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溪南华寺1500周年禅修会”举行

“曹溪南华寺1500周年禅修会”举行

一、“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潘心颖[1](2019)在《慧能思想的传播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禅宗六祖慧能吸取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对禅宗进行了改革并创立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南禅宗在传播过程中有空间、时间、文化维度上的选择。岭南文化中凡事求诸于内的文化特性与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禅宗文化在岭南的形成与传播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对于禅宗的兴盛也至关重要;出生于岭南的六祖慧能,受岭南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其有利于吸纳和兼容禅宗文化,创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南宗禅。六祖慧能吸收《金刚经》与《涅盘经》后开悟,其思想体系于岭南隐匿到寺庙传法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得出“世人主本自净,万法在自性”理论,助其完善顿悟思想的理论体系,其思想形成的先天性和必然性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南禅宗兴旺发展下禅寺与信众激增,慧能思想在空间传播中由不同地区、对象开展的弘法过程把其影响扩展到全国,同时取得统治者推崇,让南宗逐步取代北宗的官方地位,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弘法原则和修行规则的简易化,对传统佛教的革新,也深深地影响着当地传统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慧能思想以信仰为载体满足信徒精神需要的同时得到广泛传播。至近代,慧能座下五家法脉由虚云和尚承继,并对近代的禅宗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禅宗对岭南各领域的文化渗透不断加强,并且传播到邻国扩大其影响范围。禅宗在岭南的传播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禅宗传播的实践当代仍在继续,慧能的禅宗思想在中国的成功传播与传播路径和方式的正确选择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根植于自身文化特性的思想体系和修行方式使慧能思想传播的范围得到阔张。慧能思想的传播特点决定了本文所采用的论述方式和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及特色在结合思想传播与空间文化、历史因素、文化维度三方面考察六祖慧能的禅宗思想形成及其传播特点。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梳理六祖禅宗思想在岭南的形成原因和历程,梳理慧能思想时间、空间意义上的传播路径与思想演变的相互影响;探究慧能思想的传播路径中慧能禅学思想的特性与岭南文化之间的共通性;分析针对不同地区与对象的弘法方式;归纳慧能思想的成熟过程;从海内外民间信仰阐述慧能思想的传播效果,为慧能思想研究提供传播学视角的研究途径。对了解和发展文化传播存在现实意义。

TRIEU THI THANH(赵氏清)[2](2016)在《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华佛教对越南佛教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以平等、慈悲为主要精神,容易融入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仰文化。随即影响传入地的社会生活,为该地诸多方面发展提供文化动力。越中两国之间文化交往关系源远流长,佛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越南佛教在思想、传承、修习、行持、礼仪、祭祀、建筑等方面都受到中国佛教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开创了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哲学思想和行持方式,其中发源于陈朝时期的竹林禅派秉持的入世精神、居尘乐道思想最为突出。中华佛教不同时期对越南佛教影响深远,本研究只限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这一阶段。本研究主要探讨和研究该阶段中华佛教对越南佛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归纳和总结越南佛教在此阶段形成了哪些特点。十七、十八世纪,越南和中国的政治形势严峻,政权更替,战火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方面,许多中国高僧跟随商船来到越南弘扬佛法,将中国传统禅派思想传入越南,为越南佛教快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对越南文学、歌谣、俗语等文学形式、日常语言、社会道德价值、舞台艺术、建筑、雕刻等艺术形式,以及风俗习惯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尽管越南疆域不断扩大,但战争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也为佛教发展提供了土壤。此时,最有越南特色的禅派——竹林禅派的伟大复兴,在与中国临济、曹洞两大禅派一起互动发展。虽然受到中华佛教的极大影响,但是越南佛教没有完全失去自已的特色,如:禅净双修、融合各禅派、三教同源、入世精神等。十七至十八世纪,来越南的中国禅师以其无私奉献的品行和渊博深厚的佛学造诣,完全征服了阮主、郑主,为以后中国来越南弘法的禅师铺好了道路。在这一时期,很多中国禅师应邀来到塘中的京都顺化给宫中官臣及子弟讲授佛法、举行戒坛、组织修习,还推动了诸多雄伟状丽佛寺的建设。等。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禅师对越南佛教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而直到如今,还延伸到当下。现在越南大部分寺院、道场仍然带有中华佛教的建筑特色,其名称仍然带有汉语或者是汉喃字,寺院、道场里僧尼的生活依然保留了之前的景象。虽然越南佛教发展受到中国佛教的深刻影响,但其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各异的特色,每一阶段与一个宗派的兴衰紧密相关。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越南佛教界呈现出源自中国的临济、曹洞两大禅派,和生于本土的安子竹林禅派,三大禅派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景象,成为越南佛教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阶段。在三大禅派深入交融的基础之上,越南塘中了观禅派就是结合中华临济禅派和中华曹洞禅派的精华而成,越南塘外的莲宗禅派是中华临济禅派和越南安子竹林禅派的结合。这就成为十七、十八世纪越中两国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典型依据。

