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建立精准农业

计算机建立精准农业

一、电脑确立精准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超[1](2020)在《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是提升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科技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农业信息化是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和扶持的现代化农业建设方向。本文以L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的方法对L县目前农业信息化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寻求农业信息化建设新方向。本文利用分析法对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相关的政策、主体、设施及渠道基本现状进行宏观阐述,并使用问卷调查法调研普通农民对网络信息应用情况、基础信息员基本素质、农业信息服务设施、农业信息服务机构问题反馈、农业信息化需求等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网络安装以及网络应用能力较差,L县农业信息员的素质和基础设施的配备情况均不理想,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L县实际调查结果,对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目前,L县农业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等三个方面。针对目前L县在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设策略和方法,具体对策包括(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2)加强相关制度法规建设;(3)提高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4)提高人才培养和信息化素质水平。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罗立[3](2019)在《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导航历史从远古发展到现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阶段,关乎国计民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及北斗系统的迅速发展,各领域定位服务应用急速上升。本文以行业领军企业T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处理它在中国市场新形势下遇到的挑战,以及怎样保持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文中运用公司战略相关理论以及波士顿矩阵、PESTEL和波特五力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具体分析T公司中国区目前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其本身的特点及企业目标,探索未来几年适合它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方案,同时也为我国导航定位领域或其它相关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本文分析部分首先是T公司发展概述,介绍了它的背景和在中国发展历程,列出了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并购战略。接着是行业发展综述,对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做了介绍。随后利用管理分析工具PESTEL对T公司在中国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其外部行业竞争形势并给出应对策略建议。最后通过分析T公司主要业务近年的市场表现,结合其财报以及对销售业绩数据分析和趋势比对,汇总出了 T公司4大SBU及主要业务对应于BCG矩阵中的位置,并给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建议。通过对T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提出它在中国发展战略建议,包括两部分。一、一体化战略应用:通过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向相关上下游产业延伸;延续并购策略,加强在华合资投产。二、多元化战略应用,涉及行业发展对策和新行业发展储备:首先,从B2B向海量B2C市场延伸,发力民用,从硬件到数据、软件和综合服务;其次,重点行业交通运输业、精准农业对策分析;最后,新行业储备,结合中国未来5-1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进行分析。为保证策略实施、执行及过程中的调整,本文探讨了包括战略并购、扬长避短,多方合作、实现共赢,全球统筹、因地制宜,方针明确、职能清晰等措施建议。

李硕[4](2019)在《基于车载多传感器融合的林木定位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克服浓密树冠对卫星信号的遮挡,造成全球定位系统在农林机械中定位失效的问题。本文搭建了一种应用于农林果园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并提出一种仅在林外空旷地带获取GPS信息,移动平台在林木间行驶过程中则不依赖GPS,仅利用激光扫描仪扫描林区作物行两侧的树干,结合移动平台行驶过程中惯性测量装置的姿态信息,完成林木全局定位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本文根据林区环境特点,在研究激光扫描仪滤波、聚类和拟合的基础上,提取出了树干的中心点位置,分析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定位原理以及涉及的四个参考坐标系,将树干的中心点位置转换到WGS-84世界坐标系下。2、提出一种车载激光扫描仪视野划分方法。以SICK公司LMS511激光扫描仪作为扫描设备,激光扫描视野可划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清晰区域,在此区域中确立的树干中心点位置是可信的;第二个区域为模糊区域,在此区域中激光扫描仪能够扫描到树干,但是确定的树干中心点位置存在较大误差;第三个区域为不可见区域,在此区域中激光扫描仪扫描不到两侧树干。其中,激光扫描仪将一帧原始扫描点的数据分成若干个簇,单棵树干为一个点簇,清晰区域与模糊区域的划分依据同簇激光返回的最小扫描点个数确定。3、提出一种移动平台行间定位方法。由于运动初始时刻移动平台位于农林果园地头尚未进入密植林木行间,树冠对卫星信号的遮挡并不严重,这时可以用GPS确定移动平台的大地坐标,结合初始时刻激光扫描仪探测信息和惯性测量装置姿态信息,对清晰区域的林木进行定位并记录在集合B中,而后将移动平台在林木行间运动过程中t时刻检测到的部分树干中心点坐标与初始时刻集合B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通过空间坐标转换反推出移动平台在WGS-84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数据。4、提出一种林木全局定位方法。提出的定位方法既克服了树冠遮挡对GPS信号的影响,也克服了林木种植不规整等因素对林木定位精度的影响。在北京鹫峰森林公园内进行试验,以树干粗细不一的杨树为试验对象,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定位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唐贝贝[5](2019)在《基于WebGIS的砀山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但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产生活,还会威胁人类健康,对土壤环境进行及时科学的评价有利于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展开。