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中部山区种草饲养技术

中亚热带中部山区种草饲养技术

一、中亚热带中山地种草养畜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罗江红[1](2015)在《山地生态畜牧业的牧草种植技术及应用》文中提出独山是典型的山区,适合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独山县自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以来,总结出适合独山气候、土壤的牧草种植技术,并已应用于山羊养殖,以加快推进贵州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熊强辉[2](2015)在《喀斯特石漠化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以贵州省普定县陈家寨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石漠化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岩溶地区严峻的生态问题。贵州省普定县陈家寨示范区,是一个缺水少土,旱涝灾害严重的石漠化典型区域。它的综合治理是一项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系统工程。经过多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普定和贵州喀斯特山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多项监测,科研试验项目,并通过实地入户调查,与农户交流访谈和相关二手统计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在对示范区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下,遵循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最终选择了11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构建了一套陈家寨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效益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示范区治理工程2008年和2013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得出各效益的相应评分,以便进一步优化治理措施,实现区内良性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从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可以看出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和石漠化面积比例对综合治理效益的贡献最大。示范区通过综合治理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治理工程综合效益由差上升到中,随着植被覆盖增加,石漠化程度得以改善。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减少了示范区内的贫困程度。在研究中也发现,评价和治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评价治理的准确性有待提高,农业生产中的信息不对称,缺乏长期有效的指导等等,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实现效益评价的客观合理性,从而提高当地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

赵志丽[3](2013)在《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涟源地区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区域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大量草山草坡、闲置农田可供开发利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很大潜力。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及经济学中SWOT分析方法等,通过涟源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剖析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发展战略;另外,通过涟源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今后在涟源地区乃至南方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和启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提出发展涟源草地畜牧业的对策建议:第一,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思维创新,立草为业;第二,正确把握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等几个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第三,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发展本地草地畜牧业;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草地畜牧业;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服务体系,为草地畜牧业发展服务;第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第五,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叶瑞卿,薛世明,张美艳,黄必志[4](2012)在《大力发展山地种草养畜是实现云南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文中研究表明以粮食安全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主题,介绍了农业的概念、作用及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云南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对坝区种粮、山区种草的优势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云南发展山地种草养畜的意义,明确指出在山地种草养畜是有效实现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对山地种草养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措施。

张宜松[5](2012)在《城乡统筹下的山地小城镇经济支撑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分析了重庆市山地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山地生态旅游服务型、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型、立体生态农业持续型、山地民俗民风文化型、历史文化名镇带动型等适合重庆市山地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模式。

张勃[6](2011)在《未来快速通道条件下贵州农业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贵州天然的立体气候,特有的地理环境,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多种生物的生长发育,拥有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居全国第四,其中野生植物3800多种,药用植物370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1000多种,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7%,宜林、宜牧的非耕地资源丰富。适宜特色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但是贵州农业总体水平不高,2009年贵州第一产业总产值排在全国31个省份的24位。仅相当于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45%,贵州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贵州农业的欠发达主要受制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制约贵州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2006年底贵广高速铁路的动工,贵州省委、省政府又在2009年3月提出建立贵阳7小时连接全国省会城市的大交通圈,贵州“十一五公路规划”提出了县县通高速,这些快速通道的建设将会消除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长期的“瓶颈”制约,但农业不是自发的受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而加速发展,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贵州农业和交通的现状,分析快速通道建成后对贵州农业的影响,交通运输的晋级将会给贵州农业的发展,特色农业的开发带来新的生机,我们要借助快速通道的良好机遇,提出贵州农业发展的政策,更大程度地发挥交通运输的大晋级对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凸显贵州作为连接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借助未来快速通道的历史机遇,把贵州农业资源优势真正转换为经济优势,实现贵州农业跨越式发展。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交通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理论,借鉴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论述了交通运输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贵州农业和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快速通道条件下贵州农业发展情况,借鉴国外交通运输大变革的真实案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最后提出抓住良好交通晋级机遇,贵州农业的发展政策。

李瑞雪[7](2005)在《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分配和土地利用优化等为基础,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措施,建立以经济植物、防护性植物、观赏性植物为核心的,农、林、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可为工业和商业提供优越生产、生态环境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目前对小流域治理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程措施和造林措施为主,研究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综合配置和集中实施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二是从水文学、地质学、水利工程学等角度研究小流域陡坡地土壤侵蚀机理,包括侵蚀泥沙、径流和养分的流失特征,影响因素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在较小尺度上研究小流域分类及其治理优化模式,尺度推绎问题较突出。三峡库区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小流域,而且小流域类型复杂,是三峡水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加之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稀缺,小流域亦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资源。到目前为止,三峡库区尚未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方面的研究,难以为三峡库区山区水土保持、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系统能以迅速和灵活的方式通过模型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决策支持系统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而且相继提出了群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式决策支持系统等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分别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决策部门的需要,这也代表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项目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现状调查、治理优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查明该地区小流域的现状特征、土壤侵蚀因子及强度,构建出适用于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在分析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形成特征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及数学模型对三峡库区水土肥流失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典型小流域自然资源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结构状况,提出了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及发展策略。①小流域地貌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质构造等内营力是形成小流域地貌基本骨架的因素,气候、水文等外营力因素是在内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对地貌形态的进一步雕饰,对地貌演化的后期或现代地貌的演化起主导作用;小

