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因特网站点信息服务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夏[1](2018)在《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研究》文中提出近年出现的视频聚合平台采用了新型传播技术,通过抓取视频网站的作品资源或播放页面,将作品在自己控制的界面内呈现,不但分流了视频网站的经济利益,实际上也架空了作品版权人对传播范围的控制,频繁引起版权侵权纠纷。但司法实践中法院的态度不一,产生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问题涉及众多技术手段,而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相关行为的本质尚未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在规范层面准确对行为定性。本文试图对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进行分析,并且在厘清视频聚合平台的技术原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视频聚合平台相关行为的侵权认定提相对客观且具有可执行性的标准,以期版权法的司法实践能够合理应对技术带来的冲击,促进互联网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对视频聚合平台及运行模式进行解析。视频聚合平台是用户“一站式观影”需求催生的产物。以视频聚合平台的行为特征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链接平台、聚合盗链平台、加框链接平台三类模式。三类视频聚合平台的盈利途径有所区别:普通链接平台的盈利依赖提供“中间性”的搜索链接服务,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则吸引用户流量实现广告收益。因此,三类模式的视频聚合平台在法律性质上虽均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但仅普链接平台被认可为技术服务提供者,而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难以被定性为技术服务提供者。由于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能够实现将视频网站的资源置于自己界面供用于点选播放,与视频网站对作品的利用并无差别,不仅直接瓜分了视频网站用户的流量收益,还占用了视频网站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徒添后者成本,因而频繁遭受版权侵权诉讼。第二章对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困境予以说明,目前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在司法实践和版权法理论上遭遇了双重困境。司法实践的困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问题的司法裁判中经常性地出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的应用,出现了法律适用的竞合。但鉴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版权法制度构成补充关系,所以后者的法律适用应更优先。二是在事实层面出现了误解,本文指出法律界对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的技术原理具有错误认知,以“深度链接”对二者涵盖之的做法是引起后续法律分析普遍混淆的症结所在。在考察互联网技术界的专业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具有不同的技术实现路径,前者是对未公开资源的访问,后者是对已公开资源的引导。据此应当以“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替代“深度链接”用语,以夯实法律问题研究的事实基础。三是版权侵权的侵权客体的认定混乱,只有正确认识到视频聚合平台仅对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造成了侵害,才能使侵权认定的对象聚焦。而版权法理论的困境是基于司法实践的困境而生的,具体表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具有争议,并且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标准难以同一、甚至相互冲突。第三章对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客体: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剖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系舶来品,是我国履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义务的结果,该国际条约所新设的“向公众传播权”被普遍认为是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来源。“向公众传播权”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新型传播方式纳入各国版权法的规制之中,所以该权利的后半部分——“向公众提供权”是为全新的规定。其中,“提供”是对英文“Making Available”的翻译,议定声明中提及了“提供”应被解释为“初始提供行为”的观点,但本质上该观点的目的是划清内容服务提供者与技术服务提供者的范围,并对后者给予法律豁免。为协调各国立法,各国被允许在“伞形解决方案”下选择其认为合适的立法方案来规制交互式传播行为。我国选择新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方案与美国以既有权利组成的“权利束”方案、德国的“公开再现权”方案均不同。方案选择不影响版权法控制内容交互式传播行为的本质。经考察,“信息网络”的表述并未对权利的适用环境有所限制,所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表述也并不影响权利的本质。第四章是对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既有标准的评析,包括对既有标准的理论评析与既有标准的的应用考察两部分。对既有标准的六项标准进行评析:用户感知标准系主观标准,不具备客观性和确定性;服务器标准系技术标准,具有时代局限性;实质替代标准系竞争法标准,脱离了版权侵权审判的逻辑;实质呈现标准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二分法被质疑混淆了版权法规制行为与规制行为效果的区分;控制标准的行政法色彩过于浓重;传播源标准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解释难以实践。既有标准的应用结论是,聚合盗链行为因能够引导用户对非公开服务器访问,依任何标准均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加框链接行为依服务器标准和传播源标准无法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但二者行为的侵权表现和严重程度没有实质差别,若因技术实现路径不同而被予以分别定性与法律的调整功能不符,因此需要探索新的侵权标准。第五章介绍了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标准的创新和应用,提出了内容显示标准,并在该标准下对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结论进行认定。在内容显示标准下,任何在网页、移动客户端等界面向公众显示版权作品内容,并且使公众能在其选定的时间、地点依其需求获取作品的,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该标准实际上将判断的关键置于传播效果上,符合国际公约对“提供”(Making Available)的解释,在事实层面也更契合作品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事实,在法律层面也符合绝对权保护的要求,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客观标准。以侵权行为是否落入版权专有权利的范围为判断标准,可以将版权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二类侵权行为的认定规则具有差异。版权直接侵权的认定条件有二,一是符合版权侵权的构成要件,二是相关行为不适用版权限制制度。版权间接侵权的认定则需行为人主观具有过错,并且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的技术的开发者或转让者不构成帮助侵权。结论是,在内容显示标准下,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构成版权直接侵权。普通链接行为的被链接对象若是合法传播的视频网站,没有侵权嫌疑;被链接的对象若是传播侵权作品的视频网站,当二者在内容提供方面有合作关系或者利益分配关系时,普通链接平台会因违反了更高责任的注意义务而构成间接侵权。此外,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还会因违反版权法禁止性规定而承担版权责任,在技术措施保护制度方面,聚合盗链行为的技术实现决定了其违法的必然性;在版权标识保护制度方面,二类视频聚合平台的行为违法性应个案认定。第六章提出了完善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建议。本文认为,对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不能准确认定的原因有二,一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他效力的认知不完善,二是版权财产利益和版权侵权的本质的认识不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他效力体现在“行为”和“资格”两方面。版权人不仅能排斥他人对作品内容的相同性质的使用,还有权决定该权利许可或权利转让的对象。对内容提供行为和技术提供行为的认知仍应回归法律调整利益分配的本质目的,只有具备被动性、后发性、非可控制性的行为才游离于版权人的控制之外,从而对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非为技术提供行为的性质予以证实,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行为的主体构成对“资格”排他效力的损害。此外,上述行为的性质还能从是否遭受版权财产利益侵害的角度进行认知。版权财产利益的本质是版权人享有的以特定方式利用作品的控制力及让渡作品的利用获得的对价。当权利让渡对象为视频网站时,权利让渡内容主要是是信息网络传播权。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的效果实质性弱化了权利人的许可能力,削减甚至阻碍了版权人凭借“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获取的对价,构成对版权利益的损害。综上,将上述行为纳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范围是正确且合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以内容显示标准作为统一的侵权标准。
