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

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

一、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梁爽[1](2021)在《MR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规模扩大,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也是医疗耗材市场的繁荣。在医疗耗材取消零加成之前,耗材无疑是医院巨大的创收来源。近几年国家对医用耗材管控力度不断加强,开始逐步对耗材加强管控。随着医院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疗耗材的“零加成”时代来领了,医疗耗材在医院的角色也发生改变,从之前医院的利润中心转变成为医院巨大的成本负担。为了减少医疗耗材带来的成本压力,医院对耗材的粗放型管理必须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只有在保证医疗正常进行前提下有效控制好运营成本,才能在未来的医院改革中持续有竞争力,不被淘汰。以前的粗放型耗材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医院的发展模式,耗材精细化管理之路成为必然。本文基于精细化管理理论,分析了MR医院医疗耗材管理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对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竞争力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器械科仓库人员、供应商、财务科、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和手术室二级库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对MR医院现有耗材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在采购、库存、配送、消耗监管环节都存在着问题。对采购环节供应商管理混乱,监管不严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监管评价体系和供应商证照资质管理。对于库存管理粗放化,制定采购计划凭借经验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建设,对所有耗材扫码上架、出库,实现对耗材全程管理;通过临床科室二级库信息平台对接,做到了有效的监管耗材库存,对院内剩余库存做到精确计数;同时设定订货点,当耗材库存达到订货点进行采购,提高了耗材周转,减少了积压。对于领用配送繁琐,医务人员工作负担重的问题,采取向临床科室和手术室二级库实行主动配送和定制配送模式,减少了配送中出现的错误,也减少了临床科室和二级库耗材积压和过多导致的失效,使得耗材周转率进一步提高。耗材精细化管理降低了医院运营成本,对其他医院的耗材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谭淼[2](2020)在《P公司体外诊断试剂西部区域市场的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认为P公司是一家创立于1937年的历史悠久的技术型公司,作为现代化学分析手段的鼻祖,在世界分析仪器市场和体外诊断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五年来,体外诊断部门西部区域市场份额逐年缩水,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困境。作为一个已颇具口碑和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老牌外资企业,如何在目前新医改的政策变化下顺应大环境趋势,稳住现有市场,结合公司自身优势对营销策略进行改进,成为了P公司目前面临的严峻考验寻求突破的重要工作。本文以P公司在西部区域市场的营销策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法对市场进行分析,找到现有营销策略中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中分别存在的具体问题。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分析得到产品策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新产品的研发不足和产品整合能力有限导致现有产品结构失衡;运用STP理论分析出公司在细分市场定位方面工作欠缺;定价方案缺少市场调研和及时调整;以及渠道管理混乱,在代理权限、资源匹配和指标制定等方面都没有适合的方案。最后重新使用4Ps营销组合理论,提出了从产品组合优化、产品线的拓展整合和形象树立方面全面提升产品策略;重新对现有产品进行定价来升级现有价格体系;总代理商制度的完善和分销商的管理开发让渠道管理更科学;积极筹办学术活动,加深研发项目、科研课题等深度合作来促进使用;以及量化和标准化售前售后服务等措施改进服务体系,较为全面的对西区体外诊断试剂市场进行了营销策略的整体升级和改进,从而一一解决现有问题。另外,本文还从制度与程序保障,人力资源措施和企业文化培养等方面阐述了营销策略实施的保证措施,确保解决方案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对P公司的分析,是基于真实的销售、客户数据,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和实践通过市场营销理论来进行的,对于P公司的营销策略提升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同时,由于国内体外诊断行业起步较晚,新医改等政策使得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本文可以进一步帮助其他体外诊断公司分析和选择目标市场,基于地域特点在西部区域制定营销策略。

姜小康[3](2020)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费用的诊断相关分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费用情况,探究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建立该类病例的诊断相关分组模型,为当地医保部门制定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DRG支付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确保医保资金合理分配和高效使用,减轻患者就医经济负担。研究方法本文收集了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6-2019年全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主要内容包含性别、年龄、婚姻、入院途径、住院天数、主要诊断、次要诊断、出院转归、住院总费用和各项具体费用等。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决策树CHAID方法,构建病例组合模型,最后通过变异系数(CV)、方差减少量(RIV)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病例组合模型进行效果评价。研究结果纳入研究的8111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男性患者5724例,占比为70.6%,女性患者2387例,占比为29.4%,男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女性患者;60岁及以上患者4851例,占比为59.8%,患者多集中于老年人群;住院总费用中所占比重最高的要素依次为卫生材料费、治疗费、西药费和化验费,其中卫生材料费最高,占比为65.7%。