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无线电和第三代移动通信

虚拟无线电和第三代移动通信

一、虚拟无线电与第三代移动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睿[1](2015)在《基于无线电信号处理方法的信息处理系统开发》文中认为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科学探索、工业生产等领域,信息的处理、采集、测试已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信息的采集是基于数据分析、识别和处理特性的,所以对信息的储存、收集、传输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辨识研究对于无线电信号、数据处理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本软件无线电技术的理论和用于数据采集和传输的USB2.0接口进行了系统讨论,论文对信号处理方法的Hilbert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在信号处理中的限制。同时,在采集数据的综合测试中引入了Hilbert-Huang变换方法,通过研究HHT方法的特点,且在FM、AM、2FSK和4FSK的信号特点的基础上分别将Hilbert-Huang变换方式和Hilbert瞬间分析进行了使用,通过对两种分析方法的分析和比较,得到了相关理论的分析和仿真结果。对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非平稳信号的仿真结果验证级所提出的设计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虚拟无线电的软件系统主要就是采集数据的分析,该系统采用了软件编程的方法对相关的应用功能进行了设计和开发。考虑到软件无线电系统需要具备的可移植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论文采用开发工具VC++6.0进行了设计,通过面向对象的工程项目,采用了面向对象的图像应用界面。另外,对于较为复杂的功能模块,尤其在信号处理编程算法上利用了MATLAB和VC++的优点,通过混合编程的方法得以实现,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编程效率,使用户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为了对有关数据的参数进行记录和处理,系统采用了关系数据库,采用DataGrid控件在VC++编程环境中通过编程实现了对数据库各个表的管理。因此,软件无线电系统通过综合的数据测试,在处理逻辑上实现了其可扩展性、使用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在本文提出的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方案的想法是接近理想的,对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廖莉[2](2013)在《4G核心技术分析及趋势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及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在3G还未全球普及的情况下,通信业界围绕着4G的各种技术和产品已渐渐崭露头角。4G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宽的网络频谱、终端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可提供更多类型、具有多种QoS的各种速率的增值业务,通信费用将降低。本文通过对3G、4G通信基本关键技术分析比较,论述了当今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通信模式。

周夕良[3](2006)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挑战》文中指出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的起源、发展、特点,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讨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能涉及的几种核心技术:OFDM、软件无线电以及智能天线技术,最后提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在多址方式上将面临的挑战。

俞一帆[4](2006)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移动通信在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发展促使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业务需求。第四代移动通信(4G)系统作为对目前第二代(2G)移动通信系统和第三代(3G)移动通信系统的升级,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功能,更快的信息传输速度,更便捷的通信方式。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个与互联网实现融合的全IP网络,能够提供完全集成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并且整合了多种异质网络。在这样一个系统内,如何实现网络协议栈各层协议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从而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针对移动通信系统及TCP/IP协议的基本特性,本论文研究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网络协议设计方面的若干关键技术,论文围绕无线网络的跨层设计(Cross-Layer Design)机制,研究了无线TCP的跨层改进策略、TCP同链路层的跨层性能分析、多用户OFDM系统内的无线分组跨层调度算法,移动IP网络内的跨层切换机制以及Ad Hoc网络内的跨层MAC协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蜂窝网络上行链路的TCP跨层改进机制-LLT-TCP。该改进机制利用链路层的分组传输信息来控制TCP层超时定时器的启动过程,从而有效抑制了无线链路的

周夕良[5](2006)在《4G的发展与挑战》文中认为新一代移动通信,被称为超三代,或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技术的竞争愈来愈归结于核心技术以及相关知识产权的竞争。若无法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产生的初期加入竞争行列,就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战略性的主动地位并获得未来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张伟[6](2006)在《虚拟无线电接收机设计及关键算法的仿真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软件无线电最初起源于军事通信,被称为从固定到移动、从模拟到数字后的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是解决目前无线通信多标准、多模式兼容工作和互操作性,频率资源共享的最佳途径。本文主要介绍软件无线电的一个分支——虚拟无线电,即计算机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与普通软件无线电的相比,虚拟无线电的信号处理不是由专门的数字逻辑器件或通用DSP芯片完成,所有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都在用户现有的通用计算机上用软件实现,因此可以更加灵活地实现系统功能。本文主要实现了虚拟无线电接收系统的设计和关键算法的仿真。该接收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PC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采用DMA方式和双端地址映射方法实现了高速数据通道。采用比较先进的器件,实现了中频信号的模数变换,CPLD的逻辑控制以及PCI接口设计;并对关键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算法进行仿真,从而验证了分类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在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下,开发PCI设备驱动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该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实现通信数字信号的处理,包括模数转换、中频信号下变频到基带,以及基带信号的调制识别,实现灵活的信号处理算法,具有良好的实验性和人机界面。