俞灵灵[2](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孟薇[3](2010)在《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明和扩散,人类社会经济、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因为其所带来的信息化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当人们正在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捷时,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数字鸿沟”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了信息贫富分化的现象,而且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这种分化现象愈加明显。为了能够正确判断数字鸿沟发展现状及趋势并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数字鸿沟的测算方法以衡量各国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缩小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测度研究来源于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研究。准确地测度信息化发展水平,针对现状有效的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影响跨越数字鸿沟效果的基础,而现阶段大部分对于信息化水平进行研究的学者关注的焦点只是停留在信息通信技术的整体接入水平和人均使用状况,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的接入如何有效的影响人们对于技术的使用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有效的信息与知识的优势。社会信息化发展作为一个综合系统工程,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益如何将影响信息化的水平,恰当可行的政策策略也是以正确评估投入产出效益为前提的。那么如何将系统的各种投入进行有效合理配置来实现系统最佳效益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生产率角度出发,分析服务业生产率的基础理论和测度理论及方法,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探讨信息产业生产率的形成机理,提出信息生产率的概念,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信息化指数研究成果和文献的总结,恰当合理全面的选择信息生产率评价指标,建立信息生产率的测度模型并通过生产率前沿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分析模型,结合信息生产率的模型对我国各省份2002-2008年信息生产率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测度结果分析影响我国各省份信息化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提若干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供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战略时进行参考。
何德华[4](2008)在《农村地区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和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商务在许多领域逐渐得到应用。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农村移动服务的应用也开始起步。移动服务在农村的应用有助于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特别是促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发展农村移动服务需要深入分析农村用户需求和行为特征,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移动服务的优势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移动商务模式。本文首先进行了文献回顾和分析,对以往移动商务接受研究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分类,并对移动商务接受研究中模型的运用方式也进行了归纳。移动商务接受研究的相关理论模型有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技术接受及其扩展模型、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等,在模型的运用方式上有单一理论模型、使用基于两种及更多理论模型的综合模型、分别使用几种不同理论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创立新的研究模型等。在研究综述和对农村移动服务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技术接受、创新扩散和任务技术匹配等相关理论,对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模型(UTAUT)进行了修正,结合使用成本以及对移动服务的信任和满意等因素提出了农村移动服务用户接受的整合研究模型用于分析研究农村移动服务用户接受的行为。本研究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和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已经取得了一些建设成果,但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应用对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函数模型对近几年农村信息化投入以及农业产出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的结论却表明当前农村信息化投入并没有对农业产出的提高产生显着的作用。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认为这是当前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用户的实际接受和使用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造成的,进而论文根据移动技术的优势和农村用户的特点,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开展农村移动服务的可行性。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和案例分析,本研究比较了目前我国农村移动商务领域的两大移动应用品牌即中国移动“农信通”和中国联通“农业新时空”。案例分析发现“农信通”用户群体广泛,深入基层为农村信息流通提供服务,而“农业新时空”则更加注重商务应用方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论文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研究思路对农村移动商务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匹配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移动商务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同时也与农村用户特征相符合,可以为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接受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用户对于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的行为意向受到使用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的社会影响和努力期望(易用性)以及感知到对移动服务提供商的满意度等因素直接的正向影响,而绩效期望、信任和努力期望等因素又通过影响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接受意向;用户的使用行为受到行为意向、感知的满意和使用的便利条件的正向影响,而成本因素是阻碍用户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移动技术的特点和农村用户的实际需求,论文进一步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农村移动服务的几种商业模式,包括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农村移动营销模式和农村移动交易模式,并对这几种农村移动服务商业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提出了为促进农村移动服务发展各级政府和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相关对策措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策略上的参考。
