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 VPN隧道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晶[1](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加密流量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满足网络安全的需求,通信过程中需要对网络流量进行加密,加密流量相关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机器学习为基础,针对异常加密流量识别率低(尤其是恶意软件的相关识别)、正常动态网页流量识别效果欠佳的问题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基于RF-PSO特征提取的异常加密流量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了全新的特征选择算法RF-PSO算法,将Relief F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首先通过Relief F算法给多个特征分配权重,根据权重大小选取分类能力较强的特征组;接着对特征进行降维处理以减少粒子空间搜索的计算量;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PSO算法消除特征组中的冗余特征,得到最优特征子集;最后使用XGBoost分类算法识别正常加密流量和异常加密流量,并区分异常加密流量所属的恶意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正常加密流量和异常加密流量,与基于多粒度特征的异常加密流量识别方法相比,恶意软件的识别准确率有所提高,对于不同的恶意软件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2)针对web指纹识别在正常动态网页流量上的应用,提出了基于特征增强的VPN流量WEB指纹识别方法。根据流量密度的激增时间,引入新的特征流量激增周期和小波变换,使用LightGBM算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新特征的使用可以弥补静态和动态网站之间的指纹性能差距,指纹识别技术在动态网站上的识别率从原来的90%提高到了96%。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两种加密流量特征提取的方法,分别从在异常加密流量中识别恶意软件和在动态网页中识别正常加密流量两个方向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童长卫[2](2020)在《VPN技术在院校资源共享中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各省院校系统基本由省、地、县三级院校构成。各层级院校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只有松散的业务关系,院校的网络建立各自规划,相互独立。如何使院校系统内的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成为了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也是加强院校联系的重点工作之一。VPN技术可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数据的安全,可在互联网上实现较为安全的资源共享。
姜惠颖[3](2020)在《移动端VPN应用的安全隐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前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隐私泄露问题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VPN应用以匿名访问网络、加密网络数据为卖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有研究表明,有些VPN应用由于其基础服务不够完善、开发者配置不当,存在着不少安全隐私漏洞,并不能有效的保护用户隐私安全。而当前国内并没有检测VPN应用安全隐私性的机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无法辨别VPN应用是否提供有效的安全隐私服务。本文对移动端VPN应用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总结VPN应用出现的安全隐私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移动端VPN应用安全隐私检测系统。我们使用该系统对300余个VPN应用进行了检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特别地,我们以被检测VPN应用及其线路IP为初始数据,基于Passive DNS提供的线路IP、域名解析历史,建立了 VPN应用网络层面的异质关系网络,并对此网络进行了相关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并实现移动端VPN应用安全隐私检测系统。这套安全隐私检测系统同时面向Android和iOS平台,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部分。其中静态检测主要使用逆向技术,检测VPN应用的敏感权限、第三方库、恶意行为。动态检测部分基于自动化测试框架Appium,通过编写简单的脚本,实现自动触发VPN连接,进而检测VPN应用的网络安全性,包括DNS,IPV6泄露检测、Kill-Switch检测、隧道配置检测。