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药物中间体专利选编(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帅[1](2020)在《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盐酸左旋咪唑(Levamisole Hydrochloride,简称LH)是一种广谱、活性高、毒性低、代谢速率快、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驱虫药,在人用和畜禽养殖药物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药物晶体的粒度分布、晶型结构是影响其药效的重要指标。溶液结晶可实现对晶型结构、晶体粒度分布、晶习等指标的有效控制。溶解相平衡、溶剂的选取、结晶工艺及参数、结晶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可为结晶器的开发与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在盐酸左旋咪唑生产应用中,缺乏必要的基础物性数据和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测定了其电离平衡常数(p Ka)和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模拟了溶解体系的分子间作用力,计算了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研究了溶析结晶动力学,提出了溶析结晶工艺,对其晶体结构及模拟等进行了探究。采用激光动态法测定了盐酸左旋咪唑在12种单一溶剂、3种混合溶剂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运用NRTL模型、UNIQUAC模型、Wilson模型、van’t Hoff模型、GSM等7种热力学模型对所测定的24组体系218个数据点进行关联,对拟合结果进行了评价,基于Wilson方程对盐酸左旋咪唑在单一溶剂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混合焓(ΔmixH)、混合吉布斯自由能(ΔmixG)、混合熵(ΔmixS)进行分析;采用van’t Hoff表观分析法计算了其在所选溶剂中的标准表观热力学性质:标准溶解吉布斯自由能变(ΔsolG0)、溶解焓变(ΔsolH0)、溶解熵变(ΔsolS0),溶解过程溶质的活度系数ln?1?和ln?1,结果表明:盐酸左旋咪唑的溶解过程是熵驱动的吸热过程,溶解焓变对溶解吉布斯能变的贡献大于溶解熵变。利用Material Studio软件Dmol3、Forcite模块对盐酸左旋咪唑在溶剂中溶解规律进行了分析。基于溶解相平衡数据,确定了以甲醇+异丙醇为溶剂体系的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工艺。采用激光动态法测定了盐酸左旋咪唑在甲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介稳区宽度和诱导期,计算了其在甲醇+异丙醇混合溶剂溶解均相和非均相过程的表面熵因子f和固-液表面张力γ、非均相过程的特征因子?,结果表明: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过程为连续生长机制。运用间歇动态法研究了盐酸左旋咪唑的溶析结晶动力学,建立了其在溶析结晶过程中的二次成核和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实验条件下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的成核活化能为105.9 k J·mol-1、晶体生长活化能为144.3 k J·mol-1。对盐酸左旋咪唑的溶析结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温度、溶析剂滴加速率、搅拌速率、初始溶液浓度、溶析剂加入量、晶种加入量等因素对结晶收率及晶体粒度分布的影响,得到的适宜条件为:混合溶剂中甲醇摩尔分数0.7377、温度为308.15 K、陈化时间4 h、溶析剂滴加速率1.31 m L?min-1、晶种加入量为1.0%、搅拌速率400 rpm、初始溶液浓度为0.24 g?g-1、正反溶剂质量比1:2,在该条件下,结晶收率可达80%,晶体平均粒径为16.37μm,变异系数为0.6823。采用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同步热分析仪等手段对溶析结晶所得盐酸左旋咪唑晶体进行表征,运用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对溶析结晶所得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PXRD数据进行解析,获得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14.7105?;b=12.9425?;c=5.9348?;α=90°;β=90°;γ=90°;晶胞体积V=1129.93?3;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属于P212121;晶胞内有4个分子。使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BFDH模型模拟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晶习,与晶体产品SEM对照一致,均为针状。运用TG-DSC法对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选用Kissinger最大速率法、?atava-?esták积分法和Flynn–Wall–Ozawa积分法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求得其热分解活化能的平均值E(94.25 k J·mol-1)和指前因子A平均值(4.479×107 s-1)。得到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热分解机理函数的微分形式:f(α)=(1-α)2;积分形式G(α)=(1-α)-1-1。盐酸左旋咪唑第一阶段热分解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ΔG≠、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是153.19 k J·mol-1、89.53 k J·mol-1、-112.11 J·mol-1·K-1。采用比重瓶法和乌氏粘度计法测定了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在常压下283.15-323.15 K时的密度和粘度,选用Vogel-Tamman-Fulcher方程对数据进行关联,实验值与计算值最大的平均相对偏差值和总标准偏差值分别为2.49%和0.039。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盐酸左旋咪唑结晶过程的工业设计与放大提供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灏[2](2014)在《海参及其活性成分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提出海参是名贵的海产珍品,其体壁中含有海参多糖、海参皂苷、海参胶原多肽、海参脑苷脂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抗氧化和降血脂等功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研究了海参及其活性成分海参皂苷(sea cucumber saponin, SCS)、海参多糖(sea cucumber polysaccharides, PSC)、海参脑苷脂(sea cucumber cerebroside,SCC)以及海参皂苷单体(Holothurin A, HA)对饮食诱导以及肥胖伴随的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代谢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1.喂食小鼠酵母浸粉建立饮食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比较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Aj)、叶瓜参(Cueumariafrondosa gunneru, Cg),革皮氏海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 Pg)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种海参均具有明显的改善酵母浸粉致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喂养9d后,仿刺参组、叶瓜参组、革皮氏海参组血清尿酸(Uric Acid, UA)水平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0.4%(P<0.01)、37.2%(P<0.01)、37.5%(P<0.01),喂养14d后,各组血清尿酸水平分别降低33.0%(P<0.01)、42.3%(P<0.01)、45.3%(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三种海参抑制小鼠血清尿酸升高与肝脏尿酸合成代谢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1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的活性受到抑制有关。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进-步比较研究了海参中主要活性成分海参皂苷、海参多糖及海参脑苷脂对酵母浸粉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尿酸代谢的影响,并从基因调节水平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小鼠喂养7d后,海参皂苷和海参多糖以及海参脑苷脂均对酵母浸粉诱导的高尿酸血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喂养14d后,各组尿酸水平均显着下降,下降幅度分别是皂苷组21.7%(P<0.05);多糖组12.0%(P<0.01);脑苷脂组16.9%(P<0.05)。各组均可以显着抑制肝脏XOD和ADA的活性,同时还下调XOD和ADA mRNA的表达。此外,皂苷及脑苷脂还下调肾脏葡萄糖转运体9(GLUT9) mRNA表达,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三种活性物质均可上调肾脏有机阳离子(OCTs)和肉毒碱转运体(OCTNs) mRNA表达,改善肾功能。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海参皂苷中的海参皂苷单体Holothurin A(HA)对肥胖伴随的高尿酸血症小鼠(db/db小鼠)的尿酸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并从基因调节水平上探讨其机理。结果发现,海参皂苷单体HA可显着降低db/db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降低了18.2%(P<0.05),但并不降低肝脏XOD和ADA的活性和:mRNA表达。同时,HA可上调肾脏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mRNA表达,促进尿酸的排泄,上调肾脏OCTs和OCTNs的:mRNA表达,改善肾功能。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海参及其活性成分对饮食诱导和肥胖伴随的高尿酸血症动物尿酸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丰富了海参的研究领域,为海参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寻找新的海洋生物药品提供科学依据。
