ与吸光度A关系曲线 |
4.7.2 异戊基黄药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测定 |
4.7.3 硫化钠对黄铜矿吸附异戊基黄药的影响 |
4.7.4 铵(胺)盐用量对黄铜矿吸附异戊基黄药的影响 |
4.8 硫化钠中硫离子消耗试验研究 |
4.8.1 硫化钠在去离子水中的自然氧化试验研究 |
4.8.2 黄铜矿对硫化钠的催化氧化试验研究 |
4.8.3 氯化铵对硫化钠的催化氧化试验研究 |
4.8.4 乙二胺磷酸盐对硫化钠的催化氧化试验研究 |
4.8.5 组合铵-胺盐对硫化钠的催化氧化试验研究 |
4.8.6 硫酸铜对硫化钠的催化氧化试验研究 |
4.8.7 铜氨络合离子对硫化钠的催化氧化试验研究 |
4.9 在不同条件下黄铜矿的溶解试验 |
4.10 不同条件下黄铜矿表面SEM-EDS研究 |
4.11 不同条件下黄铜矿表面XPS研究 |
4.1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合铜矿浮选试验和机理研究 |
5.1 硫化钠用量对人工混合铜矿回收率影响 |
5.2 不同氧化率对人工混合铜矿回收率影响 |
5.3 铵(胺)盐用量对人工混合铜矿回收率影响 |
5.4 人工混合铜矿表面SEM-EDS研究 |
5.5 人工混合铜矿表面XPS研究 |
5.6 组合铵-胺盐对混合铜矿石的硫化-黄药浮选验证试验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7)铵(胺)盐在铜矿硫化浮选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矿资源概况 |
1.1.1 世界铜资源的现状 |
1.1.2 我国铜资源概况 |
1.1.3 铜矿床及铜矿物 |
1.2 硫化铜矿选矿概述 |
1.2.1 硫化铜矿的处理方法 |
1.2.2 硫化钠对硫化矿的抑制作用机理进展 |
1.3 氧化矿选矿概述 |
1.3.1 浮选法 |
1.3.2 化学选矿 |
1.4 铵(胺)盐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应用 |
1.4.1 硫酸铵在氧化铜矿的浮选中的应用 |
1.4.2 乙二胺磷酸盐在氧化铜矿的浮选中的应用 |
1.4.3 组合铵(胺)盐在氧化铜矿的浮选中的应用 |
1.5 混合铜矿选矿概述 |
1.6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样品、设备、药剂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样品 |
2.2 试验设备与药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3.2 Zata电位测试 |
2.3.3 吸附量的测定 |
2.3.4 接触角的测定 |
2.3.5 XPS分析 |
2.3.6 SEM-EDS测试 |
2.3.7 硫离子选择电极测试 |
第三章 铵(胺)盐对硫化钠体系中斑铜矿/辉铜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
3.1 捕收剂用量对斑铜矿/辉铜矿浮选的影响 |
3.1.1 丁基黄药用量对斑铜矿/辉铜矿浮选的影响 |
3.1.2 异戊基黄药用量对斑铜矿/辉铜矿浮选的影响 |
3.1.3 戊基黄药用量对斑铜矿/辉铜矿浮选的影响 |
3.2 硫化钠用量对斑铜矿/辉铜矿浮选的影响 |
3.3 pH对硫化钠环境下斑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4 硫化钠环境下活化剂对斑铜矿浮选的影响 |
3.4.1 活化剂种类对硫化钠环境下斑铜矿浮选的影响 |
3.4.2 组合活化剂对硫化钠抑制后斑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5 药剂作用方式 |
3.5.1 硫化钠对斑铜矿抑制作用方式 |
3.5.2 活化剂活化硫化钠抑制后的斑铜矿的作用方式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浮选药剂与斑铜矿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
4.1 斑铜矿表面异戊基黄药的吸附作用研究 |
4.1.1 异戊基黄药的波长λ与吸光度A关系曲线 |
4.1.2 异戊基黄药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测定 |
4.1.3 硫化钠对斑铜矿吸附异戊基黄药的影响 |
4.1.4 胺(铵)盐对斑铜矿吸附异戊基黄药的影响 |
4.1.5 pH对硫化钠环境下斑铜矿吸附异戊基黄药的影响 |
4.2 不同作用条件下斑铜矿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
4.2.1 硫化钠对斑铜矿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
4.2.2 铵(胺)盐对硫化钠体系中斑铜矿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4.3 不同作用条件下斑铜矿表面SEM-EDS分析研究 |
4.4 不同浮选体系下斑铜矿接触角的测定斑铜矿表面XPS研究 |
4.5 硫离子选择性电极测试 |
4.5.1 硫化钠体系 |
4.5.2 乙二胺磷酸盐+硫化钠体系 |
4.5.3 硫酸铵+硫化钠体系 |
4.5.4 乙二胺磷酸盐+硫酸铵+硫化钠体系 |
4.6 不同作用条件下斑铜矿表面Zeta电位随pH的变化规律 |
4.6.1 在硫化钠体系下斑铜矿表面Zeta电位变化 |
4.6.2 铵(胺)盐对硫化钠体系下斑铜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混合铜矿浮选试验 |
5.1 硫化钠用量对人工混合铜矿浮选的影响 |
5.2 硫酸铵对人工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 |
