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樱属花粉形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克耀[1](2021)在《扬州地区甜樱桃品种‘黄蜜’主要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甜樱桃品种‘黄蜜’和丘陵山区6种野生樱桃属植物为供试材料,探讨了樱桃实生繁殖关键技术,以及与‘黄蜜’嫁接亲和性的变化,比较了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甜樱桃果园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研究了甜樱桃人工授粉配套技术,评价了夏季修剪和追肥对花芽分化的影响,论文为筛选适合本地区立地条件的甜樱桃砧木,构建甜樱桃高效栽培配套技术提供试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毛樱桃种子低温沙藏240天后发芽率可达80%,毛把酸种子室外沙藏240天后发芽率为60%;2、扬州地区,11月采用嵌芽接可显着提高甜樱桃品种‘黄蜜’的芽接成活率;3、在6种樱属供试材料中,中国樱桃叶芽需冷量最低,仅为480h,‘吉塞拉6号’叶芽需冷量最高,达1200h;4、樱桃花蕾可在常温下用干燥皿烘制花粉,水+10mg/L硼酸+20%蔗糖作为培养基能够有效测定花粉活力,花粉在4℃冷藏条件下可维持的30天的活力;5、树盘覆草可以显着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锰、钙和镁元素含量,但不能显着增加土壤中铁、铜和锌元素含量;6、树盘覆草和地膜覆盖均可显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树盘覆草效果更显着;7、配方1肥料冲施能显着提高‘黄蜜’花芽分化率,达到8.26%;8、扬州地区甜樱桃品种‘黄蜜’5月上旬留5叶摘心可显着提高花芽分化率,达到23.12%,6月上旬拉枝90°可显着提高花芽分化率,达到12.32%。
张晗悦[2](2020)在《5种樱属植物开花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樱属(Cerasus)植物于每年的早春开花,多为先花后叶或花叶同期,花色丰富,观赏价值较高,为全球重要的景观营造树种。本研究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引种栽培的迎春樱桃(Cerasus discoidea)、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华中樱桃(Cerasus conradinae)和云南高盆樱桃(Cerasus 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开展5种樱属植物的花部器官物候期观测和开花形态和解剖学研究,探索花部器官物候期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5种樱属植物开花物候期分为花芽复苏期、芽鳞裂开期、花梗伸长期、初花期、盛花期、落花期、座果期,其中,在花芽复苏期至花梗伸长期花器官快速生长。开花期为2月上旬至3月中旬,迎春樱桃开花最早、开花期最短,钟花樱桃开花稍晚、开花期最长,云南高盆樱桃和尾叶樱桃开花最晚;尾叶樱桃花朵冠径最大,钟花樱桃花朵冠径最小;钟花樱桃色彩最艳丽为绯红色,华中樱桃的花色最浅为白色。主成分分析表明10个花器官性状指标其对开花特性的总累积贡献率达到84.712%,以钟花樱桃的开花特性表现最佳;相关性分析表明花部的大小性状指标对开花特性影响最大;时序聚类分析得出5种樱属植物可分为早花期(迎春樱桃、钟花樱桃)、中花期(华中樱桃)、晚花期(尾叶樱桃、云南樱桃)3种时序类群。染色试验表明仅钟花樱桃和迎春樱桃花粉萌发率差异显着(P<0.05),但花粉离体培养试验则表明5种樱属植物的花粉萌发率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由高到低为:钟花樱桃、迎春樱桃、华中樱桃、云南高盆樱桃、尾叶樱桃。扫描电镜观测和分析表明,5种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相似,均接近于椭圆形或长球形,花粉萌发率与赤轴值和极轴值存在显着性正向关系(P<0.05),萌发率越高则落果率越低。不同温度保存研究表明,花粉在常温保存下萌发率快速降低,而在低温保存下萌发率缓慢降低,樱属植物花粉以-60℃的低温更适合长期保存。5种樱属植物的开花物候期与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质、SOD和POD活动变化之间密切相关。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在5种樱属植物开花物候期中均为略上升的双峰曲线,可溶性淀粉含量除迎春樱桃在盛花期显着升高外均为平稳波动变化曲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基本为上升双峰曲线,SOD活性在盛花期之前波动变化而在盛花期后逐渐降低,POD活性变化均为双峰曲线,IAA含量除钟花樱桃在盛花期显着升高外均为平稳变化曲线,ABA含量均呈略上升趋势,GA3含量除华中樱桃变动较大外均变化平缓。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种樱属植物营养物质含量、酶活性水平、内源激素、花粉特性与开花形态指标之间存在显着性的相关关系(P<0.05);R聚类分析表明多数开花性状之间具有独立特性,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花部大小、花部综合性状和花期花量之间存在显着关系。
王珊珊[3](2020)在《南昌市樱花品种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樱花是樱属植物的总称,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e)。作为世界广泛栽培的观赏植物之一,它是一种观赏效果不错的树木,在园林应用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本文对南昌市樱花品种进行调查整理,鉴定品种并进行系统分类,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南昌市樱花品种资源近三年的实地调查,共鉴定整理出樱花9个种及45个品种,详细记录整理出来的樱花种和品种的形态特征,编制了品种分类检索表。2.发现并命名新品种9个,即光梗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Guanggeng’、光梗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Guanggeng’、长总梗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Changzonggeng’、坛花Cerasus serrulata var.lannesiana‘Tanhua’、粉萼华中樱Cerasus conradinae‘Fene’、长总梗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Changzonggeng’、红柄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Hongbing’、长柱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Changzhu’、白须Cerasus campanulata‘Baixu’,并对新品种加以系统描述。3.严格按照最新版《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从樱花的形态特征(花径、花色、花型、花瓣数、叶形、叶色、果、萼筒形状、萼筒有毛与否)等方面来制定了品种分类原则和分类依据。4.调查到的品种中,晚樱品种(26个)占总数一半。根据前人的研究经验将晚樱系列分为5个品种群,即单瓣品种群(C.serrulata var.lannesiana Single Group)、半重瓣品种群(C.serrulata var.lannesiana Semidouble Group)、重瓣品种群(C.serrulata var.lannesiana Double Group)、菊瓣品种群(C.serrulata var.lannesiana Juban Group)、台阁品种群(C.serrulata var.lannesiana Taige Group)。5.讨论了樱花园林应用及樱花文化内涵分析,从美学概念对樱花的树型、花色、花期等特性进行描述分析,以便更好的应用于园林景观造景中。
