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戈薇[1](2021)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例》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高校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利用课堂教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全课程育人目标。所以,探索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在实践层面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效培养有着显着的指导意义。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高校课程思政相关理论概述。首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课程思政的含义和特征。其次对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主要包括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道德教育理论和隐性教育理论。第二部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的设计。详细而言,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设计工作开展的内在核心。第三部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现状,根据专业教师访谈,分析高职专业基础课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一是完善高职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建设,二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三是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保障体系。
杨武胜[2](2020)在《贵州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在管理视角下的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德育管理已进入改革教育新阶段,民办高职教育中的德育管理未能跟上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快速轨道上来,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管理,提高地方人才就业竞争力,在公共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当前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具有艰巨任务。本文以贵州6所民办高职院校的德育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象,从学生来源特点、教师的思政教育教学能力管理水平、民办高职举办者(董事长)的重视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德育管理调查分析,在管理过程中提供有力的管理机制体系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拟本文从以下几点来分析归纳,一是对贵州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理论和综合素质的管理形式进行调查研究。从部分对国内外高职院校德育管理模式及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德育管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二是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据采集分析相结合,以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进行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学生现状及管理,选取了高职院校涵盖、文、理、工、医类型专业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德育管理内容和实践进行探讨。三是通过德育管理效果进行访谈,在人文关怀,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查原因分析,并对德育管理和学生管理进行梳理,对当前贵州民办高职院校德育管理提供有效途径。四是对德育管理调查对策研究,以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调查研究方案和德育管理调查过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学生、辅导员、公共基础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为访谈对象。对各学校的德育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符合贵州民办高职院校德育管理的研究方法。最后对整过学生德育管理调查研究归纳总结,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管理具有一些借鉴和指导意义。
凌晓青[3](2020)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山西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在“立德树人”旗帜的指引下,教师应承担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当前,全国高校正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教师作为育人的中坚力量,其育德素质对社会、学校、学生及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因此,注重高职院校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探究提高高职教师育德素质途径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依据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功能以及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主要要素的教师育德素质。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高职教师基本情况、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高职教师育德素质情况、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情况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对山西省16所高职院校500多名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教育较好,内容丰富,但形式较为单一;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一般;人文关怀有待提升。山西省高职教师育德素质总体情况良好,但不同专业背景、教师身份、年龄的教师之间育德素质有较大差异;经相关分析,教师个体差异、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度、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情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应从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高职学校多举措实施教师育德素质培育,高职教师多渠道自我提升育德素质,依据教师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开展育德素质培育提出一些建议。
蒋奕狄[4](2019)在《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规范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外的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人们的生活中,与我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国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多元化文化对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特别是一些消极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造成了不良影响,出现了一些道德不规范的行为。大学校园作为学生接收道德行为教育的一个主要场所,其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女性作为大学校园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和社会中主要群体,其在社会上所呈现出来的道德行为能够展现出自身的道德素养。从目前来说女生在校的道德状况整体都是比较好的,只是在微观之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女生本身就是兼具“学生”和“女性”两个特殊的群体,其最终的道德教育效果影响到高职院校女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道德发展趋势,因此对高职院校女生的道德行为现状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文在进行研究时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对当前高职女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的有效性,专门选取一所普通高职院校为例对其在校女生、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在道德行为方面高低不一,女生在信念道德行为方面对祖国具有非常坚定的信念,但是在自身理想和规划方面却信心不足,甚至还存在没有人生规划的女生;社会道德行为方面缺乏做人最为基本的诚信等道德;在网络道德行为方面无法很好的利用网络这一工具,在虚拟的世界中做出一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在恋爱道德行为中不能够很好的规划未来,恋爱动机单纯但是却没有长久性的规划。之所以存在这些道德行为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四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自身道德水平低、家庭道德教育缺失、学校无性别德育教育和缺乏社会实践平台的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在校女生存在道德行为不规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进行研究时从提升高职院校女生道德培育、重视家庭教育、专门开设女生道德教育课程、鼓励开展女生实践就业平台四方面提出道德行为规范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当前高职院校能够重视对女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更好的矫正在校女生的道德行为,提升其道德水平。
