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杨雨婷[1](202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龙跃苑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城市发展更加关注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注重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大量分布在社区中的消极空间降低了生活品质,影响社区活力,同时消极空间作为存量空间,也是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增加城市多样性的“潜力股”,因而激活并利用社区消极空间的活力成为当下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北京市的经适房社区存在规模过大、配建设施不足的问题,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区位与居民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区外部空间逐步消极化,生活气息缺乏、功能设施单调,已无法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亟待更新。本文基于文献阅读,梳理了城市更新概念的发展与微更新的特征,并对北京市经适房社区发展概述和国内外社区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北京市5个经适房的调研比对后发现问题具有共性,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龙跃苑社区,进行深入的调研和走访,分析社区中的空间现状和居民需求,以空间消极性为界定原则,以正规性和空间功能为属性对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进行分类,进而总结归纳了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的类型和特征。依据总结的现状问题与活化原则,以城市微更新的方法,从消极正规性空间活化和消极非正规性空间活化两个方面对各类型的社区消极空间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改造策略。最后对龙跃苑社区的消极空间进行活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期探究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的活化更新改造方法,为将来经适房社区的改造研究提供可复制性经验。
王腾[2](2021)在《财产犯罪财产损失评价体系研究 ——以对价型诈骗为蓝本》文中研究说明在财产犯罪中,财产损失的判断与计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特有的数额犯的立法模式下,财产损失的有无及其大小不仅直接决定着罪与非罪,也紧密地关系着法定刑区间的选择与宣告刑的确定。可以说,如何确定财产犯罪的财产损失历来是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关注的重点。然而,在财产损失评价理论研究不断繁荣发展的同时,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之间却呈现出明显的分离与割裂的状态。这主要表现为,财产犯罪保护法益一体化建构理论趋向与司法实践区别对待的现实、使用权价值全面保护的理论立场与司法实践有限保护的现实、以外观主义阻却犯罪的理论建构与司法实践坚持事后不可罚的现实以及目的区分的理论体系与目的混合的司法现实。基于此,如何看待这种分离与割裂,进而如何走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便成为财产犯罪财产损失评价体系研究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从财产损失的概念来看,所谓财产损失就是以一定的逻辑框架计算出的被害人财产的减少数额。因此,在生活经验意义上,财产损失评价就是“算账”。既然是“算账”,那么首先就需要确定计算的公式,其次再将公式中的未知数逐一带入,进而计算出财产损失的数额。在财产犯罪中,财产损失的计算公式取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即个别财产亦或整体财产。如若保护的法益为个别财产,则计算公式为“财产损失=被害人因盗窃、欺骗等行为失去的财物的价值”;而如若保护的法益为整体财产,计算公式则为“财产损失=被害人因盗窃、欺骗等行为失去的财物的价值-被害人因前述行为获得的对价。”这便是司法实践中争议纷纷的对价能否扣除的问题。然而,财产犯罪保护法益的确定绝非随意之举,而是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内涵。在财产犯罪中,以有无瑕疵同意形成了的合同有效与无效的不同效果,决定了被害人获得的对价是否具有法律上的依据,进而决定了不同侵犯财产行为的实质风险。因此,我国财产犯罪也应区分对个别财产的犯罪与对整体财产的犯罪,并适用不同的财产损失计算公式。在盗窃、抢劫等不存在瑕疵同意的场合,因不存在有效合同,被害人无法获得对价的所有权,因此盗窃、抢劫行为的实质风险就是转移的财物,保护法益理当为个别财产。而在诈骗、敲诈勒索等存在瑕疵同意的场合,合同有效,被害人可以获得对价的所有权,因此诈骗、敲诈勒索的实质风险就是转移财物与所得对价的差额,保护法益当为整体财产。在财产损失的计算公式中,不可或取的未知项是被害人的财产及其价值。对此,刑法通说认为被害人的财产应同时具备合法性与经济性。然而,既有的讨论总是关注于合法性的判断,而少有关注经济性的确定。以使用盗窃案件的分析为观察对象,可以发现被害人的财产早已溢出了既有财产的范畴,而包含了未来可得利益。将未来可得利益纳入被害人财产范围具有相当地合理性,但须坚守相对确定性的基本原则和刑事的证明标准。具有相对确定性的可得利益与等同于财产损失的危险具有相同的构造与功能,即都是实质性保护被害人的财产。因为财产既是现在的,也是未来的。在财产损失的计算公式中,作为选择性未知项的是被害人所获得的对价。被害人从行为人处获得的对价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既可能是合法财物,也可能是违禁品;既可能是自己的财物,也可能是他人的财物。何种对价可以纳入计算公式进行扣减是刑法必须甄别的内容。以法律经济财产说出发,违法的对价自不应纳入计算公式,但能够包含他人的财产则涉及刑法应该如何对待外观主义及其制度的问题。外观主义的学说性及其相关制度的形式要件性决定了,以外观主义实质限缩欺诈行为必将面临着欺诈行为定型性丧失的危机。同时,外观主义也未改变欺诈行为本身的违法性。片面地以外观主义排除欺诈行为的存在,不仅误解了外观主义损害分配的功能定位,也会与现有的刑法规定相冲突。而在财产损失的评价范围中纳入外观主义,则不仅会引致“善意民法衡平,恶意刑事处罚”的保护必要性与保护力度倒挂现象的出现,还将面临着因评价不足而存在处罚漏洞与以牺牲处分行为要件与素材同一性要求为代价弥补处罚漏洞的两难困境。财产损失的结算,除应以会计原则确认结算标准外,还应以交易关系区分划定结算财产的范围。行为人给付的他人的财产不是适格的对价。在对价价值的计量中,除了达成所愿以市场价值计量外,还存着得非所愿的目的落空情形。在双方交易中,为个人化财产损失理论;在单方给付中,则为社会目的落空理论。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打破“个人化财产损失”与“社会目的落空”的理论界限,构造出一种普适性的目的落空理论。但既有的尝试总是矛盾重重,或无法解释正常交易,或架空客观经济衡量、亦或导致体系内外的不均衡。究其实质,在财产损失的理论建构中,无论是单方给付还是对待给付都被视为存在对价的等价交易。在等价交易的原理下,作为对价的社会目的与作为对价的财物必然互斥的。个人目的需依附于财产而存在,因此,其与社会目的也是互斥的。对此,应重视法律—经济财产说的法律侧面,将社会目的视为被害人有效同意的前提条件,并重新审视个人目的的客观结算功能,从而形成结合个人目的考量的客观财产价值结算与结合社会目的考量的值得刑法保护判断的新双层次结构。以上建构的财产犯罪财产损失评价体系不仅具有理论上的逻辑一惯性,也具有着强大的实践使用性。在二维码案及其变形案件中,该体系有助于在区分网络交易支付不同交易关系的前提下,为所有涉网络支付的财产犯罪损失评价提供一个统一的结算体系、流程与方法。而在骗取经济适用房及其同类案件中,该体系不仅有助于解释司法实践为何有意区别对待同样是骗取社会福利的不同类型的行为,也有助于为被害人财产、对价及其价值判断提供清晰的可遵循的标准。
