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娇[1](2021)在《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新时代对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科的育人价值,核心素养作为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培养目标应运而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中虽尚未明确提出,但其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不谋而合。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工作者们并没有像重视课堂教学设计一样对课堂作业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的挖掘和理解,尝试设计能够促进初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地理课堂作业,希望能够将初中与高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衔接起来,为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本文从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与分析兴安盟部分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相关数据信息。从当前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在设计、实施、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师对核心素养的了解情况着手,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通过对课标、教材与学生进行分析,尝试设计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以期为推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丰富作业资源数据库提供帮助。本论文共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首先对作业、地理作业、地理课堂作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教材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整理了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对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问卷的调查目的、对象、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介绍,调查的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总结结论,归纳出问题。第四部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整体、教材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性、教材作业系统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地理课堂作业进行了一个基本的分类。第五部分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科书中活动模块进行逐节分析,从案例说明到案例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启示。第六部分是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过程。先是实施了一节设计好的案例,基于此案例设计后续的作业。依据设计原则,总结设计方法,呈现案例设计。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邓尧锦[2](2021)在《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法就是体现这一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法以“议”和“思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升核心素养,凸显了“议中学”的教学创新思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议题式教学法有其特定的设计和推广要求,如何使议题式教学法成为大众化的教学策略,如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有效运用议题式教学法,是本论文探讨和回答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介绍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特征及价值,以及对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环节的整体思考。第二部分,分析议题式教学法的议题设置策略。议题的设置应遵循学科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核心素养中心原则,议题的选取和确定,教师可以从教材重难点、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和传统文化中进行选取。第三部分,阐述议题式教学法的情境创设策略。教师可以从高中思政课教学情境的特征入手,坚持典型性、适度性和素养化原则,多方面创设议题情境,如导入性问题情境、探因性问题情境、决策性问题情境和两难性问题情境等。第四部分,探讨议题式教学法的活动开展策略。教师在把握议题活动特征的前提下,遵循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主体性、序列化原则,围绕议题,开展搜集整理、合作交流、表达展示等具体活动。第五部分,论述议题式教学法的教学评价策略。这一环节主要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重教学评价内容的综合性、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体现过程性、发展性、个性化评价理念,同时设计多种议题式教学评价量表进行有效评价。
呼斯乐[3](2021)在《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地理学科属性提出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应在理论上成为地理课程共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类型多样,目标鲜明,合理地优化“活动”系统能够有效落实课程标准;源于蒙古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身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教学案例能让蒙授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真正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研究背景下,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蒙授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实施教学设计,提出实施策略,促进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初步形成并拓展学生学习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思路和提高学习能力。本文首先通过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11个“活动”系统,结合蒙授学生学情选择贴近蒙古族生活环境和蒙古族文化习俗的案例进行人地协调观教育。第二,进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蒙授初中生和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和教育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基本内涵的了解不够深刻、对蒙古族文化中蕴含的人地协调思想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具体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实践活动;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缺少学习兴趣、学习途径较为单一、学习方式传统;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不够系统、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不合理、人地协调观评价方式单一。第三,通过分析16个培养人地协调观为主的典型教学案例,得出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教学评价可测量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6个案例分析启示,和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依据课标和蒙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蒙授初中生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相关的案例,教学评价设计要注重将内隐的人地协调观素养通过外显的行为动作或言语表现出来。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完善,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3个教学策略: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策略、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策略、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策略。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四级认知水平,需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教学案例中突出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教学过程中模拟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运用情境教学;突出人地问题,提供充分的人地协调信息,让学生主动去摸索和探究人地问题;设计开放式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碰撞和思考的空间,避免结论单一、缺乏创新性,而且开放式的作业中,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蒙授初中生达到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目标。
