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城市社区矛盾的特点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莹[1](2021)在《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宋晓娟[2](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赵盼盼[3](2021)在《《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建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人口比重不断攀升,城市压力逐渐加重,各类城市问题与矛盾下沉到社区,社区俨然成为了社会治理难题的集合点,解决城市社区治理难题,推动城市社区发展,是我国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创新基层改革、实现民主自治、推进社会和谐等层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人民日报》是国内最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之一,不仅发挥着政府耳目与喉舌的作用,还贴近民生、体察民情,为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贡献了媒体力量。城市社区治理关乎国家治理、社会民生,关乎基层自治、居民生活,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议题,因此研究《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内容,对国内其他媒体今后建构此类相关内容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2012-2020年间《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相关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样本内容,按照该议题的生成、呈现、建构等逻辑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探究。文章开头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概述,对该议题的生成、呈现与建构等层面进行了简单概括。之后围绕“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生成、呈现、建构这一逻辑顺序,详细研究了相关样本。“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生成主要通过论述该议题生成的影响因素、生成历程、与其他类似性质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成后的变化与所要搭建的议题框架。在研究《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呈现时,本文分为直观呈现与深层呈现两个方面。直观呈现通过议题来源、数量、篇幅及体裁这四个角度,反映了《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报道的相关内容及鲜明特征等。而深层呈现主要包括议题主题、倾向、词频呈现、语言风格以及议题视角这五个方面,突出了《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报道关键要点与情感倾向。而在分析《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建构时,围绕议题建构类型、建构特点、建构方式及建构意义展开,根据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将议题类型主要建构为建设类、生活类、矛盾类及其它类四种;并根据议题类型,发现媒介在建构时,表现出以下特点:将建设类议题作为报道重点,生活类议题多从平民视角展开,矛盾类及其他类多为当前社区治理的热点话题等;且在《人民日报》建构“城市社区治理”议题时,主要运用了视觉建构、话语建构及认知建构的方式,表现出了媒介对该议题的重视程度及社会关注度,为“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建构提供了媒介报道的语境。最后,基于《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得出了几点可供国内其他媒体建构“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相关思考:议题生成综合考虑社区关系诉求,为平衡社区主体的利益冲突提供媒介力量;议题呈现鲜明表达社区治理内容,在注重议题特色的同时表现人文关怀;议题建构创新突出社区治理理念,积极建构城市社区治理的新议题等。
李乂京[4](2020)在《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社会其他矛盾也出现了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为适应社会矛盾的新变化,社会矛盾治理之路也应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社会治理实质上就是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治理过程及其运行机制,其中城中村社区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把研究城中村社区矛盾及其治理路径作为新时代探寻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尝试,在当前具有十分突出的新颖性、现实性、时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指导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矛盾产生和表现最集中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中村社区矛盾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研究对象,“解剖麻雀”,分析新时代下社区矛盾的表现、特点及产生原因,探究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的可行性对策。希望通过对吴家堡社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为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化解和治理提供借鉴参考。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研究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新思想,这是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实证调研过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内容,首先结合太原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吴家堡社区的实际情况,归纳其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是政府和居民在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和就业、社保、教育等民生问题方面的矛盾、社区干群关系矛盾、社区居民间的物质经济利益矛盾和文化认识冲突,并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冲突叠加化和纠纷易激化的特点;其次从资源供给不均、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矛盾预防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居民素质偏低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产生原因;最后一部分探寻了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可行性对策,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将完善多元协同的治理体制、坚守风险防范的治理底线、夯实民生保障的制度基础、健全综合施策的治理体系作为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
