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计算IP协议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博[1](2020)在《基于DoIP的汽车网络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由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组成的汽车新四化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汽车的要求也在往更智能、更便利和更安全的方向发展。自动驾驶、主被动安全、OTA(空中升级技术)、车联网、诊断及多种人机交互方式的车载娱乐功能逐渐应用在量产车辆的电子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交互量也随之变大。车载网络作为数据交互的载体,在网络带宽和实时性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更先进率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并配合更高效的控制算法,还需要更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车辆内部信息与环境信息实时、准确的交互,使车辆具备感知、融合、决策和执行等功能,车辆控制器软件体量也随之变大,而传统车主流车载网络是以中央网关为中心,连接多路异构网络子系统的高度集中式网络体系,主要通信还是以CAN网络通信为主,对OTA、诊断和控制器软件更新来说,依旧采取CAN网络为主要数据传输方式的话,更新时间过长,效率低。新的网络架构趋势为以以太网为骨干网络,各个网段通过域控制器与主干网络交互的多样、多层次网络。目前汽车车载以太网不论是从硬件、软件还是测试标准上,研究都不是特别成熟,原理、协议和测试标准都在研究和讨论之中,还没有正式的标准,运用到车载网络上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国内车企也没有较完整的相关企业标准,本文就最有机会搭载在量产车型上的以太网诊断技术,也就是DoIP(Diagnostic communica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为以下几个方面:(1)DoIP协议的研究是实现基于以太网诊断技术的基础,尽管目前DoIP协议还处于持续更新阶段,且相关的测试标准还没有发布,但从初稿到2019年发布版本,主要内容已经确定,特别是以太网诊断实现的三个重要步骤,没有再进行修改。针对该问题,本文对DoIP协议在OSI参考模型中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现阶段国内汽车网络系统开发特点,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案,也为未来相关企业标准的确定提供了参考。由于以太网开放的特性和车载网络系统较高的隐私性和安全性要求,本文也针对这一问题,对DoIP实现过程中可能遭受网络攻击的漏洞进行了分析,帮助设计者在确定DoIP方案之前,规避大部分的安全性问题。(2)针对原有CAN总线不能满足车联网环境下高效的车辆诊断和软件升级问题,在对DoIP协议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以太网诊断技术延伸至互联网,提出基于DoIP协议的远程诊断和OTA的车辆网络系统,利用车载以太网链路,能够减少从服务器端到车辆控制器端数据传输速率的损失。并且优化了进行OTA升级过程中车辆控制软件进入Boot Loader的流程,提出了较合理的安全访问算法方案,并定义了写入的指纹信息,实现了对ECU写入数据的溯源。(3)依托对DoIP标准的深入研究和参与的量产项目平台,建立了车载网络仿真平台,实现了对车载网络数据交互的模拟,能够对负载率和报文延迟进行实时计算,提高了在网络系统开发过程中通信矩阵冻结之前的可靠性。并对基于DoIP的诊断数据传输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诊断数据能够在以太网链路中正确传输并满足车辆要求。最后利用PC模拟车辆节点和远程主机,实现了DoIP报文在互联网中的传输,验证了基于DoIP的远程诊断实现可能性。
贾金锁[2](2020)在《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现有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缺少对安全、移动、可控、可管等特性的考虑,导致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危害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为此近年来涌现出一系列以信息中心网络(ICN)、一体化标识网络(UIN)为代表的未来网络架构。其中,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借助于标识分离映射机制,具有支持移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优势,满足网络体系结构对安全、可管、可控、可信等特点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变革性网络架构,一体化标识网缺少有效融合IPv4/IPv6的网络通信机制。为此,本文开展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设计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离散可变路由标识映射机制,实现与现有IPv4/IPv6网络融合。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映射机制,通过构建可变(变长或变短)接入标识AID与路由标识RID的映射,实现多种类型地址映射接入;(2)设计统一的映射和封装/解封装流程,实现将数据包转换或还原为TCP/IP网络协议可以识别的数据结构,解决标识网络数据与TCP/IP网络数据的互通问题;(3)提出新型接入标识设计方式,该标识由32位或128位前缀加上16位端口号共同组成,可兼容终端IP地址格式,且唯一表示网络终端,保证AID的唯一性,实现用户终端在传统网络下的可移动性;(4)设计并实现映射与封装功能模块,该模块自适应多种网络场景;设计并实现总映射服务器和区域映射服务器的两级映射服务器划分方案,该方案根据区域位置完成对区域映射服务器的分配,提供高效的映射关系查询,提高通信效率。最后,本文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对新型融合网络多种场景下的传输功能、移动性和网络通信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方案的正确性。
