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论文文献综述)
毛忠维[1](2021)在《班级生活的公共性匮乏及其反思 ——基于X中学的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吉喆[2](2021)在《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公共精神作为以公民和社会共同体整体利益为依归的价值取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软实力。大学生作为中国最有活力、最富朝气的青年群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是中国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中国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素质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兴,则国家长兴,大学生强,则国家久强,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之能“兴”、能“强”、能“有担当”的基本条件是其在公共生活中具有把公共事务、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作为行为选择出发点的意识和能力,即具有公共精神。由于公共精神是一种参与精神,它并不是人的自然禀性,也不可能建立在私人生活经验和私人情感的基础之上,只能建立于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理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公共精神是需要培育和养成的,而不是靠或者说主要不是靠自发形成的。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强化公共精神培育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个人主义极端泛滥、金钱拜物充斥,新媒体带来的“娱乐至死”的麻木,加之当前社会公共空间发育不足等导致的大学生公共意识的严重缺失,也使得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为主题进行专门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注入绵薄之力。从厘清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相关概念的内涵入手,以公共性理论、接受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和协同理论为理论根基,进行了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必要性的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因素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基于培育内容和培育主体两个维度的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评判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辅导员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结合媒体披露的大学生有关公共精神方面表现的正反案例,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整体状况进行考察和分析,重点阐析了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具体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途径。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主要表现为:对公共精神的认知模糊、公共责任意识相对阙如、公共参与意识不足、公共规则意识淡薄等方面。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网络和个人六个层面,主要表现为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整体顶层设计及其引导和规范不到位、社会公共空间发展不够充分、高校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家庭教育对公共精神培育的疏忽、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管理以及大学生缺乏自我涵育能力,等等。为了寻求加强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有益经验,对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四个国家关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他们在国家层面的引导,在课堂与课外的教育和实践安排,在宗教与文化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的渗透等。他们对公民有关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志愿服务精神、法制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宽容互让等品质的培育是卓有成效和值得借鉴的。总体而言,西方国家在公共精神培育方面为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四项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优化社会公共环境、加强课堂渗透教学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基于上述分析,立足于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以及实践基础,参考国外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实践,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应在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四个层面,充分运用和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资源和平台,注重大学生自身心理、行为特点,建构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要在国家层面夯实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制度基础;在社会层面打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实践的平台和场域;在高校层面站牢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前沿阵地;在家庭层面塑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形成的集成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资源,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养成提供全方位的条件和平台,构建起国家保障、社会负责、高校主导、家庭配合、网络监管、个人涵育的内外联动、上下协调的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协同培育体系,以期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有用、能用和可靠人才奠定基础。
万筠[3](2020)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日益成为城市品质提升的关键,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社会的兴起,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的生活垃圾问题逐渐暴露并日趋严峻,据统计现在全国2/3以上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困境。我国自八十年代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开始出台专项政策以来,经历了早期的随意丢弃简单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集中收集处理、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源头分类的综合治理阶段,然而其在发展变迁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曾面临着焚烧设施大规模兴建期和反焚烧冲突频发的矛盾,也在垃圾分类推广中出现时而暂缓停滞、时而积极热情的现象。基于这些实践观察和矛盾张力,本研究尝试探究的问题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在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变迁形态?在中国的制度结构和政策运行中,如何理解这种变迁形态的运行机理和内在动力?随着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了政策变迁的非线性发展形态,结合着对中外政策变迁代表性理论的梳理,本研究从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对其不足和启示进行评析,并继而提出了“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用来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阶段形态、均衡式发展机理、及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为政策优化和城市治理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并进一步回应和推动本土化政策变迁理论的发展。在构建并利用“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实证分析过程中,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政策内容分析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历史和逻辑统一法、半结构访谈法等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发展的形态特征、内在机理和因果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安排:首先,在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形态的分析判断上,借助政策范式理论的序列分布设定判断标准,通过与政策内容分析法的结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处理和具体解读,并进而划分出四个时期,分别为:末端被动管理的第一个均衡期(1986—2003年)、鼓励市场参与的第二个均衡期(2004—2009年)、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2010—2016年)、以及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2017—至今)。