朱弘[4](2020)在《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隶属蔷薇科(Rosaceae)典型樱亚属(Subg.Cerasus),是我国亚热带特有的一种代表性野生观赏落叶小乔木,天然种群分布较广且地理变异多样,具有十分广阔开发利用前景。但根据多年的野外调查,其种质资源大都处于野生状态,同时还面临人为干扰加剧、生境破碎化造成的种群衰退的风险,至今尚无针对该物种的系统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以尾叶樱桃主要分布区的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广泛的标本记录查阅和野外种群采样基础上,整合形态学标记、分子系统发育与亲缘地理学、景观遗传学的多个手段,深入开展了对该物种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与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处理基于1个叶绿体DNA非编码区片段,初步开展了尾叶樱桃的系统发育重建,以期澄清该种与其近缘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地位,结果表明:1)在atpB-rbcL序列矩阵的774个有效位点中共发现15个多态性位点,占分析序列的1.94%,共检测出9个单倍型,物种间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8805±0.026),平均核苷酸多态性(π=0.00711±0.00054),除尾叶樱桃外(Hap5~Hap7),其余物种均拥有各自独特的1个单倍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综合Network中介图、系统发育重建与生物信息学手段的RNA二级结构预测的定量分析结果,我们推测尾叶樱桃与长柱尾叶樱桃(C.dielsiana var.longistyla)互为姊妹群(Sister group),并共同构成独立进化单元;虽然磐安樱桃(C.pananensi)的系统位置未能确认,但推测该种与浙闽樱桃(C.schneideriana)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为古今多次杂交起源,且在近期最可能受到后者与山樱花(C.serrulata)的双重基因渐渗。3)基于上述分子证据结合形态学描述支持发表的尾叶樱桃的新变种——长柱尾叶樱桃。同时,综合模式标本考证与文献研究,依据《国际藻类、菌类、植物命名法规》精神,指定NO.5812(GH-00032047)作为尾叶樱桃的后选模式(lecotype)。(2)天然种群叶表型变异研究及生态响应规律通过多重比较、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等数理方法,初步对来自川、鄂、湘、赣、台5省8个尾叶樱桃天然种群的11个叶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不同地理单元间叶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及对地理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尾叶樱桃主要叶表型性状变异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2.4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叶面积(50.83%)与一级侧脉数(7.96%);平均叶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30.78%,种群内的变异(51.55%)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55%)。2)PCA表明对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前3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2.400%,可以综合概括和排序为“大小性状”(73.242%)与“形状性状”(19.158%)。3)叶宽(r=–0.641)、叶面积(r=–0.658)和一级侧脉数(r=0.659)性状均与经度呈显着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气温季节变化和最湿季降水量对叶表型性状变异影响较大。4)基于PCoA和UPGMA聚类分析可将8个天然种群划分为4类。(3)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利用双亲遗传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ITS标记对尾叶樱桃天然分布区所在的25个种群的203个个体开展了空间遗传结构与谱系历史的检测:1)共检测到18个核糖体分型(ribotypes),在物种水平,尾叶樱桃具有较高的核糖体分型与核苷酸多样性(Hd=0.879±0.012,π=3.56±0.16);基于核糖体分型的中介邻接网络(Median-joining network)和分子变异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tion,SAMOVA)均支持尾叶樱桃天然地理种群存在4个显着的谱系地理种内分组:西部组(West Group)+北部组(North Group)+中南部组(Central&South Group)+东部组(East Group);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的系统发育重建显示北部组为非单系类群,即其余3个地理组镶嵌在其中,表明种群存在不完全的谱系分选(Incomplete lineage sorting,ILS)现象;对上述4个地理分组进行的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检测到了显着的遗传分化水平,其中有78.2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而其余21.73%存在于种群内,表明其具有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837>Gst=0.585;P<0.05);2)利用BEAST软件结合7个外类群作二次校正点的分子钟分歧时间估算结果表明,尾叶樱桃的最近共祖时间(Time to the most recent common ancestor,TMRCA)大约出现在6.28Mya(95%HDP:3.64~8.83 Mya),即中新世晚期至上新世早期,其中东部组的冠群(Crown group)时间分化于更新世(Pleistocene,大约1.97 Mya)前后,时间与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LGM)相吻合;3)结合SDM的最大熵模型(Maximun entropy,MaxEnt)模拟比较了LGM时期与现代两种气候情境下的潜在分布区,发现在亚热带南方很可能曾存在多个冰期避难所。4)利用统计学的扩散-隔离分析法(Statistical dispersal-vicariance analysis,S-DIVA)的祖先分布区重建(Reconstruct ancestral state in phylogenies,RASP)软件分析进一步推测尾叶樱桃时间-地理事件的扩张路线。结果显示其祖先种群最早可能起源自北部地理组的秦岭-巴山山脉,随后先后经历了两次向南扩散事件,在东部-北部地理组间以及东部-西部地理祖间或曾存在2个次生分化中心,后又分别向西、南,西、向东方向扩张,逐渐形成现代的分布格局。(4)景观遗传学分析基于多种算法定量分析了栖息地景观特征对尾叶樱桃种群遗传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1)基于单倍型多样性(Hd)和反距离加权(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差值法,反映出该物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在总体上存在空间分布不均和随经度上呈东西分化的地理分布格局。2)基于种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结果表明两者存在较弱的相关性(r=-0.345,R2=0.1193),更加符合基因流模式的环境隔离(Isolation by environment,IBE)假说。3)基于成对基因流,检测到南岭-罗霄,巫山-武陵山山脉形成了种群间的地理隔离,其中尤以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是尾叶樱桃最显着的天然物理屏障,阻碍了4个谱系地理分组间的基因流,从而促进了不同谱系间的异域分化。此外,阿里山种群(ALS)基因流并未受到闽台之间台湾海峡地理隔离的影响,应与更新世冰期的“东山路桥”多次形成密切相关。(5)适生区模拟与生态特征评价为定量评估其当代多样性分布格局以及生态适应性,使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DIVA-GIS软件耦合BIOCLIM模型开展分析,结果包括:1)现代尾叶樱桃的分布范围较广,但在总体上存在分布不均匀格局,种群分布的核心地理范围集中在中国西部的巫山山脉和武陵山脉。2)水热变量,尤其是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4)被定量筛选出来,成为塑造当前地理格局的最具影响的因素。3)与同域分布的其它科植物(樟科、木兰科)比较,蔷薇科樱属植物的气候-生态位格局在区域尺度上支持水-热动态(Water-energy dynamic)假说和系统发育生态位保守性(Phylogenetic niche conservatism,PNC)假说。4)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均表明来自海拔生境过滤作用相比经度和纬度的作用更加显着。(6)保育计划的形成掌握遗传多样性和分布格局为物种保育或核心种质库建设提供科学决策。因此,从保育遗传学角度,大范围层面上,4个独立的原地保护单元(ix situ)能够被确定,其中处于North Group的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区作为祖先类型和现代遗传多样性中心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优先保护;而在资源(资金、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湖南张家界(ZJJ)、壶瓶山(HPS),贵州梵净山(FJS)、广东南岭(NL)等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种群作为局域尺度下原地保护和核心种子库种源的主要对象。此外,考虑到气候变化、城市化和人类经济活动对尾叶樱桃野生生境和生存带来的不断威胁,开展一定的迁地(ex situ)保护、引种扩繁亦或是跨地域的人工异交计划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总之,在地质事件、自然选择、地理隔离与环境阻力等一系列历史-生态的综合作用下,尾叶樱桃通过种群扩散-隔离-分化事件,逐渐形成当今的生物地理格局。