党浩[3](2020)在《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文中提出互联网最初的OSPF和BGP等Internet路由协议主要被设计来提供端到端的“尽力而为”服务,这些协议通过利用分布式的自治协议提供到达目的子网的单一路径。然而互联网流量的指数式增长与越来越广泛的服务场景使得上层应用对底层网络链路带宽、端到端时延、可靠性等指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持续向上层提供服务,运营商不断的部署新的网络设备,铺设更高速度的底层链路。传统的路由协议已无法充分利用规模越来越大的网络结构,同时也难以向上层业务提供灵活的传输服务。多路径传输为底层网络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充分利用了单个链路上的空间和时间复用能力,可以作为带宽聚合、最小化端到端时延、提高鲁棒性等网络功能的实现技术手段。由于路由设备的多网卡接口实现,自治系统ISP的多宿主机部署方式,使得Internet拓扑天然具有多路径的特性,因而在现有网络中实现多路径传输是可行的。从微观时间角度观察,网络中的报文并不是均匀分布,而是有突发性的“火车式行为”,即Flowlet现象。本文提出了以Flowlet为传输单位的多路径路由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第一,利用Flowlet之间的时间差,抵消了多路径传输时不同路径之间的延时差,从而解决了多路径传输中的报文乱序问题。第二,通过在IP报文TTL字段嵌入标签信息,能够在现有IP网络中实现多路径路由系统且不影响原来的路由方式。第三,设计并实现了微流标签转发系统,使用源路由、标签转发、触发更新等技术解决了多路径传输中的路由控制、时钟同步、控制信息分发与更新等问题,在兼容现有网络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套灵活的多路径路由系统。通过对系统的测试验证了该多路径路由系统在提高网络带宽、抵抗链路波动、故障规避、降低报文乱序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张志伟[4](2019)在《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物联网进行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设备底层的复杂度和多样化逐步提升。智能家居物联网设备IP化的需求和轻量级平台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加。论文根据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M Mbed OS的新型物联网平台HEC-IoT(Hybrid Edge Computing IoT)。HEC-IoT平台架构分为设备层、网络接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设备管理系统是HEC-IoT平台层的关键组成部分,论文在轻量级设备管理协议LwM2M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Pv6异构网络环境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对象-资源模型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抽象,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接口,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在线固件升级是设备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论文基于CoAP块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远程、实时和安全的在线固件升级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论文设计了HEC-IoT设备层硬件平台,并在网络接入层实现了一种包含Wi-Fi、以太网和Thread网络互联的全IPv6异构网络,实现了多源异构节点的接入和通信。论文在上述硬件平台上进行了IPv6组网、设备管理功能测试以及固件升级功能测试,验证了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的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在IPv6网络层实现了多源异构设备的统一接入,有效屏蔽了设备层硬件和网络接口的差异,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许四杰[5](2019)在《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设计》文中认为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是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具有便利灵活、使用方便,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能够实现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与数据传输、控制,对提高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主要探讨了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软、硬件系统设计方案,其中整个硬件系统设计包含通信接口模块、存储模块、触摸屏模块和电源模块,并对整体电路进行了系统设计与系统调试。在Keil公司的MDK-ARM软件平台上进行了软件设计,整个软件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其分为:通信接口模块、通信数据校验与帧格式、存储设备模块和人机接口(触摸屏)模块软件设计,其中通信接口软件设计完成了以太网通信接口、USB通信接口、CAN总线通信接口、RS485通信接口和RS232通信接口的软件设计,主要与外围设备间进行数据通信。针对上述通信接口的软件设计,从通信格式到通信校验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此外,在SEGGER公司开发的STemWin平台上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主要包括设置中心界面、通信接口界面以及状态栏。实验证明,本文设计的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能够实现通过通信接口与外围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及必要的数据保存,人机交互界面设置通信接口参数方便实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胡念祖[6](2019)在《基于ARM和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自动售货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渐失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无人自动售货机在零售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嵌入式技术是控制售货机出货的保证,Web技术为售货机远程后台管理提供了又一种解决方案。随着现阶段WiFi信号的覆盖与普及,售货机以WiFi信号无线通信的形式连接互联网成为了可能。本文充分利用现阶段已经成熟的嵌入式技术、Web技术、网络技术构建以ARM和嵌入式Web服务器为核心的自动售货机售货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完成对售货机零售功能和后台批量管理的设计。首先,本文介绍了售货机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分析了售货机在以无线WiFi信号连接无线路由器的基础上,搭建售货机运营商能够拥有所属权的嵌入式Web服务器进行远程后台管理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其次,在售货控制系统上,既设计了实现基础零售功能的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的售货机控制板,又设计了相关辅助模块进一步提高售货机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同时还设计了用于提高售货机现场装机效率的售货机自检功能。然后,在分析了不同种多机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明确了基于RS485通信标准的售货机多机通信协议和通信原则,设计了多台自动售货机主从通信的运行模式,为后续的集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最后,在远程监控系统上,以B/S为整体架构,以HTML+JS技术设计客户端发送HTTP请求,以支持TCP/IP协议的WiFi模块搭建嵌入式Web服务器应答HTTP请求,同时针对嵌入式Web服务器自身特点运用Ajax等技术优化数据交互。最终,售货机运营商可以通过任意一台PC或者手机以操作浏览器的方式完成对多台自动售货机的远程实时监控。本文对本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和现场运行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达到了预期的要求,有效的提高了售货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后期管理的经济性。本文共有图40个,表5个,参考文献51篇。
