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

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

一、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论文文献综述)

郭家伟[1](2019)在《基于混沌的数字图像压缩加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数字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介被广泛使用在互联网中,对于一些涉及机密信息的图像需要对其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泄露。与此同时,考虑到图像数据量大的特点,在使用时要进行压缩处理。由于加密操作会破坏图像数据的冗余特性,因此对加密后的图像进行压缩时难以取得较高的压缩比。如果将图像压缩后再进行加密,则会花费较多时间,难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图像压缩加密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两种压缩加密联合算法,使压缩和加密可以同时完成,并且保证了算法良好的压缩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Logistic混沌系统,设计了一种与JPEG压缩相融合的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将加密操作与压缩操作融合在一起,可以在压缩图像的同时完成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在空域对图像子块的RGB分量进行置乱,实现颜色分量重组,然后对量化后的DC系数和AC系数进行置乱,置乱完成后对每个系数的符号位进行随机修改,整个加密过程由Logistic混沌系统控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算法加密效果好,密钥空间大,密钥敏感性强,同时加密操作对压缩算法影响很小,加密后的图像仍然具有很高的压缩比。(2)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压缩加密算法。将自适应加密技术的思想应用到压缩加密算法中,提高了算法的安全性。该算法首先使用Logistic混沌系统产生的密钥流对量化后的DC系数进行自适应置乱,然后使用陈氏超混沌系统对DC系数进行自适应代换,对AC系数进行符号位的修改。整个加密过程与明文信息高度相关,增强了算法的明文敏感性,使其可以有效抵抗已知明文攻击和选择明文攻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很好的加密效果和压缩性能,可以充分满足对图像进行压缩加密的性能要求。

刘玉良[2](2010)在《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规模和服务质量的不断升级,互联网拥塞控制的重要性将更加突出。在通信时延、时变的网络拓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将失去稳定性而呈现出分岔、混沌等动力学行为特征。此时路由器队列长度以及用户窗口大小将大幅振荡,最终导致网络效率急速下降甚至拥塞崩溃。本论文围绕这一主题,首先研究了时滞系统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等非线性问题,然后采用模型改进、信号处理等方法,研究推迟分岔和增大稳定区的有效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同结构和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同步。首先以Chen系统和n涡卷Chua系统为同步对象,分别在参数确定和不确定两种情况下,研究了相同和不同类型三维混沌系统的同步策略,推导了相应的同步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更新率;然后推导了高维混沌系统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的广义公式,以四维Chen系统和Lü系统为例,得到超混沌系统全状态混合投影同步的控制器公式;最后,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所推导的同步控制器的作用效果。(2)研究了时滞多智能体网络的同步一致性。首先根据已有多智能体网络模型在稳定区、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措施。改进模型时引进比例系数k来增强同步控制的灵活度,同时在通信接收端引入相同的时滞τ以兼顾运算复杂度。然后应用频域分析法和几何法推导出改进模型的同步条件,给出了应用该同步条件和网络拓扑确定时滞τ取值范围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以及跟已有模型的比较,证明了新模型在同步控制方面的优势。(3)研究了互联网拥塞控制中TCP/AQM时滞对偶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首先论述拥塞控制对偶模型的概念、分类和特点,通过线性化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已有模型存在稳定区小、易发生分岔和混沌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措施。然后以通信时延为分岔参数重点研究了新模型的分岔条件。分别采用摄动法、中心流形定理和正规形法理论法研究了新模型的分岔方向和稳定性。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表明,在小参数存在的基础上,摄动法具有求解思路简明、运算量小等优点。最后,尝试推导改进模型的同伦近似解并与数值解进行比较,从运算复杂度和精确度等方面证明了同伦分析法在拥塞控制系统求解中的有效性。(4)研究了互联网拥塞控制中TCP/AQM流体流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首先论述流体流模型的演变和简化过程,分析了几种简化策略的基本思想和共同存在的问题,从提高模型稳定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改进措施。然后从线性近似和非线性两个层面分析了改进模型的稳定性,其中非线性分析基于摄动理论,通过计算得到的Floquet指数的正负号判断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相关的研究结果概括为两个定理,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验证。(5)研究了互联网拥塞控制中TCP/RED频闪模型的分岔控制和非线性稳定性。首先回顾了TCP/RED频闪模型的基本特点。以模型的窗口加权因子w为分岔参数,研究由倍周期分岔引起的不稳定性。为扩大模型的稳定工作区,我们将滑动平均滤波器引入频闪模型。引入滑动平均滤波器后,系统的分岔起点得到明显延缓,还可以通过调节滤波器的尺度来灵活控制频闪模型的稳定区。最后分析了滑动平均滤波器类型对系统运算复杂度的影响,相关的研究结论都通过了仿真验证。

