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停止砍伐森林”

“必须停止砍伐森林”

一、“必须制止乱砍滥伐”(论文文献综述)

刘璨,朱文清,刘浩[1](2013)在《林业“三定”制度安排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影响的测度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811987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以稳定山林权属,给社员划定自留山,并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权改革,也就是所说的林业"三定"。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集体林的主要分布地区,林业"三定"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生了重大影响。利用全国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三定"对森林资源产生的直接和潜在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林业"三定"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源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对各省区影响程度不同。从南方9省区总体来看,林业"三定"使有林地面积下降465.44万公顷,使活立木蓄积减少了25 158.31万立方米,使林分面积减少了400.12万公顷,使林分蓄积减少了24 815.02万立方米。如果没有林业"三定"的影响,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有林地面积将会增加307.98万公顷,活立木蓄积将增加23 245.53万立方米,林分面积将增加387.37万公顷,林分蓄积将增加30 875.10万立方米。同时经验性结果显示木材价格的上涨导致了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对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陈柯[2](2013)在《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基层林业站是在乡镇设立的具有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论文从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历程、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改革与建设模式、建设目标与内容、建设途径和办法、保障体系与政策建议等方面对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对林业站发展各阶段及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林业站建设发展过程中,政治因素具有很大影响,建设中的行政命令手段起很大作用;在建设中往往强调硬件建设而职能建设滞后,注重投资建设而疏于内涵提升;由于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林业站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低下;职能虚化和服务能力不足是基层林业站建设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既有管理体系不顺、组织系统欠完善、硬件设施落后、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低效工资待遇、机构不稳定等内在原因,也有乡村社会环境恶化等外在原因。对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模式。这一模式的选择既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乡村林业,生产经营的现实需求。在确立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模式基础上,从综合目标体系和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两个层面,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分析设定基层林业站改革建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内容主要有组织体系建设、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要对目前林业科技推广组织体系和林业站管理组织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建立一个体系完整、职能完备、运行有效的林业站组织体系。要注重各项制度的有机联系,相互依托,共同发挥作用。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要注重以组织结构为载体,系统相互作用,将行为制度化,采用有效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基层林业站有效发挥职能。对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建设途径、建设方法、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政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强化各级政府与林业行政部门职能,改革现行资金投入渠道与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采用分区域分类型分步骤建设、监督检查和投资制约、优化乡村社会环境等办法,实施科技服务型林业站建设。通过净化执法环境、加强执法、优化政策环境为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提供政策法律保障,通过指导管理、控制监督、技术支撑为其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政府财政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为其提供资金保障,通过提升人员素质、调整人才配置结构为其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办公条件改善为其提供硬件设施保障;通过生态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社会意识保障;实施有偿服务和补贴奖励政策,推动基层林业站职能有效发挥。

胡运宏,贺俊杰[3](2012)在《1949年以来我国林业政策演变初探》文中研究表明1949年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以推动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林业政策的演变背后,是党和政府对林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林业政策逐渐由应急性、临时性向系统性、整体性转变,其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逐步增强。同时,林业政策的制订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日趋明显。今后制订林业政策,必须要严格遵循林业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审慎处理好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刘璨[4](2010)在《农地产权制度文献回顾与评述》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农地制度安排与变迁,并对各个阶段的农地制度的效果做了简单的回顾,重点对农地所有权制度、农地承包经营权、农地使用权、农地经营主体和农地流转制度进行了总结。借鉴农地制度的经验,认为林地产权改革首先要明确林权的所有权主体,同时强化各种权利为物权,要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

吴会蓉[5](2009)在《环保意识:当代都江堰灌区森林资源保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于保存动植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要使森林发挥其有益效能,就要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建国前,都江堰灌区的森林资源不足,建国后(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成都地区各县(市)、区按照上级指示,采取了一些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都江堰灌区的生态环境,也使成都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