本文使用此检测系统对300余个VPN应用进行了检测,并对243个VPN应用进行了长期的线路记录。(2)对VPN应用进行关联分析,从VPN应用的资源相似度、网络关系入手,对VPN应用进行家族聚类。为了研究VPN应用之间的网络关系,利用移动端VPN应用安全隐私检测系统检测所得VPN应用的线路IP数据,基于Passive DNS,查询线路IP曾经映射过的域名,构建了一个VPN应用网络关系异质信息网络,进而通过该网络关系对VPN应用进行相似性分析、家族聚类。(3)对整个移动VPN应用生态进行整体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对当前移动端VPN应用生态做了一个多维度的总结分析,重点关注VPN应用提供的服务、其安全隐私性、VPN应用的线路演化特征以及VPN应用之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表明,移动端VPN存在广泛的安全隐私问题。在基础服务方面,不少VPN应用虚假宣传了其提供的线路数量及提供线路的地域。安全隐私方面,部分VPN应用存在获取用户敏感权限、嵌入大量第三方库、泄露DNS,IPV6流量、隧道协议不够安全、明文与服务器交互等问题。同时我们发现VPN市场存在不少重打包应用,且不少VPN应用共享其线路IP。
李辉[4](2019)在《移动VPN技术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接入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发展,互联网向宽带化、无线化和移动化迈进的脚步越来越快。能为用户提供安全、无缝接入的移动VPN(虚拟专用网)技术日益受到运营商的关注,事实上,移动VPN技术也将作为4G中的一项重要业务。然而,移动VPN技术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很不成熟,基于移动VPN的理论研究,本论文介绍了移动VPN的研究背景,解决方案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然后,我们提供了分类移动VPN的分类标准,并提出了真正的移动VPN的要求,并对比分析了了典型移动VPN。
王庆刚,向文[5](2018)在《关于高校网络中VPN技术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系统研究了VPN技术和VPN隧道技术,首先从分析VPN技术产生的背景入手,重点阐述VPN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对目前流行包括L2TP、GRE、IPSEC、SSL在内的多种VPN隧道协议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最后对SSL VPN在高校网络中的部署及应用做出具体分析和研究。
汤门豪[6](2017)在《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捷,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网络安全问题在众多问题中尤为突出,特别是企业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有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企业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更注重其投入的成本。传统的方式是借助防火墙技术和IPSec VPN技术,在一台物理防火墙上部署IPSec VPN隧道,从而保证明文信息在Internet上传输的安全性,但是会造成防火墙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在虚拟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在IPSec VPN和防火墙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立IPSec VPN隧道的方式,即在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建立IPSec VPN隧道。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保证企业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防火墙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将一台物理防火墙从逻辑上划分为多台虚拟防火墙,把每台虚拟防火墙当作一个独立的IPSec VPN网关,并在网关之间部署IPSec VPN隧道,从而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IPSec VPN和防火墙虚拟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研究背景,提出了在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建立IPSec VPN隧道的设计方案。同时介绍了 IPSec VPN相关技术,IPSec相关协议以及工作模式以及安全联盟。(2)对本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与设计,主要包括对防火墙虚拟化方案、设备初始化功能、命令行功能、IPSec VPN隧道协商功能以及VPN隧道安全方案分析与设计。(3)根据需求分析与设计实现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系统相关功能,主要包括防火墙逻辑上的虚拟化、设备初始化功能、命令行功能、IPSec VPN隧道协商功能以及VPN隧道安全加强方案的实现。其中IPSec VPN隧道协商功能又包括SA协商、SA重协商、IKE模块与IPSec模块间通信等功能。