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进贤县林业发展的思考

“十一五”期间进贤县林业发展的思考

一、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龚璐云[1](2018)在《进贤县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升,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的负面效益。在生态保护和旅游消费的双重诉求下,生态旅游成为了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热点。进贤县军山湖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具有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有望成为进贤县乃至南昌市旅游新名片。但是当前的军山湖不仅仅软硬件设施建设滞后于旅游业发展要求,更为关键的是缺乏旅游发展战略,因而与其他同类型旅游目的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从战略和发展战略理论出发,对军山湖进行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本文首先采用SWOT分析法和VRIO框架分析法,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对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战略布局。即提出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昌休闲旅游首选地、江西湖泊度假最佳地、中国最美乡愁体验地为总体目标,并提出近期、中期、远期的分期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一心辐射、二圈环绕、五区并举”的旅游战略空间布局。在明确了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原则、目标、重点及布局的基础上,提出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六大实施举措和五大保障体系。即基于旅游品牌塑造、旅游产品打造、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路线定制、旅游服务管理、旅游外延发展六个方面的旅游发展战略实施举措,基于政策保障、体制机制、设施建设、人才体系、资金来源五个方面的保障体系。通过对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军山湖生态旅游科学、系统、全面地发展,同时也能为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涂利明[2](2011)在《进贤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动力,也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后,我们猛然发现,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的不可持续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的认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更新,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对进贤县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措施。本文分为五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说明了研究方法与思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说明了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从五个方面说明本文的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6高度精炼式梳理,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对进贤县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分析、经济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为下一步研究打下现实基础。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提出了规划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内容,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措施。第五章,针对上述问题,从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环境保护目标和相关的激励机制等角度提出实现上述目标的得力措施。

章新根[3](2010)在《进贤县沿河滨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贤县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内的38个县(市、区)之一,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通过对进贤县沿河滨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探讨县境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成员县(市、区)提供境内流域综合治理方面的参考,为鄱阳湖大湖流域在大湖流域保护、治理、开发积累经验,为保护"一湖清水"作出应有的贡献。

裴文华[4](2007)在《江西省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涵盖了我国大多数的领土和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的水平和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学者等广泛关注的话题。最近几年来,进贤县县域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是有巨大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走出经济的低谷,进贤县需要重新审视发展环境和自身的优劣势,挖掘潜力,确立新的发展思路,探索发展对策,促进贤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章界定了县域经济的涵义,阐述了县域经济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了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四章介绍了江阴、安溪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及对进贤的启示;第五章分析了进贤县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第六章从从落实新发展观、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等方面给予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进贤县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吴树水,谢保成[5](2000)在《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就进贤县林业现状及战略地位 ,分析进贤“十五”林业发展措施 ,并提出林业发展的目标。

余欣荣[6](2000)在《鄱阳湖区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开发的理论、模式和实践后,研究了鄱阳湖区11个县(市、区)资源开发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98特大洪水所给予的启迪。在此基础上,应用PRED系统诊断的方法,对鄱阳湖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土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的“人—地—水关系模型”和湖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策略和政策建议,并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和保护的各个领域进行了具体的、基础性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了鄱阳湖区资源环境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开发中的成就与失误,总结了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鄱阳湖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区域开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把鄱阳湖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并将其置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大系统中,应用PRED系统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内在联系、外部关系和系统的特征(主要为开放性、多宜性、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等),提出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实质就是人地水关系。 3 提出了鄱阳湖区人地水关系模型及其数学表达。在该关系模型中,人为核心、地为对象、水为基础。用此模型,分析了湖区开发在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顶峰期的阶段特性。得出湖区人口压力大、素质低是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环境退化、洪灾频繁的根本原因。 4 鄱阳湖区的开发、治理必须以实现体现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因此,鄱阳湖区的开发原则应包括:优势性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市场性原则;湖区的开发策略重点要作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建立“人口—教育—就业—培训—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合理开发湖区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调整湖区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镇建设,保护湖区的生态环境,并充分发挥科技、市场和资金在湖区开发中的作用。 5 在对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历史、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后,提出了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将可持续评价的思想引入土地资源评价中,经过评价因素的选择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用特尔菲方法,进行了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定量评价。将可持续性评价结果与湖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相结合,提出了湖区农地资源和市地可持续利用的方式、结合灾后重建进行土地整理的策略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6 在对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开发治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鄱阳湖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湖区水资源必须考虑二方面:一方面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搞好水利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按照“低水种养、高水蓄洪”的思路,科学开发水产资源,并从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渔政管理的建议。 7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邵阳湖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通过分析该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了“人口一教育一就业一培训一区域可持续发展”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和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具体对策。 吕 以国内外产业结构和布局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郡阳湖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现状、存在问题与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对策。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了“都阳湖区域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定量研究了湖区产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干预刺擞投资以及突出科教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等湖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对湖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开发、繁荣与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9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湖区小城镇体系发展和布局的研究,其中将“作用力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人三个城市的相互影响分析和用于区域内小城镇体系、规划和布局。提出了湖区小城镇体系发展的构想和结合灾后移民建镇建设小城镇的措施。 10分析了邵阳湖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引起生态环境的问题因素,提出了湖区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生态农业和“治湖必须治水、治水必须治山、治山必须治穷”等的系统性、全局性的途径和措施。提出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共同实现三大效益的邵阳湖区域可持续生态经济的模式。 由于本研究范围巨大,内客众多,涉及面广,融合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学科的内容,只能对湖区资源环境中带有根本性的、基础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不可能将邵阳湖区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更无法对湖区资源环境开发、治理、保护中的各个具体问题进行深人的研究。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研究中逐一进行深化。