张静[5](2019)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术人才的平台,高职学生德育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为社会服务的质量,而且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价值体系呈现多元化、高职学生生源结构多样复杂、素质参差不齐等主客观原因,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内容、德育教学、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多样性和时代的发展性。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共三所高校部分教师、学生、用人单位领导等进行了专项调查,认真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现状、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挖掘育人要素,丰富德育载体,将德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教育,重点论述了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本论文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主线,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本章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高职院校、德育、德育工作进行概念界定与解读,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进行综述,介绍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思路,以及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一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德育工作。本章结合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阐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特色,以及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内容、目标、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为深入论文研究做好理论上的铺垫。第二章: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通过专项调查,找出并认真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总结问题的成因,为论文后续德育工作实施策略的研究提供思路。第三章: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本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加强德育组织领导、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社会家庭功能、完善德育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提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策。第四章: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德育工作案例分析。本章共选取了两个典型案例,对两个德育工作案例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成效进行分析。最后,对论文进行总结与反思,归纳论文的研究成果,客观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未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方向。
朱凯[6](2019)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目标、组织机制、实施途径及其评价体系己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面临着严峻的德育环境,德育的现状令人担忧,急需在创新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在校企合作这一模式下如何改进和完善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是新形势下中职教育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校企合作下开展中职德育工作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并以笔者所在单位(广西城市建设学校)的校企德育合作实践为样本,对本校的师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发现当前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校企对德育合作的重视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校企德育合作的组织不健全,师资力量单薄;校企德育合作的内容传统,方法陈旧;校企德育合作的评价方式单一。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的缺位,也有学校自身的缺陷,同时也存在企业方面的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依据相关的德育理论以及在工作单位的实践,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以“职业体验”为载体的开展中职德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首先,明确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三大理念,即“职教理念、专业理念和校本理念”;其次,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组织(政府、校企管理层和德育师资队伍)及其运作机制(统筹管理、目标管理、保障、反馈、考评和激励机制);再次,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德育载体,革新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实施途径;最后,从学校、企业和校企综合三个方面完善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能更好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校企德育合作。通过以上这些实施策略,以期形成一个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新工作体系,切实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的构建是个复杂的工程,尤其要研究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中职德育工作。本文对目前中职学校基于校企合作而开展德育工作的理念、组织机制、实施途径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了创新,为整合校企德育资源,革新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了可操作、可推广的策略和实践案例,对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切实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
陈江宾[7](2019)在《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创新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需要,它遵循了人才发展规律,适应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对提升中高职阶段的学生职业素养起到关键性作用。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影响到中高职院校素质人才培养的质量。虽说我国在建设职业教育体系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仍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德育课程目标衔接不清晰、德育课程内容缺失和重复现象并存、课程实施动力不足以及德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匮乏等问题仍突出,严重制约了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发展,也不利于高质素的创新型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策略。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提出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理论依据,明确德育课程衔接的基本原则。从与国际接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及个人角度提出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第二,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现状分析。通过对中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校教师访谈并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查阅文献等分析当前中高职德育课程的现状,从中发现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质量的提升。第三,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文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及学生角度分析,探寻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根源。第四,解决问题策略研究。论文从分段式德育课程目标、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多方位的课程实施方案以及建立多元化的德育课程评价等方面,探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需求的中高职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办法。