四年间住院总费用从1.08亿元上升到1.35亿元,次均住院费用从5.64万元上升到5.88万元,住院总费用整体呈增长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转归、有无合并症与并发症和支架植入数量对住院费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根据重要性大小依次为支架植入数量、合并症与并发症、转归、性别、年龄。根据上述分析的结果,通过决策树CHAID方法把重要影响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将住院总费用作为目标变量,结果最后共形成10种病例组合方式。根据国家医疗保障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中细分的DRG组间费用差异不低于20%的要求,通过计算筛选有6种病例组合符合国家医疗保障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中的分组结果判断标准要求;对病例组合模型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变异系数(CV)均小于1,方差减少量(RIV)为41.20%,非参数检验K-S检验P<0.001,经检验表明病例组合各组组间异质性强,组内同质性好,病例组合模型效果良好。研究结论1.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总费用总体呈上涨趋势。2.植入支架数量作为住院费用的最重要构成要素,对住院总费用影响最大。3.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多集中于60岁以上男性患者。4.患者植入支架数量越多,同时伴有合并症与并发症,其住院总费用越高。5.病例组合模型效果评价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诊断相关分组方案是合理的,分组效果是良好的。

林万超[4](2020)在《医院物流管理优化研究 ——以K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整个国民医疗体系的发展,医院规模的逐步扩大,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往往跟不上学科和业务发展速度,其中医院物流管理水平更是落后于整体环境。目前国内很多医院依然采取以财务代管物流的模式即“只管账,不管物”,产生了账物不符、物不合规、医商勾结等一系列违法违规的风险问题,给医院管理、临床医疗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物流管理体系是支持医院运作的核心基础之一,一个科学的物流管理体系将直接关系病患安全,关系各个环节腐败抑制,关系医院的稳定运营和科学发展,乃至关系我国医疗体系建设和方向健康。所以,研究医院物流优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以K医院物流管理体系为例,探讨医院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及风险,重点分析其运营过程中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K医院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机构设置缺陷、物流流程不规范、外部物流占比过重、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导致的。本文进一步通过分析K医院的现状,从体系建设原则出发,对机构优化、流程优化、外部物流优化、院内仓储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方案阐述,提出优化K医院现有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总结。随后从组织保障、安全保障、经费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以上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最后本文对医院物流管理后续研究做了展望,提出该课题需要在样本多样化、研究方法丰富和整体环境影响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研究。

庞卫博[5](2020)在《青岛市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修改完善前期课题组构建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14家城市公立医院进行绩效评价,以科学公正客观的角度评价公立医院改革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和总结评估结果,找出存在的不足,为青岛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完善前期构建的绩效考核体系;借助青岛市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信息系统收集财务年报、国家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网络直报财务月报表、医院HIS系统、EMR、合理用药监管等定量资料,通过医院端口收集部分定量数据和定性材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分析14家医院改革前后变化基本情况,运用综合评分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14家公立医院各评价维度进行绩效评价。结果:通过对14家医院三年改革前后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各医院在资源配置、医疗服务数量、总体收支、服务效率等方面均有显着改善;对14家医院2017-2018年综合绩效状况进行综合评分评价可知,综合性实力较强的医院得分整体上大于实力较弱的医院,各医院在医疗服务和可持续发展发面表现较弱且各医院有较大差异;由Topsis综合评价法对14家医院2016-2018年综合绩效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评价,每一年度各医院横向对比可知,综合性实力较强医院在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经济效率、可持续发展维度与综合维度整体上高于实力较弱医院,但仍有差异。从三年纵向对比可知,各医院整体上综合绩效排名为2018年>2017年>2016年。结论与建议:通过对14家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可以得出各医院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本费用控制成效明显,医疗收支结构逐步优化,但也存在科研水平不高、财政投入不足、偿债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从整体评价结果来看,各医院三年综合绩效水平均有显着提升,下一步需要从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政府投入、强化绩效考核结果执行、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等措施继续提升医院综合绩效水平。