上述研究结果为我国亚热带森林物种的多样性起源、演化模式提供了一个新的案例,也为今后野生樱属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谭斌[5](2020)在《样方尺度上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以东北样带和金华北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立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精确关系,是基于孢粉记录定量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的基础与关键。截止目前,植物群落样方记录较少参与到现代植被与花粉的统计分析中,限制了其精确关系的定量表达。为此,本研究分别以中国东北样带和浙江金华北山为研究区,通过对57个植物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土花粉样品,获得详细的植物群落和表土花粉数据,利用现代生态学和传统孢粉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和探究现代不同植被类型与花粉的定量关系,结果如下:1.东北样带表土花粉组合显示,不同植被类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差异显着。森林植被中乔灌木花粉百分含量平均为77.8%,木本植物主要是松属、云杉属、冷杉属、桦木属等。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荒漠草原中,表土花粉组合主要是草本花粉占优势,其百分含量平均为84.6%,陆生草本花粉主要是蒿属和藜科。Bray-Curtis相异系数的结果表明,东北样带内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在组成和数量上存在差异。森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以及荒漠草原的所有科属,优势、常见科属以及少见、稀有科属大都表现为表土样品中出现的花粉类型在现代植被中并不存在。在数量上,研究区的植被大都表现为现代植被中的优势、常见科属在表土花粉组合中含量较低;现代植被中的少见、稀有科属在森林西端、典型草原西端、荒漠草原区主要表现为表土花粉中含量较高,而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中东部表现为表土花粉中含量较低。花粉产量和花粉扩散能力是导致该地区相异系数偏差的主要原因。2.金华山地区表土孢粉基本反映出当地植被状况。乔灌木花粉平均百分含量为95.7%,木本植物花粉主要是松属、落叶栎属、杉科、柳杉属、栗属、柯/栲属、化香树属、木荷属。草本植物花粉平均百分含量为4.3%,主要是蒿属和菊科。蕨类孢子在金华北山地区表土花粉中含量较高,其平均百分含量为21.9%,主要是里白/芒萁属和水龙骨科。Bray-Curtis相异系数的结果表明,金华北山表土与现代植被在组成和数量上存在差异。在针叶林、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以及灌丛六种不同植被类型中,组成上所有科属和少见、稀有科属均表现为表土样品中出现的花粉类型在现代植被中并不存在;优势、常见科属表现为相异系数均为正值或零,尤其是在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大都表现为现代植被中的重要科属类型在表土孢粉中也存在。而在数量上,所有科属和优势、常见科属均表现为现代植被中重要值高的科属在表土孢粉中的百分含量较低,而少见和稀有科属在不同样点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花粉产量、花粉扩散能力和人类活动干扰是导致组成和数量上相异系数偏差的主要原因。研究区的主要孢粉浓度与百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孢粉浓度在不同植被类型中差异显着。3.表土花粉的PCA结果显示,影响东北样带地区植被的第一因子是降水,其次是人类活动;影响金华北山地区植被的第一因子是海拔,但海拔变化对花粉分布影响有限,其次可能是人类活动。4.R值和Bray-Curtis相异系数结果显示,东北样带的Bray-Curtis相异系数与R值结果相似,均表明该地区植被-花粉在组成和数量关系趋势基本一致;金华北山地区Bray-Curtis相异系数反映该地区一些花粉类型在组成和数量关系上趋势不一致,与R值存在较大的差异,Bray-Curtis相异系数不能较好地建立不同科属的植被-花粉关系,这可能与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干扰较大有关。因此,Bray-Curtis相异系数可以从物种组成和数量,以及从样方水平和物种水平多层次、多角度表述现代植被与花粉的定量关系,尽管存在一定的计算偏差,但可以作为定量描述植被-花粉定量关系的指标之一,今后仍需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植被类型深入研究。
陈雅静[6](2019)在《福建山樱花花期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究福建山樱花开花的物候、开花早晚、花色分布、花型、生理变化等花期的特性,以146株福建山樱花原生苗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记录开花期物候、测量花部性状以及进行花期不同阶段花瓣内源生理物质含量测定,集中研究和分析了福建山樱花花期特点,不同花期下福建山樱花花部性状差异性,以及开花过程中生理物质的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福建山樱花良种选育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福建山樱花居群花期一般开始于1月初,最晚2月中下旬开始,花期结束于2月至3月中下旬,整个花期维持在17~41天;将整个花期划分为花蕾期、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凋谢期,其中花蕾期差异系数在五个花期阶段中差异系数最大,达到51.14%;有20个植株为重瓣花型植株,占试植株的13.70%;花瓣花色分布在25个色号区域:60C~N74B;(2)采用类平均法,对146个福建山樱花单株按照五个花期物候进行花期早晚的聚类,按照聚类结果将供试植株分为四个类群,分别为早花期类群(E)、中花期类群(M)、晚花期类群(L)和极晚花期类群(VL),其中早花期类群包含74个单株,占总群体数量的50.68%,M类群包含16个单株,占总群体数量的10.96%,L类群包含51个单株,占总群体数量的34.93%,VL类群包含5个单株,占总群体数量的3.4%;(3)对盛花期花部性状进行剥离测量,发现各个性状存在明显的变异,差异系数在10%~30%之间,差异系数最小的是花瓣长和花序长,苞片长宽比和苞片宽的差异系数较大。对花期类群间性状差异系数进行比较后发现,单个性状在不同类群内的差异系数和类群间的结果相似。(4)对不同花期阶段花瓣进行生理指标含量测定后发现,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为单峰曲线,盛花期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淀粉含量随着花期的进行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在花蕾期含量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在始花期时含量最大;SOD、POD和CAT酶的活性均为先上升后下降曲线,在盛花期时活性最大。
赵旭明[7](2018)在《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文中认为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Amygdaloideae)广义李属Prunus L.sensu lato(s.l.)被称为核果类植物,根据小属的概念,主要包含桃Amygdalus L.、李Prunus L.sensu stricto(s.s.)、杏Armeniaca Scop.、樱Cerasus Mill.、桂樱Laurocerasus Duhamel、臭樱Maddenia Hook.f.&Thomson、稠李Padus Mill.以及臀果木Pygeum Gaertn等8个类群。广义李属大约由200-250个种所组成,多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大部分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以北美、欧洲和亚洲北部为主要分布地,但仍然有约75种常绿的热带种类分布于旧世界和新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义李属有着非常高的利用价值,其中包括许多有名的水果,如桃P.persica、杏P.armeniaca、梅P.mume和欧洲甜樱桃P.avium等;有的是干果和油料作物,如扁桃P.dulcis、山桃P.davidiana等;有的是优良的木材,如细齿樱P.serrula、山杏P.sibirica等;还有的是非常受欢迎的观赏树种,如山樱花P.serrulata、李P.salicina等。