本文设计与实现的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系统已经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验证结果,不仅保证了满足企业数据的安全传输,也能保证企业中防火.墙的最大化利用,降低了企业成本,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诸浩[7](2016)在《在多3G/4G网络组合隧道上提升TCP性能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二十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从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进入了无线通信时代。无线通信设备也在朝着智能化、高速化、小型化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无线通信的应用需求不断加深,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对于研究在某些特定领域内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的热点,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结合实际需求以及业内的行业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在应急通信领域的基于目前主流的3G、4G无线网络的传输方法。其传输信道就是基于3G/4G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其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其高带宽能够传输图像、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大流量数据上传的应急通信业务来说,单路3G、4G信道的上行带宽不足以实现大业务量传输。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通过实现对不同运营商的多路3G与4G制式组合进行任意捆绑形成更大的上行网络带宽,同时组合后的信道作为传输介质构建VPN隧道,将不同制式的3G和4G链路绑定构成单一VPN隧道,并运用所设计的方法,提升单一VPN隧道上的TCP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多链路无线网络捆绑的背景和意义,并对目前已有的提升无线网络以及多链路捆绑网络的传输性能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优缺点,以及应用的不同领域。2.对本课题所基于的硬件设备VPN数传网关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因为本文所提出的多路无线链路捆绑是应用于依靠底层IP隧道进行传输的设备及装置。之后对VPN网关设计中所包括的软硬件架构、操作系统及其应用与功能给出了介绍。3.针对VPN网关设备中数据的传输与处理方法给出了分析,主要体现设备中的VPN模块与通信模块,前者主要体现在实现了报文的加密、压缩等功能,后者对报文在各信道上的分配权重给出分析。4.针对第三章所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设计了一套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主要实现了动态的负载均衡,即根据不同信道的带宽情况,动态调整报文发送量,实现了信道的拥塞控制,达到提升每个信道的传输性能,提高无线通道的使用率。5.最后在不同地区对车载端以及服务器端的网关设备通过Iperf测试工具进行模拟测试,主要是TCP带宽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运用上述方法后的多路组和隧道进行传输能够大幅提升TCP性能。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后可得其带宽系数能够控制在我们预先设定的系数范围之内。
巫祺炜[8](2016)在《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隐蔽信道的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极光、震网等典型的APT攻击案例映入我们的视线,APT攻击由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特征以及典型的攻击案例。并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攻击案例,试图找出威胁性较强的攻击过程,从而以其为目标进行检测。研究发现APT过程中威胁性最强的两个因素:C&C通道以及隐私数据传输通道。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VPN隐蔽信道实现,并阐述其危害的严重性与检测的意义。由于VPN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远程访问技术,所以缺少相应的检测技术。本文首先针对PPTP、IPSec以及OpenVPN协议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检测算法。检测模型没有使用传统的特征检测方式,而加入了多特征、多阶段的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降低了误报率。检测系统在Linux环境下利用Libpcap库函数实现,将检测分为控制、数据两部分,实现多阶段的检测。在实现后,分别对检测系统的正确率与准确率进行检测,验证检测系统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文章重点分析不同协议VPN中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两种不同阶段的显着特征,并尽量选取两个以上的检测特征作为检测向量。在APT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研究中,VPN隐蔽信道检测系统具有显着的意义。
