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贸委批准中国首批甘草麻黄专卖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

国家经贸委批准中国首批甘草麻黄专卖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

一、国家经贸委批准全国第一批甘草麻黄草专营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吴明珠[1](2017)在《甘肃省野生麻黄资源调查》文中提出甘肃省地理环境优越,是麻黄的最适生产区,其生产历史悠久,麻黄种类较为丰富。麻黄(Herba Ephedrae)系我国传统中药材。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及利用,野生麻黄资源遭到很大破坏。及时地对麻黄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了解其地理分布情况及生存现状,编制其资源名录,明确其开采利用现状,可以为甘肃省麻黄属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有效基础。本研究通过重点地区细查与面上协查相结合、外业与内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甘肃省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类型,集中在7月8月分三次实施,对我省野生麻黄植物生物学性状及生境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形成以下主要结论:1、甘肃省野生麻黄资源有7种和1变种,从河西走廊延续至黄土高原地区都有分布,以中麻黄,膜果麻黄,草麻黄为主要来源,主要产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以及西部干旱地区。2、民勤野生麻黄保护区,主要保护种中麻黄实生苗于4月中下旬出苗,当年生长速率缓慢,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蘖枝条的产生主要发生在第二年和第三年。3、甘肃境内由于生境的多样性,野生麻黄资源种类丰富,但是,由于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长期过度采挖,草场退化,生境破坏严重,野生麻黄储量下降;在主要分布区设置保护点,生境有效改善,野生麻黄资源得以保护和恢复。

周跃华,胡军[2](2013)在《关于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中成药注册申请的思考》文中认为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资源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对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管理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建议以源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药材为原料进行的中成药注册申请,应根据药材的濒危等级、药材资源及与应用需求的情况,制订相应技术要求,并加强管理,以促进野生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张军辉[3](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石璐[4](2010)在《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麻黄碱具有极好的药理作用,其制剂是人们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同时又是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的主要前体原料。2009年四川宜宾的“4·08”特大制毒案是迄今全国破获涉及范围最广、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缴获数量最大的一起涉及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制毒物品案,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工作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麻黄碱及其制剂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完善我国现有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方法提出建议,借鉴特殊药品管理经验,构建新形势下我国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方法: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特殊药品监管模式和体系,侧重于对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目前麻黄碱及其制剂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麻黄碱及其制剂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的因素,建立麻黄碱及其制剂在线监控制度,从生产、流通、使用等过程,探讨如何防止麻黄碱及其制剂流入非法渠道,以确保麻黄碱及其制剂的合法使用,以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结论: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目前麻黄碱及其制剂在监管过程中问题的严重性和监督管理任务的艰巨性。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合法用药,避免麻黄碱及其制剂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必须加快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建设,构建以药品管理部门、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等为主体的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使我国的麻黄碱及其制剂在使用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在生产、经营中健康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服务。

罗彦平[5](2009)在《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野生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源,涉及从食品、医药、保健品、木材、花卉、能源到工农业原料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物种和资源蕴藏量都急剧下降,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发展趋势。可见,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如何在保护好野生植物资源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从资源分布上看,野生植物资源多分布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丰富的资源却没能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发展动力,而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实现,将成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产业化的实现将有效的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缓解资源压力,可见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全面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野生资源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将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对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及产业化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点进行概括。(2)探究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分析不同阶段野生植物利用特点。(3)利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知识,对野生植物的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政策。(4)在产业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在研究方法上,论文以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生态学知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是一个内容丰富,构成复杂的产业。其丰富的内涵决定了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应当包含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以及产业政策5方面要点。(2)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中,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3)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与资源禀赋情况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现有的资源禀赋情况决定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地区不平衡性特点。(4)我国野生植物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5)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构成的复杂性及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产业组织模式的多样性,目前单一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构建多样的组织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6)产业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处在产业形成阶段向成长阶段的转变时期。(7)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产业政策不完整造成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发展。