朱清祥,张蕊[3](2008)在《陈氏混沌系统的混沌同步》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陈氏混沌系统提出了两种新的混沌同步方案,主动控制同步和自适应控制同步,并设计了不同的控制器来实现驱动与响应系统的混沌同步。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当系统参数已知时采用主动控制方法,系统参数未知或不确定时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吴先用,关治洪,吴正平[4](2007)在《陈氏混沌系统的全局同步与自适应同步》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陈氏混沌系统提出了两种同步方案:全局同步和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同步.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关于线性反馈耦合全局同步的一般性标准;对于参数未知或不确定的陈氏混沌系统,通过设计适当的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实现了两种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同步均能实现陈氏混沌系统指数渐近同步,且同步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其他系列混沌系统.

蒲兴成[5](2007)在《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文中指出针对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问题,设计出两种自适应同步控制器:非线性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和非线性状态变量反馈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前者,先证明陈氏混沌系统的非线性部分满足 Lipschitz 条件,再将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自适应两部分;后者,将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分解为线性和非线性反馈两部分.在构造出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后,利用 Lyapunov 稳定性原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技巧,从理论上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蒲兴成[6](2007)在《陈氏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参数相同,但初值不同的两个陈氏混沌系统,给出两种不同的同步控制方法:非线性状态变量反馈同步控制和自适应反馈同步控制.前者直接利用Lyapunov稳定性原理构造出非线性同步控制器.后者利用自适应H∞同步控制方法构造陈氏混沌系统自适应同步控制器.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王绍明[7](2007)在《混沌系统控制及参数辨识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沌运动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最终有界的、有一定随机规则的、非常复杂的运动形式。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近十几年来,混沌科学与其它科学互相渗透,无论是在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电子学、信息科学,还是在天文学、气象学、经济学,甚至在音乐、艺术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沌控制与混沌同步控制成为了非线性科学中的研究热点。但整个混沌控制及同步理论仍然不够完善,许多混沌控制及同步方法有待进一步发掘,如何设计简单实用的控制器需要进一步研究。而且现有的混沌控制及同步控制方法在面对实际混沌系统时,待解决问题还有许多,如往往不能得到混沌系统的全部状态变量、实际混沌系统的参数往往是部分未知或全部未知的、系统参数存在着扰动等。本文针对混沌系统的控制(包括同步控制)及其未知参数辨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Lorenz系统族本身的参数结构,利用最佳Lyapunov函数思想,严格地证明了可以利用最简单的线性反馈控制,实现Lorenz系统族平衡位置的全局指数稳定、全局渐近稳定,;改进和推广了一些现有文献中仅仅限于局部稳定的结果,而且得到了比现有文献更尽可能简洁、更少保守较小的条件和尽可能好的结论。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一类混沌系统的结构,得出了一类混沌系统PC同步和基于单变量控制同步较简单的充分条件;讨论了在驱动系统存在参数扰动和外界扰动的情况下(分参数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形)同步控制器的设计,实现了存在扰动情况下一类混沌系统的鲁棒同步;在参数未知的情况下,研究了在一类混沌系统中,维数相同但结构不同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参数自适应律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基于部分状态变量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根据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以及Liu混沌系统、广义Lorenz混沌系统(四维)和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具体结构,利用驱动系统单个状态变量或部分状态变量设计了合适的控制器实现了分别实现了两个完全相同的Liu混沌系统、广义Lorenz混沌系统(四维)和一个新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了基于未知参数观测器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根据状态观测器思想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将混沌系统的未知参数看成系统的状态变量,以关新平等人的工作为基础,提出了选择增益函数和构造相应的辅助函数的一般方法,对混沌系统的任一未知参数设计了未知参数观测器,并给出了相关的五个推论,较大地扩展了未知参数观测器的应用范围。借鉴自适应控制同步参数辨识的思想,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aSalle不变原理,提出了同步参数观测器的概念,给出了同步参数观测器中控制器的设计和参数自适应律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混沌系统模型已知的情况下,利用同步参数观测器对混沌系统的未知参数进行了辨识,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利用同步参数观测器对混沌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参数进行了辨识,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仿真。讨论了基于极值点的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估计问题。在已知系统结构模型的情况下,根据混沌信号具有多极值点的特点,利用函数在极值点导数为零的知识和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基于极值点的混沌系统参数估计方法,使用该方法对Lorenz混沌系统和Chen超混沌系统的参数进行了估计,以Lorenz混沌系统为例,并对该方法抗噪声干扰能力进行了测试。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下一步需要进行的工作。

