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腹膜透析病人的护理与指导(论文文献综述)
张露[1](2021)在《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回授法对PD患者健康教育,评价回授法对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干预效果;为临床工作者从多途径教育方法中探索一种更加适合PD患者健康教育方式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试验性研究,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湖州市某三级医院肾内科就诊的10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2名研究对象依次由1-102编号录入Excel表格中,使用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字,随机数字按照升序排列分为两组,前51个为试验组,后51个为对照组。准备102份信封,1号为试验组,2号为对照组,按患者编号顺序分发给患者入组。对照组以常规健康教育实施自我管理,试验组以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使用回授法干预,通过制定的回授法提问单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每次知识的传递,通过评估、患者复述、评价并澄清和纠正患者复述、再次提问评价。2.干预时间为3个月,资料收集分别在干预前,患者出院当天、出院第3个月,采用腹膜透析理论知识考核得分、“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透析充分性评估表”和疾病相关生化指标检查,以评价回授法对患者整体自我管理能力影响。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失访8例,试验组5例,对照组3例。最终参与试验的两组研究对象为94例,分别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48例。1.两组患者在干预前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考核得分:(1)两组在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干预前组间得分对比差异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出院当天得分对比差异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干预前和出院当天得分对比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干预前和出院当天得分对比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1)在出院当天,两组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换液操作技术、操作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与社会回归五个维度对比差异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饮食管理方面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1)。(2)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方面与出院当天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饮食管理、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与社会回归三个维度方面得分提高更为显着(P<0.01)。对照组在换液操作技术、操作中异常情况的处理、饮食管理与出院当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得分比出院当天有所提高。在并发症监测、情绪管理与社会回归两个维度方面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腹透充分性和相关生化指标比较:(1)在出院当天,腹膜透析充分性上,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整体明显提高,试验组透析充分组人数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在Kt/v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腹膜透析充分性方面与出院当天比较,均有明显提高,试验组在Kt/v水平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水平与出院当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Kt/v和Ccr水平上与出院当天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透析充分性上有提高(P<0.05)。(2)出院当天两组患者在各项临床相关生化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尿素(BUN)、血肌酐(Scr)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肌酐(Scr)提高更为显着(P<0.01);两组在血钙(Ca)、血磷(P)、血钾(K)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第3个月,试验组患者在相关生化指标中与出院当天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其中试验组在血红蛋白(Hb)、血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 PTH)、血尿素(BUN)、血肌酐(Scr)指标中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在血红蛋白(Hb)指标中与出院当天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相关生化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研究结论:在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上,回授法健康教育能提高腹膜透析患者整体的自我管理能力,间接改善患者透析充分性和疾病相关生化指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应该更加深入推广在慢性肾脏病的教育中。
胡慧敏[2](2021)在《健康信念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通过质性访谈,深入了解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2.制定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教育方案,并验证该方案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第一部分: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于南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复查的11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第二部分:临床干预。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诊复查的86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结果第一部分: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的质性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饮食健康信念可归纳为7个主题: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易感性、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严重性、感知饮食依从的益处、感知饮食依从的障碍(注重食物口感、顾及家人做菜感受、产生倦怠心理)、增强自我效能的因素(减少摄入量、复查结果异常、饮食不依从导致后果、珍爱生命)、饮食知识(正确掌握饮食知识、存在知识遗忘或误区)和社会支持(医护人员、家人、病友)。第二部分: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饮食知识、饮食依从态度和饮食依从行为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1组内比较(1)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得分分别为(13.29±3.19)分和(14.05±3.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得分分别为(12.95±3.65)分和(16.4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态度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40±0.38)分和(3.51±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态度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49±0.35)分和(3.78±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82±0.41)分和(3.93±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85±0.44)分和(4.14±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间比较(1)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饮食知识得分分别为(14.05±3.06)分和(16.4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51±0.46)分和(3.78±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饮食依从行为量表总条目均分分别为(3.93±0.31)分和(4.14±0.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的促进因素包括: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感知饮食依从的益处、减少摄入量、复查结果异常、饮食不依从导致后果、珍爱生命、正确掌握饮食知识、获得社会支持;阻碍因素包括:注重家人做菜感受、注重食物口感、产生倦怠心理、存在知识遗忘或误区。2.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可有效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饮食依从态度,促进饮食依从行为。
