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月故事 迎接2000年(论文文献综述)
冯雪冬[1](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姚大怀[2](2015)在《民国传奇杂剧史论》文中指出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进程以及戏曲史的演变为背景,以民国传奇杂剧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戏曲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全面考察该时段传奇杂剧的发展、变化以及消亡历程,重点分析重要作家群体的思想艺术倾向以及各时段作品的思想主题、艺术风貌、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总结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反思其在剧烈的政治文化转型中尴尬的处境。为此,本文拟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属于“史”的范畴,即以时间为线,审视民国传奇杂剧的演变过程,共四章内容。第一章为民国传奇杂剧概述,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笔者拟从时空、文体以及学科等三个角度为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界定,从而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二是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该部分将从作家的籍贯分布、年龄分布、作品创作(刊发)的时间分布、作品刊发的地域分布以及传播载体等角度对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统计,从而从总体上把握民国传奇杂剧的作家、作品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民国初期、中期与后期的传奇杂剧创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不同时段作品的发展背景,探讨其兴盛与衰亡的外部原因,并从时代主题、传统主题等两个角度梳理各阶段的创作情况,宏观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发展历程及其兴盛、沉潜与消亡的规律。本文认为,推动传奇杂剧继续前进的外部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传奇杂剧的启示,其二是现代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强烈刺激,其三是不同类型剧作家的勉励坚守,其四是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与空前严峻的民族危机;除剧本体制以及剧作质量等内部因素外,致使传奇杂剧走向衰亡的外部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远离戏曲舞台,其二是新文学与现代话剧的冲击,其三是大批作家的纷纷淡出,其四是现代报刊业以及文化市场与传奇杂剧的疏离。通过梳理民国不同时期的剧作内容与主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击现实、服务读者、紧随时代主题需求,是民国传奇杂剧的主旋律与主要特色;抒情言志、自娱自乐、与时代需求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是民国传奇杂剧的重要特点,但与民国以前的此类剧作相比,同样融入了相应的时代色彩。下篇属于“论”的范畴,即抓住民国传奇杂剧发展与消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论述,并涉及对其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的评价,共分五章。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以报人作家、遗民作家、学者作家等主要作家群体为研究对象,旨在展现不同群体的思想倾向、创作观念、艺术贡献以及相应的教训等,从微观上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兴衰得失。本文认为,受思想、经历、职业、修养等要素的影响,上述三类作家在担负起民国传奇杂剧创作主力的同时,均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传奇杂剧的发展进程,并给后世留下迥异的经验与启示。报人作家主要在民初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在政治与市场意识的双重作用下,其剧作明显指向政治时事与文化市场。在延续清末传奇杂剧的兴盛局面并收获可贵的艺术经验的同时,报人作家也在思想、艺术以及文体形式上暴露出明显的硬伤,从而透支了传奇杂剧的生命。遗民作家的创作高峰也在民国初期。特定的成长环境与生平经历,决定了遗民作家多在剧作中表达特有的遗民思想,表现出与民国政权以及新文化的截然对立。就艺术而言,遗民剧作在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具有较为明显的文人化与学术化的倾向,客观上加速了传奇杂剧的衰亡进程。学者作家在民国中后期成为传奇杂剧创作的主力。深重的民族危机、特殊的学者境遇与扎实的曲学造诣,使得学者作家一方面大声疾呼,号召民众勇赴国难,另一方面将传奇杂剧当成抒情写心的载体以及学术尝试的平台,表现出与报人作家、遗民作家截然不同的创作倾向。在艺术方面,学者作家注重曲律、文采与布局,创作了一批兼顾案头与场上的佳作,堪称民国传奇杂剧领域艺术造诣最为深厚的群体,其创作对于探索中国戏曲的发展方向不无启示意义。第八章通过与元明清以来的戏曲进行比较,以及综合比较民国各阶段的创作情况,揭示民国传奇杂剧在思想内容、艺术方面以及剧本体制等方面的传承与新变。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剧作家们一方面承袭了既有的戏曲传统,在传统题材领域收获颇丰,在书写传统主题方面仍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吸收了清末以来戏曲发展的经验,在题材开掘与主题开拓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创作成就;就艺术风貌而言,民国传奇杂剧在吸收传统戏曲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戏语言风格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新旧兼备的特色;在剧本体制方面,传承即意味着对文体个性的坚守,而新变则意味着挣脱束缚,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民国传奇杂剧而言,无论是传承,还是新变,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第九章一方面将民国传奇杂剧分别放在民国与当下,揭示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戏曲史与文学史领域,总结其无法替代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本文认为,作为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孕育出来的艺术成果,传奇杂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下亦具有重要的认识、审美与借鉴价值,较之于鼎盛时期的传奇杂剧,亦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还在重点梳理其艺术贡献的基础上,审视民国传奇杂剧在传奇杂剧史、民国戏剧史以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认为,民国传奇杂剧是元明清戏曲史的延续,是传奇杂剧史的殿军与终点,是民国戏剧史的旁枝与支流,并与其他文体一道,共同构筑起斑斓多姿的民国文学,堪称中国戏曲史与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论部分将以政治文化转型为切入口,综合分析民国传奇杂剧的功能定位、创作手法以及传播方式等关键问题,从而探讨与反思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本文认为,在政治文化剧烈转型之际,民国传奇杂剧只能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之中,无论如何抉择,都无法摆脱逐渐消亡的命运。