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梨树种质资源、珍贵古树名木、完善的黄河故道湿地生态系统以及多样性生物物种,因此对于保护区内的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而传统的管理方法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有效保护砀山酥梨种质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达到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经济产业的效益,本文开展了基于WebGIS的砀山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确定了土壤重金属的评价标准与研究方法。以最新颁布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的风险筛选值作为研究标准,通过综合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四种评价方法从不同层次评价土壤污染情况,确保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2)开展了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价分析工作。确定研究区域pH均值为7.8,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保护区土壤质量良好不受污染,变异系数均处在10%~100%间,属于中等变异,表明研究区域受外界干扰比较明显,需要注意人为活动的影响。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评价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4种方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所得评价结果均属于无污染等级,综合评判确定研究区域内的土壤质量良好无污染,生态环境稳定。(3)建立了基于Web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化管理系统。根据需求分析明确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同时对数据库进行合理设计,确立了数字管理子系统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子系统。数字管理子系统是方便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支持果树的单株识别操作、为珍贵古树建立图谱数据库、实时采集数据进行上传、修改等操作,包含地图基本操作功能、图层控制功能、测量功能、资源管理功能、空间查询功能、图表分析功能以及地图打印功能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子系统结合ECharts图表可视化功能与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实现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展示与分析,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交互体验,同时对相关决策的制定与措施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针对保护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确定了污染等级,为防治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与实施依据,并构建了基于Web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系统,将评价结果结合图表在网页端进行可视化,实现了高效、准确且直观的分析评价展示,将信息数字化技术参与到保护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了保护区的监管水平、增强了辅助决策力度,对保护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王旭[6](2018)在《精准农业葡萄示范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文中指出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但是存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的污染严重等问题。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发展我国农业值得长期探索和研究。精准农业是集全球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农田遥感监测系统、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农业专家系统等一体的综合体系。其核心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农田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农作物精准管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的有力工具,将田间信息通过GIS系统予以表达和管理,是精准农业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Web技术、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和WebGIS技术结合,构建精准农业葡萄示范园地理信息系统对精准农业的实施和实现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以山东省蓬莱市葡萄园为研究区域,将OpenLayers、地理信息系统、ASP.NET MVC、GIS服务器、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结合,构建该研究区的精准农业管理系统。系统采用B/S模式,使用微软的ASP.NET MVC作为系统框架。使用超图公司的i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器发布地图服务。在.NET开发环境进行实现。GIS服务器提供地图数据服务,通过浏览器调用天气、土壤、葡萄品系、地块信息等用户属性数据。该系统具备数据共享、地图发布、地块管理。同时根据天气的情况,现有的葡萄产量数据以及葡萄的递增率给出目标产量的施肥建议决策。通过对葡萄理化信息的统计,及时掌握各个地块葡萄的生长情况及其变化,实现对葡萄园的精细化管理。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在研究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当前形势下推广精准农业的现实意义背景下,以山东省蓬莱市葡萄园为例,分析该精准葡萄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界面、数据及功能需求,完成系统分析与设计;(2)分析了葡萄园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到的关键技术,选择AJAX无刷新技术提高用户的网页浏览体验、采用瓦片地图提高影像地图的加载速度、利用MVC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完成了葡萄园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3)根据用户的业务需求完成系统属性数据库和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构建,解决系统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存储问题。通过iDesktop 7C制作地块的矢量地图,利用iServer地图服务器把矢量地图发布到网络上,实现地图的资源的发布,供系统访问;(4)选择容易推广和计算精确的目标产量法,根据现有的葡萄基础产量数据、葡萄递增率,给出目标产量的施肥决策数据。(5)利用百度的ECharts数据可视化类库,通过对葡萄理化信息的统计,及时掌握各个地块葡萄的生长情况及其变化,实现葡萄园的精细化管理。把气象数据、土壤的PH值、藤龄、葡萄的含糖量等信息进行多角度可视化展示,克服传统单一图表数据展示模式,为该系统使用者提供更直观丰富的信息。

