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梁心怡[1](2020)在《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促进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详细讲述了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当前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的深层次发展,也对中国经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我们把握其规律,实施合适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才能实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如何采取金融对外开放政策能够持续稳定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首先介绍金融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机理:促进金融国际化(包括国内金融业务国际化和国外金融业务本土化)、促进资本自由流动和促进法律法规开放。其次对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梳理,结合现状分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我国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的方式选择。最后根据理论分析中得出的金融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四大因素:国内金融业务国际化、国外金融业务本土化、资本自由流动和法律法规开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综合水平指数。运用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在基准回归、以国家治理指标为门槛变量回归和以金融发展指标为门槛变量回归三种情况下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证实了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显着促进作用,并提出我国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的时机选择。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金融对外开放通过金融国际化、资本自由流动和法律法规开放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第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显着促进作用;第三,我国应继续采取渐进式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才能持续高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第四,当我国处于国家治理水平较高的状态,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情况下,进一步实行金融对外开放政策将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李其成[2](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王伟丞[3](2019)在《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证券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是中资与外资金融机构建立合资证券公司参与市场竞争。我国的合资证券公司自1995年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以来,有过高潮期和低谷期。合资证券公司在早期的发展中因为经营范围的限制和经营战略不明晰导致在与内资证券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合资证券公司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均呈现出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到达新的阶段,国内国际环境均要求我国证券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2018年4月证监会颁布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金融机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并进一步扩大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二十三年以来,参与了我国证券市场从初始建立到快速发展再到改革调整的整个阶段,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的绩效、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并未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过去未有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合资证券公司在过去十年里对我国证券服务行业市场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将着重于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行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我国合资证券公司的发展情况和潜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本文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来对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证券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与衡量合资证券公司进入程度指标合资证券公司资产份额(合资证券公司总资产与证券业证券公司资产的总和的比值)和合资证券公司机构数量份额(合资证券公司法人机构数量与证券业法人机构总数的比值)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第二,管理费用与总资产的比值作为衡量证券业经营成本的指标与合资证券公司的进入程度指标存在显着的负向相关关系;第三,证券业的绩效指标与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指标的GDP实际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显着,证券业的绩效指标与证券业的资本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第一,随着合资证券公司的进入程度提高,我国证券业的经营成本有所降低。第二,随着合资证券公司的进入程度提高,我国证券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第三,资本水平对我国证券业的绩效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没有对证券业的绩效产生显着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本文针对监管机构、合资证券公司、内资证券公司三者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内资证券公司应该积极采取“补短板、调战略、促创新、学经验”的策略;二是,合资证券公司应该进一步扩大外资股比、拓展业务范围、加强经纪业务、开发潜力市场、发挥内资股东与外资股东的优势;三是,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合资证券公司监管体系建设,推动证券业市场化,积极引入外资,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王梅华[4](2019)在《证券业开放对中信证券经营风险的影响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十九大和今年两会文件以及博鳌论坛关于金融领域的改革措施来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金融开放是未来政策工作的重点,金融市场国际化背景下证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证券业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证券公司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摩根士丹利、瑞银、高盛等国外金融机构通过多种经营方式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其丰富的行业经验会给国内券商带来巨大挑战。面对发达国家大型券商在资本实力、资产规模、业务创新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优势,国内证券公司如何挖掘内在潜力,强化自身竞争优势,缓解国外券商的竞争压力成为我国证券行业需要思考和防范的问题。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我国证券业开放历程,并对证券业开放现状进行总结,从而为其影响效果的分析提供铺垫。接着,对我国证券行业市场集中度进行分析,并对比了中外证券公司在资本规模、收入结构、公司治理和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证券业开放对国内证券公司经营风险带来的影响从收入和成本两方面进行具体研究,以探析其对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传导效应。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证券业开放对国内大型券商而言,机遇大于挑战。国外大型券商的进入将会加剧行业竞争,同时也会提高行业标准,激活“鲶鱼效应”,加速行业调整。国内大型券商在客户资源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享有优势,行业竞争层次的提高反而会加速国内中小券商的优胜劣汰,为龙头券商带来并购重组机遇,并驱动其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中信证券为研究对象,对其自身实力和竞争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中信证券经营状况波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对证券业开放背景下,我国以中信证券为首的大型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变动趋势加以细化分析。最后,针对证券业开放将会引发的经营风险变动影响从业务结构、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三方面分别提出可供借鉴的有效举措,以期推动我国国际化券商巨头的培养,促进整个证券行业的稳健发展。