张何鑫[5](2020)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场域,基层治理法治化程度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检验性标准。至2019年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0%。城市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维护国家一半以上人口的基层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使命。在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的进程中,软法的作用凸显。在国家制定法体系之外,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软法规范在社区治理中彰显了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国确立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后,软法与治理理论的高度契合促进了软法规范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功能的实现。实践证明,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不仅弥补了硬法的不足,更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多元化的法律规范依据,充分实现了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城市现代化基层治理。软法作为法学的研究对象,其概念虽未在学界达成共识,但国内外学者已围绕软法的理论和实践展开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软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法理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课题。软法与公共治理理论的结合,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验证了软法的作用和实效。因此,基于完善软法理论的呼唤和实践需要,有必要针对城市社区治理中现行各类软法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构建完备的城市社区治理软法体系,最大化确保软法价值及功能的实现,进而促进城市社区治理法律规范的多元化。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是由居民委员会、居民共同体、社区社会组织等非国家主体通过集体协商制定通过的,采取柔性约束方式规范主体行为且具有实际约束效果的行为规范。软法作为社区治理法律体系中的成员,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以其独特的方式促进实质公平正义的实现,维护基层社会的秩序,保障多元主体的平等地位,实现公民自治的自由。依据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制定主体的不同,可以将软法分为三类:第一,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定的软法,其主要内容涉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制度、社区居民委员会各专职委员会的职责、社区居民委员会管理服务活动的行为规则等。第二,社区居民共同体制定的软法,这类软法规范在城市社区治理中数量较多,常以社区居民公约、业主公约、居民会议决议、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等形式出现。第三,社区社会组织制定的软法,如物业公司制定社区物业管理章程、社区物业服务细则等。多元主体制定的社区治理软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软法以不同于硬法的方式提高社区治理主体的自治能力,保障社区治理中开放性因子的活性参与,促进社区治理中国家法的实施,弥补社区治理中硬法的短板,助力社区新型道德规范的建立,降低社区治理中法律实施成本。软法的这些作用不仅值得我们持续关注软法,更应引起我们对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尚存问题的深入研究及完善软法体系的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物业管理条例》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托的城市社区治理硬法体系,但这些硬法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僵化滞后、实施效果不理想等缺陷。城市社区治理的基础是居民自治,软法是社区居民自治的一种理性必然产物,软法在城市社区治理中具有弥补硬法不足的特殊作用和功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制定过程和实施过程中。第一,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在制定过程中,存在软法体系不健全、软法制定主体地位不平等、软法制定过程行政化、软法制定原则不明确、软法制定缺乏形式理性等问题。软法制定程序中的困境导致软法先天不足,从而影响软法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价值的实现和作用的发挥,软法制定中存在的问题还会传导于软法实施过程中,减损软法的实施效果。第二,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在实施中,存在软法缺乏实施监督机制,软法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和有效的外部监督,从而导致软法实施过程随意性较大;进而,软法实施缺乏必要的追责机制,出现软法实施后的责任落空,无法充分保障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软法没有相应的权利救济机制。通过深入剖析上述问题可以发现,由于行政管理体制的长期影响以及软法制定主体自身法律素养的欠缺,现行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多数是政府主导下的产物,未能充分体现社区治理各类主体的意志,软法内容多临摹硬法,造成软法数量激增但缺乏个性,无法具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问题,而软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了软法的功能和价值,最终有损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完整功能和体系化。完备的软法体系是城市社区治理软法的刚性硬件,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必须以完善软法制定过程、构建软法实施保障机制为基点,突破现行软法的局限,真正实现软法治理的优势,促进城市社区治理法治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理念在基层社会的应用,允许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软法的出现不仅对硬法的不足之处有所弥补,更会与硬法结合发挥叠加效用,但这必须要求克服软法在制定环节与实施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即结合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在社区治理软法制定过程中注重软法体系的健全、维护软法制定主体的平等地位、减少软法制定中的行政因素、明确软法制定原则。与此同时,针对社区治理中软法在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强化软法实施监督机制,健全软法实施的追责机制,建立软法实施的权利救济机制,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各类软法规范,让软法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彰显自身价值和不二功能。
孙玉梅[6](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市民族工作尤其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工作会议和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全面做好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既是城市民族工作创新现实需要,也是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族群众跨城乡、跨区域、跨行业的流动频率和规模不断增大,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当前社区民族工作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也遭遇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Q市社区民族工作做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梳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针对当前社区工作中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民族工作职能部门和业委会履职尽责不够、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专业化和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根据借鉴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与经验,探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新方法和新路径,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明确工作思路;二是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三是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社区民族工作体制;四是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一方面为基层社区民族工作相关政策提供创新思路建议,提高少数各族群众个体生产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为相关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理论研究与创新增加素材,为中国特色城市的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理论构建做出一定贡献。