王硕[5](2007)在《电子商务概论》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正成为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营管理手段,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已将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发挥技术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电子商务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与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其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企业经营过程的规律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实现电子商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电子商务的社会与法律环境要求以及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与对策等。为了系统地描述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本文以互联网环境下商务活动过程为主线,对电子商务活动中的营销、谈判、交易、支付以及相关技术保障和环境措施等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本文共分三篇十一章。第一篇为基础篇,着重介绍电子商务的产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业务模式;第二篇为实务篇,系统地描述电子商务的业务过程,包括网络营销、交易谈判、支付、订单处理以及物流配送;第三篇为技术与环境篇,阐述开展电子商务的技术要求、社会管理机制,主要内容有网络技术、安全技术、系统开发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本文积极吸取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先进性,同时注意形成自身的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精选多个案例,并对其得失做了较详尽的分析,在案例选择上,以本土案例为主,并尽可能选自不同的领域。(2)保持内容的先进性。在内容选取时,参阅了大量相关的科技文献,并与自身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将其科学、合理地融入教材之中,力争反映电子商务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前沿。(3)注重学科融合。电子商务是由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注重将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经济学等知识有机融为一体,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理解交易过程,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的价值。
王毅达[6](2006)在《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营销的发展对传统的商业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日益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开启了无限商机。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包含产品、促销、渠道和定价四个营销的重要元素。价格除了是市场竞争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当前,对于大多数在互联网从事网络零售的企业而言,如何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创造公司最大绩效应该是众所一致努力的目标。在营销学上,营销渠道也是成功执行营销组合策略的要件。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电子商店成为企业新兴的营销渠道,网络零售市场开放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渠道能否有效的使用而定。网络零售商想在渠道占有一席之地,则必须考虑网络消费者的渠道使用特征,才能够保证营销渠道适时地发挥作用,从而建立友善的网络购物环境。因此,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说,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更好地进行在线、离线渠道的使用,对大量涌现的网络零售商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网络营销当中定价和渠道这两个极其重要而有密切联系的核心问题展开的。有关网络零售商定价和渠道方面的管理研究仍以美国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国家为主,其概念和理论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还待验证。国内关于定价能力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传统的经济领域,对网络环境下的定价能力的科学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背景下进行网络零售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网络零售商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并保持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理论假设,分别提出了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及网络消费者渠道属性与使用模型。通过随机抽样与选择抽样方法对网络零售企业和消费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取得的样本特征进行分析,检验了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或创新在于:1.对于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成四个大类,分别是“网络零售商特性(E-tail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市场特性(MarketCharacteristics)”因素、“网络消费者特性(E-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和“环境特性(EnvironmentCharacteristics)”因素。在“网络零售商特性(E-tail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考团体、信誉与履约的可靠性、物流服务、交易成本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与多数前人研究和直观判断不一致的是,购物的便利性、网络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这表明单纯地强调购物的方便和速度并不能增强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同时,网络零售企业的定价策略对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讲,必须注重参考团体(比如建立网上虚拟社区,网上消费者俱乐部等)的影响,通过增强信誉和履约的可靠性,加大物流交付能力并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市场特性(Market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消费者参与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的竞争性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这说明,在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中,市场竞争程度并不是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并不断提高零售网站的浏览频率和产品的普及率。“网络消费者特性(E-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隐私、安全和时尚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并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此结果表明,中国的网络消费者非常重视数字环境中的隐私和支付的安全性,网络零售商们可以通过增强在线的隐私和安全保护等方式来吸引网络消费者。在设计在线购物环境时,隐私与安全应当成为网络零售商的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必须让用户感受到他们的隐私是被保护的,在该网站交易是安全的。另外,由于网络消费者普遍具有年轻、追求时尚等特点,因此,对于这些时尚的在线消费者来说更容易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在提高自身定价能力的过程中,网络零售商们应该致力于目录、杂志以及互联网广告来吸引这一部分群体。一旦他们承认并且接受了某一网络零售商,就会比其他的消费者有更高的价格容忍能力,而对于网络零售商家而言,则可以针对这些时尚的在线消费者制定出相应的高品质、高价格策略。“环境特征(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包括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没有解释能力,而内部环境因素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说明,网络零售商对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文化重视程度越高,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越快,内部资金状况及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的越好,则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就会越强。2.构建了消费者在线/离线渠道属性感知的模型。本研究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理论应用到研究消费者在线/离线渠道使用当中,调查了消费者对在线/离线渠道属性的感知是如何影响渠道使用的。在线/离线属性包括了购物的便利性、信息、服务、交付、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七个因素。与过去的研究相比,对于服务、安全和支付,本研究增加了几个纬度来进行测量。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服务、价格感知和支付灵活性对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四个因子中,包含了网站产品信息的丰富程度、产品及相关信息的搜寻难易、产品推荐、产品出现问题后的善后服务、沟通难易、投诉处理、价格高低与合理性、价格促销、网上价格折扣和积分奖励、支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手续的方便性等能够吸引并且促使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在线渠道在便利性、货物交付、网络购物安全方面没有优势,并对这三个因子所包含的变量,即签订订单的便利性、定购方便性、交易速度、获取和执行订单的信心、产品误送的频率、收货时间的长短、交易过程的安全、个人资料的保护、产品及相关信息的出错率等信心不足,说明这些因素不足以吸引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3.