朱昱晨[5](2006)在《入世后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提出我国证券市场历经15年的发展,现在虽已初具规模,但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还很不完善。我国又于2001年加入了世贸组织,证券市场也在开放之列。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在涉及证券业开放方面还存在着缺位或缺乏应有的前瞻性,这已构成我国履行入世承诺的现实或隐性的障碍。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履行入世承诺的角度,对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首先,通过新旧《证券法》的对比,与WTO中的透明度原则相结合,对我国的信息批露制度进行了剖析。新《证券法》虽然对信息批露制度做出了一定的补充规定,但是距离我国入世所做的承诺还有一定距离。“保荐人”制度虽己实行,其可操作性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确认。 其次,证券监管是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还很不成熟,证券市场的不稳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何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促进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在中国加入世贸的今天就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因此本文从证券监管机构的中立性和权威性,证券监管机构的职权设定以及法律责任这三个方面与WTO中国民待遇原则等相关条款相结合,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最后,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准入制度、审慎义务及QFII制度进行了论述。因为,市场准入是我国证券业开放的特定义务,我国已在加入WTO的《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中承诺了允许外国证券业经营者市场准入的相关事项。我国在证券市场准入制度上目前并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此进行规制,只在相关的法律中进行了模糊的界定,这对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入世后,如何运用好世贸规则的审慎义务,也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当审慎措施运用不当时,易引起国际纠纷,如果纠纷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内无法解决时,那时新的服务贸易壁垒将再次出现。QFII制度则是我国应对
周建宁[6](2004)在《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入世后证券市场将渐次对外开放,可以说既有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证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政府干预的环境中进行的,并且成长时间短,总体发育水平低,功能和机制都不完善。因此,如何把握证券市场开放的时间和节奏,尽快完善市场体系以适应竞争之需是当务之急。本文针对中国证券业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中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通过对当今证券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对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如何应对,进行战略调整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首先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入手,介绍了加入WTO后我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包括原则承诺、具体承诺和时间承诺。 在文中通过对目前国际上证券业发展的附属发展模式、独立发展模式及关系型发展模式的介绍,对三种模式进行了详尽分析和优劣比较。旨在说明证券业和银行业存在着既可替代又可互补的关系,证券业和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形式,证券业和银行业可以结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章还分别以日本、智利和韩国三国为例,对当今证券市场上的三种开放模式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对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借鉴。 在着重介绍了我国证券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中国证券业在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行业比较,指出我国证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规范因素。 入世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文中主要从监管体制、投资者结构、证券公司、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五方面阐明了加入WTO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从以上几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对比,说明加入WTO后我国证券业面临的强大竞争压力。只有汲人之长,补已之短,才能加快中国证券业的国际化进程。 做为全篇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如何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加快证券市场制度化建设;如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会计和信息披露国际化;如何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执业水平,重塑市场信誉;如何支持国内证券公司整合,打造中国证券业的旗舰;如何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良性互动及如何加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多层次市场体系等方面阐明了中国证券业面对加入盯O的挑战,必须要进行的战略调整。本章对加入灯O后券商的调整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强调应从增强资本实力,走规模化之路、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走集团化之路、开展业务创新:走多元化和特色化之路、拓展国际业务:走国际化之路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 针对入世以后的中国证券业的现状和问题,在前面论述基础上的进行了延伸和发展,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年多发展实践和思索,对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提出战略选择。
左伟[7](2005)在《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WTO、IMF和世界银行分别代表着当今世界的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和技援体系,而以上三大体系也构成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核心。加入WTO不仅为中国提供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和参与世界经济秩序的契机,而且也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而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与发展,是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切入点,以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为基础,并从货币政策的运行、传导和政策协调等多层面表现出来。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系统探讨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传导中介、传导途径及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以直接涉及金融服务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达成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为出发点,讨论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区别。