二、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进贤县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与方法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生态旅游
        2.1.2 战略和发展战略
        2.1.3 旅游发展战略
    2.2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旅游竞争力理论
        2.2.3 旅游规划理论
        2.2.4 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2.3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分析方法
        2.3.1 SWOT分析法
        2.3.2 VRIO模型分析法
第3章 军山湖资源状况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进贤县军山湖基本情况
        3.1.1 军山湖文脉简述
        3.1.2 军山湖建设现状
    3.2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3.2.1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
        3.2.2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
        3.2.3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机遇
        3.2.4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的挑战
    3.3 军山湖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3.3.1 军山湖生态旅游资源VRIO分析
        3.3.2 生态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3.4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3.4.1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4.2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第4章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4.1 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原则
        4.1.1 生态保护原则
        4.1.2 市场导向原则
        4.1.3 共享经济原则
    4.2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分期目标
    4.3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重点
        4.3.1 注入文化主题,突破旅游竞争
        4.3.2 全面整合资源,扩大景区规模
        4.3.3 强化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
        4.3.4 完善配套设施,分期开发建设
    4.4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布局
        4.4.1 总体空间布局
        4.4.2 分区项目布局
第5章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实施举措
    5.1 旅游品牌塑造
        5.1.1 品牌形象定位
        5.1.2 品牌形象营销
    5.2 旅游产品打造
        5.2.1 旅游产品主题差异化
        5.2.2 旅游产品功能差异化
        5.2.3 旅游产品组合差异化
        5.2.4 旅游产品服务差异化
    5.3 旅游市场营销
        5.3.1 旅游市场定位
        5.3.2 市场营销策略
    5.4 旅游路线定制
        5.4.1 景区内游线
        5.4.2 跨区组合游线
    5.5 旅游服务管理
        5.5.1 加强统一协作
        5.5.2 规范游客管理
        5.5.3 推进智慧旅游
    5.6 旅游外延发展
        5.6.1 景区与城乡一体化
        5.6.2 景区与景区一体化
第6章 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
    6.1 提供完善政策保障
        6.1.1 行业管理政策
        6.1.2 招商引资政策
        6.1.3 人才引进政策
    6.2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6.3 依法完善设施建设
    6.4 构建完备人才体系
        6.4.1 创新用人机制
        6.4.2 重视教育培训
        6.4.3 优化人才结构
    6.5 拓展发展资金来源
        6.5.1 正确使用自有资金
        6.5.2 拓宽融资渠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进贤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意义
2 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回顾
    2.1 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发展观
        2.1.2 生态文明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生态学理论
        2.1.5 循环经济理论
    2.2 国内相关研究检视
        2.2.1 关于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因研究
        2.2.2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研究
        2.2.3 关于生态文明指标的研究
        2.2.4 关于环境保护公众参与途径的研究
        2.2.5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2.6 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证研究
3 进贤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分析
    3.1 自然生态系统
        3.1.1 优越的地理环境
        3.1.2 良好的气候条件
        3.1.3 丰富的自然资源
        3.1.4 深厚的文化底蕴
    3.2 经济生态系统
        3.2.1 经济实力逐步提高
        3.2.2 经济特色进一步明显
        3.2.3 农业发展基础坚实
        3.2.4 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可进一步提高
    3.3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评价
        3.3.1 进贤县的土壤侵蚀
        3.3.2 进贤县生态环境敏感性
        3.3.3 进贤县的土地(耕地)承载力
        3.3.4 进贤县水资源承载力
4 进贤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依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规划设计的依据
        4.1.2 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4.1.3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主要目标
        4.2.1 总体目标
        4.2.2 具体目标
    4.3 重点内容
        4.3.1 提升环境质量
        4.3.2 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4.3.3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4.4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5 进贤县生态环境保护的保障措施
    5.1 加大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5.1.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5.1.2 健全环保融资机制
    5.2 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5.3 实施更加科学的环境保护激励和约束机制
    5.4 积极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合作
    5.5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5.5.1 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
        5.5.2 提高执法能力与水平
        5.5.3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致谢

