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丽[1](2021)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以TX1井区为例》文中指出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及测井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TX1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进行详细研究,认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主要发育复成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岩,煤夹层;沉积构造发育,兼具水上及水下沉积的特点,发育粒序层理、中大型交错层理及冲刷充填、植物枝干印模等沉积构造;测井上具箱型、漏斗型、指状、线性等响应。沉积相纵向上逐渐向盆地边缘退积演化,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在2~5砂组较为发育,以辫状分流河道及河道间的河漫沼泽沉积为主,前缘亚相在1砂组较为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及支流间湾沉积为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孔渗结构较优,原油含水率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次之,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含水率较高。
单祥,郭华军,陈希光,窦洋[2](2021)在《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成因——以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致密储集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特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八道湾组储集层致密化机理。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储集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填隙物含量和高塑性岩屑含量的特征,经历了强压实作用、弱胶结作用和普遍的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强是八道湾组储集层致密化的最主要因素,而八道湾组煤系酸性成岩流体造成的强流体压实效应,以及高塑性岩屑含量造成的强静岩压实效应是导致八道湾组强压实作用的主要原因;中粗砂岩—粗砂岩塑性岩屑含量低,虽然流体压实效应较强,但静岩压实效应弱,储集层物性好,是最有利的储集砂体。
张磊[3](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王彦君[4](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吴雪婷[5](2020)在《石南地区侏罗系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针对石南地区侏罗系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非常有限,而储层内隔夹层的类型、分布等对剩余油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影响着油田的后期开发。因此,有必要针对该区块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开展深入研究。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二段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石南4和石南21井区900多井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及物性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目标区地层格架;进一步对取心井和关键井进行精细描述,绘制了测井交汇曲线及测井响应图版。在此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碳氧同位素等实验结果,对目标区钙质隔夹层进行了识别和精细划分,明确了钙质隔夹层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头屯河组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流间湾、水下天然堤、河口砂坝等四个微相,且钙质隔夹层在平面上与沉积微相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空间上和砂体分布趋势一致。目标区钙质隔夹层普遍发育,进一步可划分为J2t21顶部隔层、J2t21-J2t22隔层及J2t22-J2t23隔层共3套隔层和6套层内夹层。石南井区头屯河组钙质胶结物从成因上可以分为同生钙质胶结物、成岩钙质胶结物、表生钙质胶结物三种类型;此外,钙质胶结物从微观产状上可以分为斑点状、团块状、层状、均匀胶结四种类型,且钙质胶结程度受成因、砂体渗透率、钙离子供给是否充足等因素的影响。上述研究可为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剩余油挖潜和优化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杨迪生,阎桂华,周天琪,李严[6](2020)在《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油气充注时序》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下侏罗统八道湾组砂岩储集层致密化及油气充注过程,综合应用铸体薄片图像分析、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结合烃源岩生烃和排烃史、地层埋藏史和热史模拟,对砂岩储集层的致密化过程以及孔隙演化史进行恢复,同时与油气充注史结合,探讨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油气充注时序对油藏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致密砂岩主要包括4个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溶蚀相、杂基—强压实相、碳酸盐矿物胶结相和自生黏土矿物胶结相,其中石英次生加大—溶蚀相具有较好孔渗条件。储集层致密化原因主要是杂基含量高、碳酸盐矿物胶结严重、溶蚀改造作用有限以及自生黏土矿物堵塞孔隙。此外,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属于"先致密后成藏"型储集层,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第1期低成熟度原油充注时,大部分砂岩储集层已进入致密砂岩储集层界限,在超压作用下第2期低成熟度原油和第3期高成熟度油气沿着齐古北断裂充注于致密砂岩中并聚集成藏。新近纪末期,齐古背斜核部开始剥蚀导致剩余压力大幅度减小,油气发生逸散,古油藏经历构造调整后形成小规模致密油气藏。该成藏过程指示齐古背斜高部位以及第2排和第3排构造带处所发育的圈闭油气勘探潜力大。