张家慧,刘群,朱清娴,李晓[3](2021)在《腹膜透析病人转血液透析对透析初期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病人转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初期的体验历程,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质性研究中Giorgi的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与处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对10例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初期透析病人进行访谈。结果:提炼出6个主题:适应新环境;适应透析时间;对治疗持积极或消极态度;渴望获得血液透析治疗专业指导;病人的心理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家庭支持系统参与或缺失影响病人透析治疗。结论:腹膜透析病人转血液透析对血液透析体验的历程复杂、多样,根据不同病人制定个性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帮助退出的腹膜透析病人顺利过渡到血液透析治疗,提高护理质量。
黄赛男[4](2021)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随着慢性肾脏病发病率日益增高,需要进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也越来越多,本研究对腹膜透析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以及互联网医疗的监督干预,观察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运动疗法对于腹膜透析患者的作用,探讨互联网医疗模式以及运动疗法在居家腹膜透析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影响,为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居家治疗以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选取60例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就诊并且进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在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3组,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运动疗法联合常规治疗组(A组)20例、运动疗法联合常规治疗组(B组)20例以及常规治疗组(C组)20例,对A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训练12周,其中A组有互联网医疗进行随访与管理,C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在12周之后观察三组在临床疗效指标、疲劳程度、心理状态、随访依从性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指标方面,第0周时三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A组组内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质指数、血尿素、血清肌酐、血尿酸、白细胞计数、血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第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组内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尿素、白细胞计数、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第0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组内任何指标与第0周相比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组间比较时,A组和B组在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互联网医疗和运动疗法双重干预的A组在血清肌酐和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钠、血钾、血氯、血钙血铁、血磷、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疲劳评分方面,第0周时三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组内比较时,A组在疲劳总分以及细分的五个条目之间与第0周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除动力下降之外的其他指标差异与第0周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任何方面与第0周相比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组间比较时,A、B组在各个得分上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B组在疲劳总分、体力疲劳、脑力疲劳、活动减少方面分别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般疲劳、动力下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理状态方面,第0周时三组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组内比较时,A、B组内在焦虑和抑郁方面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与B组之间在焦虑和抑郁评分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分别与C组对比时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依从性方面,第0周时三组在随访次数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在12周研究完成之后统计按时进行随访的患者人次,A组分别与B组、C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运动疗法能够调整腹膜透析患者血压、心率,改善患者肾功能状态和机体炎症反应;运动疗法在改善患者机体疲劳状态以及负面情绪方面有促进作用。2.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监督及管理在提高腹膜透析患者随访依从性以及增强运动疗法作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周越[5](2020)在《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以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为指导,调查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深入了解容量管理行为依从性中低水平的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障碍的因素,以提高干预方案的针对性。3.探讨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干预方案对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疾病认知、生活质量及容量负荷的影响。方法1.量性调查阶段便利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4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一般资料问卷、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希望水平、认知评价量表,分析容量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2.质性研究阶段采用目的抽样,将第一阶段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访谈对象,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患者容量管理障碍的深层次因素。3.干预阶段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两个腹膜透析中心各45例患者进行干预,采用抛硬币将两个科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容量管理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基于IMCHB的容量管理行为干预,干预时长为三个月,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干预后三个月收集患者容量管理行为、自我效能、疾病认知评价、生活质量及水肿程度、干体重。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广义估计方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量性调查阶段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254份,其中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为97.2%。(1)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得分范围6~24分,总得分为(14.79±2.88)分。其中饮食管理维度(3.52±1.12)分,症状及指标监测维度(11.26±2.35)分。(2)通过Peαrson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统计方法筛选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血肌酐及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对疾病积极评价及担负责任是其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阶段共访谈12例患者,资料分析提取出四个主题,包括内在动机缺乏、心理负担困扰、疾病认知偏差、外在支持不足。3.