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新世纪 不断开拓学会工作的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隋芳莉[2](2019)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和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技术,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基础之上,重点探索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为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是国家高等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和科研机构,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研究的核心问题,由指标系统、权重和评价标准构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构成两个一级指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文化建设”“学生实效”“校风校貌”“社会效应”构成八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二十八个三级指标。文研究使用AHP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XXX省某高校为研究对象使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实践的程度和状况进行测评的体系。本研究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并对其进行科学性论证。在XXX省部分高校开展大规模测评,对测评数据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结果分析和归因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系统论视角提出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立足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未来发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应建立长效机制。评价长效机制由组织领导机制、实施运行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动力保障机制和反馈应用机制构成。通过建立科学评价观、深化评价基础和理论应用研究、积极运用现代评价技术、营造评价文化等路径构建评价长效机制,开创高校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新局面。
杨书卷[3](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社团理论研究发展文献综述》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社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中国科技社团发展历程为主轴,1978-2017年发表的有关科技社团理论研究文献为基础,将中国科技社团理论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科技社团研究建立与探索发展时期、调整与转型发展时期、改革与规范发展时期、创新与深入发展时期,籍此进行文献综述,梳理中国科技社团理论研究的构建体系与发展轨迹,比较和总结以往的相关实践,为科技社团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既有一定历史纵深又有现实针对性的背景与框架,以促进科技社团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张恩亮[4](2014)在《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历史经验表明,要赢得未来必须赢得青年。培养和造就一批批、一代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它关系着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着党的最终目标实现。本文在执政党建设视域下,科学地、系统地研究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在阐述了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执政党建设的互促共进关系。一方面,培养执政党的青年力量,夯实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执政党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一个有战略眼光的政党,总是会把代代青年视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培养出一代代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青年接班人,进而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执政党的事业才会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也将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提供坚定方向和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引领和保障作用,也向青年培养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本文探寻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史轨迹,总结了经验规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青年培养教育问题作为党的建设战略性工程,从理论和实践上逐步深入和推进,从而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和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及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都从某些侧面给与我们经验借鉴。对国内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及青年教育培养问题进行历史考察,有助于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提供经验借鉴和规律遵循。在本文研究中对我国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肯定了成绩,查找了问题,分析了成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一直高度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努力造就一代代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并对之提出了明确的战略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本文提出了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坚持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现实路径与虚拟空间相结合、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跟踪相结合等培养原则。本文提出了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现路径,在实现模式、实施机制、手段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在实现路径上,对大学生骨干群体、青年干部群体、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以及其他青年优秀骨干群体等四个不同群体分别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增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实施机制上,提出构建社会化机制、梯级教育机制、长效机制,由此增强了实效性和稳定性;在手段保障上,提出理论武装、实践锻炼、社会考察、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等,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系统框架。
付天松[5](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指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张键[6](2011)在《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文中指出本文所研究的中国东亚地区战略主要是从地区战略的角度展开的。本文对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要素以及地区战略环境判断、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地区战略决策、地区战略评估、地区战略实施以及对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进行了分析。地区战略作为一种特殊的外交战略,既具有外交战略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理论独特性。从国家战略的层次来看,地区战略属于国家战略层次的第四层次。因此,地区战略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和外交整体战略。地区战略是战略理论在地理和区位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一般包括地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以及地区主义理论。具体地说,地缘战略理论包括地缘政治因素、国际地缘经济因素、国际地缘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了开放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指导。“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区域战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由于“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方针的指引,整个90年代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相对稳定,为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为中国进入21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是成功的,在新世纪里仍然可以作为我们的外交战略指导思想。21世纪初中国推行的区域合作地区战略是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睦邻外交的延续和拓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边地缘政治和地缘安全环境呈现出很多新的地区安全问题,实施新的睦邻地区战略势在必行。从战略内涵来看,中国面向新世纪的“睦邻、富邻、安邻”地区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中国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和深厚积淀。“睦邻”,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和睦共处,是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即强调平等协作、共同发展。