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局批准2002年第四批4A、3A旅游区和第二批2A、1A旅游区(论文文献综述)
杨阳[1](2021)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的旅游业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发展成为了延边州的支柱产业。特别在2017年延边州委举办的十一届三次全会上将全域旅游当做其发展主线,在会上给出了“旅游兴州”战略规划,充分利用民族与区域优势,调整经济结构,推出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抓住机遇,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将旅游业打造为延边州经济兴起的新动力,进而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以“旅游兴州”去促进延边州经济的转型。延边州幅员辽阔,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以及人文资源,例如长白山秀美的自然风光、朝鲜族的特色风情、红色文化游等等,同时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延边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姿多彩,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之上,研究延边州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对其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延边州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第一,本篇论文论述了延边地区旅游资源的概况,同时依据当前的国家标准把延边州旅游资源实施分类,确认了延边州的旅游资源覆盖国家标准的8个主类,证明延边州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为其经济兴起奠定了强大的基础。然后对吉林省内各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比较,并对延边州内的旅游资源按类型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确定了延边州内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并对已收集到的2011年-2019年延边州旅游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历年数据的变动,更加直观地看出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对延边州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对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采取SWOT分析,提出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政策方面具有的机遇,以及外部环境和基础条件上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最后,在当前延边州旅游资源有待一进步发掘的的情况下,本文针对相关问题从旅游发展规划、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品牌形象、管理举措等方面给予一些能使延边州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深度开发的有效路径。
桑子俞[2](2020)在《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沿黄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升级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本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和“黄土高原风景道”,2017年山西省旅发大会提出山西要打造黄河旅游板块,可见黄河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加之山西黄河旅游资源的优势,及旅游产业广泛关联性、生态性和永续性等特性,使得黄河旅游成为了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但有关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转型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还是一项空白,甚至有关黄河旅游资源升级利用、旅游扶贫、产业融合、资源整合的优秀研究也是凤毛麟角。本文以山西黄河旅游板块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相关案例和立足研究区区位条件及产业状况等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最近邻指数等方法,从黄河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现状,并探究构建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带动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山西黄河旅游资源地域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共有3个大类――黄河水体、黄河主题和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的协同旅游资源,21个亚类,总计189种;山西黄河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又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2个集聚中心――临县、万荣和3个集聚片区――偏关-河曲、临县-柳林、运城沿黄四市(河津、万荣、永济和芮城);(2)山西黄河旅游产品开发存在旅游资源利用和景区开发不充分、点强线弱、产品单一、旅游服务较差、体制机制不畅、合作困难和产业融合难度大等突出问题;(3)山西黄河旅游的重点客源市场有晋陕豫冀四省以及京津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等;深秋、冬季和初春时节是黄河旅游淡季,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来访游客数量较多;黄河旅游消费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的旅游经验较多,在旅游活动中注重深入接触黄河文化,同时游客群体在收入上存在较大分化;游客多是通过“自助”方式多方查询获得的完整的黄河旅游信息。(4)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助力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黄河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和旅游线路提炼;旅游公共服务体建设;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黄河旅游品牌建设;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1)山西黄河旅游形象可以凝练为“中国根·黄河魂”,忻州黄河旅游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长城—黄河—古堡”,吕梁-临汾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瀑布曲峡、黄土风情”,运城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古中国,黄河情”,依托黄河旅游资源及产品还可架构优化出9条黄河旅游线路;2)黄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公共交通、公共信息、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和公共救助五方面内容;3)黄河旅游适宜加强与文化产业、休闲康养产业、商务与会展业、低空航空业、工业和煤炭产业、特色农业、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以及手工业的融合;4)黄河旅游品牌建设应以“中国根·黄河魂”为品牌形象,借助新媒体进行直达消费者的宣传,应根据旅游者特点选择营销渠道和注意旅游产品价格灵活化,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加快核心景区提质升级;5)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首先要补齐重点旅游服务项目短板,其次是构建全域联动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梳理核心城镇间的等级和协作关系,最后是重视人才和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林娜[3](2020)在《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长江三峡地跨重庆、湖北两省市,是世界着名大峡谷之一,也是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富集,其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随着国内全域旅游的迅速推进以及文旅融合、交旅融合趋势的不断凸显,长江三峡旅游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挑战。作为廊道型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亟需加强区域旅游深度合作、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产业链条、加强整体保护与开发,从而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本文从空间结构出发,对长江三峡旅游廊道进行研究,研究具有良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来讲,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研究了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在阐明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方法及核心概念基础上,分析了遗产廊道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旅游中心地理论,综述了国内外旅游廊道、遗产廊道、空间结构等研究文献,注重追踪研究前沿,使本研究位于较高的起点。其次,研究了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问题。