鲁勋豪[7](2019)在《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车载以太网技术凭借着带宽高、开放性高、扩展性强等优势,被汽车行业广泛认为是下一代的主流车载网络技术。但是,当前车载以太网技术以及其核心协议SOME/IP协议仍存在技术高度不开源、解决方案少、研究开发限制性高等问题。本文以车载以太网的主要应用场景——车载以太网摄像头,作为研究车载以太网技术的切入点,针对车载摄像头的相关需求和规范,在STM32通用平台上完成了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将车载以太网技术运用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对车载以太网技术和车载摄像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调研了当前车载以太网技术和SOME/IP协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车载以太网摄像头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当前车载以太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给出了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方案中涉及到的车载以太网、SOME/IP协议、RTP/RTCP协议等关键技术,同时研究了一种静态的SOME/IP-SD协议,并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分别结合总体设计方案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本文搭建了基于STM32F407和TJA1000的硬件实现平台,设计了模块内数据通信方法,并给出了部分电路原理图设计。其次设计了该模块的软件架构、通信协议和软件具体实现方法,该模块采用SOME/IP协议完成控制报文通信,采用RTP/RTCP协议完成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同时,介绍了该模块相关上位机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最后,搭建了系统测试平台,测试了摄像头模块的通信控制和图像显示功能的完整性,分析了该模块的丢包率、系统时延、启动时延等性能指标,验证了该模块在压力条件下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实现了通过SOME/IP协议完成对摄像头服务的封装和控制,完成了在两百万像素条件下稳定流畅播放。该模块最大系统端对端时延为42ms,满足车载网络摄像头50ms以内的延时需求,启动时延1641ms,满足2秒内快速启动需求,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彭珂[8](2018)在《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DMB+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多媒体广播(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DMB)相较于传统的调频广播,其具有CD音质,抗干扰能力强,移动接收能力强,特别是能够传输多媒体数据业务等特性,使其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信息发布领域。DMB+技术以DMB为载体实现了单一电台业务模式的拓展,正逐步发展为与现代通信系统形成互补的广播式多媒体信息发布平台。目前DMB+信息发布是通过PC端操作,无法满足用户对于信息发布移动性、即时性的需求。而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智能终端正在快速普及,许多用户提出了利用移动终端进行DMB+信息发布和状态监测的需求。本文针对上述需求研究基于Android系统的DMB+信息发布技术,并开发出与移动终端适配的信息发布与终端监测软件。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现有的DMB+发射系统,利用FTP协议和Socket传输协议,实现基于Android系统的文字、应急信息、图片等信息发布功能。2.利用Andriod系统提供的AudioRecord类和开源编码库twolame实现音频的采集与MP2编码,并将音频数据传输至DMB+服务器端,实现音频发布功能。3.在现有的DMB+接收机上加入WIFI控制模块,并通过TCP/IP协议将终端运行状态返回给移动终端,实现DMB+终端状态在移动终端上的监测。4.最后,对上述模块进行整合,开发出Android应用程序,并利用DMB+传输系统和重庆邮电大学DMB校园广播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鲁棒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应用程序可准确实现基于DMB+的文字、应急信息、图片和音频信息的发布,并能远程监测终端工作状态,经过长时间运行,证明所设计的硬件和软件工作稳定,可有效解决DMB+信息发布和终端检测的工程问题,对于DMB+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蒋立正[9](2009)在《IP over CCSDS空间组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测工程的发展,特别是建设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目标的确定,空间任务将呈现多样性、长期性及国际合作的迫切性,这对天地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要求有天基测控通信网的支持,空间移动平台联网,地基测控通信网与天基测控通信网互联,使航天器对地传输模式向星际中继模式转变;要求天地间通信提供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其交互性和多业务能力更强、带宽更大、接入更灵活、效率更高、扩展性更好,使当前简单的数据交换向网络传输转变。显然,目前各系统各自采用独立的天地间点到点通信模式将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建成完全的天基测控网和数据通信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空间数据系统的技术面貌。基于此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际上空间数据系统建设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基于IP over CCSDS的空间通信网络构建模式,构建了其总体框架,分析了技术实现要点,建立了与其相关的空地通信网络协议栈总体模型,填补了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空白。