彭勇,黄席樾[8](2007)在《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文中提出混沌同步问题的研究是混沌控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文中利用自适应H∞同步控制方法和非线性自适应同步方法,为参数相同的陈氏混沌系统设计了自适应同步控制器。根据Lyapunov稳定性原理,从理论上讨论并证明了陈氏混沌系统H∞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和非线性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的存在条件,并根据其存在条件进一步得到了陈氏混沌系统H∞自适应同步控制器和非线性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的的构造方法,通过仿真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吴先用[9](2007)在《混沌同步与混沌数字水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沌现象作为非线性科学的主体之一,近年来一直得到各个科学领域众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混沌同步问题作为混沌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并在保密通讯、图像处理等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如生物、经济、物理等)中发现了混沌同步现象,而形成这些同步行为的系统往往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参数,这样就需要对不同系统之间的混沌同步现象进行研究,而就目前所知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另外,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安全显得日益重要,考虑到传统密码学的不足,近年来,人们开始寻求多媒体信息保护的新方法。其中,基于混沌的数字水印技术显示出了其独到的优势,有可能成为新的多媒体保护的有效手段。论文研究了线性耦合控制、主动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问题,对混沌系统同步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以不确定性的异结构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设计为研究重点,并对基于混沌的数字水印算法进行了研究和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论文首先回顾了混沌及混沌同步的有关概念,对基于混沌的数字水印研究概况进行了详细地概括与总结。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陈氏混沌系统同步方案:参数已知时采用线性耦合控制及主动控制方法,给出了耦合同步反馈增益矩阵系数的取值范围和主动控制同步控制器的设计,这两种控制方法设计相对简单,同步响应速度快;参数未知时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分别设计一个控制器和三个控制器来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并得出了相应的参数自适应律。提出了不同结构混沌系统的主动控制同步,给出了主动控制设计的基本思想,并以Genesio混沌系统与陈氏混沌系统、统一混沌系统与Genesio混沌系统为例说明了主动控制同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案简单,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实现异结构混沌系统指数渐近同步。论文以不确定性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为研究重点,给出了自适应控制同步设计的一般原理。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别以参数不确定的Genesio混沌系统与陈氏混沌系统、统一混沌系统与Genesio混沌系统、变形蔡氏电路与Lorenz混沌系统、变形蔡氏电路与吕氏混沌系统为例说明了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得出了相应的参数自适应律,解决了系统参数未知时不同系统间的同步问题。提出了不确定性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超混沌陈氏系统与广义Henon-Heiles系统的同步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并得出了相应的参数自适应律。对于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广义同步设计的一般性方法,该方法既可应用于连续混沌系统也可应用于离散混沌系统。文中以Lorenz混沌系统、Rossler混沌系统、Henon映射为例进行了广义同步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混沌的空域数字水印算法。不同于目前大部分混沌水印方案,算法采用两类混沌映射以增强水印的安全性,一类二维混沌映射用于嵌入位置的加密;另一类一维混沌映射用于确定水印嵌入到载体图像像素的比特位,水印的提取依赖于密钥,最后对水印算法进行了不可见性和鲁棒性测试。基于混沌序列提出了两种变换域数字水印方案:一种是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水印方案,充分利用人眼的视觉掩蔽特性将水印信号嵌入到分块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次低频系数中,在DCT域内实现了一种图像内容自适应的有意义图像水印算法;另一种是基于DCT相位的水印方案,利用DCT域的相位成分比幅值成分包含更多的图像信息,从而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加密水印信号嵌入到分块DCT相位成分的盲水印算法。最后,对论文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给出了展望。