希望通过本研究不但能拓宽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的宽度,也让德育课程衔接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效果更有实效性,切实提升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韩萍[8](2018)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文中认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难题,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寻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真正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关乎整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影响,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克服空洞无效的灌输式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是提升教育实效的基本路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念、要求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现实诉求,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疏离进行了深入反思,借鉴国外德育生活化的有益经验;在对前期研究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环境四大要素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行了实践设计,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导论主要是讨论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的重大意义,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的梳理与评价,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介绍说明。第一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诠释。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规定、目标规定和本质规定,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并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体性、潜隐性、辐射性和亲和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包含的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社会性与人本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依据。本章主要从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政策依据、学科依据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毛泽东以实践为内核的思想教育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西方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的思想及教育理论;现实依据包含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诉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诉求、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诉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诉求;政策依据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政策、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学科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此,本章从这一学科的历史进程、发展的基本经验和现实要求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调研、问卷等方式,揭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方法上、载体上、环境上出现的生活化的转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指明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即内容上理论化与生活的具体化相脱节,方法的固化与个体的差异性相背离,载体上的单一性与生活的多样性相错位,环境的封闭性与生活的开放性相矛盾。并指明其成因在于社会的消极价值观不断蔓延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空间、传统教育模式的工具理性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需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一步弱化。第四章主要研究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启示。本章介绍了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的概况及其相关概念,并以德国高职院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新加坡理工学院生活实践以及日本匠人精神培育为例,介绍了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经验。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在于: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注重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搭建立体教育网络、重视隐性教育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五章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和环境四个层面切入,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多元融合模式,实现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包括“寻根”、“固本”、“铸魂”在内的生活化实现设计;构建多向融汇模式,实现载体与生活化的契合,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进行生活化载体的实践设计;构建多措融通模式,实现方法与生活化的契合,进行“多措融通”的模式重组、生活化方法的实践设计;构建和合融生模式,实现环境与生活化的契合,打造职业化教育环境,进行生活化环境的实践设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造就学生高尚职业道德的题中之义,是今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模式。
丁绘惠[9](2018)在《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的基础和可靠保障,高职德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高职德育课程改革,不可否认地作为主要研究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笔者从高职德育课程为人才教育提供保障、高职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是客观历史要求,以及高职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三个方面剖析了高职德育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背景。对高职院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问卷走访实际调研,客观理性地分析高职德育教育中心一些显现与潜在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不断深化德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课质量,为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探讨思路和参考模式。本文以河北省几所高职院校为参照,对高职德育课程现状以及相关因素展开调研分析,秉承事物发展和相互联系的理念,合理运用文献资料,对高职德育课程的内部结构、施教主客体、德育课程施教环境以及施教氛围,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摸清了解高职德育课程主要缺陷和有关问题,提高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理性认知。对于高职德育教育课程所暴露的问题和缺陷,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结合高职院校具体施教实际,科学论证高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最终形成对高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依据可操作性原则,充分利用德育教育课程资源,丰富和完善高职德育课程内容;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施教体系和施教实效评价体系等角度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到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杜杨[10](2018)在《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开展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A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逐步深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加快了步伐,然而高职院校的德育并未能跟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节奏。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这也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对艺术类高职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存在缺陷、不足,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低下、教育形式刻板、学生思想波动更为明显、德育周期长等。