对消费者在线消费状况进行了分群研究,本研究把调查对象按照对在线/离线购买渠道使用比例的不同,分成了四个分割,分别是:(1)购物时主要使用离线渠道,而在线渠道使用很少的消费者;(2)购物时使用离线渠道较多,而在线渠道使用占较少比例的消费者;(3)购物时主要使用在线渠道多,而离线渠道较少的消费者;(4)主要使用在线渠道购物,离线渠道使用很少的消费者。本研究对处于这四个分割的消费者对渠道属性的便利性、信息、服务、交付、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的感知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分割4中,信息、服务、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灵活性比割2、分割3和分割1中的都要高。分割4中的信息、服务、价格感知的均值比分割1中的更高,其显着性为0.05。另外,分割4中价格感知的均值比分割3中更高,其显着性为0.05。而且分割4中安全性的均值比分割3中的更高,其显着性为0.05。因此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把使用在线渠道作为主要购买媒介的消费者而言,其主要动因之一就是在线价格感知。(2)此外,把在线作为主要购买媒介的消费者在信息、服务、安全性和支付灵活性方面比主要采用离线购买的消费者有更正面的感知。与其它六个属性相比,分割4中的交付的均值比分割2和分割1中的低。分割3中的运送均值比分割2和分割1中的低。说明交付和货物运送是在线渠道的弱项,为了使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在线渠道,经理人们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运送方面的负面感知。(3)最有趣的现象是价格感知,在分割1中均值较低,而在其它3个分割中都较高。也就是说,偏好于离线渠道的消费者无法感知网络购物促销和价格折扣为其带来的在线利益。这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网络零售商应该加大自己在信息、服务、支付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同时要克服在交付、安全方面的劣势。4.本研究测量了每个分割内消费者目前的实际网络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按照这个比例把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分成了四个时期,分别是网络消费初始期、网络消费的成长期、网络购物扩张期和网络购物成熟期。同时对处于四个不同时期的消费者的未来的网络消费趋势进行了测量,本研究发现,处于网络消费初始期的消费者在最近的将来提高他们网络渠道购物使用的比例的程度很小;而处在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在最近的将来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在线使用的份额;处在网络消费扩张期的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比例在总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率很大;当消费者发展到网络消费的成熟期,消费者将主要通过网络零售渠道购物。因此,网络零售商的策略应该是通过信息和交互尽量吸引处于网络消费初始期的消费者,对处于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加大投资,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快交付并加强交易安全,对处于网络消费扩张期的消费者提高他们的安全和价格方面的感知,同时提高处于网络扩张期和成熟期的顾客的忠诚度,不断提高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的质量和数量。
崔树银[7](2007)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企业流程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程变革由来已久,开始于18世纪晚期的工业革命已经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生产流程的组织问题。19世纪早期享利·福特创造的生产流程实现了让美国中产阶级拥有小汽车的梦想,享利·福特的成功被奉为流程变革的经典。20世纪90年代初,被称为“管理第三次革命”的流程再造风靡全球,一些大中型企业纷纷实施流程再造,以期获得绩效的显着提高。 20世纪90年代后期,Internet、E-mail和Web的出现引起了企业的极大兴趣,作为基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一种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企业的销售方式和服务方式,而且改变了企业业务运作模式,因而对传统企业的业务流程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本文主要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企业的流程变革问题,研究内容可以用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来表示,也就是将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本文在波特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价值链模型,并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了讨论。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阶段模型则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分为四个层次,用以说明电子商务应用处于不同层次,电子商务对业务流程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上海市相关企业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状况以及电子商务对企业流程带来的冲击。 2.本文基于前人对流程再造的研究和企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实践,探讨了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特点以及内容,提出了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模型。该模型按照变革的过程,将电子商务流程变革分为战略规划、流程分析、流程设计和变革评估四个阶段。 3.流程再造以其高失败率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缺少战略规划是其失败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在分析战略规划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战略规划过程模型以及战略规划的关键成功因素,并就知识管理在战略规划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4.流程分析是流程设计的前提,流程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当前业务流程建模(As-is Modeling)和目标业务流程建模(To-be Modeling)来实现的。本文对流程建模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并运用IDEFO的建模方法描述了建筑项目工程
王知津,孙立立[8](2006)在《信息服务评测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面向21世纪的社会发展,开展全方位、多功能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已成为我国各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发展的主流[1]。在信息经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为了能给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更加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开展对信息服务评测体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是非常重要的。
何枭吟[9](2005)在《美国数字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美国经济为研究对象,深入揭示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发展规律,并分析了它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和我国的应对措施。数字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在数字技术催化作用下,制造领域、管理领域和流通领域以数字化形式表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章从辨证的、动态的角度,具体分析这种新的经济形态是“创造性”与“破坏性”共存、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互动发展的过程。美国数字经济的“创造性”属性源于信息技术和数字网络广泛应用,产品、市场和企业等微观经济基础的不断数字化趋势。因而,技术创新是美国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美国数字经济的“破坏性”属性则是在微观基础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中,宏观经济在制度方面的相对滞后,阻碍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因而,加强制度创新无疑是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发展是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北美、欧洲和亚洲相继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经济发展景观,世界经济也相应出现新的发展特点。我国也应该审时度势,迎接数字经济的挑战。