张旭文[3](2021)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当前我国进入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向平衡、充分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在诉求缩小城乡、阶层差距,诉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制度是城市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兜底”制度。而城市弱势阶层又以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主体“农民工”为主,为此,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分析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问题,以保障性住房制度为问题的“纽结”,关联到城乡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双向互动问题,从而跳出了城市谈城市保障房、跳出了保障房制度本身谈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可以使研究更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过程中存在的“有效性不足”问题,以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分析视角,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发生和变革的逻辑,并得出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在市场发育不完全情况下,我国以“政府引导市场”模式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复杂化,这种模式的路径依赖,使我国保障性住房供求结构失衡,供给有效性不足,为此,启用“市场引导政府”的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达到有效供给目标的交易成本,增强保障性住房制度效率。在交代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理论与方法、以及回顾已有的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见第1章、第2章),本研究主要涵盖以下内容: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历史与制度变迁逻辑(见第3章)。通过梳理我国保障性住房形成和改革的历程,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逻辑: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体制的形成,是伴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发生和发展,它遵循着与我国住房市场化、商品化改革的互动逻辑。通过我国住房改革和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历史变迁,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政策的路径选择及其成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向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基本的主导力量还是政府通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垄断,利用不完全的市场,发挥强有力的经济介入和控制作用的过程,即外界称之为“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的实施过程,由此,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基本上可定位为“政府引导市场”模式。第二,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现实困境及制度原因(见第4章)。在相关政策文献和研究文献梳理和现实调研的基础上,设计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内容涵盖量的标准、质的标准以及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标准。以此评价内容为评价标准,发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性”是充分还是不足,找出与供给“有效性充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主要以制度经济学为分析框架,分析保障性住房存在供需不平衡,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原因,并以制度设计为手段,旨在打破过度通过行政权力配置保障性住房的旧制度路径依赖,形成市场配置保障性住房,以顺应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一主要矛盾的破解所需,以及改变当前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追求高速度忽略内涵式发展之弊端。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实证研究(见第5章)。通过模型分析,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以及与保障性住房住户满意度问题,实证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我国保障性住房原有的政府引导市场模式已经造成了一定保障房效率不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模式来重新引导保障房的保障职能。第四,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变革的个案分析(见第6章)。通过分析重庆模式、上海模式和丰城模式三个典型案例,及其模式产生的制度逻辑,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可资为借鉴的经验。三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破解了保障性住房制度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制度运行交易成本增大,而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有效性不足甚至无效率供应的尴尬局面,其通过制度变更形成现有模式的内在的动力,是相关主体对于超额剩余,即“租”的寻求以及对于制度运行过程中交易成本减低需求的行为反应。第五,我国保障性住房改革关键制约因素与“市场引导政府模式”路径转向(见第7章第8章)。在前述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不足及制度原因的现实问题梳理基础上,提炼出导致供给有效性不足的核心制度因素,结合前述案例经验,论证了“政府引导市场”的改革模式要发挥较好的效率,其前提是政府掌握的信息存在非滞后性,而现实中政府的决策滞后于市场机制的反应能力,导致保障性住房在受惠主体的甄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结构(安居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还是特租房等)和布局、投资结构和方式等,均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更充分、更有效供给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必须通过制度的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实施效率,打破行政权力主导保障性住房建设而发生偏差的体制机制之弊,充分研究市场规律和市场供求,从而打破“政府主导市场”模式的路径依赖,向“市场主导政府”的新的改革路径转型。在明确了市场引导政府的大的改革方向后,本研究对于与市场导向相关联的产权问题、大数据赋能问题、交易的信用问题等,以制度经变迁的内在机理为分析框架,作了较深入剖析和制度设计的探索。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融通,历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甚至出现局部无效供给现象;第二,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形成及改革的历史逻辑在于政府引导市场。第四,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应该是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保障性住房相关主体交易成本的节约行为选择是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为此,提出的制度建议是:契合新时代平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诉求,改革的主导价值应该是激发相关主体的内生力量主导制度变迁。为此,未来改革的总方向应该是市场引导政府,即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须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为此要在产权改革、法制环境建设、大数据赋能等方面,为市场机制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更加有效”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论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通过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研究保障性住房供给问题;第一次从供给“有效性”的问题出发,系统研究保障性住房制度变迁的逻辑并提出改革的思路。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体现在:对于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史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的四重悖论问题的提出;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诉求下顺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市场引导政府”路径转向;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壁垒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以促成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降低,从而使保障性住房回归“可负担性”本来定位,等等。
