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包覆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线包覆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一、涂丝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艾秋爽[1](2020)在《界面上葫芦脲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界面分子识别是超分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为超分子化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大环主体分子,葫芦脲凭借其突出的选择性识别一系列的客体分子的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将葫芦脲分子集成于界面发展的传感器和器件为超分子体系的功能设计打开了新的方向,使之能更好应用于分子识别、传感、催化、生物医学等领域。超分子化学中的主客体体系在功能化界面的构筑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探究界面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分子体系中的相互作用本质以及分子化学反应机理。本文专注于界面葫芦脲主客体相互作用特别是动态过程研究,探讨了葫芦脲分子在光学、电学方面的性能,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通过在宏观金电极上构筑端基为二茂铁基团的分子膜,进而组装主体分子葫芦脲,用电化学方法研究界面葫芦脲分子和氨基酸等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组装葫芦[7]脲分子,计算了金表面端基为二茂铁的分子和葫芦[7]脲分子的结合常数,为K=(4.19±0.89)×104M-1。组装葫芦[8]脲分子后,研究了Fc C7NS-/C5S-Au-CB[8]体系和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和赖氨基酸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该体系对几种氨基酸分子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响应和区分信号,相关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条件还需继续探索。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固结技术研究了基于葫芦[7]脲分子结的分子电导。尝试了不同p H值下以及不同测试环境下葫芦[7]脲分子以及葫芦[7]脲包结美法仑分子复合体系的电导情况。随着p H值的增加,葫芦[7]脲以及葫芦[7]脲包结美法仑的复合体系的电导值均呈现下降趋势。包结有美法仑的葫芦脲复合体系的电导值比单独的葫芦脲分子的电导值小。水相测试体系下测得的分子电导值稍大于有机相测试测得的分子电导值在金纳米电极表面修饰的葫芦[7]脲分子及葫芦[7]脲包结客体分子的复合体系,通过监测电化学电流,研究纳米电极表面金纳米颗粒和葫芦脲分子以及其复合体系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于单独的葫芦脲分子,包结有带氨基的客体分子的复合体系修饰的电极的电流信号表现出更大的电流幅值以及更长的持续时间。客体分子中氨基基团有助于增加分子和金的相互作用,促进电子传输。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纳米电极表面端基基团分别为苯环、二茂铁和金刚烷胺的链状分子和葫芦[7]脲修饰的金纳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端基为二茂铁基团的分子时表现出和葫芦[7]脲较好的相互作用。在负偏压为-500 m V时,开始出现向下的电流信号。电极的尺寸范围为5.3到12μm2较合适。电流信号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葫芦脲分子和金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金纳米电极上构筑了葫芦[7]脲的自组装单分子层,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了金纳米颗粒-葫芦[7]脲-金纳米电极等离子分子结中分子的动态过程。提出了葫芦[7]脲分子的特征振动频率C=O位于2100-2200 cm-1范围,表征了葫芦[7]脲分子的羰基基团的动态变化,证明了等离子分子结中羰基和金之间化学增强的相互作用。同时监测了氨基二茂铁分子包结于葫芦[7]脲空腔中的动态过程,并且用DFT计算证明了氨基二茂铁特征振动频率环戊二烯(Cp)环的峰位移动的原因。基于葫芦脲分子与金属的结合特性,将葫芦脲引入到金基底上构建“分子结”,发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拉曼信号研究新方法,探讨了金属-葫芦脲分子-金属分子结中较少研究的机理研究。本文旨在设计高灵敏分子识别探针,用于监测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期望在发展传感器方面打开新的思路。

李文龙[2](2020)在《固(W、Cu)液(Zn、Sn、Pb)电极熔盐电解提取Y和Dy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熔盐电解以其特有的优势被认为是乏燃料后处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熔盐中稀土元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锕系元素的回收。为了促进锕系元素的回收,有必要对熔盐中的稀土元素进行提取,以达到净化熔盐的目的。因此,本文以固态(W、Cu)、液态(Zn、Pb、Sn)及双阴极(Cu-Zn)为工作电极,采用一系列的电化学方法如循环伏安(CV)、方波伏安(SWV)、计时电位(CP)、计时电流(CA)、开路计时电位(OCP)和线性极化(LP)等在Li Cl-KCl熔盐中研究稀土元素(Y和Dy)的电极过程及提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稀土元素Y(Ⅲ)和Dy(Ⅲ)在惰性W电极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CV、SWV、CP和CA等电化学实验结果显示,Y(Ⅲ)和Dy(Ⅲ)在W电极上的还原均是由扩散控制的一步三电子转移过程,且是可逆的;Y(Ⅲ)和Dy(Ⅲ)在Li Cl-KCl熔盐中的扩散系数为10-5-10-6 cm2 s-1。LP测得Y(Ⅲ)/Y(0)和Dy(Ⅲ)/Dy(0)电对的交换电流密度分别为7.20-12.50 m A cm-2和5.58-11.59 m A cm-2、反应活化能为35.59 k J mol-1和36.20 k J mol-1。CA实验结果表明Y在W电极上的成核属于瞬时成核,不同电位下的成核数密度是2.148×105-5.038×105 cm-2。(2)研究了Dy(Ⅲ)在液态Zn和S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及提取。CV、SWV和反向计时电位(RCP)实验表明,Dy(Ⅲ)在液态Zn和Sn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生成可溶性的固溶体;测定Dy(Ⅲ)在液态Zn电极上的半波电位,发现半波电位不随扫速变化;利用库仑滴定和计时电位法测得金属Dy在液态Sn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分别为5.84 g/100g Sn和7.88×10-6 cm2 s-1;Dy(Ⅲ)与Zn(II)、Sn(II)共沉积结果显示,在预沉积的Zn、Sn金属上发生反应,分别生成Dy-Zn和Dy-Sn合金化合物;且熔盐中Dy(Ⅲ)浓度较高时,易形成富Dy相的Dy-Zn合金。以液态Zn和Sn为工作电极成功提取熔盐中的Dy(Ⅲ);在不同Dy(Ⅲ)的熔盐中,通过共沉积制备了Dy Zn2和Dy2Zn17。(3)采用电化学法研究了Y(Ⅲ)在Pb和Sn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提取。结果表明,Y(Ⅲ)在液态Pb和Sn电极上的还原属于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测量并比较了Y(Ⅲ)/Y(0)在液态Pb、Sn与W电极上的交换电流密度、电荷转移电阻以及反应活化能,结果证明金属Y更容易在液态电极上沉积。利用电化学法测定金属Y在液态Sn中的溶解度及扩散系数分别为1.64 g/100 g Sn和8.88×10-6 cm2 s-1。利用CV、SWV和CP研究Y(Ⅲ)与Pb(II)、Sn(II)的共沉积行为,Y(Ⅲ)在预沉积的Pb、Sn金属上生成Y-Pb和Y-Sn金属间化合物。在液态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提取,SEM-EDS和XRD的分析结果显示提取产物为YPb3和YSn3。(4)研究了Y(Ⅲ)在固(Cu)液(Zn)电极上的反应机理及提取过程,测定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设计双阴极电解池进行金属Y的提取。CV结果表明Y(Ⅲ)在液态Zn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可溶/可溶体系,且是由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Y(Ⅲ)在固态Cu电极上的还原过程由扩散控制,Cu2Y最容易生成。在液态Zn和固态Cu电极分别提取Y,提取产物是YZn12和YCu2,证明Cu和Zn电极提取Y的可行性。采用CV和OCP研究Y(Ⅲ)在液态Zn和固态Cu电极上的热力学性质,发现Y(Ⅲ)在液态Zn电极上的去极化值比Cu电极上更大,Y-Zn固溶体的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比Y-Cu金属间化合物的更小。LP实验证明Y(Ⅲ)/(Y-Zn)solution的交换电流密度比Cu7Y/Y(Ⅲ)的大,而它的电荷转移电阻和反应活化能更小。利用液态Zn、固态Cu和固液(Cu-Zn)双阴极提取Y,发现液态Zn电极上的提取率比固态Cu电极更快;双阴极液态Zn和固态Cu电极上沉积金属Y的量分别为80.4%和19.6%。结合XRD和SEM-EDS结果,证明Y(Ⅲ)更容易在液态Zn电极上沉积。分析比较Y(Ⅲ)/Y(0)电对在液态Zn、Pb、Sn电极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得到液态电极提取Y的优先选择顺序是Zn、Sn、Pb。

赵丽君[3](2020)在《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神经过程中的信号传递无不具有化学物质的参与,因此实现脑内生理活性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检测对于从分子层次上认识和了解神经生理活动的化学本质有着重要意义。电化学方法的优点是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电化学界面的灵活设计可以实现选择性和稳定性等,因此被广泛用于活体分析领域。本论文以碳材料为基础,通过对材料的合理设计和功能化,实现了鼠脑内神经生理活性物质的电化学检测。我们系统研究了抗坏血酸(AA)在不同碳基电极上(包括碳的同素异构体及其氧化物)的电化学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氧化石墨烯(GO)、石墨炔(GDY)和氧化石墨炔(GDYO)五种材料中,CNTs对AA电化学氧化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最快,而且不同直径和长度的CNTs对AA均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此外,在所有碳材料中,CNTs对AA具有最快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通过接触角,电子态密度(DOS),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的一系列表征,我们发现,AA的电化学氧化与碳材料的无序或缺陷及电子态密度有关,与含氧官能团和碳材料的亲疏水性可能相关。基于此,我们将CNTs修饰在碳纤维电极(CFE)上,实现了鼠脑内电刺激过程中AA的原位电化学检测。我们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ISE)开发了一种电位测定方法,通过使用空心碳纳米球(HCNs)作为钙离子选择性电极(Ca2+-ISE)的转导层和固态接触层,促进了离子敏感膜(ISM)和导电基底之间的离子-电子信号的相互转导。