在分析WTO框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入世后中国如何利用WTO条款而选择金融开放的策略,以及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第二章探讨了入世后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环境是货币政策运行的基础环境,金融环境的改变必将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运行和效果。本章讨论了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具体分析金融领域在制度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章分别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角度,考察了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变化。本章认为,入世后应逐步实施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以及为公开市场业务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第四章分析了入世后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介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情况,在考察入世后银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两个市场连通状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传导中介的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李杉[8](2004)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龙梅[9](2003)在《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与对策》文中指出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围绕我国商业银行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银行业受益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效,有力地支持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金融法规逐步出台,审慎会计制度被广泛采纳以及信贷资产质量的全面提高,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和运做状况得到了重大改善。与此同时,银行业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已逐步向证券业和保险业渗透,实行优势互补。但是,通过银行经营目标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资本充足率低、盈利能力差、风险意识薄弱、技术能力落后等。形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产权模式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金融税制存在缺陷以及分业经营带来的诸多制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和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第2页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与对策使当前银行业的形势非常严峻。 入世是一把双刃剑,外资银行在抢夺币场、拍L夺客户、抢夺人才的同时,也给我们矛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它们能推动僵化的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并能增加商业银行打J展海外业务的机会,增强其盈利能力。所以,入世是机遇与J兆,‘〔戈!‘内并存。 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实行产权关系明晰化的股份制改一苹,必须推行业务经营的多元化,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逐步实现分业卫经营向棍业经营转变,建一立统一的金融监恃体制等重大举措。只有如此,才能在国际金融舞台}几面对如林的竟争强手,立稳脚跟,谋求发展,才能从拐仗本<sub>卜提升我国国有一商业银行的综合素质,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入世的到来。我们深信,只要坚持稳健、有序、全面的金融改革,井把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国的银育补比将逐步走向成热(〕
胡峰[10](2003)在《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五次并购浪潮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着欧美主要发达国家,这次并购浪潮是以跨国并购为主要特征的。在此其间可以区分出两次大的并购高潮:一次是在1988—1990年,另一次是1995—2001年。第五次全球并购浪潮在2000年达到高峰,创下全球并购交易总额3.4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从发展的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初新设投资仍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流形式,1993年时并购投资在世界总投资中所占百分比为36.51%,但是这一数据发展到2001年时,已经高达80.79%。目前并购投资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为主流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政府就已注意到了世界上风起云涌的跨国并购热潮,并逐步调整吸引外资的策略,把跨国并购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出台的步伐明显加快。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2003年4月12日开始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本文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由八章组成。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特别指出: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最为主要的方式。然后结合我国的政策变动的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本文研究具有填补国内研究空白的价值。本文的研究有很多创新之处,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仍然有很多重要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本章的最后,对那些由于笔者受时间与精力的限制而没有深入或涉及的问题一一提出。 第二章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尽管在很多情况下,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这两种进入方式之间不是现实的替代,但它们仍常常互为替代,从而足以证明比较它们对发展的影响是有理由的。在笔者所构建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中,论证了三个重要问题:(1)论证了跨国并购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国内资产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即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优势资产和东道国国内资产相结合时,会产生一种互补效应,从而迅速增强跨国并购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的竞争力;(2)论证了跨国并购发生的条件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并购的价格;论证了各种可能性下均衡的所有权结构以及并购双方、新设投资者的收益的分配等;(3)用跨国并购带来的各利益相关者的净利润的变化去分析完善而理性的证券市场上的股价变化并恰当地解释了跨国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实际影响:即为什么跨国并购会提高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而对并购企业的股价影响是不确定的。 第三章探讨了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目前,国际投资法的单边、双边、区域层面上的自由化趋势日趋明显,但国际投资法在国际层面却发展不快,虽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效果却不明显,国际投资争议方面的多边规则不仅是数量稀缺,而且缺少强有力的执行保障机制。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受到《入世协议书》的制约,因此,有关企业并购(其中尤其是外资在华并购)的法律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四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20世纪90年代初,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模式开始出现。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在对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具体并购模式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的基础上,然后对将来跨国公司可能会采取的并购模式进行展望。