刘梦薇[4](2021)在《经济适用需求导向下F房地产公司成本企划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苏乏力,我国正处于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的经济结构转型期。建筑行业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十九大会议上确定了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调,即提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以此基调所执行的调控手段和基本政策持续至今,并大概率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大幅变化。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房地产公司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至2020年6月,本年内破产房地产公司数量高达208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建安成本的急剧增加,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利润随之不断降低,房地产企业不得不纷纷宣告破产清算。重庆市商品住宅市场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需求端刺激,忽略了供给侧改革,从而导致供需错配现象突出。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选取了一小型房地产企业作为案例公司,该案例公司地处重庆市一周边区县,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该公司进行成本企划研究,以期弥补成本企划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空缺,并希望能够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控提供一点启发。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国内外关于成本企划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了梳理整合,接下来将理论基础与应用方法进行了一一列举,然后本文将F房地产公司作为案例企业,在分析了该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同时基于F公司的经济适用需求导向及成本领先战略,为其引入了成本企划设计,依照成本企划的流程,将F公司某一新开发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最终得出成本企划模式在降低F公司成本的目标上行之有效的结论。最后,本文在为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完善政策法规的建议后,为当前面临生存挑战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提出实施成本企划的建议,虽然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仍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与参考方向。
薛洁[5](2020)在《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梳理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相关理论、综述既有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保障房建设和维护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描述,在对现实的考察中发现,我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面临资金供求矛盾、资金层次性较低、资金筹措模式单一、资金循环路径不畅通、缺乏资金管理与支持、多重资金风险隐患的困境。其次分析造成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困境的一般性成因与特殊性成因。对保障房属性认识不充分、惯性控制机制作用、利益表达驱动、有限的土地供应、缺乏资金运作环境、资金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的一般性成因。其中土地因素是保障房建设必备基础条件,土地出让净收益作为保障房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地方政府达成利益目标的主要手段,对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的产生具有关键影响。因此通过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及动态面板模型以验证地方政府利益表达与保障房支出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财政相对规模的扩大抑制了地方政府的保障房支出行为,保障房支出行为受限于地方政府的利益表达,并且在东部、中部地区更为显着。为增强保障房支出行为的效果,应注重对地方政府利益表达的协调,将土地财政相对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成因的特殊性表现为,保障房建设资金缺乏对不同类型保障房融资方式的匹配,保障房维护资金忽视了对保障对象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以加快保障房项目资金回收。最后针对中国实际并参考国外经验,提出摆脱资金困境的建议。应基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保障房、资金运作不同阶段的特点,重塑利益表达与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和维护的积极性。加快完善保障房资金运作配套管理支持机构及制度、金融市场与法律法规建设,为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运作构建更为优化的外部环境。多举措助力、多方合力实现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保障房事业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论文从保障房建设和维护两个视角、供求两个方面分析,揭示了我国保障房资金的困境及其原因,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反映现实。提出以利益协调为突破口,促进形成我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良性循环。基于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的一般性成因及特殊性成因逐一提出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卜聪聪[6](2020)在《昌平区保障性住房需求量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为北京市城乡建设发展绘制蓝图,《规划》中六次提到昌平,为未来一段时间昌平住房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下昌平的住房专项规划,立足本区特征、精准匹配供需、供应结构科学合理,为优化全区住房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径。而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是改善住房问题的关键,政府的住房政策也将以此为主体。因此,从住房公平角度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是昌平区针对住房问题的重要工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主要针对于昌平区基本住房的保障问题,从保障性住房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主要研究对象保障性住房概念、体系及相关理论依据,坚持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原则,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保障性住房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并且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收入水平在昌平区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方面的重要性,应用将单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变权重组合的方法对昌平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进行预测,然后根据保障性住房的准入政策中的收入标准确定昌平区以收入为标准的住房保障比例,再结合由昌平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得出的以面积为标准的住房保障比例选择较小者作为最终的昌平区住房保障比例。