“富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领域。具体地说,“富邻”就是强调与周边国家加强经济上的交往、联系、对话以及战略协作,不断拓宽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渠道,扩大相互贸易和投资,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积极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从而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实现共同发展、走向共同繁荣。“安邻”,主要指的是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合作和共同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在安全领域同周边国家共同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积极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通过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以及和平谈判的方式,而不是诉诸武力的方式去处理地区分歧与争端,从而为地区的发展营造和平安定的有利地区环境,进而在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安全。新世纪初以睦邻地区战略为依托的区域合作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中国威胁论”,进而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有利于中国以周边为依托走向世界。当前东亚战略环境比较复杂,东亚战略安全环境尤其严峻,尽管如此,当前东亚战略环境中仍存在不少机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如何构建自己的东亚外交战略,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身的国家利益,而且与东亚地区的发展和未来也息息相关。具体地看,中国的战略优势可以分为地缘优势和大国优势两种。战略上的弱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周边大国太多,存在诸多地缘上的制约,并且中国存在诸多地缘困局,领土争端以及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内各国文化及价值观差异较大等。中国由于长时期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因此拥有很多战略机遇。中国的战略威胁是与美国密切相关的,因为美国是中国在东亚地区真正的战略对手。具体地说,中国受到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压力也主要是来自美国“重返东亚”以及美国利用制度性参与和领土争端挑动东亚国家对抗中国。中国未来的东亚地区战略选择应该立足于地区一体化理论和开放地区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一种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Open East Asian Community)。坚持开放性的东亚共同体应该是中国在新形势下着眼未来东亚地区战略的核心主张。未来中国东亚战略需要一系列理论的指导,这些理论框架具体可以包括地缘重心论、区域合作一体化理论、开放地区主义理论等等。未来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战略部署应该注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加强多样性的多边区域合作,同时将东亚地区构架明确化。
宋军[7](2011)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且关系民生幸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软实力部分,而且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历经90年的艰辛发展历程,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靠指针。目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发展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理应用自己的先进文化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基于上述文化发展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作为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1、历时研究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历程有助于揭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规律,为今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系统研究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论文建构了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总体布局和理论基础的宏观认识框架,它与论文建构的文化发展战略要素思想体系一同,初步形成了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的规范结构,有助于在学术上,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总体研究;进行宏观理论与战略要素间的关照与反馈联系研究,进行战略要素间互动研究,为今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提供了可循的结构规范,及动态关联的思考方式。3、比较研究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有助于掌握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阶段性理论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客观的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考察、评价和展望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理论借鉴。4.整体研究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要素思想和宏观认识框架,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认识的自觉性,进而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建设。从现实意义上看:1.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2.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有助于实现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3.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是实现文化的国际交流、互补,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4.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有助于在全球化趋势中,向世界推广中华优秀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满足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时代需求。论文研究思路:紧紧围绕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的规范结构,即文化发展战略宏观认识框架和文化发展战略要素思想体系进行研究。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开始,进而对90年的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历时性的、比较性的、系统性的研究。历时性是将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按历史演进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揭示各发展阶段的联系与演进关系,此外在演进进程的研究中,也揭示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逐渐形成过程。比较性是将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同类战略要素比较,宏观认识框架比较,通过较细致的比较考察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细微演化,为总结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趋势性特征与本质特征提供根据。系统性是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分为宏观认识系统和战略要素子系统,主要是从整体性上考察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间的区别联系与互动,进而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流变、演进有了整体把握,这种动态关联的考察,为总结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提供宏观整体视野。上述的全部研究,也为对即将进入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进行展望提供了合理性的研究基础。论文主要内容共分八章。第一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概述,主要是选题背景、意义,理论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认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恩列关于文化的理论论述,同时也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思想资源。从第三章至第六章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系统研究,论文按照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将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分为战略奠基、战略开拓、战略创新、战略发展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对每个阶段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论文首先从宏观认识的视角入手对本阶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总的概括,然后按照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构成要素: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思路、战略措施、战略任务、战略重点等进行理论体系分析,最后对每个阶段的思想理论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前一阶段思想理论进行比较,构成了历时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整体研究的综合深化研究态势。