姜书平[6](2008)在《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年代初,官厅水库污染引起了国家对于工业“三废”污染前所未有的重视,也使河北意识到工业“三废”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紧迫性。1972年6月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进一步了解到国际环保的现状,把中国的环境保护列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官厅水库污染的治理成为河北乃至全国环保事业的开端,良好的国内国际背景为河北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从此,河北踏上了艰难的环境保护之路。本文以河北省档案馆大量馆藏档案为依据,运用历史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察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变迁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思考当今河北省环境保护方略。文章的前言部分综述了河北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阐述了本文的主旨、材料应用的情况和创新之点。正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20世纪70年代初官厅水库的污染和治理,工业“三废”污染与初步治理,森林乱砍滥伐现象及举措,河北水土保持工作的探索及海洋污染加剧的现象。这个时期,河北工业“三废”污染全面爆发,生态破坏继续加重,环境治理工作初步展开,环境立法工作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河北乃至全国的环保事业从此起步。第二部分,主要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白洋淀的污染与治理,工业“三废”污染加剧与治理措施,愈演愈烈的森林乱砍滥伐现象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农药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河北水土保持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及“区域性干化”加剧和影响。第三部分,分析河北环境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历史经验。笔者认为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的环境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造成河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客观因素。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和相应机构的缺乏,以及缓慢的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和落后的环保科技又延缓了河北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为本,加强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制定长期切实可行的宏观环境规划,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借鉴国外环保经验,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才能少走弯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

张民侠[7](2005)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林木的评价及定罪量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盗伐滥伐森林、林木是破坏森林资源的比较常见的一种违法行为,在涉林案件中占很大的比例,其带来的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为此,本文对盗伐滥伐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存在的原因,带来的后果,并对产生的后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适合的定罪量刑方法及预防和打击的对策。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论述: 1.阐述了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及部分国家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及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存在比较严重的盗伐滥伐现象。并对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罪进行了界定,指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2.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指出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3.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目前有关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法律法规,并指出其中的不完善之处,以及目前在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对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定罪量刑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量刑中最关键的材积数量测算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案情确定材积数量的方法,力求达到测算结果的统一和唯一,为定罪量刑提供依据。5.提出了对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了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的方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不同案件的后果评价指数,进而根据评价指数来定罪量刑。6.综合以上分析,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量、利用先进行科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打击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对策。

许怀林[8](2004)在《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与生态变动(续)》文中研究说明

国务院办公厅[9](1992)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林业部关于当前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情况和综合治理措施报告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国办发[1992]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林业部《关于当前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情况和综合治理措施的报告》,已经国务院批准,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五日

刘有权[10](1990)在《“乱砍滥伐”反思》文中研究表明 森林资源的连年减少,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是世界性的问题。森林的乱砍滥伐又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社会问题。建国以来,集体林区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不可忽视,在林业发展的进程中曾经几度出现的大规模的乱砍滥伐,使得森林资源大伤元气。森林质量大为下降,可采资源严重枯竭。不能不说,乱砍滥伐是个极其重大的问题。集体林区乱砍滥伐的长期性、普遍性以及严重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对乱砍滥伐为什么屡禁不止和如何根治尚未进行过认真反思。本文试图就此作些探索。