李喆琦[6](2020)在《社区医院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Q医院积分制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解决当前“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迫切性的提高,政府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愈发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解决老百姓基本健康服务的供给和利用成为政府和医院共同关注的焦点。在国家医疗发展改革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完善其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内部绩效的考核评价和持续改进,推动整体绩效的提升。本文基于Q社区医院现有绩效管理模式展开案例分析。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数据搜集等方式对案例医院绩效管理现状进行梳理与分析。该医院在组织层面实施平衡计分卡考核,在个人层面实施积分管理考核,其绩效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绩效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工作目标重点,加强了员工激励性、公益性建设和目标管理文化建设。通过调查,本文发现Q社区医院的绩效管理实践还存在一定问题,如绩效考核小组缺少临床专家参与、科室考核未考虑岗位差异性、科室考核与个人考核相分离、个人积分情况反馈不及时、管理环节缺少沟通反馈、绩效薪酬体系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价值等。随着Q社区医院的异地新建工程的逐步展开,其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计划也在逐步进入轨道。人员与业务规模的逐渐扩大,Q医院需要构建更为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化的绩效管理模式,使人才“招得来,留得住”,进一步提升医院综合医疗服务能力。针对Q医院的绩效管理缺陷,本文尝试在现有管理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改进。本文首先提出将科室考核与个人考核相关联,统一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并根据Q医院战略目标、经营业务及国家政策要求,绘制了该医院战略地图。根据归纳出的考核要点,本文分科室(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药剂科室和行政管理科室)进行了平衡计分卡下的科室评价指标设计。文章同时对个人积分管理制度进行了改进,在Q医院现有考核规定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了加分与扣分项目标准。将加分项融于积分管理中,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组织进行合理的人才使用;设置扣分项目,能帮助员工明确职责规范,树立责任与风险意识。本文还提出在考核期末进行360度反馈评价,帮助员工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主体得到自身工作的反馈,及时发现优缺点,以做出更好的改进。在绩效分配上,员工积分情况应与薪酬评定、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用排名而不是积分数值与绩效分配挂钩,减少趋利倾向,并形成积分动态管理的竞争性,塑造良好的进取文化。本文还提出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组织设置方面,成立由人事、医务、护理等多部门人员参与的专门化考核委员会;组织员工绩效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认知水平;建立逐级考核逐级负责体系,促进团队化工作。制度内容方面,给予科室管理者一定灵活性,对积分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增加精神层面奖励措施;对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激励和充分肯定。绩效管理流程方面,进行积分情况定期公示,加强考核结果的透明度;重视双向性沟通反馈;定期组织对当期阶段绩效考核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绩效指标和管理方式的调整改进。技术保障方面,加强信息化绩效管理系统和信息软件的应用,打通医共体信息网络建设,构建网络化社区互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效率医疗。文化建设方面,构建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和谐互助的团队绩效文化以及支持战略实施的组织文化。绩效管理的重要价值是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社区医院绩效管理价值的发挥,首先要保证战略目标从上到下达成共识。本文介绍的平衡计分卡根据组织确定的战略进行具体行动指标的转化,能促进组织各级之间的目标协调统一。同时其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衡量,适应医院多维度发展目标和员工多方位的绩效产出,并帮助组织了解绩效的内在驱动,应对未来发展需求。积分管理将组织层面指标进一步落实至员工,将工作绩效与能力具体化,帮助做好战略目标传达和过程激励。本文对平衡计分卡考核与积分制的管理结合进行了一定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并进一步完善案例医院现有绩效管理体系,旨在为现有社区医院绩效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李桂祥,王亮,李宗芳,姬娜[7](2020)在《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针对多院区医院建设中一体化管理、同质医护质量控制和物流成本控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出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方法分析多院区医院管理的难点,并转化为对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对照多院区医院医疗业务与单一院区的差异,结合医院信息互联互通的要求,找出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在数据、功能和应用上的差距,提出以主数据管理和患者主索引管理为基础,临床数据中心、运营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改造、重构单一院区医院信息系统成为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药品物资配送系统和商务智能系统。结果将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应用于我院"一院四区"的信息建设中,信息系统支撑了新院区门诊和住院按时开业,满足医院一体化管理、同质医护质量控制和物流成本控制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结论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有效地支撑医院一体化同质管理,复用了原院区医院的患者医疗信息,集成了原院区医院的遗留系统,节约了成本。