通过2010-2018年的人口历史数据预测昌平区未来几年的人口总户数从而确定昌平区保障性住房的潜在需求量,再根据住房消费比的相关数据得出昌平区保障性住房的有效需求量,两者相减得出昌平区保障性住房的实际需求量。最终进行结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2018年以前(后)根据综合对比确定的住房保障比例都是按照数值相对较小的以面积(收入)为标准的保障比例。(2)随着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逐年增大按面积标准确定的保障户比例相对减少而昌平区的人口总户数逐年增加因此测算出的昌平区保障性住房的实际需求量没有明显的变化。(3)当收入水平以及住房均价均上升时,保障性住房的申请限制条件并没有随之调整。最终根据各项研究结果提出昌平区保障性住房以需求为导向的政策建议。本文构建更加精准的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模型,首先可确保政府能够更充分掌握昌平区未来几年保障性住房的实际需要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具有昌平区特色的保障性住房建议,引导昌平区居民科学租房购房,政府按照保障性住房的预测结果制定供给策略以保障需求,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监管,从而引导保障性住房市场健康地运行。图5幅,表32个,参考文献58篇
王海荣[7](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汤顶华[8](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郑云峰[9](2014)在《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量不足、住房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状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2013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就住房问题开展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权益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经济理论为指导,对住房保障思想发展脉络进行深入考察,分析住房的特殊属性,指出为居民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强调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意义十分重大。论文考察了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演进与现行制度安排,从定量与定性分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对发达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进行分析考察,总结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的总体构想与目标模式,并从立法体系建设、融资制度、供地制度、管理制度、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问题等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徐毅成[10](2014)在《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执行转换研究》文中提出政策执行的历史悠久,但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政策执行不足的问题,政策研究者才开始关注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实现之间的关联。早期政策学者认为,政策制订了就可以实现目标,却没有意识到从开始执行到实现目标之间很多变量因素。政策研究者也发现所有的政策或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在政策主体、客体、资源等方面,而是政策执行方式出现了问题。因此,关于政策执行的工具选择和方式方法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域。研究者通过工具选择和政策目标达成中找到了一个连接点,这个连接点就是——转换。这对于当时西方国家实现国家目标和社会复苏以及福利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政策目标也成为政策过程的核心,人们进一步分析了政策转换和政策创新对于实现目标的意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政策执行研究的进展,进一步丰富了西方的经验研究,扩展了政策执行研究的国际比较意义。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是注重于经济政策方面,而社会政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有效的执行。从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程序来看,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过程一般要经过试点和全面推广的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政策全面发展,面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背景,为了应对当时大量出现的社会问题,解决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制度不协调问题提到改革的议题上来。市场化经济的发展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成为改革的重点,针对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地方政府如何治理也提上议事日程,正是这种转型的力量推动了我国地方分权化的发展,从而使地方政府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社会政策执行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政策目标显得极为重要,不仅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在中国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是如何执行的?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是否具有某种模式或特征?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在这种模式和特征下导致了什么样的政策结果?这种政策结果是否符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预期目标或共同目标?如何不符合,地方政府该通过什么样的政策转换方式实现目标?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权视角下,论文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作为政策执行转换研究的基础,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执行模式的总结,以及三个具体的社会政策案例的执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会受到自由裁量和利益博弈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实现了政策目标,有的没有实现政策目标。这些结果都与转换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政策执行转换发生的原因以及政策执行转换实现的方式,最终实现社会政策的创新。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政策执行、政策转换和政策创新的文献进行综述和对比借鉴,以分权理论为视角,首先明确了政策转换的概念,分析了分权视角下影响政策转换的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自由裁量,其次是利益博弈。从而提炼出政策执行的模式,然后通过社会政策领域的三个具体案例(教育政策、住房政策、低保政策)来进行文本分析,最后根据政策执行结果存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提出政策转换的结构转换模式和过程转换模式,并从文本转换、理念转换、决策转换、角色转换以及开放性协调法来实现政策转换并最终走向政策的创新。最后,通过研究本文提出:第一,中国社会政策执行的执行模式。通过对西方国家和我国政策执行的分析,发现西方的执行模式并不能全面地解释我国经济体制结构下的政策执行问题,需要对西方国家政策执行进行新的修正和补充,使政策执行理论更趋完善。第二,中国社会政策执行转换模式。通过现有的成果,以分权理论为视角,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在政策执行问题中的政策转换和可能的政策创新,都将积极地促进我国政策执行目标的实现,并进一步推动政策创新的发展。从而最终在政策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中央的终极目标。因此,政策创新将是我国通过社会政策执行转换模式实现目标的新趋势。