张清河[3](2012)在《晚明江南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明清初是中国诗学鼎盛的时期。本文以江南诗学为研究对象,对晚明诗学现象、诗学进程作尽可能深入的解读和阐述,以期将明清诗学还原为一个生命整体。明代文学发展的重心由北向南转移,至晚明,江南文士完全成为文坛的主体。他们尽管不如王世贞才富学赡,不如袁宏道穷新极变,亦不如钟、谭矫异抉幽,但秉承世家“隐读”传统,以才艺相尚,客观上形成了金陵、杭嘉湖、苏松常三个较大的区域诗学群体,并在日常交往中,与“后七子派”、“公安派”、“竟陵派”相游处而不失主见,相讨论而不瘟不激,相砥砺而清雅自况,以其独立的诗学品格,铺垫了一条从摹古通向融今、从格调通向神韵、从全面宗唐通向合理祧宋的稳健途径,为清诗的全面发展及理论成熟作出了巨大贡献。全文共分导论、七章主体部分与结语:导论介绍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界定、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主体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回顾“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传统,通过回溯“江南”空间意象沿革的历史,说明晚明江南发展为以金陵、苏州、杭州为城市中心的三大区域具有必然性。通过梳理江南文学发展史,考察“江南文学”经过六朝、南唐、南宋、元末明初阶段持续沿“诗缘情”文学特征发展、最终才得以形成以“绮靡”为主流的诗学格局。第二章探讨晚明江南诗学背景。晚明政治、经济、科举、书籍行业以及家庭教育等都呈现出与明代前中期不同的面貌,构成了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促成了晚明诗学的高度繁荣。第三、四章,按照文学“四要素”的理论,概括介绍晚明江南诗学的世家主体论以及“尚博、崇艺、主情”的作品特征论;选择社会或文化“风气”作为考察视角,探讨晚明江南诗学的品评风气;这种热衷于品评的风气,也是江南诗学容易结成群体的重要原因。第五至七章是本文的重点,分别论证“金陵诗学群”、“杭嘉湖诗学群”、“苏松常诗学群”的群体诗学活动、诗学特征以及主要代表的诗学思想。第五章以《金陵雅游集》的作者、三位魁元诗人为代表,分别探讨焦竑、顾起元、朱之蕃的诗学活动和诗学思想。焦竑主张博雅,在晚明多元的诗学格局中自成一家;顾起元主张神理,将变雅变声导入中和雅正之途;朱之蕃通过其诗学编辑活动,初步改变了“诗以初盛唐为宗”的格局,将中晚唐诗人纳入理论畛域。第六章探讨浙西杭嘉湖诗学具有更典型的世家结社、鉴藏、参禅、着述等群聚特性,形成了“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冯梦祯疏朗通脱的诗学观念、黄汝亨清妙醇雅的诗学理想、周履靖情景事意的诗学法则、李日华平淡恬雅的诗学风格、朱国桢清丽雍容的诗学品格以及董斯张而绮丽自成的“吴下体”诗学实践,扩大了江南诗学的影响。第七章从两个传统解释苏松常诗学群体的整体面貌,一个是“吴派”浪漫主义艺术传统,一个是“东林复社”古典主义诗学传统,这两派成员其实同出一地,有交叉重叠处,但他们不同的生存形态决定了其诗学理论的整体性差异。“吴派”以王穉登、赵宦光、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为代表。游吟诗人王穉登,以“清嘉蕴藉”为宗尚;斋居诗人赵宦光,以“情性格调”为主张;董其昌追求真实平淡、“元神”丰融的艺术境界;冯时可重拾“后七子”风雅诗教学说;陈继儒反对后七子以“粗悍拗硬”之语压倒一世的作派,强调以真性情抒写“便娟轻俊”的“古今粹言”。“东林复社”以顾宪成、高攀龙、顾大章、魏大中、黄尊素、李应升、张溥、陈子龙等为代表。其中,顾宪成、高攀龙强调文以致用、学思结合;顾大章、魏大中强调自然化工、文道合一;黄尊素、李应升强调兴观以群、养气致静;张溥、陈子龙强调兴复古学,经世复雅。第八章为结论,晚明江南文士在北方诗学(“齐风”)与公安竟陵派诗学(“楚风”)的“裹挟”下,形成了其独特的清丽婉雅的诗学(“吴歈”)。晚明多元化的诗歌风气,使吴中士子先后笼罩在“后七子”、“公安竟陵”以及“云间派”的氛围中,其诗学是保持现状,还是寻求突变,种种矛盾困扰着他们。立场上“复古与创新”的矛盾、观念上“格调与神韵”的矛盾、对象上“宗唐与宗宋”的矛盾是三组主要矛盾。晚明江南文士主张各种“调和论”化解上述矛盾,他们以博学调和古今,以艺术调和韵调,以情致调和唐宋,在诗学互动、人才储备、思想酝酿等各个方面,为清初诗学的殿堂搭建了高水准的平台。
张晓欧[4](2015)在《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文中认为历来对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研究,大多侧重文本,忽略舞台演出方面的关照,近年戏剧研究有所转向,开始从作家作品转为对戏剧思潮、演出活动的探讨,而戏剧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亦为人所接受。演员文化研究是戏剧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戏剧学整体构架下把视角集中在对演员的身份、文化背景对其表演风格的形成,演技与演剧体制、戏剧思潮的关系,表演者与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城市文化的互动,观众群体对演员文化的接受与传播等诸多方面。对演员文化的研究将更加真实地揭示戏剧活动的奥秘,还原话剧在不同历史阶段富于动态的真实面貌,呈现更加丰富、立体的戏剧史景观,使戏剧学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具体,从而对戏剧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对认识社会起到辅助作用。从1907年话剧诞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几十年间,话剧演员文化的演进可谓摇曳多姿,这其中,既有作为一门艺术样式本身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也有社会、政治变迁造成的影响。这期间,杰出的演员不乏其例,可谓星汉灿烂,但在传统的话剧史书写里,他们却常常被遮蔽,一方面因为演员的工作成果的不容易保存,另一方面,也由于传统研究范式对这一群体文化特征的束手无策。现代话剧演员文化的价值无疑值得深入研究,这将有助于话剧史研究的丰富性,寻找回被省略、被删减的东西,尽可能接近历史的原貌。本论文力图从戏剧文化学的角度对演员文化进行创新性研究,同时结合戏剧学、人类表演学、社会学、传播学、大众文化理论、消费文化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多学科的交叉方法进行研究,最大限度地还原半个世纪的演员文化起源、成熟与局限,以期将对今后的中国话剧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和途径。
李清章[5](2014)在《北宋行政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承唐制”,北宋在对唐代行政法继承的基础上,在立法实践中鼎故革新,不断探索,形成了许多“自成一王之法”的新法规、新体例,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对于保证北宋行政体制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故而,北宋的行政法是唐制基础上的传承和创新。北宋的行政法律制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背景就是如何恢复皇权,维持其权威,妥善处置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以及对地方官员实施有效管理。北宋行政立法特点体现在法的产生和效力的问题上,同时在法律的编制机构、立法程序以及法律保障上都有鲜明的时代性。北宋通过具体的行政立法,建立新的法律规则,以能动反映当时社会的需求。明晰北宋行政法渊源有助于理解北宋这一时期行政法律或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以及蕴含其中的特定社会关系。行政组织是机构运行的主干,如何合理设置行政机构及对官员进行管理是个技术性问题。而这种机构的运行是对社会的日益复杂以及对政府要求的需求增多的反映,这种反应有助于实现权威的合理化和权力的集中。对北宋行政机构的立法情况、机构的演变、设置的原则、官员的选任进行了研究,探究机制改革的深层原因。北宋行政运行制度的规定从多方面反映了北宋行政法发展的现实,而且这种发展的现实也是历史现实的真实反映,在这种反映中,通过官员的资序规定、行事规定、诉请规定等深入的研究,以明晰北宋行政程序对维持行政运行的积极作用所在。同时通过对北宋行政督责的运作规程的研究,探讨宋代君臣对行政督责程序尊重的意义所在。通过对北宋政绩行政检查、自然灾害救济、禁榷合同以及行政购买等相关行政执法行为研究,反映了其中包含的现代行政检查、行政给付、行政救济以及行政购买等进步内容,对了解北宋行政理性和成熟有很大益处,在这些行为中,也反映了商品经济对北宋行政行为的渗透和影响,而这种渗透和影响又影响了北宋行政执法行为对商品经济的扶持和规范。通过对北宋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考察,对北宋行政法制监察机构的设置原则、监察方式、监察官员的选任及职权的行使、监察机构程序、职责权限以及监察工作的范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并且对北宋行政法制监督所造成的权利侵犯的救济措施也进行了考察。对官员的黜降和叙复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通过对北宋官员的黜降的制度设计和叙复的法规衡量考察,探究北宋对于官员处分以及叙复的能动所在,从而有助于对北宋冗官现象有个明晰的认识。北宋的行政法有许多值得今天我们借鉴的地方。这种理性务实的态度对于巩固宋朝皇权稳固、保持行政体制的运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做法即使对于今天立法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毕竟这是从我国本土产生的宝贵经验。只有善于从本国历史中学习,才能不断推进今天行政法律的发展,从而使行政体制运行更趋合理和科学。