初金哲[7](2018)在《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变量施肥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变量施肥控制软件成为了目前农业生产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以Map Object2.2和GPS技术、Visual Basic语言、CAN总线为基础,开发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以实现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操控2F-12型变量施肥试验台进行变量施肥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分析了CAN总线概念、结构、报文传送以及帧格式类型,结合农机CAN协议以及ISO 11783协议,制定了系统通讯的帧格式、传输协议以及相应的解析算法。最后通过编程实现了农机CAN数据的采集通信、筛选解析以及传输存储。(2)操控试验台机架运转的指令输入输出都是通过CAN总线数据来传输的,所以设计这款软件需要通过一个CAN与串口转换模块将CAN数据的筛选、处理以及算法运算,转换为串口16进制数据从而进行编数程序。(3)对2F-12型变量施肥试验台进行性能测试试验,测试试验台能否正常精准运行,为后续测试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提供试验条件。(4)根据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所需的功能,运用Visual Basic6.0,MapObject2.2软件编写变量施肥程序。包括对GPS设备的接收与发送端口数据编写、CAN总线数据的接收与发送端口数据编写、施肥调试功能的编写、变量施肥处方图功能编写、记录作业图功能编写。软件系统在Windows平台环境下运行,实现了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开发。(5)根据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进行试验台架试验以及性能和功能测试试验。测试结果显示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的性能、功能均符合设计要求,即本论文设计的这一款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达到目标要求。

李天娇[8](2018)在《关于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产业转型时期量化指标,使用城镇化率、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例、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的对比,我国从2010年前后农业产业进入全面转型的时期。我国产业发展走过了以农养工阶段、农工自养阶段,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现在已经进入以工补农阶段。在农业耕地加速流转、农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农产品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农业将迎来现代化的加速转型期。随着农产品消费升级,农产品供给越来越贴合市场需求,服务业不断向农业产业渗透,农户的需求上升到对于产品、品牌、服务、技术(如何高效种田、如何高产高质、如何财务管理)的需求,因此研究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十分必要。本文的研究沿着三条主线进行,第一条是对农业服务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前三章对国内外农业服务业发展理论研究基础上,对于全球农业服务业发展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选取全球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10个国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农业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国家具有正向的显着性影响,同时,对我国农林牧渔业64家上市公司进行DEA(数据包络分析)研究,得出重视研发、发展科技、注重服务的25家上市公司是拥有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第二条是构建农业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第四、五章在阐述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业服务基础投入水平、农业科学技术能力、农业通信流通能力、农业金融发展能力等4个方面14项量化指标,构建了全国31个省市农业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得到了全国31个省市农业服务发展水平得分。第三条是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本文第六章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农业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三个结论,一是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是决定性因素,二是农业生产性投入是关键性因素,三是基础设施、农村工业化发展水平是一般性因素。第七章通过分析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总结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特征趋势,一是地方特色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二是农村电商模式初具规模,三是农业技术服务模式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四是农资服务平台运营商模式蔚然成型。最后,第八章对于本文进行总结,并给出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吕鹏[9](2017)在《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精准农业大棚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精准农业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其实现与应用对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精准农业分为田间信息获取、基于信息的决策与管理、变量精准控制三个环节,目前我国在这三个环节上的发展均比较落后。田间信息获取是精准农业实现的基础,本文立足于该环节,针对对温度极为敏感的高经济作物,设计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精准农业大棚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感技术获取大棚内主要环境参数信息,并创新性地将温度场的概念引入到大棚环境监测环节,计算出大棚内作物生长区域温度场。