从长江三峡历史溯源、旅游资源梳理及价值阐释、旅游发展现状三方面阐明了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从区域旅游合作亟需深化、旅游产业体系亟需完善、旅游空间布局亟需优化、整体保护开发亟需加强、旅游廊道品牌亟需塑造五方面剖析了旅游廊道构建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注重研究的问题导向,聚焦主要问题,为下一步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对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系统梳理长江三峡旅游空间结构历史演变基础上,综合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现阶段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江三峡旅游廊道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节点—轴线—域面”的有机联动。在“节点”上,重庆主城区和宜昌市具有较强水平的旅游发展指数,是长江三峡旅游廊道“双核驱动”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双核驱动”形成了三级旅游廊道发展节点;在“轴线”上,以长江主干道为核心,形成了三级旅游廊道发展轴线;在“域面”上,刻画了旅游廊道空间网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3个旅游聚集区。最后,研究了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思路与对策。明确了旅游廊道构建总体目标与原则,并从提炼旅游廊道主题、完善旅游廊道空间系统、优化旅游廊道空间布局、注重旅游廊道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旅游廊道品牌整合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研究指出,可以“中华民族母亲河,高峡平湖新篇章”为廊道主题,突出旅游节点辐射作用,推动旅游线路联动发展,强化旅游板块功能分区,进而以长江主干道为核心轴线构建“一轴六心多廊四区”的空间格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将长江三峡旅游廊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空间结构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旅游廊道的研究视角;(2)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运用景观规划学、旅游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加强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有机结合。在质性研究基础上,充分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对长江三峡旅游空间格局进行实证分析,较为准确地刻画了旅游廊道的空间格局;(3)注重研究的问题导向,在明确旅游廊道构建总体目标原则基础上,从提炼主题、完善空间系统、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生态文化保护、塑造廊道品牌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对策,为旅游廊道构建提供了路径参考。
董宝辉[4](2019)在《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在旅游产业链中成为引导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环节。自2000年开始对全国旅游景区进行质量等级评定以来,A级旅游景区的品牌化与标准化建设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在构建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主要以2001—2017年内蒙古A级景区数为依据,选取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7年时间截面数据,采用相关经济差异测量模型定量分析内蒙古A级景区空间分布的差异化、以最邻近分析方法测定全区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以空间自相关分析A级景区的空间关联性以及运用标准椭圆差分析A级景区总体的移动变化过程、借鉴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A级景区的演变模式与机制等,进而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因子分析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内蒙古A级景区空间分布变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从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划分上,内蒙古374个A级景区资源单体类型共有6个主类、20个亚类和42个基本类型,其构成主要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除乌海市以外,其余各盟市均拥有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和人文活动中的4类。(2)2001—2017年期间,内蒙古A级景区总量和年增长量均呈线性增长,A级景区发展呈现阶段性,经过了平缓增长期(2001—2007年)和快速增长期(2008—2017年)两个过程;景区内部等级结构呈现不均衡性,2A—4A级景区是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蒙东、蒙中和蒙西旅游区的A级景区均衡性差异明显。(3)内蒙古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经历了从均匀离散—集聚—强集聚的过程,目前仍属于强集聚型分布;在各时间维度内的分布有明显的集群中心。全区A级旅游景区的重心逐渐往西偏南方向移动,在东经112°—116°,北纬41°—44°之间移动,轨迹呈“倒V”型;各等级景区的分布重心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偏移,旅游景区的等级越低,空间分布越均匀。(4)内蒙古A级景区沿交通线分布变化明显,主要经过了从增长极—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的变化,呼包鄂地区出现向网络式空间结构演变的雏形;内蒙古A级景区经过了从初期的地域扩散阶段发展到逐渐集聚的阶段,目前区内A级景区的空间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7.33%,在未来潜在的地域扩散仍有较大的空间。(5)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景区的分布与变化。其中,地形、水体和植被等自然要素是A级景区发展的内在条件。区内海拔和地形起伏度主要集中在418—1732米和0.53—2.28°范围内,使得景区在该范围内集中分布;A级旅游景区数量分布随着河流缓冲带宽的增大分布数量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小于10km的河流缓冲区内;植被覆盖程度的不同影响自然类和人文类景区的分布。政策支持、社会综合水平和交通条件等人文条件是A级景区发展的外在条件。地方政府的调控力与政策叠加会促进A级景区的发展,同时旅游政策在各盟市的倾斜力度是造成区域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社会综合水平和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与A级景区发展与空间分布变化有高度耦合性。
阿司古力·艾百,普拉提·莫合塔尔,居玛·吐尼亚孜,祖丽皮亚·库来西,米雪[5](2019)在《新疆南疆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取新疆南疆5地州作为研究区,通过地统计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南疆A级景区的时空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时间上,南疆5地州的A级旅游景区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缓慢增长阶段(2001年~2007年)、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2013年)、缓慢增长阶段(2013年~2017年).2)从空间分布类型上,除了2001年之外其他3个时间点都趋于凝聚型,2001年呈现出均匀型,总体呈现出从均匀分布向集中分布的特征.3)从演化规律上,呈现由北向西转移态势,具体表现为"西北多东南少";南疆以北主要为自然旅游景区、南疆以西主要为人文旅游景区.
陈永涛[6](2018)在《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缘起于边境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与现实发展迟缓的矛盾,即国家“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战略延伸与边境旅游“通而不畅”的现实状况之间的反差。文献综述也表明,边境旅游双边合作、边境旅游障碍阻力、边境旅游理论构建等成为边境旅游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边境旅游阻力问题更为引人瞩目。本文应用爬坡模型、重力模型、区位熵、竞争态、旅游本底趋势线、格兰杰因果关系、交通优势度等方法模型,对边境旅游理论上的“阻滞效应”与现实中的“通而不畅”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一、边境旅游系统构成研究。边境旅游是指发生在国家边境特定区域的旅游活动。在性质上,边境旅游须依托国家边界核心吸引物而存在,且边境旅游以体验边境差异化氛围为目的,故边境旅游是介于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之间的第三种旅游形式。边境旅游作为一个特殊的旅游系统,由客源地(旅游者出游地)、目的地(旅游者集聚地)、边境通道(旅游者通过特定区域)、旅游流(旅游者在边境地区移动形式)四个子系统构成。边境旅游系统具有三大效应:边境吸引旅游流汇聚的集聚效应,边境推动旅游流延伸的扩散效应、边境阻碍旅游流集散的阻滞效应。阻滞效应更准确地揭示了边境旅游流的移动规律。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内涵研究。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指国家边界在不完全开放状态下对旅游流集散所产生的筛选、迟滞、阻碍作用。在内涵上,阻滞效应是在国家边界未完全开放状态下产生的,国家边界会对旅游流的空间移动产生阻滞作用,且国家边界对旅游流的阻滞存在程度强弱的差异。从边境旅游阻滞程度上,可分为高度阻滞、中度阻滞、低度阻滞三个层次;从边境旅游阻滞内容上,可分为人员阻滞、车辆阻滞、物品阻滞三种类型。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四个方面。