刘刚[4](2021)在《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不断强化“以本为本”并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迫切需求。教育变革的时代需求使得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研究成为重要议题。该研究不仅是教学学术理论由舶来品进入到中国大学教学实践的理论转换过程,更是在教学学术能力研究的实践化推进中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的探索。本研究遵循“以理论研究而探索概念的本质属性与实践样态”“以质性研究而探索核心能力的框架结构与构成要素”“以质性研究而探索影响因素的现实筛选与归纳分类”“以量化研究而验证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与影响因素”“以能力要素与影响因素而提出本土化提升策略”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对国内外已有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相对抽象、模糊且相关性高、容易混淆的三组基础性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与多维度区分。并对“教学学术”这一核心概念进行了基于内涵属性之本质特征与基于实践过程之现实样态的挖掘,澄清了教学学术的核心特征:实践性——本质特征、学术性——标志特征、公共性——价值特征;呈现了教学学术的现实形态:教学之前——知识与观念形态、教学之中——经验与个体形态、教学之后——成果与共同体形态;基于内外维度的发现,构建了教学学术概念模型。基于实证的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具有类型化特征,呈现内在取向上的明显差异:实践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专业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整合取向型教学学术能力。继续探究发现,三种类型教学学术能力的教师在价值、知识、方法和交流等四个维度上具有区分性特征。更进一步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的探索中发现,其结构并非呈现单一的平面性,不同具体能力在整体能力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具有不同功能与性质,整体呈现出由内向外的层次性特征。基于此发现,本研究构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体包括价值、观念、知识、方法、人际、技术等六个层次,每一层次由不同的能力要素构成,总共包括十四种能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圈层结构具有四个创新性特征:兼顾整体结构的层次与具体而呈现立体性;区分不同能力的功能与地位而深化结构性;强调社会传统的价值与人际而凸显文化性;强调发展变革的技术元素而揭示时代性。基于重要性、普遍性以及典型性等三个原则,本研究对复杂的教学学术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形成了两类影响因素系统的解释框架。第一种基于影响的实体性存在而划分为教师个人、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三个影响因素系统,第二种基于各因素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形成中所发挥作用的性质而提出,分为主体能动性因素系统和条件保障性因素系统。在前期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预调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正式调查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提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结构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调查发现,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水平在性别、学历、地区上没有显着差异,但在教龄、职称和学校平台等因素上存在差异。在具体影响因素方面存在着大学教师热情不高、相关组织机构重视不够、评价管理制度不合理、条件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核心结构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的探索,本研究从教师的观念体系、知识能力系统、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教学科研团队、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整体而言,通过主体自身的发展改变和外部环境的改善支持,能够使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进而推进大学的育人使命得以完整和切实的实现。
沈心如[5](2021)在《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出发,试图研究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从理论角度构建了数学启发式教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在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构建数学启发式有效教学行为编码表,对全国12名教师的优质课堂进行视频分析。以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概念为前提,通过视频分析,归纳、概括并提出数学启发式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并针对影响因素和具体特征探索、发现和提出提高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解决策略。研究主要解决下述两个问题:(1)从理论角度构建数学启发式教学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探讨选择“三维度七要素”的原因。(2)以全国12位教师的优质课作为对象,分析探讨优质课中教师数学启发式有效教学行为的特征,针对影响因素提出解决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第一,数学启发式教学“三维七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在启发式教学中的功能。“三维”指的是基于学科知识的问题、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教师反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学科知识问题是激活学生认知参与的重要对象,教师反馈是再次激活学生认知参与的重要行为,学生认知参与则是对学科知识问题和教师反馈做出的具体反应,而学科知识问题和教师反馈之间相互影响。它们在数学启发式教学中的功能就是反复激活学生思维。“七要素”指的是问题类型、问题解释、问题情境构建、学生的认知性学习准备、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设问和追问。第二,教师在启发式教学中的激发程度高更能影响学生的主动参与。当教师激发程度越高,越多的学生会在基础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之上,对其余同学的回答主动提出质疑或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三,优质课中教师频繁利用追问激发学生,指向教学目标达成。教师会注重以学生的数学想法作为起点,多次运用连续的特定问题、开放性问题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或更开放性的思考,并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基于研究结果,为教师提高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效度提出五点建议:(1)给学生设计适切的问题情境。(2)追问以学生的数学想法为基础。(3)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4)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5)把握问题难度和高水平问题和低水平问题的比例。