叶辉[10](2004)在《改善我国农业信息网络运行质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网络经济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发展为例,从农业信息网络站点以及农业信息网络目标受众两个方面研究如何改善农业信息网络运行质量。 在了解宏观理论背景和发展状况的前提下,本文重点分析了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的状况,采用了网络调查的方法,对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站点的发展状况作了详细的研究,选取了网站的性质和规模、网站主办者的法律意识、网站的内部管理、国际化程度、网站的服务意识、网站的推广、以及网站的信息内容这七个指标,详细分析了农业信息网络的运行状况,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网站的规模与农业信息网站的法律意识、以及网站更新速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农业信息网络站点存在着这样的规律:一般而言,随着网站规模的扩大,网站的法律意识会增强;网站的规模越大,网站的更新速度就越快。并使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了江苏省225个农户了解其农业信息网络使用情况和使用意愿,获得有效样本215份,了解了江苏省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获取方式等,并且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获知,农民的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身份、所属地区对于农业信息网络的了解程度会产生影响。而年龄因素对农业信息网络的了解程度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通过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获得,农民的使用农业信息网络的意愿与农民所属地区以及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农民的所属地区和文化程度对于农民是否愿意使用农业信息网络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农业信息网络延伸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当地农民的文化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在了解农业信息网络的情况下,如果条件合适将倾向于愿意使用农业信息网络。 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战略,并且从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站点的角度论述了农业信息网站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江苏省改善农业信息网络站点运行质量的对策,与此同时,分析了农业信息网络延伸的主要障碍因素,总结出了解决农业信息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典型模式,并且提出了改善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工作的对策建议。
二、中国因特网站点信息服务成本收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因特网站点信息服务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视频聚合平台及运行模式解析 |
第一节 视频聚合平台的界定 |
一、视频聚合平台的缘起与发展 |
二、视频聚合平台的法律属性 |
第二节 视频聚合平台的模式分类 |
一、普通链接平台模式 |
二、聚合盗链平台模式 |
三、加框链接平台模式 |
第三节 视频聚合平台的盈利途径 |
一、单纯提供技术服务方式的盈利 |
二、非单纯提供技术服务方式的盈利 |
第二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困境 |
第一节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纠纷的司法实践困境 |
一、法律适用不一:版权法与竞争法的选择 |
二、事实认定不清:“深度链接”概念的误解 |
三、侵权客体混乱:诉争中的版权权益的厘清 |
第二节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纠纷的理论困境 |
一、权利内涵模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争议 |
二、侵权标准多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标准冲突 |
第三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客体的剖析 |
第一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流变 |
一、国际条约中的“向公众传播权” |
二、典型立法中的“向公众传播权” |
三、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沿革 |
第二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质 |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范围 |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表达方式 |
第四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既有标准考察 |
第一节 既有标准的理论评析 |
一、用户感知标准评析 |
二、服务器标准评析 |
三、实质性替代标准评析 |
四、实质呈现标准评析 |
五、控制标准评析 |
六、传播源标准评析 |
第二节 既有标准的应用考察 |
一、既有标准的应用结论 |
二、既有标准的应用分析 |
第五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标准的创新与应用 |
第一节 内容显示标准的理论构建 |
一、内容显示标准的内涵 |
二、内容显示标准的确立依据 |
第二节 内容显示标准下的版权侵权认定路径及结论 |
一、视频聚合平台版权直接侵权的认定 |
二、视频聚合平台版权间接侵权的认定 |
三、视频聚合平台其他版权违法行为的认定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规则 |
第一节 厘清版权财产利益及版权侵权的本质 |
一、版权财产利益的内涵 |
二、版权财产利益的实现 |
三、视频聚合平台损害版权财产利益的论证 |
第二节 重新审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他效力 |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排他”与“资格排他” |
二、视频聚合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论证 |
第三节 统一侵权认定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3)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 |
2.1 信息化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1 美国:信息化指标体系 |
2.1.1.2 日本:信息化指数法(RITE) |
2.1.1.3 加拿大:信息技术与电信分类法(ITT) |
2.1.1.4 IDC:信息社会指数评估体系 |
2.1.1.5 ITU:数字接入指数(DAI) |
2.1.1.6 ITU:数字接入机遇指数(DOI)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2.1 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化指数(NIQ) |
2.1.2.2 中国国家统计局: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 |
2.2 生产率理论研究综述 |
2.2.1 传统生产率理论 |
2.2.1.1 生产率基本概念 |
2.2.1.2 生产率概念的发展历史 |
2.2.2 服务生产率理论 |
2.2.2.1 服务生产率基本概念 |
2.2.2.2 服务生产率模型 |
2.2.2.3 服务生产率测度理论 |
2.2.2.4 服务生产率前沿测量理论 第三章 基于生产率理论建立信息生产率测度模型 |
3.1 信息生产率概念提出 |
3.2 信息生产率测度模型 |
3.3 测度指标选取与分析 |
3.3.1 选取原则 |
3.3.1.1 科学性原则 |
3.3.1.2 系统性原则 |
3.3.1.3 可行性原则 |
3.3.1.4 可比性原则 |
3.3.1.5 全面性原则 |
3.3.1.6 动态性原则 |
3.3.2 指标初选 |
3.3.2.1 技术层面 |
3.3.2.2 社会层面 |
3.3.2.3 经济层面 |
3.3.2.4 政治层面 |
3.3.2.5 教育层面 |
3.4 测度方法选择 |
3.4.1 DEA模型概述 |
3.4.2 DEA相关基本概念 |
3.4.2.1 决策单元 |
3.4.2.2 生产可能集 |
3.4.3 DEA基本模型 |
3.4.3.1 C~2R模型 |
3.4.3.2 C~2GS~2模型 |
3.4.4 DEA有效性的经济含义 第四章 我国信息生产率测度模型实证研究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测度过程 |
4.2.1 建立信息生产率测度模型 |
4.2.2 利用LINDO软件进行指标测度 |
4.2.3 测度结果输出 |
4.3 测度结果分析 |
4.3.1 综合分析 |
4.3.2 生产-收益矩阵分析 |
4.4 提高我国信息生产率对策建议 |
4.4.1 推进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
4.4.2 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 |
4.4.3 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农村地区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和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的背景 1.2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 |
移动商务接受理论模型分类及农村移动服务接受研究框架 2.1 |
移动商务及其接受相关研究 2.2 |
移动商务用户接受研究的基础理论模型 2.3 |
移动商务用户接受模型应用分类 2.4 |
我国农村移动商务接受研究框架 2.5 |
本章小结 3 |
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农村移动服务应用可行性分析 3.1 |