阻滞效应对边境旅游的负面作用有交通通道阻塞、旅游经济波动、旅游传导弱化三个方面。三、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作用机理研究。归纳边境旅游影响因素,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发生取决于四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即旅游驱动力(旅游内在需求、外部旅游吸引)、旅游摩擦力(微观层面的感知、中观层面的设施、宏观层面的政策)、边境支撑力(通道软硬条件)、系统自重力(流量、流质、流速等)。阻滞效应在边境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边境旅游的发展合力与驱动力同向、与阻滞力反向;当驱动力大于阻滞力、自重分力,边境旅游仍在发展但发展受到限制;当驱动力小于等于阻滞力、自重分力,边境旅游发展减速甚至停止。由此形成三种集散模式,即临境不出境、单向跨境、双向跨境。平行作用力、垂直作用力是阻滞力形成的直接动因与间接动因,阻滞力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波动变化。在阻滞效应影响下,容易发生三种传导效果:边境开而不放、边境开而不均、边境开而不发。四、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实证研究。云南省是我国边境旅游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具有国境线漫长、边境口岸众多、少数民族聚居、边疆开发程度低等本底条件。区位熵研究表明,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红河州居于第一个层次,文山州、保山市居于第二个层次,怒江州、临沧市、普洱市居于第三个层次;旅游本底趋势研究表明,云南边境旅游波动性较大。导致云南边境旅游波动性大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一是突发性事件(边境政策、双边关系、国际政经形势);二是边境贸易(边境贸易对边境旅游促进作用明显,而边境旅游对边境贸易影响则不明显);三是交通优势度(边境城市可进入性差)。扩展重力模型综合测度表明: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显着,亦即云南边境地区国内旅游人次约是边境入境旅游的120倍;国家政策对边境旅游发展影响最强,中国经济自由度相对于境外国家越高其对边境入境旅游的促进作用越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支持边境旅游发展;其他如旅游资源、对外贸易对边境旅游产生正向推动力;现有交通设施对边境入境旅游支持度低。五、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调控研究。对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进行调控可减弱阻滞效应(借鉴上莱茵边境区)、扩大集聚效应(借鉴北美地区,)、强化扩散效应(云南旅游成功经验)。阻滞效应调控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塑造环境、长远规划、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开发资源、基础支撑、营销宣传)、旅游企业(设施通、信息通、认知通、食宿通)。建议从以下方面对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进行调控:增强驱动力(跨境资源利用、沿边景观优化、境内境外协调、双边产业合作、民众共享成果),提高支持力(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减少阻滞力(异地办证下放、放宽线路审批、口岸通关便利、安全救援保障)。
朱麟奇[7](2016)在《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任务也日显紧迫。就吉林省旅游业来说,要想实现可持续、内涵式发展,还需要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发展瓶颈,进而探索相应的优化路径与实践对策。这一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为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并为其他地区同类问题的探讨提供分析样本。优化结构是促进吉林省旅游产业新发展的当务之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运行的重大结构问题,是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时代性诉求,从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论文采取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分析、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分析、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和前提自觉—问题反思—对策探讨—结论归纳的路向进行研究。本文将旅游产业结构界定为两个层级的统一,即旅游产业内部各部门间以及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以食、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业内部各行业间的技术联系的统一。并对产业关联理论、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进行概述和提炼,从而为本文的思维范式奠定基础。进入21世纪后,产业结构的完善日益成为吉林旅游发展的主要杠杆,然而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从业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等。从行业维度看,旅行社业、饭店业、景区业、旅游商品业具有各自的矛盾症结;从空间布局看,中部城市、东部森林、西部草原湿地的旅游开发协调尚待加强。与此同时,优化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旅游资源赋存方面,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卓着,尽管长白山脉等自然资源和伪满旧址等人文资源蕴藏深厚,但相对知名度和开发率尚低。旅游人力资源方面,从业人员的数量增长与质量停滞又形成一组对立,导游强制游客消费等痼疾依然存在。旅游资本供给方面,传统项目的开工续建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而引导社会资本注入旅游产业和带有旅游属性的文化产业则尚显滞后。旅游科技水平方面,传统旅游项目科技含量提升速度较慢,动漫、3D等新型旅游项目科技应用模式的人本化程度亟待提高。旅游投资结构方面,“全国百强”旅行社与五星级饭店等硬件投资发展较快,而旅游文化研究、人文价值开发、地域民俗保护等软实力发展底气虚弱。因此,应广泛拓展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研究。从优化动力方面看,要充分发挥政府驱动、市场驱动、企业驱动相结合的效用,立足混合经济的发展眼光来固本培元。从优化内容方面看,一是要进行产品优化,强化再加工与附加值生产,走突出关东风情、注重信誉质量的产品开发道路。二是要进行产业优化,在升级既有旅游产业结构的同时,重点发掘吉林广电网络集团、长影集团、刘老根剧场等文化企业的旅游潜质,在“大旅游”的视野中整合企业资源。三是要进行空间优化,重点建设以长、吉一体化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群;以延吉为主的图们江中下游城镇组团;以通化为主的长白山中南部城镇组团;以白城为中心的西部城镇组团。强化区域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吸引旅游客源。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对策建议。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即以规划先导、市场运作、投资拉动、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树立起开发重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完善旅游航线网络、高等级旅游公路建设、重点景区高速铁路建设等发展目标。其次,研究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措施。从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来看,重点做好旅游资源产权明晰化,积极培育大型旅游集团;旅游产业差别化定价,加大旅游业导向性投入;旅游产业规模化,加速旅游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化,整体包装和联合促销旅游产品;弥补旅游要素的薄弱环节,做好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吉林省旅游知名品牌等等。从产业空间结构优化来看,立足全省城镇化格局,开发城市旅游;彰显民族聚居地风情,强化区域特色;连接优势自然资源,形成生态体验专线;完善点轴圈一双三角的空间布局。再次,积极构建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三是强化人才保障,优化旅游人才供给结构,等等。
林章林[8](2016)在《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更新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旅游休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城市的重要功能,并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旅游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化双重动力成为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发展方向。国内外对中央商务区(CBD)、游憩商业区(RBD)、旅游商务区(TBD)、中央活动区(CAZ)、环城游憩带(RcBAM)、中心旅游区(CTD)、城市开放式景区等等概念的研究及城市建设实践无不表明,承载旅游休闲功能的城市空间正在由附庸向主体发展,由局部向整体发展。而地理学界从城市空间(Urban Space)、城市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休闲空间(Leisure space)、游憩空间(Recreation space)、城市公共休闲空间(Urban public leisure space)等的演进推导叠加研究,也指向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tourism leisure space)这一集成创新化的研究方向。