刘微[7](2005)在《基于盲算法的智能天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智能天线系统(Smart Antenna System)就是天线阵列与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自适应信号处理能力的天线阵列系统,是通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天线可以为蜂窝系统提供高质量的数据链路,提高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和系统容量,降低移动用户的码间干扰和多址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恒模阵列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多径信道下,该算法根据独立条件和正交条件,通过对波束形成器的权向量进行约束,消除信号的相关性,使波束形成器的权向量自适应定向到不同的源信号,从而分离出多径相关的源信号。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恒模阵列的多级盲自适应波束形成器有很好的解相关性能,可以有效分离相关信号。

龚昌平[8](2004)在《移动通信系统BLAST空时编解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多天线发射分集的空时编码技术是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新型的编码/信号处理技术,它能在不增大发射功率和不扩展频带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和数据速率。空时编码技术将信道编码技术与天线分集技术相结合,大幅度的增加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为无线传输提供了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并且能够提供远高于传统单天线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因此自从空时码一提出,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旨在提高其性能的研究热潮,并很有可能被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所采用。 然而,为了在实际系统和下一代无线网络中应用它,就必须系统地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并提出更实用的编解码算法。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1首先概述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进而阐述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情况;2分析、比较了信道的时域、频域、空域的特征;3 讨论了两种发射数字多波束的形成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技术;4介绍了发射分集、接收分集技术,并对与空时编码技术密切相关的发射分集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归类;5以Alamouti分组码为例研究了空时分组码的编码准则和编译码方法,并将其推广到发射天线数大于2的情况;阐述了几种分层空时码的编码方法,对垂直分层空时码的下述译码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ML、MMSE、ZF、连续对消、定序连续对消算法。本文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的一些结论,同时也说明了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空时码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频谱效率的可行性。

彭艺,周正中,姚绍文[9](2003)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下一代软件无线电》文中研究指明 1.引言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Software Defined Radio)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的易通话(speakeasy)战术通信系统计划。软件无线电的概念是在1992年全美远程会议上由Joe Mitola等人率先提出的,其定义为:软件无线电基于一个硬件平台,其A/D(模/数)变换应尽量靠近天线,而将尽可能多的无线通信用软件来实现。由此可见,软件无线电代表的是一个软件可重构的无线电体系,它的可重构性主要体现在其射频(RF)、中

沈龙,沈杰[10](2002)在《虚拟无线电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在对现有的一些第三代移动通信实现方案描述的基础上,着重对虚拟无线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虚拟无线电作为一种新技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重要地位。

二、虚拟无线电与第三代移动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拟无线电与第三代移动通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无线电信号处理方法的信息处理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相关技术及算法
    2.1 通用串行总线(usb)
    2.2 软件无线关键技术
        2.2.1 软件无线电技术体系结构及特点
        2.2.2 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2.3 Hilbert变换处理实窄带解析
    2.4 软件无线电技术中的正交调制通用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3.2 系统模块需求分析
        3.2.1 自动识别模块需求分析
        3.2.2 瞬间特征提取模块需求
        3.2.3 仿真性能评估模块需求
    3.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3.1 总线选择需求
        3.3.2 性能需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硬件系统结构
    4.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3.1 总线的选择与性能分析
        4.3.2 虚拟无线电方案
    4.4 系统模块详细设计
        4.4.1 自动识别模块设计
        4.4.2 瞬间特征提取模块设计
        4.4.3 仿真性能评估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系统交互界面实现
    5.2 自动识别模块
    5.3 瞬间特征提取模块
    5.4 系统部分核心代码
        5.4.1 参数设置
        5.4.2 读取数据
    5.5 系统测试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4G核心技术分析及趋势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3G与4G的比较
    2.1 核心技术
    2.2 通信系统结构
    2.3 系统参数
3 4G的关键技术分析
    3.1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技术
        (1) 频谱利用率高。
        (2) 抗衰落能力强。
        (3) 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4) 抗码间干扰 (ISI) 能力强。
    3.2 智能天线 (SA) 与多入多出 (MIMO) 天线技术
    3.3 软件无线电 (SDR) 技术
    3.4 IPv6技术
        (1) 巨大的地址空间。
        (2) 自动控制。
        (3) 服务质量。
        (4) 移动性。
4 关于4G发展趋势的个人观点