欧阳镇[3](2016)在《虚云和尚中兴临济宗的贡献》文中指出关于虚云和尚中兴临济宗的贡献,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承续法脉,而且通过付传法卷的形式为后世佛法复兴奠定基础。二是修复祖庭。虚云和尚辛劳一生,重建大小寺院庵堂达八十余处,其中着名的祖师道场有: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大觉寺、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等六大名刹。三是培养人才。虚云和尚自觉担起培养青年僧才的重任,积极创办佛教学院,先后开设了滇西宏誓佛教学堂、鼓山佛学院、曹溪南华戒律学院、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苑等,培育了佛教后备人才。

林有能,何方耀[4](2012)在《十多年来广东的禅宗六祖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7年至2012年,在广东举办了多次禅宗文化学术研究讨会。广东社会科学界和佛教界的禅宗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多部学术专着和论文集,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岭南禅宗六祖文化研究的进展。

唐魏娜[5](2012)在《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佛教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他的一生都与佛教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并最终形成了具有毛泽东个人特色的佛教文化观点。研究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也有重要的当代价值。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就当前就毛泽东与佛教文化的相关国内外研究做了简要的综述,并提出了本人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毛泽东不仅出生在佛教信仰氛围浓郁的韶山地区,而且家中祖上更是与佛教颇有渊源,他的母亲和外婆及部分家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一些相关历史人物如梁启超、谭嗣同及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等人的佛教文化思想都对青年毛泽东有重要影响。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毛泽东对佛教文化的重视和研究。主要包括毛泽东为母亲去世时而写的《祭母文》中运用的佛教思想;毛泽东对佛教经典的研究;毛泽东对佛教典故及语言的娴熟运用;毛泽东对佛教人才培养的重视;毛泽东对为中国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高僧的评价;毛泽东与佛教界人士的来往;毛泽东对佛教寺院的访游和对佛教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本文的第四部分论述了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认为佛教文化在如哲学、语言、书法、茶文化等中国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佛教文化具有教育教化、心理治疗、福利慈善、环境保护等特殊的社会功能;佛教文化理念与共产主义精神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佛教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共产党也要懂得佛教文化。本文的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的当代价值。包括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佛教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发挥宗教文化在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特殊作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实践佛教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慈善文化水平。

张超[6](2010)在《中国唯识学者概述》文中认为唯识学自从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以后不断发展。唐玄奘西行求法,大弘唯识,并在身后弟子的努力下,使唯识学演变成一个宗派,成为当时佛学中的一门显学。唐代中前期,玄奘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是唯识学研习、传播的主力军,本文把这些人分成了三类加以介绍研究,不同类型的存在是唯识学经历长期发展后的真实境况。唐末五代,战乱纷扰,唯识宗和当时的很多宗派一样走向了沉寂,典籍丧失、师承不明等等因素让很多后人得出了唯识宗戛然而止的结论。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唐代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各地都有坚持弘扬唯识学的僧人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还形成过不小的规模。本文将玄奘以后的唯识学者按照时代划分成了唐及五代、辽宋金元、明清三个阶段,对不同时期的唯识学者典型代表进行了介绍分析,并在每章的末尾对该时期唯识学者的各种特点做了阐述,希望能达到的效果有两个,第一是尽最大可能让众多的唯识学者被后人所了解,展现出不同时代唯识学者的规模、地域分布等;第二是尽可能总结出不同时代的唯识学者在大的历史环境中所体现出的时代特性,唯识学的传统在不同的地域、政权下又有哪些个体的差异性等。