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地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更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研究发现,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由单核结构、双核结构逐渐向多核网络化结构发展,即达到社会经济空间、休闲资源空间和人口流动空间的最优配置,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空间的管治是在空间组织基础上的资源配置、功能保障和秩序维护,又反过来影响城市空间的结构变化。不当的规划、管理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带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顽疾。基于理论研究完整性和实践迫切性的要求,城市空间管治是空间组织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基于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核网络化发展,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呈现出全天候、常态化、全域式,及多元化的立体格局,在机构设置、土地供给、政策引导、规划编制及资金保障等方面具备提升可能。本文共分7章:第一章绪论。在分析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提出的背景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意义。界定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等基本概念,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梳理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明确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文章框架,以及实现研究结果的技术路线。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综述。由于研究内容涉及到空间组织、空间管治两个方面,在对国内外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后,重点借鉴区域科学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地理论、点-轴理论,以及城市更新理论)、空间管治理论(包括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来指导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并对旅游休闲动机需求的发展、休闲、游憩、旅游三者关系的辨析、城市各类旅游空间的演化、中外公共性理念的比较,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以及空间组织构建及其管治实现提供了思考佐证和逻辑支持。第三章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采用中宏观尺度,以整体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结构、演进、特点,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重新对空间结构“点”、“线”、“面”进行了界定,提出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由“游憩点”(Recreation Node)、‘游憩通道”(Recreation Route)和“游憩区域”(Recreation district)所构成。具有单核结构、双核结构和多核网络化结构的不同模式。总结发现了“空间集聚”和“空间扩散”两种动力机制在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多个“游憩点”借助“游憩通道”实现网络化发展,是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体系结构的理想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归纳为全域性、地域性;开放性、层次性;功能复合性、多样性;稳定性、演化性等四对八性特点。根据资源构成、人口分布,以及现行管理等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划分为“城区集聚型旅游休闲空间”、“资源富集型旅游休闲空间”、“交通枢纽型旅游休闲空间”三种类型。建立三级因子的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层级评价指标,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做出三个级别的划分,即一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二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和三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再结合“时间”、“空间”、“事件”和“人”四个要素构建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整体系统。学习借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正六边形模型的建模方法,将区域范围划定在城市内部,将城市空间假设为均质化的空间,构建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体系模型”。并分析提出综合化发展、社会化发展和特色化发展三大趋势。第四章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以时空结合的维度着力对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进行了分析。结合中国休假制度及休假时间的变迁、城市旅游休闲市场的变化、城市土地分类,以及城市现有规划等相关影响因素,梳理分析中国现有的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体制和模式,系统化地提出了“空间管治职能”、“空间管治区域”、“空间管治规划”、“空间管治政策”、“空间管治力量”、和“空间管治投入”六个方面的管治提升策略。第五章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为了验证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体系构建的理论成果,以上海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以市容绿化、体育、旅游、文化、交通、商业等部门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系统整理了上海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工业旅游点、购物中心、A级景点和演艺场所等8种类型,共1199个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基本单元的建立时间,以及在全市208个街道(镇、乡)的空间分布。梳理了上海所有城市快速交通道路、跨江大桥、过江隧道的建设时间,分析其与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对应关系。采用核密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上海不同历史阶段城市旅游休闲空间的演变规律。采用全局Moran’s I统计量测度城市各街道、乡镇及其邻域公共旅游休闲资源的空间关联及差异程度。从中找出上海城市旅游休闲空间所存在的资源相对集聚、空间叠加、功能重合、邻近居住空间等特点。其次,结合对上海近十年常住人口结构及扩散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市中心人口向城市边缘扩散,全市人口密度提高,地区落差缩小。通过构建双变量全局自相关模型来探讨城市公共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与人口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发现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分布没能跟上人口分布变化的趋势,两者间存在发展不均衡。通过对近十年上海入境旅游人数变化、国内旅游人数变化、上海居民本地旅游人数变化、酒店住宿情况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中以外地游客、本地市民来区分旅游行为和休闲行为的二元对立已经消除,提出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设置应该以市民、游客为共同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充足的旅游休闲服务。第三,设计了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以地图空间作业、资源分数评定等方法,在对上海208个街道(镇、乡)进行打分,选择其中符合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设立条件的105个街道(镇、乡),并按分数集中度,划分成一级、二级、三级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由此对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分级分类管理提出了建议。第六章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提升。对上海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已有的三种空间管治模式,归纳在空间管治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条条分割和条块分割的矛盾始终存在;政府行政管理的力量依然过强,法治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之路还很漫长以及社会化组织缺失,市场力量不足。提出对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路径提升的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对由于局限而未能充分展开,今后仍需更加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归纳。