二、“必须制止乱砍滥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须制止乱砍滥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概述
    2.1 林业站基本概念
        2.1.1 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2.1.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相关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相关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公共产品理论
    2.3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2.4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评述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基层林业站建设与发展历程
    3.1 基层林业站建立和缓慢发展期
        3.1.1 基层林业站建立初期
        3.1.2 基层林业站的缓慢发展
    3.2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时期
        3.2.1 国家提出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战略
        3.2.2 林业部加快林业站建设的措施
        3.2.3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支持
        3.2.4 基层林业站数量扩张情况
    3.3 基层林业站建设的巩固提高时期
        3.3.1 基础设施建设
        3.3.2 人员稳定与素质提升
        3.3.3 制度建设与职能发挥
        3.3.4 创办经济实体
    3.4 基层林业站重点建设时期
        3.4.1 投资建设资金大幅增加
        3.4.2 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4.3 稳定机构与从业人员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与问题
    4.1 中国基层林业站现状
        4.1.1 全国林业站管理体系现状
        4.1.2 全国乡镇林业站数量 设置形式及管理体制
        4.1.3 全国乡镇林业站从业人员总体状况
        4.1.4 全国乡镇林业站硬件设施总体状况
        4.1.5 全国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现状
    4.2 中国基层林业站目前存在的根本问题
        4.2.1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
        4.2.2 服务能力不足
    4.3 基层林业站职能弱化虚化及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4.3.1 管理体制不顺组织体系欠完善
        4.3.2 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
        4.3.3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4.3.4 工资待遇低
        4.3.5 机构缺乏稳定性
        4.3.6 社会环境原因
    4.4 本章小结
5 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目标
    5.1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必要性及客观需求
        5.1.1 强化基层林业站职能建设的客观必要性
        5.1.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现实需求
    5.2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目标体系
        5.2.1 综合目标体系
        5.2.2 职能改革与建设目标
    5.3 本章小结
6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内容
    6.1 组织体系建设
        6.1.1 改革调整现有相关部门和机构
        6.1.2 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体系
    6.2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6.2.1 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6.2.2 目标责任制度建设
        6.2.3 素质提升制度建设
        6.2.4 项目公开制度建设
        6.2.5 考核奖惩制度建设
        6.2.6 管理制度体系的效用分析
    6.3 管理机制建设
        6.3.1 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6.3.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6.3.3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建设途径与办法
    7.1 建设途径
        7.1.1 调整组织职能 推动林业站建设
        7.1.2 改革投资路径 优化投资办法
        7.1.3 实施项目带动 促进建设工作
    7.2 建设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的实施办法
        7.2.1 分区域分类型建设
        7.2.2 分步实施 整体推进
        7.2.3 监督检查,投资制约
        7.2.4 优化乡村环境
    7.3 本章小结
8 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保障体系与相关政策建议
    8.1 职能发挥保障体系
        8.1.1 政策法规保障
        8.1.2 组织系统保障
        8.1.3 资金投入保障
        8.1.4 技术人才保障
        8.1.5 硬件设施保障
        8.1.6 社会意识保障
    8.2 强化科技服务型基层林业站服务职能的主要政策建议
        8.2.1 有偿服务政策建议
        8.2.2 林业科技推广服务补贴奖励政策建议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9.3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9.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附录一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清单
附录二 基层林业站职能发挥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全国林业站本底调查汇总表