(8)在分析基础上,文章创造性的构建出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野生植物发展战略,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产业市场的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为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鲍成胜[6](2008)在《东北亚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传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医药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即使限制最为严厉的美国和欧洲,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管制。目前日本在天然药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本、科研、技术工艺和市场营销方面。我国只在天然植物药原料的栽培、采收、加工和简单提取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因此我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位次。通过对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合作环境和中药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把握了吉林省中药产业发展的差距及其深层次制约因素,探寻出符合吉林省实际的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模式和对策措施。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局面、中药本身生存和发展遇到的困境、区域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要互相交流和理解的现实情况,中药要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加强彼此之间在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针对吉林省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论述了在东北亚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将着眼点放在如何鼓励如何加强上,提出了吉林省应采取的具体战略选择,提出了总体战略和差异性战略目标。做到了更好地从本省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把当前与长远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田丽娟[7](2006)在《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药学史的任务是按照年代顺序,应用具体事实揭示并阐明药学发展的规律。通过药学史的研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可记取的教训,为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现代药学史是中国药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近代药学发展的沿袭和进步。为了更好的理解现代药学发展的历程和前后衔接,本文首先概要论述了古代和近代药学发展的历史,研究了各个阶段药学发展特点和取得的主要成就。研究之余,我为祖先所创造的优秀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接下来,在现代药学史研究部分,本文从药学事业发展和药学科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药学事业发展部分,分别从中药事业的发展、药品监督管理、制药工业、医药商业、药学教育、医药科技、医院药学、药学社会团体、药学书刊与网站、香港和澳门药学发展共十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在药学科学研究部分,分别从现代药学史研究、中药研究、药学分科研究和药物学研究四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药学科学的进展和成就。研究之余,关心祖国药学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通过研究现代药学史发现,新中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巨大的挫折,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此时的广大药学工作者,面对困难,怀着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尽自己最大所能在工作岗位上发出各自的光和热,很多科研成果就是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而产生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药学工作者焕发了高度的热情和能量,积极投身到药学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现代药学工作者要学习前辈们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团结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现代药学事业的发展中去,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共同努力!

欧阳静[8](2006)在《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于经济学来说,资源问题是个常究常新的话题,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因其本身涉及植物学、生态学、药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又有着其特殊性。关于森林资源、生物资源、自然资源这些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者很多,而具体到药用植物资源,大多从植物学、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及其实现的路径选择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一些区域相关产业初具规模,被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但药用植物资源本身能否可持续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例如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退化,资源浪费严重,药材质量未走上标准化道路等因素,阻碍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本文力求在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和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共分八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过程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第二章概括了药用植物资源的内涵、对经济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它所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第三章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它包括监测保护、开发利用和评价预警三个方面。第四章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它在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认知的基础上,采

李金叶[9](2006)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新疆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形成这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及集聚效应,是本选题的初衷。本选题研究的技术路径是沿着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特色产业(产品)及其产业带——新疆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约束条件——如何建立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思路演进。 本选题在研究中着力强调了以下观点:1.如果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在农业发展的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必将束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全国相比,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不是土地,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等,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有利于突破这种束缚。3.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与经济发达区无需拘泥一式,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应回避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劣势,围绕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产业连动。4.新疆农民收入低,一些地方至今未解决温饱,其原因不仅仅是农业经营收入低,而更重要的是非农产业收入低,是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环境,从更深层次看,是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是新疆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太弱。5.强调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与环境的损失及生态协调、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之间的逻辑联系。6.提出新疆应实施“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尝试构建了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框架。7.在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中,除了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外,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法——VAR的Granger因果性分析,注重从农民收入变动角度筛选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