廖烦[9](2015)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景区是旅游供给的物质载体,是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和目的地。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直接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对景点的开发速度、规模、效益、时空安排以及旅游区域空间竞争的性质、程度与发展战略产生深刻影响。随着标准不断完善和评定的科学化,A级景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者的空间流向和对目标市场的选择,并进一步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和发展水平深入。对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把握其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对促进旅游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意义重大。以湖北省资源富集和发展潜力巨大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研究对象,借助聚集分形、网格分形、关联分形方法,把鄂西圈分成3个子系统,对圈域内国家A级景区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1)以旅游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旅游系统内部要素的极化、集聚和扩散效应对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过程进行梳理,对应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相对成熟阶段、优化阶段,将其分为点状—极核模式、放射—圈层模式、凝聚—多中心模式和扩展—网络化模式4种类型,其中是扩展—网络化模式是区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最优模式。(2)观察聚集分形、网格分形、关联分形的分维值可以发现,鄂西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景区空间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从聚集维数来看,一江两山系统发育了较为成熟的三分形结构;荆楚文化系统发育了双分形结构,但空间集聚模式及自组织演化呈现出由离散—向心的变化趋势:土苗清江系统以恩施大峡谷为中心的双分形结构比以神农溪为测算中心的分形结构要完整。从网格维数来看,一江两山系统、荆楚文化系统的分维值都接近1,说明系统内景区有向某条带状区域集中的趋势。实际上鄂西圈旅游景区基本上是沿着福银高速、沪渝高速、沪蓉高速、二广高速等交通轴线分布的。从关联维数来看,一江两山系统多分形结构已经具有协同性,荆楚文化系统和土苗清江系统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分形还处于优化中。(3)鄂西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形成是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旅游资源类型、强度效应和丰度3个指标分析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禀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鄂西圈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鄂西圈经济发展水平呈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运用熵值法测算了鄂西圈旅游发展水平,发现鄂西圈旅游业发展水平表现出极大的区域差异,呈“两头小,中间大”特征;采用交通通达度来表征鄂西圈旅游景区之间联系的快捷性,发现鄂西圈景区空间网络的通达性总体上不是很好。鄂西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待优化。(4)根据鄂西圈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和影响因素等,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优化“四核心,四组团”的景区空间结构和构造“点—轴—面”发展体系的优化策略。其中四核心指的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三峡文化旅游组团,以武当山为核心的武当山文化组团;以古隆中为核心的三国文化旅游组团;以恩施大峡谷核心的洞峡生态风情旅游组团;四组团指的是神农架生态旅游组团、荆楚文化旅游组团、炎帝神农旅游组团、纤夫文化旅游组团。在“四核心,四组团”景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旅游交通线路,构造由节点、通道、旅游景区相结合的“三点、三横两纵、一面”发展体系:以宜昌、荆门、襄阳为旅游节点城市,充分完善和发挥“三横两纵”旅游轴线集聚和辐射功能,最后使鄂西圈整体进入点线面协同发展状态。
李溪[10](2015)在《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芦笛岩、七星岩、都乐岩等一批旅游洞穴的兴起,洞穴旅游越来越成为地区形象营销、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手段。在此后的30多年中,国内旅游洞穴景区出现过“建设狂潮”,又很快遭遇“倒闭狂潮”。在2006年召开的第12届风景溶洞研讨会上,公布我国己开放的旅游洞穴总数达到400个,有些己经被开发成着名的旅游景区。然而,从2006年到现在已有8年,很多地方的旅游洞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旅游洞穴的实际数量大大高于2006年的数据。为此,亟需通过扎实的调查统计,弄清我国旅游洞穴的基础数据,为其科学研究和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本研究以我国岩溶洞穴数据库、中国各省市旅游景区名录、同程旗下网站旅交汇(www.17u.net)和欣欣旅游网(www.cncn.com)下属的洞穴旅游专栏、旅游互联网(www.nettvl.com)的门票价格专栏,以及其他相关网站、报刊等作为统计对象,共获得我国大陆旅游洞穴景点743个。通过对这些景点的地点、开发时间、开放年份、质量等级、开发主题、官方网站、门票价格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旅游洞穴具有如下特征:(1)目前,我国旅游洞穴景点的总数为743个:除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上海市以外,在其余29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我国拥有旅游洞穴景区370个,上海市、天津市、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洞穴景区。人均资源占有率方面与旅游洞穴景区分布数量保持明显的一致性,而规模度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2)就质量等级而言,我国现有A级旅游洞穴景区172家,从5A级到1A级质量等级呈现明显的“纺锤型结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核心组成部分的有2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有4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有22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组成部分的有25处。(3)就时间特征而言,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旅游洞穴景区正式对外开放的数量上呈平稳上升趋势,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以及2003-2008年,三者合计占据了44.79%;旅游洞穴景区的年际集中指数y=0.0149,表明我国正式对外开放的旅游洞穴景区的年际差异性较小,总体上较为分散。(4)就空间特征而言,我国省际间旅游洞穴景点空间上表现为凝聚的态势,最邻近点指数R为0.49,泰森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CV为434.09%;在七大区域间,我国旅游洞穴景点的基尼系数Gini为0.857,分布均匀度C为0.143,不平衡指数S为0.45,表明我国旅游洞穴景区点在七大地理区域中呈集中分布态势,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5)我国旅游洞穴景区的开发主题,可归纳为地质观光型、历史宗教型、科普教育型、军事主题型、医疗保健型、地下漂流型、其他主题创意型等。(6)就门票价格而言,4A级旅游洞穴景区门票定价偏高,而5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门票价格相对比较合理;与其他景区横向比较,旅游洞穴景区的门票价格要高于普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从地域上讲,东北地区旅游洞穴景区的门票价格最高(127.5元),中部最低(83.5元),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为92.6元和90.1元。(7)我国旅游洞穴景区的官方网站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尤以浙江省最多,其次是广东省、安徽省、广西省;网站建设还存在美观性不够、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虚拟旅游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二、国家局批准2002年第四批4A、3A旅游区和第二批2A、1A旅游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局批准2002年第四批4A、3A旅游区和第二批2A、1A旅游区(论文提纲范文)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旅游资源类型的研究 |
1.3.2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1.3.3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1.3.4 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
1.3.5 关于旅游业发展途径的相关研究 |
1.3.6 文献述评 |
1.4 文章框架及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 |
2.1.1 旅游资源 |
2.1.2 旅游业 |
2.2 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
2.2.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系统性理论 |
2.2.3 区位理论 |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5 旅游者行为理论 |
第三章 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 延边州旅游资源概况 |
3.1.1 延边州旅游资源分类及综合评价 |
3.1.2 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2 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
3.2.1 优势条件(Strengths) |
3.2.2 劣势条件(Weaknesses) |
3.2.3 旅游资源开发迎来的机遇(Opportunities) |
3.2.4 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Threats) |