古金弘[6](2021)在《中职学校《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然而,我国中职会计专业仍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线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以问题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同时,随着“后MOOC时代”的到来,SPOC的产生和发展,为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载体。因此,如何结合我国中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适合中职会计专业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求。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梳理,分析和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从中寻找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依据,设计研究框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建构了“双循环三阶段”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检验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合实验结果对模式进行修正。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对于《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较高,专业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中职《会计基础》课程和中职会计专业混合式学习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建构具备中等职业教育特征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指导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提高信息化教学效率,为中职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郭超华[7](2021)在《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将知识学习过程视作为一种理智的活动,其实完整的知识学习不仅需要理智的参与,亦需要体验的参与。本论文的中心论题是“体验性知识学习”,围绕这一主题,笔者尝试从体验的视角出发,挖掘相对于传统理性知识学习过程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知识学习思路,并探求体验性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实践路径。本论文的导言部分讨论了论文选题的缘由。之所以讨论体验性知识学习主要源于以下考虑,首先是基于对传统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其次是对现代教育中体验缺位现象的思考,再次是源于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除此之外,本部分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来阐述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内涵及其特征。笔者尝试将传统的知识学习归纳为一种理性化知识学习,进而立足于唯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对立面来讨论体验性的知识学习过程。在第一章,首先讨论了理性化知识学习的概念以及知识学习为何会具有理性;其次剖析了理性化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科学性是其最显着的特征,还包括目的上的预设性、内容上的确定性、方法上的逻辑性;最后探讨了唯理性化知识学习所具有的局限性:它迷失了知识学习的本质,过度强化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束缚了学生的深层次发展。第二章论证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价值。首先,从体验的概念出发,论证了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概念。所谓的体验性知识学习是指,知识学习不纯粹是靠理解和记忆来进行的理性活动,还必须通过体验来完成,是一种亲历性、情感性、领悟性的活动。体验性知识学习具有以下特征:情感性是其最显着的特征,同时还包括目的上的生成性、内容上的不确定性、方法上的亲历性。除此之外,本章还讨论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相较于其他知识学习方式所具有的独到教学价值:有助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教导的优质化,以及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论文的第三章主要立足于历史的维度探讨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思想流变。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思想的统整,笔者大致将体验性知识学习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在正规学校教育出现之前,体验是人类学习知识最为原初的方式;二是当专门的学校机构出现后,知识学习逐渐由对体验的关注转向对经验的强调;三是近代知识学习中的唯经验主义倾向,使得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方式完全被遮蔽;四是强调非理性经验的现代知识学习观开始重拾知识学习中体验所具有的价值;五是后现代教育强调对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的回归。通过对体验性知识学习历史渊源的梳理后不难发现,体验性知识学习虽然很晚才被正式提出,且尚未形成成熟对体验性知识学习体系与策略。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思想早已出现,并且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历程上从未中断过。这也说明,某些古以存在的思想虽然很基础、很原初,但这并不表示它很低级,相反这恰恰说明这种思想极具生命力。论文的第四章主要立足于发生学的角度描述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对知识学习基本方式的归纳,将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发生方式划分为接受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和探究式体验性知识学习两大类,并分别剖析了两种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基本环节及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随后从“体”的层面、“验”的层面以及动力层面探究了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问题,最后还探讨了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发生和进行的保障条件。论文的第五章主要阐述当前教育中学生知识学习活动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剖析当前知识学习过程中体验缺位的原因。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知识学习的目的、知识学习的内容、知识学习的方式以及知识学习的效果四个维度出发,对当前中小学生知识学习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并采用SPSS 2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以期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做出较为客观的把握。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多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学习,体验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学段、年级成反相关,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普遍缺位。笔者结合访谈的结果对当前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发现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制约,教师教学观念的滞后以及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论文的第六章主要讨论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实现路径。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体验性知识学习,应从如下方面着手。首先应明晰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体验性知识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知识学习,它通常是以生活经验为中介,要引导学生重走知识提出之路,进而指向某种开放性的结果。