文化[10](2004)在《重庆市中药出口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国际贸易、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相关理论,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实地调研工作,对国际天然药物产业、国内中药产业以及重庆市中药产业发展和出口的现状、需求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了扩大重庆市中药出口的战略规划与对策建议。论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中药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全球中草药研究和开发生产及产业化已成为热点,推动了世界性植物原料的开发热潮,其相应产品的市场容量也在急剧增长,因此扩大重庆市的中药出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然后运用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对国内外及重庆的中药市场现状和出口状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重庆市重要中药企业、资源基地、研发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重庆在国际中药市场上所具有的资源、产品、生产和中医药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重庆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对重庆中药产业现状和出口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的五力竞争模型,针对重庆中药产业自身的特点对重庆中药出口过程中的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供应商以及消费者这五种竞争力量进行了分析;论文还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中药产业及国际化进程中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外部环境的威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理论中的4Ps理论和国际贸易中的规模经济理论等,提出了重庆扩大中药出口的战略规划和对策建议。战略规划包括:现代化战略、产业化战略、规模化战略等三项战略;对策建议包括:强化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职能、锁定打拼国际市场的战略品种、重点培育2-3个中药龙头企业、全力塑造产品品牌、掌握进口国的药政法规及准入程序、加强相关产品和新产品的开发、加强中药知识产权的研究和保护力度、选准目标市场、全力拓展出口渠道等十五项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希望能够为促进重庆中药产业发展,扩大重庆中药出口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帮助实现把中药产业尽快建成重庆市骨干出口产业的奋斗目标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国家经贸委批准全国第一批甘草麻黄草专营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经贸委批准全国第一批甘草麻黄草专营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省野生麻黄资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麻黄的植物分类学及地理分布特征
        1.2.2 麻黄资源的药用价值
        1.2.3 我国麻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基础资料收集
        2.2.2 现场调查
第三章 结果
    3.1 甘肃省野生麻黄资源的地理分布
        3.1.1 野生麻黄种类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1.2 地理分布
        3.1.3 地理分布图
        3.1.4 麻黄种类及产量
    3.2 甘肃省野生麻黄原生境保护点结果
        3.2.1 保护点野生麻黄密度
        3.2.2 民勤保护点野生中麻黄实生苗发育特征
    3.3 甘肃省各(变)种野生麻黄生物学及生境特征
        3.3.1 膜果麻黄
        3.3.2 中麻黄
        3.3.3 木贼麻黄
        3.3.4 草麻黄
        3.3.5 山岭麻黄
        3.3.6 单子麻黄
        3.3.7 斑子麻黄
        3.3.8 矮麻黄
第四章 讨论
    4.0 甘肃野生麻黄资源的地理分布
    4.1 甘肃省野生麻黄原生境保护点民勤野生中麻黄实生苗发育特征
    4.2 我省麻黄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4.3 开发利用建议与对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关于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中成药注册申请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
    1.1 我国与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我国自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
    1.2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相关的部门规章
    1.3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相关的技术要求
    1.4 美国濒危物种法及植物药的要求
2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资源及应用状况
    2.1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资源状况
    2.2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在中成药中的应用情况
    2.3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管理及应用存在的问题2.3.1
        2.3.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范围不清晰
        2.3.3 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规了解不够
        2.3.4 新药研发立项忽视中药资源问题
        2.3.5 人工种植 (养殖) 研究及推广不力
3 涉及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中药注册申请的相关建议
    3.1 加强管理的思路及一般原则
    3.2 相关中成药的注册申请的具体建议
    3.3 其他建议
        3.3.1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设立专项经费资助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替代研究
        3.3.2 建议“疏堵结合”, 缓解濒危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4 结语

(3)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4.2.1 美国
        4.2.2 欧盟
        4.2.3 澳大利亚
        4.2.4 印度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5.3.1 加强宣传教育
        5.3.2 完善规章制度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冰毒已成为21世纪的主流毒品之一,对我国禁毒形势构成新的威胁
        1.1.2 麻黄碱及其制剂用于冰毒制备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麻黄草、麻黄、麻黄碱和甲基苯丙胺的内在关系
    2.1 麻黄草
    2.2 麻黄
    2.3 麻黄碱
        2.3.1 麻黄碱概述
        2.3.2 麻黄碱的制备
    2.4 甲基苯丙胺
3 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特点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特点
    3.2 麻黄碱单方制剂成分单一,便于提取
    3.3 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品种多,用量大
    3.4 麻黄碱及其制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1 麻黄碱生产企业对麻黄碱仓储安全管理的问题
        3.4.2 麻黄浸膏的大量流失与非法使用
        3.4.3 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的非法经营
        3.4.4 麻黄碱进出口监管手段滞后
4 影响麻黄碱及其制剂管理的因素
    4.1 麻黄草的种植与采集的盲目性
    4.2 麻黄碱经营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4.2.1 药品经营中的挂靠行为,是麻黄碱及其制剂流失与非法流通的原因之一
        4.2.1.1 产生挂靠现象的原因分析
        4.2.1.2 挂靠的危害性
        4.2.2 药品销售流向真实性不强
        4.2.3 麻黄碱复方制剂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4.3 特殊药品高额利润的驱使
    4.4 药品从业人员素质低下
        4.4.1 准入门槛低
        4.4.2 继续教育与再培训不规范
    4.5 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5 构建新形势下我国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
    5.1 国际特殊药品监管现状概述
        5.1.1 国际特殊药品监管模式及比较
        5.1.2 美国的特殊药品监管体制
        5.1.3 日本的特殊药品监管体制
        5.1.4 新西兰的特殊药品监管体制
    5.2 我国对特殊药品的监管体制
        5.2.1 我国对麻黄碱原料药的监管现状及发展情况
        5.2.2 我国对麻黄碱复方制剂的监管现状及发展情况
        5.2.3 我国现行的特殊药品监管模式的优缺点
    5.3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
        5.3.1 建立健全麻黄碱及其制剂监管的组织机构
        5.3.2 设立特殊药品监控官员