第七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特征与基本经验,论文在分阶段、分要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整体的观察和分析,来把握党的文化发展战略的整体面貌,进而抽象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本质和趋势性特征,并概括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变的基本经验。第八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论文在最后部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下一个新阶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进行了展望。从宏观的角度对新局面、新角度、新理念、新布局进行了概括,然后按照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构成要素: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措施、战略任务等对新局面下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实现新阶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新局面的四条路径。论文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有如下尝试性创新研究成果:第一,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包括宏观认识框架,又包括战略要素体系。第二,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四个方面的文化思想为理论来源。其中,马克思、列宁的文化思想是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来源。第三,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分为战略奠基、战略开拓、战略创新、战略发展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本质和趋势性特征、基本经验。第四,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形成体系是个逐渐过程。
武廷海[8](2008)在《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吴良镛人居环境研究的学术思想,尤其注重人居环境思想的生成、特征以及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方法论。吴良镛人居环境思想的生成经过了萌芽(1985年以前)、形成(1985~2002)和发展(2003年以来)三个时期;人居环境思想具有经世济用、环境设计、人本关怀、文化浸润等特征;人居环境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通过融贯的综合研究、整体设计,探讨走向整体的途径。
刘起军[9](2006)在《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即执掌国家政权。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危险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能保持执政地位。执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在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提出了一系列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极攻克影响执政安全的障碍和难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本文首先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当前研究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现状以及它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基本框架。其次,分析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形成:一是从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执政党建设思想、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执政安全思想出发,揭示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理论渊源;二是从把握国外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反经验总结出发,揭示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三是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为复杂、执政任务更为艰巨、自身的变化更为深刻等方面,分析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产生的现实条件;四是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形成过程的特点。再次,归纳总结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江泽民对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阐述;二是科学论述了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三是全面分析了影响执政安全的各种因素;四是明确提出了确保执政安全的战略举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执政基础,优化执政环境,提高执政能力,攻克反腐这一执政难题,造就一支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和现代化正规化军队,为执政提供有力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并论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特色。即它的时代性、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最后,本文还阐述了江泽民执政安全
王创峰[10](200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外交是一种广义上的外交行为,是指一国政党在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指导下,为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家关系与其他主权国家的合法政党及政党国际组织进行的联系和交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各国共产党的国际组织——共产国际交往,但是从事真正意义上政党外交还是在建国后以执政党的身份与外国各种类型政党的交往。经过50多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在范围、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以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政党外交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对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论文旨在探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前景进行展望。论文首先从外交学和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对当代政党外交的兴起和动因进行解析,指出政党外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政党对外交往和党际关系,它的交往主体、内容和目的都具有特定性,它是二战后随着政党成为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政党政治的普及和现代外交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外交方式。在当代,推动政党作为非国家行为体介入外交领域的因素很多,其中国内政治需要、国家利益、政党意识形态、全球问题等是突出的几个方面。鉴于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把政党外交作为实现本国外交战略的手段,政党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政党外交行为进行解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已经形成相对完整的政党外交理论的命题,并从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现实依据、具体内容和实践成果等四个方面对命题进行了论证。论文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党际关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形成的思想基础,并从国际政治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党际关系思想做了系统的整理。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期提出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国际联合思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以及各国党之间坚持独立自主、平等协商的原则对指导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列宁关于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革命”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已经不符合当代国际政治的现实,但他关于各国革命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以及尊重各党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外交往原则的理论依据。斯大林及其后的苏联共产党领导人
二、面向新世纪 不断开拓学会工作的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新世纪 不断开拓学会工作的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1.4 核心概念阐释 |
1.4.1 无神论 |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理论概述 |
2.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概念 |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1.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2.1.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 |
2.1.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
2.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相关问题 |
2.2.1 评价目标 |
2.2.2 评价原则 |
2.2.3 评价功能 |
2.2.4 评价要素 |
2.2.5 评价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依据 |