管舜德,易国贵,岑守君[8](1987)在《贵阳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实用意义》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阐述了B、Mo、Zn、Cu、Mn五种微量元素全量及有效态,在不同土壤、地貌及海拔高度上平均含量与变幅,总结了这些元素在各行政乡范围内最低、最高和平均含量。根据大量分析数据统计,对上述五种元素在贵阳市不同地区土壤中的丰缺程度,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评价。对中心城市的建设,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科研教学等均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二、中亚热带中山地种草养畜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亚热带中山地种草养畜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生态畜牧业的牧草种植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全耕草地建植技术
    1.1 选地
    1.2 地面处理
    1.3 苗床准备
    1.4 底肥施用
    1.5 草种选择
        1.5.1 单播牧草品种及用种量
        1.5.2 混播牧草品种组合及用种量
    1.6 种子预处理
    1.7 播种
        1.7.1 刈割草地
        1.7.2 放牧草地
2 免耕草地建植技术
3 田间管理
    3.1 追施苗肥
    3.2 管理
4 草地利用
5 应用

(2)喀斯特石漠化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以贵州省普定县陈家寨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1.2.1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及内涵
        1.2.2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1.2.3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
        1.2.4 评价指标选择
        1.2.5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1.2.6 效益综合评价方法
        1.2.7 已有研究的不足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示范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示范区概况
        2.2.1 自然概况
        2.2.2 社会经济概况
        2.2.3 示范区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3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其权重确定
    3.1 治理效益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3.2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
        3.3.1 经济效益指标
        3.3.2 生态效益指标
        3.3.3 社会效益指标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3.4.2 构造判断矩阵
        3.4.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3.4.4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3.4.5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 陈家寨示范区治理效益评价
    4.1 调查方法及实施情况
        4.1.1 基础资料调查
        4.1.2 实地调查
        4.1.3 调查受访者概况
        4.1.4 示范区政策农民认知情况
    4.2 陈家寨示范区基本效益分析
        4.2.1 生态效益
        4.2.2 社会经济效益
        4.2.3 示范区农民对治理效果评价
    4.3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4.3.1 评价模型
        4.3.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步骤
    4.4 陈家寨示范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4.4.1 评价指标标准化
        4.4.2 效益评价值计算及等级划分
        4.4.3 评价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基本结论
    5.2 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 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2.1 澳大利亚、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2.2 美国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2.3 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2.4 湖南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3.2.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3.2.2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3.2.3 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3.2.4 SWOT分析方法
第二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现状分析
    1 涟源市基本概况及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1.1 涟源市基本概况
        1.2 涟源市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1.2.1 地貌特征
        1.2.2 光热资源
        1.2.3 水资源
        1.2.4 土壤
    2 涟源市草地资源与利用概况
        2.1 涟源地区主要天然草地类型概况
        2.1.1 主要天然草地类型
        2.1.2 各类天然草地主要草地植物及可利用情况
        2.1.3 涟源地区各类草地鲜草产量情况
        2.2 涟源农区人工种植牧草现状
        2.3 草种及牧草改良情况
        2.4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种草模式
        2.4.1 全牧草轮作
        2.4.2 草田轮作
        2.4.3 果(茶、林)——草——沼——菌模式
    3 涟源市畜牧业概况
        3.1 涟源市畜牧业内部结构现状
        3.2 主要草食动物生产现状
        3.3 草食动物发展模式
        3.3.1 “五个一”发展模式
        3.3.2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3.3.3 “小规模,大群体,成片开发”发展模式
        3.4 草食动物品种改良
        3.5 养殖合作社概况
        3.6 龙头企业的发展
    4 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情况
第三章 涟源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SWOT分析
    1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优势分析
        1.1 水热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力高
        1.2 牧草与青饲料种植优势
        1.3 有大量未开发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用于种草
        1.3.1 草山草坡
        1.3.2 农闲田
        1.3.3 果园、茶园、及林下土地
        1.4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1.5 经济效益
        1.6 种草养畜产业优势明显
        1.7 市场前景广阔
    2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劣势分析
        2.1 土壤贫瘠,雨水供应不均
        2.2 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2.3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2.4 种草养畜观念未形成
        2.5 牧草供应不均
        2.6 牧草品种单一,缺少优质豆科牧草
        2.7 种草养畜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2.8 牛粪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2.9 资金不足
    3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机遇分析
        3.1 面临全社会关注粮食安全的机遇
        3.1.1 膳食结构调整
        3.1.2 食品安全问题
        3.2 面临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机遇
        3.3 面临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
    4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挑战分析
        4.1 草食动物肉类产量和质量低下与人民饮食要求供需不平衡
        4.2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草地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4.3 品种改良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4.4 草食动物产业体系的建立
        4.4.1 草食动物收购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4.4.2 缺乏草食动物交易市场,外销困难
        4.4.3 专业合作社能力发挥不足
    5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战略选择
第四章 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案例研究
    1 “湘中黑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
        1.1 概况
        1.2 主要做法
        1.2.1 争取各部门支持
        1.2.2 发展模式科学化
        1.2.3 加强品种改良
        1.2.4 健全服务体系建设
        1.3 启示
    2 涟源市天隆农村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经验与启示
        2.1 概况
        2.2 主要做法
        2.2.1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完善
        2.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经营
        2.2.3 规模化经营
        2.2.4 技能培训
        2.2.5 资金贷款担保
        2.2.6 与科研机构合作,信息化管理
        2.2.7 引进龙头企业
        2.3 启示
    3 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经验与启示
        3.1 概况
        3.2 主要做法
        3.2.1 公司内部体系建设
        3.2.2 基地建设
        3.2.3 产学研结合,注重品种改良
        3.2.4 成立养牛协会,紧密联系周边农户
        3.3 启示
第五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1 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
    2 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2.1 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
        2.2 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
        2.3 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
        2.4 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
    3 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3.1 建立健全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政策
        3.2 引导宣传作用
        3.3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
        4.1 草田轮作
        4.2 果园、茶园套种牧草
        4.3 林下间作牧草
        4.4 退耕还草
        4.5 中低产田改造种草
    5 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5.1 加大科研力度,强化部门合作
        5.2 开展优质牧草引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5.2.1 建立本地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库
        5.2.2 加强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
        5.2.3 加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5.3 开发秸秆资源,改善传统饲喂方式
        5.4 加强草食动物科学养殖技术方法的研究
        5.4.1 品种改良,科学繁育
        5.4.2 疫病防治
        5.4.3 屠宰加工技术
        5.5 创新带头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5.6 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城乡统筹下的山地小城镇经济支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重庆市山地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2 重庆市山地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2.1 山地生态旅游服务型
    2.2 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型
    2.3 立体生态农业持续型
    2.4 山地民俗民风文化型
    2.5 历史文化名镇带动型
3 结语