        5.3.3 运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和完善特殊药品在线监控制度
        5.3.4 建立分类管理制度
        5.3.4.1 对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注册管理
        5.3.4.2 规范麻黄碱及其制剂的购销活动
        5.3.5 依托政府的监管平台和手段,完善监控手段
        5.3.5.1 运用现代化技术,充分发挥远程监控网络的作用
        5.3.5.2 加强麻黄碱生产企业监督,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
        5.3.5.3 加强麻黄碱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飞行检查
        5.3.5.4 加强麻黄碱及其制剂的专项检查
        5.3.6 借助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强与完善特殊药品的监管
        5.3.6.1 加强与完善麻黄草监管
        5.3.6.2 加大麻黄碱及其制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优化与联动,共同维护特殊药品的安全性
        5.3.6.3 坚持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
        5.3.6.4 严厉处罚和打击麻黄碱及其制剂经营中的挂靠现象
        5.3.7 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自治的监管作用
        5.3.8 针对麻黄碱及其制剂建立严厉的惩治制度
6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主要内容
2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野生植物管理与保护研究
        2.1.2 野生植物利用研究与实践
        2.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研究
        2.1.4 已有研究的评述
    2.2 基本理论基础
        2.2.1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2.2.2 产业经济学
        2.2.3 区域经济学
    2.3 本章小结
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野生植物
        3.1.2 产业及野生植物利用产业
    3.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分类
    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征
    3.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分析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分析
    4.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发展历程
    4.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阶段
    4.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管理体制方面
        4.3.2 技术方面
        4.3.3 市场方面
        4.3.4 其他方面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5.1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的关系
    5.2 资源禀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5.3 我国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分析
        5.3.1 相关资源禀赋区域分布情况
        5.3.2 相关资源禀赋分布特点
    5.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5.4.1 野生植物的采收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5.4.2 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5.4.3 野生植物的加工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5.4.4 野生植物的游憩、科研、宣教型产业区域分布
        5.4.5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特点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与市场发育分析
    6.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动力分析
        6.1.1 野生植物利用的收益动力
        6.1.2 野生植物消费与需求动力
        6.1.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力
    6.2 野生植物市场发育分析
        6.2.1 主要市场的类型及特点
        6.2.2 影响野生植物市场的因素
        6.2.3 野生植物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6.3 本章小结
7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的水平分析
    7.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分析
        7.1.1 野生植物采收利用型产业
        7.1.2 野生植物栽培利用型产业
        7.1.3 野生植物加工利用型产业
        7.1.4 野生植物游憩、科研、宣教相关产业
    7.2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7.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分析
    8.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特点
    8.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演进
        8.2.1 促进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因素
        8.2.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模式的演进过程
    8.3 现有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分析
    9.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及特点
        9.1.1 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9.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的特点
    9.2 产业政策的重要性
    9.3 现有的相关产业政策
        9.3.1 资源管理政策
        9.3.2 产业发展政策
        9.3.3 市场和贸易政策
    9.4 现有产业政策中问题分析
    9.5 本章小结
10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对策
    10.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对策
        10.1.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变化规律
        10.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最优布局原则
        10.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最优布局构建思路
    10.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对策
        10.2.1 野生植物完整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
        10.2.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的构成
        10.2.3 政府市场调节机制的建立
        10.2.4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
    10.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对策
        10.3.1 产业组织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10.3.2 最优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
        10.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架
    10.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10.4.1 制度保障
        10.4.2 风险保障
        10.4.3 组织保障
        10.4.4 资金保障
    10.5 本章小结
11 案例研究——福建省明溪县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11.1 明溪县概况
        11.1.1 明溪县自然资源概况
        11.1.2 野生植物利用情况
    11.2 明溪县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11.2.1 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11.2.2 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11.3 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1.4 本章小结
12 研究结论及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政策建议
    12.3 主要创新点
    12.4 研究展望
    12.5 体会
参考文献
附表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6)东北亚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前言
    1 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2 研究方法
    3 目前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及发展趋势
    4 预期成果和学术价值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绪论