干预阶段干预过程中共失访6例患者,最终共84例患者完成干预,干预组、对照组各42例。(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及其各维度得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价中的对结果的不确定、积极评价、担负责任维度得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到威胁维度得分在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维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后,干预组患者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水肿程度在干预后即刻、干预后三个月较对照组患者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体重在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依从性有待提高,其受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及血肌酐的影响,且与其自我效能、希望水平、认知评价中的积极评价、担负责任及对结果的不确定有关。2.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障碍与其动机、心理负担、认知及外在支持有关,提示医务人员应给予其相应支持。3.基于IMCHB的容量管理行为干预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提高其自我效能,促进对疾病的积极认知,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水肿程度。
蔡利[6](2020)在《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究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探析其影响因素;2.以中层转换理论和行为改变轮(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为基础,构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1.现况调查阶段: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在郑州某3家三甲医院首次置管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应对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其影响因素。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基础,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2.质性研究阶段:基于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总结出患者出院准备阶段现存的问题及需求。3.干预方案构建阶段:结合前期研究初步拟定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通过专家咨询对干预方案进行论证,借助预试验发现干预方案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及可操作性。4.干预方案实施阶段: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对干预方案进行评价,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脏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中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的89名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为干预对象,以病区为单位依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干预组共干预45例,对照组干预44例。对照组接受透析操作的知识及技能、健康指导等常规教育内容,干预组在科室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采用以团体活动为主、个体干预为辅的方式,针对患者出院前的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及社会适应问题实施干预。以分批次的干预形式进行,每批患者干预3周,干预总时长为5个月。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肌酐水平,干预后即时收集其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自护能力得分及血肌酐水平,干预后1月、干预后3月均收集其应对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基础,主要采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广义估计方程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现况调查阶段本研究共获得有效问卷240份,筛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率高达97.1%。(1)初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范围56~113分,平均得分(81.14±12.35),条目均分(6.76±1.02)分,其中个人状态维度得分最低(6.29±1.21),预期性支持维度得分最高(6.92±1.32)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124.82±15.34),应对效能得分(45.56±6.64),社会支持得分(33.52±3.49)分。(2)通过相关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数、居住地、血肌酐水平、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效能水平为其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阶段共选取13名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质性访谈,提取的主题依次为:①生理问题异常(生理指标超标、生理适应性弱)、②心理问题突出(负性情绪、逃避应对、自我效能感低)、③家庭角色弱化、④家庭照顾与支持缺乏、⑤专业人员支持需求(疾病知识需求、疾病技能需求)、同伴支持需求、⑥社交功能退缩。3.干预方案构建阶段构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①干预设计:类实验性研究;②干预方式:团体活动为主,个体干预为辅;③干预实施者:研究者、专科护士、心理医生等;④干预时长:每批患者干预3周,共干预4次;⑤干预内容:以患者在由医院过渡到家庭过程的问题为干预的核心内容,通过针对性干预提升其出院准备度水平;⑥评价时间及指标:干预前(患者基线资料、应对效能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干预后即时(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护能力、血肌酐水平)、干预后1、3月(应对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4.干预方案实施阶段(1)干预组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前实获知识维度、内容差维度、出院指导技巧及效果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需获知识维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效能总分及胜任力维度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认知水平及自信程度维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认知水平得分在交互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自信程度得分在交互、组间及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维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分析,显示生理健康得分在交互、组间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效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健康得分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客观指标比较,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肌酐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效应无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再入院人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可得干预后1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月无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不同年龄、居住地、血肌酐水平、合并症数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差异;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效能是其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2.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质性访谈结果确定干预方案的核心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专家咨询及预试验能发现干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以确保干预方案的顺利进行。3.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对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生活质量及应对效能水平具有增益作用,增强其自护能力,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