屈会涛[6](2014)在《春秋时代的卿族政治》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题目是春秋时期的卿族政治,所谓卿族政治,指的是春秋中晚期,卿族超越君主、掌握政权的政治现象,它是一种介于贵族制和君主制之间的现象。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梳理学者们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在此基础上分析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第一章,首先界定了公族政治和卿族政治的概念,并通过统计春秋时期各个国家卿大夫成分的变化,研究了各诸侯国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的转变过程。第二章,主要是研究了卿族的内部结构与制度,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卿族的家族形态与家族制度。第三、四两章的主要内容是详尽梳理了各诸侯国重要卿族的兴衰存亡的历史。第五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探讨一些有关卿族政治的规律性认识。这些认识主要有卿族的产生、卿族政治形成的原因、卿族政治的运作、卿族权力的传承、卿族大量覆亡的意义,以及卿族生存之道通过这一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实现了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的转变。比较顺利实现这种转变的只有鲁、郑、晋三个国家,其他国家往往都经历了不少的反复与争斗,而齐、楚两国更是终春秋之世,都没有出现卿族政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我认为根源在于各个国家,遵循宗法制的程度有所不同。在那些严格奉行宗法制的国家,其卿族结构比较坚固,容易形成挑战君主权威的势力,而在那些宗法观念比较松弛的国家,其家族结构往往比较松散,在与君主的斗争中不免处于下风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卿族政治是如何被突破的。卿族政治既然是宗法封建制的产物,要突破卿族政治,第一就是要切断家族与国家的联系,也就是血缘出身不再是入仕从政的先决条件,才能和功劳取代血缘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第二是改变家族的内部结构,剥夺家族的土地、采邑、民人、武装,使家族成为只承担部分社会功能的基层社会组织,而不再是政治组织。战国时期,卿族政治被突破之后,由于政权的“家天下”的本质没有改变,各国又出现了公子从政回潮的现象。
胡波[7](2014)在《先秦两汉常用词演变研究与语料考论》文中认为先秦两汉是汉语发展的源头,这一陪段的汉语词汇若不研究清楚,就无法建立汉语词汇史。常用词是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史所要研究的各种问题,几乎全都舆常用词有关。因此,本文以先秦雨汉傅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爲调查语料,以常用祠的演燮爲主要研究封象,主要研究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在常用词演燮的研究中,正确选译和分析语料都很重要。选择语料时,既要重祝傅世文献的语言代表性,也要关注出土文献的捂言补充性;此外,应注意避免使用僞语料和匾分文献内部的不同时间层次。分析语料时,首先,除正确理解文意外,还需注意罐认例证的有无、真僞与多寡;其次,语料祗有经过“剥离”後,(?)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口语面貌;再次,一些沉积型语料的统计数据,应封其作造一步的具体分析;最後,应当重视典型语料的使用。二、个案研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主要考察了13组常用词在先秦雨汉的发展与演变。通遇考察发现,大部分常用“今词”都在戟国産生,并在戟国中晚期普遍使用,西汉早期大多便完成了封“古词”的替换遇程。这些常用祠的演燮,其类型主要有单一的线性替换和由概念一般化引起的同羲词简化雨种,其原因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外部原因包括社会的动汤、方言地位的升降、避讳三个;内部原因主要有主尊义位在词义系统中地位的升降、捂言交际的经济原则、语言使用者的喜新厌旧心理三个。三、古汉捂文献的形成情况异常复杂,尤其是一些先秦文献,既非一人之作,也非一时完成,其成害峙代虽多有讨论,但都聚讼未(?)。常用词的演燮是从屋畴的角度去考察的,它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峙代特徵。本文利用这一明显时代特徵,当试考订了几种先秦文献或篇章的相封年代。最後,本文认爲西汉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发展的过渡期,东汉属於中古汉语;上古汉语内部大体又可以爲三个时期:殷商是早期,西周春秋是中期,战国是晚期。
郭荣刚[8](2014)在《西方倪柝声之研究(1972-2006)》文中认为西方学术界从上世纪后期开始研究中国神学家倪柝声,经历1970年代的肇始、1980年代的高潮、1990年代的式微和2000年后的再兴四个阶段。本文探讨了西方倪柝声研究起落的内在原因,既看到西方以自己传统神学思维为评价标准,对具有中国思维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倪柝声思想持批评态度,也看到了西方学界在对倪氏的研究中逐渐发生了“西方中心论”向“以中国为中心”范式的转变;在西方学术界近50年的研究中,倪柝声的“中国形象”日益丰富和鲜明。通过对西方倪柝声研究历程的考察对中国神学思想建设与中文社科着作进入欧美市场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段晓亮[9](2014)在《郑天挺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学术转型时期。伴随着新史料的发掘和近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冲击,中国史学发展的整体面貌发生深刻改变,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辟,各种不同风格的史学流派异彩纷呈。郑天挺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着名史家,也是继孟森之后以科学方法研究明清史,并且将明清史发扬光大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此外,郑天挺在隋唐史、元史等研究领域,也取得重要成就。1949年以后,郑天挺学习和服膺唯物史观,由乾嘉考据学风和近代实证研究转向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创了其晚年学术的新境界。可以说郑天挺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在共和国时期,都是中国史坛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学术经历和成就,是我们整体把握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历程和脉络,极具代表性的个案。有鉴于此,本文以郑天挺的史学研究为切入点,围绕郑天挺史学成就、治史特点、史学思想、以及历史教育思想等问题展开,探讨郑天挺学术思想发展和转变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郑天挺史学的价值和影响,以此更清晰地了中国近现代史学演变的总体特点和脉络。郑天挺对中国史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以明清史研究享誉史坛,对明清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典章制度等,均有细致而精深的研究,对明清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也有精确的概括,在隋唐史、元史和边疆史地等领域,也有全面和细致的研究,除部分公开发表外,这些成就和创见多数凝结在其多达上百万字的讲义中。郑天挺的中国史研究具有三个特点:首先,重视运用原始文献资料;其次,注意梳理历史事件发展演变的脉络;再次,善于从宏观角度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郑天挺最主要的治史方法有比较研究法和历史语言研究法。郑天挺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探微索隐,见微知着;“深、广、新、严、通”;唯物史观与精深考证的结合。