苏浩[10](2007)在《非线性振动的混沌控制与同步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混沌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它揭示了自然界中有序无规则的运动特性。它在诸多领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 混沌的控制问题,指的是将出现的混沌运动控制到期望的周期或者拟周期轨道上。这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提出的方法包括OGY方法、延迟反馈方法、正比脉冲控制方法等等。本文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工作。对于自治系统,如Lorenz系统、Chen系统,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出发,设计控制方法将其混沌响应控制到平衡点上,同时也进行了将响应控制到周期轨道上的尝试。此外,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于函数的无穷逼近特性,设计了控制方法,将自治系统、非自治系统的混沌响应控制到期望的平衡点上,或者是周期信号上,这些周期信号甚至可以是不连续的,比如阶跃信号、锯齿波信号等。 混沌控制中有一个特殊的领域,就是混沌系统的同步。混沌的同步指的是在一个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时,通过一定的控制方法,使得另外一个系统出现与之相同的混沌运动。由于混沌运动的不可预测性与对初值的敏感性,即使是相同的系统,不同初值情况下的混沌运动也不相同,因此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成为混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主要针对几种不同形式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研究了混沌的同步问题。首先对于系统参数是常数,非线性恢复力为位移高次项的情况,设计了派生系统,证明这两个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会达到同步。采用Φ6-Duffing系统进行的仿真计算证明了这一点。然后,对于含有时变系统参数,非线性力不含时间项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与其同步的系统的设计方法。此时设计的派生系统,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只与原系统的确定性响应同步,而不与其混沌响应同步。由Mathieu方程的仿真计算证明了这一点。最后,对于一般的非线性振动方程,即含有时变系统参数和时变非线性力的情况,证明了采用线性耦合可以使得派生系统与原系统达到同步,给出了耦合矩阵的构造方法,以立方非线性、参数激励与强迫激励Mathieu方程和拟周期激励的Duffing方程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证明了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此外,对于混沌同步在信号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对于Duffing方程,证明了其激振信号在幅值、频率上的微小差别,都会使派生系统与原Duffing系统响应失去同步,因而可以利用系统是否同步来判断激振信号是否存在微小差异。 最后,本文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便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工作。

二、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混沌的数字图像压缩加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混沌的压缩加密技术分析
    2.1 图像压缩技术
        2.1.1 图像压缩原理
        2.1.2 图像压缩编码模型
        2.1.3 JPEG压缩算法详解
    2.2 混沌理论介绍
        2.2.1 混沌理论基础
        2.2.2 常见的混沌系统
    2.3 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技术
        2.3.1 混沌与密码学的联系
        2.3.2 混沌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2.3.3 基于混沌的压缩加密算法的设计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与JPEG压缩相结合的图像加密算法
    3.1 引言
    3.2 算法设计
        3.2.1 密钥序列的生成及安全性验证
        3.2.2 分组合并置乱算法
    3.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3.3.1 加密效果评价
        3.3.2 算法压缩性能
        3.3.3 算法速度性能
    3.4 算法安全性分析
        3.4.1 密钥空间
        3.4.2 密钥敏感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适应压缩加密算法
    4.1 引言
    4.2 自适应图像加密概述
    4.3 算法设计
        4.3.1 密钥流的生成及安全性验证
        4.3.2 自适应加密DC系数
        4.3.3 自适应加密AC系数
    4.4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4.4.1 加密结果及评价
        4.4.2 算法压缩性能
    4.5 算法安全性分析
        4.5.1 密钥空间
        4.5.2 密钥敏感性分析
        4.5.3 明文敏感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详细摘要