其次应实现基于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变革: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倡导直接参与,强调具身性体验;创设适当情境,引发替代性体验;释放创造活力,建构想象性体验;并倡导包容性的教学评价。最后则是要创造体验性知识学习实现基本条件:不仅要建构适宜性的教学“场”,鼓励教师“溶入”教学内容之中,还要在一定程度上“稚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周春梅[8](2021)在《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关注学科本体”是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其研究旨趣在于发现和解决地理学科独有的教学问题,揭示地理学科特有的教学规律与原理,而地理大概念因其反映学科本体而备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地理大概念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产物,而单元教学是实现大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地表差异是地表空间异质性的刻画,是对地球表层地理景观和地理过程差异性表现的一般性概括,在根本上是对“区域差异性”的直观体现。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大,知识分布纵贯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等教材。同时,地表差异内容极其复杂多样,从时间视角看,地表差异有动态和静态不同形式的表现;从空间视角看,地表差异有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的表现。因此,认识地表差异亦是中学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课例分析和文献梳理发现,当前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及研究现状不是很理想,缺乏对于地表差异内容的结构化认知,对地表差异内容蕴含的学科价值及其体现策略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很少关注地表差异内容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在结合地表差异内容渗透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方面更是收效甚微。本研究以“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地理大概念为线索,以“单元教学”为实现路径,以“地表差异”为主要内容载体,重点探讨以下四个研究问题:其一,“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为何可以作为地理大概念?它包括哪些次级概念、次级概念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其二,“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作为地理大概念具有怎样的解释力?其三,如何依据“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这一地理大概念建构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单元?其四,如何围绕“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这一地理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论文首先从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大概念教学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的策略等几个维度明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本研究对于地理大概念和地表差异教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然后提出了四个研究目标以及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说明。论文的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回答了“大概念是什么?”和“大概念有什么用?”的问题。其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证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凝练过程。以“专家思维逻辑、学科知识逻辑、课程内容组织逻辑”三条逻辑路径,作为大概念确定的“明线”;以“学生、教师、专家”三个主体,作为大概念确定的“暗线”,深入论述了“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并基于深入的学理分析,论述这一大概念细化的结果以及次级大概念间的逻辑联系。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一”进行了全面地回答。其中,“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次级大概念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对“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及细化结果采用“专家咨询问卷”的方法向本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意见征询。并根据问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修正、完善了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及细化结果,最终确定了“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三个次级大概念。第二部分,论述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具有怎样的解释力。首先,强调从产生机理和表现形式深刻理解“热力差异”,然后论述如何以“热力差异”为逻辑起点,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自然地理景观进行成因分析和演化趋势预测,并强调对热力差异及作用结果的分析需要关注尺度和规模。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二”进行了全面地回答。论文的实践研究部分主要回答了“大概念怎么用?”的问题。其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大概念为线索,呈现建构教学单元的一般逻辑路径,并依据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建构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单元。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三”进行了全面地回答。第二部分,针对建构的教学单元,确定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环节,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如何围绕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开展单元教学设计。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四”进行了全面地回答。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概括了本文在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确定及细化、地理大概念解释力分析以及基于地理大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结论。同时,对后续能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冯春艳[9](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崔瑞环[10](2021)在《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信息输出和反馈之间重要的沟通手段,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众所周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是课堂中很常见的互动环节,而发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提问,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交互,同时更是一种语言习得的方式。研究表明,在英语课堂中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为了了解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现状,本研究首先基于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斯温(Swain)的“输出假说”理论以及相关文献,确定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标准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为了体现英语学科的特色,笔者借助测验法、访谈法确定、充实此评价标准的三级指标,即小学英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具体表现。