针对如何使用CCSDS AOS承载IP数据报的问题,分析了解决方法及其接口关系。对IPv4和IPv6区别对待,建立了其数据传输服务过程及IPv4/IPv6 over CCSDS协议栈模型;针对使用CCSDS承载IP数据包所需要的服务,分析了CCSDS AOS VCP服务及ENCAP服务数据传输过程;设计了IP over CCSDS AOS数据传输服务应用模型及相关的协议处理流程。卫星网络的移动性决定了IP over CCSDS模式下常规IP技术将不再适合,须采用移动IP技术。结合IP技术在卫星网络中面临的诸如IP数据包长度可变、星际链路复杂、路由表管理困难和路由切换速度快等问题,着重探讨了移动IP隧道技术、路由技术。最后,在我国空间组网通信领域,首次设计了Mobile IP over CCSDS AOS通信总体模型。由于IP面对独立报文,不面向连接的,不保证报文的可靠传输,而TCP则负责确保数据端到端的可靠交付。因此,在IP over CCSDS模式下的空间组网通信中,空间通信链路对TCP/IP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传输层。首先简要分析了常规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及相关控制机制,结合空间通信环境对TCP协议的影响,得出了常规TCP协议不适合空间通信这一结论。选取了SCPS-TP提出的SNACK改进策略,基于NS2对TCP进行了适应性改进,构建SNACK TCP空间通信网络仿真模型,并对其在空间网络中的吞吐率、丢包率、链路利用率等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证明,TCP SNACK在空间通信环境下,各方面性能较其他常规TCP协议都具有优异表现,更适合于IP over CCSDS模式下的空间数据通信。采用IP over CCSDS AOS模式是满足未来空间网络通信技术要求的合理有效途径。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统一空间段各任务系统的通信平台,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图像等多种业务,提高通信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满足今后空间任务长期性、多样性要求,也为未来遥科学的应用和国际合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贾宗璞[10](2008)在《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在乒乓切换模式下移动IPv6快速切换、层次切换和快速层次移动易出现的切换时延长、丢包率高、吞吐量下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PAR-NAR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并将该思想应用到FMIPv6和FHMIPv6中,分别得到FMIPv6-PP方案和FHMIPv6-PP方案。所提思想和方案通过定义新的Hop-by-Hop选项报头TM、PCoA表和双向隧道表,建立和维持MN切换前后两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双向隧道,用于乒乓切换期间数据包的快速转发。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思想和方案在切换时延和丢包率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吞吐量也有较大提高,比移动IPv6其它协议更适合乒乓切换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切换方案。针对现有的MPLS和IPv6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所需时延大、丢包率高和无错误恢复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定义预测信息表和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移动节点在移交切换前,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目的接入路由器,提前完成其与交叉路由器的LSP建设,从而实现移动节点移交切换时延的最小化;另外,所提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本方案具有错误恢复的能力;对LSP拓扑结构的改进和采用双播机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丢包率。
二、移动计算IP协议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计算IP协议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oIP的汽车网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车载诊断技术概述 |
1.2.2 车载诊断技术发展和应用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TCP/IP协议族概述 |
2.3 AUTOSAR架构中的DoIP协议 |
2.3.1 AUTOSAR概述 |
2.3.2 DoIP软件模块 |
2.4 DoIP协议涉及的网络通信协议 |
2.4.1 IP协议 |
2.4.2 ARP协议 |
2.4.3 ICMP协议 |
2.4.4 DHCP协议 |
2.4.5 TCP协议 |
2.4.6 UDP协议 |
2.4.7 Socket通信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oIP系统机制分析和研究 |
3.1 引言 |
3.2 DoIP标准概述 |
3.3 DoIP应用场景 |
3.4 DoIP网络逻辑图 |
3.5 DoIP系统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3.5.1 以太网控制器激活时序 |
3.5.2 标准诊断座(DLC)设计 |
3.6 DoIP系统网络层和传输层 |
3.6.1 DoIP报头格式和报头处理 |
3.6.2 DoIP报头传输层端口分配 |
3.6.3 DoIP诊断的主要阶段 |
3.6.4 其他DoIP功能 |
3.6.5 传输层安全协议(TLS)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DoIP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4.1 引言 |
4.2 CAN总线的车在网络 |
4.3 车载以太网架构 |
4.4 车联网诊断架构 |
4.4.1 远程诊断功能 |
4.4.2 空中升级(OTA)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络系统仿真与测试 |
5.1 网络仿真分析 |
5.2 DoIP诊断数据测试 |
5.3 DoIP远程诊断验证 |
5.3.1 Socket侦听 |
5.3.2 客户端Socket连接 |
5.3.3 数据发送和接收 |
5.3.4 DoIP报文发送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
1.2.2. 网络体系研究现状 |
1.2.3. 标识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创新之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标识网络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一体化标识网络机理 |
2.1.1. 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介绍 |
2.1.2. 一体化标识网络基本通信原理 |
2.1.3. 标识网络系统平台搭建 |