任鹏[7](2018)在《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近些年来,准噶尔盆地发现了众多低含油饱和度油藏,这类油藏具有与常规油藏明显不同的诸多特征,比如圈闭内油水混存现象普遍存在、没有纯油层或只有很薄的纯油层、开采初期阶段就具有极高的产水量等。由于这类油藏具有较高的共存水饱和度,油水关系复杂,常常出现测井解释成果与试油试采情况具有很大出入的现象,导致在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上都面临诸多困难。因此,通过研究准噶尔盆地中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分布特点和油藏特征,寻找这类油藏不同于一般油藏的规律,有利于明确对此类油藏的勘探工作,丰富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勘探的理论成果,使油藏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发。论文首先调研了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多个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对各类油藏构造特征、储集层岩性物性和非均质性等方面展开了分析,总结了准噶尔盆地中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剖面形态,并综合考虑油藏油水分布和成因机理等方面对油藏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得到了一定的认识。在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机理的研究中,论文以陆9井区头屯河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地试油、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对头屯河组油藏的油水分布特征、流体性质特征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油气分布的规律。对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主要从成藏因素、构造因素以及储集层因素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头屯河组油藏由于远离生烃凹陷,且油气运移路径上存在一系列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圈闭,因此油气充注量有限,这是导致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前提所在。此外,在低幅度背景下,有限的圈闭闭合高度和平缓的地层不利于油水的分异,储集层内低渗透性致密层的广泛发育,更加剧了油水混存的现象,以上两点是导致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多期成藏、粘土矿物等次要因素也对油藏含油饱和度具有一定影响。该研究成果对于今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研究可以提供一点指导和借鉴的作用。
郭友哲[8](2018)在《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勘探历史悠久。近年来,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日渐成为该区油气勘探的热点。为了深化该区沉积体系、储层发育特征及规律的认识,建立该区侏罗系煤系地层油气富集模式、落实滚动勘探目标,本论文综合利用该区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了以古地貌、物源及沉积相带组成为核心的沉积研究和以储层四性关系、测井识别图版和优质储层预测为核心的储层地质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将八道湾组一段细分为4个砂层组并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不同时期古地貌恢复,识别出沟槽、低凸、坡折和平台四种古地貌单元,以艾湖15-艾湖9-艾湖14一线分水岭为界,分为夏子街扇、黄羊泉扇两大砂体卸载区,砂体经沟槽输送,在斜坡-平台区卸载。对比古地貌格架与沉积相带展布关系可知,古地貌控制了该区的物源、沉积相带展布。(2)研究区八道湾组一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广泛发育为特征。结合地震砂地比图和古地貌、古水流、物源数据,对油层段八道湾组一段2砂组(J1b12)进行了精细研究。(3)厘定了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层的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97.9%),粒内溶孔仅占2.1%,胶结物溶蚀作用不明显;孔喉连通性较好,以中小孔喉为主。本区油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3.4%,平均渗透率为4.71mD,根据中石油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其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本区储层主要为煤系砂岩、砂砾岩,含丰富的塑性岩屑,制约储层储集及渗流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压实作用。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成岩影响有限,而受碎屑岩粒度的控制明显,其中粒度较大的粗中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储层质量最优,进而结合测井信息建立了该区以粒度为核心的储层分类评价模板。(4)研究区油藏具有典型的“下生上储”特征,油藏的形成受控于受油源断裂,而油气的富集受粒度控制。通过地震GR反演,落实了J1b12高效储层发育区;综合考虑油源断裂等关键成藏条件的基础上,优选了4块油气勘探有利区带,累计面积19.1km2。