在近300年来,广义李属的分类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随着分子证据对广义李属的分类取得的重大突破,广义李属的范围逐渐清晰,众多研究支持广义的界定,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依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广义李属的系统分类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本文以49种广义李属植物及扁核木属Prinsepia Royle 1外类群为研究对象,筛选64个花器官宏观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平均法(UPGMA)开展聚类分析研究,并结合花粉形态观察,对广义李属植物的分类及部分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讨论。主要结果如下:(1)广义李属的花器官形态特征如下:花序类型多为单花、伞形和总状这三种类型,还存在介于伞形花序和总状花序之间的伞形总状或伞房总状花序;萼筒多为钟状或管状;萼片长基本大于萼筒长的一半,萼片和花瓣均较小;总苞和苞片通常较小并带有腺体;花瓣多为白色、粉红色或红色,着生于萼筒口部,花瓣数为5基数,花瓣上有明显的脉纹。花柱着生方式为顶生,子房上位;雄蕊数通常大于20,花药的着生方式大多为丁字药和背着药。此外,开花时间、单朵花的直径、总苞及苞片的大小和形态、总梗和花梗的长短和毛被情况、花萼的形态、花瓣形态、雄蕊群和雌蕊群的形态等性状能作为划分亚属的依据或者作为区别属内各成员的分类地位的依据。(2)广义李属花粉在形态和大小上显示出了一定的共性和一定的属间差异性:在形态上,广义李属的花粉均为长球形或近长球形,臀果木类群为近长圆形,中等大小,极面观为三角形或钝三角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萌发沟均为三孔沟;在大小上,总状花序类群的花粉最小,单花或簇生、伞形、伞形总状或伞房总状花序类群次之,花单生类群的花粉最大。(3)基于花器官形态、花粉形态,结合其他分子系统学和其他形态学研究对广义李属各亚属的范围进行探讨,本文支持将榆叶梅P.triloba移出桃亚属subg.Amygdalus,但同时支持将桃类群、杏类群、榆叶梅和毛樱桃P.tomentosa作为李亚属subg.Prunus下的一个组:桃杏组sects.Amygdalus;支持将矮樱类群Microcerasus移出樱亚属subg.Cerasus,与李类群共同组成李亚属的另一个组:李组sects.Prunus。支持将雪落樱Cerasus xueluoensis移出矮樱类,而归入典型樱亚属,依据总梗的长度将典型樱亚属分为长梗组sects.Patentipila和短梗组sects.Cerasus两个组。支持臭樱类、稠李类、桂樱类、臀果木类作为广义李属下的亚属,即臭樱亚属subg.Maddenia、稠李亚属subg.Padus、桂樱亚属subg.Laurocerasus和臀果木亚属subg.Pygeum,橉木P.buergeriana则归入桂樱亚属。(4)基于花器官形态、花粉形态,结合其他形态学等研究,对广义李属下的部分种进行探讨,支持将多变樱P.variabilis和微毛樱P.clarofolia合并为微毛樱一个种,多变樱作为微毛樱的异名;将崖樱桃P.scopulorum、细花樱桃P.pusilliflora和华中樱桃P.conadenia合并为华中樱桃一个种。认为广州樱P.yunnanensis‘Guangzhou’是山樱花P.serrulata的栽培品种;而中国红樱花P.campanulata‘Zhongguohong’则认为是钟花樱桃P.campanulata的栽培品种;紫叶李P.ceraifera‘Pissardii’是樱桃李P.ceraifera的栽培品种。(5)基于花器官形态、花粉形态,结合广义李属植物叶和果实形态的研究,将广义李属分为李亚属、典型樱亚属、臭樱亚属、桂樱亚属、稠李亚属和臀果木亚属,推测广义李属各类群总体演化顺序由低到高依次为:臀果木亚属→桂樱亚属→稠李亚属→臭樱亚属→典型樱亚属→李亚属李组→李亚属桃杏组。
朱弘,伊贤贵,朱淑霞,王华辰,王贤荣[8](2018)在《分子标记技术在樱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蔷薇科樱属植物地理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具有重要的生态、观赏、经济和文化价值。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樱属分子标记技术的报道,着重综述分子遗传多样性、分子系统学和亲缘地理学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我国樱属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伊贤贵[9](2018)在《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ey)Loudon)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 Miller),为十分重要的观赏樱花种质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地区,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也有分布。由于山樱花分布广、变异大且分类观点不一致,对其群体间变异及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以山樱花野生种群以及近缘种做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手段进行系统的组合研究,探讨了山樱花变异与分化程度,界定了山樱花种群变异以及与近缘种之间的关系,形成证据较为充足的分类处理观点;结合山樱花群体间的谱系地理演化关系,进一步探讨山樱花遗传变异的时空格局,阐明遗传漂变与分化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对山樱花遗传变异、分化与演化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山樱花变异及分类处理山樱花以花叶同放、叶具尖锐(芒状)锯齿、长管状萼筒、萼片直立以及黑果等性状区别于樱属其他类群;因分布广适应性强,山樱花不同种群出现较为复杂的表型性状变异,以树形、芽、幼叶颜色、花色、萼片与毛被等性状变异较为明显。根据形态学标记结果,利用树形以及单芽与三芽作为分类依据,将樱属划分为矮生樱亚属与樱亚属的观点存在争议;高山生境的樱亚属生态居群有着与矮生樱亚属较为相近的表型性状。在山樱花以及近缘种(复合体)性状观测与统计中,山樱花群体可以在重要的识别性状上区别于其他近缘种(复合体类群);有部分性状在山樱花及近缘种中共同出现,与现存的山樱花复合体分类争议相符。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的结果可得,山樱花群体毛被变化为连续变异性状,支持毛叶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 var.pubescens并入山樱花中;结合多个连续变异性状,支持崂山樱C.laoshanensis并入山樱花;雪落樱C.xueluoensis与山樱花(典型樱亚属subgen.Cerasus)关系较近与矮生樱亚属(subgen.Microcerasus))关系较远;支持雪落樱新种的成立,其在樱属分类系统中隶属于樱亚属;将黄岗山种群处理为新变种黄岗山樱(C.serrulata var.huanggangensis);支持红山樱C.jamasakura、大山樱C.sargentii、大岛樱C.speciosa与晚樱C.lannesiana分别独立为种的分类处理观点。(2)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利用17对SSR引物,对山樱花18个群体327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山樱花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西部及部分东南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分析表明山樱花群体间与群体内都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根据STURCTURE聚类分析,K=3时,将18个山樱花群体分为3组:MP、BTM和Li S聚为Ⅰ组(西北组);He S和CPL聚为Ⅱ组(西南组);TTZ、BHS、NS、HS、HGS、TMS、LS、TS、MS、YTS、Lao S、FHS和K-NS聚为Ⅲ组(东部组)。K=4时,STRUCTURE分析认为18个山樱花群体的遗传物质来自4个基因库组。各组基因交流与渗透较为复杂。显示出了西北部与东北部居群具有较相似的遗传结构。基于cpDNA3个片段(mat K,trn D-E,trn S-G),对山樱花18个群体进行序列分析,共检测到19个单倍型。山樱花种水平叶绿体遗传多样性HT=0.828,核苷酸多样性为Pi×10-3=1.490,山樱花种水平多样性超过统计平均值0.67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与山樱花广泛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值较低(0.387),表明山樱花遗传多样性主要发生在群体间;而群体分化固定指数为0.693,反应出山樱花群体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物种水平上存在着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388>Gst=0.328,P<0.05)。单倍型分布图中共有单倍型较多,表明单倍型频率较为平均的出现在同地理组的居群中,群体间渗透较多而分化不强烈。ITS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系数与cpDNA较一致,反应了山樱花因分布范围广进化时间长,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因此,山樱花因分布范围广、进化时间较长,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变异;不同种群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平均水平较低;山樱花群体有一定分化但不强烈,群体间交流与渗透较多。