尹唱[7](2020)在《便携可折叠式腹膜透析清洁操作箱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评价便携可折叠式腹膜透析管路连接及换液清洁操作箱(以下简称“操作箱”)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探讨操作箱的使用对CAPD患者的社会回归、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程度。在保证换液环境安全达标的前提下,为CAPD患者外出过程中的透析换液提供更加便携、实用、经济的换液小环境,甚至进一步替代CAPD患者家中专门用于换液的房间。为临床医护人员促进CAPD患者回归社会、改善CAPD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及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解决方案。方法:本研究属于类实验性研究。本研究在征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及深圳市某三甲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名CAPD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研究对象在使用微型臭氧消毒器消毒后的操作箱内进行透析换液,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的换液操作房间进行透析换液。研究人员于研究刚开始时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社会回归等级、抑郁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于研究6个月后收集研究对象的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率,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导致的再住院率、退出率和死亡率,社会回归等级,抑郁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两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配对样本比较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所有数据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CAPD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外出时间、医疗支付方式、病程、透析龄、有无糖尿病和白蛋白水平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CAPD患者研究期间均没有出现因感染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而导致退出腹膜透析甚至死亡的情况,干预组研究对象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和再住院的发生,对照组研究对象发生1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2.00%)及1例由此导致的再住院(2.00%),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中3级有18例(36.00%),4级有32例(64.00%),对照组CAPD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中2级有6例(12.00%),3级有20例(40.00%),4级有24例(48.00%),干预组CAPD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的社会回归情况较开始时有所好转,经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抑郁得分的中位数为3.00分,对照组CAPD患者抑郁得分的中位数为6.00分,干预组CAP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的抑郁状况较开始时有所好转,经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的中位数为606.84分,对照组CAPD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的中位数为526.17分,干预组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开始时有所提高,经组内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干预组CAPD患者的躯体角色功能得分、精力得分、社会功能得分、情绪角色功能得分和心理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操作箱及配套使用的微型臭氧消毒器在CAPD患者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可替代传统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的换液操作房间,为CAPD患者的日常透析换液尤其是外出过程中的透析换液提供安全达标的换液小环境;该操作箱可解决CAPD患者因家居紧张无法另辟换液室的问题;使用该操作箱进行透析换液可减少换液环境的消毒时间,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CAP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于该操作箱可折叠、体积适中,故方便CAPD患者外出随身携带,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CAPD患者工作、旅游等外出过程中安全换液的问题,有效地促进CAPD患者回归社会;使用该操作箱进行透析换液,有利于帮助CAPD患者实现自身价值,有助于改善CAPD患者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帮助其重拾生活信心,从而有助于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
汪玲珍[8](2019)在《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旨在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患者内心感受、执行中存在困难等方面探索腹膜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对降磷药物的认知情况,以及影响患者服用降磷药依从性的原因,探讨提高腹膜透析高磷血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对策。为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合并高磷血症的服药依从性、合理服用降磷药物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规律门诊或住院随访的腹膜透析合并高磷血症患者,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和目的取样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开展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对患者进行面对面个人深度访谈,直至信息饱和,最终纳入15例研究对象。访谈后尽早对录音资料及笔记进行整理,由研究者本人反复倾听录音,一字不漏地转录成文本,并标注停顿、音调、语气等。转录完毕,研究者邀请另一主管护师核对无误后形成最终转录稿。用QRS Nvivo11.0 plus软件对转录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提炼主题。结果:通过分析影响15例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在开放编码阶段得到50个码数;进行比较归纳后得到23个二级编码;在主轴编码阶段得到5个类属,分别为:知识缺乏、阻碍规律服药的因素、情感、经济负担重、社会与家庭支持;在选择性编码阶段通过对编码的类属进行提炼和升华,最后确定核心类属定为患者服药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家庭经济支持的相互作用。结论:通过访谈内容发现患者知识缺乏主要表现在药物种类不知晓、服药方法(方式、剂量、时机)不知晓、药物疗效不清楚、漏服药但未意识到对病情的影响。而影响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差、医护人员培训不足或培训方式导致患者未能完全理解培训内容。阻碍规律服药的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差、药物疗效、排斥吃药、牙齿不好影响服药、药物副作用、药物口感差,而其中的药物疗效、排斥吃药及药物副作用又与知识缺乏有关,可见提高患者对高磷血症药物知识的迫切性。在研究中发现药物疗效对服药依从性具有双向性,药物口感差则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情感方面包括:消极态度(得过且过、悲观、自暴自弃等)、期望、形象改变。一部分患者因为长期的慢性病、治疗效果差等原因促使患者产生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者是悲观的心理,降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另一部分患者渴望获取新知识、改善外在形象、方便开药及外界提醒,督促按时服药,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经济负担重主要包括费用高、报销政策、经济压力大、优惠少,访谈中发现经济负担和患者服药依从性不成正相关。社会与家庭支持则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成正相关,社会与家庭支持好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叶慧,许琴,曹娟,章旭,李海涛,周长菊,赵烨,徐煜[9](2019)在《PDCA循环改善模式在腹膜透析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PDCA循环改善模式在腹膜透析病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腹膜透析病人6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行PDCA管理的腹膜透析病人69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依从性量表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价病人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2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2个月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个人信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改善模式应用于腹膜透析病人管理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梁轶岚[10](2019)在《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描述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治疗与护理时的需求体验;2.