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对本文选择的大棚物理模型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分子域三维线性插值算法作为温度场的计算方法,提出传感器节点的布设方案,构建大棚内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在实验室内模拟大棚环境进行温度场计算实验,验证分子域三维线性插值算法计算温度场的可行性,并在Matlab中实现温度场的可视化;然后,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原则的分析,对系统的无线传感网络组网和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系统分为上位机、控制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无线传感器节点,在大棚内按照传感器节点布设方案布设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数据,数据采集单元和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无线通信网络,各个数据采集单元与控制单元之间通过RS485通信构成有线网络,控制单元和上位机之间通过网串口转换模块以UDP协议通信,所有无线传感器节点采集的环境参数数据通过整个网络传输到上位机,在上位机中实现温度场的计算和各项数据的处理与显示;最后,对系统所需的技术进行理论分析与实现,经过合理的元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对各单元进行程序设计,并利用Eclipse进行可视化Java界面设计,设计出一个简洁、易操作的上位机系统,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制作出系统部分硬件单元,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本文将无线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数值计算理论、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设计的系统可实现对大棚内作物生长区域温度的精准监测和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同时具有实时性好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张波,黄志宏,兰玉彬,巫莉莉,何斌斌,曾鸣[10](2016)在《“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农业航空植保作业服务商和终端农户提供沟通和服务的桥梁,推进农业航空标准的建立,推动科研院校的成果转化,对全国植保无人机实施跟踪和监管,促进农业航空市场规范,普及农业航空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实现农药化肥施药零增长。【方法】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结合我国农业航空的发展状况与农业航空服务的特点,设计1套"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采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应用技术以及HTML5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的底层架构设计、服务作业流程设计、用户界面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等。【结果】建立了精准农业航空服务的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包含植保服务管理、作业效果评估管理、无人机检测管理、植保无人机监管、大数据应用等系统功能。它具有良好的平台特性、用户特性、大数据特性和扩展性。【结论】平台的体系架构能满足农业航空植保用户、植保服务商对植保作业服务简化操作的需求,同时实现了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数据进行信息化有效管理的目的,并且通过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技术手段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实现精准农业航空服务生态圈的有效良性循环,让农业航空更好地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二、电脑确立精准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脑确立精准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信息化概念
        2.1.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概念
    2.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内涵及特征
        2.2.1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内涵
        2.2.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特征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信息管理理论
        2.3.3 信息传播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3.1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现状及问题
        3.1.1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相关政策
        3.1.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参与主体
        3.1.3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现状
        3.1.4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渠道现状
    3.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调研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调查过程实施
        3.2.3 调查样本统计分析
    3.3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分析
        3.3.1 政府农业信息化政策及平台普及情况待提升
        3.3.2 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3.3.3 农业信息化人才及农民信息素质待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4.1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4.1.1 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定位不准
        4.1.2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及农业信息化意识薄弱
        4.1.3 农业信息化相关组织和制度不全
    4.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不足
        4.2.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问题
        4.2.2 村级综合信息服务机构形同虚设
    4.3 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及参与者信息化知识不足
        4.3.1 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缺乏
        4.3.2 信息使用者利用农业信息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策
    5.1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
        5.1.1 明确政府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定位
        5.1.2 强化政府对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
        5.1.3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5.1.4 完善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
        5.1.5 制定农业信息技术产品补贴政策
        5.1.6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的多样性
    5.2 提高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2.1 打造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5.2.2 增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5.2.3 加快先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