其次,在针对推动均衡式变迁的机理解释上,借助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推导出自上而下的“中央政策制定—地方偏好执行—社会反馈互动”政策运行“三阶段”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制度惯性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及成本作用形式:中央政策制定阶段的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地方偏好执行阶段的路径依赖提升决策和交易成本、社会反馈互动阶段的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并进一步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中的均衡期产生、维持及推动新均衡期重新出现的内在运行机理。再次,在针对间断发生的因果机制分析上,具体进入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政策在各地执行过程中因遭遇反焚烧冲突所形成的间断发生场域,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讨并验证间断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因果机制,并将其归纳为: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四种模式,在将四种模式统一整合后补充了行动者之间如何互动导致间断结果出现的因果机制链条,也进一步完善了从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结果出现的中间逻辑环节。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分析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将均衡运行机理、间断因果机制的分析结论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和过程优化进行结合,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作以展望。限于作者有限的知识能力,本研究或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论贡献:其一,对政策变迁形态认知边界的拓展。本研究对间断均衡的变迁形态判断持肯定态度,在融合了政策范式理论后重新设定了形态判断标准,并通过对政策文本材料的内容分析,将原来应用在公共财政领域的研究材料和判断标准进行了拓展,并将间断期视为一段时期的矛盾凸显期。其二,通过对政策运行过程的提炼,分析了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作用机制。聚焦决策环节的传统变迁理论分析是一种截面式的观察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渐进式变迁逻辑的关注,本研究将中国的政策运行过程进行了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提炼,并通过制度惯性在其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分析了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是一种关注政策长期发展的历时性视角。其三,通过间断发生场域概念的提炼和具体分析,补充了政策间断出现的因果机制。传统理论对“机会之窗”开启到间断出现的中间因果机制并未给予足够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焦点事件开启机会之窗后各主体的行为互动进行了 fsQCA分析,回应了传统理论对因果机制分析不足的问题,并由此对间断发生的变迁过程优化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李乐,舒文,周文通[4](2020)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公共理性的生成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如何促进城市基层社区业主共同行动的理性化和有序化,让社区治理回归公共理性是城市治理中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文基于公共理性理论,试图构建业主共同行动公共理性的生成模型,使业主共同行动既能满足民主的价值追求,充分整合社区居民公共利益,又能实现科学理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公共理性的理论内涵与构成要素、公共理性生成模型的构成主体、应用条件,并以B市一个漫长的业主共同行动故事为例,剖析业主共同行动走向公共理性的全过程。本文发现,业主共同行动中公共理性的生成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社区多元主体的通力协作:基层党组织和居委会积极利用自身组织、文化、人力等资源优势,构建议事会等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平台,从程序上保障业主共同行动围绕公共利益展开;基层党组织从情理层面塑造社区"家文化",构建社区情感共同体,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业委会利用线上线下的宣传与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与决策,使得社区公共利益得以凝聚与表达;"外专引智"彰显专家理性是实现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科学化与理性化的重要助力。
王会兹[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公共事务随之增加,公民在公共生活空间的交往愈加频繁。公共精神是形成公民和公共生活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何把对公共利益和价值的肯定,通过公民的公共意识、公共参与和对社会的公共价值理念呈现出来,这是对公民公共精神培育提出的新时代要求。大学生是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公共精神状况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秩序化、和谐发展,以及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学生公共精神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使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这一课题更加具有时代必要性。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为研究主题,在对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理论和培育依据进行分析后,通过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现状的实际调查,剖析目前培育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树立和践行公共精神。主要从以下方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释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问题。本部分从分析公共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切入,对大学生公共精神及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大学生公共精神是大学生在公共领域生活中建构起来的公共主体意识、公共理性、公共责任意识、公共参与等方面的精神品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的秩序化发展以及指导大学生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理论上讲,中国思想传统、西方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中的公共性思想是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依据。从现实上讲,大学生美好生活需要、担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学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新机遇;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网络化深入发展、公共领域的扩大给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新挑战,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状和原因。本部分首先从公共主体意识、公共理性、公共责任、公共参与等方面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从培育方式、培育效果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继而剖析造成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出现的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方面的诱因,为接下来探寻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对策提供方向。第四部分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实施路径。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就要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科学理念,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供科学指导;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内容,确定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方向;创新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方式,保证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工作实施;形成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合力,凝聚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各方力量。