二、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龙跃苑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关于经适房社区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外关于消极空间的研究综述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更新背景 |
2.1.1 城市更新概念内涵及种类 |
2.1.2 国内外城市更新思想发展 |
2.2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发展概述 |
2.2.1 北京市经适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
2.2.2 北京市经适房建设的发展历程 |
2.2.3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的特征与类型 |
2.2.4 经适房社区与商品房社区比较 |
2.3 理论基础研究 |
2.3.1 城市多样性 |
2.3.2 城市触媒 |
2.4 国内外社区更新案例研究 |
2.4.1 德国柏林Prinzessinnen社区微更新 |
2.4.2 北京劲松社区更新 |
2.4.3 北京龙跃苑一区社区更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概况及消极空间现状 |
3.1 北京市经适房社区调研对象选择 |
3.2 回龙观龙跃苑社区调研 |
3.2.1 龙跃苑社区现状概况 |
3.2.2 外部空间特征 |
3.2.3 社区配套设施 |
3.2.4 居民使用情况和需求 |
3.2.5 现状问题研究分析结果 |
3.3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的成因、分类与界定 |
3.3.1 形成原因 |
3.3.2 分类与界定 |
3.4 消极正规性空间的分类及特征 |
3.4.1 消极道路空间及特征 |
3.4.2 消极边界空间及特征 |
3.4.3 消极公共空间及特征 |
3.5 消极非正规性空间的分类及特征 |
3.5.1 消极非正规院落空间 |
3.5.2 消极非正规晾晒空间 |
3.5.3 消极非正规堆积空间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活化策略研究 |
4.1 活化设计原则 |
4.2 龙跃苑社区消极正规性空间活化策略 |
4.2.1 基于步行友好的道路空间活化策略 |
4.2.2 基于多样性的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
4.2.3 基于公共交往的公共空间活化策略 |
4.3 龙跃苑社区消极非正规空间活化策略 |
4.3.1 基于居民参与的非正规院落空间活化策略 |
4.3.2 基于居民需求的非正规晾晒空间活化策略 |
4.3.3 基于环境保护的非正规堆积空间活化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实证活化设计 |
5.1 龙跃苑社区更新活化背景与活化目标 |
5.1.1 更新活化背景 |
5.1.2 现状问题 |
5.1.3 活化目标 |
5.1.4 活化模式 |
5.2 龙跃苑社区消极空间微更新活化设计方案 |
5.2.1 现状消极空间分布 |
5.2.2 空间功能定位 |
5.3 龙跃苑社区消极正规性空间活化更新设计 |
5.3.1 利用步行活力改善道路空间消极 |
5.3.2 多元利用边界空间丰富空间功能 |
5.3.3 促进公共交往提升公共空间活力 |
5.4 龙跃苑社区消极非正规空间活化更新设计 |
5.4.1 打造参与空间置换非正规院落空间 |
5.4.2 置入便民空间塑造正规晾晒空间 |
5.4.3 加强社区管理制止非正规堆积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附录C 调研问卷 |
附录D 访谈记录(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2)财产犯罪财产损失评价体系研究 ——以对价型诈骗为蓝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及其理由 |
三、研究的内容及其意旨 |
第一章 财产犯罪财产损失判断基本框架:区分制理论之提倡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知识模仿:一体化理论的误区辨识 |
一、对整体财产的犯罪 |
二、对个别财产的犯罪 |
第三节 方法借鉴:区分制理论的功能阐释 |
一、基于“交换价值”亦或“行为侵入性”:区分制的实质标准追问 |
二、基于“瑕疵同意”:区分制的实质标准证成 |
三、基于“结构”:区分制的本土抉择 |
第四节 方法运用:区分制理论的实践路径 |
一、严格以占有丧失或处分时点判断客观财产损失 |
二、严格区分主观指向数额与客观财产损失 |
小结 |
第二章 何为财产:财产范围的隐性扩张及其限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财产范围的隐性扩张及其反思 |
一、财产性利益的盗窃路径 |
二、非法占有目的的价值化扩张路径 |
第三节 可得利益的存在边界与使用盗窃的处罚限度 |
一、可得利益及其存在边界 |
二、可得利益视角下使用盗窃的可罚性边界 |
三、可得利益损失与交换价值损失之间的协调 |
第四节 可得利益与财产损失危险的功能衔接 |
一、财产损失危险的概念意涵 |
二、可得利益与财产损失危险的功能同构 |
小结 |
第三章 何为对价:交易关系区分与外观主义涤除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欺骗行为的实质化进路及其疑问 |
一、欺骗行为的实质化限缩 |
二、以外观主义实质限缩欺骗行为的疑问 |
第三节 财产损失的结算原则及其范围厘定 |
一、基于会计原则的财产损失结算 |
二、以会计原则结算外观主义案件财产损失的疑问 |
三、以交易关系区分为核心划定结算财产范围 |
小结 |
第四章 目的区分:普适性目的落空理论建构的可能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普适性目的落空理论的既有建构路径及其体系矛盾 |
一、普适性目的落空理论既有建构的三种路径 |
二、普适性目的落空理论面临的体系矛盾 |
第三节 个人目的与社会目的的法理根基及其矛盾来源 |
一、需求、交易成本与个人化财产损失 |
二、等价、损失意识与社会目的落空 |
三、目的的功能差异及其体系矛盾 |
第四节 目的落空的体系重塑及其阶层化 |
一、社会目的落空理论的疑问 |
二、作为有效同意前提的社会目的 |
三、目的落空的目的区分及其层次化 |
小结 |
第五章 走出个案:财产损失判断体系的实践应用 |
第一节 偷换二维码案 |
一、问题的提出:个案的拓展与理论的空白 |
二、重新认识电子支付的过程与本质 |
三、信用支付背景下偷换二维码案件的罪名判定 |
四、交易关系区分、财产损失判断与被害人确定 |
第二节 骗购经济适用房案 |
一、问题的提出:区别何在? |
二、既有分析路径的思维误区 |
三、财产损失视野下骗取社会福利行为的类型区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观点、理论支点及分析框架 |
1.3.1 核心观点 |
1.3.2 理论支点与分析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保障性住房及其制度 |
2.1.2 有效供给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 |
2.2 理论观点回顾与研究的新视角切入 |
2.2.1 保障房相关理论观点回顾 |
2.2.2 研究的新视角切入: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 |
2.2.3 制度及其变迁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政策的关联性 |
2.3 为什么要诉求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变迁理论的解释 |
2.3.1 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政策诉求的背景与意义 |
2.3.2 推动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变迁解释 |
第3章 历史回顾:我国保障性住房“政府引导市场”的制度变迁逻辑 |
3.1 住房政策和住房市场变迁: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背景 |
3.1.1 政府包办的福利分房制度时期(1949~1978) |
3.1.2 住房商品化改革试点与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8) |
3.1.3 全面市场化启动与商品房市场初步发展阶段(1998~2003) |
3.1.4 受土地财政影响房地产非理性迅猛发展阶段(2004~2018) |
3.2 我国保障房与住房改革的互动: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历史回顾 |
3.2.1 住房商品化试点与推进中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阶段(1978~1998) |
3.2.2 保障房体系伴随住房商品化全面实施而初步确立阶段(1998~2001) |
3.2.3 保障性安居工程随土地财政凸显而逐渐萎缩阶段(2002~2006) |
3.2.4 保障房体系重新确立并逐步完善阶段(2007~至今) |
3.3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模式改革的历史逻辑与制度变迁解释 |
3.3.1 政府引导市场:历史背景与现实困局 |
3.3.2 “政府引导市场”: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路径选择的历史逻辑 |
3.4 制度变迁解释:交易费用逻辑下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互动 |