郑天挺的历史教育思想,主要有注重传授读书致知的门径、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致力于历史教材建设以及积极拓展学术视野等。郑天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他的史学成就和史学思想,本身即彰显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此外,郑天挺还对于维持和弘扬北大的史学、开创和奠定南开史学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总而言之,系统地研究郑天挺史学独特的成就和特色,不仅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演变的进程,也可以借此发掘郑天挺史学本身所具有的典范意义,对目前的史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王勇[10](2013)在《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上的甘南藏区一直是草山纷争、部落冲突频发之地。20世纪80年代实行“包畜到户”以来,围绕草场、草山边界问题的群体性械斗事件有增无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然而,自2000年实行“草场承包”后的近10年以来,当地的草场边界纠纷事件出人预料的呈极速下降之趋势,较为严重的草场边界冲突事件在有些地方已极为罕见了。草山边界纠纷骤然下降乃至消失意味着什么?其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机理发挥了作用?这显然是一个极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从表象看,草山边界纠纷骤然下降乃至消失似乎是地方政府的“边界勘定”与“综合治理”成效的显现,但实质上却是草场承包制度被有效实施的一个“意外效果”,意味着国家政权已更为深入地嵌入到藏区基层社会之中了。这是作者多次赴实地进行田野调查后的一个重要发现。在此问题意识之下,作者尝试以草权结构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与互构为基本分析视角,从历史与现实、逻辑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助推这一重大变化背后的微观机理,初步提出了“划界定牧即国家建构”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或研究结论。论文的第一部分,描述了基本的历史背景——甘南藏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历史上的甘南藏区,对于北京中央政府与拉萨西藏地方政权来说,都是一个“鞭长莫及”、控制松弱的地区,是一个“互为边疆”的区域,加之这里又是典型的星罗棋布的高原河谷地区,以及开放牧场和游牧生计方式,致使这里成了牲畜越界最为频繁、资源争夺最为严酷、部落割据势力此起彼伏的地区。为了“补政教之所不及”,旨在整合部落政治的喇嘛寺院及宗教领袖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这里独特的、自成一体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长期治理的政治生态格局。开放牧场、游牧生境、部落政治与寺院权威之间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这样一种政治生态具有强大的历史惯性,使甘南藏区在现当代中国国家建构的视野中仍然留存着显着的“内边疆”的印痕。论文的第二部分,以甘南夏河县桑科乡为田野观察点,详细陈述和梳理了2000年前后在桑科乡实施草场承包的时代背景、组织实施、具体过程和操作方案。甘南藏区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普遍实行“包畜到户”政策的同时,却没有同步推行“包场到户”。其关键原因在于受到了草场承包的“制度费用”即“围栏草场”的成本约束。当“拉动内需”即国家补贴下的围栏建设,以及由于草原过密化而引发要素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意外地出现并契合在一起时,夏河县桑科乡的草场承包改革才真正得以启动。“草场承包”即“铁丝围栏进草原”可谓是藏区畜牧业发展历史上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藏区“大历史”中除吐蕃王朝即藏传佛教统一青藏高原这一“历史关节点”之外的另一个“历史关节点”。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综合比较分析。草场承包带来了一系列“意外效果”:围栏草场在很大程度上事先防控了过去开放牧场时代频繁发生的牲畜越界事件以及连锁引发的毗邻部落间的群体性冲突,这等于间接地“悬置”了以“仲裁者”为“志业”的藏区魅力型和传统型权威——寺院喇嘛和部落头人,从而为政权“间接并和平”地沉入/嵌入藏区基层社会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从魅力型和传统型权威这样的“事后救济型权威”到以国家为代表的“法理型权威”即“事先防控型权威”的更替,根本上是草场“界权成本”最小化所带来的,而不是有目的“周密规划”的结果。与草场承包相伴随的定牧定居,真实地实践了“使有恒产,不致游走”这样一个历代中原王朝治理西北边疆游牧民族的梦想。草场承包也在无意中实现了甘南藏区国土资源的首次“清点”和措哇的“去政治化”,为“村治”的重建提供了契机。论文的最后是结论,以及对结论的提升和反省。从大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看,“划界定牧即国家建构”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或研究结论可以更一般地提升为“空间层化即国家建构”。中心层化空间——“中原”,向边缘“平滑空间”——“四夷”——不断拓展,是大中国国家建构规律的核心秘密。具体而言,空间层化即从定耕确权到划界定牧——由“中原到四夷”,乃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中国/国家建构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逻辑。中国西北地区的空间层化这一历史逻辑进程的展开主要是经由被最早实现空间层化的东南(中原)中国所不断产生的“社会经济剩余”所支撑和开启的。这是一个国家疆域由边徼到内地,从以边为界到边外为界的过程。这显然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近现代欧洲国家建构/形成模式的独特的国家建构/形成类型。其显着的特点是“要市场和产权,但是不要战争”。当然,随着信息时代、海洋时代和太空时代的到来,陆域或物理意义上“空间层化建国”的理论已显得粗陋和浅薄,亟需进行“边际创新”,这正是本文需要在今后继续跟进研究的问题。
二、一月故事 迎接200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月故事 迎接2000年(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
一、工商业的繁荣 |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
一、人群概貌 |
二、物产工艺 |
三、衣食住行 |
四、婚丧嫁娶 |
五、人际信仰 |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
一、方言词 |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
一、佛教专用词汇 |
二、道教专用词汇 |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
四、同源成语考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
一、惯用语考 |
二、谚语考 |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
二、文人隐语 |
三、民间隐语 |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父母称 |
二、舅姑称 |
三、兄姊称 |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
二、头脑和腿脚 |
三、臀和肩臂 |
四、皮和肚 |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
一、因声求义 |
二、求证方言 |
三、钩沉古注 |
四、认字辨音 |
五、追求语词源流 |
六、探究理据 |
七、古今对比 |
八、二重证据 |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
一、不明词义者 |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
一、补《大词典》词条 |
二、补《大词典》义项 |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
结语 |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後记 |