通过以上路径,提高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素养,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廖娟[6](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人们的交往空前频繁,公共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人们逐渐认识并重视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公共性本质,公共精神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诉求。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是建设未来社会的现代化文明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公共性教育的必由之路,对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认识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结合新时代个体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确定公共精神的内涵,根据现有研究现状和新时代的中国国情界定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表现为:“公共人”意识、积极的公共关怀态度、强烈的公共责任感、公共表达的理性素养和“利他”的公共参与行为方式。新时代大学生整体公共精神风貌是积极向上的,众多新时代大学生志愿者就是很好的例证。但是,通过问卷实证和相关文献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还存在很多不足,他们存在权利与义务意识不对等现象;易以“自我视角”产生公共关怀情感,更甚者缺乏社会同理心,移情能力较差;多数是信念与功利的矛盾结合体,而较为高尚的公共责任感的转化效能较差;理性意志力相对薄弱,公共理性素养有待加强;有较为普遍的知行背离,网络参与行为线上线下不一致现象。结合高校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发现存在内化认同实效弱,外化践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急需解决。从宏观和微观、公共精神的起源和现状、培育的主客体等综合分析培育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大学生个体因素、家庭环境的消极因素、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新兴网络社交的消极因素、彰显公共精神的制度渠道不畅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和公共性契合度不足因素等。联系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培育实践经验和公共价值诉求,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建构之路。大学生注重身体素质锻炼和自我教育,打磨“自控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提高“免疫力”抵抗社会不良风气。重视感恩、挫折等家庭育“人”观念,营造民主型家庭氛围,促进大学生创新、独立意识。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依托,提高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认知,以大学校园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孕育载体,陶冶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情操;以校园网络公共精神社区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公共性教育的“磨合培育器”,促进大学生公共参与的运用能力;以大学实践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伸展活动平台,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践行。创建激励评价机制,补充完善评价体系;完善公共性法律法规,注重“人性化”执法;加强网络媒介的净化功能,完善网络法规与伦理规范等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人生信念。
杜威[7](2020)在《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与制度是管理的两个核心问题,管理的主体和本质是人,管理意欲达成目标的常态性手段是制度。制度中的人是凝结着理性特征的行为主体,是人类社会化活动中的理性存在者,亦即所谓“理性的人”。现代社会制度的建构是人类在社会化生活中的一种理性活动。制度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无法离开人的理性精神、理性认识以及理性作用,而管理理论与实践同样是制度的理性功能得以发挥的一个重要场域。因而,有必要以制度的理性问题为视角,就其所蕴涵的理性特征加以定义,挖掘其凝结的管理价值。本文意欲揭示制度内蕴的不同理性维度的内容与形式、功能与特征,立足制度的理性思想史,审思制度在不同管理时期呈现的理性样态、偏好与诉求,深度挖掘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在管理实践中的积极价值,概要梳理两者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偏失。它试图超越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制度的一元理性维度,探索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重的制度结构的二元理性解释模式,并在管理视界中展望制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整合方式和应然之态。显然,本研究期望解决管理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矛盾冲突,维护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逻辑体系,以推动制度的持续创新与合理性化发展进程,最终实现促进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治理现代化中走向协同之路。这不仅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诉求,也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形成制度自觉和张扬制度自信的现实需要。
段晓彤[8](2020)在《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公共精神作为“守公德”的重要体现和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公共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要求人们具备强烈的公共意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同时能够以公共理性为指导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时刻保有社会关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服务奉献精神、理解宽容精神等,守规则、有责任、讲担当。初中生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培育其公共精神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和谐与国家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也有助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达成。此外,《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将“有公共精神”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之一。因此,本研究旨在厘清公共精神以及初中生公共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明确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与目标,同时以初中三个年级共六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为研究文本,对初中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内容进行探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培育学生公共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共包含四个部分内容:首先,解决“什么是初中生公共精神”以及“为什么要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这两个基础问题。明确初中生公共精神的内涵以及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满足和谐社会需要;强化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其次,解决“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须达到怎样的目标”这一重要问题。结合公共精神相关理论阐释、《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等重要文件以及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将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目标归纳为如下四项:增强初中生公共意识,争做“公共人”;强化初中生公共理性,学做“理性人”;培养初中生公共关怀,愿做“有心人”;提升初中生公共责任感,能做“负责人”。再次,解决“为达到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目标,《道德与法治》教材如何进行内容选择与设计”这一核心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材中蕴含的公共精神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公共精神的呈现方式、话语表达作进一步分析。