为更好地促进艺术类高职生辅导员德育的开展,加强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以A学院的辅导员为例,研究从七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涉及到的概念进行界定,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方案进行了设计。第二章本文以建设“艺术类高职关心型辅导员”为总体目标,对辅导员的德育职责及内容维度进行分析。第三章根据辅导员应该关心的学生思想维度、学生个性维度、学生情感维度、学生学业维度等四个维度对艺术类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A学院随机抽取学生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根据德育的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A学院德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关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第四章对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根据辅导员关心思想维度、辅导员关心内容维度、辅导员关心方式维度、辅导员关心针对性维度等对辅导员进行深入访谈调查。第五章和第六章结合艺术类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对辅导员德育提出有效的改进对策。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艺术类高职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同时也需要艺术类高职辅导员进一步加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做好艺术类高职生的德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新德育方法、内容,在德育中更加完美地体现艺术类专业的艺术特色。最后,第七章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反思。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需要 |
2.国家政策的鼓励号召 |
3.专业课发挥“以德育人”功能的必然要求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课程思政理念 |
2.高职课堂教学设计 |
3.教学实施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的研究现状 |
3.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二、课程思政理论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
1.课程思政的含义 |
2.课程思政的特征 |
(二)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道德教育理论 |
3.隐性教育理论 |
三、课程思理政理念下高职课堂教学的设计 |
(一)高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
1.知识目标设计 |
2.能力目标设计 |
3.素养目标设计 |
(二)高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
1.专业基础课理论内容设计 |
2.专业基础课实践内容设计 |
(三)高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
1.课前教学过程设计 |
2.课中教学过程设计 |
3.课后教学过程设计 |
(四)高职课堂教学方法设计 |
1.小组教学法设计 |
2.案例教学法设计 |
3.情境教学法设计 |
(五)高职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
1.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设计 |
2.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四、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建设访谈调查分析 |
1.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总体情况 |
2.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二)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
1.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 |
2.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问题 |
3.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问题 |
4.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问题 |
(三)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产生问题的原因 |
1.专业基础课教师课程育人意识不足 |
2.专业基础课教材中育人内容缺失 |
3.课程思政教学环境不理想 |
五、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对策 |
(一)完善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的相关教学建设 |
1.明确“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理念 |
2.结合学生、时代和专业需求编写教材 |
3.凝练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元素和方法 |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 |
1.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
2.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
3.提升专业基础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
(三)优化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课程思政”保障体系 |
1.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 |
2.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 |
3.优化“课程思政”教学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问卷调查 【教师篇】 |
附录 2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问卷调查 【学生篇】 |
附录 3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2)贵州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德育管理研究现状 |
二、国内德育管理现状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德育管理要素 |
二、德育管理特征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国内德育管理 |
二、国外德育管理 |
第三章 实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德育管理总体情况及访谈设计 |
一、贵州职业院校的发展情况 |
二、贵州民办职业院校管理特征 |
三、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数据分析 |
二、访谈调研过程设计 |
第三节 德育管理调查方法 |
一、管理调查对象 |
二、实践调查的设计 |
三、实践调查程序 |
第四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有效样本学生情况分析 |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分析 |
三、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第五节 学生德育管理统计分析 |
一、关于学院管理制度与文化建设德育管理统计分析 |
二、关于学院党团建设发展和管理统计分析 |
三、关于学生主体地位统计分析 |
四、教师与学生在德育管理中的成效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结论 |
一、德育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
二、教师队伍管理不规范 |
三、德育管理及师生关系有待加强 |
第二节 对策 |
一、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高德育管理价值观念 |
二、加强管理机制建设,探索学校德育管理与实践渠道 |
三、加强德育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课程思政视域下山西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综述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 |
2 高校课程思政与教师育德素质相关理论概述 |
2.1 高校课程思政基本涵义概述 |
2.1.1 课程思政内涵 |
2.1.2 课程思政的功能及价值目标 |
2.2 育德及育德素质概念 |
2.2.1 育德涵义 |
2.2.2 教师育德素质及其要素 |
2.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质的构成 |
2.3.1 教师自身的“德”是教师育德素质的首要内容 |
2.3.2 育德意识是教师育德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
2.3.3 育德能力是教师育德素质的必备条件 |
2.4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理论溯源 |
2.4.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指导 |
2.4.2 中国传统德育理论借鉴 |
2.4.3 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支撑 |
2.4.4 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指引 |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及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3.1 调查概况 |
3.1.1 调查对象、目标和内容 |
3.1.2 调查问卷设计和统计 |
3.2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现状 |
3.2.1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总体情况良好 |