(3)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基于cpDNA单倍型系统发育树以及TCS网络图结果显示,山樱花群体分化出了2个较明显的谱系(4个地理组):西北谱系(NW)+((东南[SE],东北[NE]),西南[SW])。分子钟建树估算推测,中新世晚期10.60 mya(PP=1;95%HPD:8.83-12.46 mya)基于地理隔离发生了谱系分化。中新世为第二次冰期与第三次冰期之间的间冰期(250-2mya),气候温和湿润,此阶段为西部造山运动阶段,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秦岭山脉进行了剧烈隆升,这些地质的剧烈运动可能造成了山樱花在西部地区的南北地理隔离与分化。另一支谱系即((东南[SE],东北[NE]),西南[SW]))地理组,可以推测其起源于西南地区(SW与SE),SW在上新世(3.93mya)与东北地区(NE)完成了谱系分化;其他次级分支多数在上新世与更新世产生了分化。中性检验(NT)与失配分布分析(MDA)结果不完全一致。MDA分析表明山樱花4个地理组与所有群体符合空间扩张模型的期望。单倍型分布与多样性分析以及TCS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最有可能是山樱花的避难所;东南地区为山樱花另一个避难所。结合分子钟建树、MDA以及TCS网络图,推测中国西南地区在0.719 mya(95%CI:0.022-1.452 mya)进行了两次独立向西北与东部地区的拓殖事件;约在0.665 mya时期,中国东南地区(黄山、庐山、天目山等)山樱花群体向北部扩张。第三次冰期(第四纪冰期)多次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促使山樱花群体得以扩张,山樱花现有分布区生境及气候特点较好解释这一阶段的扩张事件。因此,山樱花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形成了分布中心与避难所(西南、东南),在第四纪冰期阶段间冰期时期,山樱花由西南往西北部(陕西)与东南部(庐山、黄山、天目山等)扩散;而后以东南部为扩散中心往东北部区域的江苏云台山、山东泰山、崂山以及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扩张。结合核基因ITS序列与SSR遗传结构结果分析,可以推测山樱花存在北部谱系,由西北(NW)地区往东北(FHS)与韩国(NE)地区扩散迁移。综上所述,结合表型与分子证据,对山樱花变异及其与近缘种的分类处理趋于合理。山樱花群体间有一定分化但不强烈,群体间交流与渗透较多;在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新世晚期的西部造山运动,造成了在西部地区的南北地理隔离与分化。山樱花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形成了分布中心与避难所,在第四纪冰期阶段间冰期时期,山樱花由西南往西北部与东南部扩散;而后以东南部为扩散中心往东北部区域以及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扩张;同时也存在由西北地区往东北与韩国地区的扩散迁移路线。本研究所揭示的山樱花变异与谱系地理结构,为山樱花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文婷[10](2018)在《基于果实形态的广义李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蔷薇科(Rosaceae)桃亚科(Amygdaloideae)广义李属Prunus L.sensu lato(s.l.)又称核果类植物,主要涉及桃Amygdalus L.、杏Armeniaca Scop.、李Prunus L.sensu stricto(s.s.)、樱Cerasus Mill.、稠李Padus Mill.、臭樱Maddenia Hook.f.&Thomson、桂樱Laurocerasus Duhamel、臀果木Pygeum Gaertn等8个类群,大概由200250个种组成,多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以北美、欧洲和亚洲北部为主要分布地,但也有常绿的热带种类,约有75种分布于旧世界和新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中有许多种是温带水果和坚果产品的来源,如桃P.persica、李P.salicina、杏P.armeniaca、梅P.mume、扁桃P.dulcis、欧洲甜樱桃P.avium等,有些种的果仁可作为油料来源,如杏仁P.armeniaca、扁桃仁P.dulcis等,或可入药,如郁李仁P.japonica,有些种可作优良木料,如北美黑樱桃P.serotina,更有许多种是美丽的观赏植物,如山樱花P.serrulata、梅花P.mume等。在历史上,广义李属植物的分类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有学者主张狭义的界定,也有学者主张广义的界定。近20年来随着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广义李属的范围渐渐明确,众多研究支持李属的单系起源及其广义界定。尽管国际上对李属的分类和系统发育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缺乏对该属种类的全面取样等问题,该类群属下及种间关系尚未得到合理解决。因此,广义李属的系统分类研究还需不断深入。本文以67种广义李属植物及扁核木属1外类群为研究对象,筛选29个果实宏观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平均法(UPGMA)开展聚类分析研究,结合果实表皮微形态,对广义李属植物的分类及部分种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广义李属植物果实形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果实均为核果;果沟明显或不明显;果肉多肉质粘核、不开裂,少数干燥离核而开裂;果核多为硬骨质,稀为薄骨质或薄革质。果表皮细胞形状大多是较为规则的六边形、五边形、四边形,垂周壁有平直也有弓形,气孔复合体多为无规则型或环状围绕型。共性代表广义李属属的特征统一,属级成立。外类群蕤核Prinsepia uniflora的果实未见果沟,核面纹饰为负网纹,果表皮细胞具有较多六条边以上的多边形,与广义李属有所区分。(2)除了一定的共性以外,果实形态在广义李属各亚属间、各种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能较好地显示出广义李属一些特定类群,但也有部分类群之间存在重叠特征。总体来说,果实形态对广义李属属下分类和种间分类可作补充性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3)各亚属的分类范围:基于果实宏观形态、果表皮微形态,结合其它形态学、地理学及分子证据,本文支持将榆叶梅P.triloba移出桃亚属Amygdalus(这里包括扁桃类almonds和桃类peaches),支持将西康扁桃P.tangutica归入桃类(Persica),且相对李组类群来说,桃类群(Persica)与杏组植物的关系更为接近;支持将矮樱类Microcerasus移出樱亚属Cerasus,和榆叶梅P.triloba一同归入李亚属Prunus s.s.;总状花序类群与典型樱类互相嵌套,显示出复杂的演化关系。(4)部分种的分类学讨论:基于果实宏观形态、果表皮微形态,结合其它形态学及地理学证据,本文支持将毛叶稠李P.padus var.pubescens并入北亚稠李P.padus var.asiatica;支持将锐齿臭樱Maddenia incisoserrata并入臭樱P.hypoleuca;支持将毛背桂樱P.hypotricha并入大叶桂樱P.zippeliana。(5)广义李属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在属下各类群之间不仅保持了一定的独立分化,也显示出形态演化的连续性。结合地理分布来看,垂周壁式样、气孔复合体类型、表面纹饰等性状,呈现出从温带类型向亚热带、热带类型过渡的演化趋势,垂周壁从平直或弓到多平直、少弓形,气孔复合体从无规则型到环状围绕型到平列型,表面纹饰从较多或较厚到较少或较薄。研究证明果实微表皮形态可为探讨广义李属植物分类及内部演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二、樱属花粉形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樱属花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地区甜樱桃品种‘黄蜜’主要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1.1 中国樱桃的分类、分布及概况 |
1.1.2 欧洲甜樱桃的分类、分布及概况 |
1.2 我国甜樱桃生产现状 |
1.2.1 种植分布 |
1.2.2 主栽区域及发展优势 |
1.2.3 采后处理 |
1.2.4 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 |
1.3 甜樱桃主要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
1.3.1 夏季修剪技术 |
1.3.2 砧木的选择与利用 |
1.4 影响南方温暖地区甜樱桃开花坐果的因素 |
1.4.1 甜樱桃自身因素 |
1.4.2 温度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樱桃属植物种苗繁殖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种子萌芽特性观察 |