孙志[3](2011)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九五”时期,中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这也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概念。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实现增长方式从资源投入驱动到效率提高驱动转变”,或者是“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财政作为庶政之母,对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财政体制是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具有长期性、根本性与稳定性的特点。财政政策是由包括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等构成的完整政策体系。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考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析如何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外延开始,从转变发展方式的理论演变与发展入手,从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两个角度,分析在不同历史阶段,则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得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义与核心内容的结论。文章提出了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指标,深刻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具体原因,在新的起点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和健全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言,主要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包括对经济发展、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进行了交代。第2章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包括很多学者在内,很多人都把发展与增长等同起来,即发展意味着“人均产出增长”。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发展问题就是经济增长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很长时期内,人们把GDP/GNP及人均GDP/GNP的增长,视为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而也就把发展单一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却忽视资源环境的价值,以及人口增长界限,继而导致“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观的导向下,我国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技术产能落后、投资、消费、外贸格局不合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正确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外延至关重要。本文对早期经济增长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和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了概括与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由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发展经济学继承创新发展而来的,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第3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析了财政体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探讨了二者间的作用机理与作用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全面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作者认为,在改革开放前,在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采取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改革开放前15年,在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财政体制改革;在建立市场经济后,由粗放到集约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推进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因此,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始终站在了改革最前沿,始终推动了改革发展的进程,始终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第4章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政策的演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国初期,财政通过大力节约非生产性开出,压缩事业费、控制社会集团购买等,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主义工商改造,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初期,财政政策有效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和规范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培育了市场经济主体,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1995年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于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我国加快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政策作了进一步调整与完善,逐步从市场竞争领域退出,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财政管理,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财政政策调整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通过预算安排、税收政策等多种方式,并注重把握好政策力度,促进了经济发展不断升级。第5章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选择问题。首先,本文构建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使得发展方式可细化、可评价。其次,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做了客观评价,既提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成绩,又客观分析了我国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主要表现,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环境资源约束加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城乡差距扩大,等等。最后,本文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包括优化调整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第6章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明确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则,提出了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等;就创新财政政策提出了建议,要建立健全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一是以经济学视角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增长及发展理论最新成果的体现,加深了对概念的把握与认识;二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考察,系统梳理了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变过程,详细阐述了财政体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性保障作用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健全则政体制、运行机制与管理制度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的结论。三是在深入研究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上,富有前瞻性、比较系统地提出“十二五”时期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建议,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完善财政政策为重要手段,在保持分税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协调配合的财政政策体系,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然,本文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时,受资料方面的限制,缺乏深入的实证分析。上述不足,作者会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梅胜军[4](2010)在《转型变革中的组织危机感及其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如制药企业和衬衫、领带制造企业)的创业成长中面临着一系列转型危机。但以往研究未能充分揭示转型变革中的组织危机及其对转型策略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研究在总结和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认知-行为-结果”的战略选择研究思路,设计了三项研究试图回答以下理论问题:(1)中国企业转型变革背景中企业高管的组织危机感结构(研究一);(2)组织危机感的前因和形成机制(研究二);(3)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三)。研究一构建和验证了组织危机感的概念结构。首先基于组织危机相关研究文献,提出了组织危机感概念构思;通过对制药、领带和衬衫三个行业17家企业中25名高管访谈获取的文本资料的内容分析,初步分析了组织危机感构思和样本行业企业的危机源;接着编制了组织危机感测量问卷,通过对135份问卷调查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了组织危机感的结构;最后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对209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组织危机感的构思效度。研究发现,企业转型变革中面临的主要危机源是资源危机、能力危机和竞争危机。最终确定了组织危机感的二阶四因素模型:包含损益度、波动度、可控度和转化度四个一阶因素,并可抽取出威胁识别(对组织损益后果及其可能性的认知评价)和转机识别(对转型变化的可控性和转化性程度的认知评价)两个二阶维度。威胁识别反映了威胁与机会的效价特征,转机识别反映了机会与威胁的关系特征。研究二通过来自153家企业的247份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组织危机感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组织危机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危机源。资源危机、能力危机和竞争危机显着提高了组织危机感中的威胁识别水平,显着降低了转机识别水平;(2)企业高管的信息搜索和警觉性也是组织危机感的重要前因:信息搜索同时显着提高了威胁识别和转机识别;警觉性则显着强化了组织危机感中的转机识别;维度水平分析发现,警觉性的反思维度显着强化了威胁识别维度(包括直接强化和通过信息搜索的中介间接强化),并通过促进信息搜索间接强化了转机识别维度;洞察维度直接弱化了威胁识别维度,并直接强化了转机识别维度;探求维度对组织危机感的两个维度没有显着影响。研究三揭示了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包含三个子研究:案例研究、问卷研究和实验研究。