(2)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互联网拥塞控制研究概述
    1.2 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概述
        1.2.1 混沌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1.2.2 混沌的控制
        1.2.3 混沌的同步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工作
        1.3.1 课题来源
        1.3.2 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非线性系统和时滞网络的同步研究
    2.1 引言
    2.2 同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
        2.2.1 n 涡卷蔡氏混沌系统的同步
        2.2.2 陈氏混沌系统的同步
        2.2.3 混沌系统同步的鲁棒性
    2.3 异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
        2.3.1 异结构三维混沌系统的同步
        2.3.2 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同步
    2.4 时滞网络的同步
        2.4.1 相关的图论知识基础
        2.4.2 多智能体时滞网络概述
        2.4.3 多智能体时滞网络的改进
        2.4.4 多智能体时滞网络的同步
        2.4.5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拥塞控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3.1 引言
    3.2 路由器结构改进对互联网拥塞控制的作用
    3.3 路由管理算法改进对互联网拥塞控制的作用
        3.3.1 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3.3.2 随机早期探测算法
        3.3.3 其它改进型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3.4 互联网拥塞控制的动力学模型
        3.4.1 TCP/AQM 时滞对偶模型
        3.4.2 TCP/AQM 流体流模型
        3.4.3 TCP/RED 频闪模型
        3.4.4 其它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CP/AQM 时滞对偶拥塞控制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TCP/AQM 时滞对偶模型的改进
    4.3 改进模型的线性稳定性研究
        4.3.1 临界分岔的条件
        4.3.2 仿真验证
    4.4 改进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4.4.1 基于摄动法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4.4.2 用同伦法求改进模型的分岔周期解
        4.4.3 基于中心流形定理和正规形理论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CP/AQM 流体流拥塞控制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TCP/AQM 流体流模型的改进
    5.3 改进模型的线性稳定性研究
        5.3.1 临界分岔的条件
        5.3.2 仿真结果分析
    5.4 改进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
        5.4.1 分岔周期解的计算
        5.4.2 非线性稳定性判据的推导
        5.4.3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CP/RED 拥塞控制频闪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6.1 引言
    6.2 TCP/RED 频闪拥塞控制模型的分岔研究
    6.3 用滑动平均滤波器控制频闪模型的分岔
    6.4 选用其它类型滤波器的效果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和投稿的论文目录

(3)陈氏混沌系统的混沌同步(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描述
2 主动控制方法
3 自适应控制方法
4 结 论

(7)混沌系统控制及参数辨识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混沌及其基本特征
    1.3 混沌控制及参数辨识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Lorenz 混沌系统族的全局控制研究
    2.1 引言
    2.2 对两篇文献的注记
    2.3 Lorenz 系统族的全局指数稳定控制
    2.4 Lorenz 族的全局渐近稳定控制
    2.5 Lorenz 系统族的自适应控制
    2.6 本章小结
3 一类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3.1 引言
    3.2 一类混沌系统模型
    3.3 一类混沌系统的PC 同步
    3.4 一类混沌系统的单变量控制完全同步
    3.5 存在扰动情况下一类混沌系统的鲁棒同步
    3.6 参数未知不相同的一类混沌系统的同步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部分状态变量的混沌同步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单状态变量 Liu 混沌系统的单状态变量控制与同步
    4.3 基于单状态变量的广义 Lorenz 混沌系统(四维)同步
    4.4 基于部分状态变量的一个新超混沌系统同步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未知参数观测器的混沌系统参数辨识
    5.1 引言
    5.2 混沌系统未知参数观测器的设计与参数辨识
    5.3 应用举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同步参数观测器的混沌系统的参数与模型辨识
    6.1 引言
    6.2 同步参数观测器
    6.3 基于同步参数观测器的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
    6.4 基于同步参数观测器的混沌系统模型辨识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极值点的混沌系统参数估计
    7.1 引言
    7.2 基于极值的混沌系统参数估计方法
    7.3 应用举例
    7.4 抗噪声干扰能力测试
    7.5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8)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陈氏混沌系统
3 H∞自适应同步控制器设计
4 陈氏混沌系统的非线性自适应同步控制器
5 仿真实例
    5.1 陈氏混沌系统H∞自适应同步控制
    5.2 陈氏混沌系统非线性自适应同步控制
6 结束语