蔡云刚[9](2015)在《不对称VPN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目前互联网上传统第3层VPN系统存在必须处理不同IP子网、协议透明性不高以及管理权限不足难以建立VPN通道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不对称2层以太网VPN系统。系统VPN服务端运行虚拟HUB接收客户端的连接,与高权限VPN客户端构建普通VPN会话,与权限不足的客户端构建用户态Sec NAT会话,同时使用具有良好协议透明性的HTTPS协议隧道封装。通过这种思路,实现了低权限下不使用IP路由直接构建2层以太网通信的远程虚拟局域网络。
胡法红[10](2014)在《自建立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VPN技术对动态获取IP地址的分支机构间网络相互连通配置极其繁琐,且在NAT穿越、动态路由支持、报文加密等方面存在某些缺陷.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对动态点到多点隧道机制的分析,提出了AC-VPN方案,设计了AC-VPN隧道报文的封装格式和在动态IP地址的设备之间隧道管理机制,结合动态路由机制,实现了使接入到AC-VPN的设备能够相互访问.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AC-VPN的有效性.
二、IP VPN隧道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 VPN隧道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的加密流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加密流量特征及方法研究 |
2.1 加密流量识别对象 |
2.2 加密流量识别类型 |
2.2.1 异常加密流量识别 |
2.2.2 加密应用识别 |
2.3 相关概念 |
2.3.1 特征选择 |
2.3.2 加密流量特征选择技术 |
2.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技术 |
2.4 异常加密流量特征研究 |
2.4.1 异常加密流量特征 |
2.4.2 Moore特征集 |
2.5 基于VPN隧道的web指纹识别特征研究 |
2.5.1 Web指纹识别技术(WFP) |
2.5.2 指纹识别特征研究 |
2.5.3 VPN隧道技术 |
2.5.4 VPN隧道下指纹识别特征研究 |
2.5.5 Haar小波变换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RF-PSO特征提取的异常加密流量识别方法 |
3.1 信息熵在异常加密流量中的应用 |
3.2 异常加密流量识别框架 |
3.2.1 整体框架 |
3.2.2 RF-PSO特征提取算法 |
3.2.3 基于RF-PSO算法的特征提取 |
3.2.4 基于XGBoost的异常流量识别方案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实验环境及配置 |
3.3.2 实验数据集 |
3.3.3 评价指标 |
3.3.4 RF-PSO算法特征选择结果 |
3.3.5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特征增强的VPN流量WEB指纹识别 |
4.1 Web流量传输模式 |
4.2 基于VPN隧道的特征提取 |
4.2.1 整体工作框架 |
4.2.2 特征定义 |
4.3 LightGBM算法 |
4.3.1 LightGBM模型 |
4.3.2 LightGBM参数调整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实验设计环境及配置 |
4.4.2 数据采集 |
4.4.3 特征提取 |
4.4.4 特征分析 |
4.4.5 评价指标 |
4.4.6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2 异常加密流量数据集 |
附录3 Moore特征集 |
致谢 |
(2)VPN技术在院校资源共享中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院校结构 |
2访问省校资源 |
2.1需求描述 |
2.2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2.3详细设计与具体实现 |
(一)省校VPN配置 |
(二)市校VPN配置 |
(三)市校访问省校订购资源的具体过程 |
3县级院校的访问实现 |
4移动用户SSL VPN的建立与实现 |
4.1思路 |
4.2具体配置 |
(3)移动端VPN应用的安全隐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VPN基本原理 |
2.1.1 VPN概述 |
2.1.2 VPN关键技术 |
2.2 移动应用安全检测技术 |
2.2.1. 静态分析 |
2.2.2 动态分析 |
2.3 自动化测试技术 |
2.3.1 自动化测试工具 |
2.3.2 Appium框架 |
2.4 聚类分析方法 |
2.5 异质信息网络 |
2.5.1 异质信息网络的定义 |