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3.探索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了解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治疗与护理时的需求体验;基于腹膜透析相关指南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通过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应用效果,具体方法如下:1.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治疗需求体验研究;选取福建省某三甲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11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探讨患者居家治疗的需求体验,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需求的全貌。2.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构建;运用文献回顾和专家会议法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1)查阅并分析腹膜透析治疗与护理相关的指南,初步拟定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2)召开专家会议,讨论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和修订,最终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3.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实施.选取福建省某三甲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新置管腹膜透析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与常规随访,干预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实施家庭随访,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问卷(KDQOL-36TM)、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家庭随访方案的干预效果。结果1.腹膜透析患者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结果分析11例腹膜透析患者的访谈资料,提炼五项主题:(1)症状控制不佳;(2)自我管理知识缺乏;(3)行为依从性差;(4)存在负面心理情绪;(5)缺乏社会支持。2.形成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在方案构建研究中,以循证医学为手段,文献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专家会议法构建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实施者、实施时间和实施内容。3.家庭随访方案的效果评价本研究最终纳入61例腹膜透析患者,对照组31例、干预组30例,干预前两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焦虑抑郁症状、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1)干预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组营养评估指标,SGA、MAC、TSF、Alb、Hb、DEI、DP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MI、左右手握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容量评估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尿量和超滤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组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膜透析患者居家治疗与护理时存在复杂且繁多的需求,因此结合患者需求现状和腹膜透析循证证据构建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是十分必要的。2.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能够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患者营养和容量现状,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经过临床实证研究,该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地推广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腹膜透析患者的管理中。
二、家庭腹膜透析病人的护理与指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腹膜透析病人的护理与指导(论文提纲范文)
(1)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回授法概况 |
1.2.1 回授法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回授法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依据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概念界定 |
1.5.1 腹膜透析定义 |
1.5.2 自我管理定义 |
1.5.3 透析充分性定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退出标准 |
2.1.4 样本含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类型 |
2.2.2 研究设计与分组 |
2.3 干预方法 |
2.3.1 干预前准备阶段 |
2.3.2 试验组回授法健康教育 |
2.3.3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
2.4 研究工具 |
2.4.1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elf-management Scale for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 |
2.4.3 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 |
2.4.4 其他临床相关生化指标 |
2.4.5 评价指标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2.7 资料收集 |
2.8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基本情况 |
3.2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3.2.1 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线比较 |
3.2.2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基线比较 |
3.3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理论知识得分比较 |
3.3.1 两组患者腹透理论知识得分比较 |
3.4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
3.4.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组间比较 |
3.4.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组内比较 |
3.5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比较 |
3.5.1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组间比较 |
3.5.2 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组内比较 |
3.6 两组腹膜透析患者临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 |
3.6.1 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组间比较 |
3.6.2 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组内比较 |
4 讨论 |
4.1 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 |
4.1.1 患者人口学资料 |
4.1.2 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
4.2 回授法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理论知识得分 |
4.3 回授法可提高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4.4 回授法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充分性及相关生化指标水平 |
4.4.1 回授法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腹透充分性 |
4.4.2 回授法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疾病相关生化指标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5.3 研究的局限性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回授法在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健康信念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健康信念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 |