然后,笔者依据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标准的具体指标,设计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对20位小学英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指出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教师课堂提问的相关策略,以帮助一线教师改善自己的提问行为,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还存在以下问题:问题内容的开放性程度低,教师提问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主,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提问时经常出现连续提问,学生思维容易混乱,心理压力较大;问题的层次感不明显,问题之间的过渡性不强;提问候答时间较短,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足;提问反馈语以中性反馈语为主,既不能满足学生被肯定、被鼓励的需要,也不能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依据上述分析,本研究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重视问前准备,提高问题内容的开放性;完善问题呈现方式,有效应对连续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增加问题的层次感;把握提问时机,合理安排候答时间;建立反馈后追踪,提升教师反馈语的针对性。
二、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2.《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 |
3.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存在问题 |
(二)研究现状 |
1.地理作业研究 |
2.核心素养研究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作业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1.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实施现状 |
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的内容与类型 |
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
4.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案例设计 |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图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作业 |
2.地理作业 |
3.地理课堂作业 |
4.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5.教材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从做中学理论 |
3.最近发展区理论 |
三、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 |
4.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
2.地理课堂作业实施的问题分析 |
3.地理课堂作业评价的问题分析 |
4.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了解 |
5.存在的问题 |
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内容及类型分析 |
(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整体分析 |
1.时代背景 |
2.地位与作用 |
3.知识体系结构 |
(二)教材内容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联性分析 |
1.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
2.核心素养要素分类分析 |
(三)教材作业系统分析 |
1.教材作业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
2.教材作业系统的结构与题量分析 |
3.教材作业系统的特点分析 |
(四)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分类 |
1.分类依据 |
2.作业类型 |
五、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堂作业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与筛选 |
2.案例分析目的 |
(二)案例分析呈现与汇总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作业的难度设计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
2.作业的立意要依据作业目标 |
3.作业的情境和设问形式要丰富 |
4.地图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媒介 |
5.以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
6.课堂上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要讲究可操作性 |
7.人地协调观素养在初中阶段体现在更多方面 |
六、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 |
(一)案例设计 |
1.设计原则 |
2.设计方法 |
3.案例设计呈示 |
(二)案例实施 |
1.实施过程 |
2.实施结果 |
3.案例实施反思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相关问题调查(学生版) |
附录2 初中地理课堂作业相关问题调查(教师版) |
附录3 |
致谢 |
(2)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相关概述 |
一、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 |
(一)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 |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特征 |
二、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环节的整体思考 |
三、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
(一)有利于推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 |
(二)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
(三)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第二章 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之一:议题设置 |
一、高中思政课议题设置的含义及特征 |
(一)高中思政课议题设置的含义 |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设置的特征 |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设置的原则 |
(一)学科性原则 |
(二)生活性原则 |
(三)开放性原则 |
(四)核心素养中心原则 |
三、高中思政课议题设置的类型 |
(一)源于教材重难点的议题 |
(二)源于社会热点的议题 |
(三)源于学生生活的议题 |
(四)源于传统文化的议题 |
第三章 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之二:情境创设 |
一、高中思政课情境创设的含义及特征 |
(一)高中思政课情境创设的含义 |
(二)高中思政课情境创设的特征 |
二、高中思政课情境创设的原则 |
(一)典型性原则 |
(二)适度性原则 |
(三)素养化原则 |
三、高中思政课情境创设的类型 |
(一)导入性问题情境 |
(二)探因性问题情境 |
(三)决策性问题情境 |
(四)两难性问题情境 |
第四章 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之三:活动开展 |
一、高中思政课活动的含义及特征 |
(一)高中思政课活动开展的含义 |
(二)高中思政课活动开展的特征 |
二、高中思政课活动开展的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序列化原则 |
三、高中思政课活动开展的方式 |
(一)搜集整理活动 |
(二)合作交流活动 |
(三)表达展示活动 |
第五章 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之四:教学评价 |
一、高中思政课议题教学的评价策略 |
(一)注重教学评价内容的综合性 |
(二)注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三)注重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教学的几种评价量表 |
(一)议题式教学简单加总评价表 |
(二)议题式教学课堂综合评价表 |
(三)学生活动表现评价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
1.国内外“活动”系统研究背景 |
2.国内外人地协调观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外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研究现状 |
2.国内外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研究现状 |