第4章 现实反思: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制度考察 |
4.1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现状与制度因素 |
4.1.1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的现状剖释 |
4.1.2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问题的制度因素探究 |
4.2 重建设轻后续管理: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偏差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 |
4.2.1 厚此薄彼: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后续管理的不平衡发展 |
4.2.2 问题的原因:认识偏差与制度障碍 |
4.2.3 问题的解释:交易成本影响决策与制度生成逻辑 |
4.3 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悖论 |
4.3.1 “可负担性”成本控制与保障房制度可持续要求的悖论 |
4.3.2 产权“完整性”流转要求与产权“约束性”工具的悖论 |
4.3.3 获得住房保障资格与导致更高生活工作成本的悖论 |
4.3.4 人口结构性流动与各地省、市、区“计划供给”的悖论 |
4.4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不足与城乡土地供给结构性矛盾 |
4.4.1 农村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机制不畅 |
4.4.2 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成本问题与城乡土地供需结构性矛盾 |
4.5 旧模式与新要求:当前“政府引导市场”困境与制度变迁诉求 |
4.5.1 政府引导市场的管理困境 |
4.5.2 双向互动与动态变迁:保障房制度变革诉求 |
第5章 实证分析:供给有效性不足折射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契合度欠缺 |
5.1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宏观考察的实证检验 |
5.1.1 研究设计 |
5.1.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2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微观考察的实证分析 |
5.3 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的调查及统计分析 |
5.4 基于制度变迁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个案分析: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性不足制度突围典型模式 |
6.1 重庆“破除四重壁垒”模式 |
6.1.1 优惠政策突破人口流动壁垒 |
6.1.2 突破土地属性壁垒 |
6.1.3 突破住房品质差异壁垒 |
6.1.4 信息化平台突破后期管理壁垒 |
6.2 上海共有产权房模式 |
6.2.1 共有产权房制度及其目的 |
6.2.2 上海共有产权模式产生的背景 |
6.2.3 上海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 江西省丰城市企业化经营模式 |
6.3.1 江西省丰城市保障性住房企业化运作模式背景 |
6.3.2 丰城市保障性住房制度企业化运作及其意义 |
6.4 上述个案的制度变迁逻辑:“租”与“交易费用”引致制度变迁 |
第7章 “内生”与“外生”: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约因素两大关键点 |
7.1 外生制约因素:影响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环境条件 |
7.1.1 制度环境缺陷: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不足的法制困惑 |
7.1.2 信息工具赋能不足:保障房制度运行交易成本降低的瓶颈 |
7.2 内生制约因素:产权、信用缺陷限制交易的发生和发展 |
7.2.1 产权问题: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核心制约因素 |
7.2.2 重要制约因素:信用问题与保障性住房各主体间金融需求矛盾 |
第8章 推动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的制度设计 |
8.1 从“政府引导市场”到“市场引导政府”: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改革的总路向 |
8.1.1 “市场引导政府”内涵与意义 |
8.1.2 “市场引导政府”制度模式选择的必要性 |
8.1.3 市场引导政府新模式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逻辑 |
8.2 完善法律与契约制度,营造保障房制度运行环境 |
8.2.1 完善法律制度 |
8.2.2 完善契约制度 |
8.3 土地产权改革“破局”矛盾: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对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帕累托改进 |
8.3.1 以法制硬核强化集体主体性地位,形成政府与集体地权的制衡机制 |
8.3.2 落实农村土地改革新政策,优化适应保障房市场的土地产权结构 |
8.3.3 实行土地指标交易,打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地理空间局限性 |
8.4 政府与市场互动:破解悖论以增强保障房供给的“有效性” |
8.4.1 制度创新破解“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差:交易成本的分析 |
8.4.2 对接农村建设用地:节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成本 |
8.4.3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把握相关主体的行为逻辑 |
8.4.4 产权与保障模式优化:形成“约束性”与“流转性”对立统一机制 |
8.4.5 复合产权结构:破解保障性住房信用不足与融资难之间矛盾 |
8.5 网络与大数据工具赋能:精准识别破解保障性住房管理成本问题 |
8.5.1 落后于经济社会形势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呼唤数字技术革命 |
8.5.2 多元数据平台建设措施,降低保障性住房供给制度实施的交易成本 |
8.5.3 降低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制度运行成本的管理信息系统设想 |
8.6 本章总结:制度与经济社会结构互动及其变迁的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经济适用需求导向下F房地产公司成本企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成本企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 |
1.5.2 国内成本企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 |
1.5.3 经济适用政策导向下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
1.5.4 述评与启示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应用方法 |
2.1 成本领先战略的理论与方法 |
2.1.1 成本领先战略的内涵 |
2.1.2 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条件 |
2.1.3 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方法 |
2.2 成本企划的流程 |
2.2.1 成本企划前期 |
2.2.2 成本企划中期——中心实施循环 |
2.2.3 成本企划后期——初期流动管理 |
第3章 F房地产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
3.1 公司简介 |
3.1.1 公司组织结构 |
3.1.2 公司项目介绍 |
3.2 公司成本管理现状 |
3.2.1 开发成本的水平及构成现状 |
3.2.2 成本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情况 |
3.2.3 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情况 |
3.3 经济适用政策导向下F公司成本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
3.3.1 成本“不经济”问题 |
3.3.2 功能“不适用”问题 |
3.3.3 区域性成本领先的成本企划实施的关键问题 |
第4章 F房地产公司成本企划设计 |
4.1 新开发楼盘的规划 |
4.2 目标成本的设定阶段 |
4.2.1 目标售价的设定 |
4.2.2 目标利润率的设定 |
4.2.3 目标成本的确定 |
4.3 目标成本的分解阶段 |
4.3.1 按纵向维度分解 |
4.3.2 按横向维度分解 |
4.4 目标成本的达成阶段 |
4.4.1 优化组织架构 |
4.4.2 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