案例研究通过基于关键行为事件的两个医药企业案例分析对组织危机与战略选择的关联性进行了初步探索;问卷研究在案例研究基础上,通过122家制药企业问卷调查数据检验了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式;实验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组织危机感对战略行为选择的效应模式和机制。研究三发现:(1)组织危机感促使组织采取了全面的转型策略组合;(2)组织危机感的两个维度——转机识别和威胁识别——以交互模式促进组织采取更活跃的协作开发和协作探索策略;(3)不同组织危机感构成模式对战略选择具有不同效应模式:高机会评价、低转机识别的决策者倾向保守;高威胁识别、低转机识别的决策者倾向冒险;高机会评价、高转机识别的决策者倾向冒险;高威胁识别、高转机识别的决策者倾向保守;(4)转机识别维度是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效应模式的重要决定因素,低转机识别导致对比效应,高转机识别导致同化效应;(5)组织危机感通过影响决策者对决策选项的理解间接地作用于战略选择。最后,本文系统地概括了主要的研究结论,探讨了研究的理论进展和现实意义,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梁晓东[5](2007)在《放射增敏剂NABZ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放射增敏剂3-烟酰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代号NABZ),是我室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的具有潜在肿瘤增敏作用的化合物。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合成NABZ,优化合成工艺,为新药的后续研究提供合格的原料;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尤其是代谢产物的研究;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和代谢物的确证,推测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为指导新药研究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主要工作如下:一、NABZ的合成工艺研究通过合成过程的比较分析,建立了NABZ的合成方法,优化了合成工艺;合成了主要的中间体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用HPLC方法测定其纯度为99.21%。合成NABZ过程中,在绝对无水条件下缓慢滴加无水吡啶进行反应,用85%乙醇重结晶,得到了比较高的收率(55%),合成的三批原料药的纯度都达到99.17%以上。二、NABZ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大鼠灌胃给药60、90和120 mg·kg-1三个剂量后,NABZ的分布半衰期分别为9.66、12.73和16.42 min,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9.91、69.32和78.04 min,血浆药物浓度在分布半衰期后迅速下降,表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消除比较快。NABZ药代动力学的这一特点也符合该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特征。三个剂量下的AUC0-∞分别为3628.39、4972.23和9257.05μg·min·mL-1,血药浓度及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随剂量增大而增大,三个剂量下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分别为39.39、49.82和97.96μg·mL-1。在高剂量下,Cmax和AUC的增加尤为显着,显示出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三个剂量下总清除率分别为16.35、18.10和9.71 mL·kg-1·min-1,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927.74、1019.79和513.1 mL·kg-1,结果也充分显示NABZ在大鼠体内代谢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药物从胃肠道吸收迅速,药后15 min,主要分布在胃肠组织,其次是肝和肾,药后45 min,心,肝,脾,肺,脑和肾中的药物含量增加较快,胃肠中药物含量下降。药后90 min,各组织中药物含量都下降,显示药物在组织内没有产生明显的蓄积。三、NABZ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代谢物的研究大鼠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内,在血浆中共检测到四个代谢产物,烟酰胺(M1),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M2),3-氨基-1,2,4-苯并三嗪(M5)和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M6),同时对其中的三个主要代谢物M2、M5和M6进行了合成和结构鉴定,考察了它们在血浆中的动态变化情况。在120mg·kg-1剂量下,代谢物M2药后60 min在血浆中达到最大值,为48.52μg·mL-1,60 min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4 h后,达到最小定量限以下;对于代谢物M5在药后0-3 h内,血药浓度缓慢升高,在3 h左右,浓度最大,达到35.17μg·mL-1,此后又缓慢下降,表明该代谢物可能是NABZ的最终代谢产物;代谢物M6在药后60 min左右达到最大值,为43.37μg·mL-1,尤其在45-60 min之间的血药浓度迅速增加,60 min后,缓慢下降。定性考察了大鼠给药后15、45和90 min在各组织中代谢物,90 min时,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代谢产物外,在肾和胃中还发现了一个新的代谢产物,推测可能为3-氨基-4-氮氧-1,2,4-苯并三嗪,其结构还需进一步确证。同时发现该代谢物在尿和粪中都存在。四、大鼠血浆及组织中三个主要代谢物的HPLC测定及动态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血浆及组织中三个主要代谢产物的HPLC方法。血浆和组织样品经处理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C18(4.6×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0:80:0.5,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用本法测定了大鼠给药后血浆中的三个主要代谢产物的体内动态。结果表明,三个主要代谢物在血浆中的代谢都比较快,单次给药4 h后,血药浓度已很低。各代谢物在组织中都有分布,4 h后,各组织的药物含量都很低,表明代谢物在组织中没有蓄积现象。五、大鼠灌胃NABZ后尿和粪中代谢物的研究用LC/MS的分析,合成代谢物对照品的方法,确证了尿和粪中的三个主要代谢物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M2),3-氨基-1,2,4-苯并三嗪(M5)和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M6),与血浆中的代谢物一致,同时,确定了NABZ在大鼠尿中的Ⅱ相代谢产物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4位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即β-1-O-(2-氨基-4-氮氧-1,2,4-苯并三嗪基)-葡萄糖醛酸(M4)。大鼠120 mg·kg-1灌胃给药后,分别收集0-2,2-4,4-8和8-12 h各时间段的胆汁,尿样和粪样,胆汁和尿样记录体积,粪样称重,-20℃冷冻保存。对NABZ,代谢物M2、M5和M6进行定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胆汁中,主要以代谢物M2的形式排出,12 h的累积排泄量占给药量的8.11%,其次是M6和M5,分别为3.28和3.13%,NABZ在胆汁中以原药的形式排出占给药剂量的1.71%。在尿中,代谢物M5和M6的排泄累积量较高,分别占给药量的6.88和5.11%,其次是M2,为2.51%,原药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占给药量的1.20%。在粪中,代谢物M5的排泄累积量最高,占给药量的16.33%,其次是M6,为9.43%,以M1排出的占给药量的2.51%,在粪中没有检测到NABZ。大鼠灌胃NABZ后,主要以代谢物的形式在粪和尿中排出,胆汁的排泄量很少。其中以NABZ原药的形式排出的只有2.91%,以代谢物M2排泄的占给药量的13.17%,以代谢物M5排泄的占给药量的26.34%,以代谢物M6排泄的占给药量的17.82%。三个主要代谢物的累积排泄总量占给药量的57.23%。其余以原药和其它代谢的形式排出体外。六、结论本文研究了NABZ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鉴定并合成了相关的代谢产物;测定了NABZ在大鼠体内的6个代谢物,确定了其中五个代谢产物的结构,分别为烟酰胺,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3-氨基-1,2,4-苯并三嗪共4个Ⅰ代谢产物和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4位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推测了NABZ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0-1所示;首次确定了NABZ的三个活性代谢部位,对指导NABZ后续的结构改造,合成药代动力学性质更优的放射增敏剂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运用,对药物在体内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田丽娟[6](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欧阳静[7](2006)在《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于经济学来说,资源问题是个常究常新的话题,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因其本身涉及植物学、生态学、药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又有着其特殊性。关于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这些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者很多,而具体到药用植物资源,大多从植物学、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及其实现的路径选择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一些区域相关产业初具规模,被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药用植物资源本身能否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例如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退化,资源浪费严重,药材质量未走上标准化道路等因素,阻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本文力求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和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共分八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第二章概括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内涵、对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它所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第三章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它包括监测保护、开发利用和评价预警三个方面。第四章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它在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认知的基础上,采