王闰吉[7](2010)在《《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搜集国内外大量的《祖堂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祖堂集》的题名来由,《祖堂集》的性质,卷数及内容,作者及成书时间,堙没与发现,资料来源与文献语言价值做了梳理与研究,对包括日本、韩国、欧美、中国大陆与港台在内的《祖堂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图更为深入地探讨《祖堂集》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一些重要的语言问题。文字方面,本文整理了《祖堂集》的全部单字,分析了其用字状况,重点考释了一些颇为生僻的难字。词汇方面,本文全面搜集并整理《祖堂集》的新词新义,对每一新义在《祖堂集》中的用例进行了统计,详尽考释了部分疑难新词,并专门讨论了《祖堂集》禅义词语;本文还研究了《祖堂集》专名的各个方面,通过追溯专名的理论渊源,探讨《祖堂集》专名确定的方法,归纳了确定《祖堂集》专名一些具体的格式,在分类整理《祖堂集》全部专名的基础上,分析了《祖堂集》专名的词长词频,重点研究了《祖堂集》专名的转换,并考释了《祖堂集》部分疑难专名。语法方面,本文穷尽地考察并统计分析了《祖堂集》全书指示代词,探讨了《祖堂集》指示代词的用法及其他相关问题。

王先岳[8](2004)在《《退遂斋诗钞》校注》文中指出倪鸿(1828—?),字延年,号云癯、耘劬,广西桂林人,为“岭南三大家”中张维屏、黄培芳的入室弟子,诗名颇盛。他长年游宦广东,早年为巡检,后去粤适闽,襄办台湾军务,官至七品。 本论文以倪鸿《退遂斋诗钞》光绪七年泉州本为底本,以《曼陀罗庵集》梁昌汉抄本为校本,对《退遂斋诗钞》进行校注整理;并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对其创作展开一番知人论世的探讨。倪鸿受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仰慕玄、远、清、虚的生命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诗化性格。其诗学最重要的有性情说和尚奇说两方面,前者体现了晚清诗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后者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另外,他还主张脱化论、教化论等。倪鸿转益多师,诗宗仲则、樊榭,参以渔洋、梅村,并能融铸唐宋风韵,早年诗风清新俊逸,绵丽明秀;晚年诗风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其诗中恒有一种“清”的因子,这与其生命精神是相通的。倪鸿诗歌意境营造主要有意象迭加、诗禅合一等手法,其最大特点是善于经营意象。但其某些作品,也有浅俗的缺点。

铂净[9](2002)在《“纪念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文中提出 2002年11月5日至6日,由曹溪南华禅寺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协办的“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百余人,提交论文75篇。与会的佛教界代表有:传正、妙峰、圣凯、仁空、慧觉、愿广、理净、道坚、法广、崇观、菩提、法缘、崇慈、智楠等,学

黄夏年[10](2002)在《“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2002年11月5日至6日,曹溪南华禅寺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协办的“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在广东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