郭红,张涵宇,王爱英,王倩,王碧晗,王慧宇,田宗梅,谈春荣[8](2020)在《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方法全面梳理和标准化医用耗材物资字典,建立标准分类编码;直接采用GS1条码或类GS1条码作为院内外医用耗材唯一追溯码,实现HIS医嘱扫码计费;植介入高值RFID智能柜配合供应商"备货制"、低值医用耗材RFID智能柜配合第三方SPD物流配送"定数包""零库存"管理;实现医院检验试剂全流程GS1条码追溯和实时库存监管;建立使用科室"科室库"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实时监管。结果初步建立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压缩低值医用耗材库存200万和检验试剂库存300万,实现植介入高值和计费医用耗材管理HIS医嘱计费实时消减库存,2016~2018年耗占比分别为39.16%、36.99%、35.87%。结论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和实践对医疗机构实现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袁梦[9](2020)在《智慧医疗视角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智慧城市建设构想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智慧医疗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智慧医疗对公立医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和医院运营管理等方面,智慧医疗的运用能够给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带来变革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医院资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而国内外研究智慧医疗的文献大多是关于医疗服务方面,关于资产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从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角度入手,研究智慧医疗对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方面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研究了智慧医疗发展所借助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探讨基于新兴技术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方式的变革。根据目前公立医院现状和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了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三大核心部分,一是公立医院资产预算管理,二是公立医院资产执行控制,三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考核评价,通过平台的设计落地,能够解决目前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串联起整个医院的资产管理流程,实现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智慧化,为各个公立医院推行智慧医疗提供理论借鉴。最后,提出公立医院智慧医疗下资产管理的未来发展愿景,未来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实现智能化、信息管理达到综合化,公立医院全方位、立体的实现资产管理的智慧化,达到智慧医疗所要求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目标,全面配合未来智慧医疗提供的先进医疗服务。

张玉玺[10](2020)在《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慢性化、医保目录范围扩大等因素导致我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同时,整体经济下行、企业负担加重,也使医保筹资能力难以延续之前快速增长的态势。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增幅普遍下降、基金支出增幅持续上升的现象愈发突出。随着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基金扩面增收的空间已所剩无几。目前,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1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在此深刻的大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医保支付方式是费用控制,规范和引导供方的医疗服务行为、需方的就医行为,调节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关系着医疗保险的平稳运行,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而会影响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医疗保险中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因此,选择何种医保支付方式使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更加科学合理、精准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医患双方道德风险的角度阐释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影响医疗服务供给方行为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上供需双方和支付方的行为特征,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医院、参保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分别探讨了当医院出现过度医疗、过度收费、诊疗不足和不当收费的道德风险时,参保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的策略选择。研究了当医疗保险机构分别采取预付制和后付制的情形下,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的最优支付水平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以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本文以北京市实施DRG付费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法计量回归模型,比较了DRG付费和单病种付费在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方面的实施效果。通过分析DRG付费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包括医药机构、医务人员、参保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进一步验证了以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可以作为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优先选择。在借鉴国外实施DRG预付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我国实施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三点:第一,在预付制条件下,要使医院采取诚实策略,则医保机构不能将定价压低到平均成本,而是应该使医院通过获利产生正向激励。第二,当医院不重视未来收益或治疗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后付制才会优于预付制,否则预付制将优于后付制。第三,DRG付费方式的控费效果明显,但与DRG医保定额支付标准的降幅相比,实际医疗费用的降幅偏小。