(4)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的特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的特征
        1.2.2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跨层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跨层设计的基本原理
    2.1 跨层设计简介
    2.2 跨层设计的原理
        2.2.1 物理层上的跨层设计机制
        2.2.2 链路层上的跨层设计机制
        2.2.3 网络层上的跨层设计机制
        2.2.4 传输层上的跨层设计机制
        2.2.5 应用层上的跨层设计机制
        2.2.6 跨层信息交互方式
        2.2.7 跨层设计机制的总结
    2.3 跨层设计机制存在的问题
        2.3.1 系统的扩展性
        2.3.2 协议栈的设计
        2.3.3 系统的仿真及建模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无线 TCP协议的跨层改进机制及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端到端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3.2.1 TCP差错控制过程
        3.2.2 TCP吞吐量控制机制
        3.2.3 TCP拥塞控制机制
    3.3 无线环境下 TCP拥塞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
        3.3.1 现有的无线链路中增强 TCP性能的方法
        3.3.2 TCP协议同底层协议的相互作用
    3.4 基于蜂窝系统上行链路的TCP跨层改进机制
        3.4.1 上行链路对传统 TCP协议性能的影响
        3.4.2 跨层改进机制的工作原理
        3.4.3 网络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混合ARQ机制对TCP性能的影响
        3.5.1 混合ARQ机制下的分组传输模型
        3.5.2 混合ARQ机制下分组传输性能的分析
        3.5.3 混合ARQ机制下TCP性能的性能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用户OFDM系统的无线IP分组跨层调度算法
    4.1 引言
    4.2 多用户OFDM系统简介
        4.2.1 OFDM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
        4.2.2 多用户OFDM系统下行链路的基本特性
        4.2.3 基于OFDM系统的调度算法
    4.3 无线IP分组跨层调度算法
        4.3.1 分组跨层调度算法的基本思想
        4.3.2 系统模型描述
        4.3.3 IP层的分组调度
        4.3.4 链路层的资源分配
    4.4 仿真环境及模型
        4.4.1 仿真环境
        4.4.2 业务源模型
        4.4.3 无线信道模型
        4.4.4 分组传输模型
    4.5 网络仿真结果及分析
        4.5.1 系统的业务质量保证
        4.5.2 系统的传输效率
        4.5.3 系统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移动IP协议的跨层切换机制
    5.1 引言
    5.2 现有的移动IP切换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5.2.1 移动IP的工作过程
        5.2.2 现有的移动IP切换机制
        5.2.3 现有切换机制存在的问题
    5.3 基于组播的跨层切换机制
        5.3.1 跨层切换机制的基本思想
        5.3.2 链路层触发信息
        5.3.3 切换控制过程
        5.3.4 数据转发过程
        5.3.5 跨层切换机制的优势
    5.4 跨层切换机制性能的数值理论分析
        5.4.1 理论分析模型
        5.4.2 IP层切换时延分析
        5.4.3 分组丢失率分析
        5.4.4 无线信令代价分析
        5.4.5 数值结果及分析
    5.5 链路层触发信息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 OFDM的无线 Ad Hoc网络跨层MAC协议
    6.1 引言
    6.2 Ad Hoc网络的信道共享方式
    6.3 现有的Ad Hoc无线网络MAC协议
        6.3.1 基于握手方式的MAC协议
        6.3.2 基于忙音方式的MAC协议
    6.4 基于OFDM的跨层MAC协议
        6.4.1 跨层MAC协议的基本思想
        6.4.2 忙音信号的产生及检测
        6.4.3 MAC层的控制机制
        6.4.4 跨层MAC协议的分析
        6.4.5 跨层MAC协议的优势
    6.5 具有服务质量保证的跨层退避机制
        6.5.1 现有退避机制的缺陷
        6.5.2 跨层退避机制的原理
        6.5.3 退避竞争窗口的选取
        6.5.4 跨层退避机制的性能分析
        6.5.5 仿真结果及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4G的发展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发展现状和特点
可能涉及的核心技术
    OFDM技术
    软件无线电技术
    智能天线
空中接口在多址方式上的挑战
2006研华全球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6)虚拟无线电接收机设计及关键算法的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虚拟无线电技术
    §1.1 软件无线电的概况及关键技术
    §1.2 虚拟无线电技术概述
    §1.3 虚拟无线电技术硬件平台和可编程环境
    §1.4 虚拟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虚拟无线电的基本理论
    §2.1 带通采样定理
    §2.2 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
        §2.2.1 抽取
        §2.2.2 内插
    §2.3 数字信号正交变换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虚拟无线电接收机的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
    §3.1 虚拟无线电接收机硬件设计原理
    §3.2 数据采集系统构建
    §3.3 A/D转换模块
        §3.3.1 A/D器件选择
        §3.3.2 AD9244性能概述
        §3.3.3 典型应用电路
    §3.4 存储模块
        §3.4.1 FIFO芯片选取
        §3.4.2 IDT7206芯片性能
    §3.5 PCI总线控制模块和接口芯片
        §3.5.1 总线的基本概述
        §3.5.2 PCI总线概述
        §3.5.3 PCI的配置空间和电气特性
        §3.5.4 基于PCI总线的I/O接口技术
        §3.5.5 PCI9054概述
    §3.6 逻辑控制模块
    §3.7 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方案
    §3.8 驱动程序的编写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接收机信号处理算法仿真
    §4.1 无线电信号调制识别概述
    §4.2 QAM调制信号及问题模型
    §4.3 基于高阶累量不变量特征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算法
    §4.4 基于高阶累量不变量特征的识别算法仿真
    §4.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A