3.国内外中学民族课程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活动 |
2.地理活动 |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4.人地协调观 |
(二)理论基础 |
1.地理科学论 |
2.活动课程理论 |
3.建构主义理论 |
4.多元智能理论 |
二、初中地理教材“活动”中适宜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一)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人地协调观的内容统计 |
(二)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
(三)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分析 |
三、蒙授初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 |
(一)基本情况 |
1.调查对象的选择 |
2.调查的主要内容 |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1.初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认识 |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人地协调观培养情况调查 |
3.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
4.蒙授初中生已有人地协调观水平分析 |
(三)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
1.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 |
2.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
3.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
四、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说明 |
1.案例来源 |
2.案例分析目的 |
3.案例分析视角 |
4.案例分析方法 |
(二)案例分析呈示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 |
2.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 |
3.教学评价需可测量人地协调观 |
4.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 |
5.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 |
6.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五、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利用活动系统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 |
1.教学案例选择 |
2.依据4F教学模式 |
3.教学案例设计 |
(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启示 |
(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实施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启示 |
(四)利用“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实施策略 |
1.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 |
2.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 |
3.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系统 |
2.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案例设计的一般程序 |
3.提出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汇总表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报告 |
附录三:案例分析目录 |
附录四:其他教学案例分析 |
附录五:教学设计 |
致谢 |
(4)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 |
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
3.2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3.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类型化特征及多维比较 |
3.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层次性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以及分类 |
4.2 基于实体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3 基于作用性质分类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检验 |
5.1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结构模型验证 |
5.2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的提升策略 |
6.1 教师价值观念体系的变革性重构 |
6.2 教师知识能力系统的终身性建构 |
6.3 教师发展机构作用的实质性发挥 |
6.4 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及持续性合作 |
6.5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性激励 |
6.6 学校物质技术条件的有效性保障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问题和局限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课堂观察及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分析提纲 |
附录3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预调研版本) |
附录4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调查问卷(正式版本) |
附录5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出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需要 |
1.1.2 出于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的需要 |
1.1.3 出于锻炼批判性思维的需要 |
1.1.4 出于提高有效性的需要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阶段 |
1.2.3 研究路线 |
1.2.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启发式教学文献综述 |
2.2 数学启发式教学文献综述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2.4 教学效度概念界定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研究框架构建 |
3.1 研究框架 |
3.2 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影响因素 |
3.2.1 学科知识问题维度 |
3.2.2 学生认知参与维度 |
3.2.3 教师反馈维度 |
3.2.4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研究问题与假设 |
3.3.1 研究问题 |
3.3.2 研究假设 |
3.4 概念界定 |
3.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5.1 活动理论 |
3.5.2 最近发展区 |
第4章 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过程 |
4.2 编码设计 |
4.2.1 学科知识问题 |
4.2.2 教师反馈 |
4.3 结果分析 |
4.3.1 教学各环节问题的数量和所占时间 |
4.3.2 问题的具体类型 |
4.3.3 提问之后的留白 |
4.3.4 问题情境构建 |
4.3.5 问题解释 |
4.3.6 教师追问 |
4.3.7 学生提问或质疑分析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设计前的调研 |
5.1.1 教材分析 |
5.1.2 学情分析 |
5.1.3 一线教师的建议 |
5.2 教学设计 |
5.3 教学分析 |
5.3.1 任务1 教学分析 |
5.3.2 任务2 教学分析 |
5.3.3 任务3 教学分析 |
5.4 课例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提高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建议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数学启发式教学有效行为编码表 |
附录 B 学生自主提问或质疑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6)中职学校《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政策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SPOC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三、国内关于SPOC与混合式教学融合的研究现状 |