        1.1 世界植物药发展进程及目前的发展趋势
        1.2 国际天然药物开发的特点
        1.3 中药国际合作的障碍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合作环境分析
        2.1 日本汉方药发展情况与分析
        2.2 韩国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2.3 东北亚地区中药产业合作与竞争的基础分析
    第三章 吉林省参与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 吉林省参与东北亚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必要性
        3.2 吉林省参与东北亚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可行性
    第四章 吉林省参与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战略选择
        4.1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模式及比较
        4.2 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模式选择的战略思考
        4.3 吉林省在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应采取的战略选择
    第五章 吉林省参与东北亚地区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管理
        5.2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5.3 构建中药行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的源起
    2 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2.1 药学史研究相关着作
        2.2 药学史研究文献
    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4 论文的研究意义
    5 论文的创新点
    6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古代药学史概论
    1 原始社会药物的萌芽
    2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的药学
    3 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的药学
    4 两晋、隋唐至五代时期的药学
    5 宋辽金元时期的药学
    6 明清(至鸦片战争)时期的药学
第三章 近代药学史概论
    1 近代中药发展概况
        1.1 药物学的发展
        1.2 方剂学的成就
        1.3 旧中国歧视中医药和中医药界的反抗斗争
        1.4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1.5 中医药学术团体与刊物
    2 近代西药发展概况
        2.1 西方药学的输入
        2.2 西药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2.3 制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2.5 药学(西药)教育
        2.6 药学(西药)研究
        2.7 医药学术团体和医药期刊
    3 解放军革命根据地的医药卫生工作
        3.1 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3.2 医药教育
        3.3 医药工业
        3.4 药事管理制度与药事法规
第四章 现代药学史研究
    1 药学事业的发展
        1.1 中药事业的发展
        1.2 药品监督管理
        1.3 制药工业
        1.4 医药商业
        1.5 药学教育
        1.6 医药科技工作
        1.7 医院药学
        1.8 药学社会团体
        1.9 药学书刊与网站
        1.10 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药学事业的发展
    2 药学科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药学史研究
        2.2 中药研究
        2.3 药学分科研究进展
        2.4 药物学研究
第五章 结论
    1 对现代药学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有关单位必须加强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遗产,必须坚决地继承并发扬光大
    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药学事业各项改革
    4 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5 实施“科教兴药”战略,推动药学事业全面进步
    6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7 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8)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综述和理论依据
        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理论依据
        3. 选题的缘由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3.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技术路线
        1. 研究方法
        2. 技术路线
        3. 基本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4.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第二节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和本质
        1.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
        2.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本质
        3. 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的经济学观点
        4. 实现中国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第二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情况
    第一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内涵
        1. 资源、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及植物资源的概念辨析
        2. 药用植物资源内涵、分类及历史渊源
        3. 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属性和特点
        4.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形成大农业领域的朝阳产业
    第二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分析
        1.1982 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总体情况介绍
        3. 定期普查是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
    第三节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具体比较分析
        1. 中国西部药用植物资源状况
        2. 中国部分民族药用植物资源介绍
第三章 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的系统分析
    第一节国外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
        1. 亚洲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2. 欧洲国家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3. 美洲的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情况
        4. 非洲药用植物使用情况
    第二节中国现阶段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进程
        1. 调整阶段
        2.启动阶段
        3. 复苏阶段
        4. 大发展阶段
    第三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4.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建立
    第四节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系统分析
        1.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保护监测体系
        2.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体系
        3. 建立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预警体系
        4. 建立和完善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基本数据库系统
第四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 对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价值观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的生存与发展阈值
        3.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 构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数据来源说明
        2.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权重计算
        3.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各项指标的量化
        4.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值的确定
        5. 对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第五章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非持续因素分析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