二、“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慧能思想的传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六祖慧能的生平事迹和历史地位
        1.2.2 六祖慧能的着作研究
        1.2.3 关于禅宗思想的研究
        1.2.4 关于禅宗史学方面
        1.2.5 岭南地区的禅宗传播
        1.2.6 中国的禅宗传播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路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难点与创新点
        1.3.4 研究内容
    1.4 计划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慧能思想的形成
    2.1 地缘、政治与文化背景的关系
        2.1.1 岭南特殊的地理条件与文化
        2.1.2 岭南地区佛教传播与西域交通
        2.1.3 岭南佛教僧侣与官吏信徒
    2.2 慧能思想的形成过程
        2.2.1 闻《金刚经》开悟
        2.2.2 闻《涅盘经》塑佛性论
        2.2.3 参悟作偈获禅宗衣钵
        2.2.4 夺法引本性论
        2.2.5 隐匿行迹提炼思想体系
第三章 慧能思想的空间传播路径
    3.1 以地区开展的弘法过程
    3.2 以对象开展的弘法过程
        3.2.1 统治者的官方传播
        3.2.2 士大夫的传播
        3.2.3 座下派系的弘法传播
        3.2.3.1 辩禅宗正统,扬六祖法门
        3.2.3.2 两大法嗣的传承及发展
    3.3 慧能思想成熟过程
        3.3.1 “不立文字,顿悟成佛”的弘法原则
        3.3.2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的修行原则
第四章 慧能思想的传播效果
    4.1 以信仰为基础的民间传播
    4.2 虚云对《坛经》的继承
        4.2.1 《坛经》思想的传播
        4.2.2 承五宗法脉
    4.3 慧能思想的海外影响
        4.3.1 北传日本的禅宗思想
        4.3.2 南传越南的禅宗思想
        4.3.3 北传朝鲜半岛的禅宗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华佛教对越南佛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一) 现存汉文原典文献(越南书籍)
        (二) 汉喃文献
        (三) 现当代学者相关着作与论文
    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十七世纪之前越南社会概况
    第一节 历史背景
        一、政治形势
        二、经济状况
        三、文化概况
    第二节 中华禅派在越南兴起的原因
        一、十七世纪之前越南佛教的衰微
        二、越南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三、明末清初中国社会动荡和禅林危机
第二章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华禅派传入越南
    第一节 临济禅派
        一、碌湖圆景、大深圆宽禅师
        二、元韶禅师
        三、明弘子融禅师
        四、慈林禅师
        五、法宝禅师
        六、法化禅师
        七、济圆禅师
        八、玄溪禅师
        九、拙拙禅师
        十、明行禅师
    第二节 曹洞禅派
        一、觉风禅师
        二、兴莲国师
        三、石濂禅师
        四、克玄祖师
第三章 中华禅派在越南的发展及安子竹林禅派的复兴
    第一节 元韶禅派的成立和发展
        一、元韶禅师与十塔弥陀寺
        二、元韶禅师与国恩寺
        三、元韶禅师与河中寺
    第二节 临济祝圣禅派的形成和发展
        一、明海禅师与临济祝圣禅派的法偈
        二、明海——法宝祖师相关疑点考证
        三、祝圣临济禅派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了观禅派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曹洞禅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安子竹林禅派的复兴
        一、真源禅师
        二、明珠香海禅师
第四章 中华佛教对越南佛教的影响及越南佛教的特征
    第一节 中华佛教对越南佛教的影响形式
        一、禅派传承方面
        二、中国佛教礼仪对越南佛教的影响
        三、中国的盂兰盆法会—供孤魂仪式对越南佛教的影响
        四、《水陆诸科》是受到中国文化思想影响的越南佛教礼仪的一本书。