对培育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后,结合对一线道德与法治课程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目前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中尚存的一些问题。最后,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就“如何使《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好发挥培育初中生公共精神的作用”这一关键问题,尝试提出相关建议及优化策略,以期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培育学生公共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张晓[9](2019)在《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共生共在、共建共享的一种社会属性。在当代,“公共性”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词语,它既扬弃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对立,又强调了实践交往过程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的经典着作中,虽没有对“公共性”概念作具体的界定,但从马克思所研究的问题和所处的立场来看,公共性就像一缕游丝串起了马克思在不同时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公共性的历史形态常常是研究者用来断言公共状态和评论当代“公共”得失的依据,同样,马克思也没有回避对这一问题的思索。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来看,公共性首先是一种社会理想,它所反映的是人能够将公共价值转化为内在自身价值,实现平等交流与发展、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次,公共性立足于人类自主创造、自为拥有的基础上展开了实践活动,彰显了共建、共享的公共价值,每个人都能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自由全面的发展;最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思与批判不再是简单的控诉,而是从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实证分析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可见,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以人与社会的互动为研究基点,以客观真实的人类劳动、分工、交换为存在基础,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引导并规范着未来社会的实践图式。本文沿着“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由何而来?什么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有何意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层层递进全景式地铺开研究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文章做先导说明。首先,从个人、社会、国家的不同主体的公共性问题进行阐发,凸显研究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维度,互证、互补地阐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研究意义。其次,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论题的具体研究情况,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已有的研究视域、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方法等,以期把握现有的研究方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最后,阐明“公共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的理论范畴,为全文中“公共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等概念的应用做铺垫。第二章从历史维度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源头进行梳理。公共性是以何种历史样态得以呈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以往公共性思想的承继与扬弃体现在哪些方面构成本章讨论的重点;从当下的视角来看待马克思以前的公共性思想可谓是研究历史的历史,因而,想要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来源,就需要对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做详细的分析,由此了解马克思是在何种社会环境下萌生、形成和发展了公共性思想。本文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全文的精髓部分,主要承担“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什么”的重要论述。第三章依托马克思的经典文本,梳理与归纳了“公共性思想”是如何在马克思精辟的字里行间穿行与显现的,从酝酿走向发展的理路是如何清晰地展现的。第四章、第五章从本体论出发,阐释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思想内核与思想主题;从基本表现形式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所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解构与剖析;并从逻辑结构与主要特征两个研究视域由表及里、由整体到部分、由现实到理想,系统地、有机地、辩证地归纳与总结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第六章主要从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等方面阐述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在当代视域下的价值与意义。在理论价值方面,不仅论述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当代“公共性话语”对话过程中“在场”的时代性,而且阐述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在应对各种“公共性话语”交锋与冲突过程中凸显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实践价值方面,阐释了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如何回应与破解时代难题,完善经济策略、实现政治夙愿、达成文明共识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视野中,关注现代个人的生存境遇、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在冲突、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本文研究最终目标是揭示公共性作为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维度与当代价值。具体目标:其一,厘清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基本内涵。通过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精神实质、主要表现形式的归纳与总结,多维度、全景式的概括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二,在新的实践语境、现实语境中给予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新的解读,彰显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旺盛的生命力;其三,尝试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层层架构,构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研究体系。
褚章正[10](2018)在《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的冰雪覆盖逐渐减少,北极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可利用性不断提升,人类在北极区域内的活动频率逐渐增加,北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北极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环境变化不仅在北极区域内造成了重大影响,而且引发了全球性公共危机,北极环境问题正在逐渐引起全球各国的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公共问题的属性,北极环境治理属于全球性公共事务,为促进北极环境的有效治理,全球具有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都应参与到北极环境治理的工作当中。北极地区的环境独特,生物链结构相对简单,北极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当中,这使得北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较弱,一旦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可能面临无法挽回的处境,对北极环境的有效维护和治理迫在眉睫。为了保护和改善北极环境,有关国家和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目前北极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北极环境治理工作面临着现有制度松散、缺乏综合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地缘政治环境紧张等困境因素,这些困境因素导致了北极环境治理工作缺乏有效性。