        5.2.4 保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5.2.5 构建L县电子商务平台
    5.3 提高人才培养和信息化素质水平
        5.3.1 加快农业信息化各类人才的培养
        5.3.2 大力提升农民信息素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附录 A L县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企业总体战略理论及工具
        一、企业总体战略理论回顾
        二、企业总体战略分析工具
    第二节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及工具
        一、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回顾
        二、企业竞争战略分析工具
第三章 T公司(中国)的战略分析
    第一节 T公司发展概述
        一、T公司简介
        二、T公司全球经营内容
        三、T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四、T公司的并购战略
    第二节 行业发展综述
        一、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简述
        二、现代卫星导航
    第三节 T公司(中国)外部环境分析
        一、中国卫星导航行业宏观环境PESTEL分析
        二、T公司(中国)所处行业竞争形势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三、T公司(中国)竞争形势分析
    第四节 T公司主要业务BCG矩阵分析
第四章 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节 T公司(中国)一体化战略应用
        一、加强研发保持领先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
        二、加大在华合资投产并延续多领域并购
    第二节 T公司(中国)多元化战略应用
        一、行业延伸趋势
        二、重点行业对策和新行业发展储备
第五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一节 战略并购扬长避短
    第二节 多方合作实现共赢
    第三节 全球统筹因地制宜
    第四节 方针明确职能清晰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车载多传感器融合的林木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移动测量系统研究现状
        1.2.2 精准农业研究现状
        1.2.3 作业信息采集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本文技术路线
2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组成
    2.1 激光扫描仪
    2.2 惯性测量装置
    2.3 GPS全球定位系统
    2.4 多传感器数据通信
    2.5 本章小结
3 林木全局定位方法研究
    3.1 清晰(T_1)区域树干定位算法
        3.1.1 树干特征提取
        3.1.2 树干中心点定位
    3.2 模糊(T_2)到清晰(T_1)树干定位算法
        3.2.1 林木特征匹配
        3.2.2 移动平台行间定位
        3.2.3 林木全局定位
    3.3. 本章小结
4 试验及结果分析
    4.1 同簇数据扫描点个数提取试验
    4.2 林木静态定位试验
    4.3 林木动态定位试验
        4.3.1 近距离平整路面林木动态定位试验
        4.3.2 近距离颠簸路面林木动态定位试验
        4.3.3 远距离定位精度验证及结果分析
    4.4 误差来源分析
        4.4.1 系统集成误差
        4.4.2 试验累积误差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基于WebGIS的砀山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1.2 WebGIS的研究现状
    1.3 精准农业数字化管理研究现状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论文整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2.4 论文组织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与方法
    3.1 土壤质量评价标准
    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3.2.1 单因子指数法
        3.2.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3.2.3 地累积指数评价法
        3.2.4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3.2.5 评价方法比较
    3.3 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空间插值分析
        3.3.1 空间插值常用方法
        3.3.2 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空间插值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研究区域重金属含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
        4.3.1 基于单因子指数评价
        4.3.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4.3.3 地累积指数评价
        4.3.4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Web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系统设计
    5.1 系统需求与分析
        5.1.1 业务需求
        5.1.2 功能需求
    5.2 系统架构
    5.3 系统开发基础
        5.3.1 ArcGIS Server
        5.3.2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5.3.3 Web前端架构
    5.4 系统开发环境
    5.5 数据库设计
        5.5.1 数据库架构
        5.5.2 数据库表的设计
        5.5.3 空间数据服务发布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Wb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6.1 数字管理子系统
        6.1.1 图层控制
        6.1.2 资源管理
        6.1.3 空间查询
        6.1.4 图表分析
        6.1.5 地图输出
    6.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子系统
        6.2.1 图表可视化
        6.2.2 评价结果可视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精准农业葡萄示范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系统涉及到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2.1 精准农业概述
    2.2 Web关键技术
        2.2.1 B/S模式
        2.2.2 AJAX技术
        2.2.3 JavaScript语言
    2.3 数据可视化技术
    2.4 WebGIS及涉其到的关键技术
        2.4.1 WebGIS概述
        2.4.2 iServer地图服务发布
        2.4.3 OpenLayers
        2.4.4 瓦片地图
        2.4.5 SQL Server2008