2.1.4. 标识网络数据转发流程 |
2.2. 身份位置分离技术 |
2.3. 标识映射相关技术 |
2.3.1. 数据缓存技术 |
2.3.2. 映射系统结构 |
2.4. 数据封装关键技术 |
2.5. IPv4与IPv6互通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总体设计 |
3.1. 新型融合网络总体需求分析 |
3.1.1. 可行性需求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新型融合网络关键机制研究 |
3.2.1. 离散可变接入标识与路由标识研究与设计 |
3.2.2. 标识地址与IP地址兼容性研究与设计 |
3.2.3. 离散可变AID与RID应用场景研究 |
3.2.4.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封装流程设计 |
3.2.5. 离散可变AID与RID映射与解封装流程设计 |
3.3.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功能设计 |
3.3.1. MAR系统模块化设计 |
3.3.2. MAR内核协议栈设计 |
3.3.3. MAR映射缓存表设计 |
3.3.4. 数据包缓存队列设计 |
3.3.5. MAR相关定时器设计 |
3.4. 映射服务器功能设计 |
3.4.1. MS功能交互流程分析 |
3.4.2. MS功能流程设计 |
3.4.3. MS功能模块设计 |
3.4.4. MS映射关系表项设计 |
3.4.5. MS查询报文格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详细设计 |
4.1. 详细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4.2. 多功能接入路由器详细设计 |
4.2.1. Linux内核协议栈分析 |
4.2.2. Netfilter系统框架分析 |
4.2.3. 新型内核功能模块实现 |
4.2.4. 映射缓存模块功能实现 |
4.2.5. MAR缓存队列功能实现 |
4.2.6. MAR定时器功能实现 |
4.3. 映射服务器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MS主要功能代码实现 |
4.3.2. MS查询系统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整体测试 |
5.1 测试方案分析 |
5.2 新型融合网络测试平台 |
5.3 测试系统相关设备配置 |
5.4 新型融合网络功能测试 |
5.4.1.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
5.4.2. 可移动性功能测试 |
5.5 新型融合网络性能测试 |
5.5.1. 多种场景下的性能测试 |
5.5.2. 卸载功能模块对比测试 |
5.5.3. 增加映射条目对比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2.1 多路径路由技术 |
2.1.1 多路径路由原理 |
2.1.2 多路径路由协议 |
2.1.3 多路径路由算法 |
2.1.4 多路径路由应用 |
2.2 源路由技术 |
2.2.1 源路由原理 |
2.2.2 源路由协议 |
2.2.3 源路由应用 |
2.3 传输流量突发性研究 |
2.3.1 主机流量突发性 |
2.3.2 网络流量突发性 |
2.3.3 突发流量的利弊和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路径路由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设计需求 |
3.2 多路径路由系统设计思想 |
3.2.1 微流多路径 |
3.2.2 路径控制 |
3.2.3 网关源路由 |
3.2.4 节点转发 |
3.3 路径控制设计与实现 |
3.3.1 传输信息分类 |
3.3.2 报文类型控制 |
3.3.3 控制信息分发与更新 |
3.3.4 路径逻辑抽象 |
3.3.5 多路径计算 |
3.4 控制报文设计与实现 |
3.4.1 控制报文结构 |
3.4.2 控制报文内容 |
3.4.3 控制报文处理 |
3.5 数据报文设计与实现 |
3.5.1 数据报文结构 |
3.5.2 数据报文处理 |
3.6 系统部署 |
3.6.1 独立部署 |
3.6.2 混合部署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由节点设计与实现 |
4.1 基础技术介绍 |
4.1.1 抓包工具libpcap |
4.1.2 发包工具libnet |
4.1.3 数据库技术 |
4.1.4 其它相关技术 |
4.2 网关节点设计与实现 |
4.2.1 网关逻辑结构 |
4.2.2 转发策略 |
4.2.3 微流状态 |
4.2.4 路径信息 |
4.2.5 路由计算 |
4.2.6 报文处理 |
4.3 转发节点设计与实现 |
4.3.1 控制信息处理与维护 |
4.3.2 数据报文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搭建与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1.1 测试拓扑 |
5.1.2 基础设备 |
5.1.3 实验工具 |
5.1.4 环境配置 |
5.2 功能验证 |
5.3 性能测试 |
5.3.1 时延测试 |
5.3.2 传输功能测试 |
5.3.3 iperf测试 |
5.3.4 链路波动测试 |
5.3.5 报文乱序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需求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家庭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2.2 关键技术分析 |
2.3 新型物联网平台 |
2.4 本章小结 |
3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设备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2 智能家居设备模型设计 |
3.3 设备管理功能设计与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设备节点接入设计与实现 |
4.1 设备节点接入总体设计 |
4.2 设备节点设计与实现 |
4.3 设备节点网络接入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介绍 |
5.2 多源异构设备IPv6 组网试验 |
5.3设备管理功能实验 |
5.4 固件升级功能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总体方案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3.1 嵌入式主控制器分析 |
2.3.2 嵌入式TCP/IP协议栈分析 |
2.3.3 嵌入式GUI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3.2 通信接口部分电路设计 |
3.2.1 以太网模块 |
3.2.2 USB模块 |
3.2.3 CAN总线模块 |
3.2.4 RS485 总线模块 |
3.2.5 RS232 总线模块 |
3.2.6 PLC通信模块 |
3.3 数据存储部分电路设计 |
3.3.1 SDRAM模块 |
3.3.2 SD卡模块 |
3.4 触摸屏部分电路设计 |
3.5 电源部分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框架设计 |
4.2 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4.2.1 以太网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4.2.2 USB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4.2.3 CAN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4.2.4 RS485 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4.2.5 RS232 通信接口软件设计 |