我们发现HCNs的使用减小了Ca2+-ISE的电位漂移,提高了电极信号响应的稳定性。其中,三壳HCNs(3s-HCNs)作为Ca2+-ISE的转导层时电极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将Ca2+选择性膜(Ca2+-ISM)滴涂到3s-HCNs修饰的碳纤维电极(CFE)表面,制备了微型的固态Ca2+-ISE。该电极对Ca2+显示出28.1m V/decade的能斯特响应(浓度范围为10-5 M-0.05 M),并且该电极在检测时不受中枢神经系统中内源性物质的干扰,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因此,使用该电极,能够对大鼠脑内电刺激引起的Ca2+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检测。该研究为开发新型的固态ISE(SS-ISE)提供了新的平台,促进了SS-ISE在活体大鼠脑内金属离子和p H检测中的应用。我们采用GDY一步氧化法制备了GDYO与二氧化锰(MnO2)的复合材料GDYO-MnO2,将其作为钾离子选择性电极(K+-ISE)的转导层,借此调控导电基底和ISM界面离子-电子信号的转导。与无转导层的K+-ISE相比,该电极表现出较低的电位漂移,并且用不同锰含量的GDYO-MnO2构建的K+-ISE的电化学性能存在差异,其中以含锰量9%的GDYO-MnO2作为转导层的K+-ISE性能最优。另外,与含有相同锰含量的GO)与锰氧化物(MnOx)的复合材料GO-MnOx相比,GDYO-MnO2作为固态接触层具有较高的电位稳定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GDYO固有的结构和疏水性可以稳定和抑制ISM和转导层界面处水层的形成。以GDYO-MnO2为固态接触层构建的微型固态K+-ISE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在动物水平上实现鼠脑内K+的可靠传感。并且,基于GDYO-MnO2用作K+-ISE转导层的策略不需要复杂的处理步骤,就可以推广到其他的SS-ISE,因此具有通用性。基于GDYO-MnO2作为固态接触材料可以抑制和稳定水层的发现,我们认为将抑制水层的碳纳米材料和快速离子-电子转移的电容材料整合起来能够改善SS-ISE电位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因此,我们将GDYO-MnO2和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复合形成的GDYO-MnO2-PEDOT(缩写为GDYO(Mn)-PEDOT)作为一种新型的固态接触材料,构建了一个稳定的、可重现的、无线离子传感系统。结果表明,我们设计的微型SS-ISE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该电极在一周内的电位漂移为±1.1 m V。基于SS-ISE的无线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对自由活动的动物脑内Ca2+的长期实时稳定的监测。我们的无线SS-ISE传感系统是在清醒动物身上使用无需反复校准的SS-ISE进行离子无线传感的早期演示,它将极大地促进智能设备的设计和研究,为获得高度可靠的生理结果提供有效的途径。

王季[4](2019)在《固、液态电极熔盐电解提取镧系元素(Pr、Tb、Ho、Tm)的研究》文中认为熔盐电解精炼法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技术之一。研究锕系和镧系元素在不同电极上电沉积机制,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为熔盐电解分离提取锕系和镧系元素提供基础数据是非常必要的。本工作在Li Cl-KCl熔盐体系中,以固态金属(W、Mg和Cu)和液态金属(Zn和Bi)为工作电极,在723-923 K温度范围内,探讨镧系元素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并从电极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分析比较不同电极电化学提取镧系元素的提取速率和提取率。(1)采用电化学方法(方波伏安、循环伏安、线性极化和开路计时电位法)研究Pr(III)在W和Zn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反应机制。Pr(III)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一步三电子转移的准可逆过程,线性极化法测定了Pr(III)/Pr(0)电对在W电极上的动力学性质(交换电流密度和电荷转移电阻),计算电极反应的活化能为21.13 k J mol-1。Pr(III)离子在Zn膜电极上的电还原机制为:Pr(III)+x Zn+3e-→Pr Znx。由于PrxZn化合物的生成导致Pr在Zn膜电极上还原峰电位正移,计算了Pr在Zn膜电极上的去极化值;同时计算了Pr在Pr-Zn合金中的活度和偏摩尔Gibbs自由能及Pr-Zn金属间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35)Gf(Pr Znx)、焓(35)Hf(Pr Znx)和熵(35)Sf(Pr Znx)。采用Zn电极恒电流电解提取Pr,SEM-EDS和XRD表征结果表明:提取产物Pr-Zn合金由Pr Zn11、Pr Zn17/2、Pr Zn58/13、Pr Zn11/3和Pr Zn合金相组成。(2)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Tb(Ⅲ)在Cu和Zn电极上电化学还原机制,Tb(Ⅲ)在Cu电极和Zn电极均可还原生成金属间化合物TbCux和Tb Znx,使Tb(Ⅲ)在Cu和Zn电极的还原峰电位均正移,计算了Tb在不同电极上的去极化值,发现Tb在Zn电极上的最大值为0.71 V,大于在Cu电极上的最大值(0.38 V),可推测Zn电极上更易提取金属Tb。通过测定的Tb-Cu和Tb-Zn金属间化合物的平衡电位,计算了金属Tb在Tb-Cu合金和Tb-Zn合金中热力学数据以及(35)Gf(TbCux)和(35)Gf(Tb Znx),结果发现Tb Zn12和Tb Zn17/2的(35)Gf小于(35)Gf(TbCux),推测Tb Zn12和Tb Zn17/2比TbCux较易生成。采用线性极化法测定Tb(Ⅲ)/TbCu5电对和Tb(Ⅲ)/Tb Zn12电对的交换电流密度,在723~823 K温度范围内,Tb Zn12/Tb(Ⅲ)的交换电流密度均大于TbCu5/Tb(Ⅲ)的交换电流密度,而Tb Zn12/Tb(Ⅲ)电荷转移电阻较小于TbCu5/Tb(Ⅲ),可以推断:在相同温度时,熔盐中Tb(Ⅲ)在Zn电极比Cu电极上的反应速度更快。分别以Cu和Zn为工作电极,相同的条件恒电流电解提取Tb,采用SEM-EDS和XRD分析表征合金产物。并在提取过程中,利用ICP-AES测定熔盐中Tb(Ⅲ)浓度的变化,计算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速率和提取率。提取2 h时,Cu和Zn电极的平均提取速率分别为0.96×10-5 mol cm-3 h-1和1.98×10-5 mol cm-3 h-1,Tb在Zn电极上的提取速率大于Cu电极,这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一致。探索了电极材料Zn和提取产物Tb-Zn合金与熔盐的相互作用,发现极化条件下可抑制金属Zn的溶解,溶解速率可降低一个数量级。(3)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Ho(III)在W、Mg膜和Zn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制。Ho(III)在W电极上的反应是一步三电子转移的准可逆过程,通过开路计时电位得到Ho(III)/Ho(0)的平衡电位和表观电位。Ho(III)在Mg和Zn膜电极均可还原生成金属间化合物Ho Mgx和Ho Znx,使Ho(III)在Mg和Zn电极上的还原峰电位均正移,并计算了Ho在不同电极的去极化值。发现Ho在Mg电极上最大值(0.09 V)比在Zn电极上(0.61V)小,说明Zn电极上更易提取金属Ho。利用开路计时电位法计算了金属Ho在Ho-Mg合金和Ho-Zn合金中热力学数据以及(35)Gf(H o M xg)和(35)Gf(Ho Znx),结果发现(35)Gf(H o Z xn)小于(35)Gf(Ho Mgx),可以推测Ho Znx比Ho Mgx较易生成。分别以Mg和Zn为工作电极,恒电流电解提取Ho,得到了Ho-Mg和Ho-Zn合金。SEM-EDS和XRD的表征结果表明Ho-Mg合金由Ho5Mg24、Ho Mg2及Ho Mg相组成,而Ho-Zn合金由Ho2Zn17和Ho Zn2两相组成。利用ICP-AES分析,计算了不同提取时间的提取速率和提取率。Mg电极提取7.5 h,平均提取速率和提取率分别为0.58×10-5mol cm-3 h-1和67.7%,而Zn电极提取5 h,分别为1.03×10-5 mol cm-3 h-1和79.9%。(4)利用循环伏安和方波伏安法测定了Tm(III)在W、Cu和Bi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制。Tm(III)离子在惰性W电极上是两步电子反应:Tm(III)→Tm(II)→Tm(0)。Tm(III)在Cu和Bi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制均发生改变,存在一步三电子转移反应:Tm(III)+x M+3e-→Tm Mx(M=Cu、Bi)。实验结果表明:电极材料不仅影响电极反应速率,也能够改变电化学反应机制。由于Tm Cux和TmBix的生成导致Tm(III)在Cu电极和Bi电极的还原峰电位正移,计算了Tm在不同电极的去极化值。Tm在Cu电极上最大值(0.68 V)比在Bi电极上(0.79 V)小,说明在液态Bi电极上更易提取金属Tm。分别以Cu和Bi为工作电极,恒电位电解提取了Tm,并利用SEM-EDS和XRD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Cu电极上不同电位电解,分别制备了Tm Cu5、Tm Cu2和Tm Cu金属间化合物;而在Bi电极上,提取产物中含有TmBi相。

何几文[5](2019)在《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解制备Y-Ni-AI合金的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合金因其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轻质合金材料。近年来,中国航天和军工工业迅速发展,对铝合金的综合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Y-Ni-Al合金不仅具有低密度、耐热、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还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强度等机械特性,在航空、军工以及储氢材料等领域受到了高度关注,对中国军工业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对掺法制备Y-Ni-Al合金时存在着Y、Al氧化烧损严重、合金成分不均匀等问题,而熔盐电解是生产铝、镁、稀土等活性金属及其合金的常用方法,可避免Y、Ni、Al三者的化学活性、密度和熔点等差异对合金制备过程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尝试采用熔盐电解的方法制备Y-Ni-Al合金并对合金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通过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开路计时电位法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Y(III)和Al(III)在700℃的Na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探究两种离子在惰性电极和Ni电极上的还原电位和还原机制,分析Y-Al、Al-Ni合金的电化学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恒电位电解制备了Y-Al和Al-Ni合金,对合金的物相结构和微观组成进行了XRD和SEM-EDS分析,并通过电动势法获得了Y-Al、Al-Ni合金的热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在NaCl-KCl-YCl3-AlCl3熔盐体系中以Ni为阴极,电解制备了Y-Ni-Al合金,并利用SEM-EDS对合金的微观组成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00℃的NaCl-KCl熔盐中,Y(III)在W电极上的起始还原电位为-2.1V(vs.Ag/AgCl),在0.10.5V/s的低扫描速率下,其还原过程是一步得到3个电子的受扩散机制控制的准可逆过程,扩散系数约为2.8×10-5cm2·s-1。