5.3 乙二胺磷酸盐对人工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 |
5.4 组合铵胺盐对人工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8)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浮选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氧化铜矿物及资源概况 |
1.1.1 铜矿物及铜矿床 |
1.1.2 铜矿资源及分布特点 |
1.1.3 孔雀石物理化学性质 |
1.2 氧化铜矿浮选理论研究概况 |
1.2.1 氧化铜矿直接浮选 |
1.2.2 氧化铜矿硫化浮选 |
1.2.3 氧化铜矿胺类浮选 |
1.2.4 氧化铜螯合剂-中性油浮选 |
1.3 铵-胺盐在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应用 |
1.3.1 铵-胺盐种类及特性 |
1.3.2 铵盐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应用 |
1.3.3 胺盐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应用 |
1.3.4 组合铵-胺盐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理论计算方法 |
2.1 试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 |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4 SEM-EDS分析 |
2.2.5 Zeta电位分析 |
2.2.6 AFM分析 |
2.3 理论计算原理与软件平台 |
2.3.1 密度泛函理论 |
2.3.2 计算软件及平台 |
第三章 孔雀石电子结构与表面原子 |
3.1 计算参数与模型 |
3.1.1 计算参数选择 |
3.1.2 计算方法与模型 |
3.2 孔雀石晶体电子结构 |
3.2.1 晶体几何结构 |
3.2.2 能带结构与态密度 |
3.2.3 原子与键的布居 |
3.2.4 电荷密度分布 |
3.3 孔雀石晶体表面原子 |
3.3.1 孔雀石表面几何结构 |
3.3.2 孔雀石表面原子尺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孔雀石硫化与强化硫化机理研究 |
4.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4.2 孔雀石表面硫化机理研究 |
4.2.1 硫离子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 |
4.2.2 硫氢根离子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 |
4.3 孔雀石表面强化硫化机理研究 |
4.3.1 无机铵盐强化硫化孔雀石表面 |
4.3.2 有机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表面 |
4.3.3 组合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表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孔雀石强化硫化后与异戊基黄药的吸附机制 |
5.1 计算方法与模型 |
5.2 孔雀石与异戊基黄药的相互作用 |
5.2.1 异戊基黄药分子结构与性质 |
5.2.2 孔雀石与异戊基黄药的相互作用 |
5.3 孔雀石硫化后与异戊基黄药的相互作用 |
5.4 孔雀石强化硫化后与异戊基黄药的相互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孔雀石强化硫化溶液化学与表面性质表征 |
6.1 孔雀石强化硫化过程中溶液化学研究 |
6.1.1 Cu~(2+)配衡反应及组分分布 |
6.1.2 S~(2-)配衡反应及组分分布 |
6.1.3 孔雀石溶解平衡理论计算 |
6.1.4 不同条件下孔雀石溶解试验 |
6.2 孔雀石强化硫化表面性质表征 |
6.2.1 孔雀石表面Zeta电位随时间变化规律 |
6.2.2 不同条件下孔雀石表面SEM-EDS研究 |
6.2.3 不同条件下孔雀石表面XPS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孔雀石及氧化铜矿强化硫化浮选试验研究 |
7.1 孔雀石硫化浮选试验研究 |
7.1.1 pH值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 |
7.1.2 硫化钠用量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 |
7.1.3 异戊基黄药用量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 |
7.2 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浮选试验研究 |
7.2.1 铵-胺盐种类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 |
7.2.2 组合铵-胺盐种类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 |
7.3 铵-胺盐强化硫化氧化铜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创新点 |
8.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申请的专利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与荣誉 |