        1. 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2. 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意识、法律观念薄弱
        3. 药用植物资源种质资源保护不力
        4. 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锐减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退化
        1. 不合理开发导致大面积生态危机
        2. 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3. 盲目引种、乱挖乱采,造成环境恶化
        4. 开发水平较低,直接破坏生态环境
    第三节 药用植物资源浪费严重
        1.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广度和范围不够充分
        2. 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的深度浅,水平低
        3.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较为单一
        4. 药用植物资源多以原药材或粗加工产品出售或出口
    第四节 药用植物资源质量非标准化
        1. 无统一的药用植物资源质量标准
        2. 农药残留污染现象严重
        3. 技术水平低
        4. 质量管理不严
    第五节 药用植物资源基础研究薄弱
        1. 缺乏创新意识整体创新能力差
        2. 品牌宣传保护意识不强
        3. 基础研究薄弱
    第六节 法律法规不健全经济体系不完善
        1. 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早,保护晚
        2. 药用植物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不明确
        3. 药用植物市场信息与政策导向存在矛盾
    第七节 人口增长过快与专业人才匮乏
        1. 人类的保健需求相应增加
        2. 人口增长过快
        3. 专业人员的匮乏
第六章 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
    第一节 生态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化种植
        2. 建立生态药业发展模式
        3. 倡导生态工程,实现和谐发展
    第二节 产业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途径
        1. 产业的概念及中药产业的范畴
        2. 实施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的路径选择
        3. 资源产业化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4. 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 药用植物资源及相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节 科技创新—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腾飞之路
        1.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化基础研究
        2. 应用现代各种新技术,提高药用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3. 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价值
        4. 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构筑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创新体系
    第四节 循环经济—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四个“转变”
        2. 建立药用植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3. 制定实现药用植物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
    第五节 绿色经济—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1. 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的内涵
        2. 绿色经济是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六节 制度创新—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 建立专门机构,全方位推动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2. 制定相关政策,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3. 建立健全经济法律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药用植物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 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利用劳动密集型优势开展规模化种植
        2. 标准化是市场和受众对我们的要求
        3. 品牌化是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第八节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
        1. 优化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配置
        2. 根据生态环境差异配置药用植物资源
    第九节 人才竞争——实现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因素
        1. 未来的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
        2. 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以人才优势促发展
        3.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全面人才
        4. 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档次
第七章 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增长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状况
        1. 药用植物资源市场的需求特点
        2.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各层次需求
        3. 从人口结构来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
        4. 文化差异决定了华人聚居区是药用植物资源最大的消费市场
        5. 国际药用植物资源市场的需求
        6. 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药用植物资源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
        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优势
        2.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劣势
    第三节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保健品市场看好
        2. 特殊人群对药用植物资源的保健需求继续保持旺盛增长
        3. 药品更新速度快,药物植物资源需求份额明显增加
        4. 药品消费结构将发生新变化
        5.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向国际化
        6. 走向大品种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
第八章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新疆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与保护
        1. 新疆生态环境存在着脆弱性与多样性
        2. 新疆资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 新疆生物资源永续利用与保护
    第二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1.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的形成条件
        2. 新疆药材蕴藏量十分丰富,且药用价值较高
        3. 充分发挥民族医药特色是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4. 维药是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奇葩
    第三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理性思考
        1.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新疆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建立和完善药用植物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
        2. 加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发展人工栽培建设植物资源生产基地
        3.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建立开放型的资源开发体系
        4. 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和产业化道路建立科技推进型优势资源转换系
        5. 建立利益机制,实现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清单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9)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新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新疆农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第三节 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第二章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性分析