(3)进贤县沿河滨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沿河滨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一) 水利基础设施滞后, 抵御水旱灾害能力较弱。
        1、水利工程老化严重, 病险率高, 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较弱。
        2、排涝设施配套滞后, 抗洪排涝能力不足, 内涝现象十分普遍。
        3、灌区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抗旱形势还比较严峻。
        4、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二) 流域内水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1、生活废水处理率低。
        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高。
        3、农业面污染源没有得到根本控制。
        4、固体废弃物污染还比较严重。
    (三) 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 血吸虫病防治形势还比较严峻。
        1、查螺、灭螺任务艰巨。
        2、查病、治病点多面广。
        3、血防工程建设任务重。
二、沿河环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一)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沿河滨湖流域防洪抗旱治涝减灾水平。
        1、抓好堤防工程建设, 增强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2、加快灌区工程建设, 增强防汛抗旱能力。
    (二) 加大湿地保护力度, 改善沿河滨湖流域生态环境。
        1、结合堤防建设, 做好堤防绿化工作。
        2、结合平垸退洪, 做好移民建镇和退耕还湖工作。
        3、结合小流域治理,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4、坚决制止人为破坏湿地的行为。
    (三) 坚持防治结合的方针, 全面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
        1、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
        2、建立城镇污水综合处理系统。
        3、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4、加大生活垃圾整治力度。
        5、加快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
        6、大力扶持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
    (四) 通力合作、各负其责, 全面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1、相关部门要做好血防工作。
        2、疫区群众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江西省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及其发展理论综述
    2.1 县域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2.2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2.3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理论
    2.4 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第三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进贤县基本概况
    3.2 进贤县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3.3 进贤县经济发展活力分析
    3.4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3.5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内典型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
    4.1 江阴市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4.2 安溪县域经济发展成功经验
    4.3 成功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对进贤县的启示
第五章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5.1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5.2 “十一五”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5.3 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六章 加快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6.1 解放思想落实新发展观
    6.2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6.4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6.5 协调持续的发展经济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林业现状分析
    1.1 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
    1.2 林业现状与战略地位
        1.2.1
        1.2.2 我县目前林业现状与当前国家对林业的重视还很不适应
    1.3 “九五”期间林业发展有利条件
        1.3.1 平原绿化达标:
        1.3.2 长防林工程建设成绩显着。
        1.3.3 林政工作加强, 健全乡级林业技术管理机构。
        1.3.4 在发展林业认识上有了根本的转变。
        1.3.5 充分利用好国债资金, 建设高效林业。
2 林业发展的战略设想
3 “十五”林业发展措施