(2)民国传奇杂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论题的提出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篇 |
第一章 民国传奇杂剧概述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时空界定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文体界定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学科界定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 |
一、作家整理统计 |
二、作品整理统计 |
第二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发展背景 |
一、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民初传奇杂剧的启示意义 |
二、现代化报刊业与出版业对传奇杂剧的支持 |
三、作家队伍的壮大对传奇杂剧的推动 |
四、结语 |
第二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时代书写 |
一、民初传奇杂剧中的“革命”与“民国” |
二、社会问题的展现与剖析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传承与变异 |
一、主题多样的历史文献剧 |
二、文学市场化背景下的儿女风情剧 |
三、结语 |
第三章 民国中期(1920-1931)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五四风潮下传奇杂剧面临的困境 |
一、新文学的崛起与旧文体的衰落 |
二、现代话剧的崛起与旧剧的衰落 |
三、主流报刊与传奇杂剧的疏离 |
四、作家数量的锐减 |
五、结语 |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延续与开拓 |
一、政治乱象的书写 |
二、民族存亡的思考 |
三、社会问题的反思 |
四、结语 |
第三节 传统题材剧的主题建构 |
一、历史文献剧中惆怅情绪与历史意识 |
二、儿女风情剧的自我书写与时代意识 |
三、结语 |
第四章 民国后期(1932-194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国后期传奇杂剧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
一、战争的创伤与文化的劫难 |
二、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抗战文艺的勃兴 |
三、结语 |
第二节 时代意识的空前高涨 |
一、抗战题材剧的勃兴 |
二、其他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书写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延续与深化 |
一、历史感慨与惆怅情绪的抒发 |
二、女性问题与爱情生活的呈现 |
三、传统文化观念的解读与反思 |
四、结语 |
下篇 |
第五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上)——报人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云集与星散:报人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一、民国以前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概况 |
二、民国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政治与市场:报人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文人论政与政治意识 |
二、卖文为生与市场意识 |
第三节 经验与教训:报人剧作的艺术得失 |
一、报人剧作的艺术经验 |
二、报人剧作的艺术教训 |
三、结语 |
附:民国报人作家一览 |
第六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中)——遗民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喧哗与平静:遗民作家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概况 |
一、遗民群体的思想倾向 |
二、遗民作家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现实与传统:遗民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否定现实与反思前朝 |
二、抵制新学与弘扬传统 |
第三节 定性与反思:遗民作家的艺术表现 |
一、遗民剧作的案头化倾向 |
二、遗民剧作的教训 |
三、结语 |
附:遗民作家一览 |
第七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下)——学者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沉默与崛起:学者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民族与个体:学者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民族危机与呼唤抗争 |
二、学者境遇与惆怅感怀 |
三、学术兴趣与创作尝试 |
第三节 案头与场上:学者作家的艺术造诣 |
一、曲律谨严,南北兼擅 |
二、文词精雅,本色自然 |
三、脉络清晰,布局妥帖 |
四、结语 |
附:学者作家一览 |
第八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传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思想内容的传承与新变 |
一、延续与起伏:题材类型的消长 |
二、单一与多元:剧作内容的拓展 |
三、传统与现代:戏曲主题的嬗变 |
四、结语 |
第二节 艺术风貌的传承与新变 |
一、借鉴与创新:情节结构的设置 |
二、延伸与拓展: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典雅与通俗:语言风格的变迁 |
四、结语 |
第三节 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 |
一、回归与解构:剧本结构的变革 |
二、再现与扭结:音乐体式的因替 |
三、结语 |
第九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当代意义 |
三、结语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艺术贡献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地位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文学史地位 |
四、结语 |
余论 政治文化转型下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及其反思 |
一、关于功能定位: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 |
二、关于体制规范:是突破创新还是传承坚守 |
三、关于传播方式:是静态传播还是动态传播 |
四、结语 |
附录一:晚清民国曲家曲目摭补 |
附录二:民国传奇杂剧目录 |
附录三: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丛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晚明江南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何处是“江南” |
二、“诗学”定义说 |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论旨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学江南与江南文学 |
第一节 文学江南:水乡意象与城市中心 |
第二节 江南文学:六朝唐宋总关情 |
第二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政治环境的恶化 |
第二节 江南经济的质变 |
第三节 江南科举的发展 |
第四节 江南书院、书楼、书坊的兴盛 |
第五节 江南文学世家的繁衍 |
第三章 晚明江南诗学的主体特征论 |
第一节 江南诗学主体论 |
一、世家文士与群聚活动 |
二、金陵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
三、杭州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
四、苏松诗社世家主体考论 |
第二节 江南诗学特征论 |
一、北方诗学特征:求真、遵道、言志 |
二、江南诗学特征:尚博、崇艺、主情 |
第四章 晚明江南诗学与品评风气 |
第一节 品评风气之成因 |
第二节 清玩世风、清议士风与清言文风 |
一、“清玩”世风 |
二、“清议”士风 |
三、“清言”文风 |
第三节 从几个话题看品评风气 |
一、李杜优劣论 |
二、各体“压卷”说 |
三、唐无古诗、宋无诗说 |
第五章 金陵诗学群 |