北极环境治理工作主要通过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来完成,而公共产品缺乏有效性代表着公共价值的失灵,解决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失灵的问题需要对公共价值进行重构,也就是需要重新寻找与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主张通过创造公共价值来解决公共问题,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是解决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通过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穆尔为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构建了公共价值的概念框架,并阐明了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创造公共价值。公共价值管理不仅注重公共事务管理的结果,而且注重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公共价值的生成是人们公共理性觉醒的重要表现,其需要借助公共产品来实现,因而,公共价值的生成以公共产品为客观基础,以公共理性为主观基础,而公共领域是公共事务利益相关主体进行价值交流与互动的社会条件。公共事务的管理机构要创造公共价值,首先要对公共价值进行定义,定义公共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具有公共理性的公众偏好的过程,在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当中,公共机构必须不断对公众偏好进行探寻和回应,同时要不断对公众偏好进行理性引导。公共价值管理强调建立一个多中心合作的网络化治理机制,对公共价值的定义与创造都需要在这个合作机制中完成。与以往的公共管理理论相比,公共价值管理理论更强调一种动态的公共性,即一种建立在多中心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基础之上的公共性,这使得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研究缺乏强制性权力的国际公共事务管理具有适用性,因而,我们可以运用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北极环境事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核心是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而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需要以正义、公平、开放、效率、可持续和生态理念为基本原则,其也是评价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绩效的主要标准。创造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首先要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行定义,即获取北极环境事务利益相关主体的价值偏好信息并对其进行整合。目前,北极环境治理中的价值传递方式比较单一,而在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过程当中,价值的传递不是一个单一的、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多元的、循环的过程。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进行创造要始终在一个多中心的网络化合作机制中进行,在这个合作机制中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与其他参与主体共同对公共价值进行定义,通过这个合作机制,北极环境事务的管理主体为自身的管理行为获得授权,并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进行解释和宣传,最终使公共价值的创造得以完成。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造成了多元化的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都因北极环境变化而面临重大威胁,中国是北极环境问题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虽然原则上北极环境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都应是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创造的合作伙伴,但是只有具有一定贡献能力的主体才能在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目前,中国在公共资源供给、科学考察与研究、生态文化与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对北极环境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因而对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中国的参与。目前中国高度关注北极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北极环境事务,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为中国参与北极环境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是中国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重要渠道。
二、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公共精神 |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 |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性理论 |
(二)接受理论 |
(三)政治社会化理论 |
(四)协同理论 |
三、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的必然要求 |
(二)公共生活是大学生当下和未来的主要生活领域 |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需要培育生成 |
第二章 指标确定: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考察 |
一、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 |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基本内容 |
(二)影响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要素条件 |
二、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考察的指标体系确定 |
(一)基于培育内容的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二)基于培育主体的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考察的方法 |
(一)问卷调查 |
(二)访谈调查 |
(三)媒体披露的正反案例 |
第三章 实践基础: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分析 |
一、中国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分析 |
(一)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整体分析 |
(二)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与理解程度的具体分析 |
二、当前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表现 |
(一)对公共精神的认知模糊 |
(二)主体意识有待加强 |
(三)公共责任意识相对欠缺 |
(四)公共参与意识亟待提升 |
(五)公共规则意识较为淡薄 |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归因分析 |
(一)国家对大学生的引导和规范不到位 |
(二)社会公共空间发展不够充分 |
(三)高校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
(四)家庭教育对公共精神培育的疏忽 |
(五)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管理 |
(六)大学生缺乏自我涵育能力 |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有益做法 |
一、案例选取的依据 |
二、国外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
(一)美国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
(二)日本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
(三)新加坡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
(四)俄罗斯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
三、国外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
(一)以法促德:推进国家法治建设 |
(二)不扶自直:优化社会公共环境 |
(三)润物无声:加强课堂渗透教学 |
(四)躬亲践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
第五章 对策建议: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价值取向 |
(一)价值前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私观 |
(二)价值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三)价值依归:将公共精神的培育植根于公共生活实践 |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提高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战略地位 |
(二)完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明晰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主体职责 |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 |
(一)夯实大学生公共精神成长的制度基础 |
(二)打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实践的现实场域 |
(三)站牢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前沿阵地 |
(四)塑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形成的集成环境 |
(五)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