3.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思想资源 |
3.1.1 中国古代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
3.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
3.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价值观教育评价思想资源 |
3.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
3.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
3.2.2 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理论 |
3.2.3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和评价论 |
3.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现实依据 |
3.3.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论为指导 |
3.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文件为遵循 |
3.3.3 以总结高校价值观教育经验为启迪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1 政治性原则 |
4.1.2 人文性原则 |
4.1.3 整体性原则 |
4.1.4 科学性原则 |
4.1.5 可测性原则 |
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1 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
4.2.2 相关的学科理论 |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内容 |
4.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和工作经验 |
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
4.3.1 构建评价指标系统 |
4.3.2 制定评价标准 |
4.3.3 确定权重 |
4.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关系 |
4.4.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一级指标 |
4.4.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二级指标 |
4.4.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三级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省某高校为例 |
5.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
5.1.1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 |
5.1.2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
5.1.3 多层次综合模糊评判 |
5.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实施 |
5.2.1 成立评价小组 |
5.2.2 按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
5.2.3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计算评价结果 |
5.3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特点 |
5.3.2 ×××省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建议 |
5.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应用研究—以×××省部分高校为例 |
6.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的必要性 |
6.1.1 实效测评是教育实践的呼唤 |
6.1.2 实效测评是理论创新的需要 |
6.1.3 实效测评是评价发展的需要 |
6.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及施测 |
6.2.1 明确实效测评的目的和内容 |
6.2.2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量表》及施测 |
6.2.3 编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及施测 |
6.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的科学性论证 |
6.3.1 教育实效测评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
6.3.2 教育实效影响因素量表的科学性分析 |
6.4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结果分析 |
6.4.1 总体情况分析 |
6.4.2 三个维度分析 |
6.4.3 学生差异分析 |
6.5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影响因素分析 |
6.5.1 教育队伍相对弱化 |
6.5.2 受教育者差异化 |
6.5.3 教育内容表层化 |
6.5.4 教育方式方法单一化 |
6.5.5 教育载体缺失化 |
6.5.6 教育环境复杂化 |
6.5.7 教育机制碎片化 |
6.6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对策 |
6.6.1 以“六个要”打造教育队伍 |
6.6.2 以强化受教育者主体性激发内生动力 |
6.6.3 以“供给侧改革”思维优化教育介体 |
6.6.4 以隐性视角营造教育环境氛围 |
6.6.5 以制度保障夯实教育基础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 |
7.1 建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意义 |
7.1.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7.1.2 应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特殊性和复杂性的需要 |
7.1.3 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实效的需要 |
7.1.4 推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的需要 |
7.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成 |
7.2.1 组织领导机制 |
7.2.2 实施运行机制 |
7.2.3 管理监督机制 |
7.2.4 动力保障机制 |
7.2.5 反馈应用机制 |
7.3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 |
7.3.1 树立科学评价观 |
7.3.2 深化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
7.3.3 积极运用现代化评价技术 |
7.3.4 营造评价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附录C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D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初测版) |
附录E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初测版) |
附录F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最终版) |
附录G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体系观测点及题项设计 |
附录H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最终版) |
附录I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测评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
附录J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得分统计表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社团理论研究发展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阶段 (1978-1990) 科技社团研究建立与探索发展 |
(一) 科技社团的一般属性及其特性的探讨 |
(二) 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机制与职能 |
(三) 提出“学会学”的学科研究观点 |
二、第二阶段 (1990-2000) 科技社团研究调整与转型发展 |
(一) 科技社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角色转变 |
(二) 中国科技社团的生存与发展 |
(三) 科技社团的职责与社会功能调整 |
(四) 科技社团的宏观管理 |
(五) 中国科技社团的历史研究 |
(六) 国外科技社团的对比研究 |
三、第三阶段 (2000-2012) 科技社团研究改革与规范发展 |
(一) 科技社团非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的特性 |
(二) 科技社团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
(三) 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
(四) 科技社团公信力的建立 |
四、第四阶段 (2012-) 科技社团研究创新与深化发展 |
(一) 科技社团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作用 |
(二) 加强党的领导作用 |
(三)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
(四) 发展学会社会化服务职能 |
五、小结 |
(一) 科技社团理论研究已初具规模 |
(二) 科技社团理论研究应与社会学术界研究形成合力 |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科技社团理论研究体系 |
(4)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相关理论 |
2.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 |
2.1.3 其他学科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相关理论 |
2.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逻辑内涵的理性阐释 |
2.2.1 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解读 |
2.2.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揭示 |
2.2.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特征 |
2.2.4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分类 |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执政党建设 |
3.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培养是执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
3.1.1 思想政治建设是执政党建设的首要问题 |
3.1.2 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培养促进执政党思想政治建设 |