        2.4.6 第三方地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分析与功能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设计目标
        3.1.2 数据需求分析
        3.1.3 安全需求分析
        3.1.4 性能需求分析
    3.2 可行性分析
        3.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4 系统详细功能模块设计
        3.4.1 地图功能
        3.4.2 葡萄理化信息录入功能
        3.4.3 气象数据可视化功能
        3.4.4 施肥辅助决策功能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3.5.1 属性数据库设计
        3.5.2 空间数据库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精准农业葡萄示范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4.1 系统开发环境
    4.2 iServer地图服务发布
    4.3 气象数据存储管理和显示分析
    4.4 地图底图功能的实现
    4.5 系统功能实现
        4.5.1 用户登录界面
        4.5.2 葡萄园地图页
        4.5.3 葡萄园详情模块
        4.5.4 葡萄理化指标记录模块
        4.5.5 施肥建议模型模块
        4.5.6 配置菜单模块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7)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软件设计相关技术的概述
    2.1 VisualBasic6.0软件
        2.1.1 可视化的设计平台
    2.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2.3 CAN总线技术
        2.3.1 CAN工作原理
        2.3.2 CAN优点
        2.3.3 CAN总线协议
    2.4 MapObjects2.2控件
        2.4.1 MapObjects2.2结构
        2.4.2 MapObjects2.2对象
        2.4.3 MapObjects2.2数据结构
        2.4.4 Mapobjects2.0特点
    2.5 全球定位系统(GPS)
        2.5.1 GPS定位原理
        2.5.2 GPS接收机输出格式
        2.5.3 GPS数据处理
    2.6 本章小结
3 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设计
    3.1 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3.2 GPS接收功能模块
    3.3 CAN总线数据的接收与发送端口数据模块
    3.4 CANCOM转换模块
    3.5 输入输出模块
    3.6 施肥调试模块
    3.7 变量施肥标定模块
    3.8 变量施肥处方图模块
    3.9 记录作业图功能模块
    3.10 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硬件开发环境需求分析
    3.11 本章小结
4 2F-12变量施肥试验台性能测试试验
    4.1 试验台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4.2 试验台参数及主要部件设计
    4.3 施肥性能试验
    4.4 试验方法
    4.5 结论
5 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测试试验
    5.1 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性能测试
        5.1.1 试验方案
        5.1.2 试验结果
        5.1.3 结论
    5.2 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功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关于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农业的挑战:粮食安全+食品安全
        1.1.2 我国农业的机遇:进入农业产业全面转型期
        1.1.3 我国农业的转型:服务业不断向农业领域渗透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 理论基础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服务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农业服务业研究综述
        2.1.1 国外农业服务业发展历程
        2.1.2 国外服务业问题研究
        2.1.3 国外农业服务业问题研究
        2.1.4 国外农业大数据服务问题研究
    2.2 我国农业服务业的研究综述
        2.2.1 我国农业服务业研究发展历程
        2.2.2 我国农业服务业问题研究
        2.2.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业问题研究
        2.2.4 我国农业大数据问题研究
    2.3 农业服务业的研究方法
    2.4 对当前研究的简单评价
第三章 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3.1 我国农业进入全面加速转型期
    3.2 多因素驱动我国农业加速转型
    3.3 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3.4 我国农业转型路径选择—农业加速转型催生农业服务需求
    3.5 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四章 全球农业服务业发展效率分析
    4.1 全球10国农业服务投入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
        4.1.1 变量选取及其依据
        4.1.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4.1.3 计量模型
        4.1.4 实证结果
        4.1.5 实证结果分析
    4.2 农业服务业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效率影响分析
        4.2.1 农业上市公司向农业服务、农业现代化转型
        4.2.2 构建DEA模型分析农业服务业对上市公司效率影响
    4.3 结论和建议
第五章 农业服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5.1 文献简要回顾
    5.2 农业服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5.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2.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5.2.3 指标体系设计
        5.2.4 指标数据来源
    5.3 农业服务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选择
        5.3.1 研究方法选取
        5.3.2 指标体系构建原理
        5.3.3 指标体系评价分析过程
    5.4 农业服务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5.4.1 样本选择
        5.4.2 数据测算
        5.4.3 结果分析
    5.5 相关对策及建议
第六章 农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6.1 实证模型构建
    6.2 变量选取及依据
    6.3 描述性统计
    6.4 数据来源及结果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实证结果
        6.4.3 实证结果分析