在NaCl-KCl-1.5mol%YCl3-1.5mol%AlCl3体系中,Y(III)与Al(III)可在钨电极上还原析出并形成两种金属间化合物YAl3和YAl2;在-2.2 V下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Y-Al合金,XRD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合金主要由YAl2、YAl3和YAl相组成。(2)700℃的NaCl-KCl体系中,Al(III)在W电极上还原为金属Al是一步得到3个电子的反应,其起始还原电位为-1.0 V(vs.Ag/AgCl)。Al(III)可在Ni电极上还原析出并与Ni形成三种金属间化合物Al3Ni2、AlNi和AlNi3。通过控制不同电位的恒电位电解制备了不同组分的Al-Ni合金,XRD和SEM-EDS分析结果表明,在-1.2V恒电位电解获得的合金主要由金属间化合物Al3Ni2组成,并含有少量AlNi、AlNi3和Al3Ni;-1.1 V和-1.0 V下电解时,产物主要由AlNi和AlNi3以及少量Al3Ni相组成。(3)700℃的NaCl-KCl体系中加入YCl3,Y(III)可在Ni电极上还原析出并与Ni形成金属间化合物YNi3、Y2Ni7和YNi5。当AlCl3加入到NaCl-KCl-YCl3体系后,Y(III)和Al(III)在Ni电极上形成了Y-Al合金和Al-Ni合金,Y-Ni合金相消失。在700℃的NaCl-KCl-1.5mol%YCl3-1.5mol%AlCl3熔盐体系中,于Ni片电极上选择-2.2 V恒电位电解5 h,SEM-ED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YAl3、Al、Al3Ni2和AlNi组成。通过分步电解的方式,即:在NaCl-KCl体系中先加入YCl3于-2.0 V恒电位电解6 h,再加入AlCl3于-0.9 V恒电位电解5 h,制备了Y-Ni-Al三元合金。所得合金产物由Al3Ni2、AlNi、Y2Ni7、Y2Ni7Al和YNi7Al2相组成。本文研究结果证实,在氯化物熔盐体系中以Ni为自耗阴极,通过电解共沉积Y和Al制备Y-Ni-Al合金是可行的,相关参数为熔盐电解制备Y-Ni-Al合金提供了技术参考。

宋彩侨[6](2019)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血清钾离子》文中指出钾(K)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常量元素,健康人体内血钾浓度的范围:3.5-5.5 mmol/L。钾离子浓度不平衡会导致心肌的收缩能力不正常,心律不齐等症状。因此,及时、准确的测定血钾对于挽救生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钾离子的检测方法有重量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离子色谱法等。其中,与经典液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相比其内参比电位的稳定性将影响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响应的稳定性,全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all-solid-state ion-selective electrode)因其简单便携,成本低廉,而成为一种可能的途径。本论文研究了基于不同离子-电子转导层的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体系,提高了传感响应的稳定性,并将构建的电极应用于检测山羊血清样品中K+。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三部分:(1)基于二维二氧化锰(MnO2)纳米片为固体接触层的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二维MnO2纳米片,并将其作为固体接触层,以缬氨霉素作为离子载体构建了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对K+的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得的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显示出较低的电阻,同时由于MnO2快速充放电的特性提高了电位稳定性。除此之外,电极在水层测试和抗干扰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5-1.0×10-2 mol/L,检出限为6.3×10-66 mol/L。(2)基于氧化石墨烯复合MnO2纳米片转导的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为了进一步提高固体接触层的导电性,我们将氧化石墨烯和MnO2纳米片通过超声复合,并用X射线衍射仪证明了GO/MnO2复合物的成功合成,采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获得rGO/MnO2。将复合物rGO/MnO2作为固体接触层构建了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5-1.0×10-2 mol/L,检出限为7.9×10-66 mol/L。(3)基于MoS2/Fe3O4复合物转导的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为了进一步提高固体接触层的电容性,我们采用一步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MoS2/Fe3O4复合物,并对复合物MoS2/Fe3O4进行了SEM和TEM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了MoS2/Fe3O4的成功合成。将MoS2/Fe3O4作为固体接触层构建的钾离子选择性电极在水层测试和抗干扰性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0×10-5-1.0×10-2 mol/L,校正曲线为E(mV)=53.88C(mol/L)+727.58(R2=0.984),检出限为6.3×10-66 mol/L。通过计时电位法分别计算以上三种材料作为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固体接触层的电容值,得到电容值分别为28.6μF,50μF和77μF。

王昭文[7](2019)在《SWV和NPV电化学方法检测熔体中La3+离子浓度的研究》文中认为熔盐电化学技术在熔盐电解精炼和核能熔盐堆的后处理分离中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乏燃料熔盐电解后处理锕系元素的分离与提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在乏燃料高温熔盐中,其金属离子浓度的即时检测分析对锕系元素的分离非常重要。当前,无论是乏燃料中的元素分析,还是熔盐电解中离子的扩散行为和浓度分析,均需定期取样,再采用离线化验的方法对其中的放射性元素及其离子浓度进行分析和判断,但该方法的制样、测样、检测周期等均不利于熔盐中离子浓度的即时分析和过程控制,因而发展高温熔盐中的在线检测手段极为迫切。熔盐电化学技术将有望实现乏燃料后处理中离子浓度的在线检测与远程控制。基于此,本文采用电化学检测技术,以La3+模拟替代放射性元素,对高温熔盐中的La3+离子浓度检测进行了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采用循环伏安(CV)、方波伏安(SWV)、计时电位(CP)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773K温度下LiCl-KCl-LaCl3体系中,以钨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时,La3+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在三种电化学方法中,La3+的还原电位均在-2.10V左右,在钨电极上为一步转移三电子的过程,即La(Ⅲ)→La(0),并且该过程受扩散控制。经计算,La3+在该实验条件下的扩散系数为3.768×10-6 cm2/s。运用SWV法检测了773K温度下,不同LaCl3含量时LiCl-KCl-LaCl3熔盐体系中的La3+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方波振幅增大,SWV曲线的峰值电流随之增大;当5.03wt%LaCl3和6.26wt%LaCl3浓度时,由SWV检测出的La3+离子浓度值(2.714×10-4mol/cm3、3.402×10-4 mol/cm3)与ICP检测结果(2.675×10-4 mol/cm3、3.258×10-4 mol/cm3)较为接近。而在8.08wt%LaCl3较高浓度下,检测到的La3+浓度值为5.671×10-5 mol/cm3,与ICP检测结果5.046×10-4 mol/cm3相差较大。经误差分析,将相应扩散系数值进行方程数值模拟修正后,所得离子浓度值为4.993×10-4 mol/cm3,该值与ICP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较高浓度时SWV法所得结果需要对扩散系数值进行方程模拟修正。对不同LaCl3含量下的熔盐体系进行常规脉冲伏安(NPV)检测,获得不同脉冲时间下La3+在钨电极上的常规脉冲伏安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扫描脉冲时间的增加,金属La3+在钨电极上的沉积电流平台逐渐缩短,法拉第电流平台随之趋向平缓。通过电化学常规伏安法计算方程对常规脉冲伏安曲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熔盐中1.95wt%8.08wt%LaCl3含量区间内,由NPV法检测到的离子浓度值范围为1.124×10-4 mol/cm35.282×10-44 mol/cm3,与ICP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该法获得的熔盐中离子浓度值与ICP检测结果较为接近,且在一定浓度范围,NPV法浓度检测较为准确。

吴荣荣[8](2019)在《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工农业的发展,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域中的离子检测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全固态离子传感器法是实现各水域中原位长期离子检测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深海复杂环境中的离子检测,全固态离子传感器法更显出其独特的优势。海底热液系统是海洋的巨大宝藏,蕴藏着人类生活所需的许多资源。但由于热液喷口附近化学环境恶劣,目前能用于热液离子探测的化学方法较少。因此,研发一种既能用于不同水域离子原位检测,又能用于海底恶劣环境下热液探测的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对于水域污染评估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本文利用电化学方法,以铅膜为中间层,PbSiO3为敏感膜,制备了全固态Ag/Pb/PbSiO3硅酸根离子传感器。该传感器响应机理来源于敏感膜表面与待测溶液之间可逆的离子交换反应和金属与膜之间的可逆电子交换反应。利用电子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表征分析发现,传感器表面覆盖一层直径约为0.2-0.5 μm的颗粒薄膜,传感器对硅酸根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10-5M,线性拟合斜率为-33.35~-3 1.77 mV/decade,响应时间为5 s左右,电阻抗约为65Ω,重复好,对NO3-、SO42-、CH3COO-、CO32-和PO43-等多种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此之外,Ag/Pb/PbSiO3硅酸根离子传感器体积小(直径约0.4 mm,长约2-3 cm),操作简单,易于集成,能够在野外环境下实现自容/在线式原位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本文介绍了全固态pH、Eh、H2S和Ag/AgCl参比传感器的组装及标定方法。中国大洋341和4911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过程中,将该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结合商业传感器(温度、甲烷、浊度、CTD传感器)搭载在摄像拖体上,在海水深超过2000 m的水下进行连续原位探测。在已知龙热液羽状流区,pH、Eh和H2S传感器分别显示出18、49和98 mV的电位异常,表明该多参数化学传感器在热液羽状流区会出现电位异常;在西南印度洋未知区域,该传感器显示了轻微的异常,暗示该处可能存在热液羽状流。在应用过程中,所有化学传感器电位异常处都与商业传感器对应。应用结果表明,多参数化学传感器能够快速响应热液羽状流引起的海水化学环境异常,是深海热液探测的有效工具。