电信、传媒、科技业一度成为第五次并购高潮的热点,自2000年以来,金融、商业等行业取而代之,成为全球并购市场的热点行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热点行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进入行业具有某种独特性。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 第五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竟争力、国际收支等五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六章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振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资产价格形成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七章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奎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因素十分多,绝对不能以简单绝对的思维模式来看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因素。对待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需要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案例有个全面的了解。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并未随着我国政策的放松
二、入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入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对外开放测量的研究现状 |
1.2.2 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方法的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框架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金融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概念介绍 |
2.1.1 金融对外开放的概念 |
2.1.2 经济增长的概念 |
2.2 金融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2.1 金融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
2.2.2 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3 金融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 |
2.3.1 金融国际化 |
2.3.2 资本自由流动 |
2.3.3 法律法规开放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进程、现状及方式研究 |
3.1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历史发展进程 |
3.1.1 金融对外开放初期阶段:1979-1993 |
3.1.2 金融市场国际化阶段:1994-2001 |
3.1.3 入世后的过渡阶段:2002-2006 |
3.1.4 金融市场全球化阶段:2007-2018 |
3.2 当前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现状 |
3.3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实证模型选择 |
4.2.1 门槛回归模型 |
4.2.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4.3 变量选取 |
4.3.1 金融对外开放综合水平指标 |
4.3.2 其他指标变量 |
4.4 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门槛回归结果 |
4.5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增长的时机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更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5.2.1 继续采取渐进式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 |
5.2.2 选择恰当时机进行进一步金融对外开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
中国证券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
中国保险业对外开放大事记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市场绩效概念界定 |
二、金融市场开放概念界定 |
三、合资证券公司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证券业绩效的研究 |
一、证券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二、提升证券业经营绩效的方法 |
第二节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对本国金融服务业的影响研究 |
一、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竞争效应 |
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溢出效应 |
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的“摘樱桃”效应 |
第三节 合资证券公司的研究 |
一、合资证券公司与内资证券公司的对比研究 |
二、合资证券公司的僵局问题 |
第三章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中国证券市场的背景 |
二、合资证券公司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一、合资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分析 |
二、合资证券公司的经营困境 |
第三节 合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市场的未来展望 |
一、合资证券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净资本并扩大业务范围 |
二、外资寻求控股合资证券公司 |
第四章 实证模型与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 |
一、理论分析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 |
一、评价证券业绩效指标的选取 |
二、合资证券公司进入程度指标的选取 |
三、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四节 数据处理与检验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五节 多重共线性、异方差、自相关检验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异方差检验 |
三、自相关检验 |
第六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回归模型结果 |
二、合资证券公司进入对我国证券业经营成本的影响 |
三、合资证券公司进入对我国证券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
四、其他因素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使中国证券业的经营成本降低 |
二、合资证券公司进入使中国证券业的盈利能力提升 |
三、资本水平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影响证券业的绩效 |
第二节 对内资证券公司的政策建议 |
一、学习合资证券公司先进的管理经验 |
二、调整自身经营战略以便适应与合资证券公司的竞争 |
三、增强创新能力以便应对与合资证券公司的竞争 |
四、在与合资证券公司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弥补技术短板 |
第三节 对合资证券公司的政策建议 |
一、积极响应新的证券业对外开放政策 |
二、提升外资占股比例 |
三、合资证券公司应注重发展内资证券公司占据优势的经纪业务 |
四、发挥内资股东与外资股东各自的优势 |
五、开发潜在企业客户资源,关注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需求 |
第四节 对证券业监管机构的政策建议 |
一、建立完善的合资证券公司监管体系 |
二、扩大证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
三、证券业监管机构应该积极推动证券业市场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证券业开放对中信证券经营风险的影响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业对外开放研究 |
2.1.1 保险业对外开放带来的行业影响 |
2.1.2 证券业对外开放带来的行业影响 |
2.2 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证券业开放进程及其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分析 |
3.1 证券业开放进程 |
3.1.1 证券业开放历程回顾 |
3.1.2 证券业开放现状 |
3.2 国内证券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国内证券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3.2.2 中外证券公司经营现状对比分析 |
3.3 证券业开放对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 |
3.3.1 证券业开放对证券公司收入的影响分析 |
3.3.2 证券业开放对证券公司成本的影响分析 |
4 证券业开放对中信证券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 |
4.1 中信证券背景介绍 |
4.1.1 中信证券简介 |