3.1.3 强化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日常思想教育 |
3.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组织培养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组织保证 |
3.2.1 中国共产党面临能否长期执政的新考验 |
3.2.2 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组织培养为党长期执政提供组织保证 |
3.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风培养是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
3.3.1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
3.3.2 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风培养为党的作风建设夯实基础 |
3.4 加强执政党建设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具有引领和保障作用 |
3.4.1 把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置于党的建设战略地位 |
3.4.2 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史考察 |
4.1 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史考察 |
4.1.1 党自成立以来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
4.1.2 对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启示 |
4.2 国外对青年教育培养的有益做法及借鉴 |
4.2.1 国外青年培养教育的有益做法 |
4.2.2 国外青年培养教育的经验借鉴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
5.1 当前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状况分析 |
5.1.1 青年思想状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
5.1.2 青年思想行为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
5.1.3 当代青年思想行为现状成因分析 |
5.2 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
5.2.1 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 |
5.2.2 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
5.2.3 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5.3 青年干部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
5.3.1 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 |
5.3.2 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
5.3.3 青年干部培养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5.4 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
5.4.1 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 |
5.4.2 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
5.4.3 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5.5 其他青年群体中优秀骨干培养的现状及分析 |
5.5.1 其他青年群体中优秀骨干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 |
5.5.2 其他青年群体中优秀骨干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
5.5.3 其他青年群体中优秀骨干培养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
6.1 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指导思想 |
6.2 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目标 |
6.2.1 党组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战略目标定位 |
6.2.2 团组织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目标的落实要求 |
6.3 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 |
6.3.1 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
6.3.2 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
6.3.3 坚持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
6.3.4 坚持教育引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
6.3.5 坚持现实路径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原则 |
6.3.6 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跟踪相结合的原则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现路径 |
7.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工作要求 |
7.1.1 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工作要求 |
7.1.2 青年干部培养的工作要求 |
7.1.3 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的工作要求 |
7.1.4 其他青年群体优秀骨干培养的工作要求 |
7.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实施机制 |
7.2.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社会化机制构建 |
7.2.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梯级教育机制构建 |
7.2.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 |
7.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手段 |
7.3.1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 |
7.3.2 组织青年考察社会了解国情民意 |
7.3.3 引导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
7.3.4 支持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7.3.5 引导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
(5)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 地区战略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一 外交战略及其层次性 |
二 地区战略的理论定位 |
第二节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内涵 |
一 地区战略的定义与分类 |
二 地区战略的要素 |
第三节 地区战略的决策分析 |
一 外交决策理论分析 |
二 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三 地区战略竞争对手分析 |
四 地区战略判断 |
五 地区战略决策 |
六 地区战略评估 |
七 地区战略实施 |
第四节 影响地区战略的主要变量 |
一 地区权力结构 |
二 地区国际机制 |
三 国家利益 |
四 地缘因素 |
五 意识形态 |
六 历史记忆 |
七 战略文化传统 |
八 国内政治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地区战略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取向 |
一 地缘政治因素 |
二 地缘经济因素 |
三 地缘文化因素 |
第二节 区域一体化理论取向 |
一 国际关系的一体化理论概述 |
二 一体化理论对国家地区战略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地区主义理论取向 |
一 传统地区主义与新地区主义 |
二 开放地区主义 |
三 开放地区主义对地区战略的理论指导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地区战略分析 |
第一节 冷战期间中国外交战略对东亚外交的影响 |
一 “一边倒”外交战略选择对中国东亚外交的影响 |
二 “两个拳头打人”战略阶段的中国东亚外交 |
三 “一条线”及“三个世界”战略构想影响下的东亚外交 |
四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视角下的东亚外交 |
第二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地区战略追求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战略环境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国家利益需求分析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思想的提出及官方表述 |
第三节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战略追求的内涵与评估 |
一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目标分析 |
二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思想内涵 |
三 “立足亚太、稳定周边”的政策实施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1 世纪初中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 |
第一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地区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地区战略环境的新变化 |
二 实施新的地区战略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内涵 |
一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思想的传统文化内涵 |
二 睦邻区域合作战略内涵的解读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主要支柱 |
一 积极参与“10+3”框架下的东亚区域合作 |
二 中国和东盟的“10+1”合作机制 |
三 深化中日韩合作 |
四 积极参与东亚峰会 |
第四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具体实施 |
一 “睦邻”外交——政治上互谅互信、和睦共处 |
二 “富邻”外交——经济上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
三 “安邻”外交——安全上增强互信,注重安全合作 |