本文创新点如下:一是得出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优于后付制的前提条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医保机构、患者、医院三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在医院重视未来收益、不同治疗手段的成本差异不大的条件下,以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二是提出我国医保支付机制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运用双重差分法模型评估了北京市DRG付费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虽然DRG付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降费效果,但是与DRG医保定额支付标准的降幅相比,实际医疗费用的降幅偏小,还需要其他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三是提出将DRG预付制实施的子系统纳入到医保付费全面系统工程的管控中。以DRG预付制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将狭义的DRG预付制实施的子系统纳入到广义的带量采购、医用耗材定价等系统工程的费用支付和管控中。

二、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MR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库存管理的研究
        1.2.2 关于医疗供应链研究
        1.2.3 关于信息化建设研究
        1.2.4 简要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医用耗材的概念
        2.1.2 零库存管理的内涵
        2.1.3 精细化管理内涵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精细化管理理论
        2.2.2 医疗供应链管理(SPD)理论
        2.2.3 库存理论
        2.2.4 供应商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MR医院耗材管理现状分析
    3.1 MR医院概况
    3.2 问卷设计及研究方法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回收
    3.3 MR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R医院医用耗材管理存在问题
    4.1 医院当前医疗耗材管理流程
    4.2 耗材供应阶段(S)管理存在问题
        4.2.1 供应商资质监管混乱
        4.2.2 缺少供应商评价体系
    4.3 耗材库存阶段(P)管理存在问题
        4.3.1 库存粗放化管理
        4.3.2 二级库管理缺乏监督
    4.4 耗材推送阶段(D)管理存在问题
        4.4.1 医护人员参与耗材监管
        4.4.2 耗材消耗缺乏监管
    4.5 耗材目录字典不规范
    4.6 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健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MR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改进措施
    5.1 基于SPD模式的耗材管理优化流程
    5.2 耗材供应阶段(S)管理优化措施
        5.2.1 对供应商资质实行信息化监督
        5.2.2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
    5.3 耗材库存阶段(P)管理优化措施
        5.3.1 优化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
        5.3.2 共享信息数据,健全二级库管理
    5.4 耗材推送阶段(D)管理优化措施
        5.4.1 实行主动配送和定制配取,减轻医护负担
        5.4.2 实现院内信息共享,一物一码实时监测耗材消耗
    5.5 强化产品信息维护,耗材目录字典标准化
    5.6 构建以耗材条形码为桥梁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5.7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调查问卷

(2)P公司体外诊断试剂西部区域市场的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 相关理论工具及研究综述
    2.1 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
    2.2 市场营销策略理论
        2.2.1 STP理论
        2.2.2 4Ps营销策略组合模式
    2.3 主要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方法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波士顿矩阵
    2.4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及评价
第三章 P公司营销环境及营销策略问题
    3.1 P公司概况
        3.1.1 P公司概况
        3.1.2 体外诊断产品营销情况
    3.2 宏观环境(PEST)分析
        3.2.1 “新医改”下的医疗政策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2.5 小结
    3.3 诊断行业环境分析
        3.3.1 国外诊断试剂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3.2 国内诊断试剂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3.3 基于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行业竞争分析
        3.3.4 小结
    3.4 P公司现行西区营销策略情况
        3.4.1 关于营销现状的访谈
        3.4.2 产品
        3.4.3 价格
        3.4.4 渠道
        3.4.5 促销
    3.5 P公司西区现有体外诊断产品营销策略问题
        3.5.1 产品类型及结构亟待完善
        3.5.2 市场定位欠缺科学分析
        3.5.3 产品定价不够灵活
        3.5.4 渠道管理需要整改
第四章 P公司西区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原因分析
    4.1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产品分析
        4.1.1 产品具体销售情况
        4.1.2 波士顿矩阵分类
        4.1.3 产品策略问题原因分析
    4.2 基于STP理论的策略分析
        4.2.1 根据西区经济和行为特点分析细分市场
        4.2.2 选择目标市场的原因
        4.2.3 改进市场定位
    4.3 P公司产品价格制定分析
    4.4 P公司营销渠道管理分析
第五章 P公司营销策略改进设计
    5.1 产品策略
        5.1.1 优化现有产品组合
        5.1.2 整合产品线
        5.1.3 拓展产品线
        5.1.4 产品品牌形象建立
    5.2 价格策略
        5.2.1 定价步骤
        5.2.2 定价方法
        5.2.3 改进价格
    5.3 渠道策略
        5.3.1 总代理制度的完善