庄瑾[8](2005)在《中国药品可及性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品可及性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健康权、保护和发展公共卫生利益的关键问题。在越来越频繁的公共卫生危机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基本药品的匮乏,无法控制危机的蔓延和生命的损失。高昂的药品价格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的患者不能获得基本药品的最大障碍,而越来越趋于严格宽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限制了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和需要设计专利制度的自由,这更加重了药品获得上的困难。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同样面临着公共卫生危机的挑战和基本药品缺乏的困难。因此,我国在医药管理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药品专利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降低药价、激励新药研发,从而改善药品可及性状况。这些措施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这三项制度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规定,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中国药品可及性状况的建议。 本文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药品可及性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因此必须依靠与此有关的各项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来解决,而不是仅仅将目光放在药品专利保护所带来的影响上。因此,本文一开始从健康权这一基本人权的概念引出药品可及性的概念,然后重点介绍了中国药品可及性状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与中国药品可及性相关的三大制度。医药管理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是在药品专利制度之外影响药品可及性问题的重要制度,而且三者之间有内在联系。 本文的另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评价某项制度优劣的关键不在于是否符合某项标准,而是是否适合自己的国情和需要,这种需要首先是眼前的急迫的应当优先予以考虑的需要,然后才是长远的可以逐步予以满足的需要。发展中国家能否从 WTO 体制中受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够充分吸收 WTO 规则的合理内核、是否能够充分利用 WTO 规则的弹性来涉及自己的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在和 WTO 规则关系最密切的药品专利制度部分,运用比较的方法,详细地分析了中国的药品专利制度中和药品可及性问题相关的各项措施和规定,重点讨论了那些TRIPS 没有涉及或没有细化的方面,以评价中国药品专利制度的得失。 本文的最终结论是,通过完善医药管理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药品专利制度中与药品可及性相关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可以解决或缓解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绝大多数药品获得上的困难。就完善这三项制度的具体措施,笔者在论及三项制度的各章最后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议,最终在本文“第三部分 结论和建议”中予以总结。
魏云,曹学丽[9](2001)在《值得关注的分离科学技术——逆流色谱技术》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在当今国际生物与化学类科研生产中,分析鉴定技术已经较普遍地得到应用,而对物质的分离纯化的技术手段则显得十分匮乏。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分离纯化技术——逆流色谱技术的原理、发展历史、应用领域,以及北京天然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中心的概况、中心建立背景、国内国际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硬件设备开发,以及逆流色技术同相关产业的结合。
谢保源[10](1984)在《加速发展我国药用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文中指出 氨基酸是典型的精细化工产品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化工、农业以及医药等方面,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工业。由于氨基酸是构成机体蛋白质和同生命有关的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生物体内合成激素、酶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原料。同时,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份之一,因而在医疗上有它特殊的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在医药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二、近期药物中间体专利选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期药物中间体专利选编(论文提纲范文)
(1)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盐酸左旋咪唑性质与研究现状 |
1.1.1 盐酸左旋咪唑的理化性质 |
1.1.2 盐酸左旋咪唑类药物的研究现状 |
1.2 溶液热力学研究 |
1.2.1 固液相平衡理论 |
1.2.2 固液相平衡数据处理模型 |
1.2.3 利用MS软件对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模拟 |
1.2.4 电离平衡理论 |
1.3 溶析结晶动力学研究 |
1.3.1 晶体成核与成核速率模型 |
1.3.2 晶体生长与生长速率模型 |
1.3.3 二次过程 |
1.3.4 溶析结晶动力学研究方法 |
1.4 药物结晶工艺研究 |
1.4.1 药物结晶工艺概述 |
1.4.2 溶析结晶技术研究进展 |
1.4.3 药物溶析结晶工艺条件研究 |
1.5 晶体形态学研究 |
1.5.1 晶体结构 |
1.5.2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模拟研究 |
1.5.3 晶体形态学表征方法 |
1.6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1.6.1 理论基础 |
1.6.2 分析方法 |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实验方法研究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pKa测定方法 |
2.3.2 溶解相平衡数据测定方法 |
2.3.3 溶析结晶动力学数据测定方法 |
2.3.4 溶析结晶工艺条件测定方法 |
2.3.5 晶体结构模拟与晶习预测方法 |
2.3.6 热分解动力学数据实验测定方法 |
2.3.7 密度、粘度实验测定方法 |
2.4 盐酸左旋咪唑晶体的分析表征方法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2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
2.4.3 热分析(DSC/TG-DSC)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4.5 激光拉曼光谱仪(LRS) |
2.4.6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
2.4.7 旋光度测定 |
2.4.8 氯离子鉴别 |
3 盐酸左旋咪唑固液相平衡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pKa测定结果 |
3.1.2 溶解度测定装置可靠性验证 |
3.1.3 盐酸左旋咪唑溶解度的测定结果 |
3.1.4 盐酸左旋咪唑在单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关联 |
3.1.5 盐酸左旋咪唑在二元混合溶剂中溶解度的关联 |
3.1.6 MS软件对溶质与溶剂之间相互作用模拟结果 |
3.1.7 盐酸左旋咪唑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 |
3.1.8 盐酸左旋咪唑结晶过程的工艺和溶剂确定 |
3.2 本章小结 |
4 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动力学研究 |
4.1 结晶动力学 |
4.1.1 结晶过程的介稳区 |
4.1.2 结晶过程的诱导期 |
4.1.3 初级成核与二次成核 |
4.1.4 晶体生长机理 |
4.1.5 溶析结晶动力学模型建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介稳区测定结果与讨论 |
4.2.2 诱导期测定结果与讨论 |
4.2.3 结晶动力学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工艺研究 |
5.1 样品指标 |
5.1.1 晶体粒度分布 |
5.1.2 样品收率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搅拌速率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2 初始浓度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3 温度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4 溶析剂滴加量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5 溶析剂滴加速率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6 晶种加入量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7 陈化时间对盐酸左旋咪唑结晶的影响 |
5.2.8 结晶过程对盐酸左旋咪唑晶体晶习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盐酸左旋咪唑的表征及晶体结构研究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6.1.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 |
6.1.3 激光拉曼散射光谱分析 |
6.1.4 盐酸左旋咪唑晶体分析测定结果 |
6.1.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6.1.6 晶体结构解析与晶习模拟结果 |
6.2 本章小结 |
7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7.1 热分解过程分解曲线与基础数据 |
7.1.1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曲线 |
7.1.2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过程基础数据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活化能与指前因子 |
7.2.2 盐酸左旋咪唑热分解动力学补偿效应 |
7.2.3 盐酸左旋咪唑分解过程热力学参数 |
7.3 本章小结 |
8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基础物性研究 |
8.1 密度、粘度模型方程 |
8.1.1 Vogel-Tamman-Fulcher(VTF)密度关联模型 |
8.1.2 Vogel-Tamman-Fulcher(VTF)粘度关联模型 |
8.2 结果与讨论 |
8.2.1 实验方法可靠性验证 |
8.2.2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密度测定结果与关联 |
8.2.3 盐酸左旋咪唑溶液粘度测定结果与关联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2)海参及其活性成分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海参资源概述 |
1.1 海参的分类 |