4.1.2 中信证券主营业务概况 |
4.2 证券业开放背景下中信证券竞争力综合分析 |
4.2.1 证券业开放背景下中信证券竞争环境分析 |
4.2.2 中信证券行业竞争力指标分析 |
4.3 证券业开放对中信证券经营风险的影响分析 |
4.3.1 证券业开放背景下中信证券收入变动分析 |
4.3.2 证券业开放背景下中信证券成本变动分析 |
5 证券业开放背景下中信证券应对策略 |
5.1 优化收入结构 |
5.1.1 经纪业务向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
5.1.2 提高创新型业务收入比例 |
5.1.3 立足业务发展打造专业化精英团队 |
5.2 提升服务效率 |
5.2.1 加强内部资源整合 |
5.2.2 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
5.2.3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 |
5.3 完善风险管理 |
5.3.1 加强资本扩充 |
5.3.2 优化风险管理体系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5)入世后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写作思路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入世对我国信息批露制度的要求及完善 |
2.1 入世对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 |
2.2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2.2.1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 |
2.2.2 我国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
2.3 完善我国信息批露制度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入世对我国证券监管制度的要求及完善 |
3.1 WTO与证券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 |
3.1.1 WTO与证券监管机构的权威性 |
3.1.2 WTO与证券监管机构的中立性 |
3.2 WTO与证券监管机构的职权设定 |
3.2.1 证券监管机构职权设定的标准 |
3.2.2 我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现有职权 |
3.2.3 在职权设置上的缺陷及其完善 |
3.3 入世与证券监管机构在法律责任上的缺陷及完善 |
3.3.1 证券监管机构法律责任的缺陷 |
3.3.2 完善证券监管机构的法律责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WTO下的我国证券市场准入制度的完善 |
4.1 市场准入的法律形态 |
4.1.1 现有法律形态的辨识 |
4.1.2 现有法律形态的局限性及完善 |
4.2 市场准入的业务范围 |
4.2.1 入世承诺范围与国内法规范的差异 |
4.2.2 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的类别问题 |
4.3 市场准入中的审慎措施 |
4.3.1 审慎措施的标准 |
4.3.2 对审慎措施的必要约束 |
4.4 中国QFII制度 |
4.4.1 QFII制度概述 |
4.4.2 我国QFII制度在设计上的法律缺陷及其完善 |
4.4.3 我国QFII制度的运作风险及其完善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WTO关于中国证券业的开放政策 |
1.1 世贸组织有关证券业的开放政策 |
1.2 中国加入WTO对证券市场的承诺 |
2 证券业发展的国际 |
2.1 证券业发展的三种模式 |
2.2 三种模式的综合比较 |
2.3 当今证券市场的开放模式及经验借鉴 |
2.4 新兴国家证券市场开放模式给我国证券业的启示和经验 |
3 中国证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中国证券业发展的现状 |
3.2 中国证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加入WTO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 |
4.1 对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影响 |
4.2 对投资者结构的影响 |
4.3 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影响 |
4.4 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4.5 对中介机构的影响 |
5 加入WTO后中国证券业的应对战略 |
5.1 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加快证券市场制度化建设 |
5.2 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进会计和信息披露国际化 |
5.3 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执业水平,重塑市场信誉 |
5.4 支持国内证券公司整合,打造中国证券业的旗舰 |
5.5 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实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
5.6 加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形成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
6 入世以后中国证券业的实践和思索 |
6.1 入世以后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
6.2 我国实现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金融业 |
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规则 |
1.1.1 相关概念的讨论 |
1.1.2 关于金融服务贸易多边规则的理解与讨论 |
1.2 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进程和开放策略 |
1.2.1 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进程 |
1.2.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分析 |
1.2.3 入世后中国金融服务开放的政策建议 |
1.3 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
1.3.1 入世后政府面临的挑战 |
1.3.2 入世后政府目标模式选择: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 |
1.3.3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
1.4 小结 |
1.5 附录1:关于 WTO的背景介绍 |
1.6 附录2:中国金融服务的入世承诺 |
1.7 附表1:金融服务的范围 |
2 入世后的金融环境 |
2.1 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2.2 入世后的金融体制 |
2.2.1 入世后的金融经营体制 |
2.2.2 入世后的金融监管体制 |
2.3 入世后的金融结构 |
2.3.1 金融资产结构 |
2.3.2 融资结构 |
2.3.3 金融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 |
2.4 小结——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 |
3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 |
3.1 入世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3.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解释 |
3.1.2 最终目标的主流变化趋势 |
3.1.3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重新界定 |
3.1.4 小结——双目标制的重新界定: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 |
3.2 入世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3.2.1 入世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
3.2.2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
3.2.3 小结——逐步建立以通货膨胀目标为核心、功能分离的中介目标体系 |
3.3 入世后的货币政策工具 |
3.3.1 入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 |
3.3.2 公开市场业务是入世后的核心政策工具 |
3.3.3 入世后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功能的弱化 |
3.3.4 入世后再贷款的功能已发生变化 |
3.3.5 入世后重新定位再贴现政策的功能 |
3.3.6 入世后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机制 |
3.3.7 小结——发挥政策工具的信号作用 |
3.4 附表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实证检验的统计结果 |
4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介 |
4.1 入世后的外资银行 |
4.1.1 入世后银行体系变化的基本态势 |
4.1.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4.1.3 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特点分析 |
4.1.4 外资银行进入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4.1.5 小结 |
4.2 入世后的货币市场 |
4.2.1 入世对中国货币市场的影响 |
4.2.2 入世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
4.2.3 入世后的票据市场 |