        5.3.2 分销商的管理和开发
    5.4 促销策略
        5.4.1 针对经销商的促销
        5.4.2 针对销售人员的促销
        5.4.3 针对医院的学术促销
        5.4.4 针对专业人员的会议和口碑促销
    5.5 服务策略
        5.5.1 售前服务系统化
        5.5.2 售后服务标准化
        5.5.3 服务质量评估方案
    5.6 利用网络营销补充传统营销策略
第六章 P公司营销策略实施的保证措施
    6.1 制度与程序保障
        6.1.1 建立更高效完善的培训机制
        6.1.2 引入外部评估系统提高管理能力
        6.1.3 制定实施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6.2 人力资源措施
        6.2.1 加强队伍建设
        6.2.2 改善人才匹配
    6.3 企业文化培养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应当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记录

(3)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费用的诊断相关分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见缩略语说明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医院物流管理优化研究 ——以K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实际应用价值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述评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学术构想与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2章 医院物流管理的理论概述
    2.1 物流管理相关概念
        2.1.1 物流管理的含义
        2.1.2 物流成本管理理论
        2.1.3 物流质量管理理论
    2.2 医院物流管理概述
        2.2.1 医院物流目标
        2.2.2 医院物流管理的特征及作用
第3章 K医院的物流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K医院的基本情况
        3.1.1 K医院的简介
        3.1.2 K医院物流管理工作内容
    3.2 K医院物流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机构设置缺陷,管理效能与业务增长不匹配
        3.2.2 工作内容多,管理人员少
        3.2.3 物资内部管理与外部准入流程不规范
        3.2.4 仓储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第4章 K医院的物流管理问题优化方案
    4.1 K医院物流管理优化原则
        4.1.1 优化目标
        4.1.2 优化原则
    4.2 K医院物流机构设置优化
        4.2.1 塔形机构设置增加管理效能
        4.2.2 物流管理以资产管部门为核心
        4.2.3 梳理工作内容与人员分工
    4.3 K医院物流业务流程优化
        4.3.1 普通耗材物流流程优化
        4.3.2 高值医用耗材物流流程优化
    4.4 K医院外部物流流程与准入机制优化
        4.4.1 规范医疗物资准入流程
        4.4.2 区分供应链分类
        4.4.3 制定供应商考核机制
    4.5 K医院内部仓储物流信息化
        4.5.1 总库房的分类管理
        4.5.2 智能二级库房管理
        4.5.3 智能零库存的管理
        4.5.4 创新定制手术包管理
    4.6 SPD模式在K医院物流优化中的应用
        4.6.1 SPD模式简介
        4.6.2 SPD模式的争议
        4.6.3 K医院实施SPD模式的条件
    4.7 优化效果分析
第5章 K医院物流优化方案保障措施
    5.1 组织保障
    5.2 安全保障
    5.3 经费保障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青岛市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理论基础
    2.3 国内外文献回顾
    2.4 文献概览分析
第三章 绩效评价指标应用
    3.1 考核指标的形成
    3.2 指标应用
        3.2.1 考核基本原则
        3.2.2 考核主体与对象
        3.2.3 考核方法与评分方法
        3.2.4 考核内容
        3.2.5 考核周期和程序
        3.2.6 考核结果划分
        3.2.7 考核结果运用
第四章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评价评价结果
    4.1 市属公立医院基本情况
        4.1.1 市属公立医院资源配置情况
        4.1.2 市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量情况
        4.1.3 市属公立医院总体收支情况
        4.1.4 市属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情况
        4.1.5 市属公立医院成本控制情况
        4.1.6 市属公立医院资产负债情况
    4.2 市属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
        4.2.1 综合评分法
        4.2.2 TOPSIS综合评价法
        4.2.2.1 2016年TOPSIS绩效评价
        4.2.2.2 2017年TOPSIS绩效评价
        4.2.2.3 2018年TOPSIS绩效评价
        4.2.2.4 2016-2018年TOPSIS综合绩效评价
第五章 结论
    5.1 绩效考核引导成本费用有效控制,结构调整逐步优化
    5.2 绩效考核呈现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高
    5.3 绩效考核导致药占比下降,药品零加成政策效果初现
    5.4 绩效考核引导满意度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善
    5.5 科研产出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
    5.6 医疗服务效率有待提高,资源配置须进一步优化
    5.7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偿债能力有待提高
第六章 政策建议
    6.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升医院偿债能力
    6.2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增长幅度
    6.3 科学控制费用,优化收入结构
    6.4 加强成本管控,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6.5 强化考核结果执行,建立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奖惩措施