黄良辉[7](2020)在《G市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诉求不断增多,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给党委政府的治理工作带来了难题。这些矛盾纠纷大部分来源于基层社区,很多矛盾纠纷因化解不当而激化成为影响深远的案、事件。因此,从源头治理和社区治理的角度看,基层政府有必要对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疏导,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从而实现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目标任务。G市Y区近年来各类矛盾纠纷频发,即使在化解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推进,但仍然存在着差距与不足。本文主要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用社区治理和冲突治理等理论,调查G市Y区化解社区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分析化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要解决社区矛盾纠纷,实现社区的善治、良治,就需要积极构建多元化解的工作格局,从建立完善工作体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共治、健全工作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现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成效的提升。
简凌宇[8](2020)在《社区治理中的利益协商机制研究 ——以L社区宠物犬伤人纠纷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化和住房制改革的深入,城市社区中不断地涌现了许多新组织,这些组织共同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中,与社区中的其他组织与个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对社区治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社区里的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居民等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诉求,在利益抗衡的过程中,矛盾时有发生。作为城市社区问题解决的重要机制之一,协商治理机制能够使得社区中的不同的组织和个人,通过合法化的参与和发声平台,切实表达和维护自身利益,增进理解并化解纠纷,使得基层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协商治理机制还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在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呈现的问题颇多。可以说,对城市社区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深化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它能从实践中提升社区治理的实效性,推动基层民主化的进程。关于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以往学者们的研究多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对于制度结构的缺失和构建社区中的民主协商意义去讨论的,对于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机制的发生与运行逻辑研究较少,少有学者以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新生问题透视,以利益相关者和多中心治理理论联系社区协商治理过程中的成效与困境,窥视当下在推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常态化运行过中的应对方案。由于社区协商治理离不开在社区这个“熟人社会”中的“陌生人社会”场域进行讨论,也离不开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协商景况与过程入手,探究社区治理中遇到的特殊问题,体现了中国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智慧,也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表现。本文结合上海市S区L社区的宠物犬伤人纠纷为例,从事件的发生——协商治理的过程,这一微观视角去解读多主体利益协商的基本运作与成效如何,困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优化的路径是什么?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加深社区利益相关者对社区协商治理的认知与共识,为城市社区利益协商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添砖加瓦,同时也期冀本研究的内容能为城市社区的宠物管理与宠物服务,人宠关系的和谐、社区中邻里关系的和谐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厘清与城市社区利益协商机制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包括对社区治理、利益协商机制、宠物犬伤人纠纷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第二,分析总结了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利益协商机制运作的动力来源和运行的逻辑。首先,在对既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大逻辑下的共同的社区治理需求推动了基层政府实施社区协商治理。其次,分析并完善了从共同的治理需求到社区协商治理转变的运作逻辑:有效推行制度的供给,良好协调参与的主体和合理运用情景话语。第三,以上海市L社区的宠物犬伤人纠纷为例做实证解析,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发现L社区治理过程中的有关宠物犬伤人问题产生矛盾的解决在社区内多以协商为主,其中涉及的是社区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与沟通,这其中与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利益协商机制的运行有着契合之处。在多中心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探析L社区协商治理的运向是协商形式与情境话语的二维整合。L社区在推行社区协商治理取得的成效为:建立了常态化的社区协商治理机制,提高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社区居民满意度,加强了社区治理中的认同感。第四,在透视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的总结了在进行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制度的供给不足、社会力量的参与不到位、情境话语体系的运用不充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公共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为提升城市社区利益协商的绩效给出了匹配性的方案,一是要夯实制度供给,包括加强法制保障,健全社区协商机制。二是要发挥社会力量,提升治理效能。三是要合理选择话语体系,强化理性工具的运用。四是要培养居民责任意识,维护社区公共利益。