4.3 通信数据校验与帧格式 |
4.3.1 常用的数据校验算法 |
4.3.2 数据校验算法设计 |
4.3.3 通信数据帧格式 |
4.4 数据存储软件设计 |
4.4.1 FATFS文件系统简介 |
4.4.2 存储设备工作流程 |
4.5 触摸屏软件设计 |
4.5.1 触摸屏简介 |
4.5.2 触摸屏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5.1 人机交互界面介绍 |
5.2 主页界面设计 |
5.3 设置中心界面设计 |
5.4 通信界面设计 |
5.5 我的设备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功能测试 |
6.1 通信接口功能测试 |
6.1.1 以太网通信测试 |
6.1.2 USB通信测试 |
6.1.3 CAN总线通信测试 |
6.2 存储设备测试 |
6.2.1 文件系统功能测试 |
6.2.2 存储设备SD卡测试 |
6.2.3 存储设备U盘测试 |
6.3 整体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基于ARM和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自动售货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特色 |
1.4 章节安排 |
2 自动售货机总体设计方案 |
2.1 用户需求分析 |
2.2 售货机控制器的选取 |
2.3 嵌入式Web服务器实现方案的选取 |
2.4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5 开发环境的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3 售货机控制系统设计 |
3.1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3.1.1 按键设计 |
3.1.2 LCD设计 |
3.2 电机控制模块设计 |
3.2.1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
3.2.2 状态监测模块设计 |
3.2.3 脉冲捕获模块设计 |
3.3 红外掉货检测模块设计 |
3.4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3.5 售货机自检功能设计 |
3.5.1 电机是否在线的判断 |
3.5.2 电机转动周期的计量 |
3.5.3 电机回位功能设计和电机故障判断设计 |
3.6 售货机出货功能设计 |
3.7 看门狗模块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4 自动售货机多机通信设计 |
4.1 多机通信关键技术分析 |
4.1.1 多机通信方式的分析 |
4.1.2 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 |
4.2 售货机多机通信整体设计原则 |
4.3 售货机主从多机通信设计的实现 |
4.3.1 RS485通信硬件设计 |
4.3.2 RS485通信软件设计 |
4.4 网络从板的识别与从板离线的甄别 |
4.4.1 网络从板的识别 |
4.4.2 从板离线的甄别 |
4.5 本章小结 |
5 Web关键技术分析及其设计 |
5.1 HTTP |
5.1.1 HTTP的概述 |
5.1.2 HTTP的请求与响应 |
5.1.3 HTTP协议的具体实现 |
5.2 HTML与JavaScript |
5.2.1 HTML |
5.2.2 From表单 |
5.2.3 JavaScript |
5.3 Ajax |
5.3.1 Ajax |
5.3.2 异步通信工作流程 |
5.4 CGI |
5.4.1 CGI |
5.4.2 CGI流程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开发和系统测试 |
6.1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硬件平台设计 |
6.2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配网设计 |
6.3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搭建 |
6.4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开发 |
6.5 系统的整体测试 |
6.5.1 系统测试前的准备 |
6.5.2 售货机装机前后的测试 |
6.5.3 售货机运行的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7)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载摄像头数据传输技术发展现状 |
1.2.2 车载以太网研究现状 |
1.2.3 SOME/IP协议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安排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关键技术分析 |
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车载以太网 |
2.2.1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技术研究 |
2.2.2 车载以太网通信协议架构研究与设计 |
2.3 SOME/IP协议 |
2.3.1 面向服务软件架构 |
2.3.2 SOME/IP协议 |
2.3.3 静态SOME/IP-SD协议研究 |
2.3.4 SOME/IP协议设计 |
2.4 RTP/RTCP协议 |
2.4.1 RTP/RTCP协议 |
2.4.2 RTP/RTCP协议研究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
3.1 系统总体硬件方案设计 |
3.2 硬件平台搭建 |
3.2.1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3.2.2 主控核心模块设计 |
3.2.3 车载以太网模块设计 |
3.3 详细电路设计 |
3.3.1 视频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3.2 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电路设计 |
3.3.3 车载以太网模块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软件方案设计 |
4.2 软件实现 |
4.2.1 通信控制线程 |
4.2.2 图像传输与反馈线程 |
4.2.3 错误检测机制 |
4.3 上位机软件程序设计 |
4.3.1 SOME/IP控制台 |
4.3.2 图像显示上位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1.1 测试平台网络拓扑图 |
5.1.2 测试环境 |
5.2 功能测试 |
5.2.1 通信控制测试 |
5.2.2 图像显示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快速启动时延测试 |
5.5 压力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8)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DMB+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工作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