(3)1949年以来我国林业政策演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林业建设的起步与徘徊阶段
二、加强森林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林业发展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新阶段
四、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4)农地产权制度文献回顾与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农地政策回顾
    1.1 1978~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逐步确立
        1.1.1 1978-1983年关于农地的主要政策
        1.1.2 政策效果评价
    1.2 1984~2002年:逐步确立延长土地承包期、减少
        1.2.1 1984~2002年关于农地的主要政策
        1.2.2 政策效果评价
    1.3 2002年至今:
        1.3.1 2002年至今关于农地的主要政策
        1.3.2 政策效果评价
2 农地文献回顾
    2.1 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的探索及历史上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演进
        2.1.1 前封建社会农村土地制度
        2.1.2 封建社会农村土地制度
        2.1.3 建国前的农村土地政策与制度
    2.2 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演进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实施的农地制度
        2.2.2 改革开放后的农地制度
    2.3 国内学术界对当代土地制度的研究
        (1) 第一个阶段是土改后对合作经济的研究。
        (2) 第二个阶段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研究。
        (3) 第三个阶段是对土地制度的再反思。
    2.4 关于现行农地制度创新的理论探讨
        2.4.1 农地产权理论探讨
        (1) 关于农地所有权制度
        (2) 关于农地的承包经营权。
        (3) 关于农地使用权。
        2.4.2 农地经营主体问题研究
        2.4.3 农地流转制度理论探讨
3 林业政策回顾
    3.1 1978~1983年:大力植树造林阶段
        3.1.1 1978~1983年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相关政策
        3.1.2 政策效果评价
    3.2 1984~1991年:森林保护和立法阶段
        3.2.1 1984~1991年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相关政策
        3.2.2 政策效果评价
    3.3 1992~1997年:可持续林业阶段
        3.3.1 1992~1997年中国林业生态建设相关政策
        3.3.2 政策效果评价
    3.4 1998~现在:生态林业阶段
        3.4.1 1998~2008年中国生态建设相关政策
        3.4.2 政策效果评价
4 我国草地产权制度改革文献回顾
    4.1 传统的草原产权制度
    4.2 现代草地产权制度
        4.2.1分草到户模式
        4.2.2 分草到户联户集体经营模式
        4.2.3 未承包模式
5 农地政策对林地政策的启示及借鉴
    5.1 农地政策取得的经验
    5.2 林地产权政策存在的问题
        5.2.1 林地收益分配制度不规范
        5.2.2 林地产权的各项权能边界不清晰
        5.2.3 林地使用权流转比较困难
    5.3 对林地产权的启示
        5.3.1 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
        5.3.2 强化各种权利为物权
        5.3.3 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机制