四、国内关于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SPOC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关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SPOC |
二、混合式教学 |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分析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TAM技术接受理论 |
三、五星教学理论 |
第四章 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分析与混合式学习需求 |
第一节 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分析 |
一、课程目标分析 |
二、课程内容分析 |
三、课程组织分析 |
四、SPOC与中职《会计基础》课程 |
第二节 中职《会计基础》混合式学习需求现状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数据分析 |
三、SPOC与混合式学习需求 |
第五章 中职学校《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 |
第一节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 |
一、参与性原则 |
二、社会性原则 |
三、系统性原则 |
四、限制性原则 |
第二节 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 |
一、前端分析 |
二、教学资源设计 |
三、教学过程设计 |
四、教学评价设计 |
第六章 中职学校《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
第一节 前端分析与平台选择 |
一、前端分析 |
二、平台选择 |
三、资源设计 |
第二节 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环境 |
四、教学设计示例 |
第三节 教学准实验 |
一、教学准实验设计 |
二、教学准实验专业能力前测 |
三、教学准实验实施示例——以“固定资产折旧”业务为例 |
第四节 教学效果评价 |
一、教学准实验专业能力后测 |
二、教学满意度测评 |
三、教学实施总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对传统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 |
(二) 对现代教育中体验缺失现象的思考 |
(三)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体验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相关研究 |
(三) 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唯理性化知识学习及其局限 |
一、理性化知识学习的涵义 |
(一) 理性与理性化知识学习 |
(二) 知识学习过程为何需要理性 |
二、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基本特征 |
(一) 科学性 |
(二) 预设性 |
(三) 确定性 |
(四)逻辑性 |
三、唯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局限 |
(一) 迷失了知识学习的本质 |
(二) 阻碍了教师的深度教学 |
(三) 束缚了学生的深层次发展 |
第二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价值 |
一、体验及其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
(一) 什么是“体验” |
(二) 体验的类型 |
(三) 体验运用于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
二、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涵义 |
(一)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定义 |
(二)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类型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特征 |
(四) 体验性知识学习与理性化知识学习的关系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价值 |
(一) 有助于课程设计的开放性 |
(二) 有利于教师教导的优质化 |
(三) 有益于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
第三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历史流变 |
一、体验:人类学习知识最原初的方式 |
(一) 通过体验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
(二) 通过体验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
二、从体验到经验:知识学习的逐渐异化 |
(一)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体验与经验 |
(二)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体验与经验 |
三、唯经验主义:近代知识学习中体验的遮蔽 |
(一) 经验论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二) 先验论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四、非理性化的经验:现代知识学习中体验的回归 |
(一) 经验即实验:实用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二) 回到事物本身:现象学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三)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知识学习 |
五、回归体验:后现代对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寻求 |
(一) 后现代知识观的重构 |
(二) 后现代对体验性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 |
第四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内在机制 |
一、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环节 |
(一) 接受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基本环节 |
(二) 探究式体验性知识学习基本环节 |
(三) 两种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的共同特征 |
二、体验性知识学习的运行机制 |
(一) “体”的层面:从感知到领悟 |
(二) “验”的层面:从内化到行动 |
(三) 好奇心: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动力机制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保障条件 |
(一) 内需: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开展的原动力 |
(二) 心流: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持续进行的关键 |
(三) 抗挫折力:确保体验性知识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现实考察及体验缺失的归因分析 |
一、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设计 |
(一)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目的 |
(二)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维度划分 |
(三)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研究的工具设计 |
二、学生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 |
(一)学生知识学习的各维度特征现状分析 |
(二) 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分析 |
(三) 学生知识学习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三、研究发现 |
(一) 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多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学习 |
(二) 体验在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中是缺位的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与学生的学段、年级成负相关 |
四、知识学习中体验缺位的归因分析 |
(一) 传统应试教育制度的根深蒂固 |
(二) 教师“唯知识”教学观念的滞后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方式本身的复杂性 |
第六章 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实现 |
一、准确把握体验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理念 |