第2章 DMB+系统及Android开发平台的简介 |
2.1 DMB+系统简介 |
2.1.1 DMB+发射系统 |
2.1.2 DMB+传输帧结构与传输机制 |
2.1.3 DMB+接收系统 |
2.2 Android开发平台简介 |
2.2.1 Android系统架构 |
2.2.2 Android系统基本组件 |
2.2.3 Android系统开发工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框架 |
3.1 设计需求及系统框架 |
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3 移动终端与DMB+服务器数据传输技术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Android的 DMB+信息发布技术设计与实现 |
4.1 远程登录模块 |
4.1.1 Socket通信 |
4.1.2 远程登录的实现 |
4.2 文字信息发布模块 |
4.2.1 快速信息数据通道 |
4.2.2 文字格式编码 |
4.2.3 文字信息发布的实现 |
4.3 应急信息发布模块 |
4.4 图片信息发布模块 |
4.4.1 图片选择模块 |
4.4.2 图片压缩编辑模块 |
4.4.3 图片传输模块 |
4.5 音频信息发布模块 |
4.5.1 MP2帧结构 |
4.5.2 基于MP2的音频采集与编码功能设计 |
4.5.3 音频信息发布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终端状态监测设计与实现 |
5.1 DMB+终端监测技术分析 |
5.2 DMB+终端监测硬件设计 |
5.2.1 WIFI监测接收机设计 |
5.2.2 WIFI监测程序设计 |
5.3 DMB+终端监测软件设计 |
5.3.1 数据接收模块的设计 |
5.3.2 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 |
5.3.3 数据显示模块的设计 |
5.3.4 终端监测软件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平台搭建 |
6.2 DMB+信息发布与终端监测软件的发布 |
6.3 DMB+信息发布与终端监测软件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 |
7.2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9)IP over CCSDS空间组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空间通信网络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空间数据通信协议CCSDS 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1.3.1. 发展及现状 |
1.3.2. 应用情况 |
1.4. IP 技术的扩展及其对空间网络通信的支持 |
1.4.1. IP 的设计思想符合空间需求 |
1.4.2. IP 技术的发展满足空间通信的需求 |
1.5. 基于 IP over CCSDS 的空间组网通信模式的提出 |
1.6. 本文组织结构 |
2. CCSDS 高级在轨系统应用研究 |
2.1. CCSDS 主网模型 |
2.2. CCSDS 空间链路子网SLS |
2.2.1. SLS 的业务等级 |
2.2.2. AOS 的分层关系 |
2.2.3. 空间链路层 |
2.3. 端到端CPN 业务 |
2.3.1. 路径业务 |
2.3.2. 网间业务 |
2.4. 点到点CPN 业务 |
2.4.1. 封装服务 |
2.4.2. 多路复用服务 |
2.4.3. 位流服务 |
2.4.4. 虚拟信道访问服务 |
2.4.5. 虚拟信道数据单元服务 |
2.4.6. 插入服务 |
2.5. AOS 数据传输流程研究 |
2.5.1. 数据传送过程 |
2.5.2. 接收端数据处理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 IP over CCSDS 的空间组网通信系统设计与分析 |
3.1. CCSDS AOS 支持IP 数据包传输 |
3.2. IP over X 模式在空间通信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
3.2.1. IP over ATM/SDH 目前不适合空间端到端通信 |
3.2.2. 直接使用CCSDS AOS 帧的开销 |
3.2.3. IP over CCSDS AOS 模式下的开销分析 |
3.2.4. IP over HDLC 模式下的开销分析 |
3.2.5. IP over CCSDS AOS 模式确定 |
3.3. 基于 IP over CCSDS 的空间组网通信网络设计 |
3.3.1. IP over CCSDS 空间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3.3.2. 关键技术分析 |
3.3.3. 基于IP over CCSDS 的星地通信网络协议栈总体模型 |
3.4. CCSDS AOS 空间数据链路协议上传输IP 数据包的方法及接口关系 |
3.4.1. IP over CCSDS 数据包传输方法 |
3.4.2. 服务接口 |
3.5. CCSDS AOS IP 数据包传输服务及其协议栈模型构建 |
3.5.1. CCSDS AOS IP 数据包传输服务选择及流程 |
3.5.2. CCSDS AOS IPv4 数据包传输服务分析 |
3.5.3. IPv4 over CCSDS AOS 协议栈模型构建 |
3.5.4. CCSDS AOS IPv6 数据包传输服务分析 |
3.5.5. IPv6 over CCSDS AOS 协议栈模型构建 |
3.6. CCSDS AOS 虚拟信道包服务数据传输过程 |
3.6.1. AOS 传输帧结构 |
3.6.2. AOS VCP 服务IP 数据包数据传输过程 |
3.7. CCSDS AOS 封装服务数据传输过程 |
3.7.1. 封装服务的概念 |
3.7.2. 封装包结构 |
3.7.3. 封装服务的特点 |
3.8. IP over CCSDS AOS 数据传输服务应用模型设计 |
3.8.1. VCP 服务应用模型 |
3.8.2. 封装服务应用模型 |
3.9. 本章小结 |
4. 空间组网通信中的移动IP 技术探讨 |
4.1. IP 技术与卫星网络通信 |
4.1.1. 空间任务需要端到端天地一致的网络协议 |
4.1.2. 常规IP 路由不适应移动通信和移动IP 的产生 |
4.1.3. 移动IP 协议的功能实体及总体流程 |
4.1.4. 移动IP 技术的发展—从MIPv4 到MIPv6 |
4.2. 卫星IP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卫星网络移动IP 隧道技术 |
4.4.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 |
4.5. Mobile IP over CCSDS AOS 通信模型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AOS SCPS-TP SNACK 空间组网通信数据传输性能研究 |
5.1. TCP 协议简介 |
5.1.1. TCP Tahoe |
5.1.2. TCP Reno 和NewReno |
5.1.3. TCP SACK |
5.1.4. TCP Vegas |
5.2. 移动IP 对TCP 的影响分析 |
5.3. 空间通信环境对TCP 的影响分析 |
5.3.1. 高误码率 |
5.3.2. 非对称带宽 |
5.3.3. 大带宽时延积 |
5.4. TCP 协议针对空间通信的扩展-SCPS-TP |
5.4.1. SCPS 简介 |
5.4.2. SCPS-TP 及其对 TCP 的改进策略 |
5.4.3. SCPS-TP SNACK 技术分析 |
5.5. 基于NS2 的TCP SNACK 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 |
5.5.1. NS2 对卫星组网仿真的支持 |
5.5.2. 基于NS2 的TCP SNACK 仿真模型设计 |