(6)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20 世纪70 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
    (一) 官厅水库污染与治理
        1. 污染状况
        2. 污染治理与新中国环保的起步
    (二) 工业“三废”污染与初步治理
        1. 工业“三废”污染总体状况
        2.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3. 环境污染治理成就
    (三) 森林乱砍滥伐
        1. 近乎疯狂的毁灭性乱砍滥伐
        2. 防止乱砍滥伐的举施
    (四) 河北水土保持工作的艰难探索
        1. 河北水土流失状况
        2. 河北水土治理
    (五) 海洋污染加剧
        1. 海洋环保意识淡薄
        2. 渤海近海污染状况
        3. 沿海渔业生产损失严重
二、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河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一) 白洋淀的污染与治理
        1. 白洋淀污染
        2. 白洋淀污染治理
    (二) 工业“三废”污染加剧与治理措施
        1. 工业“三废”污染状况
        2. “三废”污染的治理
    (三) 制止森林乱砍,保护生态环境
        1. 乱砍滥伐现象愈演愈烈
        2. 制止乱砍滥伐,保护林木资源
    (四)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加重
        1. 农药的危害
        2. 六六六、滴滴涕的停用,代之以高效高毒低残留的农药
    (五) 河北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 河北水土保持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2. 加快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六) “区域性干化”加剧及影响
        1. “区域性干化”加剧
        2. “区域性干化”带来的影响
三、河北环境问题的思考
    (一) 工业化快速发展是引发河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 人口过快增长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
    (四)缺乏专门管理、监督体系和机构,影响着环保工作的展开
    (五) 加强环保法规建设,依法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六) 借鉴国外环保经验,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7)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林木的评价及定罪量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言
    1. 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1.2 存在的问题
    2. 保护森林资源的必要性
        2.1 森林的巨大作用决定着必须保护森林资源
        2.2 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决定着保护森林资源刻不容缓
    3.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3.2 国外部分国家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4.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超限额采伐森林、林木
        4.2 采伐源头管理力量薄弱,流通管理人员过多过杂
        4.3 采伐证发放不规范,尤其缺漏项目的情况还很普遍
        4.4 伐区调查设计不尽合理,设计质量下降
        4.5 盗伐滥伐林木资源
        4.6 人畜毁坏森林资源
    5. 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概念
        5.1 盗伐林木罪
        5.2 滥伐林木罪
        5.3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界限
第二章 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的现状分析
    1. 我国盗伐滥伐林木的历史及现状
    2. 盗伐滥伐森林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对依法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2 基层林政执法人员少,力量薄弱
        2.3 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大案要案不能及时查处
        2.4 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打击不力
        2.5 没有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3. 盗伐滥伐林木带来的后果
        3.1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3.2 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3.3 水土流失严重
        3.4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3.5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3.6 环境污染严重
第三章 有关盗伐滥伐林木的法律规定
    1. 法律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2. 与盗伐滥伐林木有关的法律、法规
    3. 我国的林业法律机构
    4. 对盗伐滥伐林木犯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需要完善的方面
    5. 办理盗伐滥伐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对盗伐案件和滥伐案件容易混淆
        5.2 有些案件处罚偏轻
        5.3 对盗窃案和盗伐案区分不清
        5.4 以罚伐刑现象严重
第四章 盗伐滥伐林木的定罪量刑
    1. 盗伐滥伐林木案的立案标准
    2. 有关盗伐滥伐定罪量刑方面的规定
        2.1 定罪方面的规定
        2.2 量刑方面的规定
    3. 盗伐滥伐林木数量测算的研究
        3.1 在森林案件现场,当涉案林木保持伐倒木状态时
        3.2 当涉案林木已运离案件现场,现场留有伐根时
        3.2.1 根据根径与胸径的关系求材积
        3.2.2 根据根径与胸径的关系编制一元根径材积表
        3.3 当伐根不全,但案件现场有相同的林分存在时
        3.4 当涉案林木已被加工成木材时
        3.5 其它方法
第五章 盗伐滥伐林木造成的后果评价
    1. 后果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2. 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的原则
    3.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4. 指标体系的特点
    5. 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
    6. 评价模型的方法
    7.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8. 案例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1. 做好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预防工作
        1.1 贯彻执行有关林业政策法规,加大林业法规宣传力度
        1.2 加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
    2.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
        2.1 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加大对采伐限额的监督力度
        2.2 实行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
        2.3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的作用
    3.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者的队伍建设
        3.1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3.2 加强乡村护林员的管理
    4. 加大对盗伐滥伐林木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4.1 实行科技兴林,科技强警策略
        4.2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法制建设,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4.3 对盗伐滥伐进行准确地定罪量刑,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4.4 准确评价盗伐滥伐带来的后果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与生态变动(续)(论文提纲范文)

五、林业经济及其现实问题
    1、人口增长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
    2、长期调出的木材数额巨大
    3、集中突击式的砍伐行为多次出现
    4、群众性的砍树谋利, 受市场利润刺激, 为害甚烈
六、几点认识
    5、关于政府的作为。
    6、现实的经济利益驱动。
    7、端正思想, 正视生态环境问题。

四、“必须制止乱砍滥伐”(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业“三定”制度安排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影响的测度与分析[J]. 刘璨,朱文清,刘浩.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13(04)
  • [2]中国基层林业站改革与建设研究[D]. 陈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3]1949年以来我国林业政策演变初探[J]. 胡运宏,贺俊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4]农地产权制度文献回顾与评述[J]. 《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刘璨. 林业经济, 2010(11)
  • [5]环保意识:当代都江堰灌区森林资源保护[J]. 吴会蓉. 中华文化论坛, 2009(03)
  • [6]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研究[D]. 姜书平. 河北师范大学, 2008(01)
  • [7]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林木的评价及定罪量型研究[D]. 张民侠.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3)
  • [8]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与生态变动(续)[J]. 许怀林. 农业考古, 2004(01)
  •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林业部关于当前乱砍滥伐、乱捕滥猎情况和综合治理措施报告的通知[J]. 国务院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2(32)
  • [10]“乱砍滥伐”反思[J]. 刘有权. 林业经济问题, 1990(02)

标签:;  ;  ;  ;  ;  

“必须停止砍伐森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