4.2.4 小结 |
4.3 入世后的证券市场 |
4.3.1 相关概念的讨论 |
4.3.2 入世后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与条件 |
4.3.3 入世后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选择 |
4.3.4 小结 |
4.4 入世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通 |
4.4.1 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通机制 |
4.4.2 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通机制分析 |
4.4.3 入世后的改革措施 |
4.4.4 小结 |
5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 |
5.1 入世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5.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复杂化 |
5.1.2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扩展 |
5.1.3 信贷传导途径的作用下降 |
5.1.4 利率途径将成为主渠道 |
5.2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途径 |
5.2.1 理论说明 |
5.2.2 入世后影响利率传导效率的因素分析 |
5.2.3 入世后疏通利率传导的两点建议 |
5.2.4 小结 |
5.3 信贷渠道 |
5.3.1 理论说明 |
5.3.2 我国信贷途径分析 |
5.3.3 入世后的信贷途径分析 |
5.3.4 小结——正确对待信贷途径的作用变化 |
5.4 汇率途径 |
5.4.1 理论说明 |
5.4.2 入世后汇率传导的重要性 |
5.4.3 汇率稳定与货币供应的矛盾 |
5.4.4 入世后改进汇率传导的思路 |
5.4.5 小结 |
5.5 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 |
5.5.1 理论说明 |
5.5.2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传导的特殊机理 |
5.5.3 我国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的效率 |
5.5.4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的实证检验 |
5.5.5 小结——新的课题 |
5.6 附表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
5.7 附表4:1996-2002年中国名义利率水平的调整 |
5.8 附表5: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的实证检验的统计结果 |
6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协调 |
6.1 理论介评及政策含义 |
6.1.1 关于内外均衡矛盾经典论述的实证讨论 |
6.1.2 M-F模型的适用性及改进 |
6.1.3 启示与借鉴 |
6.1.4 小结 |
6.2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
6.2.1 入世后两大政策的变化分析 |
6.2.2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目标模式的转变 |
6.2.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思路 |
6.2.4 小结 |
6.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
6.3.1 入世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的影响 |
6.3.2 “职能分离”的有效性讨论与改进方向 |
6.3.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6.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金融全球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 |
一、 各国金融法律制度的趋同化 |
二、 国内金融管制法律的放松 |
三、 资本与金融机构跨国移动限制法律的放松 |
四、 金融运行规则全球化 |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证券市场 |
一、 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 证券市场国际化趋势的特征 |
三、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及趋势 |
第一节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 |
一、 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二、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二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一、 证券监管法律的历史发展 |
二、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第三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的特点与趋势 |
第四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和对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 |
二、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推进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第三章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我国证券监管立法架构 |
第一节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
一、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产生 |
二、 WTO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
一、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
二、 两个概念的区分--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 |
三、 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的不同后果 |
四、 加入WTO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架构 |
一、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架构 |
二、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对监管法律制度的新要求 |
三、 我国目前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问题 |
四、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与WTO要求的接轨 |
第四章 证券业务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一、 我国的入世承诺 |
二、 《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 |
三、 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和影响 |
四、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五、 有关法律问题的分析 |
第二节 对证券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对证券公司利益冲突的法律防范 |
二、 对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和监管 |
第五章 证券市场投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对外开放 |
一、 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必要性 |
二、 中国证券投资开放策略 |
第二节 关于QFII的探讨 |
一、 QFII政策的涵义 |
二、 QFII制度各国经验比较借鉴 |
三、 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原则 |
四、 我国QFII政策的模式及其特点 |
五、 我国QFII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法律监管 |
第三节 B股的问题 |
一、 我国B股市场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
二、 B股市场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
三、 解决B股市场问题的思路 |
第四节 其他金融工具 |
一、 GFII |
二、 QDII |
第六章 证券市场融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外资直接上市及其监管 |
第二节 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
二、 美国对外资并购的有关法律制度 |
三、 我国外资并购的具体情况 |
四、 现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规的不足之处 |
五、 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七章 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证券法律冲突和证券法的域外适用 |
一、 证券法律冲突 |
二、 证券法的域外适用所依据的原则 |
三、 证券冲突规范的法律适用 |
四、 我国证券法的域外适用和有关的冲突规范 |
第二节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 |