(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涵育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立意和议题选择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本研究政策相关概念的梳理辨析 |
三、国外政策变迁理论的回顾述评 |
四、国内政策变迁研究的理论进展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分解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的分解 |
第五节 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和篇章布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的政策变迁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关于政策变迁的三个解释视角 |
一、对不确定性的关注: 政策窗口开启的机会视角 |
二、对理性选择的关注: 行动者之间的博弈互动视角 |
三、对子系统的关注: 制度与时机兼顾的转换视角 |
四、解释视角的不足和启示 |
第二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 一个解释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形式 |
三、注意力转移的驱动因素 |
四、分析框架的具体说明 |
第三章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历程 |
第一节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体系 |
一、城市生活垃圾界定及属性 |
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理念及原则 |
三、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职能与体系构成 |
第二节 间断均衡期划分的判断标准 |
一、政策范式理论 |
二、判断标准的说明 |
第三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内容分析 |
一、阶段历程的划分 |
二、扎根理论的选择依据 |
三、具体操作步骤 |
第四节 政策变迁的间断均衡发展历程 |
一、1986—2003年: 末端被动管理的均衡期 |
二、2004—2009年: 鼓励市场参与的均衡期 |
三、2010—2016年: 冲突频发和转向源头防治的间断期 |
四、2017—至今: 源头防治和公众参与的新均衡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惯性: 均衡式变迁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制度惯性与政策运行过程 |
一、制度结构对中国政策运行过程的影响 |
二、制度惯性的作用过程: 自上而下的三阶段政策运行 |
第二节 制度惯性的阻力及成本分析 |
一、中央政策制定: 价值导向固化提升认知成本 |
二、地方偏好执行: 路径依赖提升决策交易成本 |
三、社会反馈互动: 参与渠道缺失提升信息成本 |
第三节 制度惯性对均衡式变迁的塑造、延续与调整 |
一、第一个均衡期: 初步构建、塑造成型 |
二、第二个均衡期: 方向延续、阻力对抗 |
三、新均衡期实现: 成本支付、政策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意力转移: 基于间断发生场域的因果机制分析 |
第一节 间断发生场域和影响因素模型 |
一、政策间断的发生场域 |
二、影响因素模型和变量设计 |
第二节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
一、fsQCA的选择依据 |
二、具体运算过程 |
三、真值运算结果讨论 |
第三节 间断发生的模式提炼和因果机制分析 |
一、扩大社会影响的“负面形象—媒体互激”模式 |
二、政府维稳压力下的“焦点—吸纳”模式 |
三、维稳压力与社会影响共存的“媒体互激—吸纳”模式 |
四、社会力量参与的“动员—共识”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变迁: 理论阐释、实践对策与发展之路 |
第一节 “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框架的理论启示 |
一、对政策变迁形态的认知拓展 |
二、制度惯性维持均衡式变迁 |
三、注意力转移助推间断发生 |
第二节 均衡性与顶层设计: 管理体系的制度建设 |
一、层级治理迈向法理分权 |
二、转向协商共识的公共决策 |
三、完善创新扩散的试点机制 |
第三节 间断性与过程优化: 冲突应对和消解策略 |
一、冲突应对: 多元行动者参与的嵌入式治理 |
二、消解冲突: 多元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吸纳 |
第四节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的未来发展之路 |
一、源头主动防治,兼顾前瞻性与协调性 |
二、鼓励公众参与,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
三、践行“三化”原则,构建配套政策体系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理论贡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城市社区治理中公共理性的生成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
三、公共理性的理论溯源与模型建构 |
(一)公共理性的内涵 |
(二)公共理性的三大要素 |
1. 公共性 |
2. 科学性 |
3. 程序性 |
(三)业主共同行动公共理性生成模型的构成主体 |
1. 民意机构基于民主价值凝聚与表达社区公共利益 |
2. 专家机构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等技术方法构建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方案集 |
3. 公共权力机构基于程序价值设置社区共同行动议程 |
(四)业主共同行动公共理性生成模型的运作方式 |
(五)业主共同行动公共理性生成模型的应用条件 |
1. 民主政府性质 |
2. 公民社会基础 |
3. 决策问题的俱乐部产品性质 |
四、公共理性的实践:B市Q小区案例 |
(一)研究方法 |
1. 案例的完备性与有效性 |
2. 案例的代表性 |
3. 可进入性 |
(二)案例呈现 |
1. 积怨已久的小区矛盾 |
2. 居民与物业公司矛盾的深化 |
3. 陷入“内乱”的Q小区 |
(1)物业公司的辩白 |
(2)街道的担忧 |
(3)社区两委的尴尬 |
(4)部分业主的担忧 |
4. Q小区的自救之路 |
5. 大家庭的“新貌” |
(三)案例分析:Q小区的实践经验 |
1. 公共理性程序性的实现:协商议事制度的良好运作 |
2. 公共理性科学性的实现:技术手段与专家知识的有力保障 |
3. 公共理性公共性的实现:决策方案的充分讨论与业主代表大会的审议 |
五、总结及讨论 |
(5)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基本理论 |
(一)公共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 |
1.公共精神的内涵 |
2.公共精神的基本特征 |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与内容 |
1.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涵 |
2.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内容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
1.有利于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
2.有利于社会的秩序化发展 |
3.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公共生活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依据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依据 |
1.中国思想传统中的公共性思想 |
2.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公共性思想 |
3.马克思主义中的公共性思想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实依据 |
1.新时代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新机遇 |
2.新时代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带来新挑战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基本情况 |
1.调查设计 |
2.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现状 |
1.公共主体意识现状 |
2.公共理性现状 |
3.公共责任现状 |
4.公共参与现状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成就与问题 |
1.取得的成就 |
2.存在的问题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复杂社会环境对公共精神培育的冲击 |
2.学校教育中公共精神培育体系不完善 |
3.家庭教育中公共精神培育意识不够 |
4.大学生自身对公共精神认知存在偏差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
(一)树立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理念 |
1.坚持生活化的培育理念 |
2.坚持个性化的培育理念 |
3.坚持主体间性的培育理念 |
(二)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内容 |
1.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主体意识的培育 |
2.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理性的培育 |
3.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责任的培育 |
4.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培育 |
(三)创新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方式 |
1.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搭建网络公共精神培育平台 |
2.设置相关人文素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整合 |
3.开发社会公共资源培育价值,鼓励大学生参与公共生活实践 |
(四)形成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合力 |
1.强化社会的熏陶化育作用 |