第一节 概览 |
一、集团结伙:群体之原委 |
二、乡贤世家:群体之构成 |
三、群体活动:金陵雅集与乡贤题咏 |
四、金陵诗群之风格:以清雅为主流 |
第二节 焦竑 |
一、文学活动 |
二、文学思想及流派倾向 |
三、诗学成就:以《澹园集》为例 |
第三节 顾起元 |
一、文学活动 |
二、文学思想 |
三、从《懒真草堂集》看其诗学主张 |
第四节 朱之蕃 |
一、诗学活动 |
二、诗学编着 |
第六章 杭嘉湖诗学群 |
第一节 概览 |
一、失落的文明:杭嘉湖文学世家群体 |
二、湖上的诗社:诗学世家群体举隅 |
三、世家成员的其他群聚方式 |
四、“古雅”、“侧艳”的群体诗风 |
第二节 杭州诗学:以冯梦祯、黄汝亨为例 |
一、冯梦祯的文学活动 |
二、冯梦祯的诗学思想 |
三、黄汝亨及其《寓林集》 |
第三节 嘉兴诗学:以周履靖、李日华为例 |
一、周履靖的诗学活动及其思想 |
二、李日华的诗学活动 |
三、李日华的诗学思想 |
第四节 湖州诗学:以朱国桢、董斯张为例 |
一、朱国桢诗学活动及主张 |
二、董斯张生平及其诗论 |
第七章 苏松常诗学群 |
第一节 概览 |
一、吴门、松江诗人群 |
二、吴派“平淡”诗风——以“拟陶”为例 |
三、常州东林、苏州复社、松江几社诗人群 |
四、东林、复社与几社诗学思想 |
第二节 王穉登、赵宦光与吴门诗学 |
一、王穉登的诗学活动 |
二、王穉登的诗学思想 |
三、赵宦光的诗学活动 |
四、赵宦光的诗学思想 |
第三节 董其昌、冯时可、陈继儒与松江诗学 |
一、董其昌的诗学活动 |
二、董其昌的诗学思想 |
三、冯时可的交游 |
四、冯时可的诗论 |
五、陈继儒的文学活动 |
六、陈继儒的诗论 |
第四节 顾、高诸君子与东林诗学 |
一、“东林八子”的诗学: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例 |
二、东林六君子、七君子诗学 |
第五节 张溥、陈子龙与复社、几社诗学 |
一、张溥的诗学思想 |
二、陈子龙的诗论主张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矛盾 |
一、立场上:复古与创新 |
二、观念上:格调与神韵 |
三、对象上:宗唐与宗宋 |
第二节 晚明江南诗学的三种调和 |
一、以博学调和古今 |
二、以艺术调和韵调 |
三、以情致调和唐宋 |
第三节 余论 |
附录一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世家点将录(配论诗绝句) |
附录二 晚明大江以南诗学简明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4)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演员文化的生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演员地位的提升 |
第二节 新思潮下的发展与转向 |
第三节 职业化带来新空间 |
第四节 艺术与政治之间 |
第二章 演员身份与性别表演 |
第一节 身份的自我建构 |
一、新剧演员的自我定位 |
二、类型化演员时期 |
第二节 春柳社的滑铁卢 |
一、从文人到伶人 |
二、悲剧美学的失败 |
第三节 男女合演:审美趣味的新起点 |
一、“男女合演”的滥觞 |
二、女演员的粉墨登场 |
第四节 合流时代:一个红色的“他者” |
一、革命的艺术家 |
二、进步的焦虑 |
第三章 演员的审美理想与追求 |
第一节 “波希米亚人”的“象牙塔” |
一、南国剧人的主体倾向 |
二、“集体创作”中的演员 |
第二节 辛酉剧社:“桃花源””里“千面人” |
一、沙龙里的“都市绅士” |
二、袁牧之的千面人生 |
三、从布尔乔亚到革命演剧 |
第三节 “完美的演出”:石挥的期许 |
一、中国化的表演 |
二、《秋海棠》与“话剧皇帝”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的时尚哲学 |
第一节 职业化演剧与演员生存 |
一、演员作为一种职业 |
二、演员收入与消费 |
第二节 越轨者:新生活的偶像 |
一、欲望的浪潮:报刊、演员和观众的共谋 |
二、明星与观众 |
第三节 社会圈子与演员社群的构成与解体 |
一、演员交游活动与社交圈 |
二、中旅演员交游考 |
第五章 女演员的文化取向 |
第一节 要么皇后,要么戏子:唐若青之魅惑 |
一、戏缘天注定 |
二、明星制下的自我定位 |
三、公共空间里的越轨者 |
第二节 摩登新女性:王莹的传奇 |
一、“王莹型”:游走在作家与明星之间 |
二、《赛金花》争角事件的社会性 |
三、成为“新女性” |
第三节 重庆迷雾中的“四大名旦” |
一、游走在国共两党的戏剧舞台上 |
二、“近朱近墨”的政治命运 |
结论 历史的投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话剧演员活动大事记(1907-194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专着、论文及获奖 |
社会实践 |
致谢 |
附件 |
(5)北宋行政法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 |
三、本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北宋行政立法 |
第一节 北宋行政立法的特点及法律种类 |
第二节 北宋行政立法程序 |
第三节 行政法规则的适用及解释 |
第二章 北宋行政组织法 |
第一节 北宋行政组织法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宋行政组织的演变 |
第三节 北宋行政官员的选任 |
第三章 北宋行政程序法 |
第一节 北宋行政程序的运行制度 |
第二节 北宋行政督责程序 |
第三节 北宋的公文处理程序 |
第四章 北宋的行政执法 |
第一节 官员政绩行政检查 |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济 |
第三节 北宋禁榷合同 |
第四节 北宋行政购买 |
第五节 慈善救济及其他相关救济方式 |
第五章 北宋行政监督法 |
第一节 监察机构的设置原则 |
第二节 监察官员的选任及职权的行使 |
第三节 监察工作程序 |
第四节 监察工作的职责范围 |
第六章 北宋官员黜降以及叙复法 |
第一节 北宋官员黜降法 |
第二节 官员叙复法 |
第三节 矜恕上诉制度 |
第七章 北宋行政法特征、不足和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北宋行政法的特征 |
第二节 北宋行政法的不足与原因 |
第三节 北宋行政法的历史地位 |
结论 |
附录 |
官员休假制度 |
北宋的值班制度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今人着作 |
(三)今人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春秋时代的卿族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学术综述与研究设想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综述 |
一、古代学者的研究 |
二、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至1979年) |
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春秋史和卿族政治研究的新动态 |
第三节 研究设想 |
第一章 从公族政治到卿族政治 |
第一节 公族政治与卿族政治 |
一、从《论语·季氏篇》说起 |
二、公族政治 |
三、卿族政治 |
第二节 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的转变(上) |
一、鲁国 |
二、郑国 |
三、晋国 |
第三节 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转变(中) |
一、王室 |
二、卫国 |
三、宋国 |
第四节 从公族政治向卿族政治的转变(下) |
一、齐国 |
二、楚国 |
三、秦国 |
小结 |
第二章 卿族的内部结构与制度 |
第一节 “保姓受氏” |
一、姓、氏的含义 |
二、命氏的对象 |
第二节 家族结构 |
一、家族规模 |
二、居住方式 |
第三节 邑与田 |
一、“胙之土而命之氏” |
二、田邑的等级 |
三、采邑的军赋 |
四、“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
五、争田 |
六、邑田的规模 |
第四节 私徒属 |
一、私徒属的来源 |
二、私徒属的劳作与生活 |
三、私家武装 |
四、私卒的规模 |
第五节 家臣制度 |
一、家臣的来源与成分 |
二、家朝 |
三、家宰职官系统 |
四、采邑职官系统 |
第六节 宗法制度 |
一、嫡长子继承制 |
二、族长主管制 |
第七节 “家”与国的关系 |
一、“家”的含义 |
二、“家”与国的关系 |
第三章 春秋时期诸国卿族的废兴(上) |
第一节 三桓与鲁国的卿族 |
一、展氏 |
二、众氏 |
三、厚氏 |
四、臧氏 |
五、施氏 |
六、孟氏 |
七、叔孙氏 |
八、季氏 |
九、东门氏 |
十、叔氏 |
第二节 七穆和太宰欣取郑 |
一、公父氏 |
二、泄氏 |
三、子人氏 |
四、孔氏 |
五、堵氏 |
六、皇氏 |
七、石氏 |
八、侯氏 |
九、尉氏 |
十、司氏 |
十一、良氏 |
十二、游氏 |
十三、国氏 |
十四、罕氏 |
十五、然氏 |
十六、驷氏 |
十七、印氏 |
十八、丰氏 |
十九、羽氏 |
二十、孔氏 |
第三节 六卿与晋国的卿族 |
一、栾氏 |
二、韩氏 |
三、范氏 |