2.1.2 嫁接亲和性比较 |
2.1.3 供试材料叶芽的需冷量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分析 |
2.2.1 不同处理对供试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2.2.2 嫁接亲和性比较 |
2.2.3 供试材料叶芽需冷量测定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工授粉技术和果实发育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花粉贮藏与萌芽率测定 |
3.1.2 人工授粉试验 |
3.1.3 果实品质测定 |
3.2 结果分析 |
3.2.1 花粉保存与萌芽率测定 |
3.2.2 人工授粉试验 |
3.2.3 果实品质测定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树盘稻草覆盖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观察指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覆盖过程中单株树盘稻草重量和分解速率的变化 |
4.2.2 覆盖过程中单株树盘稻草矿质元素含量和日释放量的变化 |
4.2.3 树盘稻草覆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 |
4.3.1 单株树盘覆草分解特征 |
4.3.2 树盘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花芽调控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追肥对‘黄蜜’花芽形成的影响 |
5.1.2 夏季修剪对‘黄蜜’花芽形成的影响 |
5.2 结果分析 |
5.2.1 施肥方式对‘黄蜜’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冲施肥配方对‘黄蜜’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5.2.3 施肥方式和不同冲施肥配方对‘黄蜜’花芽形成的影响 |
5.2.4 夏季修剪对‘黄蜜’花芽形成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致谢 |
(2)5种樱属植物开花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樱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
1.1.1 樱属植物资源 |
1.1.2 樱属植物形态特征 |
1.2 樱属植物开花的生物学特征及物候研究 |
1.2.1 开花生物学特性 |
1.2.2 花部器官物候期研究 |
1.2.3 花部器官物候期主要观察指标 |
1.3 樱属植物花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研究 |
1.3.1 樱属植物花器官的解剖结构 |
1.3.2 樱属植物花粉特性的研究 |
1.4 樱属植物开花的生理生化研究 |
1.4.1 植物开花的生理生化指标 |
1.4.2 樱属植物的生理生化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试验材料及采集地基本概况 |
1.7 课题来源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 |
2 樱属植物的物候期与开花特性形态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部器官物候期 |
2.2.2 花部形态特征比较 |
2.2.3 樱属植物开花性状主成分分析 |
2.2.4 樱属植物花期的相关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樱属植物花器官的解剖结构特征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及预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樱属植物花部解剖结构观测 |
3.2.2 樱属植物花粉电镜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3 樱属植物花粉活力与贮藏力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4 樱属植物花部器官物候期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生理生化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部器官物候期营养物质含量 |
4.2.2 花部器官物候期酶活力 |
4.2.3 花部器官物候期内源激素含量 |
4.3 本章小结 |
5 开花特性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讨论 |
6.2 结论 |
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南昌市樱花品种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樱属资源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1 樱属栽培历史 |
1.1.2 樱属分类学研究 |
1.1.3 樱花品种分类研究 |
1.1.4 樱属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1.2 其他观赏植物分类现状 |
1.2.1 观赏植物的分类原则与分类标准 |
1.2.2 我国一些传统名花的分类 |
1.3 樱花文化研究 |
1.3.1 中国樱花文化 |
1.3.2 日本樱花文化 |
1.3.3 中日樱花文化差异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南昌市樱花品种调查 |
2.1.2 南昌市樱花分类体系的建立 |
2.1.3 南昌市樱花园林应用状况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3 樱属植物调查与分类研究 |
3.1 樱花品种分类的原则与标准 |
3.2 樱花品种分类形态依据 |
3.2.1 花 |
3.2.2 叶 |
3.2.3 树形 |
3.3 樱花栽培种与品种分类检索表 |
3.4 樱花种系与观赏品种分类整理 |
3.5 小结 |
4 樱花品种在园林中的应用 |
4.1 南昌市樱花应用现状 |
4.2 樱花在园林中配置形式 |
4.2.1 樱花的种植形式 |
4.2.1.1 孤植 |
4.2.1.2 列植 |
4.2.1.3 丛植 |
4.2.1.4 群植 |
4.2.2 樱花专类园 |
4.2.3 樱花与水、石的配置 |
4.2.4 樱花盆景 |
4.3 小结 |
5 总结与建议 |
5.1 总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
(4)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樱属种质资与分类学研究进展 |
1.1.1 国内外樱属种质资源简介 |
1.1.2 樱属分类观点的发展与挑战 |
1.2 尾叶樱桃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2.1 尾叶樱桃的资源概况与分布格局 |
1.2.2 尾叶樱桃的人工繁育技术 |
1.2.3 尾叶樱桃的其它综合利用价值 |
1.3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的樱属植物研究进展 |
1.3.1 樱属指纹图谱构建与遗传多样性评估 |
1.3.2 樱属亲缘关系、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 |
1.3.3 小结与讨论 |
1.4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概述 |
1.4.1 亲缘地理学的概念 |
1.4.2 相关理论、标记手段与研究方法 |
1.4.3 亲缘地理学在我国森林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4 樱属亲缘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1.5 植物表型变异研究进展 |
1.6 生态位模型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 |
1.7.1 尾叶樱桃研究存在的问题 |
1.7.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3 技术路线示意图 |
第二章 基于标本与文献考证的尾叶樱桃分类学研究 |
2.1 尾叶樱桃分类史回顾 |
2.1.1 国外分类简史 |
2.1.2 模式标本海外分布 |
2.1.3 国内分类简史 |
2.2 分类学处理 |
2.2.1 尾叶樱桃后选模式标本指定 |
2.2.2 叶樱桃种系的分种检索表 |
第三章 基于叶绿体DNA序列的尾叶樱桃系统发育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来源与获取 |
3.1.2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与PCR扩增 |
3.1.3 序列处理分析 |
3.1.4 叶绿体RNA二级结构预测与自由能估算 |
3.2 研究结果 |
3.2.1 PCR结果与序列特征 |
3.2.2 单倍型分布与中介邻接网络图 |
3.2.3 系统发育关系的比较和分析 |
3.2.4 同源序列RNA二级结构模型预测与比较 |
第四章 基于叶表型性状的尾叶樱桃8个种群变异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气象和地理资料收集 |