(7)基于盲算法的智能天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智能天线的研究状况与发展
    1.3 论文研究工作概述
    1.4 论文内容安排
2 智能天线
    2.1 智能天线的发展背景
    2.2 智能天线技术优点
    2.3 智能天线的基本理论研究
        2.3.1 智能天线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3.2 智能天线常用的性能量度与准则
        2.3.3 常用智能算法及其性能
    2.4 天线阵列阵元的配置及波束形成
        2.4.1 天线阵列阵元的配置
        2.4.2 波束形成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多径相关信道下基于恒模阵列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3.1 引言
    3.2 问题描述
    3.3 基于恒模阵列的盲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3.3.1 独立条件下盲波束形成算法
        3.3.2 正交条件下盲波束形成算法
        3.3.3 算法实现过程
    3.4 性能分析
        3.4.1 恒模阵列波束形成器的最佳权向量的收敛性
        3.4.2 信号对消器的最佳权向量的收敛性
    3.5 计算机仿真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智能天线技术
    4.1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
        4.1.1 软件无线电技术产生背景
        4.1.2 软件无线电技术
        4.1.3 软件无线电的优点
        4.1.4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4.1.5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方向
    4.2 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智能天线
        4.2.1 智能天线与软件无线电的结
        4.2.2 两者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关键
    4.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组成结构
        4.3.1 单信道智能天线的组成
        4.3.2 多信道智能天线的组成
        4.3.3 多相滤波信道化智能天线的组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移动通信系统BLAST空时编解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1.1.1 发展过程
        1.1.2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1.1.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1.1.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1.4.1 W-CDMA的特点
        1.1.4.2 我国TD-SCDMA技术及其进展
    1.2 新一代(B3G/4G)移动通信系统
        1.2.1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1.2.2 未来4G通信的特征
        1.2.3 4G中可能的核心技术
        1.2.4 世界各国对4G的研发和试验情况
        1.2.4.1 欧洲
        1.2.4.2 中国
    1.3 MIMO及空时码研究现状
        1.3.1 MIMO研究现状
        1.3.2 空时码的研发情况
        1.3.3 空时编码性能比较
    1.4 课题来源及本文框架
第二章 无线信道的特征
    2.1 概述
    2.2 移动信道的基本研究方法:
    2.3 移动环境的多径分布
        2.3.1 多径分布理论模型研究
        2.3.2 多径传播的基本特性
        2.3.2.1 引起多径的主要原因
        2.3.2.2 多径衰落的度量及多径效应的分析方法
        2.3.3 多径接收信号幅度的统计分析
        2.3.3.1 接收信号的表示
    2.4 移动信道的分类
        2.4.1 时延扩展(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2.4.1.1 码间串扰
        2.4.1.2 时延功率谱
        2.4.2 相关带宽
        2.4.2.1 频率信号的相关性:
        2.4.2.2 相关带宽Bc
        2.4.3 多普勒扩展及信道类型