夏彤彤[9](2018)在《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中部埋深大,储层物性差,属于低孔渗、超低孔渗储层。研究区八道湾组储层研究程度较低,含油性复杂,制约着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因此,需要对储层成因、储层特征、含油性及控制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以沉积学和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资料、钻测井资料、粒度测试、薄片资料及分析化验资料等,对研究区八道湾组沉积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论文分析了八道湾组沉积时期沉积微相特征,认为研究区八道湾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受洪水影响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可分为内前缘和外前缘,主要发育内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研究区主要发育长石质岩屑杂砂岩和岩屑杂砂岩,分选较差,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杂基和岩屑含量高。岩屑类型多样,以火山岩岩屑、变质岩岩屑及泥岩岩屑为主。通过储层分析与测试,进行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等微观储层研究,并划分了7种成岩相类型,其中,以强压实弱溶蚀成岩相为主要成岩相。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溶孔、岩屑溶孔和粘土矿物晶间孔为主,存在少量裂缝。压汞孔隙结构具有小孔喉、分选差、排驱压力高的特点。岩心实测孔隙度主要集中在5.0%9.0%之间,平均为5.75%,渗透率主要集中在0.004×10-3μm20.08×10-3μm2之间,平均为0.032×10-3μm2,属于致密层。综合分析沉积、成岩、物性等特点,研究认为研究区致密储层的成因主要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煤系地层的共同因素有关,并认为沉积作用是储层控制的内因,原始孔隙度低是储层致密化的决定性因素;强压实作用和弱溶蚀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外因;煤系地层进一步加剧储层致密化进程。研究区八道湾组三段和八道湾组一段储层在渗透率和含油性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构造活动是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火山岩岩屑含量是其次要因素。含油性差异主要与渗透率、源储组合、砂体厚度有关。重点考虑物性参数、源储组合及含油性等因素,将研究区储层分为五类,其中Ⅰ类和Ⅱa类储层主要发育在八道湾组三段,有利区域位于成1井八道湾组三段西侧范围。
马捷[10](2018)在《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莫索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三面紧靠生烃凹陷,深浅断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但是,活跃的盆内构造运动导致油气成藏过程复杂难辨。根据现有勘探成果发现,仅在紧邻盆1井西凹陷的盆5井区有工业油流发现,而盆参2井区虽岩心含油性好,但仅在盆参2井为油水同出,其他井试油结果均出水,反映出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水关系十分复杂。为了查明区内油气富集规律,有必要对研究区油气成因及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加以探讨研究,以便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指导。本文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分析白垩系油气的成因及来源,通过选取典型井开展成藏解剖,明确油气差异聚集的主要原因;采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显微荧光等手段,确定白垩系油气成藏的时期,结合构造演化史、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油气运移、保存条件,明确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成藏模式,并指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不同井区油气来源存在差异,盆5井区主要来自于盆1井西凹陷,盆参2井区主要来自南缘阜康凹陷;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砂体发育规模以及沉积微相的差异是盆参2井与莫24井白垩系油气富集差异、含油岩心出水的主要原因。盆参2井白垩系底部物性差,渗透率较低,排驱压力大,孔喉结构差,砂体发育规模小,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分流间湾沉积微相,以砂、粉砂与泥岩互层状分布为主,横向连通性差,后期构造调整过程中,有利于油气保存。莫索湾地区白垩系存在两期油气成藏,第一期充注时间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第二期为主成藏期,油气充注时间晚白垩世—渐新世;白垩系存在强烈的生物降解破坏,降解时间为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期,降解仅破坏第一期油气,主成藏期油气未遭受降解;莫索湾地区白垩系具有油源复杂、多期成藏特征,古隆起的后期反转运动使先期形成的油藏遭到破坏和调整,形成以低幅度构造背景下的地层岩性圈闭为主,控制形成岩性地层油藏,调整后油藏呈现分散和小规模的特征,并形成砂泥岩薄互层式、沉积充填式、低幅度构造式以及地层尖灭式等四类岩性油气藏。针对区内未来油气勘探,在原油藏上倾方向沿油气次生调整路线是勘探的首选目标,同时盆参2井以南的三角洲外前缘、莫索湾东南翼以及受控于古地貌的低洼沉积充填砂体,也是下一步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二、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以TX1井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沉积相标志 |
2.1 岩石组分 |
2.2 沉积构造 |
2.3 微观特征 |
2.4 测井相标志 |