张坤[9](2019)在《聚苯胺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电致变色材料是通过电压调节实现自身可调控的光学和颜色变化的一类材料。它不仅可以用在智能窗上,也可以用于低能显示器、电子纸、传感器、卫星和遮阳板等领域。此外,电致变色材料还可以用于汽车防炫目的后视镜上,避免强光入射刺激眼睛带来的安全隐患。本课题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是基于电致变色领域研究较为广泛的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MoO3、WO3和V2O5),它们通过与导电聚合物复合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增强电致变色性能。通过构筑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发挥复合材料中两种组分的相互协同作用,来改善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通过对复合材料形貌和尺寸的调控,增大复合材料电极的比表面积,缩短离子传输距离,提高复合材料的响应时间、改善循环测试稳定性和光学性能的目的。聚苯胺电致变色时具有多种颜色的变化、快速响应时间和高的光学对比度等优点。本课题采用聚苯胺与MoO3、WO3和V2O5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得到过渡金属氧化物/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电致变色时具有颜色变化丰富、电化学循环稳定性良好、响应时间快、导电性好和光谱调节范围广等优点。采用水热-电沉积工艺合成三维网络结构的MoO3@PANI纳米片复合材料。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和冷冻干燥工艺相结合,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形成三维网状MoO3纳米片,再利用电化学沉积工艺将聚苯胺包覆在MoO3纳米片表面得到三维网络结构的MoO3@PANI纳米片复合材料。电沉积实验的最佳条件是:在0.01mol/L苯胺和0.1 mol/L硫酸水溶液中,沉积电压为-0.21.2 V之间,扫速为50 mV s-1,循环沉积4圈。纳米片包覆聚苯胺后不仅提高了电极和电解液界面的导电率,也提高了离子电荷迁移能力,从而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和电极反应动力。复合薄膜的纳米片结构有利于离子和电子的径向传导,而且在三维网络结构的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空隙,这些空隙能够有效增加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接触面积。复合薄膜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可达500次,此时透过率变化值为30%,变为初始透过率的75%,平均每圈衰减0.05%。复合材料拥有快速的响应时间,着色时间为1.0 s,褪色时间可达0.9 s。MoO3@PANI纳米片还原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为5.66×10-1010 cm2 s-1,氧化态的锂离子扩散系数8.65×10-1111 cm2 s-1。MoO3@PANI纳米片的离子扩散系数比MoO3纳米片增加数倍。MoO3@PANI纳米片颜色变化丰富,可从蓝色、灰色、黄色、绿色到紫色。采用水热-电沉积工艺合成方法制备了类似海胆状的WO3@PANI核壳纳米带结构。该复合材料经过1000次的循环测试后,仍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透过率变化为初始状态的87%,平均每圈透过率仅衰减0.013%。WO3@PANI核壳纳米带的褪色时间为1.5 s,着色时间为1.9 s。WO3@PANI核壳纳米带还原态的离子扩散系数为2.98×10-99 cm2 s-1,氧化态的离子扩散系数3.20×10-1010 cm2 s-1。WO3@PANI核壳纳米带的离子扩散系数比复合之前增加数倍。电致变色时透过率光谱调节范围较大,颜色变化可从蓝色、灰色、黄色、绿色到紫色。室温条件下,采用V2O5重结晶的方法制备V2O5纳米带。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与聚苯胺复合制备三维网络状的V2O5@PANI核壳纳米线。复合实验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 h,此时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响应时间最短,透过率变化值最大。这种制备方法具有更容易操作和设备投资更少的优点。该复合薄膜经过1000次测试后,透过率变化值变为初始状态的64%,平均每圈衰减0.03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V2O5@PANI核壳纳米线的褪色时间为1.5 s,着色时间为2.3 s。V2O5@PANI核壳纳米线还原态的离子扩散系数为8.65×10-1111 cm2 s-1,氧化态的离子扩散系数1.10×10-1010 cm2 s-1。复合之后的离子扩散系数比复合前增加数倍。V2O5@PANI核壳纳米线复合材料的颜色变化所占色系丰富,可以从黑色、浅黄、黄色、红色到绿色。这是由于V2O5在过渡金属氧化物中是唯一既能够在高价氧化态着色,又能够在低价还原态着色的双着色电致变材料,所以它与聚苯胺进行复合得到的电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更为丰富。

柳玉辉[10](2018)在《Sm基功能化合物的熔盐电解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将稀土材料的功能性与应用需求紧密结合,开发多种新型稀土材料,是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和晶体无缺陷的熔盐电解法来制备Sm基化合物并实现其在磁、催化和光等领域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为目标。首先,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通过不同的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Sm(Ⅲ)与Ni(Ⅱ)、Co(Ⅱ)、Cu(Ⅱ)、O(Ⅱ)和S(Ⅱ)等离子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然后采用共电沉积法和阴极合金化法制备Sm基合金。使用X-射线衍射(X-ray dra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制备的Sm基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并且着重研究了其磁、催化和光学性能。为了制备Sm基化合物,从Sm(Ⅲ)离子在熔盐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出发,研究并探讨Sm(Ⅲ)离子在熔盐体系的扩散系数、平衡电位温度关系式和热力学参数。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开路计时电位法研究了Sm(Ⅲ)在LiCl-KCl-SmCl3-NiCl2、LiCl-KCl-SmCl3-CuCl2、LiCl-KCl-SmCl3-CoCl2和LiCl-KCl-SmCl3-KSCN熔盐体系的氧化还原机理及合金形成机理。测试结果表明,Sm(Ⅲ)与Ni(Ⅱ)、Cu(Ⅱ)、Co(Ⅱ)、O(Ⅱ)和S(Ⅱ)离子在熔盐体系中有发生共沉积反应形成Sm基化合物的可能性。为了合成单一相的Sm基化合物,对熔盐电解质的温度、组成和电流效率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LiCl-KCl-SmCl3-NiCl2为熔盐电解质,研究电解工艺参数对Sm-Ni化合物的形貌和成相规律的影响,探讨了Sm-Ni化合物的晶体成核、生长、晶体结构和磁性能。以LiCl-KCl-SmCl3-CuCl2为熔盐电解质,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Sm-Cu树枝状晶体,探索其生长机制,研究其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以LiCl-KCl-SmCl3-CoCl2为熔盐电解质,成功获得了Sm-Co化合物,研究了其形貌与磁化强度、磁各向异性和温度的关系。以LiCl-KCl-SmCl3-KSCN为熔盐电解质,构建出一步制备稀土硫氧化物发光基质方法,同时将激活剂Eu3+和Tb3+掺杂到稀土硫氧化物Sm2O2S产物中,用荧光光谱对Sm2O2S:Eu3+/Tb3+转换发光及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研究。

二、涂丝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涂丝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界面上葫芦脲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功能化界面研究
    1.2 功能化界面的构筑方法
    1.3 界面超分子化学
        1.3.1 葫芦脲的分子结构特点
        1.3.2 葫芦脲主客体化学
        1.3.3 葫芦脲介导的界面的构筑研究
    1.4 界面葫芦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1.4.1 葫芦脲分子的拉曼光谱研究
        1.4.2 葫芦脲分子的单分子电导研究
        1.4.3 葫芦脲分子电化学研究
    1.5 基于纳米电极体系的电化学研究
        1.5.1 纳米电极表面纳米颗粒的电化学研究
        1.5.2 基于纳米电极研究超分子体系相互作用构想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宏观金表面链状小分子和葫芦脲的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2.2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
        2.2.3 电化学测试
        2.2.4 STM测试
        2.2.5 红外测试
        2.2.6 接触角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金表面自组装分子膜的构筑示意图
        2.3.2 金表面自组装分子膜红外和接触角表征
        2.3.3 金基底链状分子和葫芦[7]脲的相互作用探究
        2.3.4 金基底链状分子和葫芦[8]脲的相互作用探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葫芦[7]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分子电导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3.2.2 STM探针的制备
        3.2.3 葫芦脲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制备
        3.2.4 接触角测试
        3.2.5 STM测试
        3.2.6 紫外吸收光谱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葫芦[7]脲的电导研究
        3.3.2 葫芦[7]脲包结美法仑复合体系的电导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纳米电极表面葫芦脲自组装单层膜和金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仪器设备
        4.2.2 金纳米电极的制备
        4.2.3 金纳米电极表面葫芦脲自组装分子膜的制备