刘沣娇[9](2020)在《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某社区为例》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问题。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适应新任务、新形势,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社区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家园,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2016年7月,习近平在社区考察时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要时时处处贯彻党的宗旨,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的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发挥作用、展示良好形象。”这也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发展前景受限。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和对象越来越复杂,思想多元且变动性强。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中教育方式方法创新还有待加强。要应对这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宗旨,坚持并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社区组织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提升先进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社区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完善基层组织管理运行机制,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建设和谐美丽社区。
马明[10](2020)在《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指出了前进的道路。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和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利益的共同体,社区治理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2018年,民政部“关于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意见”提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鼓励扶持为重点和以能力提升为基础,从而使社会组织成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撑。”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指出,“2020年,云南省要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因此,尝试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究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城市社区的发展。在创新构建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国家政策和社会背景下,昆明市官渡区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积极推进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市官渡区38个城市社区、35社会组织、396个城市社区居民进行调研,从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和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及路径进行探究。通过实地调查,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分析,发现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主要是以“三社联动”为导向的“外引内培”模式。从整体视角出发,整合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层次的路径,笔者认为,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应坚持五方面的发展趋势:坚持政府自上而下的购买,供需平台的搭建;坚持街道、社区“三社联动”工作站可持续的建设;坚持社区“自下而上”的“内培外引”的策略;坚持社会组织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的“量身定做”的策略;坚持社会组织党建全覆盖及社区自组织的建设。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以“三社联动”为导向的“外引内培”模式和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应坚持的发展趋势都指向社区治理的核心主题:共治和共享。本文总结的官渡区探索模式适用于城市中心城区,另外,本文通过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希望为提高城市社区治理效率、节约治理成本及推进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共治共享的模式创建提供支持。
二、目前城市社区矛盾的特点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前城市社区矛盾的特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生成 |
2.1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生成因素 |
2.2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生成历程 |
2.3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与类似性质议题的关系 |
2.4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生成后的变化 |
2.5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生成的框架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呈现 |
3.1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直观呈现 |
3.1.1 议题来源凸显重要意义 |
3.1.2 议题数量表明变化趋势 |
3.1.3 议题篇幅展现重视程度 |
3.1.4 议题体裁反映鲜明特点 |
3.2 “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深层呈现 |
3.2.1 议题主题突出关键要点 |
3.2.2 议题倾向彰显叙事方向 |
3.2.3 词频呈现聚焦重点内容 |
3.2.4 语言风格厘清情感倾向 |
3.2.5 议题视角解读社会关注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建构 |
4.1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建构类型 |
4.2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建构特点 |
4.2.1 建设类议题为媒体报道重点 |
4.2.2 生活类议题多从平民视角展开 |
4.2.3 矛盾类及其他类议题多为当前社区热点 |
4.3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视觉建构 |
4.3.1 图片报道更具视觉冲击力 |
4.3.2 版面安排凸显报道重要性 |
4.3.3 视觉要素建构具象社区治理 |
4.4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话语建构 |
4.4.1 多重话语交织于报道中 |
4.4.2 话语互动传达情感认同 |
4.4.3 话语修辞凸显治理成效 |
4.4.4 积极话语风格引导舆论 |
4.5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认知建构 |
4.5.1 提升治理认知的结构性 |
4.5.2 创建社区治理认知图式 |
4.5.3 参与社区治理的自觉性 |
4.5.4 培养公众社区治理共识 |
4.6 《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的建构意义 |
第五章 《人民日报》建构“城市社区治理”议题带来的思考 |
5.1 议题生成应综合考虑社区关系诉求 |
5.2 议题呈现应鲜明表达社区治理内容 |
5.3 议题建构应创新突出社区治理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
2.1.1 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想 |
2.1.2 邓小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3 江泽民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4 胡锦涛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5 习近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2 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新思想 |