3.2.2 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良好 |
3.2.3 高职教师育德意识处于中等水平 |
3.2.4 高职教师育德能力一般 |
3.3 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及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情况 |
3.3.1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一般 |
3.3.2 师德师风教育较好 |
3.3.3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单一 |
3.3.4 高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待提升 |
4 课程视域下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4.1 高职教师个体差异性是内在因素 |
4.1.1 人文社科类教师的育德素质相对较高 |
4.1.2 思政课教师的育德素质相对较高 |
4.1.3 工作年限30年以上教师的育德意识相对较好 |
4.1.4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与个人工作重心呈正相关 |
4.2 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知晓度是关键因素 |
4.2.1 高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与课程思政知晓度呈正相关 |
4.2.2 高职教师育德意识与课程思政知晓度呈正相关 |
4.2.3 高职教师育德能力与课程思政知晓度呈正相关 |
4.3 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因素 |
4.3.1 师德师风教育有助于提升育德素质 |
4.3.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育德素质 |
4.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间接因素 |
4.4.1 高职院校工作重心影响育德素质 |
4.4.2 高职院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影响育德素质 |
4.4.3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影响教师育德素质 |
4.4.4 社会环境影响利弊兼具 |
5 优化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对策 |
5.1 构建有利于教师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
5.1.1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5.1.2 创新教师待遇激励机制 |
5.1.3 加大树立宣传优秀教师典范的力度 |
5.1.4 为教师提供各种提升育德素质的路径 |
5.2 高职院校发挥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的主导作用 |
5.2.1 注重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的顶层设计 |
5.2.2 加强高职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
5.2.3 培育高职教师育德的责任感 |
5.2.4 建立高职教师育德能力提升协同机制 |
5.2.5 重视促进教师育德素质提升的人文关怀 |
5.3 高职教师育德素质自我提升路径 |
5.3.1 增强育德自信 |
5.3.2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
5.3.3 自觉提高育德能力 |
5.4 依据教师个体差异开展育德素质的培养 |
5.4.1 加强艺术体育类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 |
5.4.2 加强专业课和通识课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 |
5.4.3 加强青年教师育德素质的培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 |
2.1 高职院校女生 |
2.2 道德行为 |
2.3 道德规范 |
2.4 行为矫正 |
3 女生道德行为规范现状 |
3.1 调查设计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 访谈结果分析 |
4 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及成因分析 |
4.1 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失范的具体表现 |
4.2 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产生的成因 |
5 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规范矫正策略 |
5.1 提升女生自身道德修养 |
5.2 调准家庭教育 |
5.3 专门针对女生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
5.4 提升女生地位,让女生有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德育 |
(三)德育工作 |
三、选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调查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视角和思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视角和思路 |
六、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二)主体性德育理论 |
(三)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第一章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德育工作 |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
(一)人才培养目标 |
(二)人才培养规格 |
(三)人才培养特色 |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内容 |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目标 |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调查方案 |
(一)调查方式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
(一)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力度不够,发挥的作用不强 |
(二)德育管理的合力育人程度不深,发挥的作用不够 |
(三)德育课程未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 |
(四)德育工作的理念重管理轻教育,工作效果不明显 |
(五)德育活动引起学生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不满意 |
(六)德育评价未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促进作用 |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领导组织协调不够,认识不足缺乏联动 |
(二)生源结构多样复杂,学业较差问题较多 |
(三)德育教师组成复杂,经验不足方法陈旧 |
(四)社会家庭环境影响,中西文化思想冲击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
一、加强德育组织领导,拓宽途径全员育人 |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联动 |
(二)拓宽德育途径,加强德育渗透 |
(三)创新德育方式,提高德育实效 |
二、依据高职学生特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
(一)强化德育教育,实施德育管理 |
(二)强化以人为本,实现自我教育 |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一)加强选拔培养,完善激励保障 |
(二)明确职责定位,加强师德建设 |
(三)改进管理方法,提高育人成效 |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实效 |
四、发挥社会家庭功能,营造健康德育环境 |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 |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 |
五、完善德育考评机制,促进德育健康发展 |
(一)遵循评价原则,拓展评价形式 |
(二)拓宽评价主体,创新评价方法 |
第四章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
一、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生“成人教育”德育方案的有效实施 |
(一)高职学生“成人教育”德育方案的内容诠释 |
(二)高职学生“成人教育”德育方案的实施办法 |
(三)高职学生“成人教育”德育方案的实施效果 |
二、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三联两导”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有效开展 |
(一)“三联两导”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内容诠释 |
(二)“三联两导”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实施办法 |
(三)“三联两导”学生德育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依据和背景 |
2.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访谈研究法 |
3.个案研究法 |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及其可行性分析 |
(一)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概念界定 |
1.校企合作 |
2.中职学校 |
3.德育工作 |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
1.德育社会化理论 |
2.主体性道德教育论 |
3.活动道德教育论 |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
1.基于校企合作开展德育是中职学校的必然选择 |
2.校企联合德育是可以实践的中职德育工作模式 |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 |
(一)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开展校企德育合作概况 |
1.广西城市建设学校简介 |
2.广西城市建设学校开展校企德育合作的成效 |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
1.校企对德育合作的重视不够 |