        4.2.4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4.2.5 电化学电流(i-t)测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实验装置示意图
        4.3.2 金纳米电极的CV和SEM表征
        4.3.3 葫芦[7]脲包结氨基二茂铁前后的电流信号
        4.3.4 葫芦[7]脲包结金刚烷胺的复合体系电流信号
        4.3.5 葫芦[7]脲包结二茂铁的复合体系的电流信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纳米电极表面链状小分子和葫芦[7]脲修饰的金纳米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5.2.2 链状分子的制备及分子溶液的配制
        5.2.3 葫芦[7]脲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5.2.4 接触角测试
        5.2.5 循环伏安测试
        5.2.6 电化学电流(i-t)测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葫芦[7]脲修饰的金纳米颗粒的TEM表征
        5.3.2 金基底修饰链状分子前后的接触角和CV表征
        5.3.3 金电极修饰分子后的电流信号
        5.3.4 偏压对电流信号的影响
        5.3.5 电极尺寸对电流信号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葫芦脲主客体相互作用拉曼光谱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6.2.2 循环伏安测试
        6.2.3 拉曼测试
        6.2.4 红外测试
        6.2.5 电镜样品制备
        6.2.6 DFT计算
        6.2.7 FDTD模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葫芦[7]脲核磁表征
        6.3.2 纳米电极的SEM及CV表征
        6.3.3 葫芦[7]脲固态拉曼和红外表征
        6.3.4 葫芦[7]脲振动峰位标定
        6.3.5 葫芦[7]脲包结二茂铁和氨基二茂铁的拉曼光谱DFT计算结果
        6.3.6 葫芦[7]脲的SERS光谱
        6.3.7 葫芦[7]脲包结氨基二茂铁的SERS光谱
        6.3.8 葫芦[7]脲包结氨基二茂铁的复合体系的动态过程
        6.3.9 拉曼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固(W、Cu)液(Zn、Sn、Pb)电极熔盐电解提取Y和Dy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方法
        1.2.1 液态金属还原萃取法
        1.2.2 氟化物挥发法
        1.2.3 熔盐电解法
    1.3 LiCl-KCl熔盐电解提取裂变产物-稀土的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惰性电极上的热力学
        1.3.3 活性电极上的热力学
        1.3.4 惰性电极上的动力学
        1.3.5 活性电极上的动力学
        1.3.6 稀土元素的提取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和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过程
        2.2.1 共晶盐的制备
        2.2.2 电极的制备
        2.2.3 氯化稀土的制备
        2.2.4 电化学方法
        2.2.5 合金的制备与表征
        2.2.6 实验过程流程图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态(Zn、Sn)电极上Dy(Ⅲ)的提取及合金的制备
    3.1 引言
    3.2 Dy(Ⅲ)在液态Z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及提取
        3.2.1 Dy(Ⅲ)在W电极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3.2.2 Dy(Ⅲ)在液态Zn电极上的反应机制
        3.2.3 液态Zn电极上Dy的电化学提取
    3.3 Dy(Ⅲ)和Zn(II)共沉积制备Dy-Zn合金
        3.3.1 Dy(Ⅲ)和Zn(II)的共沉积机制
        3.3.2 Dy-Zn合金的制备
    3.4 Dy(Ⅲ)在液态S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及提取
        3.4.1 Dy(Ⅲ)在液态Sn电极上的电化学机制
        3.4.2 金属Dy在液态Sn中的溶解度及扩散系数
        3.4.3 Dy(Ⅲ)和Sn(II)的共沉积机制
        3.4.4 液态Sn电极上电化学提取Dy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Y(Ⅲ)在W电极上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4.1 引言
    4.2 Y(Ⅲ)在W电极上的动力学性质
        4.2.1 形核机制
        4.2.2 交换电流密度
        4.2.3 标准速率常数
        4.2.4 扩散系数
    4.3 YCl_3的热力学性质
        4.3.1 表观电极电位
        4.3.2 形成吉布斯自由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态(Pb、Sn)电极上Y(Ⅲ)的电化学提取
    5.1 引言
    5.2 Pb电极上Y(Ⅲ)的电极反应及提取
        5.2.1 Y(Ⅲ)在液态Pb电极上的电化学机制
        5.2.2 Y(Ⅲ)和Pb(II)的共沉积机制
        5.2.3 Pb电极上电化学提取Y
    5.3 Y(Ⅲ)在液态S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及提取
        5.3.1 Y(Ⅲ)在液态Sn电极上的电化学机制
        5.3.2 金属Y在液态Sn中的溶解度及扩散系数
        5.3.3 Y(Ⅲ)和Sn(II)共沉积机制
        5.3.4 Y(Ⅲ)在液态Sn电极上的电化学提取及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固液电极及双阴极电化学提取Y
    6.1 引言
    6.2 Y(Ⅲ)在Cu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及提取
        6.2.1 Y(Ⅲ)在固态Cu电极上的电化学机制
        6.2.2 Y在固态Cu电极上的提取
    6.3 Y(Ⅲ)在Zn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及提取
        6.3.1 Y(Ⅲ)在液态Zn电极上的电化学机制
        6.3.2 Y(Ⅲ)和Zn(II)共沉积机制
        6.3.3 Y在液态Zn电极上的提取
        6.3.4 液态Zn与熔盐的相互作用
    6.4 Y(Ⅲ)在固液双阴极上的提取
        6.4.1 固(Cu)液(Zn)电极上热力学比较
        6.4.2 固(Cu)液(Zn)电极上动力学比较
        6.4.3 Y在固液电极及双阴极上的提取
    6.5 液态Zn、Pb、Sn电极过程动力学和热力学比较
        6.5.1 动力学比较
        6.5.2 热力学比较
        6.5.3 电极与熔盐相互作用比较
    6.6 本章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及在活体分析中的应用
        1.2.1 ISE的原理
        1.2.2 液体接触式ISE在脑神经化学中的应用
        1.2.3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发展及在活体分析中的应用
    1.3 碳材料的发展及电化学性能
        1.3.1 零维碳材料的发展及电化学性能
        1.3.2 一维碳材料的发展及电化学性能
        1.3.3 二维碳材料的发展及电化学性能
        1.3.4 三维碳材料的发展及电化学性能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材料的合成
        2.2.1 CNTs的纯化
        2.2.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2.2.3 石墨炔和氧化石墨炔的合成
        2.2.4 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合成
        2.2.5 空心碳球的合成
    2.3 电极的制备
        2.3.1 碳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
        2.3.2 基于HCNs的Ca~(2+)-ISE的制备
        2.3.3 基于GDYO-MnO_2的K~+-ISE的制备
        2.3.4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制备
    2.4 材料的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3 接触角的测试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4.5 拉曼光谱测试
        2.4.6 电子态密度的测试
        2.4.7 红外光谱测试
        2.4.8 激光共聚焦成像
    2.5 电化学测试
        2.5.1 碳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测试
        2.5.2 ISE的电化学测试
    2.6 动物实验
        2.6.1 鼠脑内AA的检测
        2.6.2 麻醉动物电刺激时Ca~(2+)的测定
        2.6.3 麻醉动物电刺激时K~+的测定
        2.6.4 麻醉动物KCl刺激时Ca~(2+)的测定
        2.6.5 清醒动物脑内Ca~(2+)的检测
        2.6.6 DJ-1 KO小鼠脑匀浆液中Ca~(2+)的测定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碳材料对抗坏血酸电化学氧化的研究
    3.1 引言
    3.2 AA在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
        3.2.1 CNTs的表征
        3.2.2 AA在CNT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3 碳材料的表征
        3.3.1 形貌表征
        3.3.2 XPS表征
        3.3.3 接触角
        3.3.4 拉曼光谱
        3.3.5 电子态密度
    3.4 AA在不同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4.1 AA在不同碳材料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
        3.4.2 碳电极上AA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的计算
    3.5 MWNTs修饰微电极的性能和应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心碳纳米球的固态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活体原位电化学分析
    4.1 引言
    4.2 HCNs的形貌表征
    4.3 基于HCNs的Ca~(2+)-ISE的性能
        4.3.1 基于HCNs的Ca~(2+)-ISE的电位响应
        4.3.2 基于HCNs的Ca~(2+)-ISE的中期稳定性
        4.3.3 基于HCNs的Ca~(2+)-ISE的计时电位曲线
        4.3.4 基于HCNs的Ca~(2+)-ISE的水层稳定性
    4.4 基于HCNs的微型Ca~(2+)-ISE的电化学性能和应用研究