    6.5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七章 借鉴国外经验分析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模式
    7.1 国内外文献简要回顾
    7.2 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服务发展模式借鉴
        7.2.1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模式。
        7.2.2 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模式。
        7.2.3 农业流通服务模式。
    7.3 我国农业服务发展模式
        7.3.1 地方特色的社会化服务模式。
        7.3.2 农村电商模式初具规模。
        7.3.3 农业技术服务模式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7.3.4 农资服务平台运营商模式蔚然成型。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精准农业大棚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棚内温度场的分析与计算
    2.1 温度场
        2.1.1 温度场简介
        2.1.2 温度场的应用
        2.1.3 温度场在系统中的应用思路
    2.2 大棚物理模型及种植作物介绍
    2.3 大棚内温度场算法的分析与设计
        2.3.1 温度场算法分析
        2.3.2 分子域三维线性插值算法
    2.4 传感器节点布设方案及大棚内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5 温度场计算模拟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功能说明及分析
        3.1.1 系统功能说明
        3.1.2 系统功能分析
    3.2 系统的设计原则
    3.3 无线传感网络组网设计
        3.3.1 无线传感网络的介绍
        3.3.2 无线通信技术的选择
        3.3.3 CC1101无线通信工作原理
        3.3.4 无线传感网络整体结构
    3.4 系统整体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4.1 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4.1.1 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设计
        4.1.2 RS485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1.3 网串口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4.1.4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4.2 数据采集单元硬件设计
        4.2.1 微控制器模块电路设计
        4.2.2 CC1101无线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4.3 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4.3.1 温湿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4.3.2 光照强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4.3.3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4.3.4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测试
    5.1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5.2 数据采集单元程序设计
    5.3 无线传感器节点程序设计
        5.3.1 无线传感器节点主程序设计
        5.3.2 温湿度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5.3.3 光照强度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5.3.4 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5.4 上位机设计
    5.5 系统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10)“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构想
    1.1 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的顶层设计
    1.2运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的基础支撑
    1.3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的精准服务
    1.4 运用移动应用技术实现“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的灵活便捷
2 试验实施与结果
    2.1“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
    2.2“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框架与功能模块
        2.2.1 订单形成
        2.2.2 植保无人机的功能和性能检验
        2.2.3 植保服务效果评估
        2.2.4 农用航空成果推广与转化
        2.2.5 植保无人机监管
        2.2.6 植保无人机操作及作业培训
        2.2.7 行业标准
        2.2.8 制度法规
        2.2.9 大数据应用
    2.3“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开发与实践
3 结论

四、电脑确立精准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研究[D]. 李鹏超. 燕山大学, 2020(06)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T公司(中国)发展战略研究[D]. 罗立. 厦门大学, 2019(02)
  • [4]基于车载多传感器融合的林木定位方法研究[D]. 李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WebGIS的砀山保护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数字管理研究[D]. 唐贝贝.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精准农业葡萄示范园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D]. 王旭.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7]精准变量施肥控制软件设计与试验研究[D]. 初金哲.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8]关于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 李天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9]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精准农业大棚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吕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17(02)
  • [10]“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与实践[J]. 张波,黄志宏,兰玉彬,巫莉莉,何斌斌,曾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标签:;  ;  ;  ;  ;  

计算机建立精准农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