        2.4.3.1 信道的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天线及波束形成技术
    3.1 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及仿真结果
    3.2 固定多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
        3.2.1 直接加主瓣偏移形成多波束
        3.2.2 利用FFT实现多波束形成
        3.2.3 直接主瓣加偏移和FFT形成多波束的比较
    3.3 自适应波束形成及仿真结果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分集技术
    4.1 分集(diversity)原理
    4.2 分集接收
    4.3 分集技术的分类
    4.4 显分集合成方法
    4.5 多径信号的分离和合并
        4.5.1 多径分集的特点
        4.5.2 多径信号分离与合并的关键技术
        4.5.3 Rake接收机
    4.6 隐分集技术
    4.7 发射分集技术
        4.7.1 发射分集的分类
        4.7.2 发射分集举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空时编码技术
    5.1 背景
    5.2 空时分组码
        5.2.1 Alamouti码
        5.2.2 Alamouti码的推广-空时分组码
        5.2.2.1 信号模型
        5.2.2.2 编码算法
        5.2.2.3 译码算法
        5.2.3 空时分组码的译码
        5.2.4 RAYLEIGH衰落信道下空时分组码的设计准则
        5.2.5 仿真结果
        5.2.6 空时分组码最近的研究进展
    5.3 分层空时码
        5.3.1 编码方案
        5.3.2 译码方案
        5.3.2.1 极大似然译码
        5.3.2.2 ZF算法和MMSE算法
        5.3.2.3 连续对消算法(successive cancellation)
        5.3.2.4 定序连续对消算法(order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5.3.3 仿真结果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进一步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下一代软件无线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基于总线结构的软件无线电(SDR)
    2.1 SDR的原理
    2.2 SDR的系统结构
    2.3 SDR实现的硬件平台
3. 基于网络结构的下一代软件无线电——虚拟无线电(VDR)
    3.1 虚拟无线电产生背景
    3.2 VDR原理
    3.3 VDR的特点
4. VDR中的关键技术
    4.1 I/O系统
    4.2 可编程环境
5. VDR的典型应用
结束语

四、虚拟无线电与第三代移动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无线电信号处理方法的信息处理系统开发[D]. 李佳睿.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2]4G核心技术分析及趋势展望[J]. 廖莉.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3(04)
  • [3]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与挑战[J]. 周夕良. 信息与电子工程, 2006(02)
  • [4]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D]. 俞一帆. 北京邮电大学, 2006(11)
  • [5]4G的发展与挑战[J]. 周夕良. 电子技术, 2006(04)
  • [6]虚拟无线电接收机设计及关键算法的仿真实现[D]. 张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S1)
  • [7]基于盲算法的智能天线技术研究[D]. 刘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 [8]移动通信系统BLAST空时编解码技术研究[D]. 龚昌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04(01)
  • [9]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下一代软件无线电[J]. 彭艺,周正中,姚绍文. 计算机科学, 2003(03)
  • [10]虚拟无线电与第三代移动通信[J]. 沈龙,沈杰. 通信技术, 2002(11)

标签:;  ;  ;  ;  ;  

虚拟无线电和第三代移动通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