2.强化高校的指导教育作用 |
3.强化家庭社区的渗透养育作用 |
4.强化大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共精神 |
(二)基于新时代的公共精神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 |
二、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存在的问题 |
(二)新时代高校公共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三、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大学生个体因素 |
(二)家庭环境的消极因素 |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 |
(四)新兴网络社交的消极因素 |
(五)彰显公共精神的制度渠道不畅因素 |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性契合度不足因素 |
四、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
(一)从个人层面打磨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主体意志 |
(二)从家庭层面完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原生环境 |
(三)从学校层面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运用与管理 |
(四)从社会层面树立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人生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主要创新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制度的理性问题解析 |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概念界定 |
一、制度 |
二、理性 |
三、制度的理性 |
第二节 多角度审视制度的理性 |
一、制度的理性的性质 |
二、制度的理性的作用 |
三、制度的理性的维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制度的理性维度表达形式 |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的基本特征 |
三、审思制度的工具理性 |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 |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含义与规定性 |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
三、制度的价值理性的基本向度 |
第三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逻辑关联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现象 |
三、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思想演进中的阶段性呈现 |
第一节 早期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形态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维护政治稳定统一的管理秩序 |
二、理性形态: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原始统一 |
第二节 科学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技术管控下的高效率管理秩序 |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工具理性优先 |
第三节 行为科学时期制度的理性偏好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人性张扬下的情感型社会秩序 |
二、理性偏好:制度的价值理性优先 |
第四节 现代管理时期制度的理性诉求 |
一、制度背景与目标:复杂管理的协同整合秩序状态 |
二、理性诉求: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第一节 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一、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
二、制度的工具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
第二节 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与偏失 |
一、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价值 |
二、制度的价值理性在管理中的偏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度的理性在管理中实现整合的思考 |
第一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
二、公共价值管理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意义 |
三、制度人类学理论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 |
四、实用主义哲学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启示 |
五、结构功能主义对制度的理性整合的作用 |
第二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的影响因素 |
一、管理制度的理性功能呈现非均衡性 |
二、管理制度的理性文化生态的制约性 |
三、管理制度的理性承载主体的异化性 |
四、管理制度的理性效度评价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制度的理性整合方式的展望 |
一、管理制度观念: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价值观 |
二、管理制度共治:制度的公共理性的整合作用 |
三、管理制度艺术:“真、善、美”理性的统一 |
四、管理制度生态:工具性与价值性人格的共生 |
五、管理制度方法:制度的理性方法论范式寻求 |
六、管理制度实践:理性精神导引下的制度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涵与意义 |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涵 |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意义 |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目标 |
(一)争做“公共人”:增强初中生公共意识 |
(二)学做“理性人”:强化初中生公共理性 |
(三)愿做“有心人”:培养初中生公共关怀 |
(四)能做“负责人”:提升初中生公共责任感 |
三、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容 |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内容的维度 |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三)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内容的现存问题 |
四、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优化策略 |
(一)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容优化 |
(二)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形式优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公共性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3.1 公共性 |
1.3.2 公共性范畴 |
1.3.3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1.4 基本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重难点 |
第二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背景 |
2.1.1 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 |
2.1.2 政治基础: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 |
2.1.3 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
2.1.4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 |
2.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古希腊的城邦公共精神 |
2.2.2 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共理想 |
2.2.3 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共反思 |
2.2.4 近代自由主义的公共理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过程 |
3.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探索阶段 |
3.1.1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自由公共精神的凸显 |
3.1.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公共政治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寻求 |
3.1.3 《论犹太人问题》:对公共权利与人的解放关系的思考 |
3.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形成阶段 |
3.2.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私有制条件下公共利益的异化 |
3.2.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3.2.3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虚幻”公共性的批判 |
3.2.4 《共产党宣言》:对真实公共性——自由人联合体的追求 |
3.3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发展阶段 |