一、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二、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
三、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途径 |
四、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
第八章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现状的总结和展望 |
第九章 结论--适应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9)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微观机制分析 |
一、 Diamond-Dybvig模型 |
二、 简要的评述 |
第二节 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宏观机制分析 |
一、 经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
二、 银行危机的宏观机制分析 |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 |
一、 资本的分类 |
二、 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 |
三、 资本充足率的目标和过渡期的实施安排 |
四、 各国监督管理当局自行斟酌决定的范围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融理论 |
第一节 金融体系不稳定性理论 |
第二节 现代产权理论及其意义 |
第三节 预算软约束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现状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 对商业银行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比较分析 |
二、 对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一、 金融体制改革尚不到位,产权模式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
二、 金融税制存在缺陷 |
三、 分业经营有诸多弊端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一节 WTO中有关金融服务贸易条款的规定 |
一、 WTO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界定 |
二、 WTO对成员国国内法规的确定及实施 |
三、 WTO成员国应承担的义务 |
第二节 入世后银行业面临的挑战 |
一、 间接影响 |
二、 直接影响 |
第三节 入世带来的机遇 |
一、 入世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强行推进 |
二、 有利于银行业加快商业化进程 |
三、 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海外业务 |
四、 有利于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调整产业结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入世后银行业应对方略 |
第一节 坚持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原则 |
一、 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原则 |
二、 对外资银行准入的有关规定 |
第二节 完善银行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 |
一、 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运作环境 |
二、 重新构架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体制 |
三、 巩固和拓展业务范围,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
四、 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全方位服务于客户 |
五、 逐步缩小与《巴塞尔协议》的差距 |
第三节 逐步实行金融混业经营 |
一、 实行混业经营的整体趋势 |
二、 过渡期的制度安排 |
三、 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 |
四、 金融业混业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节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 |
一、 目标模式 |
二、 具体方案 |
三、 逐步完善外资银行监管体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跨国并购逐步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政策背景以及研究的必要性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深化之处 |
第二章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比较分析-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的替代性研究-东道国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比较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投资自由化趋势与我国外资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国际投资嬗变中的自由化趋势 |
第二节 入世与我国外资法律监管体系的重构 |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与行业选择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模式探析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投资的行业选择剖析 |
第四节 跨国并购的具体行业研究:以银行业为例 |
第五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就业效应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资本形成的影响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的出口竞争力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的国际收支的影响 |
第六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微观经济效应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与我国本土品牌的发展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
第三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技术转移与提升 |
第四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我国资产价格形成的影响 |
第五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促进我国跨国公司治理完善的理性分析 |
第七章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与进入壁垒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剖析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目前存在的主要进入壁垒探析 |
第八章 我国跨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我国政府放松外资在华并购限制的经济学解释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制度-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跨国并购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重要意义 |
第四节 我国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并购法律体系建设 |
附录: WTO相关协定对各行业市场的影响及其变动趋势 |
中英文文献 |
后记 |
四、入世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梁心怡. 浙江大学, 2020(02)
- [2]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合资证券公司对我国证券业绩效的影响[D]. 王伟丞.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4]证券业开放对中信证券经营风险的影响与对策[D]. 王梅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10)
- [5]入世后我国证券法律制度的完善[D]. 朱昱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6]入世以后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选择[D]. 周建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4(01)
- [7]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D]. 左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5)
- [8]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9]入世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与对策[D]. 陈龙梅. 太原理工大学, 2003(04)
- [10]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 胡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