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寄语《人事与人才》停刊时(论文文献综述)
吴自力[1](2016)在《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红色新闻史上,关于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报人群体研究,解放后由于受到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加之当时斗争环境的特殊,没有齐全的文献资料传世,使相关研究一直没有受到新闻史学界的重视。尽管南方局的研究在本世纪初一度有所勃兴,但关于南方局领导下的报人群体研究依然付之阙如。本文尝试走近这个被历史风尘有所遮蔽的群体,再现当年南方局领导下的报人群体文章报国为党的忠贞与不凡。在这个群体当中,周恩来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和灵魂,胡愈之、邹韬奋、恽逸群、范长江、夏衍等是居功甚伟的标杆人物,他们行为世范,有力地凝聚和推动了南方局报人的团结,扩大了中共在国统区的影响。而国新社和“青记”是中共在新闻界的两大执行机构,由于即便是抗战期间,中共都不能以任何名义公开出现在国统区,国新社和“青记”成为中共在国统区新闻界的发声平台和传声筒,它们在一段时间内和中共地下组织一起,构筑了一个严密而又稍显安全的国统区中共报人共同体。除此之外,南方局还在恽逸群、范长江、陆诒等人的努力下,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开办新闻学院,确保新闻战线的新力量源源不断。为了有效斗争,南方局报人分为三条战线活跃在国统区。第一条战线是公开的中共报人,时刻准备着为事业而牺牲;第二条战线则是以左翼面目出现的报人,他们或成建制打入各类报纸,或是直接掌握报纸版面为中共摇旗呐喊;第三条战线的则是隐藏真实身份的报人。“三线分布、遍地开花”的战略部署,既落实了中共中央“隐蔽精干、以待时机”的方针,也大大提高了南方局报人工作的安全性和斗争的韧性。对于南方局报人而言,多重身份、流动办报,不过是投身革命的手段与途径,为党效命的中共党员才是他们不变的底色。尽管解放之后,南方局报人的经历大多坎坷,但他们的新闻成就仍在历史深处熠熠生辉,他们的办报基因仍在今天的新闻界载沉载浮。
朱继东[2](2013)在《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文中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成为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新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新时期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不仅“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误思潮在中国大行其道,历史虚无主义等在国内曾销声匿迹的有害言论也借机沉渣泛起,再加上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凸显,使我们面对的挑战、考验和冲击前所未有,而意识形态是首当其冲。这一切都对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在已经完成的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不少领导干部存在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问题。出于意识形态理论发展与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双重需要,本文立足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采用历史和逻辑发展的双重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整理,阐述了意识形态能力的萌芽、发展,力图真实展示意识形态能力的丰富内涵以及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意识形态能力概念、发展脉络、基本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第一次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并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本文认为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和破解现实难题等建立强大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价值自信,通过建立、巩固和弘扬体现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感召、激励、引领作用,团结、动员、指引国民齐心协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文化制度,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或者对立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而奋斗的能力。在阐明意识形态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加强意识形态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概念从列宁时期萌芽到毛泽东时代发展,再到新时期成为时代的呼唤和广大领导干部的期待,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三大考验的同时,也有着苏共亡党、卡扎菲、查韦斯等国内外的不少经验、教训可以借鉴,并面临着不少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等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迎来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的春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和人类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对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具体运用和丰富发展,是执政能力的核心,是破解当前很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真正得到重视,“中国梦”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张雪峰[3](2004)在《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括报纸、期刊和图书在内的出版物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历经晚清、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福建近代出版业,为推动福建近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形态,主要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文章以政治变迁为研究视角,对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规律予以详尽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内容包括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创始、调整、发展、繁荣和终结。历史经验表明,福建近代出版业发展形态最好之时,首先是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促成的;而福建近代出版业的衰落乃至消亡,也与政治变迁有着直接的关系。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历程至少予以我们两点启示:其一,政治变迁是决定福建近代出版业兴衰的首要因素;其二,民间出版主体的存在是近代福建乃至近代中国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苏仁华[4](2001)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寄语《人事与人才》停刊时》文中研究指明