第三章 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实证调研 |
3.1 选择太原市吴家堡社区样本的典型性、代表性 |
3.2 对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调研过程及其数据来源 |
3.3 对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数据分析及其问题说明 |
3.4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社会治理现状 |
第四章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其成因 |
4.1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 |
4.1.1 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
4.1.2 社区干群关系矛盾 |
4.1.3 社区居民间的矛盾 |
4.2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特点 |
4.2.1 矛盾范围扩大,主体呈现多元化 |
4.2.2 矛盾数量增加,类型呈现多样化 |
4.2.3 矛盾冲突叠加,化解难度加大 |
4.2.4 突发事件增多,纠纷呈现易激化 |
4.3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供给不均,服务短缺低效 |
4.3.2 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能力落后 |
4.3.3 矛盾预防机制不完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
4.3.4 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缺乏严格制度规范 |
4.3.5 居民素质偏低,社区参与感不强 |
第五章 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 |
5.1 坚持系统治理,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
5.1.1 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委总揽全局 |
5.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政府全面负责 |
5.1.3 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坚持社区两委自治 |
5.1.4 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
5.2 坚持源头治理,完善矛盾预防机制 |
5.2.1 建立矛盾预警网络,打造多元调解体系 |
5.2.2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推动平等民主协商 |
5.2.3 构建社区参与平台,提升居民自治本领 |
5.3 坚持依法治理,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 |
5.3.1 科学设置征地机制,保障居民合法权利 |
5.3.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保待遇差距 |
5.3.3 完善矛盾化解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5.4 坚持综合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5.4.1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建设,彰显社区精气神 |
5.4.2 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社区凝聚力 |
5.4.3 以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画出社区同心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软法的研究综述 |
1.2.2 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综述 |
1.2.3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跨学科研究法 |
1.3.4 实证研究法 |
1.4 论文的逻辑思路 |
1.5 研究的难点、拟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拟创新之处 |
1.5.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软法的法律属性解析 |
2.1 软法概念的界定 |
2.1.1 软法定义的争议 |
2.1.2 软法拓宽了法律的概念范畴 |
2.1.3 本文对软法的界定 |
2.2 软法内涵阐释 |
2.2.1 软法是柔性约束的行为规范 |
2.2.2 软法是合意制定的成文规范 |
2.2.3 软法是偏重权利保障的规范 |
2.2.4 软法是内容具有正当性的规范 |
2.3 软法的特征 |
2.3.1 软法反映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意志 |
2.3.2 软法提供主体可选择的行为模式 |
2.3.3 软法适用非国家强制的约束方式 |
2.4 软法与其他规范的界分 |
2.4.1 软法与道德 |
2.4.2 软法与习惯、习惯法 |
2.4.3 软法与政策 |
2.4.4 软法与国家法 |
第3章 城市社区治理与软法的耦合 |
3.1 治理视域下的城市社区功能整合 |
3.1.1 城市社区功能的错位和缺失 |
3.1.2 治理理念下城市社区功能的定位 |
3.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优势 |
3.2.1 社区治理软法与其他社会自治型软法的区别 |
3.2.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与农村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异同 |
3.2.3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独特优势 |
3.3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功能 |
3.3.1 提高城市社区治理主体自治能力 |
3.3.2 保障城市社区治理中开放性参与 |
3.3.3 促进城市社区治理中国家法实施 |
3.3.4 弥补城市社区治理中硬法的不足 |
3.3.5 助力城市社区新型道德规范塑成 |
3.3.6 降低城市社区治理中法律实施成本 |
第4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
4.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理论基础 |
4.1.1 公民社会理论 |
4.1.2 基层自治理论 |
4.1.3 公共理性理论 |
4.1.4 协商民主理论 |
4.1.5 法律多元理论 |
4.1.6 “活法”理论 |
4.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价值取向 |
4.2.1 实现公民自治自由 |
4.2.2 体现多元主体平等 |
4.2.3 保障实质公平正义 |
4.2.4 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
第5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基本样态 |
5.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内容来源 |
5.1.1 多元主体的创制 |
5.1.2 对国家法的引用 |
5.1.3 其他规范的转化 |
5.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形式渊源 |
5.2.1 自治组织软法 |
5.2.2 居民共同体软法 |
5.2.3 社区社会组织软法 |
第6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效力和实效 |
6.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效力 |
6.1.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效力来源 |
6.1.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位阶及冲突化解 |
6.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实效 |
6.2.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实施基础 |
6.2.2 城市社区治理软法的实效——软法适用的实例研究 |
第7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存在的困顿 |
7.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实证调研——以辽宁省为例 |
7.1.1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的现状考量 |
7.1.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制定情况 |