2.5.2 异质信息网络分析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端VPN应用安全隐私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VPN应用的用户需求及安全隐私问题 |
3.1.1 VPN用户的需求分析 |
3.1.2 VPN应用的安全隐私问题 |
3.2 安全隐私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3.3 静态分析 |
3.3.1 敏感权限检测模块 |
3.3.1.1 Android实现 |
3.3.1.2 iOS实现 |
3.3.2 第三方库检测模块 |
3.3.2.1 Android实现 |
3.3.2.2 iOS实现 |
3.3.3 恶意行为检测 |
3.4 动态检测 |
3.4.1 整体架构 |
3.4.2 测试机配置与基本命令 |
3.4.2.1 Android测试机 |
3.4.2.2 iOS测试机 |
3.4.3 Appium API与脚本设计 |
3.4.4 线路列表解析 |
3.4.5 测试模块 |
3.4.5.1 隧道配置检测 |
3.4.5.2 DNS、IPV6泄露检测 |
3.4.5.3 Kill-switch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端VPN应用关联性分析 |
4.1 应用相似性分析 |
4.2 网络关联性分析 |
4.2.1 基于passive DNS的VPN应用网络关系网 |
4.2.1.1 Passive DNS与VirusTotal |
4.2.1.2 网络结构设计 |
4.2.1.3 VirusTotal交互 |
4.2.1.4 网络构建 |
4.2.2 VPN应用关系网络分析 |
4.2.2.1 网络的存储及可视化 |
4.2.2.2 元路径 |
4.2.2.3 基于PathSim的相似性分析 |
4.2.2.4 基于SClump的聚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端VPN应用生态分析 |
5.1 VPN应用基础服务分析 |
5.1.1 VPN提供的线路数量 |
5.1.2 VPN提供的线路地域 |
5.1.3 VPN线路提供商 |
5.2 VPN应用安全隐私分析 |
5.2.1 VPN应用敏感权限分析 |
5.2.2 应用第三方库分析 |
5.2.3 IPV6与DNS泄露 |
5.2.4 kill-switch分析 |
5.2.5 VPN与服务器交互的安全性分析 |
5.2.6 VPN协议与动态端口 |
5.2.7 多级跳转 |
5.3 VPN线路演化 |
5.4 VPN关联性分析 |
5.4.1 VPN应用相似性分析 |
5.4.2 网络关联性分析 |
5.4.3 应用相似性与网络相似性的关系 |
5.4.4 恶意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移动VPN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VPN分类 |
1.1 分类标准-隧道建设 |
1.1.1 自愿VPN |
1.1.2 强制VPN |
1.1.3 链接VPN |
1.2 分类标准-移动层 |
1.3 分类标准-安全协议 |
2 移动VPN技术和解决方案 |
2.1 移动VPN设计要求 |
2.2 支持网络移动性的移动VPN |
2.2.1 基于移动IPv4的VPN |
2.2.2 基于双HA移动IPv4的VPN |
2.2.3 基于移动IPv6的VPN |
2.2.4 基于移动IPv4/v6共存的VPN |
2.2.5 基于BGP/MPLS的移动VPN |
2.2.6 基于MOBIKE的VPN |
2.2.7 网络移动性(NEMO) |
2.2.8 基于MPLS-VPN的移动平台 |
2.2.9 蜂窝网络-CDMA2000的移动VPN |
2.2.1 0 蜂窝网络-UMTS移动VPN |
2.3 通过应用程序移动性的移动VPN |
2.3.1 基于SIP的移动VPN |
2.3.2 基于WTLS的移动VPN |
2.3.3 MUSeS |
2.3.4 Fast VPN |
2.4 基于主机标识协议(HIP)的移动VPN |
3 对比分析 |
4 结语 |
(6)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火墙虚拟化研究现状 |
1.2.2 IPSec VPN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和理论 |
2.1 IPSec VPN技术 |
2.1.1 IPSec技术 |
2.1.2 VPN技术 |
2.2 IPSec相关协议 |
2.2.1 AH协议 |
2.2.2 ESP协议 |
2.2.3 IKE协议 |
2.3 IPSec工作模式 |
2.3.1 传输模式 |
2.3.2 隧道模式 |
2.4 安全联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需求背景 |
3.1.2 总体需求分析 |
3.2 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设计 |
3.2.1 IPSec VPN系统整体架构 |
3.2.2 防火墙虚拟化方案设计 |
3.2.3 设备初始化功能设计 |
3.2.4 命令行功能设计 |
3.2.5 VPN隧道协商方案设计 |
3.2.6 VPN隧道安全加强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实现 |
4.1 设备初始化功能实现 |
4.1.1 全局数据结构的定义 |
4.1.2 初始化全局数据与资源 |
4.1.3 配置恢复功能实现 |
4.2 命令行功能实现 |
4.2.1 配置命令行功能实现 |
4.2.2 查询命令行功能实现 |
4.3 防火墙虚拟化方案实现 |
4.3.1 管理层面的虚拟化实现 |
4.3.2 数据层面的虚拟化实现 |
4.4 VPN隧道协商方案实现 |
4.4.1 IKE模块实现 |
4.4.1.1 IKE触发协商功能实现 |
4.4.1.2 SA协商功能实现 |