二、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寄语《人事与人才》停刊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寄语《人事与人才》停刊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一)关于南方局的研究 |
(二)关于南方局领导下的报纸研究 |
(三)关于南方局报人及其群体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 |
四、概念辨析 |
(一)南方局 |
(二)报人和群体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南方局报人群体的形成 |
一、萌芽(1931—1937) |
(一)恽逸群与上海“记者座谈” |
(二)胡愈之与《世界知识》特约作者 |
二、发展(1937—1949) |
(一)范长江壮大“青记”和国新社 |
(二)夏衍创建并发展《救亡日报》事业 |
(三)《新华日报》在重庆不断壮大“友军” |
三、成因试析 |
(一)抗战军兴、国共合作是前提 |
(二)苏联援助是必不可缺的外部条件 |
(三)战时通货膨胀、失业问题是经济诱因 |
(四)激烈的报业竞争提供了生存土壤 |
(五)过硬的专业素养是内在优势 |
第二章 南方局报人在国统区的组织布局 |
一、组织核心:周恩来 |
(一)周恩来的宣传布局 |
(二)周恩来的用人方针 |
(三)周恩来的办报策略 |
二、三线布局 |
(一)“左”倾冒进导致的惨痛历史教训 |
(二)南方局报人的三线办报 |
(三)“以社会的方式进行的”第三条战线办报 |
三、组织管理 |
(一)管理方式 |
(二)后备力量的培养和积蓄 |
第三章 南方局报人的群体特征 |
一、整体面貌分析——以重庆《新华日报》、香港《华商报》(复刊时期)、《救亡日报》和国新社为例 |
(一)性别比例 |
(二)籍贯分布 |
(三)留洋情况 |
(四)中共党员所占比例 |
(五)学历和年龄 |
二、共通的精神气质 |
(一)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
(二)知识分子的浪漫情怀 |
三、基本的办报共识 |
(一)以“讲真话”为核心 |
(二)报纸“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 |
四、多元的职业身份 |
(一)流动办报 |
(二)多重身份和多种工作 |
第四章 南方局报人的新闻实践 |
一、以专业精神办革命报刊 |
(一)精心开展报纸经营工作 |
(二)战地新闻蓬勃开展 |
(三)新闻创新有声有色 |
(四)与读者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 |
二、新闻宣传和统战工作互为表里 |
(一)新闻界的统战工作 |
(二)跨界别的统战工作 |
三、新闻宣传服从政治需要 |
(一)坚持党性原则 |
(二)新闻服从政治 |
第五章 南方局报人群体的消退及其办报基因的传承 |
一、消退(1949—1957) |
(一)报纸改组 |
(二)报人星散 |
二、消退历史背景初探 |
(一)“执政后的不适” |
(二)“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受到批判 |
(三)民营报业的消失 |
三、南方局报人办报基因的赓续——以《南方日报》创刊为中心的考察 |
(一)南方日报首任总编辑为什么是曾彦修 |
(二)原华商报人的转变与适应 |
(三)南下干部和原华商报人的关系 |
(四)《南方日报》风格的形成 |
结语:历史坐标中的南方局报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重庆《新华日报》报人情况统计简表 |
《救亡日报》报人情况统计简表 |
《华商报》(复刊时期)报人情况统计简表 |
国新社社员情况统计简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2)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呼唤 |
一、 加强意识形态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二、 国内外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
三、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理论的起源、波折和演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起源和提出 |
二、 “意识形态”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波折 |
三、 “意识形态”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 |
一、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及其在《莱茵报》的革命斗争 |
二、 完成向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马克思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闪光思想和里程碑意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 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
二、 从创办《新莱茵报》到总结法国革命的经验教训 |
三、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资本论》 |
第二章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
第一节 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一、 恩格斯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并成功实践 |
三、 从列宁到斯大林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探索 |
第二节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向历史新高度 |
一、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和最早提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 毛泽东关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的思想 |
三、 毛泽东强调意识形态的鲜明阶级性、相对独立性和极端重要性 |
第三节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内涵变化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遭受巨大冲击 |
二、 意识形态能力问题的提出和发展 |
三、 意识形态能力的内涵和变化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面临三大考验 |
第一节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
二、 全球化的特点和本质 |
三、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二节 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本质 |
三、 市场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三节 网络化的巨大冲击和对中国的巨大挑战 |
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
二、 微博兴起背景下的网络传播特点 |
三、 网络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 |
第四章 国外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苏共亡党的意识形态教训及时代警示 |
一、 领导层的背叛是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 |
二、 国内外多种错误思潮泛滥危害巨大 |
三、 新闻舆论的失控甚至反动加速亡党进程 |
第二节 自我背叛导致卡扎菲走向灭亡的根源和警示 |
一、 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国家的巨大转变的深层原因 |