(一) 体验性知识学习是一种间接性的知识学习 |
(二) 体验性知识学习以生活经验为中介 |
(三) 体验性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重走知识提出之路 |
(四) 体验性知识学习指向开放性的结果 |
二、基于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 |
(一) 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
(二) 倡导直接参与,强调具身性体验 |
(三) 创设适当情境,引发替代性体验 |
(四) 释放创造活力,建构想象性体验 |
(五) 倡导包容性的教学评价 |
三、体验性知识学习的条件创设 |
(一) 建构适宜性的教学“场” |
(二) 鼓励教师“溶入”教学内容 |
(三) “稚化”教师的教学行为 |
结语 体验性知识学习: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新范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学生知识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三 学生知识学习现状访谈提纲(学生版)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8)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五、论文结构与内容概要 |
六、拟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地理大概念的研究综述 |
一、大概念研究脉络及其内涵 |
二、地理教学中的大概念研究 |
第二节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研究 |
一、单元教学的内涵及组织逻辑 |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三节 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现状 |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主要内容 |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教学现状 |
第三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次级大概念的确定 |
第一节 大概念确定的逻辑理路 |
一、专家思维逻辑 |
二、学科知识逻辑 |
三、课程内容组织逻辑 |
第二节 大概念细化的缘由及结果 |
一、大概念细化的缘由 |
二、大概念细化的结果 |
第三节 次级大概念的学科理解及关系分析 |
一、次级大概念的学科理解 |
二、次级大概念的关系分析 |
第四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次级大概念专家认同度调查 |
第一节 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目的 |
二、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 |
三、专家咨询问卷的实施 |
第二节 专家咨询的结果与意见分析 |
一、分析方法 |
二、分析结果 |
第五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作为地理大概念的解释力分析 |
第一节 地表热力差异的产生机理及表现形式 |
一、地表热力差异的概念理解及产生机理 |
二、地表热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 |
第二节 热力差异之于自然地理过程的解释力分析 |
一、热力差异是分析自然地理过程动力因素的起点 |
二、从热力差异出发可推测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化趋势 |
三、以热力差异为起点认识自然地理过程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热力差异之于自然地理景观差异的解释力分析 |
一、热力差异是认识自然地理景观差异性表现的起点 |
二、从热力差异出发可推测自然地理景观的演化趋势 |
三、以热力差异为起点认识自然地理景观的典型案例 |
第四节 对热力差异作用结果的分析需关注尺度和规模 |
一、关注尺度和规模的“尺度思想”蕴含怎样的育人价值 |
二、尺度大小的辨识是热力差异及其作用结果分析的前提 |
三、改变尺度大小是对热力差异及其作用结果分析的方法 |
第六章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 |
第一节 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一般逻辑路径 |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理论路径 |
二、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操作路径 |
第二节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教学单元建构案例 |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自然地理过程”教学单元 |
二、基于大概念建构“自然地理景观”教学单元 |
第七章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一节 基于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与环节 |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环节 |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
第二节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
一、“大气运动”单元问题链的确定 |
二、“大气运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文献综述 |
1.4.1 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 |
1.4.2 有关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
1.4.3 有关课堂提问有效性评价标准的研究 |
1.4.4 有关英语课堂提问研究方法的研究 |
1.4.5 对现有成果的总体述评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课堂提问 |
1.5.2 课堂提问有效性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克拉申(Krashen)“输入假说”理论 |
2.1.2 斯温(Swain)“输出假说”理论 |
2.2 分析框架编制的步骤 |
2.2.1 基于文献构建分析框架的维度 |
2.2.2 基于测验法确定分析框架的内容 |
2.2.3 基于访谈法充实分析框架的内容 |
2.3 分析框架的确定 |
2.3.1 提问内容的具体指标 |
2.3.2 提问方式的具体指标 |
2.3.3 提问反馈的具体指标 |
第3章 研究结果分析 |
3.1 研究对象 |
3.1.1 教师信息 |
3.1.2 学生信息 |
3.2 研究步骤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3.1 提问内容的分析 |
3.3.2 提问方式的分析 |
3.3.3 提问反馈的分析 |
3.4 研究结论 |
第4章 研究发现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
4.1 研究发现的问题及成因 |
4.1.1 问题内容开放性程度低 |
4.1.2 提问时经常出现连续提问 |
4.1.3 问题的层次感不明显 |
4.1.4 提问候答时间短 |
4.1.5 提问反馈语以中性反馈语为主 |
4.2 问题解决的策略 |
4.2.1 重视问前准备,提高问题内容的开放性 |
4.2.2 完善问题呈现方式,有效应对连续提问 |
4.2.3 面向全体学生,增加问题的层次感 |
4.2.4 把握提问节奏,合理安排候答时间 |
4.2.5 提升反馈语的针对性,建立反馈后追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测验卷 |
附录B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 |
附录C 小学英语老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作业设计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为例[D]. 陈雪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的环节设计研究[D]. 邓尧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D]. 呼斯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大学教师教学学术核心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D]. 刘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5]数学启发式教学效度的影响因素和解决策略[D]. 沈心如.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中职学校《会计基础》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应用研究[D]. 古金弘.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7]体验性知识学习及其教学实现[D]. 郭超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8]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D]. 周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 崔瑞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