7.1.3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实施情况 |
7.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在制定中的缺憾 |
7.2.1 软法体系不健全 |
7.2.2 软法制定主体地位不平等 |
7.2.3 软法制定过程行政化 |
7.2.4 软法制定原则不明确 |
7.2.5 软法制定缺乏形式理性 |
7.3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实施过程的缺欠 |
7.3.1 软法缺乏实施监督机制 |
7.3.2 软法缺少追责机制 |
7.3.3 软法不具有权利救济机制 |
第8章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问题的解决路径 |
8.1 域外基层治理中软法的模型考察 |
8.1.1 欧盟社会治理中的开放协调机制 |
8.1.2 美国城市社区自治模式中的软法 |
8.1.3 日本城市社区混合治理模式中的软法 |
8.1.4 域外基层治理中软法模型考察的镜鉴 |
8.2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制定环节的完善 |
8.2.1 健全城市社区治理软法体系 |
8.2.2 实现软法制定主体平等地位 |
8.2.3 减少软法制定中行政因素影响 |
8.2.4 明确软法制定原则 |
8.2.5 增强软法形式理性 |
8.3 城市社区治理中软法实施存在困境的消解 |
8.3.1 强化软法实施监督机制 |
8.3.2 健全软法实施追责机制 |
8.3.3 建立软法权利救济机制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的背景分析 |
0.2 选题意义和价值 |
0.3 相关研究与述评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城市化 |
1.1.2 城市社区 |
1.1.3 民族工作 |
1.2 基本理论分析 |
1.2.1 城市(镇)化理论 |
1.2.2 社会治理理论 |
1.2.3 民族关系理论 |
2 当前社区民族工作挑战、问题与成因 |
2.1 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挑战与问题 |
2.1.1 城市化使得社区民族问题出现了新变化 |
2.1.2 普通市民和入城少数民族面临“不适应”问题 |
2.1.3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成为基层稳定和安全重要制约 |
2.1.4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正在面临人口流动的严峻挑战 |
2.2 我国当前社区民族工作问题成因分析 |
2.2.1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 |
2.2.2 多重转变与双向适应问题交织 |
2.2.3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专业化和参与度不够 |
2.2.4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制度、规范欠缺 |
3 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借鉴 |
3.1 Q市的历史变迁与人口族群状况 |
3.1.1 Q市城市的历史沿革 |
3.1.2 Q市城市化进程与当前族群构成 |
3.2 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
3.2.1 完善社区民族工作体制机制,打造顶层设计 |
3.2.2 抓住干部群众中的“关键少数”,加强宣传教育 |
3.2.3 搭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 |
3.2.4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活动,注重示范引领 |
3.2.5 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促进共建共享 |
3.2.6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民族社团作用,化解矛盾纠纷 |
3.3 Q市社区民族工作的借鉴与启示 |
3.3.1 社区民族工作应当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 |
3.3.2 社区民族工作应当重视教育并压实责任 |
3.3.3 社区民族工作应当重视信息技术赋能 |
3.3.4 社区民族工作应重视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 |
3.3.5 社区民族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各族互相嵌入 |
4 社区民族工作创新路径、对策与建议 |
4.1 围绕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明确工作思路 |
4.1.1 以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为指导 |
4.1.2 进一步明确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思路 |
4.2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 |
4.2.1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基本原则 |
4.2.2 深入开展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
4.3 加强社区民族工作组织领导,完善社区民族工作体制 |
4.3.1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4.3.2 构建社区民族工作的组织体系 |
4.4 推动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
4.4.1 推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 |
4.4.2 加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理论创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G市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独创性及新颖之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2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社区的概念 |
2.1.2 矛盾纠纷的概念 |
2.1.3 调解的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2.2.1 治理理论 |
2.2.2 社会冲突理论 |
2.2.3 冲突管理与冲突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现状特点及工作成效 |
3.1 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背景 |
3.2 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运作现状 |
3.2.1 易发的矛盾纠纷类型 |
3.2.2 Y区矛盾纠纷的特点 |
3.2.3 参与化解的主体及其作用 |
3.2.4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运作流程 |
3.2.5 化解的主要方法 |
3.3 Y区矛盾纠纷化解的成效 |
3.3.1 社会稳定得到全面维护 |
3.3.2 基层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
3.3.3 居民权益得到合法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4 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存在的问题 |
4.1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成效与现实需求仍有差距 |
4.1.1 社区矛盾纠纷调而不解的情况比较突出 |
4.1.2 社区家庭邻里矛盾纠纷重复投诉多 |
4.1.3 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协议履行率低 |
4.2 矛盾纠纷化解有效手段不够多元化 |
4.2.1 人民调解矛盾纠纷化解的方式遭遇挑战 |
4.2.2 社会协同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
4.2.3 以维稳为目标的导向造成了政府化解社区矛盾化解手段可选性不多 |
4.3 化解矛盾纠纷过于依赖社区居委会 |
4.3.1 居民直接反映的诉求主要由社区居委会直接进行化解 |
4.3.2 政府部门流转的投诉案件相当一部分需社区居委会承办解决 |
4.3.3 社会主体参与解决社区矛盾纠纷需要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与参与 |
4.4 本章小结 |
5 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化解主体作用发挥不平衡 |
5.1.1 社区居委会矛盾纠纷调解的主体定位不清 |
5.1.2 政府主体在参与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时出现缺位 |
5.1.3 社会主体参与作用有限 |