1.2 海参的形态特征 |
1.3 海参资源分布状况 |
1.3.1 世界海参资源分布 |
1.3.2 我国海参资源分布 |
2 海参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
2.1 海参及其提取物的活性研究 |
2.2 海参多糖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
2.2.1 海参多糖的生理活性 |
2.3 海参胶原蛋白以及活性肽 |
2.3.1 海参胶原蛋白的生化特性 |
2.3.2 海参胶原蛋白及胶原肽的生物活性 |
2.4 脂质 |
2.4.1 脂肪酸 |
2.4.2 类胡萝卜素 |
2.4.3 鞘糖脂 |
2.5 微量元素 |
3 海参皂苷的概述 |
3.0 皂苷的分布 |
3.1 海参皂苷的分离纯化 |
3.1.1 海参皂苷的提取 |
3.1.2 大孔树脂层析 |
3.1.3 正丁醇萃取 |
3.1.4 硅胶柱层析 |
3.1.5 HPLC纯化 |
3.2 海参皂苷的生理功能 |
3.2.1 抗肿瘤活性 |
3.2.2 抗菌活性 |
3.2.3 溶血活性 |
3.2.4 调节生殖发育 |
3.2.5 其他活性 |
4 高尿酸血症概述 |
4.1 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 |
4.2 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 |
4.3 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因素 |
4.3.1 尿酸在体内的生成及关键 |
4.3.2 尿酸在体内的排泄途径及相关的基因 |
4.3.2.1 尿酸盐阴离子交换转运体1 |
4.3.2.2 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 |
4.3.2.3 葡萄糖转运体9 |
4.3.2.4 有机阳离子和肉毒碱转运体 |
4.4 高尿酸血症与其他疾病的关系 |
4.4.1.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 |
4.4.2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 |
4.4.3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和糖尿病 |
4.5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 |
5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摄食不同种类海参对小鼠高尿酸血症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1.2.2 实验动物分组及其饲料的配制 |
1.2.3 动物实验 |
1.2.4 血清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浓度测定 |
1.2.5 肝脏酶活性测定 |
1.3 数据统计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不同种类海参对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
2.2 不同种类海参对模型小鼠血清尿酸的影响 |
2.3 不同种类海参对模型小鼠肾脏指标的影响 |
2.4 不同海参对肝脏酶活性的影响 |
2.4.1 不同种类海参对肝脏XOD活性的影响 |
2.4.2 不同海参对肝脏ADA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海参主要活性成分对小鼠高尿酸血症影响 |
第一节 海参主要活性成分对小鼠高尿酸血症改善作用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饲料配制 |
1.2.2 海参及其主要成分对小鼠肾脏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第二节 海参活性成分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所需试剂 |
1.1.2 实验所需仪器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肝脏酶活测定 |
1.2.2 肝脏尿酸代谢相关酶和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基因mRNA表达 |
1.3 实验数据统计处理 |
2 结果 |
2.1 海参活性成分对肝脏尿酸生成相关酶活性影响 |
2.1.1 海参的活性成分对XOD活性影响 |
2.1.2 海参活性成分对ADA活性影响 |
2.2 海参活性成分对尿酸生成肝脏酶相关mRNA表达影响 |
2.2.1 海参活性成分对尿酸生成肝脏相关XOD mRNA表达影响 |
2.2.2 海参活性成分对尿酸生成肝脏相关ADA mRNA表达影响 |
2.3 海参活性成分对肾脏相关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 |
2.3.1 海参活性成分对尿酸相关肾脏转运载体GLUT9和URAT1 mRNA表达的影响 |
2.3.2 海参活性成分对肾脏OAT1 mRNA表达的影响 |
2.3.3 海参活性成分对肾脏OCTs mRNA以及OCTNs 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海参皂苷Holothurin A单体对肥胖小鼠尿酸代谢的改善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海参皂苷单体HA的制备 |
1.2.2 动物分组及饲料配制 |
1.2.3 动物实验 |
1.2.4 小鼠血清尿酸、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浓度测定 |
1.2.5 小鼠肝脏酶活性测定 |
1.2.6 小鼠肝脏和肾脏尿酸代谢相关基因mRNA检测 |
1.3 实验数据统计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海参皂苷HA对小鼠血尿酸浓度影响 |
2.2 HA对小鼠肌酐及尿酸氮水平影响 |
2.3 HA对尿酸生成肝脏相关酶活及mRNA表达的影响 |
2.3.1 HA对肝脏XOD活性及mRNA表达影响 |
2.3.2 HA对肝脏ADA活性的及mRNA表达影响 |
2.4 HA对肾脏尿酸相关离子转运体mRNA表达影响 |
2.4.1 HA对肾脏GLUT9 mRNA和URAT1 mRNA表达影响 |
2.4.2 HA对肾脏OAT1 mRNA表达影响 |
2.4.3 HA对肾脏尿酸相关转运载体OCTs mRNA、OCTNs mRNA表达影响 |
3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重要概念 |
1.1.1 经济发展 |
1.1.2 财政体制 |
1.1.3 财政政策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1.2.2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因素 |
1.2.3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 |
1.2.4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政策 |
1.2.5 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体制 |
1.2.6 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 |
1.3.3 从财政视角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1.4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2.1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历史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3 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4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5 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2.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 |
2.3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中心—边缘理论 |
2.3.3 发展级理论 |
2.3.4 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 |
2.4 其他经济发展理论 |
2.4.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4.2 激进主义发展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评价 |
2.4.4 后发优势发展理论 |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演变 |
3.1 财政体制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分析 |
3.1.1 政府间财政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 |
3.1.2 政府与企业(个人)间财政分配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 |
3.2 改革前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49-1978) |
3.2.1 经济赶超:以增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2.2 统收统支:增长支出需要的财政体制 |
3.2.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3 改革后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78-1994) |
3.3.1 市场培育:以转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 |
3.3.2 放权让利:经济转型中的财政体制 |
3.3.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4 建立市场经济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体制关系(1994-) |
3.4.1 由粗放到集约: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 |
3.4.2 分税制: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则政体制 |
3.4.3 二者之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演变 |
4.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49-1978) |
4.1.1 政策背景 |
4.1.2 政策内容 |
4.1.3 政策效果 |
4.2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78-1995) |
4.2.1 政策背景 |
4.2.2 政策内容 |
4.2.3 政策效果 |
4.3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1995-) |
4.3.1 政策背景 |
4.3.2 政策内容 |
4.3.3 政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选择 |
5.1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1.1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评判指标 |
5.1.2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判断 |
5.2 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
5.2.1 调整经济结构 |
5.2.2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
5.2.3 保障和改善民生 |
5.2.4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
5.2.5 深化体制改革 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建议 |
6.1 财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原则 |
6.1.1 近期与中长期相结合 |
6.1.2 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 |
6.1.3 中央和地方相结合 |
6.2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体制 |