4.4.3 构建成本信息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优化F公司的成本企划体系 |
5.2.2 科学引导长江经济带内中小房地产公司开展成本企划 |
5.2.3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5)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技术路线 |
1.4 贡献或特色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贡献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保障房多部门融资的研究 |
2.1.2 保障房资金可持续性的研究 |
2.1.3 优化保障房融资的研究 |
2.1.4 发展中国家保障房融资的研究 |
2.1.5 保障房后期管理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保障房资金供给与需求的研究 |
2.2.2 保障房资金渠道、融资模式与金融支持的研究 |
2.2.3 保障房资金风险的研究 |
2.2.4 保障房后期管理的研究 |
2.2.5 国外保障房融资借鉴与我国改善建议的研究 |
2.3 总体评价 |
第3章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相关理论 |
3.1 保障房的基本理论 |
3.1.1 保障房的类型 |
3.1.2 与保障房相关的基础理论 |
3.2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基本理论 |
3.2.1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来源渠道 |
3.2.2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融资模式 |
3.2.3 与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相关的基础理论 |
第4章 我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历史与现状描述 |
4.1 我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的历史演进 |
4.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1949年-1957年 |
4.1.2 实物分配福利阶段:1958年-1980年 |
4.1.3 双轨运行的渐进过渡:1980年-1998年 |
4.1.4 货币化改革初期:1998年-2003年 |
4.1.5 市场化调整时期:2003年-2006年 |
4.1.6 转型发展新起点:2007年至今 |
4.2 我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现状 |
4.2.1 我国保障房的资金政策 |
4.2.2 我国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现状 |
4.2.3 我国保障房维护资金的现状 |
第5章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现实困境 |
5.1 非均衡性资金供给差异 |
5.1.1 区域性失衡 |
5.1.2 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缺口 |
5.1.3 资金供给主体单一 |
5.1.4 建设资金与维护资金的差异性供给 |
5.2 资金需求调节手段固化 |
5.2.1 层次设置模糊 |
5.2.2 目标选择偏误 |
5.3 资金筹措模式及渠道限制 |
5.3.1 资金来源渠道狭窄 |
5.3.2 资金筹措模式滞后 |
5.4 资金独立循环路径产生负效应 |
5.4.1 资金独立循环路径 |
5.4.2 效率损失和低收益 |
5.4.3 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脱节 |
5.5 资金管理支持机制的约束 |
5.5.1 资金管理机制的约束因素分析 |
5.5.2 资金支持机制的约束因素分析 |
5.6 多重资金风险隐患 |
5.6.1 系统性风险 |
5.6.2 财政风险 |
5.6.3 金融风险 |
5.6.4 不确定性风险 |
第6章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的一般性原因分析 |
6.1.1 保障房的属性 |
6.1.2 惯性控制机制作用 |
6.1.3 利益表达与协调 |
6.1.4 制度根源 |
6.1.5 土地供给基础 |
6.1.6 金融市场水平 |
6.1.7 法制建设程度 |
6.2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6.2.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 |
6.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2.3 基准回归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2.5 总结 |
6.3 保障房建设资金问题的特殊性原因分析 |
6.3.1 公共租赁房PPP+REITs模式的适用性匹配 |
6.3.2 棚户区改造工程融资的运行与调整 |
6.3.3 商品类保障房的定价分析 |
6.4 保障房维护资金问题的特殊性原因分析 |
6.4.1 保障对象的负循环链 |
6.4.2 保障房资金的“重建设,轻维护” |
第7章 国外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模式与经验借鉴 |
7.1 美国模式 |
7.1.1 美国保障房体系 |
7.1.2 美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比较分析 |
7.1.3 美国模式的经验借鉴 |
7.2 英国模式 |
7.2.1 英国保障房体系 |
7.2.2 英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比较分析 |
7.2.3 英国模式的经验借鉴 |
7.3 德国模式 |
7.3.1 德国保障房体系 |
7.3.2 德国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比较分析 |
7.3.3 德国模式的经验借鉴 |
7.4 荷兰模式 |
7.4.1 荷兰保障房体系 |
7.4.2 荷兰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比较分析 |
7.4.3 荷兰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8章 破解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困境的对策 |
8.1 基本原则与具体目标 |
8.1.1 基本原则 |
8.1.2 具体目标 |
8.2 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一般性成因的对策建议 |
8.2.1 全面分析、正确认识保障房 |
8.2.2 多主体共同承担保障房的建设和维护 |
8.2.3 重塑利益表达与协调 |
8.2.4 细化保障房机构和制度创新 |
8.2.5 夯实保障房土地供应 |
8.2.6 发展金融市场,探索保障房资金并行方式 |
8.2.7 建立并逐步完善保障房法律法规体系 |
8.3 保障房建设资金问题特殊性成因的对策建议 |
8.3.1 优势互补发挥政府资金纽带作用 |
8.3.2 重点配合加强保障房建设资金的债务融资支持 |
8.3.3 创造环境激发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动力 |
8.4 保障房维护资金问题特殊性成因的对策建议 |
8.4.1 推动保障对象生活迈向高质量 |
8.4.2 动态跟踪融入保障房建设和维护全过程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昌平区保障性住房需求量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逻辑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 保障性住房理论概述 |
2.1.1 保障性住房概念 |
2.1.2 保障性住房体系 |
2.2 保障性住房需求理论概述 |
2.2.1 住房需求理论 |
2.2.2 住房过滤理论 |
2.3 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理论概述 |
2.3.1 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原则 |
2.3.2 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指标 |
2.4 相关方法概述 |
2.4.1 单模型预测方法 |
2.4.2 变权重组合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昌平区保障房现状及需求因素分析 |
3.1 昌平区保障性住房现状 |
3.1.1 昌平区整体住房的基本现状 |
3.1.2 昌平区保障性住房基本现状 |
3.2 昌平区保障房需求因素分析 |
3.2.1 影响因素初步识别 |
3.2.2 相关指标提取量化 |
3.2.3 各因素关联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昌平区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及结果分析 |
4.1 相关因素的预测 |
4.1.1 单模型分别预测收入 |
4.1.2 变权重组合预测收入 |
4.1.3 其他相关因素的预测 |
4.2 住房保障比例的确定 |
4.2.1 按收入标准的保障比例 |
4.2.2 按面积标准的保障比例 |
4.2.3 综合对比确定保障比例 |