(6)未来快速通道条件下贵州农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成果
        1.2.2 国内外对高铁铁路和高速公路的研究成果
        1.2.3 交通运输对农业发展作用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梳理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速铁路的定义及特性
        2.1.2 高速公路的定义及特性
        2.1.3 贵州未来快速通道
    2.2 农业的相关特征
        2.2.1 农业的生产特性
        2.2.2 农产品的运输特性
    2.3 农业相关理论梳理
        2.3.1 农产品产业带理论
        2.3.2 农业区位论
        2.3.3 农业产业化理论
    2.4 交通运输决定市场范围的理论
3 贵州现有交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3.1 贵州省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
        3.1.1 贵州省当前公路、铁路基本状况
        3.1.2 贵州交通基础设施整体规模小,增长速度低
        3.1.3 贵州交通设施技术等级与通达水平偏低
        3.1.4 贵州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
    3.2 贵州省农业的现状、问题及优势分析
        3.2.1 贵州农业"十一五"取得的成绩
        3.2.2 贵州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贵州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3.3 现有交通运输对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
        3.3.1 现有交通运输规模限制了贵州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
        3.3.2 现有交通运输对贵州特色农产品交易效率的限制
        3.3.3 现有交通运输限制了贵州农业专业化分工
        3.3.4 现有交通运输限制了贵州农产品市场范围
        3.3.5 现有交通运输限制了贵州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4 未来快速通道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影响
    4.1 快速通道建成后将进一步凸显贵州的区位优势
    4.2 快速通道建成后贵州特色农产品的交易效率会提高
    4.3 快速通道建成后将推动贵州农业市场、专业化分工的扩大
        4.3.1 快速通道建成后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扩大了贵州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4.3.2 快速通道建成后可以加速贵州特色农产品的开发
        4.3.3 快速通道的建成可以提高贵州农业专业化分工水平
    4.4 快速通道建成后将加速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4.5 快速通道建成后对经济作物布局的影响
        4.5.1 种植业
        4.5.2 畜牧水产养殖业
5 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案例分析及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5.1 19世纪法国交通运输进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
        5.1.1 法国十九世纪前期交通运输条件
        5.1.2 法国当时的铁路对应的农业状况
        5.1.3 19世纪中后期的交通运输改革与农业经济的转型
        5.1.4 法国案例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5.2 德国荣恩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思路
        5.2.1 德国荣恩生态保护区
        5.2.2 荣恩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
        5.2.3 荣恩案例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5.3 宁夏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案例
        5.3.1 宁夏两大区域资源优势分析
        5.3.2 宁夏案例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6 借助快速通道良好机遇,贵州农业发展对策
    6.1 加快发展贵州生态畜牧业
    6.2 加快发展贵州特色农业
        6.2.1 壮大辣椒产业、发展马铃薯产业
        6.2.2 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
        6.2.3 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
    6.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6.3.1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6.3.2 做大做强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6.3.3 大力培育区域农产品品牌
参考文献
致谢