第五节 影响东亚区域合作战略的因素分析 |
一 与地区内某些国家在国家利益上的困境和冲突 |
二 领土争端 |
三 美国因素 |
四 中国国家实力 |
第六节 中国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实施的战略意义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期东亚一体化战略初探 |
第一节 当前东亚战略环境分析 |
一 当前东亚战略形势纷繁复杂 |
二 美国高调介入东亚事务 |
第二节 当前东亚主要国家的东亚地区战略比较 |
一 美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二 日本的东亚地区战略 |
三 韩国的东亚地区战略 |
四 俄罗斯的东亚地区战略 |
五 东盟的东亚地区战略 |
第三节 中国东亚战略选择的SWOT 分析 |
一 战略优势 |
二 战略劣势 |
三 战略机遇 |
四 战略威胁 |
五 SWOT 组合分析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东亚战略的内涵 |
一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理论指导 |
二 新形势下中国的东亚战略目标 |
三 未来中国东亚战略的战略部署 |
四 战略路径和战略手段 |
第五节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展望 |
一 东盟共同体及东亚共同体构想 |
二 建立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三 开放性东亚共同体的构建 |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
(7)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化及文化发展战略的理论概念 |
1.3.1 “文化”的概念 |
1.3.2 “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对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 |
1.4.2 国内对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论述 |
2.1.1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文化理论 |
2.1.2 社会劳动是文化的真正源泉 |
2.1.3 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2.1.4 马克思文化理论评述 |
2.2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2.1 揭示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特殊规律 |
2.2.2 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2.2.3 阐述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思想 |
2.2.4 列宁的文化理论评述 |
2.3 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文化理论 |
2.3.1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 |
2.3.2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 |
2.3.3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理论 |
2.3.4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评述 |
2.4 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供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借鉴的资源 |
2.4.1 “和”文化 |
2.4.2 “天人合一” |
2.4.3 “民本思想” |
2.4.4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奠基 |
3.1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奠基 |
3.1.1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在中国的萌芽 |
3.1.2 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历程 |
3.1.3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主要内容 |
3.2 建国后毛泽东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探索 |
3.2.1 战略目标:文化现代化 |
3.2.2 战略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3.2.3 战略思路:用马克思主义占据文化阵线 |
3.2.4 战略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3.2.5 战略措施: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 |
3.3 毛泽东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评价 |
3.3.1 毛泽东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贡献 |
3.3.2 对毛泽东“文化革命”思想的历史反思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开拓 |
4.1 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宏观认识和整体布局上的开拓 |
4.1.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转变 |
4.1.2 构划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
4.2 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要素体系的开拓 |
4.2.1 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4.2.2 战略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
4.2.3 战略思路:吸收和借鉴国外文明成果 |
4.2.4 战略措施:发展教育和科学 |
4.3 邓小平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评价 |
4.3.1 初步构成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雏形 |
4.3.2 转变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路 |
4.3.3 重新确立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 |
4.3.4 扬精华弃糟粕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创新 |
5.1 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宏观认识和整体布局上的创新 |
5.1.1 “三个代表”加强了党对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建设 |
5.1.2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
5.2 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要素体系的创新 |
5.2.1 战略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5.2.2 战略思路: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
5.2.3 战略措施:科教兴国 |
5.2.4 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实力 |
5.2.5 战略重点:加强廉政教育 |
5.3 江泽民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贡献 |
5.3.1 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角度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
5.3.2 为“文化创新”的战略措施提供了哲学的思想基础 |
5.3.3 使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更加系统和完善 |
5.3.4 丰富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发展 |
6.1 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宏观认识和整体布局上的发展 |
6.1.1 科学发展,树立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观念 |
6.1.2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
6.2 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要素体系的发展 |
6.2.1 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6.2.2 战略思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6.2.3 战略措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
6.2.4 战略任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6.2.5 战略重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
6.3 胡锦涛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贡献 |
6.3.1 加强党的先进性教育,建设学习型政党 |
6.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6.3.3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
6.3.4 发展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特征与基本经验 |
7.1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本质特征 |
7.1.1 文化概念科学阐释的内涵创新 |
7.1.2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方针的继承与发展 |
7.1.3 党对马克思文化发展最终目标的继承与发展 |
7.2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趋势性特征 |
7.2.1 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布局的清晰化 |
7.2.2 党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现代化 |
7.2.3 党对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诉求主动化、自觉化 |
7.3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基本经验 |
7.3.1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指导地位 |
7.3.2 坚持“两为”方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7.3.3 坚持“双百”方针,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有机结合起来 |