6.2.1 建立中央与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 |
6.2.2 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6.2.3 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 |
6.3 完善则政政策 |
6.3.1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
6.3.2 支持结构优化升级 |
6.3.3 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
6.3.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
6.3.5 保障和改善民生 |
6.4 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
6.4.1 加快财政法制建设 |
6.4.2 强化管理基础工作 |
6.4.3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
6.4.4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
6.4.5 加强财政监督 |
6.4.6 稳步推进预算公开 参考文献 |
(4)转型变革中的组织危机感及其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转型变革是我国企业创业的重要趋势 |
1.2 我国企业转型变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企业转型中的危机与战略选择的关系 |
2 理论回顾与研究框架 |
2.1 组织危机相关研究回顾 |
2.1.1 组织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
2.1.2 组织危机感维度及测量 |
2.1.3 相关概念的辨析与说明 |
2.1.4 组织危机感的影响前因:赋义理论的观点 |
2.1.5 组织危机感的影响前因:创业理论的启示 |
2.2 组织变革和转型理论回顾 |
2.2.1 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内容 |
2.2.2 组织变革的过程模型 |
2.2.3 组织变革的动力要素 |
2.2.4 危机中的组织变革:组织转型 |
2.2.5 组织转型策略:四因素模型 |
2.2.6 组织转型过程模型 |
2.2.7 组织转型的影响因素 |
2.2.8 组织危机感与组织转型变革 |
2.3 危机下的战略选择理论回顾 |
2.3.1 展望理论及其观点 |
2.3.2 框架和框架效应 |
2.3.3 展望理论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
2.3.4 展望理论在组织研究中受到的批评 |
2.3.5 威胁-僵化观点及其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
2.3.6 展望理论与威胁-僵化观点的比较 |
2.4 创业绩效研究概述 |
2.5 以往研究的局限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2.6 本研究拟解决的理论问题与研究框架 |
2.7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
3 研究一:组织危机感的概念构思开发与验证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框架及假设 |
3.2.1 基于特征模式的组织危机感 |
3.2.2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危机感 |
3.3 子研究一:基于内容分析技术的组织危机感构思开发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数据收集 |
3.3.4 访谈资料分析 |
3.3.5 子研究一的讨论与小结 |
3.4 子研究二:组织危机感量表的编制和构思结构探索 |
3.4.1 研究目的 |
3.4.2 问卷编制 |
3.4.3 样本描述 |
3.4.4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3.4.5 子研究二的讨论与小结 |
3.5 子研究三:组织危机感构思结构验证和信效度检验 |
3.5.1 研究目的 |
3.5.2 研究方法 |
3.5.2 测量工具 |
3.5.3 样本描述 |
3.5.4 研究结果 |
3.5.5 子研究三的讨论与小结 |
3.6 研究讨论与结论 |
3.6.1 组织危机感的四因素模型 |
3.6.2 组织危机感二阶因素模型 |
3.6.3 服饰和制药企业面临的危机源 |
3.7 研究意义与展望 |
3.7.1 尝试运用实证方法构建反映中国特征的管理概念 |
3.7.2 扩展了组织危机感结构,深化了组织危机感内涵 |
3.7.3 主要局限及研究展望 |
4 研究二:组织危机感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框架及假设提出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样本描述 |
4.3.2 测量工具 |
4.4 研究结果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测量模型检验 |
4.4.3 相关分析结果 |
4.4.4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
4.4.5 结构方程检验 |
4.5 研究讨论与结论 |
4.5.1 影响组织危机感的最主要因素是危机来源 |
4.5.2 信息搜索显着强化了企业高管的组织危机感 |
4.5.3 不同警觉性维度影响组织危机感的方式不同 |
4.5.4 警觉性对组织危机感的间接效应不十分显着 |
4.6 研究意义与展望 |
4.6.1 研究意义 |
4.6.2 主要局限及研究展望 |
5 研究三: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框架与假设提出 |
5.2.1 组织危机感的威胁识别维度与战略选择 |
5.2.2 组织危机感的转机识别维度与战略选择 |
5.2.3 关键控制变量:组织冗余 |
5.3 案例研究:组织危机感与战略选择的关系初探 |
5.3.1 研究目的 |
5.3.2 研究方法 |
5.3.3 案例一:浙江华义医药有限公司 |
5.3.4 案例二: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5.3.5 案例研究小结 |
5.4 问卷研究: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式 |
5.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5.4.2 行业选择 |
5.4.3 样本描述 |
5.4.4 测量对象及工具 |
5.4.5 测量模型分析 |
5.4.6 相关分析 |
5.4.7 组织危机感对组织转型策略选择的影响机制 |
5.4.8 组织危机感和组织转型策略的效能机制 |
5.4.9 全模型检验 |
5.4.10 问卷研究小结 |
5.5 实验研究: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效应模式和机制 |
5.5.1 研究目的 |
5.5.2 研究框架与假设 |
5.5.3 方法与样本 |
5.5.4 实验设计与刺激材料 |
5.5.5 实验程序与测量工具 |
5.5.6 操作检验 |
5.5.7 实验结果 |
5.5.8 实验研究小结 |
5.6 研究讨论与结论 |
5.6.1 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式 |
5.6.2 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效应模式和效应机制 |
5.6.3 展望理论与威胁僵化观点的分析 |
5.6.4 决策者对行为选项的风险性评估 |
5.6.5 组织危机感部分通过影响战略选择间接影响绩效 |
5.6 研究意义与展望 |
5.6.1 研究意义 |
5.6.2 主要不足及研究展望 |
6 总论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组织危机感的二阶四因素特征模型 |
6.1.2 组织危机感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
6.1.3 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模式 |
6.1.4 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 |
6.1.5 组织危机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 |
6.2 本研究理论模型的修正 |
6.3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 |
6.3.1 扎根中国背景,拓展了组织危机感的概念结构 |
6.3.2 基于认知视角,探讨了组织危机感的形成机制 |
6.3.3 基于决策选择理论,揭示了组织危机感对战略选择的影响 |
6.4 本研究的一些现实启示 |
6.4.1 组织危机感也是企业高管重要胜任力 |
6.4.2 威胁可能是冷冻剂,也可能是解冻剂 |
6.4.3 机会和威胁识别是创业者的两只眼睛 |
6.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5.1 本研究的局限 |
6.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编码材料 |
附录3 研究二问卷 |
附录4 研究三问卷 |
附录5 实验材料 |
附录6 案例背景资料 |
附录7 行业背景资料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5)放射增敏剂NABZ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 |
摘要 (英文)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新药研究中药物代谢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方案 |
第二章 NABZ的合成工艺研究 |
2.1 实验方案的设计及选择 |
2.2 关键中间体3-氨基-1,4.二氮氧-1,2,4-苯并三嗪(化合物Ⅰ)合成方法的选择及确立 |
2.3 NABZ合成试验方案的实施 |
2.4 NABZ结构的确证 |
第三章 NABZ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2 方法利结果 |
3.2.1 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3.2.2 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学的评价 |
3.3 大鼠灌胃NABZ 60、90和120 mg·kg~(-1)的血浆药代动力学 |
3.3.1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
3.3.2 血药浓度数据处理 |
3.4 大鼠灌胃NABZ 90 mg·kg~(-1)的组织分布实验及结果 |
3.5 NABZ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
3.5.1 NABZ标准溶液的配制 |
3.5.2 蛋白结合率试验及结果 |
第四章 NABZ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代谢物的研究 |
4.1 大鼠灌胃NABZ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分离鉴定 |
4.1.1 血浆中代谢物的确认 |
4.1.2 各代谢物的HPLC-MS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各代谢物的结构确证 |
4.3.1 代谢物M2的结构确证 |
4.3.2 代谢物M1的结构确证 |
4.3.3 代谢物M6的结构确证 |
4.3.3.1 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的合成 |
4.3.3.2 3-氨基-1-氮氧-1,2,4-苯并三嗪的结构解析 |
4.3.4 代谢物M5的结构确证 |
4.3.4.1 3-氨基-1,2,4-苯并三嗪的合成 |
4.3.4.2 3-氨基-1,2,4-苯并三嗪的结构解析 |
4.4 大鼠灌胃NABZ各组织中代谢物的分离鉴定 |
4.5 结论 |
第五章 大鼠血浆中三个主要代谢物的HPLC测定及动态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仪器、试药及动物 |
5.2.2 代谢物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的建立利验证 |
5.2.2.1 色谱条件 |
5.2.2.2 血浆样品预处理 |
5.2.3 代谢物M2、M5、M6在大鼠血浆及组织中校正曲线的制作 |
5.2.4 三种主要代谢物在大鼠血浆中的相对回收率测定 |
5.2.5 三个代谢物测定的精密度利准确度 |
5.2.6 三个代谢物在血浆中的稳定性考察 |
5.2.7 三个代谢物在血浆中的最小检测限利最低定量限 |