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
3.1.1 分流河道微相 |
3.1.2 河漫沼泽微相 |
3.2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
3.2.1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
3.2.2 支流间湾微相 |
3.3 前辫状河三角洲 |
4 沉积微相分布 |
5 油气地质意义 |
6 结论 |
(2)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成因——以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储集层特征 |
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2.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3 主要成岩作用特征 |
4 讨论 |
4.1 储集层致密化成因 |
4.2 八道湾组强压实作用成因 |
4.3 油气勘探意义 |
5 结论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
1.4 创新性认识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
主要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石南地区侏罗系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选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概况 |
2.2 地层构造特征 |
2.2.1 车莫古隆起演化特征 |
2.2.2 构造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第三章 头屯河组地层对比研究 |
3.1 目标区域J_(2t)/J_(2x)、K_1q/J_2t地质界线划分 |
3.1.1 J_(2t)/J_(2x)区域等时面的划分对比 |
3.1.2 K_(1q)/J_(2t)区域等时面的划分对比 |
3.2 J_2t_3、J_2t_2、J_2t_1 三分旋回划分 |
3.2.1 J_2t地层三分旋回划分 |
3.2.2 J_2t_2 地层分布特征 |
3.3 J_2t_2~1、J_2t_2~2、J_2t_2~3 三分地层格架建立 |
3.3.1 井间小层砂体对比研究 |
3.3.2 小层空间分布特征 |
第四章 头屯河组沉积相研究 |
4.1 研究区沉积背景 |
4.2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2.1 岩性划分及岩石学特征 |
4.2.2 粒度特征 |
4.2.3 沉积构造特征 |
4.2.4 单井相分析 |
4.3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4.4 砂体展布特征 |
4.4.1 小层砂体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
4.4.2 不同砂组砂地比在空间的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研究 |
5.1 头屯河组岩矿特征 |
5.2 岩石组分对储层的影响 |
5.2.1 碎屑颗粒对储层的影响 |
5.2.2 填隙物对储层的影响 |
5.3 方解石胶结物产状 |
5.3.1 钙质砂岩在岩心中的分布特征 |
5.3.2 钙质胶结物在薄片中的分布特征 |
5.4 钙质隔夹层识别及分布特征 |
5.4.1 隔夹层的类型与识别 |
5.4.2 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 |
第六章 钙质隔夹层成因分析 |
6.1 钙质隔夹层与沉积演化的关系 |
6.2 钙质隔夹层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
6.3 钙质隔夹层与成岩作用的关系 |
6.3.1 钙质胶结物的物质来源 |
6.3.2 钙质胶结物的不同成因类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定义 |
1.2.2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准噶尔盆地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研究 |
2.1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在准噶尔盆地的分布 |
2.2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类型 |
2.3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开发特征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3.1 地层划分 |
3.2 构造特征 |
3.3 沉积特征 |
3.4 储层特征 |
3.4.1 储集层展布特点 |
3.4.2 物性特征 |
3.4.3 孔隙结构特征 |
3.4.4 储集层非均质性 |
第四章 研究区头屯河组油藏特征 |
4.1 油藏类型 |
4.2 储集层油水分布 |
4.3 流体性质 |
4.3.1 原油性质 |
4.3.2 地层水特征 |
4.4 低含油饱和度特点 |
4.4.1 试油结果 |
4.4.2 录井油气显示 |
4.4.3 岩心分析与测井解释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 |
5.1 油气成藏因素 |
5.1.1 油源分析 |
5.1.2 成藏期次及成藏时间 |
5.1.3 头屯河组油藏的输导体系 |
5.1.4 头屯河组油藏成藏过程 |
5.1.5 油源距离、油气充注量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 |
5.2 构造因素 |
5.2.1 有限的圈闭闭合高度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 |
5.2.2 地层倾角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 |
5.3 储集层因素 |
5.3.1 夹层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 |
5.3.2 储集层粘土矿物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依据 |
1.1.1 论文的题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
1.3.2 储层表征、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储层分类评价 |