当前农村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3.2 |
农村信息化投入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3.3 |
农村移动服务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3.4 |
本章小结 4 |
农村移动商务应用模式与农村用户特点的匹配分析 4.1 |
面向农村移动商务应用现状 4.2 |
两大农村移动商务品牌比较分析 4.3 |
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的农村移动商务采纳分析 4.4 |
农村用户特性及移动商务任务技术匹配分析 4.5 |
本章小结 5 |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接受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5.1 |
影响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接受的因素 5.2 |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接受研究模型 5.3 |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接受实证研究方法 5.4 |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接受实证数据分析 5.5 |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接受实证研究结论 5.6 |
本章小结 6 |
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移动商务模式和发展策略研究 6.1 |
商业模式概述 6.2 |
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6.3 |
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移动营销模式 6.4 |
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移动交易模式 6.5 |
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移动商务发展策略 6.6 |
本章小结 7 |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
全文总结 7.2 |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附录3 |
本论文实证研究调查问卷 |
(5)电子商务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基础篇 |
1 绪论 |
1.1 电子商务基本概念 |
1.2 电子商务模型与机理 |
1.3 电子商务引发的经济学问题思考 |
1.4 电子商务的起源与发展 |
第2章 电子商务模式与应用 |
2.1 商务模式及电子商务模式 |
2.2 电子商务模式分类与应用 |
2.3 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 |
2.4 基于易趣网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
第二篇 实务篇 |
第3章 网络营销 |
3.1 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 |
3.2 网络消费者 |
3.3 网络市场调研 |
3.4 网络营销策略 |
3.5 网络营销管理 |
第4章 电子交易与支付 |
4.1 贸易与电子贸易 |
4.2 电子合同 |
4.3 电子交易 |
4.4 电子支付 |
第5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5.1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变革 |
5.2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5.3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 |
5.4 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 |
第三篇 技术与环境篇 |
第6章 电子商务基础技术 |
6.1 网络技术 |
6.2 EDI技术 |
6.3 安全技术 |
6.4 数据库技术 |
第7章 电子商务实用开发技术 |
7.1 前台(客户端)开发技术 |
7.2 后台(服务器端)技术 |
7.3 Web Service技术 |
第8章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建设 |
8.1 电子商务系统构建的一般方法 |
8.2 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建设 |
8.3 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及推广 |
第9章 电子商务营运社会管理机制 |
9.1 管理制度的建立 |
9.2 法律法规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博士后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致谢 |
(6)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互联网现状 |
1.1.2 中国互联网现状 |
1.1.3 中国网络营销现状 |
1.1.4 当前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
1.2 研究问题描述 |
1.2.1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 |
1.2.2 网络消费者对在线/离线两种渠道属性感知与使用 |
1.2.3 网络零售消费者的分群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
1.4.1 网络零售商(E-tailers) |
1.4.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Pricing Ability) |
1.4.3 网络营销渠道(E-Marketing Channel) |
1.5 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1.5.1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6 论文的主要贡献或创新 |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营销研究评述 |
2.1.1 从传统市场营销到网络营销 |
2.1.2 网络营销的内涵与范畴 |
2.1.3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 |
2.2 网络零售研究评述 |
2.2.1 电子商务内涵与分类 |
2.2.2 网络购物优势与劣势的比较 |
2.2.3 网络商店的内涵与分类 |
2.3 传统零售商的定价研究评述 |
2.3.1 传统定价理论与定价策略 |
2.3.2 零售商的定价策略 |
2.3.3 定价模型的研究综述 |
2.4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研究评述 |
2.4.1 网络定价策略文献综述 |
2.4.2 网络营销定价特点 |
2.4.3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内涵 |
2.4.4 网络市场价格离散及动因综述 |
2.5 网络零售渠道研究评述 |
2.5.1 营销渠道的内涵 |
2.5.2 营销渠道的功能 |
2.5.3 营销渠道的结构 |
2.5.4 营销渠道的类型 |
2.5.5 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 |
2.5.6 网络营销渠道 |
2.6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评述 |
2.6.1 消费者行为的内涵 |
2.6.2 消费者特性的研究 |
2.6.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
2.6.4 网络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
2.6.5 消费者在线/离线的渠道使用 |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3.1 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
3.1.2 问卷设计过程 |
3.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 |
3.2 数据收集程序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被调查对象选择 |
3.2.3 小规模发放与前测 |
3.2.4 问卷发放及回收 |
3.3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 |
3.3.1 网络零售商绩效 |
3.3.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
3.3.3 网络零售商的特征 |
3.3.4 网络零售市场的特征 |
3.3.5 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
3.3.6 网络零售的环境特性 |
3.3.7 在线/离线渠道属性 |
3.4 主要分析方法 |
3.4.1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 |
3.4.2 SPSS13.0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
3.4.3 结构方程模型(SEM)介绍 |
3.5 本章小结 4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
4.1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组成结构 |
4.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模型 |
4.2.1 企业绩效的衡量标准 |
4.2.2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
4.3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假设 |
4.3.1 网络零售商特性与定价能力 |
4.3.2 网络零售市场特性因素与定价能力 |
4.3.3 网络消费者特性与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
4.3.4 网络零售市场环境与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
4.4 本章小结 5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样本描述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 数据处理的逻辑路径 |