5.2 化解机制运作不顺畅 |
5.2.1 部门协调配合不到位 |
5.2.2 源头预防机制待改进 |
5.2.3 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 |
5.3 化解工作保障未到位 |
5.3.1 宣传保障不足 |
5.3.2 人员经费紧缺 |
5.3.3 法制保障不足 |
5.4 本章小结 |
6 优化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完善工作体制 |
6.1.1 构建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
6.1.2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
6.1.3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
6.1.4 畅通诉求表达渠道 |
6.2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共治 |
6.2.1 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
6.2.2 打造社会化队伍 |
6.2.3 推动社区机团共建 |
6.2.4 提升居民公共参与积极性 |
6.3 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
6.3.1 加强新媒体应用 |
6.3.2 完善多元化解普法机制 |
6.3.3 加强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 |
6.3.4 多渠道强化经费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访谈人员名单 |
附录B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调研提纲 |
附录C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社区调查问卷1 |
附录D 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社区调查问卷2 |
致谢 |
(8)社区治理中的利益协商机制研究 ——以L社区宠物犬伤人纠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内容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区协商的研究 |
(二)关于宠物犬伤人问题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一)社区治理 |
(二)宠物犬伤人纠纷 |
(三)利益协调机制 |
五、研究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一章 社区治理中利益协商的生成动力与运行逻辑 |
一、社区多主体参与下协商的生成动力 |
(一)国家逻辑下的管理权下沉 |
(二)社会逻辑下的协商共治形式 |
(三)公民逻辑下的利益协商需求 |
二、社区治理中利益协商的运行逻辑 |
第二章 多元主体参与下社区治理利益协调实例分析 |
一、L社区概况介绍 |
(一)L社区的治理现状 |
(二)宠物犬伤人纠纷现状 |
二、L社区治理中利益协商的生成动力 |
(一)国家层面上的服务型政府的转向 |
(二)社会层面上的社区多主体共治的形式 |
(三)个人层面上的社区居民的利益协商需求 |
三、L社区治理中多主体利益协商的运作逻辑 |
(一)社区协商的参与主体 |
(二)社区协商的平台 |
(三)不同导向的协商形式 |
(四)协商过程中的情境话语 |
四、L社区协商治理中的行动与过程 |
(一)社区“民主议事厅”的入场 |
(二)社区“民主议事会”化解宠物犬伤人矛盾 |
第三章 L社区宠物犬伤人纠纷中利益协商的效果 |
一、L社区利益协商机制初步形成 |
(一)常态化利益协商治理机制基本建立 |
(二)社区中纠纷治理效率提高 |
(三)社区治理中的认同感加强 |
二、L社区利益协商机制的发展困境 |
(一)各主体利益诉求难达成 |
(二)社区共同利益难实现 |
第四章 社区治理中利益协商机制的完善路径 |
一、社区治理中利益协商机制发展困境的原因剖析 |
(一)社区治理中制度供给不足 |
(二)社会力量参与不到位 |
(三)情境话语体系运用不充分 |
(四)居民公共意识淡薄 |
二、社区治理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完善方案 |
(一)完善社区制度建设,加强社区法治保障 |
(二)发挥社会力量,提升治理效能 |
(三)合理选择话语体系,强化运用理性工具 |
(四)培养居民责任意识,维护社区公共利益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某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 |
1.3.1 基本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社区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1.3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3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教育的理论 |
2.3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要求及意义 |
2.3.1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2.3.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
2.3.3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三章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以西安某社区为例 |
3.1 基于访谈基础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现状分析 |
3.1.1 社区组织 |
3.1.2 社区工作者 |
3.2 基于问卷调查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现状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2.2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3.2.3 调查数据分析 |
3.3 基于实地考察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
3.3.1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自然环境条件 |
3.3.2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社会环境条件 |
3.3.3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文化环境条件 |
第四章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西安某社区为例 |
4.1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4.1.1 教育主体:组织和工作者的职能和发展困境 |
4.1.2 教育客体:异质与多元下的动员和整合困境 |
4.1.3 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意识和理念更新困境 |
4.2 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思想意识层面:公共精神和主流价值观引领乏力 |
4.2.2 队伍层面:社会认同和激励机制不足 |
4.2.3 受众层面:对象急剧扩展且复杂化 |
4.2.4 管理层面: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
第五章 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5.1 在职能明确基础上发挥社区组织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
5.1.1 发挥城市社区党组织在思政教育中的政治引领作用 |
5.1.2 发挥居委会在促进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中的作用 |
5.1.3 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在居民行为规范引导和小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
5.2 在完善人才成长机制中提升社区思政教育队伍专业化水平 |
5.2.1 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 |
5.2.2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
5.2.3 优化培训教育机制 |
5.2.4 建立合理的晋升及激励机制 |
5.3 在动员居民参与中把握城市社区思政教育的精髓 |
5.3.1 以制度体系为基础,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 |
5.3.2 以网络为平台,开拓新的参与渠道 |
5.3.3 以群为媒介,调动各层次群体参与 |
5.4 在实践探索中实现社区思政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