4.1.2 材料来源与样品处理 |
4.1.3 叶表型性状的选取与测量 |
4.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叶表型性状变异特征 |
4.2.2 叶表型变异来源及种群间性状分化 |
4.2.3 叶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2.4 叶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 |
4.2.5 基于叶表型性状和地理气候因子的主坐标分析与聚类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核DNA序列的尾叶樱桃亲缘地理学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来源与获取 |
5.1.2 试剂与仪器 |
5.1.3 实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于nrITS序列变异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2 核糖体分型网状分支与系统发育重建(Network和 N-J树分析) |
5.2.3 基因流与分子变异的空间格局分析(Heatmap、SAMOVA与空间差值分析) |
5.2.4 种群分化与地理隔离分析(AMOVA、Mental和 Barrier分析) |
5.2.5 种群历史动态检测(MDS和 Neutrality test分析) |
5.2.6 物种分歧时间估算(BEAST分析) |
5.2.7 古今气候重建与比较(Max Ent分析) |
5.2.8 祖先分布区重建(RASP分析) |
第六章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尾叶樱桃现代地理分布模拟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分布数据获取及地图绘制 |
6.1.2 气候数据来源 |
6.1.3 地图资料来源 |
6.1.4 模型操作与精度检验 |
6.1.5 主导气候因子筛选和处理 |
6.2 研究结果 |
6.2.1 模型运行的评价 |
6.2.2 尾叶樱桃当代潜在分布区的模拟 |
6.2.3 主导气候因子的筛选以及适宜分布范围 |
6.2.4 最大限制因子的分析及其环境解释 |
6.2.5 亚热带其它物种的生态位需求比较 |
第七章 分析与讨论 |
7.1 尾叶樱桃种系的分类地位与相关异名的处理 |
7.1.1 长柱尾叶樱桃的种下分类地位 |
7.1.2 磐安樱桃与浙闽樱桃的分类地位 |
7.1.3 短筒樱桃的分类地位 |
7.2 尾叶樱桃叶表型的地理变异分析 |
7.2.1 尾叶樱桃叶表型变异的多样性 |
7.2.2 尾叶樱桃叶表型变异的来源与分化程度 |
7.2.3 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对地理、气候因子的响应 |
7.2.4 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的适应性机制 |
7.3 尾叶樱桃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化 |
7.4 尾叶樱桃冰期避难所及谱系时空演化的模式推论 |
7.5 尾叶樱桃潜在分布的生态适应性机制 |
7.5.1 模型评估与解释 |
7.5.2 分布格局的气候评估 |
7.5.3 我国亚热带植物生态位可塑性 |
7.6 尾叶樱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策略的指定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8.2.1 选用新型的标记手段和数据处理方法 |
8.2.2 采用多维生态位定量分析 |
8.2.3 继续开展樱属核心种质资源的搜集与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广义李属下的樱属及其近缘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
附件2 供尾叶樱桃预实验的DNA条码筛选与PCR体系 |
附件3 尾叶樱桃种群间的基因流与遗传分化 |
附件4 尾叶樱桃地理分布的气候评价指标 |
附件5 尾叶樱桃野生种群生境现状 |
附件6 尾叶樱桃采集的标本部分扫描 |
附件7 个人简介 |
附件8 导师简介 |
(5)样方尺度上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以东北样带和金华北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1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区域 |
1.2.2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方向 |
1.2.3 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关系的研究方法 |
1.3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中国东北样带自然概况 |
2.1.1.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
2.1.1.2 气候特征 |
2.1.1.3 植被特征 |
2.1.2 浙江金华北山自然概况 |
2.1.2.1 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
2.1.2.2 气候特征 |
2.1.2.3 植被特征 |
2.2 植被调查与统计 |
2.2.1 植被样方调查 |
2.2.2 重要值的计算 |
2.3 表土孢粉处理与鉴定 |
2.3.1 表土孢粉样品的采集 |
2.3.2 实验室处理 |
2.3.3 孢粉鉴定与统计 |
2.3.4 孢粉数据的计算及图谱的制作 |
2.4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关系的研究方法 |
2.4.1 R值 |
2.4.2 Bray-Curtis相异度 |
2.4.3 主成分分析 |
第三章 东北样带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 |
3.1 现代植被组成特征 |
3.2 表土花粉组合特征 |
3.3 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
3.4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5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组成的关系 |
3.6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数量的关系 |
3.7 讨论与小结 |
3.7.1 东北样带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及分布特征 |
3.7.2 东北样带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探讨 |
第四章 金华北山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 |
4.1 不同群落类型现代植被组成特征 |
4.2 不同群落类型表土花粉组合特征 |
4.3 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
4.4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5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组成的关系 |
4.6 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数量的关系 |
4.7 孢粉百分比与孢粉浓度的关系 |
4.8 讨论与小结 |
4.8.1 金华北山主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及分布特征 |
4.8.2 金华北山现代植被与表土花粉的关系探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植物名录 |
附录 (二):金华北山图版说明及图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6)福建山樱花花期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樱属植物概述 |
1.1.1 樱属植物简介 |
1.1.2 樱属植物的应用价值 |
1.2 植物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研究 |
1.3 植物开花表型形态研究 |
1.4 植物开花的生理生化研究 |
1.4.1 与开花有关的生理指标 |
1.4.2 植物开花生理生化研究现状 |
1.4.3 樱属植物生理指标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意义 |
2 福建山樱花花期物候观测与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花期物候观测方法 |
2.1.4 花型判别及花色观测 |
2.1.5 数据处理 |
2.2 花期物候观测与基本信息 |
2.3 始花时序类群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3 福建山樱花花期性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测量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福建山樱花花期性状的表型分化 |
3.2.2 福建山樱花花期性状的表型差异分析 |