3.3 基于SWOT分析的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 |
第四章 延边州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
4.1 延边州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策略 |
4.2 延边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
4.3 延边州特色旅游品牌形象强化策略 |
4.4 延边州旅游资源管理措施策略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2020年延边州A级旅游景区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旅游研究 |
1.2.2 流域旅游开发研究 |
1.2.3 旅游升级开发与推动经济转型研究 |
1.2.4 综述 |
1.3 相关案例 |
1.3.1 案例分析 |
1.3.2 对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的启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研究区概况及转型需求 |
3.1 地理区位条件 |
3.1.1 研究区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经济与交通区位条件 |
3.2 地区产业发展状况与转型需求 |
3.2.1 地区产业发展状况 |
3.2.2 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
3.2.3 地区产业转型需求 |
4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现状 |
4.1 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 |
4.1.1 研究区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 |
4.1.2 黄河旅游资源 |
4.1.3 黄河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 |
4.2 黄河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黄河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4.2.2 黄河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黄河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
4.3.1 黄河旅游重点市场分析 |
4.3.2 旅游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节律性特点 |
4.3.3 黄河旅游消费者特征 |
5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助力地区经济转型 |
5.1 黄河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和旅游线路提炼 |
5.1.1 山西黄河旅游功能分区及黄河旅游形象提炼 |
5.1.2 山西黄河旅游线路架构优化 |
5.2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5.3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
5.3.1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地区效应 |
5.3.2 融合产业和融合路径选择 |
5.4 黄河旅游品牌建设 |
5.4.1 树立“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形象 |
5.4.2 品牌营销 |
5.4.3 核心景区提质升级 |
5.5 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 |
5.5.1 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地区效应 |
5.5.2 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路径 |
5.6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模式凝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核心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遗产廊道理论 |
2.1.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3 旅游中心地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旅游廊道研究综述 |
2.2.2 遗产廊道研究综述 |
2.2.3 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和现实问题 |
3.1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基础条件 |
3.1.1 长江三峡历史溯源 |
3.1.2 长江三峡旅游资源梳理及价值阐释 |
3.1.3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现状 |
3.2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面临的现实问题 |
3.2.1 区域旅游合作亟需深化 |
3.2.2 旅游产业体系亟需完善 |
3.2.3 旅游空间布局亟需优化 |
3.2.4 整体保护开发亟需加强 |
3.2.5 旅游廊道品牌亟需塑造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空间格局的实证研究 |
4.1 长江三峡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4.2 实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资源分布 |
4.4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空间布局 |
4.4.1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发展节点 |
4.4.2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发展轴线 |
4.4.3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的空间网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
5.1 明确总体目标与原则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基本原则 |
5.2 提炼旅游廊道主题 |
5.2.1 廊道核心要素提取 |
5.2.2 廊道主题内涵阐释 |
5.3 完善旅游廊道空间系统 |
5.3.1 绿地生态系统 |
5.3.2 廊道解说系统 |
5.3.3 交通通达系统 |
5.4 优化旅游廊道空间布局 |
5.4.1 突出旅游节点辐射作用 |
5.4.2 推动旅游线路联动发展 |
5.4.3 强化旅游板块功能分区 |
5.4.4 构建“一轴六心多廊四区”空间格局 |
5.5 注重旅游廊道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 |
5.5.1 生态保护 |
5.5.2 文化遗产保护 |
5.6 加强旅游廊道品牌整合营销 |
5.6.1 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 |
5.6.2 塑造旅游廊道品牌形象 |
5.6.3 推进廊道智慧旅游发展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
1.2.2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
1.2.3 旅游景区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空间结构模式 |
1.4.3 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
2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自然地理环境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1.4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A级景区资源类型分布 |
3.2 A级旅游景区分布差异化分析 |
3.2.1 A级景区数量及等级变化特征 |
3.2.2 A级景区区域差异定量化分析 |
3.3 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3.1 景区分布类型 |
3.3.2 景区分布关联性 |
3.3.3 景区空间移动过程 |
3.3.4 景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
3.3.5 景区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
4 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自然条件对A级景区空间演变特征的影响 |
4.1.1 地形 |
4.1.2 水体 |
4.1.3 植被 |
4.2 人文条件对A级景区空间演变特征的影响 |
4.2.1 政策支持 |
4.2.2 社会综合水平 |
4.2.3 交通条件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新疆南疆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来源 |
1.3 研究方法 |
2 南疆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 |
2.1 空间分布类型 |
2.2 南疆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集聚特征 |
3 南疆A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化规律分析 |
3.1 时间格局演化 |
3.2 核密度分析 |
3.3 南疆A级景区的空间格局演化 |
3.3.1 从北往西转移, 景区“西北多东南少” |
3.3.2 南疆以北以自然旅游景区为主、以西以人文旅游景区为主 |
3.3.3 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拥有的高等级旅游景区越来越多 |
3.4 南疆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
3.4.1 交通条件 |
3.4.2 政府政策 |
3.4.3 品牌效应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6)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边境旅游发展机遇 |
(二)边境旅游发展现实 |
(三)机遇与现实的矛盾 |
二、文献述评 |
(一)边境旅游研究 |
(二)阻滞效应研究 |