7.3.4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 |
7.3.5 把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和文化创新结合起来 |
7.3.6 坚持不断完善文化建设的科学体制和有效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 |
8.1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宏观认识和整体布局上的新局面 |
8.1.1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视角、新理念 |
8.1.2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总体新布局 |
8.2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要素体系的深化 |
8.2.1 战略目标:和谐文化下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
8.2.2 战略思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8.2.3 战略措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
8.2.4 战略任务: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 |
8.2.5 战略重点:统筹推进党的廉政文化建设 |
8.3 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新局面的实现路径 |
8.3.1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
8.3.2 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
8.3.3 广泛吸纳和融汇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
8.3.4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内涵 |
二、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研究价值 |
三、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形成 |
一、理论渊源 |
二、历史依据 |
三、现实条件 |
四、形成过程 |
第三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深刻阐述了维护执政安全的重要性 |
二、科学论述了执政安全的根本要求 |
三、全面分析了影响执政安全的各种因素 |
四、明确提出了确保执政安全的战略举措 |
第四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特色 |
一、鲜明突出的时代性 |
二、丰富完整的系统性 |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
四、理实交融的实践性 |
第五章 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是江泽民党建思想的核心 |
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
三、初步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中系列重大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当前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和难点 |
第一章 当代政党外交现状与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当代世界政党与政党外交 |
一、当代世界政党政治与外交的发展推动政党外交的兴起 |
二、当代世界政党外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政党外交的概念辨析 |
一“、政党外交”概念的形成 |
二、学术界关于“政党外交”概念界定的讨论 |
三、与政党外交相关的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政党外交的动因和制约因素 |
一、国内政治 |
二、国家利益 |
三、意识形态 |
四、国际动因 |
第四节 政党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政党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地位 |
二、政党外交的作用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时期发展党际关系的理论 |
第二节 列宁关于俄共(布)与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发展党际关系的理论 |
第三节 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党对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有益探索 |
一、斯大林及其后继者的党际关系思想与危害 |
二、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党对正确处理党际关系的有益探索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和建国后的对外交往实践及其理论探索——毛泽东、王稼祥等人的党的对外工作思想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国际交往 |
二、建国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实践 |
三、毛泽东、王稼祥等人关于党的对外工作的思想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形成的国际国内背景 |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调整的现实依据之一——时代主题的转变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调整的现实依据之二——党的工作重心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变 |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发展新型党际关系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全面调整 |
一、邓小平关于发展新型党际关系的探索及其主张 |
二、中国共产党党际关系四项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实践的丰富 |
第三节 冷战后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实践与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政党外交理论的新发展 |
一、苏东剧变后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新实践 |
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的新发展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的构架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目的 |
一、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 |
二、服务于国内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
三、服务于党的自身建设 |
四、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任务 |
一、加强与世界各国共产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
二、积极开展与与其他类型政党的交往,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为实现三大任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
三、开展与各类政党和国际组织的对话与合作,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原则 |
一、坚持党际交往四项原则 |
二、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
三、坚持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辩证统一的原则 |
四、严格遵守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 |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外交的策略 |
第五章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 |
第一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提出新要求 |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诉求 |
二、当代国际政治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提供了广阔舞台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
一、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面临新的课题 |
第三节 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 |
一、二十年战略机遇期与“中国和平发展新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肩负推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重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面向新世纪 不断开拓学会工作的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评价研究[D]. 隋芳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社团理论研究发展文献综述[A]. 杨书卷. 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7
- [4]执政党建设视域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D]. 张恩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4(01)
- [5]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6]冷战后中国东亚外交战略的学理分析[D]. 张键. 外交学院, 2011(05)
- [7]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宋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8]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J]. 武廷海.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9]江泽民执政安全思想研究[D]. 刘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2)
-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创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标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宗教论文; 美国政党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