5.4 因子分析—影响因素的分类 |
5.4.1 网络零售商特性子量表因子分析 |
5.4.2 市场特性因素的因子分析 |
5.4.3 消费者特性因素的因子分析 |
5.4.4 环境因素因子分析 |
5.4.5 定价能力因子分析 |
5.4.6 公司绩效的因子分析 |
5.4.7 因子分析结果小结 |
5.5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5.5.1 公司绩效对定价能力的回归分析 |
5.5.2 定价能力对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6 本章结论 6 在线零售渠道与离线零售渠道的使用—模型与理论假设 |
6.1 理论基础与模型 |
6.1.1 Nicosia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
6.1.2 Howard-Sheth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
6.1.3 网络购物消费者行为模式 |
6.1.4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
6.2 研究的理论假设 |
6.2.1 在线和离线渠道属性 |
6.2.2 消费者在线和离线渠道使用态度 |
6.3 本章小结 7 在线零售渠道与离线零售渠道使用的实证研究 |
7.1 问卷内容与数据收集 |
7.1.1 最终问卷内容 |
7.1.2 数据收集情况 |
7.2 实证分析结果 |
7.2.1 样本特征描述 |
7.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7.2.3 因子分析 |
7.2.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7.2.5 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跨分割区间的比较 |
7.2.6 消费者目前网络消费的现状与未来网络消费的预测 |
7.3 本章小结 8 网络零售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比较 |
8.1 C2C的典型案例—淘宝网 |
8.1.1 淘宝网的建立与发展 |
8.1.2 淘宝网上的网络零售商特性 |
8.1.3 淘宝网与eBay易趣的竞争比较——对网络零售商的启示 |
8.1.4 在线/离线同时出击——淘宝城的建立 |
8.2 B2C典型案例——携程网案例分析 |
8.2.1 携程旅游网介绍 |
8.2.2 “物流供应链系统”能力是携程成功的关键 |
8.2.3 携程网提供的服务 |
8.2.4 携程网为消费者提供的价格感知 |
8.3 从B2C到两栖(B2C+C2C)——当当网案例分析 |
8.3.1 打造网上家乐福 |
8.3.2 低成本打造C2C平台 |
8.3.3 当当的物流服务 |
8.3.4 当当的内部环境—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 |
8.3.5 两栖公司与融合商城 |
8.4 在线与离线渠道的结合—义乌小商品城网络零售案例分析 |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贡献与未来研究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 |
9.1.1 构建并实证了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集合模型 |
9.1.2 探讨并实证了网络消费者的在线/离线渠道属性感知和使用 |
9.2 对网络零售商的实践建议 |
9.2.1 构建氛围良好、高效率的虚拟社区 |
9.2.2 增强信誉和履约的可靠性 |
9.2.3 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
9.2.4 提高消费者参与程度 |
9.2.5 完善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 |
9.2.6 掌握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
9.2.7 降低网络交易成本 |
9.2.8 重点吸引处于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 |
9.2.9 网络零售商采用在线/离线双渠道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
9.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
(7)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企业流程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2.1 流程变革的研究综述 |
2.1.1 流程的含义 |
2.1.2 流程变革的定义 |
2.1.3 流程变革的方式 |
2.1.4 流程变革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
2.1.5 流程变革的影响因素 |
2.2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研究综述 |
2.2.1 电子商务概述 |
2.2.2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转型 |
2.2.3 电子商务对企业流程的影响 |
2.2.4 电子商务与流程再造 |
2.3 流程变革理论的研究综述 |
2.3.1 分工理论 |
2.3.2 流程再造理论 |
2.3.3 系统理论 |
2.3.4 组织变革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冲击 |
3.1 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3.1.1 电子商务带来的机遇 |
3.1.2 电子商务带来的挑战 |
3.2 电子商务对企业价值链的影响 |
3.2.1 分析企业价值链的意义 |
3.2.2 波特的价值链 |
3.2.3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价值链模型 |
3.3 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阶段模型 |
3.3.1 展示阶段 |
3.3.2 交流阶段 |
3.3.3 交易阶段 |
3.3.4 集成阶段 |
3.4 我国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
3.4.1 调查目的 |
3.4.2 调查方法 |
3.4.3 调查结果 |
3.4.4 相关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模型构建 |
4.1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涵 |
4.2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特点 |
4.3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内容 |
4.3.1 流程变革的广度和深度 |
4.3.2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重点 |
4.4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模型 |
4.4.1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模型的来源 |
4.4.2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模型的特点 |
4.4.3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模型的构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战略规划 |
5.1 战略规划的意义 |
5.2 战略规划的过程分析 |
5.2.1 战略规划的过程模型 |
5.2.2 战略规划的关键成功要素 |
5.3 战略规划中的知识管理 |
5.3.1 战略规划需要知识管理 |
5.3.2 知识的基本分类 |
5.3.3 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 |
5.3.4 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
5.3.5 知识管理在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
5.3.6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的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流程建模 |
6.1 流程建模的目的和特点 |
6.1.1 流程建模的目的 |
6.1.2 流程建模的特点 |
6.2 流程建模的程序 |
6.2.1 当前流程建模的程序 |
6.2.2 目标流程建模的程序 |
6.2.3 流程建模过程中的主要方法 |
6.3 流程建模的技术 |
6.3.1 流程图 |
6.3.2 IDEF |
6.3.3 Petri网 |
6.3.4 角色活动图 |
6.3.5 流程建模技术的比较 |
6.4 基于IDEF0流程建模描述 |
6.4.1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 |
6.4.2 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协调问题 |
6.4.3 建筑项目管理中的电子商务平台 |
6.4.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流程描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流程设计 |
7.1 企业价值网络的产生 |
7.1.1 企业价值网络的概念 |
7.1.2 企业价值网络形成的原因 |
7.2 企业价值网络的构建 |
7.2.1 企业价值网络的构成 |
7.2.2 价值网络中的企业关系 |
7.2.3 价值网络中的流程设计 |
7.3 企业内部流程设计 |
7.3.1 企业内部流程设计的方式 |
7.3.2 企业内部流程设计的网络基础 |
7.3.3 企业内部网的建设 |
7.4 跨企业(B2B)流程设计 |
7.4.1 集成的供应链 |
7.4.2 跨企业流程设计的方式 |
7.4.3 跨企业流程设计的网络基础 |
7.5 B2C流程设计 |
7.5.1 B2C电子商务活动 |
7.5.2 B2C流程设计的方式 |
7.5.3 B2C流程设计的网络基础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投资收益分析 |
8.1 投资收益分析的必要性及特点 |
8.1.1 投资收益分析存在的问题 |
8.1.2 投资收益分析的作用 |
8.1.3 投资收益分析的特点 |
8.2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投资分析 |
8.2.1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投资构成 |
8.2.2 不同变革层次的投资分析 |