5.4.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2 加强居民道德观教育 |
5.4.3 推行社区居民法治观教育 |
5.4.4 培育社区公共精神 |
5.4.5 提升居民的社区和城市认同感 |
5.5 在稳步提高中加强社区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创新 |
5.5.1 以互动式教育破解主体困境 |
5.5.2 以科学化教育提升任务实效 |
5.5.3 以网络化教育增进便利性 |
5.5.4 以文化育人提升社区软环境 |
5.5.5 以生活化场景增强教育亲和力 |
5.6 在综合平衡中完善社区思政教育运行机制 |
5.6.1 建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联动机制 |
5.6.2 建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资金保障机制 |
5.6.3 建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机制 |
5.6.4 建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动态监督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现状及已有经验成果的研究 |
(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角色、关系、困境、对策研究 |
(三)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模式研究 |
(四)关于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社区治理多元化特点的研究 |
(五)文献简评 |
三、基本概念 |
(一)社会组织 |
(二)城市社区 |
(三)社区治理 |
四、理论工具 |
(一)治理理论中的社区治理理论 |
(二)社会资本理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地研究法 |
(三)调查研究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统计分析 |
(三)研究工具 |
七、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选题的创新 |
(三)研究问题的创新 |
(四)应用价值的创新 |
第一章 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现状 |
一、官渡区社会组织的概述 |
(一)社会组织的特点 |
(二)社会组织内在发展动力 |
(三)社会组织外在发展动力 |
(四)社会组织的需求 |
二、官渡区党委政府针对社会组织的改革 |
(一)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的变革 |
(二)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官渡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
(三)社会组织发展的资助政策措施 |
(四)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政策措施 |
三、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概述 |
(一)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领域 |
(二)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方式 |
(三)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效果 |
(四)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呈现多元合作治理模式 |
(五)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特点 |
(六)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困境 |
第二章 社会组织“自上而下”的参与实践 |
一、官渡区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式的购买服务 |
(一)指引式的多元化类型服务购买 |
(二)竞赛式的社区营造与公益创投参与 |
(三)指定式的“福彩项目”特殊服务购买 |
二、官渡区政府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平台搭建 |
(一)“外引内培”的四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 |
(二)社会组织与城市社区的“供需平台”搭建 |
(三)激励式的社会工作者人才培养 |
三、官渡区党委政府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与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 |
(一)党组织服务群众项目:“中介式”的链接社会组织与社区 |
(二)党组织引领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设与覆盖 |
第三章 社会组织“自下而上”的参与实践 |
一、“协同合作式”的官渡区三社联动工作站建设 |
(一)街道层面三社联动工作站的协同 |
(二)街道层面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支持与合作 |
二、“公益带市场”:社区“三社联动”工作站与社区建设的“引进” |
(一)社区“三社联动”工作站的持续建设 |
(二)“品牌”社区建设及社区“品牌”的营造 |
(三)社会组织以社区需求为导向的“量身定做” |
三、官渡区社区自组织培育与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的建设 |
(一)“减负增效”式的社区自组织培育 |
(二)Y社区的“内生”: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的建设 |
第四章 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优化策略 |
一、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梳理 |
(一)“三社联动”工作站的体系搭建 |
(二)社会组织党建:“三同步两纳入,3+2”机制 |
(三)社会组织党建模式:“1234N”模式 |
(四)“外引内培”的社会组织孵化模式 |
二、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趋势 |
(一)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变化趋势 |
(二)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 |
三、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路径的优化 |
(一)社会组织融入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社区层面对策 |
(二)社会组织融入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社会组织层面对策 |
(三)社会组织融入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层面对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目前城市社区矛盾的特点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多民族社区依法治理研究[D]. 赵莹莹.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人民日报》“城市社区治理”议题建构研究[D]. 赵盼盼. 河北大学, 2021(02)
- [4]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D]. 李乂京. 山西大学, 2020(04)
- [5]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软法研究[D]. 张何鑫. 辽宁大学, 2020(07)
- [6]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民族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例[D]. 孙玉梅.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7]G市Y区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黄良辉. 暨南大学, 2020(07)
- [8]社区治理中的利益协商机制研究 ——以L社区宠物犬伤人纠纷为例[D]. 简凌宇.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9]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西安某社区为例[D]. 刘沣娇.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10]社会组织参与官渡区城市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D]. 马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