1.3.3 优选评价目标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简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地层展布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3.1 地层细分与统层 |
3.2 沉积相类型 |
3.2.1 辫状河三角洲 |
3.2.2 湖泊 |
3.3 沉积特征与展布预测 |
3.3.1 古地貌控沉作用研究 |
3.3.2 井震结合的砂体展布预测 |
第4章 储层发育规律与评价 |
4.1 储层特征 |
4.2 主控因素分析 |
4.3 储层分类与评价 |
第5章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5.1 已有油藏分析 |
5.2 优质储层预测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相研究现状 |
1.2.2 储层研究现状 |
1.2.3 煤系地层研究现状 |
1.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
3.1 相标志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结构特征 |
3.1.3 沉积构造特征 |
3.1.4 测井相标志 |
3.1.5 单井沉积相分析 |
3.2 沉积相特征 |
3.2.1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亚相 |
3.2.2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外前缘亚相 |
3.3 沉积微相空间展布 |
3.3.1 沉积微相剖面展布 |
3.3.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四章 储层微观特征 |
4.1 成岩作用特征 |
4.1.1 成岩作用类型 |
4.1.2 成岩阶段 |
4.1.3 成岩相划分 |
4.2 储集空间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隙结构 |
4.3 物性特征 |
4.3.1 利用岩心物性刻度测井物性 |
4.3.2 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 |
第五章 储层控制因素研究 |
5.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5.1.1 分选 |
5.1.2 杂基 |
5.1.3 粒级 |
5.1.4 沉积微相 |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5.2.1 .压实作用 |
5.2.2 溶蚀作用 |
5.3 煤系地层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4 八道湾组一段与三段物性差异 |
5.4.1 构造运动 |
5.4.2 裂缝 |
5.4.3 孔隙结构 |
5.4.4 岩屑类型 |
5.5 八道湾组含油性差异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
6.1 储层分类评价 |
6.2 储层综合评价 |
6.2.1 物性特征 |
6.2.2 源储组合 |
6.3 有利储层展布 |
6.3.1 有利储层预测 |
6.3.2 有利储层描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10)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况 |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3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
3.1 烃源岩特征 |
3.1.1 石炭系 |
3.1.2 二叠系 |
3.1.3 侏罗系 |
3.1.4 烃源岩热演化史 |
3.2 油气来源 |
3.2.1 油气来源层位 |
3.2.2 油气性质差异 |
3.2.3 油气来源方向 |
第4章 典型油藏解剖 |
4.1 工区白垩系含油岩心多井测试出水 |
4.2 典型井成藏解剖 |
4.2.1 盆参2井与莫24井白垩系对比分析 |
4.2.2 莫24井白垩系与侏罗系对比分析 |
4.3 含油岩心出水原因分析 |
第5章 成藏地球化学研究 |
5.1 油气成藏时期 |
5.1.1 成藏期次 |
5.1.2 成藏时间 |
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3 成藏模式 |
5.4 有利勘探方向预测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石西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孔渗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以TX1井区为例[J]. 刘晓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21(01)
- [2]低渗致密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成因——以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凸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为例[J]. 单祥,郭华军,陈希光,窦洋. 新疆石油地质, 2021(01)
- [3]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4]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5]石南地区侏罗系钙质隔夹层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吴雪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6]齐古断褶带八道湾组砂岩储集层致密化—油气充注时序[J]. 杨迪生,阎桂华,周天琪,李严. 新疆石油地质, 2020(01)
- [7]准噶尔盆地陆9井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特征与成因研究[D]. 任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D]. 郭友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特征研究[D]. 夏彤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莫索湾地区白垩系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研究[D]. 马捷.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