        第一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分析的经验数据考察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新疆农业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开发模式
第二篇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及其培育研究
    第三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第一节 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内涵及筛选原则
        第二节 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指标选择新疆农业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
        第三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第四节 以农民收入为检验标准选择新疆农业特色优势产品
        第五节 基于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的经济学政策含义
    第四章 新疆农业特点及建立特色产业带的背景
        第一节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的背景
        第二节 农业特色产业带建立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新疆农业格局及区域特点
    第五章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地域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新疆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分布
        第二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现状分析
    第六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效益分析
        第一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
        第三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市场前景分析
    第七章 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第一节 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关键环节,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第二节 以农业科技制度创新为拉动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
        第三节 以农地制度创新为基础制度保障,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第八章 通过农业优势整合,培育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第一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从协调与整合能力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培育
        第三节 依靠培育新疆优势特色产品的协调与整合能力,带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
第三篇 新疆农业优势产业带发展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九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第一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第二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第三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模式
    第十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一节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第十一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意义及新疆小城镇建设现状
        第二节 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
    第十二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性思考
        第二节 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第四篇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案例分析
    案例一 关于和田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思考
    案例二 新疆啤酒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案例三 新疆甘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致谢

(10)重庆市中药出口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 论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目的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2.1.1 绝对优势理论
        2.1.2 比较成本理论
        2.1.3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
        2.1.4 规模经济理论
    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2.2.1 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2.2.2 SWOT分析法
    2.3 营销理论
    2.4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3 国内外中药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3.1 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3.1.1 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现状
        3.1.2 国际天然药物市场的趋势
    3.2 国内中药市场现状和出口状况分析
        3.2.1 国内中药市场的现状分析
        3.2.2 国内中药出口状况分析
4 重庆中药市场状况及出口状况分析
    4.1 重庆中药资源及产业现状分析
        4.1.1 重庆中药资源的优势与特色
        4.1.2 重庆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4.2 重庆中药出口现状分析
        4.2.1 中药产业出口概况
        4.2.2 重庆中药产业出口企业分析
        4.2.3 中药产业出口途径及渠道管理模式
    4.3 重庆中药市场的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4.3.1 现有竞争对手威胁
        4.3.2 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威胁
        4.3.3 替代产品的威胁
        4.3.4 供应商威胁
        4.3.5 购买者的威胁
    4.4 重庆中药出口的SWOT综合分析
        4.4.1 重庆中药出口的优势分析
        4.4.2 重庆中药出口的劣势分析
        4.4.3 重庆中药出口的机会分析
        4.4.4 重庆中药出口的威胁分析
        4.4.5 重庆中药出口的战略选择
5 扩大重庆中药出口的战略规划
    5.1 现代化战略
    5.2 产业化战略
    5.3 规模化战略
6 扩大重庆中药出口对策建议
    6.1 强化中药现代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职能
    6.2 锁定打拼国际市场的战略品种
    6.3 重点培育2-3个中药龙头企业
    6.4 全力塑造产品品牌
    6.5 尽快建立中药现代化国际标准体系,以质取胜
    6.6 掌握进口国的药政法规及准入程序
    6.7 加强相关产品和新产品的开发
    6.8 加强中药保护知识产权的研究和保护力度
    6.9 选准目标市场
    6.10 全力拓展出口渠道
    6.11 以医带药、以店带药,促进中药出口
    6.12 中药国外生产销售当地化
    6.13 建成国外医药企业的加工基地
    6.14 加强国际交流
    6.15 加紧中药出口人才队伍的建设
7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四、国家经贸委批准全国第一批甘草麻黄草专营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省野生麻黄资源调查[D]. 吴明珠. 兰州大学, 2017(04)
  • [2]关于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中成药注册申请的思考[J]. 周跃华,胡军. 中草药, 2013(13)
  • [3]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4]麻黄碱及其制剂的监管模式研究[D]. 石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5]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D]. 罗彦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6]东北亚中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前景及策略研究[D]. 鲍成胜.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04)
  • [7]中国现代药学史研究[D]. 田丽娟. 沈阳药科大学, 2006(04)
  • [8]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D]. 欧阳静. 新疆大学, 2006(12)
  • [9]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D]. 李金叶. 新疆大学, 2006(12)
  • [10]重庆市中药出口战略与对策研究[D]. 文化. 重庆大学, 2004(01)

标签:;  ;  ;  ;  ;  

国家经贸委批准中国首批甘草麻黄专卖企业和提取物加工企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