三、理论基础 |
(一)核心边缘理论 |
(二)边界效应理论 |
(三)旅游系统理论 |
四、目标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研究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六、思路框架 |
(一)研究内容 |
(二)思路框架 |
第二章 边境旅游系统构建 |
一、边境旅游概念 |
(一)国内边境旅游认知 |
(二)国外边境旅游思考 |
(三)边境旅游概念界定 |
(四)边境旅游概念理解 |
(五)边境旅游概念辨析 |
二、边境旅游系统构成 |
(一)边境旅游系统构成 |
(二)边境旅游系统特征 |
(三)跨境行为影响因素 |
三、边境旅游系统效应 |
(一)集聚效应 |
(二)扩散效应 |
(三)阻滞效应 |
(四)效应关系 |
第三章 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内涵解析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提出 |
(一)阻滞效应现象广泛存在 |
(二)旅游阻滞效应研究薄弱 |
(三)阻滞效应揭示旅游规律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内涵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定义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本质 |
三、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特征 |
(一)阻滞效应因为边界而产生 |
(二)阻滞效应是边界引致效应 |
(三)阻滞效应受多力作用形成 |
(四)阻滞效应会发生强弱波动 |
四、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类型 |
(一)按作用程度划分 |
(二)按作用对象划分 |
五、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因子 |
(一)政治阻滞 |
(二)经济阻滞 |
(三)文化阻滞 |
(四)安全阻滞 |
六、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表现 |
(一)旅游通道阻塞 |
(二)旅游经济波动 |
(三)旅游传导弱化 |
第四章 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作用机理 |
一、推拉理论与爬坡模型 |
(一)推拉理论 |
(二)爬坡模型 |
二、阻滞效应作用力分析 |
(一)旅游驱动力 |
(二)旅游摩擦力 |
(三)边境支持力 |
(四)系统自重力 |
三、阻滞效应的形成机理 |
(一)阻滞效应形成 |
(二)跨境行为模式 |
四、阻滞效应波动机理 |
(一)坡面平行力学分析 |
(二)坡面垂直力学分析 |
(三)阻滞效应强弱波动 |
五、阻滞效应传导机理 |
(一)边境开而不放 |
(二)边境开而不均 |
(三)边境开而不发 |
第五章 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测度 |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本底 |
(一)云南沿边州市国家边界 |
(二)云南边境口岸分布状况 |
(三)云南边境地区人口民族 |
(四)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 |
二、云南边境旅游历史现状 |
(一)云南边境旅游历时态发展 |
(二)云南边境旅游共时态差异 |
三、边境旅游存在阻滞效应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的学术探索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的典型案例 |
(三)选取云南作为案例的典型意义 |
四、边界阻滞效应评测模型 |
(一)重力模型源流 |
(二)趋同分析模型 |
(三)实证模型提出 |
五、关键解释变量的选用 |
(一)地理变量 |
(二)资源变量 |
(三)经济变量 |
(四)政策变量 |
六、关键解释变量的测度 |
(一)距离测量 |
(二)资源丰度 |
(三)政策影响 |
(四)对外贸易 |
七、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测量及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二)回归分析 |
(三)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评析 |
第六章 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影响 |
一、云南边境旅游水平参差不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云南边境旅游区位熵演变特征 |
(四)云南边境旅游竞争态演变特征 |
(五)云南边境旅游两指标综合分析 |
二、云南边境旅游人次波动起伏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云南省边境旅游波动分析 |
(四)典型三州边境旅游波动分析 |
(五)突发事件对云南的影响分析 |
三、云南边境旅游经济传导不强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关系的经验判断 |
(四)边境旅游与边境贸易互动的实证检验 |
(五)实证结果评析 |
四、云南边境旅游通道可达性弱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三)计算结果 |
(四)交通优势度评价 |
第七章 云南边境旅游阻滞效应调控 |
一、阻滞效应调控意义 |
(一)减弱边界阻滞效应 |
(二)扩大旅游集聚效应 |
(三)强化旅游扩散效应 |
二、阻滞效应调控主体 |
(一)中央政府 |
(二)地方政府 |
(三)要素企业 |
三、阻滞效应调控建议 |
(一)增强旅游驱动力,打造全域旅游边境 |
(二)提高边境支持力,推进边境两区建设 |
(三)减少旅游阻滞力,探索旅游政策创新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边境旅游阻滞效应涵义解读 |
(二)边境旅游阻滞效应作用机理 |
(三)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强度测度 |
(四)边境旅游阻滞效应影响研究 |
二、主要创新 |
(一)理论创新 |
(二)方法创新 |
三、讨论展望 |
(一)阻滞效应预警机制建构 |
(二)阻滞效应典型案例调查 |
(三)阻滞效应入境游客分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7)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旅游产业结构普遍升级 |
二、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 |
三、吉林省“十三五”时期旅游发展要求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基础理论 |
二、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产业结构的概念界定 |
一、旅游产业结构的含义 |
二、旅游产业结构的分类 |
三、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
第二节 旅游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 |
一、中心地理论 |
二、核心—边缘理论 |
三、增长极理论 |
四、点—轴开发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 |
一、基本资源 |
二、发展历程 |
三、内部结构 |
四、空间格局 |
第二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的行业现状 |
一、旅行社业 |
二、饭店业 |
三、景区业 |
四、旅游商品业 |
五、各行业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的空间结构现状 |
一、中部城市 |
二、东部森林、生态、民俗与边境 |
三、西部草原、湿地 |
四、空间布局的计量分析 |
第四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
第四章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旅游资源赋存 |
第二节 旅游人力资源 |
第三节 旅游资本供给 |
第四节 旅游科技水平 |
第五节 旅游投资结构 |
第五章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动力 |
一、政府的驱动 |
二、市场的驱动 |
三、企业的驱动 |
第二节 优化内容 |
一、产品优化 |
二、产业优化 |
三、空间优化 |
第三节 优化方式 |
一、目标优化 |
二、过程优化 |
第六章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和目标 |
一、优化原则 |
二、优化目标 |
第二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系统措施 |
一、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措施 |
二、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措施 |
第三节 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保障体系 |
一、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二、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 |
三、人才保障——优化旅游人才供给结构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
(8)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理论背景 |
1.1.1.2 现实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相关概念诠释 |
1.2.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 |
1.2.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 |
1.2.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更新 |
(1) 理念关系 |
(2) 发展关系 |
1.3.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构建 |
1.3.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实践与发展 |
1.4 研究思路、内容安排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内容安排 |
1.4.3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科学理论 |
2.1.2 空间管治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旅游休闲的动机与需求 |
2.2.2 休闲、游憩与旅游 |
2.2.3 城市各类旅游空间 |
2.2.4 公共性理念及其演化 |