        4.4.1 基于HCNs的微型Ca~(2+)-ISE的形貌表征
        4.4.2 基于HCNs的微型Ca~(2+)-ISE的电化学性能
        4.4.3 基于HCNs的微型Ca~(2+)-ISE的脑内Ca~(2+)监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氧化石墨炔-二氧化锰固态钾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及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GDYO-MnO_2的K~+-ISE的性能及应用
        5.2.1 GDYO-MnO_2的合成和表征
        5.2.2 基于GDYO-MnO_2的K~+-ISE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5.2.3 基于GDYO-MnO_2的微型K~+-ISE的性能和应用
    5.3 基于GO-MnO_x的K~+-ISE的电化学性能
        5.3.1 GO-MnO_x的合成和表征
        5.3.2 基于GO-MnO_x的K~+-ISE的循环伏安曲线
        5.3.3 基于GO-MnO_x的K~+-ISE的计时电位曲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GDYO(Mn)-PEDOT的钙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脑内离子分析
    6.1 引言
    6.2 GDYO(Mn)-PEDOT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6.3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6.3.1 GDYO(Mn)-PEDOT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曲线
        6.3.2 GDYO(Mn)和PEDOT复合比例的研究
        6.3.3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电位响应
        6.3.4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稳定性
        6.3.5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阻抗
        6.3.6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电位重现性
    6.4 基于GDYO(Mn)-PEDOT的Ca~(2+)-ISE的抗蛋白吸附性能
        6.4.1 蛋白吸附的表征
        6.4.2 蛋白吸附对Ca~(2+)响应的影响
    6.5 基于GDYO(Mn)-PEDOT微型Ca2+-ISE的应用
        6.5.1 基于GDYO(Mn)-PEDOT的微型Ca~(2+)-ISE的电化学性能
        6.5.2 大鼠脑匀浆液中Ca~(2+)的检测
        6.5.3 大鼠脑内Ca~(2+)的实时监测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固、液态电极熔盐电解提取镧系元素(Pr、Tb、Ho、Tm)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乏燃料干法后处理技术
        1.2.1 熔盐/金属还原萃取法
        1.2.2 沉淀分离
        1.2.3 熔盐电解精炼
    1.3 熔盐电解
        1.3.1 熔盐电解质
        1.3.2 电极材料
        1.3.3 电极材料与熔盐的相互作用
        1.3.4 电极过程动力学
    1.4 熔盐电解提取镧系元素的研究现状
        1.4.1 惰性电极
        1.4.2 活性电极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和设备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
        2.2.1 电解池
        2.2.2 电解质
        2.2.3 三电极体系
        2.2.4 分析表征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固(W)、液(Zn)电极熔盐电解提取Pr
    3.1 引言
    3.2 W电极上Pr(Ⅲ)离子的电极过程的动力学
        3.2.1 扩散系数的测定
        3.2.2 交换电流密度的计算
    3.3 Zn电极上Pr(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3.3.1 Zn膜电极上Pr(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3.3.2 Pr-Zn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计算
        3.3.3 熔盐电解提取Pr及产物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Cu)、液(Zn)电极熔盐电解提取Tb
    4.1 引言
    4.2 W电极上Tb(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4.2.1 W电极上Tb(Ⅲ)离子的还原行为
        4.2.2 扩散系数的测定
        4.2.3 TbCl_3的热力学性质
    4.3 固态Cu电极熔盐电解提取Tb
        4.3.1 Cu电极上Tb(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4.3.2 Tb-Cu合金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4.3.3 Cu电极上Tb(Ⅲ)离子反应过程动力学
        4.3.4 Cu电极提取产物的表征
    4.4 液态Zn电极熔盐电解提取Tb
        4.4.1 Zn膜电极上Tb(Ⅲ)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4.4.2 Tb-Zn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4.4.3 Zn电极上Tb(Ⅲ)离子反应过程动力学
        4.4.4 Zn电极提取产物的表征
    4.5 电极金属及提取产物(RE-M)与熔盐的相互作用
        4.5.1 金属Zn在熔盐中的溶解
        4.5.2 提取产物在熔盐中的溶解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Mg)、液(Zn)电极熔盐电解提取Ho
    5.1 引言
    5.2 W电极上Ho(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5.2.1 W电极上Ho(III)离子的还原行为
        5.2.2 扩散系数的计算
        5.2.3 HoCl_3的热力学性质
    5.3 Mg电极上电解提取金属Ho
        5.3.1 Mg膜电极上Ho(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5.3.2 Ho-Mg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5.3.3 Mg膜电极上电化学提取Ho及产物的表征
    5.4 Zn电极熔盐电解提取Ho
        5.4.1 Zn膜电极上Ho(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5.4.2 Ho-Zn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
        5.4.3 Zn电极电化学提取Ho及产物表征
        5.4.4 提取产物在熔盐中的溶解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固(Cu)、液(Bi)电极熔盐电解提取变价Tm
    6.1 引言
    6.2 W电极上Tm(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6.2.1 电化学还原机制
        6.2.2 扩散系数的计算
    6.3 Cu电极电化学提取Tm
        6.3.1 铜电极上Tm(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6.3.2 Cu电极上选择性提取Tm及其提取物的表征
        6.3.3 Cu电极及提取产物与熔盐的相互作用
    6.4 Bi电极电化学提取Tm
        6.4.1 Bi膜电极上Tm(III)离子的电化学还原
        6.4.2 液态Bi电极电化学提取Tm及其产物的表征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解制备Y-Ni-AI合金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稀土与铁族元素对铝合金的作用
        1.2.1 铝合金中稀土元素的作用
        1.2.2 铝合金中铁族元素的作用
    1.3 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1.3.1 对掺法
        1.3.2 熔盐电解法
    1.4 熔盐电解法制备铝合金
        1.4.1 稀土-铝合金的电解制备
        1.4.2 铁族元素-铝合金的电解制备
    1.5 课题背景、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课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条件
        2.1.1 电解质
        2.1.2 三电极体系
        2.1.3 实验装置
    2.2 实验过程
        2.2.1 电化学测试与电解
        2.2.2 合金产物的处理
        2.2.3 合金产物的表征
    2.3 实验所用试剂和仪器
第三章 熔盐电解制备Y-Al合金的研究
    3.1 Y(Ⅲ)在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1.1 循环伏安测试
    3.2 Y-Al合金阴极析出机理
        3.2.1 循环伏安测试
        3.2.2 开路计时电位测试
    3.3 熔盐电解制备Y-Al合金
        3.3.1 恒电位电解制备Y-Al合金
        3.3.2 Y-Al合金产物的处理
    3.4 合金产物的表征
        3.4.1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熔盐电解制备Al-Ni合金的研究
    4.1 Al(Ⅲ)在W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1.1 循环伏安测试
        4.1.2 方波伏安测试
    4.2 Al(Ⅲ)在Ni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4.2.1 循环伏安测试
        4.2.2 方波伏安测试
        4.2.3 开路计时电位测试
    4.3 恒电位电解制备Al-Ni合金
        4.3.1 恒电位电解
        4.3.2 XRD分析
        4.3.3 SEM-EDS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熔盐电解制备Y-Ni-Al合金的研究
    5.1 Y(Ⅲ)在Ni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5.1.1 循环伏安测试
        5.1.2 开路计时电位测试
    5.2 Y(Ⅲ)和Al(Ⅲ)在Ni电极上的沉积机理
        5.2.1 循环伏安测试
        5.2.2 方波伏安测试
        5.2.3 开路计时电位测试
    5.3 Y-Ni-Al合金的电解制备
        5.3.1 电解条件的确定
        5.3.2 合金产物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血清钾离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离子选择性电极
        1.2.1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简介及历史发展