四、赵氏 |
五、魏氏 |
六、狐氏 |
七、先氏 |
八、羊舌氏 |
九、中行氏 |
十、智氏 |
十一、程氏 |
十二、郤氏 |
十三、祁氏 |
十四、胥氏 |
十五、伯氏 |
十六、张氏 |
十七、籍氏 |
第四章 春秋时期诸国卿族的废兴(下) |
第一节 王室内部的卿族 |
一、周氏 |
二、凡氏 |
三、祭氏 |
四、成氏 |
五、毛氏 |
六、南(聃)氏 |
七、原氏 |
八、单氏 |
九、召氏 |
十、荣氏 |
十一、南宫氏 |
十二、尹氏 |
十三、苏氏 |
十四、辛氏 |
十五、樊氏 |
十六、詹氏 |
十七、王叔氏 |
十八、甘氏 |
十九、刘氏 |
二十、儋氏 |
二一、巩氏 |
第二节 卫国的卿族 |
一、石氏 |
二、宁氏 |
三、孔氏 |
四、齐氏 |
五、孙氏 |
六、子叔氏 |
七、北宫氏 |
八、蘧氏 |
九、世叔氏 |
十、公叔氏 |
十一、公孟氏 |
十二、褚师氏 |
十三、赵氏 |
十四、南氏 |
第三节 戴族、桓族与宋国卿族 |
一、孔氏 |
二、华氏 |
三、鱼氏 |
四、仲氏 |
五、乐氏 |
六、鳞氏 |
七、荡氏 |
八、向氏 |
九、老氏 |
十、灵氏 |
十一、皇氏 |
十二、石氏 |
十三、边氏 |
第四节 齐国的卿族 |
一、管氏 |
二、鲍氏 |
三、高氏 |
四、陈氏 |
五、庆氏 |
六、隰氏 |
七、国氏 |
八、崔氏 |
九、晏氏 |
十、栾氏 |
十一、高氏 |
第五节 楚国的王族与卿族 |
一、蘧氏 |
二、斗氏 |
三、屈氏 |
四、成氏 |
五、申叔氏 |
六、申氏 |
七、潘氏 |
八、伍氏 |
九、囊氏 |
十、沈氏 |
十一、阳氏 |
十二、西氏 |
十三、鲁阳氏 |
第五章 卿族的分氏、当政与覆亡 |
第一节 公子分族立氏的时间与契机 |
第二节 卿族结构与卿族政治的形成 |
一、宗法制度、卿族结构与卿族政治的形成 |
二、卿族集团与卿族当政 |
第三节 卿的权限与卿族政权的传承 |
一、卿的含义与职权 |
二、执政正卿的权限 |
三、执政权的传承 |
第四节 卿族政治的权力谱系 |
一、卿族政治的权力谱系 |
二、齐国政权的开放性 |
三、楚国王族与世族的反复钟摆 |
第五节 卿族的覆亡与卿族的生存之道 |
一、卿族的覆亡与政治结构的变化 |
二、卿族的生存之道 |
第六章 卿族政治的突破与公子从政的回潮 |
第一节 晋国的政治创新 |
一、晋国突破宗法制 |
二、任贤使能 |
三、奖励军功 |
第二节 从宗法家臣到新型官僚 |
一、“弃亲用羁”与“好用远人” |
二、孔门弟子 |
三、赵简子与赵襄子时期的赵氏家臣 |
第三节 战国时代的家族结构 |
一、战国时期官僚阶层的家族 |
二、战国时期庶民阶层的家族结构与规模 |
三、家族结构变化的原因 |
第四节 韩非子论“奸劫弑臣” |
一、卿族政治与法家思想 |
二、去富 |
三、独擅 |
四、奉法 |
第五节 战国时代公子从政的回潮 |
一、战国时期各国的公子 |
二、战国时期公子阶层的职责与作用 |
三、战国时期的各国公子从政现象出现的原因 |
四、公子阶层从政的局限 |
五、战国时代的政治传统 |
结论 |
附录:春秋时代的世族世系 |
一、周王室 |
二、鲁 |
1、鲁公室 |
2、孟氏 |
3、叔孙氏 |
4、季孙氏 |
5、臧孙氏 |
三、晋 |
1、晋公室 |
2、韩氏 |
3、赵氏 |
4、魏氏 |
5、范氏 |
6、羊舌氏 |
7、荀氏 |
8、狐氏 |
9、栾氏 |
10、却氏 |
11、胥氏 |
12、先氏 |
13、祁氏 |
14、籍氏 |
四、齐 |
1、齐公室 |
2、陈氏 |
3、高氏 |
4、国氏 |
5、崔氏 |
6、鲍氏 |
7、管氏 |
8、晏氏 |
五、楚 |
1、楚公室 |
2、斗氏 |
3、蔫氏 |
4、成氏 |
5、屈氏 |
6、伍氏 |
六、郑 |
1、公室 |
2、七穆 |
七、宋 |
1 、宋公室 |
2、孔氏 |
3、戴族 |
4、桓族 |
八、卫 |
1、公室 |
2、石氏 |
3、宁氏 |
4、孙氏 |
5、孔氏 |
6、大叔氏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先秦两汉常用词演变研究与语料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第1章 引言 |
1.1 缘起 |
1.2 常用词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和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原则和方法 |
1.4.1 研究原则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语料的选择和分析 |
2.1 捂料的选择 |
2.1.1 注意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 |
2.1.2 注意甄别文献语言的时代 |
2.1.3 本文调查语料及说明 |
2.2 语料的分析 |
2.2.1 确认有效例证 |
2.2.2 剥离口语成分 |
2.2.3 分析统计数据 |
2.2.4 重祝典型语料 |
2.3 小结 |
第3章 个案研究:名词 |
3.1 肱/臂 |
3.1.1 甲金文中的“肱” |
3.1.2 传世文献中的“肱”和“臂” |
3.1.3 简帛文献中的“肱”和“臂” |
3.1.4 “肱”、“臂”之别 |
3.1.5 小结 |
3.2 犬/狗 |
3.2.1 甲金文中的“犬”和“狗” |
3.2.2 传世文献中的“犬”和“狗” |
3.2.3 简帛文献中的“犬”和“狗” |
3.2.4 “犬”、“狗”之别 |
3.2.5 小结 |
3.3 侧/旁(傍) |
3.3.1 传世文献中的“侧”和“旁” |
3.3.2 简帛文献中的“侧”和“旁” |
3.3.3 小结 |
3.4 屦/履 |
3.4.1 传世文献中的“屦”和“屦” |
3.4.2 简帛文献中的“屦”和“屦” |
3.4.3 小结 |
3.5 舟/船 |
3.5.1 甲金文中的“舟” |
3.5.2 传世文献中的“舟”和“船” |
3.5.3 简帛文献中的“舟”和“船” |
3.5.4 小结 |
3.6 本/根 |
3.6.1 传世文献中的“本”和“根” |
3.6.2 简帛文献中的“本”和“根” |
3.6.3 小结 |
3.7 橐/囊 |
3.7.1 传世文献中的“橐”和“囊” |
3.7.2 简帛文献中的“橐”和“囊” |
3.7.3 “橐”、“囊”之别 |
3.7.4 小结 |
第4章 个案研究:动词 |
4.1 假(叚)/借(藉、籍) |
4.1.1 傅世文献中的“假”和“借” |
4.1.2 简帛文献中的“假”和“借” |
4.1.3 “假”和“借”的关系 |
4.1.4 小结 |
4.2 田(畋)、狩/猎 |
4.2.1 甲金文中的“田”、“狩”、“猎” |
4.2.2 传世文献中的“田”、“狩”、“猎” |
4.2.3 简帛文献中的“田”、“狩”、“猎” |
4.2.4 小结 |
4.3 逆/迎 |
4.3.1 甲金文中的“逆” |
4.3.2 传世文献中“逆”和“迎” |
4.3.3 简帛文献中的“逆”和“迎” |
4.3.4 小结 |
4.4 詈、诟(訽)/骂 |
4.4.1 传世文献中的“詈”、“诟”、“骂” |
4.4.2 简帛文献中的“詈”、“诟”、“骂” |
4.4.3 “詈”、“诟”、“骂”三者之别 |
4.4.4 小结 |
4.5 啓/开 |
4.5.1 甲金文中的“啓” |
4.5.2 传世文献中的“啓”和“开” |
4.5.3 简帛文献中的“啓”和“开” |
4.5.4 小结 |
4.6 涉、济/渡(度) |
4.6.1 甲金文中的“涉” |
4.6.2 传世文献中的“涉”、“济”和“渡” |
4.6.3 简帛文献中的“涉”、“济”和“渡” |
4.6.4 “济”、“渡”之别 |
4.6.5 小结 |
第5章 从常用词看几种先秦文献的相对年代 |
5.1 理论依据 |
5.2 具体讨论 |
5.2.1 《逸周书》之《王会》、《大匡》、《小明武》 |
5.2.2 《庄子》外杂篇 |
5.2.3 《墨子》城守诸篇 |
5.2.4 《管子》之《大匡》、《霸形》、《轻重》诸篇 |
5.2.5 《晏子春秋》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2 从常用词看先秦两汉汉语 |
附表:出土文献书名、篇名及其全称、简称对照表 |
徵引文献 |
参考文献 |
後记 |
作者简历 |
(8)西方倪柝声之研究(1972-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倪柝声与基督徒聚会处概况 |
第一节 聚会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倪柝声生平考析 |
第二章 1970年代西方学术界倪柝声研究的肇始 |
第一节 西方倪柝声传志的问世 |
第二节 “中流砥柱”:金弥尔眼中的倪柝声 |
第三节 中国基督教的“巨人”:赖恩融评倪柝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8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倪柝声研究的高潮 |
第一节 西方倪柝声研究的论争 |
第二节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克里夫的研究 |
第三节 异端乎,先锋乎:系统神学与倪柝声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90年代的西方学术界倪柝声研究的式微 |
第一节 倪柝声思想的中国元素 |
第二节 中国式教会观:吕沛渊的评述 |
第三节 “得胜”的神学家:廖元威的倪柝声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00年后西方学术界倪柝声研究的再兴 |
第一节 倪柝声研究的新繁荣 |
第二节 “家庭”与“擘饼”:梅恩英眼中的中国倪柝声 |