        五、佛教学术
        六、佛教思想
        七、寺院祭祀
    第二节 越南佛教十七至十八世纪期间的突出特征
        一、禅净双修
        二、各禅派的融合
        三、三教同源
        四、入世精神
第五章 越南佛教十七至十八世纪对越南民族文化的贡献
    第一节 在歌谣俗语方面
    第二节 文学形式
    第三节 佛教对日常语言的影响
    第四节 风俗习惯
        一、吃斋、祭佛、放生、布施
        二、初一、十五及到寺庙祭祀
        三、婚丧嫁娶仪式
        四、择吉日,奉星解厄运礼、求忏悔卦
    第五节 舞台艺术形式
    第六节 佛教对社会道德价值的影响
    第七节 建筑艺术
    第八节 佛教雕刻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1.1 对少年毛泽东佛教信仰的研究
        1.3.1.2 对毛泽东与佛教文化的专门研究
        1.3.1.3 其他相关研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方法
        1.5.2 资料分析方法
        1.5.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毛泽东佛教文化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2.1 少年毛泽东佛教信仰的家庭背景
        2.1.1 家庭住地——韶山佛教信仰的社会风俗
        2.1.2 毛氏家族对待佛教的态度
        2.1.3 母亲及其他家人的佛教信仰对毛泽东的影响
    2.2 相关历史人物佛教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2.2.1 梁启超的佛教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2.2.2 谭嗣同《仁学》对毛泽东的影响
        2.2.3 老师杨昌济佛教哲学研究对毛泽东的影响
第三章 毛泽东对佛教文化的重视和研究
    3.1 青年毛泽东《祭母文》中运用的佛教思想
    3.2 毛泽东对佛教经典的研究
    3.3 毛泽东对佛教典故及语言的娴熟运用
    3.4 毛泽东对佛教人才培养的重视
    3.5 毛泽东对为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僧的评价
    3.6 毛泽东与佛教界人士的交往
        3.6.1 毛泽东与班禅
        3.6.2 毛泽东与喜饶嘉措
        3.6.3 毛泽东与赵朴初
    3.7 毛泽东对佛教寺院的访游和佛教文物保护的重视
        3.7.1 少年时期对寺庙的游学
        3.7.2 革命时期毛泽东与佛教寺庙的来往
        3.7.3 毛泽东对佛教文物保护的重视
第四章 毛泽东佛教文化观的主要思想
    4.1 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1.1 佛教哲学的贡献
        4.1.2 佛教书法的贡献
        4.1.3 佛教茶文化的贡献
        4.1.4 佛教语言的贡献
    4.2 佛教文化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
        4.2.1 教育教化功能
        4.2.2 心理调治功能
        4.2.3 福利慈善功能
        4.2.4 环境保护功能
    4.3 佛教文化理念与共产主义精神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4.4 佛教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
    4.5 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共产党员也需要懂佛教文化
第五章 毛泽东佛教文化观的当代价值
    5.1 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
    5.2 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佛教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3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发挥宗教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5.4 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实践佛教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5.5 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慈善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个人简介