1.3.1 健康信念模式 |
1.3.2 饮食依从态度 |
1.3.3 饮食依从行为 |
1.4 理论依据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健康信念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样本量 |
2.1.3 构建访谈提纲 |
2.1.4 资料收集方法 |
2.1.5 资料分析方法 |
2.1.6 质量控制 |
2.1.7 伦理原则 |
2.2 结果 |
2.2.1 主题1: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易感性 |
2.2.2 主题2:感知饮食不依从的疾病严重性 |
2.2.3 主题3:感知饮食依从的益处 |
2.2.4 主题4:感知饮食依从的障碍 |
2.2.5 主题5:增强自我效能的因素 |
2.2.6 主题6:饮食知识 |
2.2.7 主题7:社会支持 |
2.3 讨论 |
2.3.1 增强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健康信念 |
2.3.2 增强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自我效能 |
2.3.3 提高腹膜透析患者透析饮食知识水平 |
2.3.4 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水平 |
第3章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干预准备阶段 |
3.1.3 干预方法 |
3.1.4 研究工具 |
3.1.5 数据收集 |
3.1.6 统计学分析 |
3.1.7 质量控制 |
3.1.8 伦理原则 |
3.2 结果 |
3.2.1 干预前 |
3.2.2 干预后组内比较 |
3.2.3 干预后组间比较 |
3.3 讨论 |
3.3.1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能提高患者饮食知识水平 |
3.3.2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能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态度 |
3.3.3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饮食教育能提高患者饮食依从行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局限性与展望 |
第5章 创新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腹膜透析病人转血液透析对透析初期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资料收集方法 |
1.2.2 质量控制方法 |
1.2.3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主题1:适应新环境 |
2.2 主题2:适应透析时间 |
2.3 主题3:对治疗持积极或消极态度 |
2.4 主题4:渴望获得血液透析治疗专业指导 |
2.5 主题5:病人的心理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抑郁、愤怒 |
2.6 主题6:家庭支持系统参与或缺失影响病人透析治疗 |
3 讨论 |
4 小结 |
(4)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腹膜透析相关研究 |
2.1.1 腹膜透析的概念 |
2.1.2 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慢性肾脏病的优点 |
2.1.3 腹膜透析患者的危险因素 |
2.2 运动疗法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相关研究 |
2.2.1 对肾脏康复认识的变化 |
2.2.2 慢性肾脏病患者运动干预处方的研究现状 |
2.2.3 运动疗法对慢性肾脏病的增益影响 |
2.3 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相关研究 |
2.3.1 互联网医疗概况 |
2.3.2 互联网医疗主要服务内容 |
2.3.3 互联网医疗在疾病治疗及管理中的研究现状 |
2.3.4 互联网医疗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3 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3.5 干预方案 |
4 数据收集以及统计分析方法 |
4.1 数据记录 |
4.1.1 基本信息 |
4.1.2 临床疗效指标 |
4.1.3 自我疲劳感评分 |
4.1.4 心理状态指标 |
4.1.5 随访依从性 |
4.2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三组组间基线情况比较 |
5.1.1 三组间基础数据比较 |
5.1.2 临床疗效指标基线比较 |
5.1.3 自我疲劳感评分基线比较 |
5.1.4 心理状态指标基线比较 |
5.1.5 随访次数的基线比较 |
5.2 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比较 |
5.2.1 三组内第 0 周与第 12 周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5.2.2 三组间第12 周临床疗效指标比较 |
5.3 疲劳评分结果比较 |
5.3.1 三组内第 0 周与第 12 周疲劳评分比较 |
5.3.2 三组间第12 周疲劳评分比较 |
5.4 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比较 |
5.4.1 三组内第 0 周与第 12 周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
5.4.2 三组间第12 周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
5.5 随访依从性结果比较 |
6 分析与讨论 |
6.1 临床疗效指标结果讨论 |
6.2 疲劳程度结果讨论 |
6.3 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讨论 |
6.4 随访依从性结果讨论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5)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2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研究现状 |
1.3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依据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研究结果 |
2.1 患者一般资料 |
2.2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得分情况 |
2.3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情况 |
2.4 腹膜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得分情况 |
2.5 腹膜透析患者疾病认知评价得分情况 |
2.6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现状分析 |
3.2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3.3 对干预方案的启示 |
第二部分 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障碍的质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访谈提纲 |
1.3 资料收集 |
1.4 资料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内在动机缺乏 |
2.2 心理负担困扰 |
2.3 疾病认知偏差 |
2.4 外在支持不足 |
3 讨论 |
3.1 增强腹膜透析患者参与容量管理的内在动机 |
3.2 关注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中的负性感受,增强社会支持 |
3.3 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对容量管理的正确认知 |
3.4 关注中青年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参与的需求 |
3.5 对干预方案的启示 |
第三部分 容量管理行为干预方案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干预内容和方法 |
1.4 资料收集 |
1.5 统计分析 |
1.6 质量控制 |
1.7 伦理原则 |
2 研究结果 |
2.1 样本流失情况 |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2.3 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基于IMCHB的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容量管理行为 |
3.2 基于IMCHB的干预方案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 |
3.3 基于IMCHB的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疾病认知评价的积极转变 |
3.4 基于IMCHB的干预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3.5 基于IMCHB的干预对患者容量状态的影响 |
3.6 关于干预方案的思考 |
结论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2.1 研究的创新性 |
2.2 局限性 |
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现状 |
1.2 出院准备度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
1.3 中层转换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行为改变轮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依据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研究结果 |
2.1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 |
2.2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 |
2.3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 |