第三节 评判的批判:吴东生为倪柝声申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西方倪柝声研究的再思 |
第一节 非宗教视角的研究方向 |
第二节 “基督教征服中国”到“中国基督教”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郑天挺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旨趣 |
二、学术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四、论文难点与创新预期 |
第一章 郑天挺生平与学术生涯 |
第一节 郑天挺家世和早期经历(1899-1930) |
一、早年家境和读书经历 |
二、兼收并蓄的大学时代 |
三、北上读研和南游经历 |
第二节 任职北大和西南联大(1930-1952) |
一、从临危受命到忍辱负重 |
二、西南联大时期的学术与经历 |
三、北大复校与迎接解放 |
第三节 任职南开大学时期(1952-1981) |
一、从史料派到信奉唯物史观 |
二、五六十年代的教学研究和《清史简述》 |
三、“文革”结束后的史学活动 |
第二章 郑天挺的隋唐史和元史研究 |
第一节 郑天挺与隋唐史研究 |
一、隋唐政治史和唐史分期 |
二、历史地考察唐代军事和田赋制度 |
三、实事求是的武则天研究 |
四、吐蕃源于发羌考 |
第二节 郑天挺的元史研究 |
一、蒙古先世与元代政治史 |
二、元代经济史和民族关系 |
三、元代社会性质和社会阶层 |
第三章 郑天挺的明史研究 |
第一节 明代政治史研究 |
一、有关明史分期和明初史事的论断 |
二、考察土木之变和大礼议之争 |
三、对明代内阁制的研究 |
四、对明代农民起义的考察 |
第二节 明代经济史研究 |
一、丁役制度和田赋制度 |
二、关于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
三、海外贸易与对外关系 |
第三节 整理史料与清修《明史》之点校 |
第四章 郑天挺的清史研究与《清史探微》 |
第一节 清初政治史研究 |
一、满洲先世和血系研究 |
二、满洲入关前政治和社会性质 |
三、对多尔衮和康雍政治的考察 |
第二节 清代礼俗和制度研究 |
一、清初礼俗研究 |
二、八旗制度和包衣制度 |
三、清代军机处制度研究 |
四、幕府制度和职官、文体制度 |
第三节 清代经济史研究 |
一、清代土地制度和税赋改革 |
二、清代资本主义萌芽 |
三、清代海禁与对外贸易 |
第四节 郑成功和台湾研究 |
第五章 郑天挺史学思想和历史教育思想 |
第一节 郑天挺的史学思想 |
一、探微索隐、见微知着 |
二、“深、广、新、严、通” |
三、唯物史观与精深考证的结合 |
第二节 郑天挺中国史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
一、重视运用原始文献资料 |
二、阐明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
三、从宏观把握关键性历史问题 |
四、比较研究的方法 |
五、历史语言研究法 |
第三节 郑天挺的历史教育思想 |
一、传授读书致知的门径 |
二、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
三、致力于历史教材建设 |
四、鼓励交流、拓展学术视野 |
第六章 郑天挺的史学地位与影响 |
第一节 郑天挺对北大史学的贡献 |
一、培养和提携史学人才 |
二、维持北大明清史学一脉 |
第二节 南开历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 |
一、打造南开明清史研究重镇 |
二、形成多学科全面发展的格局 |
第三节 郑天挺与南开史学风气 |
一、奠定勤勉朴实、严谨厚重的传统 |
二、形成敦厚诚笃、谦敬和谐的风气 |
三、崇尚“求真、求用、求新”的理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郑天挺学术年谱 |
个人简历 |
(10)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和提出 |
二、理论假设及其阐释 |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 “卫藏-拉卜楞-中央”:地缘政治视角的研究 |
(二) 产权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视角的研究 |
(三) “教权-产权-政权”:产权政治学视角的研究 |
(四) 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论 |
四、“六个一”—研究设计与构想 |
第一篇 牲畜越界的政治——甘南藏区的地缘政治环境 |
第一章 “补政教之所不及”—作为“内边疆”的甘南藏区 |
一、“地非边隅,岂成边疆?” |
二、拉卜楞寺的建立——“补政教之所不及” |
三、“接点疆域”:一个“弱国家空间” |
第二章 牲畜越界的经济地理学 |
一、“格格尔乃卡山梁”? |
二、草原上的“易越边界” |
三、“公地悲剧”,还是“共地悲剧”? |
四、牲畜越界带来“公地悲剧” |
第三章 边界冲突与部落政治互为因果 |
一、遍布在高原河谷间的部落领地 |
二、资源竞争孕育“部落的道德” |
第四章 边界冲突及调处摧生寺院权威 |
一、穿着袈裟的“法官” |
二、“夏河渐有司法,藏民仍信业仓” |
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附录1:劳而少功的“政府办界办” |
第二篇 草场承包:铁丝网栏进草原(1999-2006) |
第五章 “草场承包”因何姗姗来迟? |
一、作为“历史关节点”的“草场承包” |
二、草场承包的制度费用 |
三、围栏草场:可望而不可及 |
四、历史机遇:利益契合开启草场承包 |
五、小结 |
第六章 桑科乡的草场承包 |
一、桑科乡的历史与现状 |
二、草场承包方案及运作 |
(一) 承包方案:以“措哇”为一级划包单位 |
(二) 以彻底承包到“户”为最终目标 |
(三) 严格的操作规程——反复测算、现场指界 |
(四) 因地制宜,灵活变通 |
三、“以发展求稳定”——政策主旨 |
四、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 |
第七章 铁丝围栏进草原 |
一、密满草原的“带刺铁丝网” |
二、评价之一:“居功甚伟” |
三、评价之二:“围栏陷阱” |
四、铁丝围栏进藏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
第八章 围绕“共有草场”的产权之争——部落势力的沉浮 |
一、事件与经过——产权背后的权力较量 |
二、政府的处理意见 |
三、博弈结果:进一步承包确权 |
四、部落势力的浮沉 |
附录2:物权是如何发生的? |
第三篇 草场承包的意外效果:事先防控与政权嵌入 |
第九章 从事后救济到事先防控——界权成本与权威更替 |
一、“圈出规则”与“圈入规则” |
二、“圈出规则”与事后救济型权威 |
三、“圈入规则”与事先防控型权威 |
四、小结 |
第十章 “使有恒产,不致游走” |
一、划界定牧的历史演进:游牧、轮牧与定牧 |
二、草场承包与定居定牧:桑科乡的产权实态 |
三、拥有了真正的“不动产” |
四、划界定牧的政治意义 |
第十一章 国土资源的首次“清点” |
一、不经意的“土地测量” |
二、草原景观的清晰化 |
三、草场边界知识的国家化 |
四、有意规划的失败:1958年的乌托邦方案 |
五、小结——土地测量的政治学 |
第十二章 村治的重建——措哇的“去政治化” |
一、部落结构与政权网格的互嵌——两套话语体系 |
二、“措哇”复兴的历史根源与产权基础 |
三、作为“民间组织”的措哇——两种分析视角及其综合 |
四、定居定牧:村治重建的契机 |
附录3:综治协议带来平安边界? |
附录4:局限转变与牧场农用 |
结论及其反思:空间层化与国家建构 |
一、“china”与“中原农耕” |
二、农夫和养牛人的寓言故事:重新阐释科斯定理 |
三、作为农牧分界装置的长城 |
四、“喇嘛寺庙林立草原”:作为元、清两代扶持宗教的意外后果的大中国/国家建构 |
五、“铁丝围栏进草原”:作为草场承包的意外后果的大中国/国家建构 |
六、从定耕确权到划界定牧:空间层化与国家建构 |
七、反思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一月故事 迎接200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2]民国传奇杂剧史论[D]. 姚大怀.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3]晚明江南诗学研究[D]. 张清河. 武汉大学, 2012(06)
- [4]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07-1949)[D]. 张晓欧. 上海戏剧学院, 2015(12)
- [5]北宋行政法若干问题研究[D]. 李清章. 河北大学, 2014(11)
- [6]春秋时代的卿族政治[D]. 屈会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 [7]先秦两汉常用词演变研究与语料考论[D]. 胡波. 浙江大学, 2014(12)
- [8]西方倪柝声之研究(1972-2006)[D]. 郭荣刚.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9]郑天挺史学研究[D]. 段晓亮. 南开大学, 2014(04)
- [10]划界定牧与国家建构[D]. 王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