5.3 大鼠灌胃给药后各代谢物在血浆中的动态研究 |
5.4 讨论 |
第六章 大鼠灌胃NABZ后尿和粪中代谢物的研究 |
6.1 尿液处理方法的选择(Ⅰ相代谢物的确定) |
6.1.1 直接过滤进样 |
6.1.2 用SPE小柱处理 |
6.1.3 液-液萃取 |
6.2 尿样中Ⅰ相代谢物分离鉴别方法学的建立 |
6.2.1 色谱条件 |
6.2.2 生物分析方法 |
6.2.3 试验结果 |
6.3 尿液处理方法的选择(Ⅱ相代谢物的确定) |
6.3.1 尿液样品的处理 |
6.3.2 NABZ在大鼠尿中Ⅱ相代谢物的鉴定 |
6.4 大鼠灌胃NABZ后粪中代谢物的鉴别 |
6.4.1 粪样品的采集 |
6.4.2 粪样品的处理 |
6.4.3 粪样品的分析方法 |
6.4.4 结果 |
第七章 大鼠灌胃NABZ体内的排泄实验 |
7.1 实验设计 |
7.2 大鼠灌胃NABZ体内的排泄实验结果 |
7.2.1 胆汁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的实验数据 |
7.2.2 尿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的实验数据 |
7.2.3 粪中药物累积排泄量的实验数据 |
7.3 结论 |
第八章 结果和讨论 |
8.1 结果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 |
(6)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源起 |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
1.1 药物学的发展 |
1.2 方剂学的成就 |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2.5 药学(西药)教育 |
2.6 药学(西药)研究 |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
3.2 医药教育 |
3.3 医药工业 |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
1.2 药品监督管理 |
1.3 制药工业 |
1.4 医药商业 |
1.5 药学教育 |
1.6 医药科技工作 |
1.7 医院药学 |
1.8 药学社会团体 |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
2.2 中药研究 |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
2.4 药物学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1 |
(7)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依据 |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 理论依据 |
3.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3.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技术路线 |
1. 研究方法 |
2. 技术路线 |
3. 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
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
4.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和本质 |
1.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 |
2.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本质 |
3.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观点 |
4. 实现中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
第二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 |
第一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内涵 |
1. 资源、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及植物资源的概念辨析 |
2. 药用植物资源内涵、分类及历史渊源 |
3. 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特点 |
4.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5.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形成大农业领域的朝阳产业 |
第二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分析 |
1.1982 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 |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总体情况介绍 |
3. 定期普查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
第三节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具体比较分析 |
1. 中国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状况 |
2. 中国部分民族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
第三章 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的系统分析 |
第一节国外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
1. 亚洲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
2. 欧洲国家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
3. 美洲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
4. 非洲药用植物使用情况 |
第二节中国现阶段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进程 |
1. 调整阶段 |
2.启动阶段 |
3. 复苏阶段 |
4. 大发展阶段 |
第三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
4.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
第四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系统分析 |
1.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监测体系 |
2.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体系 |
3.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体系 |
4. 建立和完善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数据库系统 |
第四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 对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二节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观 |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生存与发展阈值 |
3.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第三节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数据来源说明 |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计算 |
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各项指标的量化 |
4.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值的确定 |
5. 对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非持续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 |
1. 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
2.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法律观念薄弱 |
3. 药用植物资源种质资源保护不力 |
4. 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锐减 |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退化 |
1. 不合理开发导致大面积生态危机 |
2. 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
3. 盲目引种、乱挖乱采,造成环境恶化 |
4. 开发水平较低,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
第三节 药用植物资源浪费严重 |
1.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广度和范围不够充分 |
2.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深度浅,水平低 |
3.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 |
4. 药用植物资源多以原药材或粗加工产品出售或出口 |
第四节 药用植物资源质量非标准化 |
1. 无统一的药用植物资源质量标准 |
2. 农药残留污染现象严重 |
3. 技术水平低 |
4. 质量管理不严 |
第五节 药用植物资源基础研究薄弱 |
1. 缺乏创新意识整体创新能力差 |
2. 品牌宣传保护意识不强 |
3. 基础研究薄弱 |
第六节 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体系不完善 |
1.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早,保护晚 |
2. 药用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不明确 |
3. 药用植物市场信息与政策导向存在矛盾 |
第七节 人口增长过快与专业人才匮乏 |
1. 人类的保健需求相应增加 |
2. 人口增长过快 |
3. 专业人员的匮乏 |
第六章 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
第一节 生态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1. 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化种植 |
2. 建立生态药业发展模式 |
3. 倡导生态工程,实现和谐发展 |
第二节 产业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途径 |
1. 产业的概念及中药产业的范畴 |
2. 实施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
3. 资源产业化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
4. 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
5. 药用植物资源及相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
第三节 科技创新—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腾飞之路 |
1.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化基础研究 |
2. 应用现代各种新技术,提高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
3.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
4.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构筑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创新体系 |
第四节 循环经济—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四个“转变” |