2.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组织不健全,师资力量单薄 |
3.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内容传统,方法陈旧 |
4.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单一 |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政府对校企德育合作的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
2.学校自身缺陷对校企德育合作的影响 |
3.企业对校企德育合作的参与不积极 |
四、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实施策略探究 |
(一)明确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理念 |
1.“职教理念” |
2.“专业理念” |
3.“校本理念” |
(二)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组织机制 |
1.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组织 |
2.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机制 |
(三)革新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 |
1.在学校里的德育实施途径 |
2.在企业中的德育实施途径 |
(四)完善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的评价方式与指标体系 |
1.深化学校的评价 |
2.加强企业的评价 |
3.完善校企综合评价 |
4.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
一、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是加快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接轨的迫切要求 |
二、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是国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 |
三、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是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的必要手段 |
四、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是加快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 |
五、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是提升学生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有效办法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 |
二、课程 |
三、德育课程 |
四、课程衔接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二、终身教育理念 |
三、认知发展理论 |
四、结构主义教学论 |
第四节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要素分析 |
一、课程要素 |
二、主体要素 |
三、职业能力要素 |
第三章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调查说明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调查的概况 |
第二节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
一、中高职德育课程目标衔接不清晰 |
二、中高职德育课程内容衔接不合理 |
三、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实施效果不佳 |
四、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三节 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从国家层面分析:有效衔接的课程标准未制定 |
二、从社会层面分析:社会资源匹配程度不高 |
三、从学校层面分析:中高职管理体系脱节 |
四、从教师层面分析:师资力量不匹配 |
五、从学生层面分析:生源的差异性 |
第四章 中高职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策略 |
第一节 中高职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原则 |
一、政策导向原则 |
二、能力本位原则 |
三、职业导向原则 |
四、系统化的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高职德育课程目标有效衔接 |
一、德育课程目标定位 |
二、分段式德育课程目标的构想 |
第三节 优化中高职德育课程内容 |
一、重新调整中高职德育课程内容结构 |
二、模块化德育课程内容 |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
第四节 构建中高职德育课程有效衔接的全员育人模式 |
一、政府加大对中高职衔接的统筹管理 |
二、社会提供良好的中高职衔接教育环境 |
三、企业积极促进中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
四、中高职学校加强交流合作 |
五、德育教师队伍的培育 |
第五节 完善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的评价体系 |
一、建立中高职德育评价标准 |
二、建立多元化的德育课程衔接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德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中职德育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 企业负责人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8)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述 |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规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规定 |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定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规定 |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特点 |
(一)本质上具有主体性特点 |
(二)方法上具有潜隐性特点 |
(三)场域上具有辐射性特点 |
(四)属性上具有亲和性特点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
(一)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二)社会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三)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四)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 |
(二)毛泽东以实践为内核的思想教育理论 |
(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 |
(四)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 |
(五)国外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的思想及教育理论 |
二、现实依据 |
(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诉求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诉求 |
(三)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诉求 |
(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诉求 |
三、政策依据 |
(一)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政策 |
四、学科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三章 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转变趋势 |
(一)内容上从偏向政治内容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转变 |
(二)方法上从重视直接、显性方法向兼顾间接、隐性方法转变 |
(三)载体上从重视传统渠道向新媒体、活动性渠道转变 |
(四)环境上从重视硬环境建设向兼顾软环境打造转变 |
二、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 |
(一)内容上理论化与生活具体化相脱节 |
(二)方法上的固化与个体差异性相背离 |
(三)载体单一性与生活的多样性相错位 |
(四)环境封闭性与生活的开放性相矛盾 |
三、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原因 |
(一)社会消极价值观不断蔓延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空间 |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工具理性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需求 |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一步弱化 |
第四章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启示 |
一、国外高职院校德育概况 |
(一)国外高职教育概况 |
(二)国外关于德育的相关概念 |
(三)国外高职院校德育情况 |
二、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解析——以德国、新加坡、日本为例 |
(一)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精神”培养 |
(二)新加坡理工学院的生活德育实践 |
(三)日本匠人精神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广泛培育 |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 |
(二)注重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搭建立体教育网络 |
(三)重视隐性教育方法,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
第五章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