(6)鄱阳湖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鄱阳湖区研究动态
        1.2.1 鄱阳湖区开发研究的简单回顾
        1.2.2 对以往鄱阳湖区开发研究的思考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1.5.1 创新之处
        1.5.2 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2 鄱阳湖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1 研究区域
    2.2 自然资源概况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鄱阳湖区的开发历史
    2.5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5.1 鄱阳湖区的区位优势与机遇
        2.5.2 东西夹击:21世纪鄱阳湖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5.3 WTO的加入:机遇与挑战同在
3 区域开发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3.1 悲观派理论
        3.1.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3.1.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3.2 临界派理论
        3.2.1 大推动理论
        3.2.2 结构转换临界值
    3.3 点轴派理论
        3.3.1 增长极理论
        3.3.2 生长轴理论
        3.3.3 点轴理论
    3.4 阶段派理论
        3.4.1 胡佛一费雪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3.4.2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3.5 结构派理论
        3.5.1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3.5.2 产业结构软化理论
    3.6 梯度推移理论
    3.7 其他理论
        3.7.1 比较优势理论
        3.7.2 人地协调发展系统理论
        3.7.3 我国区域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实践
4 鄱阳湖区PRED系统的建立与开发战略
    4.1 鄱阳湖区PRED开放系统的建立
        4.1.1 鄱阳湖区PRED开放系统及系统诊断
        4.1.2 鄱阳湖区PRED系统实质:人地水关系
        4.1.3 湖区贫困
        4.1.4 鄱阳湖区开发的市场机制与政府效应
        4.1.5 研究思路和结构
    4.2 湖区“人—地—水”关系模型
    4.3 鄱阳湖区开发战略
        4.3.1 开发目标
        4.3.2 开发原则
        4.3.3 开发策略
        4.3.4 科技、资金在湖区开发中的运用
5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5.1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开发简史
    5.2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5.2.1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地形特点
        5.2.2 鄱阳湖区土壤资源特点
        5.2.3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
    5.3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的评价
        5.3.1 土地资源评价
        5.3.2 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5.3.3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5.3.4 评价后的思考
    5.4 鄱阳湖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5.4.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性的一般原理
        5.4.2 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5.4.3 鄱阳湖区建设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
        5.4.4 鄱阳湖区灾后土地整理
    5.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探讨
        5.5.1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5.5.2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6 水资源开发利用
    6.1 鄱阳湖区水资源开发的历史回顾
        6.1.1 新中国成立前水资源开发的回顾
        6.1.2 新中国成立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6.2 鄱阳湖区开发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6.2.1 开发治理现状
        6.2.2 存在问题
    6.3 鄱阳湖区水资源供需评价
        6.3.1 水资源利用分区
        6.3.2 鄱阳湖区水资源量
        6.3.3 现状水资源供需评价
        6.3.4 远景水平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6.4 鄱阳湖区水资源综合整治
        6.4.1 鄱阳湖区防洪工程建设情况
        6.4.2 鄱阳湖区水利建设的设想
    6.5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6.5.1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状况
        6.5.2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开发思路
        6.5.3 鄱阳湖区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6.6 鄱阳湖渔政管理
7 鄱阳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
    7.1 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其特征
    7.2 有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
        7.2.1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
        7.2.2 西方经济学者的观点
    7.3 鄱阳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及利用状况分析
        7.3.1 湖区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
        7.3.2 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利用现状问题分析
    7.4 鄱阳湖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理论分析
        7.4.1 近期——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非农化转移道路并重
        7.4.2 中长期——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7.5 鄱阳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7.5.1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正面影响
        7.5.2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
    7.6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对策探讨
        7.6.1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7.6.2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7.6.3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7.6.4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8 鄱阳湖区产业发展研究
    8.1 产业结构与布局理论分析
        8.1.1 区域产业结构的一般理论
        8.1.2 产业布局的一般理论
    8.2 鄱阳湖区产业结构与布局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8.2.1 鄱阳湖区产业结构现状、问题与对策
        8.2.2 产业空间布局与战略
        8.2.3 鄱阳湖区产业发展系统动力学分析
        8.2.4 鄱阳湖区产业经济系统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及特点
    8.3 农业开发与布局
        8.3.1 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
        8.3.2 鄱阳湖区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8.3.3 农业发展方向及布局
        8.3.4 加强农业发展的三个着重点
    8.4 工业开发与布局
        8.4.1 鄱阳湖区的工业结构模式
        8.4.2 发挥大、中、小的各自优势,实现湖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8.4.3 湖区产业布局构想:“点状区域和轴带的拓展”的空间布局体系
    8.5 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8.5.1 发展第三产业的制约因素
        8.5.2 鄱阳湖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
        8.5.3 鄱阳湖区第三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8.5.4 鄱阳湖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探析
9 小城镇建设与布局
    9.1 小城镇建设的地位与原则
        9.1.1 小城镇概念与类型
        9.1.2 小城镇建设的必然性
        9.1.3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9.2 鄱阳湖区小城镇建设现状分析
        9.2.1 鄱阳湖区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9.2.2 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9.3 鄱阳湖区城镇体系发展与布局研究
        9.3.1 城镇体系及其特征
        9.3.2 鄱阳湖区小城镇发达指数研究
        9.3.3 小城镇建设布局发展构想
    9.4 灾后移民建镇
        9.4.1. 选址问题
        9.4.2. 规划问题
        9.4.3. 社会融合问题
    9.5 小城镇建设措施
10.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
    10.1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0.1.1 鄱阳湖水环境状况
        10.1.2 鄱阳湖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
        10.1.3 鄱阳湖区域大气环境和酸雨
    10.2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10.2.1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0.2.2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0.3 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途径与措施
        10.3.1 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生态农业
        10.3.2 大力植树造林,合理利用林木资源
        10.3.3 进行山江湖综合治理
        10.3.4 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规划管理
    10.4 鄱阳湖区域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0.4.1 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
        10.4.2 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经济特征
        10.4.3 鄱阳湖区域经济子系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10.4.4 鄱阳湖区域社会子系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10.4.5 鄱阳湖区域生物子系统中的生态经济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附图

四、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进贤县军山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龚璐云. 南昌大学, 2018(12)
  • [2]进贤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D]. 涂利明. 江西农业大学, 2011(04)
  • [3]进贤县沿河滨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初探[J]. 章新根.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0(05)
  • [4]江西省进贤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裴文华. 南昌大学, 2007(06)
  • [5]对进贤县“十五”林业发展的思考[J]. 吴树水,谢保成. 江西林业科技, 2000(06)
  • [6]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 余欣荣. 南京农业大学, 2000(01)

标签:;  ;  ;  ;  ;  

“十一五”期间进贤县林业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