4.4.1.3 SA管理模块实现 |
4.4.2 IPSec模块实现 |
4.4.2.1 数据交互的实现 |
4.4.2.2 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
4.4.3 模块间通信功能实现 |
4.5 VPN隧道安全加强方案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IPSec VPN系统的测试 |
5.1 测试准备 |
5.2 功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在多3G/4G网络组合隧道上提升TCP性能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中的VPN网关技术 |
2.1 VPN技术现状 |
2.2 VPN技术原理 |
2.2.1 隧道技术 |
2.2.2 隧道协议 |
2.3 3G/4G数传VPN网关的标准 |
2.3.1 3G/4G数传VPN网关的总体架构 |
2.3.2 3G/4G数传VPN网关的硬件平台 |
2.3.3 3G/4G数传VPN网关的操作系统 |
2.3.4 3G/4G数传VPN网关的软件功能架构 |
2.4 3G/4G数传VPN网关的应用与功能 |
2.4.1 3G/4G数传VPN网关的应用 |
2.4.2 3G/4G数传VPN网关的主要功能 |
第三章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中的数据处理 |
3.1 4G移动网络传输带宽的现况 |
3.2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技术的实现原理 |
3.3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中IP报文传输流程 |
3.3.1 IP数据包在VPN模块中的传输 |
3.3.2 IP数据包在通信模块中的传输 |
3.3.3 IP数据报文的分片策略 |
3.3.4 IP数据报文的缓冲处理 |
第四章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中的负载均衡技术 |
4.1 负载均衡技术 |
4.1.1 负载均衡技术的定义 |
4.1.2 多链路中的负载均衡策略 |
4.1.3 多链路中的TCP拥塞控制 |
4.2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中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
4.2.1 传统多链路捆绑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
4.2.2 改进的IP隧道中的数据传输装置 |
4.2.3 改进的IP隧道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
4.3 判断IP报文丢失的具体方法 |
4.3.1 基于RTT的Vegas拥塞控制算法 |
4.3.2 RTT的测定方法 |
4.3.3 RTT与丢包率及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 |
4.3.4 基于往返时延判断IP报文的丢失 |
第五章 多路无线组合隧道的TCP性能测试 |
5.1 测试工具以及测试环境介绍 |
5.1.1 测试工具的介绍 |
5.1.2 测试环境介绍 |
5.2 测试用例与测试结果 |
5.2.1 测试内容 |
5.2.2 测试结果 |
5.3 测试分析及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隐蔽信道的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级持续性威胁(APT)与隐蔽信道 |
2.1 APT的定义 |
2.2 APT的特性 |
2.2.1 针对性 |
2.2.2 持续性 |
2.2.3 隐蔽性 |
2.2.4 阶段性 |
2.3 APT攻击案例与阶段分析 |
2.3.1 APT攻击案例 |
2.3.2 APT阶段分析 |
2.4 隐蔽信道 |
2.4.1 隐蔽信道的由来 |
2.4.2 隐蔽信道于APT攻击中的作用 |
2.5 VPN技术 |
2.5.1 VPN概述 |
2.5.2 VPN隧道与分类 |
2.6 VPN隐蔽隧道 |
2.6.1 恶意VPN隐蔽信道 |
2.6.2 检测VPN隐蔽信道的意义 |
2.7 小结 |
第三章 VPN检测模型概述 |
3.1 检测模型的原则与通用流程图 |
3.1.1 检测模型的原则 |
3.1.2 检测模型通用流程图 |
3.2 PPTP VPN检测 |
3.2.1 PPTP概念 |
3.2.2 PPTP控制连接 |
3.2.3 PPTP控制连接检测算法 |
3.2.4 PPTP控制连接检测流程 |
3.2.5 PPTP数据信道 |
3.2.6 PPTP数据信道检测算法 |
3.2.7 PPTP数据信道检测流程 |
3.3 IPSEC VPN检测 |
3.3.1 IPSec概念 |
3.3.2 IPSec安全协商 |
3.3.3 IPSec安全协商检测算法 |
3.3.4 IPSec安全协商检测流程 |
3.3.5 IPSec数据信道 |
3.3.6 IPSec数据信道检测算法 |
3.3.7 IPSec数据信道检测流程 |
3.4 OPENVPN检测 |
3.4.1 OpenVPN概念 |
3.4.2 OpenVPN控制信道 |
3.4.3 OpenVPN控制信道检测算法 |
3.4.4 OpenVPN控制信道检测流程 |
3.4.5 OpenVPN数据信道 |
3.4.6 OpenVPN数据信道检测算法 |
3.4.7 OpenVPN数据信道检测流程 |
3.5 小结 |
第四章 检测模型的实现 |
4.1 开发环境 |
4.1.1 软件环境 |
4.1.2 虚拟机环境 |
4.1.3 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包Libpcap |
4.2 数据包捕获 |