(7)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山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1.1.1 山区小流域的界定
        1.1.2 山区小流域基本特征
        1.1.3 山区小流域治理发展趋势
    1.2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1.2.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1.3 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1.3.1 决策支持系统的有关概念
        1.3.2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动力
        1.3.3 决策支持系统的构造与系统结构
        1.3.4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1.4 小结
第2章 立体依据和研究方案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
        2.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3.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及其形成特征
        3.1.1 小流域地貌的地质气候环境背景
        3.1.2 小流地貌演化的因素分析
        3.1.3 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演化的过程分析
    3.2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流失量分析
        3.2.1 USLE中各因子值的确定及因子图的生成
        3.2.2 栅格流失量的计算和土壤侵蚀等级图的生成
        3.2.3 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与讨论
    3.3 典型小流域自然特征及其分异
        3.3.1 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
        3.3.2 山区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
    3.4 三峡库区小流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3.4.1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分析
        3.4.2 农民生产和生活情况分析
        3.4.3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3.4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3.3.5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展望
第4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经济分析
        4.1.1 小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4.1.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影响分析
        4.1.3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分析
        4.1.4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2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2.1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影响因子分析
        4.2.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4.2.3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4.2.4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3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3.1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经济效益
        4.3.2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用地
        4.3.3 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4.3.4 扩大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4.3.5 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
第5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5.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5.1.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
        5.1.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5.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设计
        5.2.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分析
        5.2.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设计
        5.2.3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建立过程
    5.3 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
        5.3.1 知识的获取与解释
        5.3.2 知识整理
        5.3.3 知识表示
        5.3.4 知识形式化与形成知识库
    5.4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型库
        5.4.1 山区小流域治理应用模型
        5.4.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案
    5.5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5.5.1 系统实现的软硬件平台
        5.5.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用户界面
        5.5.3 系统功能的实现
第6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模式研究
    6.1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理论框架
        6.1.1 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原理
        6.1.2 景观结构和功能理论
    6.2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调控方法
    6.3 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肥流失治理的耕作模式
        6.3.1 顺坡耕作农作系统
        6.3.2 横坡耕作农作系统
        6.3.3 梯田农作系统
        6.3.4 秸秆覆盖农作系统
        6.3.5 垄沟格网式耕作农作系统
        6.3.6 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
    6.4 案例分析——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
        6.4.1 石碗溪小流域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分析
        6.4.2 基于格局优化的整体格局选择与空间布局
        6.4.3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措施
    6.5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6.5.1 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
        6.5.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6.5.3 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6.5.4 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实施重点生态农业工程
        6.5.5 因地制宜建立和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6.5.6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
        6.5.7 完善政策,放活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和荒山荒坡治理
        6.5.8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7.1.2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7.1.3 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7.1.4 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相关领域内亟需开展的研究和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四、中亚热带中山地种草养畜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生态畜牧业的牧草种植技术及应用[J]. 罗江红.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11)
  • [2]喀斯特石漠化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价 ——以贵州省普定县陈家寨示范区为例[D]. 熊强辉. 贵州财经大学, 2015(05)
  • [3]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 赵志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4]大力发展山地种草养畜是实现云南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A]. 叶瑞卿,薛世明,张美艳,黄必志. 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2
  • [5]城乡统筹下的山地小城镇经济支撑模式研究[J]. 张宜松.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1)
  • [6]未来快速通道条件下贵州农业的发展[D]. 张勃. 贵州财经学院, 2011(06)
  • [7]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李瑞雪.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8]贵阳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实用意义[J]. 管舜德,易国贵,岑守君. 贵州地质, 1987(03)

标签:;  ;  ;  ;  ;  

中亚热带中部山区种草饲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