5.5.3. TCP SNACK 伪代码实现 |
5.6. 常规 TCPs 与 TCP SNACK 在空间组网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性能对比分析 |
5.6.1. 仿真设定 |
5.6.2. 数据吞吐率与丢包率 |
5.6.3. 信道带宽利用率 |
5.6.4. 时延及时延抖动 |
5.6.5. 拥塞窗口尺寸变化 |
5.6.6. 给定时间内的正确发包数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展望 |
参考资料 |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博士期间所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10)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 |
1.2.3 MPLS 技术及其与移动 IPV6 结合的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移动 IPV6 关键技术分析 |
2.1 移动 IP 与移动 IPV6 |
2.1.1 移动 IP |
2.1.1.1 移动 IP 的工作原理 |
2.1.1.2 移动 IP 切换过程简介 |
2.1.1.3 移动 IP 技术的优势 |
2.1.1.4 移动 IP 技术的不足 |
2.1.2 移动 IPV6 基本协议 |
2.1.2.1 IPV6 中的移动性相关特性 |
2.1.2.2 移动 IPV6 工作原理 |
2.1.2.3 移动 IPV6 主要操作过程 |
2.1.2.4 移动 IPV6 中的切换概述 |
2.1.2.5 新消息与新选项 |
2.1.2.6 移动 IPV6 存在的问题 |
2.1.2.7 移动 IPV6 切换优化技术概述 |
2.1.2.8 MIPV6 与MIP 的比较 |
2.2 移动 IPV6 快速切换方案 |
2.2.1 关键概念 |
2.2.2 新消息与切换过程 |
2.2.3 切换性能分析 |
2.2.4 存在的问题 |
2.3 移动 IPV6 层次管理方案 |
2.3.1 关键概念 |
2.3.2 MAP 选项格式 |
2.3.3 切换过程 |
2.3.4 切换性能分析 |
2.4 层次移动 IPV6 的快速切换 |
2.4.1 关键概念 |
2.4.2 切换过程 |
2.4.3 切换性能分析 |
2.5 几种切换方案的比较与局限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 IPV6 |
3.1 引言 |
3.2 基于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 |
3.2.1 乒乓切换 |
3.2.2 基于 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 |
3.3 基于乒乓效应的预测式快速移动 IPV6(P-FMIPV6-PP) |
3.3.1 预测式快速移动IPV6 |
3.3.2 问题定义 |
3.3.3 P-FMIPV6-PP 细节 |
3.3.3.1 主要思想 |
3.3.3.2 TM 报头的定义 |
3.3.3.3 PAR 隧道状态表 |
3.3.3.4 改进的操作流程 |
3.3.3.5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
3.3.4 与反应式的兼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IPV6 层次移交管理方案 |
4.1 引言 |
4.2 FHMIPV6 性能分析 |
4.3 基于乒乓切换的快速层次移动IPV6 |
4.3.1 FHMIPV6-PP 体系结构 |
4.3.2 FHMIPV6-PP 细节 |
4.3.3 与FHMIPV6 的兼容性 |
4.3.4 FHMIPV6-PP 与FHMIPV6 的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 |
5.1 NS-2 简介 |
5.2 模拟场景 |
5.3 关键 TCL 脚本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数据采集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MPLS 与移动IPV6 融合的预测式快速切换方案 |
6.1 MPLS 技术概述 |
6.1.1 MPLS 基本概念 |
6.1.2 MPLS 工作原理 |
6.1.3 MPLS 网络体系结构 |
6.1.3.1 节点结构 |
6.1.3.2 标签与转发等价类(FEC) |
6.1.3.3 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与标记边缘交换路由器(LER) |
6.1.3.4 标签分发协议 LDP |
6.1.3.5 标记交换路径 LSP 的形成 |
6.1.3.6 数据分组在 LSP 上的传输 |
6.1.4 MPLS 技术特点及优势 |
6.2 MPLS 与移动IPV6 的结合技术 |
6.2.1 MPLS 支持移动IPV6 的网络结构 |
6.2.1.1 基本移动MPLS |
6.2.1.2 分级移动MPLS |
6.2.1.3 微蜂窝移动 MPLS |
6.2.2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
6.3 预测式切换方案 |
6.3.1 主要思想 |
6.3.2 网络拓扑结构 |
6.3.2.1 域内 MAP 的切换 |
6.3.2.2 域间 MAP 的切换 |
6.3.3 预测信息 |
6.3.4 改进的 LSP 及双播 |
6.3.4.1 改进的LSP |
6.3.4.2 双播 |
6.3.5 预测式MPLS 移交切换算法 |
6.3.6 预测式移动MPLS 切换流程 |
6.3.7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
6.3.8 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四、移动计算IP协议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oIP的汽车网络系统研究[D]. 陈博. 湖南大学, 2020(12)
- [2]基于一体化标识网的新型融合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实现[D]. 贾金锁.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多路径路由技术研究与节点设计[D]. 党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基于IPv6和LwM2M的智能家居设备管理系统设计[D]. 张志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数字化工厂智能节点设计[D]. 许四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6]基于ARM和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自动售货机设计[D]. 胡念祖. 西安工程大学, 2019(02)
- [7]基于SOME/IP协议的车载以太网摄像头模块研究与设计[D]. 鲁勋豪.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8]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DMB+信息发布技术研究与实现[D]. 彭珂. 重庆邮电大学, 2018(01)
- [9]IP over CCSDS空间组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蒋立正.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09(02)
- [10]移动IPV6切换优化技术研究[D]. 贾宗璞. 吉林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