2.4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效能得分情况 |
2.5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2.6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2.7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应对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
2.8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2.9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
3.2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现况研究结果对构建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思考 |
第二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过程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初稿来源基础 |
3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初稿 |
4 专家咨询 |
5 预试验 |
6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施测稿 |
7 讨论 |
第四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实证研究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与指标 |
2.3 干预方案实施过程 |
2.4 资料收集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样本流失情况 |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3 干预对两组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 |
4.2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升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 |
4.3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的应对效能的提高 |
4.4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4.5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
4.6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对患者客观指标的影响不显着 |
4.7 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及思考 |
结论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2.1 研究的创新性 |
2.2 研究局限性 |
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外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概述与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便携可折叠式腹膜透析清洁操作箱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操作箱及微型臭氧消毒器简介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设计 |
2.2 伦理问题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工具 |
2.5 研究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统计学方法 |
2.8 质量控制 |
2.9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CAPD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 |
3.2 研究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 |
4.2 操作箱可提供安全的换液环境,减少换液环境消毒时间 |
4.3 操作箱可促进CAPD患者的社会回归 |
4.4 操作箱可改善CAPD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 |
4.5 操作箱可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换液环境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三 PHQ-9 9条目健康问卷 |
附录四 SF-36健康状况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的现状 |
一、腹膜透析 |
二、腹膜透析合并高磷血症的现状 |
三、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服用抗磷药物依从性的现状 |
四、腹膜透析患者服用抗磷药物依从性的评估工具 |
第二节 质性研究 |
一、质性研究的定义 |
二、质性研究的主要类型 |
三、扎根理论研究 |
四、质性研究与本研究 |
五、研究问题来源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对象 |
二、访谈工具 |
三、访谈过程 |
四、实施访谈 |
五、资料整理和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七、伦理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
二、访谈结果 |
第三章 讨论分析与护理对策 |
第一节 讨论分析 |
一、药物知识缺乏 |
二、阻碍规律服药的因素 |
三、情感 |
四、经济负担重 |
五、社会与家庭支持 |
第二节 护理对策 |
一、加强健康宣教,给患者提供具体、系统、简单易学的药物知识 |
二、加强心理辅导,增加患者的信心 |
三、建立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 |
四、采取综合措施,督促患者规律服药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性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PDCA循环改善模式在腹膜透析病人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护理方法 |
1.3.1 计划 |
1.3.2 执行 |
1.3.3 检查 |
1.3.4 调整 |
1.4 观察指标 |
1.4.1 护理依从性 |
1.4.2 负性情绪 |
1.4.3 生活质量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PDCA循环改善模式可提高腹膜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 |
3.2 PDCA循环改善模式可缓解腹膜透析病人负性情绪 |
3.3 PDCA循环改善模式可改善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 |
(10)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 研究理论框架 |
2.1 研究理论框架的发展 |
2.2 可操作性定义 |
2.3 研究问题 |
2.4 研究假设 |
2.5 研究设计 |
2.6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PD患者居家治疗和护理现况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过程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效果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过程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小结 |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贡献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3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附录八 |
国内外腹膜透析患者培训及家庭随访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家庭腹膜透析病人的护理与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 [1]回授法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研究[D]. 张露. 湖州师范学院, 2021(09)
- [2]健康信念模式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胡慧敏. 南昌大学, 2021(01)
- [3]腹膜透析病人转血液透析对透析初期体验的质性研究[J]. 张家慧,刘群,朱清娴,李晓. 全科护理, 2021(10)
- [4]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运动疗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的作用研究[D]. 黄赛男.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8)
- [5]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腹膜透析患者容量管理行为干预的效果研究[D]. 周越. 郑州大学, 2020(02)
- [6]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评价[D]. 蔡利. 郑州大学, 2020(02)
- [7]便携可折叠式腹膜透析清洁操作箱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尹唱. 长江大学, 2020(04)
- [8]腹膜透析患者高磷血症服药依从性的质性研究[D]. 汪玲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9]PDCA循环改善模式在腹膜透析病人管理中的应用[J]. 叶慧,许琴,曹娟,章旭,李海涛,周长菊,赵烨,徐煜. 全科护理, 2019(16)
- [10]以专科护士为主导的腹膜透析家庭随访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梁轶岚.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