一、构建多元融合模式,实现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 |
(二)“寻根”、“固本”、“铸魂”——生活化内容实践设计 |
二、构建多向融汇模式,实现载体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 |
(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生活化载体的实践设计 |
三、构建多措融通模式,实现方法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及结构体系 |
(二)“多措融通”的模式重组——生活化方法的实践设计 |
四、构建和合融生模式,实现环境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 |
(二)打造职业化教育环境——生活化环境的实践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高职院校 |
2.1.2 德育课程 |
2.1.3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 |
2.2 高职德育课程的类型与特点 |
2.2.1 高职德育课程的分类 |
2.2.2 高职德育课程的特点 |
2.3 高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2.3.1 德育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要求 |
2.3.2 德育课程改革是实际运用要求 |
2.3.3 德育课程改革是教育实施要求 |
3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3.1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对象与内容 |
3.1.2 调查方式与途径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3.2.1 调查结果概述 |
3.2.2 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现状的反馈 |
3.2.3 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德育课程现状的反馈 |
3.2.4 用人单位对于德育课程现状的反馈 |
3.3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3.1 高职德育课程目标不明确 |
3.3.2 高职德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
3.3.3 高职德育课程组织实施方式陈旧 |
3.3.4 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欠合理 |
3.3.5 成因分析 |
4 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
4.1 调整高职院校德育课程培养目标 |
4.1.1 根据国家发展要求,科学制定培养目标 |
4.1.2 坚持与时俱进,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
4.2 推进德育课程改革,调整德育课程结构设置 |
4.2.1 加大职业道德教学内容 |
4.2.2 实行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
4.2.3 开发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
4.3 推进社会实践教学,调整德育课程教学方式 |
4.3.1 进一步推进社会实践教学 |
4.3.2 完善社会德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
4.3.3 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课程教学资源 |
4.3.4 构建产教融合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 |
4.4 协调德育教育关注点 |
4.4.1 加大校企沟通与合作 |
4.4.2 根据职业教育需求调整课程内容 |
4.4.3 营造共同参与的德育氛围 |
4.4.4 构建德育课程合作平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内容 |
附录1-1《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一)》 |
附录1-2《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二)》 |
附录1-3《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1-4《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卷一)》 |
附录1-5《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用人单位卷二)》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内容 |
附表1-1调查问卷学生答题结果统计表 |
附表1-2调查问卷教师答题(单选题)结果统计表 |
附表1-3调查问卷教师答题(多选题)结果统计表 |
附表1-4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答题结果统计表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开展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A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 |
二、艺术类高职 |
三、辅导员 |
四、德育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以及技术路线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辅导员的德育职责及内容维度 |
第一节 辅导员的定位及德育职责定义 |
一、辅导员的定位 |
二、辅导员的德育职责 |
第二节 辅导员开展德育应遵循的规律 |
一、遵循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规律 |
二、遵循德育规律 |
三、遵循时代发展规律 |
第三节 基于关心理论的内容维度研究 |
第三章 艺术类高职生的思想状况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调研方案设计 |
一、艺术类高职生特征调研设计 |
二、工具的设计 |
第二节 调研过程与统计 |
一、艺术类高职生特征调研过程与统计 |
第三节 调研结果分析 |
一、艺术类高职生特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调研过程及结果总结 |
第四章 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调研与分析 |
第一节 调研方案设计 |
一、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现状调研设计 |
二、调研工具设计 |
第二节 调研过程与统计 |
一、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现状调研过程与统计 |
第三节 调研结果分析 |
一、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调研过程及结果总结 |
第五章 艺术类高职生辅导员道德教育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工作机制不完善 |
一、辅导员无暇道德教育工作 |
二、辅导员队伍培训机制不合理 |
三、辅导员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
第二节 艺术类高职辅导员个人能力发展不完善 |
一、辅导员队伍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 |
二、辅导员队伍缺乏专业的知识以及能力 |
第六章 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德育改进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完善艺术类高职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 |
一、明确艺术类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 |
二、完善艺术类辅导员的培训机制 |
三、健全艺术类辅导员的评价机制 |
四、建立多元化的保障制度 |
第二节 提升艺术类辅导员自身综合素质 |
一、善于学习,加强德育理论素养 |
二、恒于研究,探索德育方法 |
三、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四、以身作则,提升教师威信 |
第三节 进一步开设各项“艺术特色”的德育教学活动 |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
二、利用新媒体加强艺术类高职生的德育教育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A学院艺术专业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A学院艺术类高职生辅导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与德育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例[D]. 戈薇. 渤海大学, 2021(02)
- [2]贵州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管理调查研究[D]. 杨武胜.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课程思政视域下山西高职教师育德素质培育研究[D]. 凌晓青.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4]高职院校女生道德行为规范研究[D]. 蒋奕狄.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5]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D]. 张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基于校企合作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研究 ——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D]. 朱凯.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4)
- [7]中高职德育课程衔接问题及策略研究[D]. 陈江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8]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 韩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D]. 丁绘惠.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10]艺术类高职辅导员开展德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以A学院为例[D]. 杜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