    6.6 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6.7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医院综合监管的科学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社区医院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Q医院积分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政策指引
        1.1.2 医院绩效管理的影响政策
        1.1.3 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社区医院绩效管理研究
        1.3.2 平衡计分卡与医院绩效管理
        1.3.3 积分制管理应用于绩效管理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2.1 社区医院绩效管理
        2.1.1 绩效管理
        2.1.2 社区医院
        2.1.3 社区医院经营特点
        2.1.4 社区医院绩效管理特征
    2.2 绩效管理模式比较
        2.2.1 目标管理法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
        2.2.3 360度反馈
        2.2.4 平衡计分卡
        2.2.5 积分制管理
        2.2.6 五种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2.3 平衡计分卡与积分管理在社区医院适用性分析
        2.3.1 平衡计分卡在社区医院绩效考核的适用性
        2.3.2 积分制管理在社区医院员工考核的适用性
        2.3.3 平衡计分卡与积分制管理的结合互补
第三章 Q社区医院绩效管理现状
    3.1 Q社区医院概况
        3.1.1 Q社区医院基本情况
        3.1.2 Q社区医院战略目标
    3.2 Q社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
        3.2.1 Q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概况
        3.2.2 平衡计分卡下的科室考核
        3.2.3 积分制管理下的人员考核
        3.2.4 绩效管理实施的基本流程
第四章 Q社区医院绩效管理分析
    4.1 Q医院绩效管理实施效果数据分析
        4.1.1 医院整体方面
        4.1.2 医院员工方面
        4.1.3 服务对象方面
    4.2 Q医院绩效管理有效性分析
        4.2.1 工作目标重点得到推进
        4.2.2 员工激励性有一定提升
        4.2.3 公益性建设进一步加强
        4.2.4 目标管理文化初步形成
    4.3 Q医院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4.3.1 绩效考核小组构成不合理
        4.3.2 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
        4.3.3 科室考核与个人考核分离
        4.3.4 个人积分动态反馈不及时
        4.3.5 管理环节缺少沟通与反馈
        4.3.6 绩效薪酬体系设计较滞后
第五章 Q社区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改进
    5.1 Q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5.1.1 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体系
        5.1.2 平衡计分卡下的积分制管理
    5.2 Q医院战略地图绘制
        5.2.1 战略地图绘制必要性
        5.2.2 Q社区医院战略地图
    5.3 Q医院科室考核指标设计
        5.3.1 临床科室
        5.3.2 医技科室
        5.3.3 药剂科室
        5.3.4 行政管理科室
    5.4 Q医院个人积分管理制度设计
        5.4.1 积分管理考核内容设计
        5.4.2 个人层面绩效分配
        5.4.3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第六章 绩效管理体系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
        6.1.1 成立专门化考核团队
        6.1.2 组织员工绩效考核培训
        6.1.3 建立逐级考核逐级负责体系
    6.2 制度保障
        6.2.1 灵活动态调整积分标准
        6.2.2 增加非经济层面奖励措施
        6.2.3 对优秀人才进行重点激励
    6.3 流程保障
        6.3.1 进行积分情况定期公示
        6.3.2 加强双向性沟通与反馈
        6.3.3 定期进行考核效果分析
    6.4 技术保障
        6.4.1 建立信息化绩效管理系统
        6.4.2 打通医共体信息网络建设
        6.4.3 构建网络化社区互联平台
    6.5 文化保障
        6.5.1 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导向
        6.5.2 构建和谐互助的团队绩效文化
        6.5.3 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组织文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
        7.2.2 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问题与需求
    1.1 通过信息的高度共享,支撑多院区医院一体化管理
    1.2 通过信息系统优化、统一各院区服务模式
2 信息系统构建
    2.1 建立高度共享的基础数据管理平台
        2.1.1 建立主数据管理系统
        2.1.2 建立患者主索引管理系统
    2.2 建立服务于多院区的云平台和数据中心
        2.2.1 建立多院区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
        2.2.2 建立多院区医院的运营数据中心
    2.3 临床信息系统的改造
    2.4 建立基于运营数据中心的BI系统
    2.5 患者服务平台的整合和优化
    2.6 建立覆盖多院区一体化网络
3 实践与成效
4 讨论
5 结语

(8)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目标和方法
    1.1 基于GS1唯一条码追溯的植介入高值耗材管理
    1.2 基于RFID智能耗材柜的植介入高值耗材管理
    1.3 基于第三方SPD“定数包”的低值耗材管理
    1.4 基于信息流、实物流、医嘱流实时监控的“科室库”耗材管理
    1.5 基于RFID智能低值耗材柜的普通耗材管理
    1.6 基于拟GS1条码追溯的检验试剂管理
    1.7 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全流程信息管理
2 结果
3 讨论

(9)智慧医疗视角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资产管理理论
        2.1.1 资产管理基本理论
        2.1.2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2.1.3 全寿命周期理论
    2.2 智慧医疗理论
        2.2.1 智慧医疗相关概念
        2.2.2 智慧医疗发展历程
        2.2.3 智慧医疗视角下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