(9)混沌同步与混沌数字水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混沌及其特点
    1.3 混沌同步的定义与同步原理
    1.4 混沌同步与混沌数字水印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本文的结构
2 同结构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2.1 引言
    2.2 陈氏混沌系统的耦合同步
    2.3 陈氏混沌系统的主动控制同步
    2.4 参数不确定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2.5 本章小结
3 异结构混沌系统的主动控制同步
    3.1 引言
    3.2 主动控制同步概述
    3.3 Genesio 系统与陈氏混沌系统的主动控制同步
    3.4 统一混沌系统与Genesio 系统的主动控制同步
    3.5 本章小结
4 参数不确定异结构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4.1 引言
    4.2 问题描述
    4.3 Genesio 系统与陈氏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4.4 统一混沌系统与Genesio 系统的同步研究
    4.5 变形蔡氏电路与Lorenz 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4.6 变形蔡氏电路与吕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4.7 本章小结
5 参数不确定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5.1 引言
    5.2 超混沌陈氏系统与广义Henon-Heiles 系统的自适应同步
    5.3 数值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一类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
    6.1 引言
    6.2 广义同步的定义和原理
    6.3 连续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
    6.4 离散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混沌的空域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7.1 引言
    7.2 空域混沌数字水印方案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基于混沌的变换域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8.1 引言
    8.2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VS)的混沌数字水印算法
    8.3 基于DCT 相位的混沌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8.4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本文工作总结
    9.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非线性振动的混沌控制与同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非线性系统问题概述
        1.1.1 从线性系统到非线性系统
        1.1.2 非线性科学简介
        1.1.3 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的研究方法
        1.1.4 相空间的概念
        1.1.5 非线性系统解的稳定性研究
    1.2 混沌
        1.2.1 关于混沌研究的历史
        1.2.2 混沌的定义
        1.2.3 混沌的特征
        1.2.4 通向混沌的道路
        1.2.5 混沌研究的方法
        1.2.6 混沌的应用
第二章 混沌的控制与同步基础
    2.1 混沌控制的基本理论
        2.1.1 混沌控制的任务
        2.1.2 混沌的控制目标
        2.1.3 混沌控制方法
        2.1.4 混沌控制方法简述
        2.1.5 混沌控制的现状与前景
    2.2 混沌同步的基本理论
        2.2.1 混沌同步方法
        2.2.2 混沌同步的一般判据
        2.2.3 混沌同步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2.3 小结
第三章 混沌控制的一些常用方法及应用研究
    3.1 OGY方法
        3.1.1 将混沌控制到不动点(也称混沌的镇定)
    3.2 OGY法控制埃农映射到二周期轨道
    3.3 混沌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
        3.3.1 设计控制器为u=-ky将陈氏混沌控制于稳定点
        3.3.2 比较控制器为u=-kx和控制器为u=-ky控制混沌的不同
    3.4 设计控制器控制Rossler系统
    3.5 将混沌控制为一定的周期运动
    3.6 控制器为u=-k(y-sin y)的控制效果
    3.7 小结
第四章 人工神经网络在混沌控制中的应用
    4.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4.2 BP神经网络与控制方法
        4.2.1 控制方法的设计
        4.2.2 控制效果的仿真计算
    4.3 RBF神经网络与控制方法
        4.3.1 RBF神经网络的原理
        4.3.2 RBF神经网络误差对控制精度的影响
        4.3.3 应用RBF神经网络来进行混沌系统的控制
    4.4 小结
第五章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同步与基于同步的信号识别
    5.1 引言
    5.2 混沌同步的定义
    5.3 混沌同步类型
    5.4 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同步
        5.4.1 不含时变参数的非线性振动系统
        5.4.2 含时变参数的振动系统的同步
        5.4.3 一般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线性耦合同步
        5.4.4 采用同步识别信号中的微小变化
    5.5 结论
第六章 总结及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录用与投稿的论文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四、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混沌的数字图像压缩加密技术研究[D]. 郭家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2]互联网拥塞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稳定性研究[D]. 刘玉良.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3]陈氏混沌系统的混沌同步[J]. 朱清祥,张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8(03)
  • [4]陈氏混沌系统的全局同步与自适应同步[J]. 吴先用,关治洪,吴正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 [5]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A]. 蒲兴成. 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 2007
  • [6]陈氏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J]. 蒲兴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1)
  • [7]混沌系统控制及参数辨识的若干问题研究[D]. 王绍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8]陈氏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控制[J]. 彭勇,黄席樾. 计算机仿真, 2007(05)
  • [9]混沌同步与混沌数字水印研究[D]. 吴先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非线性振动的混沌控制与同步方法研究[D]. 苏浩.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自适应控制实现陈氏混沌系统的完全同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