        1.2.2 传统离子选择性电极
        1.2.3 能斯特响应机理
        1.2.4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常见性能参数
    1.3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
        1.3.1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简介
        1.3.2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机理
        1.3.3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固体接触层材料
        1.3.4 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主要性能参数
    1.4 最新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基于二维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血钾浓度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检测机理
        2.3.2 MnO_2 纳米片的表征
        2.3.3 钾离子响应
        2.3.4 电化学阻抗测试
        2.3.5 水层测试和抗干扰性测试
        2.3.6 计时电位分析
        2.3.7 选择性系数测定
        2.3.8 血清K~+浓度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二氧化锰纳米片复合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超声复合MnO_2纳米片与氧化石墨烯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条件优化
        3.3.2 钾离子的响应
        3.3.3 电化学阻抗测试
        3.3.4 水层测试和抗干扰性测试
        3.3.5 计时电位分析
        3.3.6 选择性系数的测定
        3.3.7 血清K~+浓度检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MoS_2/Fe_3O_4 复合物的全固态钾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血钾浓度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MoS_2 纳米花和复合物MoS_2/Fe_3O_4 的制备以及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oS_2/Fe_3O_4 复合物的表征
        4.3.2 钾离子的响应
        4.3.3 电化学阻抗测试
        4.3.4 水层测试和抗干扰性测试
        4.3.5 计时电位分析
        4.3.6 重现性和稳定性
        4.3.7 选择性系数的测定
        4.3.8 血清K~+浓度检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SWV和NPV电化学方法检测熔体中La3+离子浓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乏燃料处理概况
        1.2.1 乏燃料概述
        1.2.2 乏燃料后处理技术与研究现状
        1.2.3 乏燃料后处理中的电化学技术
    1.3 高温熔体中离子浓度的检测
        1.3.1 传统方法检测
        1.3.2 电化学方法检测
    1.4 熔盐电化学方法的测试技术及研究现状
        1.4.1 国内电化学方法检测研究现状
        1.4.2 国外电化学方法检测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试剂与耗材
        2.1.2 仪器设备
    2.2 电解质与电极
        2.2.1 熔盐体系及温度的确定
        2.2.2 电极的选择
    2.3 测试装置与工作站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2.4.1 循环伏安法(CV)
        2.4.2 计时电位法(CP)
        2.4.3 方波伏安法(SWV)
        2.4.4 常规脉冲伏安法(NPV)
    2.5 实验设计及技术路线
    2.6 样品检测与验证
        2.6.1 等离子体质谱(ICP)分析仪
        2.6.2 检测值的验证
第三章 La~(3+)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还原过程
    3.1 LiCl-KCl熔盐体系
        3.1.1 LiCl-KCl熔盐体系下CV曲线
        3.1.2 LiCl-KCl熔盐体系下LSV曲线
    3.2 La~(3+)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3.2.1 循环伏安法扫描
        3.2.2 方波伏安法扫描
        3.2.3 计时电位法扫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WV法检测高温熔盐体系中La(Ⅲ)离子浓度
    4.1 LiCl-KCl-LaCl_3体系
    4.2 La(Ⅲ)在LiCl-KCl-LaCl_3熔盐中的电位
        4.2.1 CV法扫描
        4.2.2 SWV法扫描
    4.3 SWV法检测La(Ⅲ)离子浓度
        4.3.1 不同深度下的SWV扫描
        4.3.2 不同频率下的SWV扫描
        4.3.3 检测后的数据处理与准确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PV法检测高温熔盐体系中La(Ⅲ)离子浓度
    5.1 LiCl-KCl-LaCl_3体系中的NPV曲线
    5.2 NPV法检测La(Ⅲ)离子浓度
        5.2.1 不同深度下的NPV扫描
        5.2.2 不同脉冲时间时的NPV扫描
        5.2.3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与准确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写清单
1 绪论
    1.1 离子检测
        1.1.1 离子检测的意义
        1.1.2 离子检测方法
    1.2 海底热液探测中的离子检测
        1.2.1 海底热液系统
        1.2.2 热液流体物理化学特征
        1.2.3 热液流体中离子检测方法
        1.2.4 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及其分类
    1.3 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在热液探测中的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1.6 论文创新点
2 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研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2 溶液配制
        2.1.3 全固态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制备
    2.2 全固态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响应机理
    2.3 传感器的表征
        2.3.1 传感器膜层的SEM和EDS能谱分析
        2.3.2 传感器的电阻抗分析
    2.4 性能测试
        2.4.1 传感器响应时间、响应稳定性与重现性
        2.4.2 响应的线性范围
        2.4.3 硅酸根传感器的pH响应
        2.4.4 寿命
        2.4.5 选择性
    2.5 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2.6 本章小结
3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3.2.1 Ag/AgCl参比电极的制备
        3.2.2 pH电极的制备
        3.2.3 Eh电极的制备
        3.2.4 H_2S电极的制备
    3.3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组装
    3.4 传感器标定
        3.4.1 pH传感器的标定
        3.4.2 H_2S传感器的标定
    3.5 小结
4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
    4.1 西南印度洋区域背景
    4.2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4.3 应用结果与讨论
        4.3.1 341应用结果与讨论
        4.3.2 4911应用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聚苯胺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电致变色材料简介
        1.2.1 电致变色材料的发展史
        1.2.2 电致变色材料的分类
    1.3 电致变色机理
        1.3.1 聚苯胺电致变色机理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电致变色机理
    1.4 电致变色材料的制备方法
        1.4.1 水热/溶剂热法
        1.4.2 电化学沉积法
        1.4.3 磁控溅射法
        1.4.4 化学合成法
        1.4.5 化学气相沉积法
    1.5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
        1.5.1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致变色研究进展
        1.5.2 有机物电致变色研究进展
        1.5.3 无机/有机复合电致变色材料研究进展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1.3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2.2.1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2.2.2 热失重分析
        2.2.3 X射线衍射分析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2.6 透射电镜分析
    2.3 电致变色材料的性能参数
        2.3.1 光学调制幅度
        2.3.2 颜色对比度
        2.3.3 变色响应时间
        2.3.4 循环寿命
    2.4 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2.4.1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2 光谱测试
第3章 MoO_3@PANI纳米片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制备
        3.2.1 聚苯胺电化学沉积工艺的研究
        3.2.2 MoO_3纳米片的制备
        3.2.3 MoO_3@PANI纳米片的制备
    3.3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表征
        3.3.1 MoO_3@PAN纳米片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3.3.2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3.4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