4.2.1 打开捕获设备 |
4.2.2 循环捕获数据包与释放资源 |
4.3 PPTP控制连接检测 |
4.3.1 PPTP控制连接数据结构 |
4.3.2 PPTP控制连接头部位置获取 |
4.3.3 PPTP控制连接检测条件 |
4.3.4 PPTP控制连接输出函数 |
4.4 PPTP数据信道 |
4.4.1 PPTP数据信道数据结构 |
4.4.2 PPTP数据信道头部位置获取 |
4.4.3 PPTP数据信道检测条件 |
4.4.4 PPTP数据信道输出函数 |
4.5 IPSEC安全协商 |
4.5.1 ISAKMP数据结构 |
4.5.2 ISAKMP头部位置获取 |
4.5.3 ISAKMP检测条件 |
4.5.4 ISAKMP输出函数 |
4.6 IPSEC数据信道 |
4.6.1 ESP数据结构 |
4.6.2 ESP检测条件 |
4.7 OPENVPN控制信道 |
4.7.1 TCP OpenVPN控制信道数据结构 |
4.7.2 UDP OpenVPN控制信道数据结构 |
4.7.3 OpenVPN头部位置获取 |
4.7.4 TCP OpenVPN控制信道检测条件 |
4.7.5 UDP OpenVPN控制信道检测条件 |
4.7.6 OpenVPN输出函数 |
4.8 OPENVPN数据信道 |
4.8.1 TCP OpenVPN数据信道检测条件 |
4.8.2 UDP OpenVPN数据信道检测条件 |
4.9 小结 |
第五章 检测系统正确性测试 |
5.1 模拟环境拓扑 |
5.2 PPTP VPN |
5.2.1 模拟环境配置 |
5.2.2 PPTP控制连接测试 |
5.2.3 PPTP数据信道测试 |
5.3 IPSEC VPN |
5.3.1 模拟环境配置 |
5.3.2 IPSec安全协商测试 |
5.3.3 IPSec数据信道测试 |
5.4 OPENVPN |
5.4.1 模拟环境配置 |
5.4.2 TCP OpenVPN控制信道测试 |
5.4.3 UDP OpenVPN控制信道测试 |
5.4.4 TCP OpenVPN数据信道测试 |
5.4.5 UDP OpenVPN数据信道测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检测系统准确性测试 |
6.1 测试说明 |
6.1.1 测试数据与方法 |
6.1.2 测试采用的指标 |
6.2 测试结果 |
6.2.1 PPTP、IPSec测试 |
6.2.2 OpenVPN测试 |
6.2.3 UDP OpenVPN数据信道测试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7.1 本文工作贡献及创新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及学术论文 |
(9)不对称VPN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相关基础简介 |
2 不对称 VPN 系统设计 |
2.1 系统设计原理 |
2.2 总体框架设计 |
2.3 系统结构设计 |
2.3.1 服务端结构设计 |
2.3.2 客户端结构设计 |
(10)自建立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AC-VPN设计与实现 |
1.1 AC-VPN工作流程 |
1.2 AC-VPN隧道协议的设计 |
1.2.1 AC-VPN隧道报文结构 |
1) 控制报文 |
2) 数据报文 |
3) 数据加密 |
1.2.2 AC-VPN动态地址管理机制 |
1.2.3 AC-VPN隧道管理机制 |
1) S-H隧道会话的建立 |
2) S-S隧道会话的建立 |
3) 隧道会话保持 |
4) 隧道会话撤销 |
1.2.4 AC-VPN NAT穿越机制 |
1.3 AC-VPN隧道的实现 |
1.3.1 测试环境 |
1.3.2 测试内容 |
1) AC-VPN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测试 |
2) 稳定性测试 |
1.3.3 测试结果 |
2 结论 |
四、IP VPN隧道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加密流量分析[D]. 王晶.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VPN技术在院校资源共享中的设计与实现[J]. 童长卫. 长江技术经济, 2020(S1)
- [3]移动端VPN应用的安全隐私问题研究[D]. 姜惠颖.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4]移动VPN技术综述[J]. 李辉.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09)
- [5]关于高校网络中VPN技术的探究[J]. 王庆刚,向文.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07)
- [6]防火墙虚拟化场景下的IPSec VPN的设计与实现[D]. 汤门豪. 东南大学, 2017(12)
- [7]在多3G/4G网络组合隧道上提升TCP性能方法的研究[D]. 诸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8]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隐蔽信道的检测研究[D]. 巫祺炜.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不对称VPN系统研究[J]. 蔡云刚.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5(02)
- [10]自建立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设计与实现[J]. 胡法红.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