2.2.5 服务型政府建设 |
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 |
3.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概念辨析 |
3.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组织结构 |
3.2.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基本单元 |
3.2.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要素识别 |
3.2.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结构 |
3.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特点 |
3.3.1 全域性与地域性 |
3.3.2 开放性与层次性 |
3.3.3 功能复合性与多样性 |
3.3.4 稳定性与演化性 |
3.4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体系 |
3.4.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分类 |
3.4.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分级 |
3.4.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体系模型 |
3.4.4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 |
4.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相关影响因素 |
4.1.1 中国休假时间的改变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
4.1.2 城市旅游休闲市场的发展及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
4.1.3 城市土地分类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
4.1.4 城市规划对空间管治的影响 |
4.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组织建构与模式 |
4.2.1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主体的演进 |
4.2.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模式 |
4.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策略 |
4.3.1 空间管治主体 |
4.3.2 空间管治对象 |
4.3.3 空间管治规划 |
4.3.4 空间管治政策 |
4.3.5 空间管治机制 |
4.3.6 空间管治投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 |
5.1 上海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组织基本单元分析 |
5.1.1 上海城市功能发展演进 |
5.1.2 城市公园分布状况分析 |
5.1.3 体育场馆分布状况分析 |
5.1.4 博物馆分布状况分析 |
5.1.5 购物中心分布状况分析 |
5.1.6 公共图书馆分布状况分析 |
5.1.7 工业旅游点分布状况分析 |
5.1.8 演艺场所分布状况分析 |
5.1.9 A级景区分布状况分析 |
5.1.10 大型旅游度假区、滨水空间分布状况分析 |
5.2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演化 |
5.2.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不同阶段的结构分析 |
5.2.2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与人口结构比较分析 |
5.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的选划 |
5.3.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选划的目标 |
5.3.2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选划原则 |
5.3.3 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选划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管治提升 |
6.1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嬗变 |
6.1.1 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 |
6.1.2 上海市旅游公共管治体制的演变 |
6.1.3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政策引导 |
6.1.4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与行政区管理协调 |
6.1.5 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的公共服务 |
6.2 上海公共旅游休闲空间管治的提升 |
6.2.1 上海旅游休闲从“十一五”到“十二五”规划的发展 |
6.2.2 提升上海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管治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在理论构建方面 |
7.1.2 在实证分析方面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2.2 国内外分形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分形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分形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 |
3.1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
3.1.1 旅游中心地理论 |
3.1.2 区域发展理论 |
3.1.3 圈层结构理论 |
3.1.4 网络化理论 |
3.1.5 分形理论 |
3.2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3.2.1 点状—极核模式 |
3.2.2 放射—圈层模式 |
3.2.3 凝聚—多中心模式 |
3.2.4 扩展—网络化模式 |
3.3 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3.3.1 旅游资源禀赋 |
3.3.2 经济发展水平 |
3.3.3 旅游业发展水平 |
3.3.4 交通条件 |
3.3.5 其它因素 |
4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特征 |
4.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历史文化环境 |
4.1.3 社会经济环境 |
4.1.4 旅游业发展 |
4.1.5 旅游景区发展 |
4.2 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
4.3 分形维数的旅游数理意义和测算方法 |
4.3.1 聚集维数 |
4.3.2 网格维数 |
4.3.3 关联维数 |
4.4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和分析 |
4.4.1 聚集维数的测算和分析 |
4.4.2 网格维数的测算和分析 |
4.4.3 关联维数的测算和分析 |
4.4.4 综合分析 |
5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
5.1 旅游资源禀赋 |
5.2 经济发展水平 |
5.3 旅游业发展水平 |
5.4 交通条件 |
6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优化对策 |
6.1 优化“四核心,四组团”的景区空间结构 |
6.1.1 四核心 |
6.1.2 四组团 |
6.2 构造“点—轴—面”发展体系 |
6.2.1 三点 |
6.2.2 三横两纵 |
6.2.3 一面 |
7 结论与探讨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资料来源与统计 |
3.1 统计原则 |
3.2 统计时段 |
3.3 统计对象 |
3.4 统计内容 |
3.5 统计过程 |
第4章 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 |
4.1 总量分析 |
4.2 质量等级分析 |
4.3 时间特征分析 |
4.4 空间特征分析 |
4.5 开发主题分析 |
4.6 门票价格分析 |
4.7 网站建设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课题一览表 |
四、国家局批准2002年第四批4A、3A旅游区和第二批2A、1A旅游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杨阳. 延边大学, 2021
- [2]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D]. 桑子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空间结构的长江三峡旅游廊道构建研究[D]. 林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4]内蒙古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董宝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5]新疆南疆地区A级旅游景区空间格局演化研究[J]. 阿司古力·艾百,普拉提·莫合塔尔,居玛·吐尼亚孜,祖丽皮亚·库来西,米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6]边境旅游阻滞效应研究[D]. 陈永涛. 云南大学, 2018(10)
- [7]吉林省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朱麟奇.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8]城市旅游休闲公共空间组织及其管治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林章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9]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景区空间结构分形研究[D]. 廖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2)
- [10]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D]. 李溪. 西南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