8.3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收益分析 |
8.3.1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收益构成 |
8.3.2 不同变革层次的收益分析 |
8.4 投资收益分析的方法 |
8.4.1 基于活动的成本计算法 |
8.4.2 价值链分析法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电子商务流程变革的成功因素分析 |
9.1 研究目的 |
9.2 研究方法 |
9.2.1 个案选择 |
9.2.2 资料收集 |
9.2.3 个案背景 |
9.3 成功因素分析 |
9.3.1 战略规划 |
9.3.2 流程以及信息系统的集成 |
9.3.3 合作关系 |
9.3.4 变革管理 |
9.3.5 知识管理 |
9.4 研究结果 |
9.4.1 变革结果与评估 |
9.4.2 启示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附录 A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表格清单 |
附录 C 插图清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信息服务评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服务评测概述 |
1.1 信息服务的概念 |
1.2 信息服务评测的构成要素 |
1.3 信息服务效果评测体系 |
1.4 主要机构信息服务评测 |
2 信息服务要素评测 |
2.1 信息资源评测 |
2.2 搜索引擎评测 |
2.3 信息服务系统评测 |
2.4 参考服务评测 |
3 信息服务效果评测体系 |
3.1 顾客满意度评测体系 |
3.2 绩效评测体系 |
3.3 质量评测体系 |
3.4 综合评价体系 |
4 主要机构信息服务评测 |
4.1 图书馆信息服务评测 |
4.2 政府信息 (电子政务) 服务评测 |
4.3 企业电子商务评测 |
5 结束语 |
(9)美国数字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论文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观点创新 |
第一章 数字经济内涵界定 |
第一节 数字经济产生背景 |
一、知识社会的出现 |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 |
三、美国“新经济”现象 |
第二节 数字经济内涵界定 |
一、数字经济文献综述 |
二、数字经济的内涵界定及研究体系 |
三、数字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概念比较 |
第三节 数字经济特征及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
一、数字经济的特征 |
二、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的冲击 |
第二章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一、斯密、李嘉图关于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论述 |
二、索洛技术外生论 |
三、罗默的技术内生论 |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
一、凡勃伦、阿里斯及康芒斯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论述 |
二、刘易斯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观点 |
三、诺斯的制度变迁论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相互作用 |
一、技术与制度互动决定论 |
二、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数字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程演进 |
一、美国数字经济的发育 |
二、美国数字经济的成长 |
三、美国数字经济的挫折 |
第二节 美国数字产业的崛起 |
一、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崛起 |
二、美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崛起 |
第三节 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是美国数字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二、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数字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三、官—产—学—公众创新体制是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
四、风险资本是美国数字经济转型的“革新力量” |
第四章 美国数字经济微观基础分析 |
第一节 数字产品创新分析 |
一、数字产品物理属性分析 |
二、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分析 |
三、数字产品的定价 |
第二节 数字市场的创新分析 |
一、数字市场的出现 |
二、数字市场运行机制 |
三、数字市场买方和卖方激励分析 |
四、数字市场对消费者和企业的效应分析 |
第三节 数字企业的创新分析 |
一、数字企业边界分析 |
二、数字企业组织模式变革 |
第五章 美国数字经济宏观表现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数字政府 |
一、传统政府失灵——传统政府角色反思 |
二、政府再造——数字政府 |
三、美国数字政府发展过程 |
四、美国数字政府发展现状 |
五、美国数字政府发展成效及经验 |
第二节 美国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现象的起源 |
二、美国国内数字鸿沟与发展不均衡 |
三、美国跨越数字鸿沟的策略 |
第三节 美国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一、美国劳动力市场新特点 |
二、美国政府调节劳动力市场措施 |
第六章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特点以及中国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数字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
一、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全球数字经济浪潮 |
第二节 数字经济时代世界经济特点 |
一、加速全球化步伐 |
二、新一轮贸易革命 |
三、全球金融一体化 |
四、全球产业结构进一步软化 |
五、全球数字鸿沟日益扩大 |
第三节 中国如何迎接数字经济挑战 |
一、加快企业和市场的数字化创新步伐 |
二、扶植数字产业发展 |
三、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
四、积极应对数字鸿沟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10)改善我国农业信息网络运行质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序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假说 |
1.4 逻辑思路与基本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信息网络的概念 |
2.2 农业信息化概念 |
2.3 信息传播理论 |
2.4 网络经济理论 |
2.5 信息经济学理论 |
3 研究方法 |
3.1 调查方法 |
3.2 分析方法 |
4 国内外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状况研究 |
4.1 农业信息网络的特点分析 |
4.2 国外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状况 |
4.3 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状况 |
5 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运行状况分析 |
5.1 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发展概述 |
5.2 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站点调查与分析 |
5.3 江苏省农民使用农业信息网络状况和意愿调查与分析 |
6 江苏农业信息网络运行质量改进对策研究 |
6.1 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发展的战略选择 |
6.2 江苏省农业信息网络站点运行质量改进分析 |
6.3 农业信息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研究 |
7 研究结论及宏观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宏观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中国因特网站点信息服务成本收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研究[D]. 王小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2]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3]服务生产率视角下信息化水平测度体系研究[D]. 孟薇.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4]农村地区移动服务采纳模型和发展策略研究[D]. 何德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5]电子商务概论[D]. 王硕.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 [6]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D]. 王毅达. 浙江大学, 2006(03)
- [7]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企业流程变革研究[D]. 崔树银. 同济大学, 2007(01)
- [8]信息服务评测体系研究[J]. 王知津,孙立立. 情报学进展, 2006(00)
- [9]美国数字经济研究[D]. 何枭吟. 吉林大学, 2005(06)
- [10]改善我国农业信息网络运行质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 叶辉. 南京农业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