二、 卡扎菲对理想信念的自我背叛后果严重 |
三、 卡扎菲走向自我毁灭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
第三节 查韦斯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做法和启示 |
一、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21 世纪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二、 带领民众学习马列着作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
三、 查韦斯敢于反对美国霸权向全世界普及了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从十个方面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
第一节 坚定信仰、加强学习构建价值自信 |
一、 以领导干部道德为抓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能力 |
二、 以纠正错误倾向为抓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增强引导社会思潮的能力 |
三、 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抓手,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建设价值自信的能力 |
第二节 拒腐防变、调查研究团结共创伟业 |
一、 以清除不合格党员为抓手,加强纯洁性建设,增强主动拒腐防变的能力 |
二、 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三、 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抓手,加强统一战线建设,增强团结共创伟业的能力 |
第三节 坚持原则、尊重民意抵制渗透演变 |
一、 以真实性原则为抓手,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掌控舆论阵地的能力 |
二、 以通达社情民意为抓手,加强六大能力建设,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
三、 以坚持共同富裕为抓手,加强市场经济研究,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
四、 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为抓手,加强国际问题研究,增强反和平演变的能力 |
结论 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尝试用理论指导现实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学术史的回顾 |
三、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
第一章 晚清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创始 |
第一节 传教士与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发端 |
一、 传教士在1860年以前的出版活动 |
二、 福州美华印书局及其他图书出版机构 |
三、 传教士的报刊出版活动 |
四、 传教士出版活动的社会影响 |
第二节 近代国人自营出版业的兴起 |
一、 近代国人自营印刷出版业的概况 |
二、 民间报刊出版业的兴起 |
三、 官办出版业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福报》:民间报刊出版业的个案分析 |
一、 黄乃裳与《福报》的创刊 |
二、 《福报》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报刊与清末革命思潮的传播 |
一、 革命报刊的兴起 |
二、 《建言报》 |
三、 《民心》月刊 |
第二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调整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福建出版业 |
一、 报刊出版业的起落 |
二、 图书出版业的概况 |
第二节 各军阀政权对报刊出版业的迫害 |
第三节 《福建劝业杂志》与经济报刊的发展 |
一、 提倡实业救国 |
二、 主张实业治闽 |
三、 对劝业会进行介绍与推广 |
四、 关于福建物产和出口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出版传播 |
一、 新思想新文化的输入 |
二、 《闽星》的创办 |
三、 马克思主义在福州的传播 |
四、 《岩声》与马克思主义在闽西的传播 |
五、 集美学校的出版活动 |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国统区报刊出版业的发展 |
一、 国民党党部创办的报刊 |
二、 政府部门创办的报刊 |
三、 民间人士及华侨创办的报刊 |
第二节 福建协和大学的出版活动 |
一、 福建协和大学创办的报刊 |
二、 福建协和大学出版的图书 |
第三节 闽西等革命根据地的出版业 |
一、 闽西列宁书局与苏区的图书出版活动 |
二、 闽西苏区出版的革命报刊 |
第四节 十九路军在闽期间的出版活动 |
一、 《国光日报》 |
二、 《挺进》杂志 |
三、 福建人民政府与《人民日报》的创刊 |
四、 福建人民政府出版的图书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繁荣 |
第一节 永安战时出版业的繁荣 |
一、 战时永安的出版环境分析 |
二、 进步图书出版业 |
三、 进步报刊出版活动 |
第二节 改进出版社与东南出版社 |
一、 改进出版社 |
二、 东南出版社 |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永安进步报刊出版业 |
一、 董秋芳与《新语》副刊 |
二、 羊枣与《国际时事研究》 |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的战时出版检查与“永安大狱” |
一、 福建省图书杂志审查处 |
二、 “永安大狱” |
第五节 闽西、闽北的战时报刊出版业 |
一、 闽西地区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
二、 闽北地区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
第六节 沿海地区的战时报刊出版业 |
一、 厦门、漳州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
二、 福州、莆田、泉州等地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终结 |
第一节 抗战胜利初期的福建出版业 |
一、 报刊出版业的发展 |
二、 《星闽日报》的创刊 |
三、 图书出版业的概况 |
第二节 革命出版力量的壮大 |
一、 革命报刊出版概况 |
二、 《骆驼月刊》 |
三、 《大众报》 |
第三节 福建近代出版业的衰亡 |
一、 众多出版人才和作者资源的流失 |
二、 国民党政府的灭亡与福建近代出版业的终结 |
余论: 对历史经验的两点思考 |
一、 政治变迁是决定福建近代出版业兴衰的首要因素 |
二、 民间出版主体的存在是近代福建乃至近代中国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
福建近代出版业大事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寄语《人事与人才》停刊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中央南方局报人群体研究[D]. 吴自力. 暨南大学, 2016(04)
- [2]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D]. 朱继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3]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D]. 张雪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 [4]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寄语《人事与人才》停刊时[J]. 苏仁华. 人事与人才,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