2. 建立药用植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
3. 制定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 |
第五节 绿色经济—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
1. 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的内涵 |
2. 绿色经济是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六节 制度创新—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
1. 建立专门机构,全方位推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
2. 制定相关政策,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
3. 建立健全经济法律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药用植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七节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1. 利用劳动密集型优势开展规模化种植 |
2. 标准化是市场和受众对我们的要求 |
3. 品牌化是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
第八节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
1. 优化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
2. 根据生态环境差异配置药用植物资源 |
第九节 人才竞争——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因素 |
1. 未来的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
2. 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以人才优势促发展 |
3.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全面人才 |
4. 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档次 |
第七章 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增长及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状况 |
1. 药用植物资源市场的需求特点 |
2.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各层次需求 |
3. 从人口结构来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 |
4. 文化差异决定了华人聚居区是药用植物资源最大的消费市场 |
5. 国际药用植物资源市场的需求 |
6. 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 |
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优势 |
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劣势 |
第三节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
1. 保健品市场看好 |
2. 特殊人群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健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增长 |
3. 药品更新速度快,药物植物资源需求份额明显增加 |
4. 药品消费结构将发生新变化 |
5.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向国际化 |
6. 走向大品种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 |
第八章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新疆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与保护 |
1. 新疆生态环境存在着脆弱性与多样性 |
2. 新疆资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3. 新疆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与保护 |
第二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
1.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的形成条件 |
2. 新疆药材蕴藏量十分丰富,且药用价值较高 |
3. 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是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
4. 维药是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奇葩 |
第三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
1.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
2.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理性思考 |
第四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1. 建立和完善药用植物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 |
2. 加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发展人工栽培建设植物资源生产基地 |
3.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建立开放型的资源开发体系 |
4. 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和产业化道路建立科技推进型优势资源转换系 |
5. 建立利益机制,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清单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8)中国药品可及性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序言 |
第一部分 药品可及性概述 |
第一章 药品可及性的含义 |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二、健康权的内涵 |
三、源于健康权的药品可及性含义 |
第二章 药品可及性问题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
一、药品可及性问题的提出 |
二、药品可及性和公共卫生危机 |
(一) 公共卫生概述 |
(二) 全球公共卫生状况 |
1、来自WTO 的数据 |
2、两个值得关注的流行病学因素 |
(三) 药品可及性对维护和发展公共卫生利益的意义 |
第三章 药品可及性问题的现状 |
一、来自EDM 的数据 |
二、中国药品可及性问题的特点 |
(一) 庞大的人口和突出的公共卫生危机 |
(二) 新药研发能力薄弱的制药大国 |
(三) 医生和患者在药品选择上的利益矛盾 |
(四) 农民在药品获得上的特殊困难 |
第四章 解决药品可及性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一、保障基本药物可及性的关键因素 |
二、和药品可及性问题相关的三大法律制度 |
第二部分 与中国药品可及性相关的法律问题 |
第五章 与药品可及性相关的医药管理法律问题 |
一、药品价格管理 |
(一) 政府定价 |
1. 政府定价药品的范围 |
2. 政府定价的原则和参考因素 |
3. 现行政府定价目录 |
4. “定价虚高”和价格听证 |
5. 专利药品的政府定价 |
(二) 药品价格公示 |
二、药品税收 |
三、药品流通和销售管理 |
四、基于药品经济学评价的基本药品选择 |
五、参与自愿降价协议的谈判 |
(一) 谈判成功的实例 |
(二) 发展中国家获得自愿降价的策略 |
(三) 自愿降价协议的限制条件和特殊风险 |
六、新药研发 |
(一) 药品专利保护 |
(二) 新药研发在行政上的便利和保护 |
1. 试验数据的保护 |
2. 新药的快速审批制 |
3. 新药的监测期 |
七、初步结论 |
第六章 与药品可及性相关的医疗保障法律问题 |
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一)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
(三) 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 |
二、农村医疗救助 |
三、农村合作医疗 |
四、特殊传染病的免减费治疗 |
(一) “四免一关怀”政策 |
(二) 艾滋病免、减费药物治疗法律制度 |
五、初步的结论和建议 |
第七章 与药品可及性相关的药品专利法律问题 |
一、总论 |
(一) 知识产权的创新激励机制 |
1. 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的经济分析 |
2. 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和运行的前提 |
3. 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 |
(二) 药品专利和药品可及性的两个层次 |
1、药品专利对现有药品可及性的影响 |
2、药品专利对新药可及性的影响 |
(三) WTO 协定和药品专利 |
1. 与药品专利相关的WTO 协定 |
2. 在南北两大集团的利益博奕中不断发展的WTO 协定 |
(四) 药品专利和发展中国家 |
二、中国药品专利制度概述 |
(一) 中国药品专利制度的建立 |
(二) 中国药品专利制度的渊源 |
三、与药品可及性相关的中国药品专利法律问题 |
(一) 专利保护的客体 |
(二) 授予专利的实质性条件 |
(三) 授予专利的程序性条件 |
1. 专利的单一性 |
2. 专利信息的披露 |
(四) 专利的穷竭 |
(五) 专利权的例外 |
1. 专利法中规定的专利权利外 |
2. 药事管理法中规定的专利权例外——Bolar 例外 |
(六) 专利的转让 |
1. 转让次数的限制 |
2. 监测期内的转让限制 |
(七) 专利的强制许可 |
1. 对TRIPS 中授予强制许可条件的分析 |
2. 对我国的强制许可制度的分析 |
3. WHO 专家对中国强制许可制度的理解和建议 |
4. 《坎昆决定》与强制许可的地域性 |
5. 中国在强制许可问题上的立场 |
(八) 专利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 |
(九) 临时措施 |
四、初步的结论和建议 |
第三部分 结论和建议 |
参考书目和文献 |
致 谢 |
四、近期药物中间体专利选编(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酸左旋咪唑溶析结晶基础研究[D]. 张鹏帅. 郑州大学, 2020
- [2]海参及其活性成分改善小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及机制[D]. 张灏.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政视角:体制与政策演变及创新[D]. 孙志.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4]转型变革中的组织危机感及其对战略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D]. 梅胜军. 浙江大学, 2010(09)
- [5]放射增敏剂NABZ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D]. 梁晓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7(04)
- [6]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7]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 欧阳静. 新疆大学, 2006(12)
- [8]中国药品可及性法律问题研究[D]. 庄瑾. 北京大学, 2005(05)
- [9]值得关注的分离科学技术——逆流色谱技术[J]. 魏云,曹学丽. 世界科学技术, 2001(05)
- [10]加速发展我国药用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J]. 谢保源. 氨基酸杂志, 19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