(9)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酸浮选法 |
2 胺类浮选法 |
3 螯合剂浮选法 |
4 乳浊液浮选法 |
5 硫化浮选法 |
5.1 活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
5.1.1 硫化物 |
5.1.2 氨 (胺) 盐类 |
5.1.3 环状有机化合物 |
5.1.4 其他 |
5.2 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 |
6 结语 |
(10)高结合率难选氧化铜矿选矿回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矿资源概述 |
1.1.1 铜金属的工业应用 |
1.1.2 世界铜矿资源分布及主要矿床类型 |
1.1.3 我国铜矿资源的现状 |
1.2 主要铜矿物类型及其可浮性 |
1.2.1 主要的铜矿物类型 |
1.2.2 硫化铜矿物可浮性 |
1.2.3 氧化铜矿物可浮性 |
1.3 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研究现状 |
1.3.1 浮选捕收剂 |
1.3.2 浮选活化剂 |
1.3.3 浮选起泡剂 |
1.3.4 浮选药剂的组合使用 |
1.4 典型难选氧化铜矿的处理方法 |
1.4.1 含泥量高难选氧化铜矿的处理 |
1.4.2 成分复杂氧化铜矿的处理 |
1.4.3 微细粒氧化铜矿的浮选研究 |
1.4.4 难选氧化铜矿的研究方向 |
1.5 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选矿试剂、仪器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1.1 试验仪器设备 |
2.1.2 试验药剂 |
2.2 试验研究及测试方法 |
2.2.1 试验测试方法 |
2.2.2 试验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矿样的采集与制备 |
3.2 矿石性质分析 |
3.2.1 原矿光谱分析 |
3.2.2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
3.2.3 原矿物相分析 |
3.2.4 原矿XRD分析 |
3.3 原矿粒度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浮选回收试验研究 |
4.1 磨矿细度对浮选的影响 |
4.1.1 磨矿曲线的绘制 |
4.1.2 浮选磨矿细度试验 |
4.2 浮选方案选择试验 |
4.3 硫化铜矿浮选优化试验研究 |
4.3.1 捕收剂用量试验研究 |
4.3.2 抑制剂用量试验研究 |
4.4 氧化铜矿浮选探索试验 |
4.5 硫化铜矿浮选流程优化试验 |
4.5.1 扫选试验流程 |
4.5.2 精选试验流程 |
4.6 小型闭路试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浮选尾矿磁选试验 |
5.1 细度对磁选影响试验 |
5.2 磁场强度对磁选影响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磁选尾矿浸出试验研究 |
6.1 细度考察试验 |
6.2 液固比考察试验 |
6.3 硫酸用量考察试验 |
6.4 温度考察试验 |
6.5 浸出时间考察试验 |
6.6 氧化剂强化浸出试验 |
6.7 最佳条件验证试验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荐的选矿流程及主要结论 |
7.1 推荐的选矿流程 |
7.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复合药剂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蓝铜矿铵盐强化硫化浮选的机理初探[D]. 李江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D]. 余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3]孔雀石浮选中的硫化及其铵盐强化机制探究[D]. 李佳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桥联改性活化浮选硅孔雀石研究[D]. 郭志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东川混合铜矿浮选工艺及机理探讨[D]. 赵敏捷.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6]混合铜矿硫化浮选的机理研究[D]. 毕克俊.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7]铵(胺)盐在铜矿硫化浮选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国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8]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浮选理论与试验研究[D]. 毛莹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9]氧化铜矿浮选药剂研究与应用进展[J]. 白洁,艾晶,张行荣. 现代矿业, 2014(12)
- [10]高结合率难选氧化铜矿选矿回收试验研究[D]. 王凯.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氧化铜论文; 孔雀石论文; 硫化钠论文;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论文; 硫化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