3.3.1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对资产阶级私人利益的考察与批判 |
3.3.2 《法兰西内战》: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与公共制度 |
3.3.3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运行规律的揭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题 |
4.1.1 何谓“公共性”? |
4.1.2 实现什么样的公共性? |
4.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精神实质 |
4.2.1 “公共人”的终极关怀 |
4.2.2 “共同活动方式”的方法诉求 |
4.2.3 世界公共性的历史生成 |
4.3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表现形式 |
4.3.1 主体的公共性 |
4.3.2 实践的公共性 |
4.3.3 生活的公共性 |
4.3.4 向度的公共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特征 |
5.1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逻辑结构 |
5.1.1 逻辑起点:公共政治国家的应然之镜 |
5.1.2 逻辑场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然之境 |
5.1.3 逻辑旨归:通向“共产主义”的必然之径 |
5.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主要特征 |
5.2.1 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
5.2.2 自由性与全面性的统一 |
5.2.3 价值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5.2.4 阶级性与人类性的统一 |
5.2.5 历史规定与终极指向的统一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西方回响: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对当代西方公共性思想的检视 |
6.1.1 当代西方公共性思想及其局限 |
6.1.2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当代话语复归 |
6.2 中国践行: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遵循 |
6.2.1 经济策略:发展理念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 |
6.2.2 政治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 |
6.2.3 文明共识:公民理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
6.3 人类指引: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人类公共价值建构提供实践指南 |
6.3.1 关注现实个人的生存境遇 |
6.3.2 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在冲突 |
6.3.3 维护人类利益的世界视野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分析基础:理论框架及其适用性 |
第一节 公共价值的内涵与生成基础 |
一、公共价值的概念与构成 |
二、公共价值的基本表现形式 |
三、公共价值生成的基础与条件 |
第二节 公共价值管理的实践框架 |
一、公共价值管理工作的核心 |
二、公共价值生产的参与结构与合作模式 |
三、公共价值的责任模式与评估 |
四、公共价值的绩效评价 |
第三节 公共价值管理对北极环境治理的适用性分析 |
一、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创新 |
二、公共价值管理对北极环境治理具有适用性 |
第二章 北极环境问题及其公共性分析 |
第一节 北极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变化 |
一、北极生态系统的特点 |
二、北极生态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
第二节 北极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
一、对北极原住民生活的影响 |
二、对地缘政治的影响 |
三、对全球所造成的其他影响 |
第三节 北极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分析 |
一、北极环境变化引发全球公共危机 |
二、北极环境问题的全球公共问题属性 |
第三章 北极环境治理及其全球公共事务属性 |
第一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现况分析 |
一、北极环境治理的现有措施 |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困境分析 |
第二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全球公共事务属性分析 |
一、北极环境治理的意义与基础 |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全球公共事务属性 |
第四章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基础 |
第一节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因素基础 |
一、北极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失灵 |
二、公共价值管理是北极环境治理的有效途径 |
第二节 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实践基础 |
一、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原则基础 |
二、对北极环境进行公共价值管理的主体基础与平台 |
第五章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的北极环境治理过程分析 |
第一节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公共价值创造 |
一、对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定义 |
二、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
第二节 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责任管理与绩效评价 |
一、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责任管理 |
二、对创造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的绩效评价 |
第六章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理据分析 |
第一节 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
一、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生态安全 |
二、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渔业和航运经济 |
三、北极环境变化影响中国能源安全 |
第二节 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中国参与 |
一、中国是全球环境治理公共资源的重要供给者 |
二、通过科研优势影响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
三、通过文化优势影响北极环境治理的公共价值创造 |
第七章 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中国参与 |
第一节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目的 |
一、促进北极环境治理公共价值理念的形成 |
二、提升北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
三、应对北极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全球性公共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途径 |
一、不断提升参与北极环境公共价值管理的能力 |
二、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对话平台参与北极环境的公共价值管理 |
三、鼓励非政府主体对北极环境的公共价值管理进行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理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班级生活的公共性匮乏及其反思 ——基于X中学的质性研究[D]. 毛忠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吉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制度惯性、注意力转移与政策变迁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间断均衡研究[D]. 万筠. 山东大学, 2020(08)
- [4]城市社区治理中公共理性的生成与实践[J]. 李乐,舒文,周文通.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 [5]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王会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新时代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廖娟. 延安大学, 2020(11)
- [7]制度的理性维度及其管理价值研究[D]. 杜威.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初中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 ——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D]. 段晓彤. 西南大学, 2020(01)
- [9]马克思公共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晓.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10]北极环境治理及其中国参与研究 ——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探讨[D]. 褚章正. 武汉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