(6)中国唯识学者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第二章 唐、五代时期唯识学者及其特点
    第一节 玄奘生平及其对唯识学的贡献
    第二节 窥基及其弟子
    第三节 圆测及其弟子
    第四节 玄奘其他弟子
    第五节 唐中前期其他唯识学者
    第六节 唐末五代时期的唯识学者
    第七节 唐、五代时期唯识学者特点分析
第三章 宋辽金元时期唯识学者及其特点
    第一节 两宋唯识学者
    第二节 辽代唯识学者
    第三节 金代唯识学者
    第四节 元代唯识学者
    第五节 宋辽金元时期唯识学者特点分析
第四章 明清唯识学者及其特点
    第一节 明代唯识学者
    第二节 清代唯识学者
    第三节 明清时期唯识学者特点分析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7)《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祖堂集》
        1.1 题名与性质
        1.2 卷数及内容
        1.3 作者及成书时间
        1.4 堙没与发现
        1.5 资料来源与文献语言价值
    第二节 《祖堂集》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日本研究现状
        2.1.1.1 考证、校勘与注译
        2.1.1.2 宗教思想与资料价值研究
        2.1.1.3 语法研究
        2.1.1.4 索引与资料整理
        2.1.1.5 专着与涉及的着作
        2.1.2 韩国研究现状
        2.1.3 欧美学者对《祖堂集》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港台研究现状
        2.2.2 大陆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论文写作宗旨与研究方法
        3.1 写作宗旨
        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祖堂集》难字研究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1 《祖堂集》用字状况
        1.2 难字的界定
        1.3 与难字相关的几个概念及《祖堂集》难字的界定
    第二节 《祖堂集》难字分类
        2.1 俗字
        2.2 古今字、通假字
        2.3 别字、讹字
        2.4 方言难字
        2.5 口语难字
        2.6 名物难字
        2.7 术语难字
    第三节 《祖堂集》疑难字释义
第三章 《祖堂集》新词新义研究(上)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1 关于新词新义
        1.2 晚唐五代新词新义研究
        1.3 《祖堂集》新词新义确定标准
    第二节 《祖堂集》禅义词语
        2.1 禅义与禅义词语
        2.2 《祖堂集》禅义词语的来源
        2.2.1 上古汉语语词引申而来
        2.2.2 中古汉语语词引申而来
        2.2.3 来自方言、口语
        2.3 《祖堂集》禅义词语的产生方式
        2.4 《祖堂集》禅义词语释义方法
        2.5 《祖堂集》禅义词语内容
        2.5.1 禅僧修炼活动
        2.5.2 禅僧心理状态
        2.5.3 禅僧来往交流
        2.5.4 禅僧衣食住行
        2.5.5 禅僧常用器具
        2.5.6 禅僧生老病死
        2.5.7 禅事禅理
        2.5.8 其他内容
    第三节 禅义词语例释
第四章 《祖堂集》新词新义研究(中)
    第一节 《汉语大词典》与《祖堂集》新词新义
        4.1 从《汉语大词典》对禅典的引用看《祖堂集》新词新义
        4.1.1 《汉语大词典》引用《祖堂集》的词条
        4.1.2 《汉语大词典》引用《景德传灯录》的词条
        4.1.3 《汉语大词典》引用《五灯会元》的词条
        4.1.4 《汉语大词典》引用其他禅宗着作的词条
        4.2 从《汉语大词典》对外典的引用看《祖堂集》新词新义
        4.2.1 《汉语大词典》对《朱子语类》的引用
        4.2.2 《汉语大词典》对《敦煌变文集》的引用
        4.2.3 《汉语大词典》对其他外典引用
        4.2.3.1 例引《祖堂集》同时代书证
        4.2.3.2 例引宋代书证
        4.2.3.3 例引元代书证
        4.2.3.4 例引明代书证
        4.2.3.5 例引清代书证
        4.2.3.6 例引近现代书证
        4.3 《汉语大词典》失收义项
        4.4 《汉语大词典》失收词目
第五章 《祖堂集》新词新义研究(下)
    第一节 见于《唐五代语言词典》的《祖堂集》新词新义
    第二节 《祖堂集》疑难新词新义考释
    第三节 《祖堂集》新词新义的价值
        7.1 《祖堂集》新词新义计量分析
        7.2 从《祖堂集》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的释义问题
第六章 《祖堂集》专名研究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0 引言
        1.1 专名概念的历史渊源
        1.2 专名的界定
    第二节 《祖堂集》专名确定的方法
        2.0 引言
        2.1 从篇章格式来界定
        2.1.1 序文
        2.1.2 开头结尾
        2.2 从句式来界定
        2.3 从称呼来界定
        2.4 从后缀来界定
    第三节 《祖堂集》专名的词长词频
        3.1 词长词频统计
        3.2 小结
    第四节 《祖堂集》专名分类
        4.0 引言
        4.1 人名
        4.1.1 姓
        4.1.2 名
        4.1.3 讳
        4.1.4 字
        4.1.5 号
        4.1.6 《祖堂集》人名的全称与简称
        4.1.7 《祖堂集》传主时代
        4.2 地名
        4.2.1 国名
        4.2.2 州县名
        4.2.3 山名
        4.2.4 河川名
        4.2.5 寺名
        4.2.6 塔名
        4.2.7 其他建筑物
        4.3 朝代年号
        4.4 书名篇名
    第五节 《祖堂集》专名的转换
        5.1 专名的内部转换
        5.1.1 地名转人名
        5.1.2 人名转地名
        5.2 专名普名的相互转换
        5.2.1 普名专化与普名转专名
        5.2.2 专名转普名
    第六节 《祖堂集》专名考释