4.3 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 |
4.3.1 保障性住房潜在需求量预测 |
4.3.2 保障性住房有效需求量预测 |
4.3.3 保障性住房实际需求量预测 |
4.4 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昌平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建议 |
5.1 从需求引导的角度 |
5.1.1 增加补贴提高住房购买力 |
5.1.2 科学引导改善住房消费观 |
5.1.3 结合实际保证准入合理性 |
5.2 从需求保障的角度 |
5.2.1 以需定供保证供需一致性 |
5.2.2 完善机制确保市场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分析方法 |
(二)比较研究方法 |
(三)文献分析方法 |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
二、理论基础 |
(一)国家空间理论 |
(二)城市治理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述主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
2.1 新城概述 |
2.1.1 新城的概念 |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
2.2 保障房概述 |
2.2.1 保障房的概念 |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的范畴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相关范畴界定 |
第二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演进与现行制度安排 |
第一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现行构成 |
第三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实施概况 |
第四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创新实践 |
第四章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评价与绩效考察 |
第一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评价与绩效考察意义和思路 |
第二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评价与绩效考察的定量分析 |
第三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评价与绩效考察的定性分析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考察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考察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地区)保障性住房制度总结与启示 |
第六章 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总体构想与目标模式 |
第一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面临的新形势 |
第二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 |
第四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原则 |
第五节 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七章 完善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立法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建立财政资金与多元化融资制度 |
第三节 优化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地制度 |
第四节 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各项管理制度 |
第五节 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执行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有关政策执行相关研究综述 |
(二) 有关政策转换相关研究综述 |
(三) 有关政策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 概念界定 |
(四) 论文拟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分权 |
一、分权理论的视角 |
(一) 中央与地方的相互关系 |
(二) 中央与地方分权模式及其特点 |
(三) 中央与地方博弈的影响因素 |
(四) 国外政策执行模式 |
二、中国社会政策的制订 |
(一) 中国社会政策制订的主体分析 |
(二) 中国社会政策制订的触发机制 |
(三) 中国社会政策制订的影响因素 |
(四) 中国社会政策“试点” |
三、分权视角下影响政策执行转换的因素 |
(一) 政策执行转换与自由裁量 |
(二) 政策执行转换与利益博弈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的执行模式 |
一、中国社会政策问题的产生与确定 |
(一) 从无到有:中国社会政策的产生 |
(二) 中国社会政策的确认 |
(三) 中国社会政策的价值标准 |
(四) 中国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 |
二、中央与地方社会政策执行“中梗阻” |
(一) 政策执行“中梗阻” |
(二) “中梗阻”原因分析 |
(三) “中梗阻”的分类 |
三、中央与地方社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及模式 |
(一) 影响社会政策执行的因素 |
(二) 中央与地方的执行分析 |
(三) 社会政策执行主要模式 |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的执行分析 |
一、教育政策的执行 |
(一) 中央政府农民工义务教育政策文本演变 |
(二) 地方政府农民工义务教育政策文本演变 |
(三) 教育政策执行分析 |
二、住房政策的执行 |
(一) 中央政府的政策文本演变 |
(二) 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 |
(三) 住房政策执行分析 |
三、低保政策的执行 |
(一) 低保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
(二) 地方政府低保政策的执行 |
(三) 低保政策的执行分析 |
四、社会政策执行结果对比分析 |
(一) 正效应分析 |
(二) 负效应分析 |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执行转换分析 |
一、地方政府社会政策执行的转换分析 |
(一) 教育政策执行转换分析 |
(二) 住房政策执行转换分析 |
(三) 低保政策执行转换分析 |
二、地方政府社会政策执行转换模式 |
(一) 结构转换模式 |
(二) 过程转换模式 |
第六章 走向中国社会政策的创新 |
一、政策执行转换:中国社会政策创新的基础 |
(一) 政策执行转换是社会政策创新的调适与优化 |
(二) 政策执行转换是社会政策创新的有效路径 |
二、社会政策执行转换创新因素分析 |
(一) 理念创新 |
(二) 条件创新 |
(三) 方式创新 |
(四) 动力创新 |
三、社会政策执行转换创新路径 |
(一) 社会政策创新趋势 |
(二) 地方政府学习外部性与扩散 |
(三) 地方政府执行转换创新方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获奖情况 |
四、经济适用房政策面临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更新背景下北京经适房社区消极空间活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回龙观龙跃苑社区为例[D]. 杨雨婷.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财产犯罪财产损失评价体系研究 ——以对价型诈骗为蓝本[D]. 王腾.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我国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给研究 ——基于制度变迁的分析视角[D]. 张旭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经济适用需求导向下F房地产公司成本企划研究[D]. 刘梦薇.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保障房建设和维护资金问题研究[D]. 薛洁. 山东大学, 2020(05)
- [6]昌平区保障性住房需求量预测研究[D]. 卜聪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8]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9]中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研究[D]. 郑云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执行转换研究[D]. 徐毅成. 南京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