第三章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3.1 公立医院资产的主要构成
        3.1.1 流动资产
        3.1.2 固定资产
        3.1.3 无形及其他资产
    3.2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3.2.1 资产预算管理问题
        3.2.2 资产执行管理问题
        3.2.3 资产管理效率评价问题
第四章 基于智慧医疗搭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平台
    4.1 智慧医疗借助的关键技术
        4.1.1 物联网技术
        4.1.2 大数据技术
        4.1.3 云计算技术
    4.2 资产管理方式变革
        4.2.1 基于RFID技术的资产管理方式
        4.2.2 利用大数据技术资产管理方式
    4.3 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平台的核心
        4.3.1 资产管理平台—预算管理
        4.3.2 资产管理平台—执行控制
        4.3.3 资产管理平台—考核评价
第五章 智慧医疗视角下资产管理平台发展愿景
    5.1 以智慧云为载体的信息管理
        5.1.1 丰富系统对接新医改
        5.1.2 依托大数据管理
        5.1.3 优化智慧医疗产业链发展
    5.2 资产管理智能化
        5.2.1 物资管理系统(SPD)流程化
        5.2.2 借助RFID技术对接医院HIS系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附录1
    附录2

(10)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医疗保险制度
        1.2.2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1.2.3 DRG
    1.3 研究现状
        1.3.1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道德风险与分类比较
        1.3.2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不同选择与实施效果
        1.3.3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博弈分析与DRG预付制
        1.3.4 述评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1.4.3 技术路线图
        1.4.4 创新点
第2章 医保支付方式的理论基础
    2.1 风险分担与政策激励
        2.1.1 风险分担
        2.1.2 政策激励
    2.2 第三方支付、道德风险与费用分担
        2.2.1 第三方支付与患者的道德风险
        2.2.2 患者的道德风险与医疗费用分担
    2.3 委托代理与供方诱导需求
        2.3.1 声誉物品与市场垄断
        2.3.2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
        2.3.3 供方诱导需求的理论解释
        2.3.4 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复博弈视角下医保支付方式的模型分析
    3.1 医保支付方式的博弈模型框架
    3.2 供方道德风险的博弈约束条件
    3.3 医保预付制与后付制的最优价格
    3.4 DRG预付制优于后付制的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证分析:以DRG付费为例
    4.1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发展进程
        4.1.1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变迁
        4.1.2 国内对DRG付费的试点
    4.2 DRG付费与单病种付费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4.2.2 双重差分法的回归结果
        4.2.3 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4.3 DRG付费对医保支付相关方的影响分析
        4.3.1 医疗机构
        4.3.2 医务人员
        4.3.3 参保患者
        4.3.4 医保经办机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5.1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探索
        5.1.1 美国
        5.1.2 德国
        5.1.3 英国
        5.1.4 其他国家
    5.2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经验借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6.1 打好实施基础
    6.2 完善配套要件
    6.3 转变角色定位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R医院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研究[D]. 梁爽.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9)
  • [2]P公司体外诊断试剂西部区域市场的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谭淼.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3]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住院费用的诊断相关分组研究[D]. 姜小康. 山东大学, 2020(04)
  • [4]医院物流管理优化研究 ——以K医院为例[D]. 林万超.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青岛市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研究[D]. 庞卫博. 青岛大学, 2020(02)
  • [6]社区医院绩效管理研究 ——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Q医院积分制实践[D]. 李喆琦. 南京大学, 2020(04)
  • [7]多院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研究[J]. 李桂祥,王亮,李宗芳,姬娜. 中国医疗设备, 2020(02)
  • [8]基于多模式物流管理的医用耗材全流程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J]. 郭红,张涵宇,王爱英,王倩,王碧晗,王慧宇,田宗梅,谈春荣. 中国医疗设备, 2020(01)
  • [9]智慧医疗视角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袁梦.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10]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D]. 张玉玺.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医院检验耗材信息网络的管理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