第七章 《祖堂集》指示代词研究
    引言
        0.1 本章写作目的
        0.2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1.0 近代汉语指示代词研究的重要性
        1.1 《祖堂集》指示代词
    第二节 《祖堂集》近指代词
        2.1 斯
        2.2 兹
        2.3 是
        2.4 此
        2.5 这
        2.5.1 “这”+名词或“这”+定语+名词
        2.5.2 “这”+数词+量词
        2.5.3 这个
        2.5.4 这里
        2.5.5 这边
        2.6 者
        2.6.1 “者”+名词或“者”+数词+量词
        2.6.2 者个
        2.6.3 者里
        2.7 于中
        2.8 个中
        2.9 可中
        2.10 小结
    第三节 《祖堂集》远指代词
        3.1 夫
        3.2 其
        3.2.1 “其”+一般名词
        3.2.2 “其”+专有名词
        3.2.3 “其”+时间名词
        3.2.4 “其”+序数词
        3.3 尔
        3.4 彼
        3.5 彼中
        3.6 那
        3.7 那里
        3.8 那边
        3.9 小结
    第四节 《祖堂集》性状指示代词
        4.1 与摩
        4.1.1 单用作复句一分句
        4.1.1.1 作假设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
        4.1.1.2 作转折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
        4.1.2 作状语
        4.1.2.1 修饰动词
        4.1.2.2 修饰形容词
        4.1.3 作定语
        4.1.3.1 修饰普通名词
        4.1.3.2 修饰专有名词
        4.1.3.3 修饰名词短语
        4.1.4 作谓语
        4.1.5 作主语
        4.2 任摩
        4.3 伊摩
        4.4 只摩
        4.5 只没
        4.6 只宁
        4.7 这个样
        4.8 若子
        4.9 如此
        4.10 如是
        4.11 如许
        4.12 如斯
        4.13 然
        4.14 尔
        4.1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难字释义索引
附录二 新词新义释义索引
附录三 专名考释索引
附录四 《祖堂集》专名索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8)《退遂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倪鸿的生平和思想
    (一) 生平
        1 寓宦广东
        2 从戎闽台
        3 游历江浙
    (二) 思想
        1 人生哲学
        (1) 曾点之乐
        (2) 高蹈之念
        (3) 逃禅之缘
        2 诗学思想
        (1) 诗见性情
        (2) 诗因人奇
        (3) 诗精脱化
        (4) 意在离即
        (5) 诗有迭法
        (6) 诗尚蕴藉
        (7) 诗见风趣
        (8) 诗关教化
二、 倪鸿《退遂斋诗钞》的版本情况和思想内容
    (一) 版本情况
    (二) 思想内容
        1 山川田园
        2 交游酬答
        3 风土人情
        4 抒怀述志
        5 家庭生活
三、 倪鸿诗歌艺术散论
    (一) 倪诗艺术风格论
        1 绵丽明秀,清新俊逸--倪鸿前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摹来花样悉精工,宋杼唐机织寸衷
        ② 风神雅与渔洋近,体格偏如独漉新
        2 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倪鸿后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① 江湖北月笙歌夜,兵火关山涕泪秋
        ② 鲸呿鳌掷沧溟外,百怪新从笔底收
        3 倪鸿诗风之“清”的文化内涵阐释
    (二)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对“意境”一词中“境”的外延的界定
        2 倪诗意境营造论
        (1) 从内容上看
        ① 融情于景
        ② 寓怀于事
        ③ 抒情用思
        ④ 寄慨于典
        ⑤ 诗禅合一
        (2) 从形式上看
        ① 逆象曲衬
        ② 意象迭加
四、 倪鸿的文化意义及其诗歌的得失与地位
    (一) 倪鸿的文化意义
    (二) 倪鸿诗歌的地位与得失

四、“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慧能思想的传播路径研究[D]. 潘心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2]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中华佛教对越南佛教的影响[D]. TRIEU THI THANH(赵氏清). 华中师范大学, 2016(12)
  • [3]虚云和尚中兴临济宗的贡献[J]. 欧阳镇. 地方文化研究, 2016(02)
  • [4]十多年来广东的禅宗六祖文化研究[J]. 林有能,何方耀. 韶关学院学报, 2012(07)
  • [5]毛泽东的佛教文化观研究[D]. 唐魏娜.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 [6]中国唯识学者概述[D]. 张超. 兰州大学, 2010(11)
  • [7]《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D]. 王闰吉.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8]《退遂斋诗钞》校注[D]. 王先岳. 广西大学, 2004(04)
  • [9]“纪念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J]. 铂净. 世界宗教研究, 2002(04)
  • [10]“曹溪南华禅寺建寺一千五百周年禅学研讨会”召开[J]. 黄夏年. 世界宗教文化, 2002(04)

标签:;  ;  ;  ;  ;  

“曹溪南华寺1500周年禅修会”举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