        3.4.1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光学性能及分析
        3.4.2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离子扩散系数
        3.4.3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分析
        3.4.4 MoO_3@PANI纳米片电极材料循环后的电致变色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WO_3@PANI纳米带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制备
        4.2.1 WO_3纳米带的制备
        4.2.2 WO_3@PANI纳米带的制备
    4.3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表征
        4.3.1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4.3.2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4.4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
        4.4.1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光学性能及分析
        4.4.2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离子扩散系数
        4.4.3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分析
        4.4.4 WO_3@PANI纳米带电极材料循环后的电致变色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V_2O_5@PANI纳米线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制备
        5.2.1 化学合成法制备聚苯胺
        5.2.2 V_2O_5 纳米带的制备
        5.2.3 V_2O_5@PANI纳米线的制备
    5.3 化学氧化聚合机理的研究
    5.4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表征
        5.4.1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形貌表征及分析
        5.4.2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及分析
    5.5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电致变色性能
        5.5.1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光学性能及分析
        5.5.2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的离子扩散系数
        5.5.3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分析
        5.5.4 V_2O_5@PANI纳米线电极材料循环后的电致变色性能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Sm基功能化合物的熔盐电解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自评表
第1章 绪论
    1.1 熔盐电解
        1.1.1 熔盐
        1.1.2 熔盐电极过程
        1.1.3 熔盐电解电压
        1.1.4 熔盐电解的电流效率
        1.1.5 熔盐电解法
        1.1.6 Sm(Ⅲ)离子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1.2 钐金属间化合物及硫氧化合物简介
        1.2.1 钐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
        1.2.2 稀土钐硫氧化合物的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准备及实验过程
        2.2.1 三电极体系
        2.2.2 熔盐体系
        2.2.3 电解池
        2.2.4 预电解和电解
        2.2.5 产品后处理及分析
    2.3 表征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
        2.3.2 X射线粉末衍射仪
        2.3.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比表面孔径分析仪
        2.3.5 振动样品分析仪
        2.3.6 超导量子干涉仪磁强计
        2.3.7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m(Ⅲ)离子和Ni(Ⅱ)/Ni沉积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Sm(Ⅲ)离子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3.2.1 循环伏安法
        3.2.2 Sm(Ⅲ)离子的扩散系数
        3.2.3 Sm(Ⅲ)离子的平衡电位
        3.2.4 Sm(Ⅲ)离子的热力学数据
    3.3 Sm(Ⅲ)和Ni(Ⅱ)离子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及制备
        3.3.1 循环伏安法
        3.3.2 方波伏安法
        3.3.3 开路计时电位法
        3.3.4 共沉积法制备Sm-Ni金属间化合物
        3.3.5 Sm-Ni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表征
    3.4 Sm(Ⅲ)离子在固态Ni电极上沉积机理研究及制备
        3.4.1 循环伏安法
        3.4.2 方波伏安法
        3.4.3 开路电位法
        3.4.4 固态Ni电极沉积制备Sm-Ni金属间化合金
        3.4.5 SmNi_5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m(Ⅲ)和Cu(Ⅱ)/Cu离子共沉积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Sm(Ⅲ)和Cu(Ⅱ)离子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
        4.2.1 循环伏安法
        4.2.2 计时电位法
        4.2.3 方波伏安法
        4.2.4 开路计时电位法
    4.3 Sm(Ⅲ)离子在固态Cu电极上沉积机理研究
        4.3.1 循环伏安法
        4.3.2 方波伏安法
        4.3.3 开路计时电位法
    4.4 共沉积和沉积法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4.4.1 Sm(Ⅲ)和Cu(Ⅱ)离子共沉积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4.4.2 Sm-Cu金属间化合物表征
        4.4.3 Sm(Ⅲ)离子在Cu电极沉积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m(Ⅲ)和Co(Ⅱ)离子共沉积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Co(Ⅱ)离子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5.2.1 循环伏安法
        5.2.2 方波伏安法
        5.2.3 开路计时电位法
    5.3 Co(Ⅱ)离子在Mo电极上电结晶过程
        5.3.1 计时电流法判断成核过程
        5.3.2 沉积物形貌
    5.4 Sm(Ⅲ)和Co(Ⅱ)离子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
        5.4.1 循环伏安法
        5.4.2 方波伏安法
        5.4.3 开路计时电位法
    5.5 Sm(Ⅲ)和Co(Ⅱ)离子共电沉积法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5.5.1 共沉积法制备Sm-Co金属间化合物
        5.5.2 Sm-Co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的表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熔盐电解法制备Sm_2O_2S:Eu~(3+)/Tb~(3+)荧光剂
    6.1 引言
    6.2 Sm(Ⅲ)和S(Ⅱ)离子共沉积电化学行为
        6.2.1 循环伏安法
        6.2.2 方波伏安法
        6.2.3 开路计时电位法
    6.3 Sm_2O_2S:Eu~(3+)/Tb~(3+)荧光粉的制备
        6.3.1 Sm_2O_2S发光基质的制备
        6.3.2 Sm_2O_2S:Eu~(3+)发光基质的制备
        6.3.3 Sm_2O_2S:Tb~(3+)发光基质的制备
    6.4 Sm_2O_2S:Eu~(3+)/Tb~(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6.4.1 Sm_2O_2S:Eu~(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6.4.2 Sm_2O_2S:Tb~(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涂丝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界面上葫芦脲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D]. 艾秋爽.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2]固(W、Cu)液(Zn、Sn、Pb)电极熔盐电解提取Y和Dy的研究[D]. 李文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3]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在电化学传感中的应用研究[D]. 赵丽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
  • [4]固、液态电极熔盐电解提取镧系元素(Pr、Tb、Ho、Tm)的研究[D]. 王季.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
  • [5]氯化物熔盐体系电解制备Y-Ni-AI合金的机理研究[D]. 何几文.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6]固态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血清钾离子[D]. 宋彩侨.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SWV和NPV电化学方法检测熔体中La3+离子浓度的研究[D]. 王昭文.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8]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D]. 吴荣荣. 浙江大学, 2019(07)
  • [9]聚苯胺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D]. 张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10]Sm基功能化合物的熔盐电解制备及性能研究[D]. 柳玉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线包覆Ag-Ag_2S电极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