3.2.3 福建山樱花花期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4 福建山樱花花期组间性状方差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福建山樱花花期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采集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可溶性糖差异分析 |
4.2.2 淀粉含量差异分析 |
4.2.3 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分析 |
4.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分析 |
4.2.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差异分析 |
4.2.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差异分析 |
4.3 讨论 |
4.3.1 三种能量物质的积累与花发育的关系 |
4.3.2 三种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与花发育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7)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广义李属经典分类历史 |
1.2 广义李属分类研究进展 |
1.3 花器官形态在广义李属中的分类学应用 |
1.4 广义李属孢粉学微形态观察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花器官形态研究方法 |
2.2.2 花粉微形态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特征 |
3.2 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
3.3 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性状主成分分析 |
3.4 广义李属植物花粉形态特征 |
4 讨论 |
4.1 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和花粉形态在亚属水平上的应用 |
4.1.1 李亚属的范围 |
4.1.2 樱亚属的范围 |
4.1.3 稠李亚属、桂樱亚属、臭樱类群和臀果木类群的范围 |
4.1.4 广义李属与外类群的比较 |
4.2 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和花粉形态在种水平上的应用 |
4.2.1 部分种的分类地位讨论 |
4.2.2 部分品种的分类学讨论 |
4.2.3 广义李属植物检索表 |
4.3 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及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分子标记技术在樱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标记技术在樱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1.1 樱属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构建及种质资源鉴定 |
1.2 樱属亲缘关系、系统进化与分类研究 |
1.3 樱属亲缘地理学研究 |
2 小结与讨论 |
2.1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比较 |
2.2 樱属亲缘关系、分类地位的探讨 |
3 研究展望 |
3.1 继续开展樱属种质资源的搜集 |
3.2 开展樱属起源与演化假说的综合论证研究 |
3.3 推广基因组测序技术应用研究 |
(9)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山樱花分类学争议 |
1.1.2 山樱花地理分布现状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樱属系统分类学进展 |
1.2.1 樱属分类学历史及系统学研究概况 |
1.2.2 形态学标记研究进展 |
1.2.3 细胞学及生物化学标记研究进展 |
1.2.4 樱属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 樱属种类及分布现状 |
1.3.1 世界樱属种类与分布 |
1.3.2 中国樱属种类与分布 |
1.4 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
1.4.1 亲缘地理学相关理论 |
1.4.2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
1.4.3 樱属植物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
1.5 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 |
2 山樱花表型变异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野外调查与采样 |
2.1.2 表型性状选取与统计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山樱花表型性状特征 |
2.2.2 山樱花表型性状变异与分化 |
2.2.3 主成分分析 |
2.2.4 聚类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山樱花表型性状变异 |
2.3.2 山樱花居群变异及复合体分类讨论 |
3 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试剂与仪器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DNA质量检测 |
3.2.2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
3.2.3 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 |
3.2.4 山樱花群体的遗传分化 |
3.2.5 山樱花群体的遗传结构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2 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
4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山樱花cpDNA群体遗传多样性 |
4.2.2 山樱花cpDNA群体遗传结构 |
4.2.3 单倍型地理分布 |
4.2.4 单倍型TCS网络图 |
4.2.5 单倍型系统发育树 |
4.2.6 分歧时间 |
4.2.7 群体历史动态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山樱花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4.3.2 谱系地理结构 |
4.3.3 群体历史动态 |
5 基于ITS序列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材料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
5.2.2 核糖体型地理分布 |
5.2.3 核糖体型TCS网络图 |
5.2.4 群体遗传结构 |
5.2.5 系统发育树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
5.3.2 谱系地理结构 |
6 讨论、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种群变异及分类处理 |
6.1.2 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
6.1.3 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 |
6.2 结论 |
6.3 展望 |
6.3.1 采样群体 |
6.3.2 标记手段 |
6.3.3 其他方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10)基于果实形态的广义李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广义李属经典分类历史 |
1.2 广义李属分类研究进展 |
1.3 果实形态在广义李属中的分类学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果实宏观形态研究方法 |
2.2.1.1 形态性状的选取与编码 |
2.2.1.2 测量方法 |
2.2.1.3 数据处理 |
2.2.2 果实表皮微形态研究方法 |
2.2.2.1 离析法制作果表皮装片 |
2.2.2.2 干果、鲜果表皮微形态数量特征的转换系数求证 |
2.2.2.3 果表皮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数据测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义李属果实宏观形态特征 |
3.2 广义李属果实宏观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
3.3 广义李属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 |
3.3.1 干果和鲜果表皮细胞数值特征的比较 |
3.3.2 果表皮细胞、表皮毛及气孔复合体特征 |
3.3.3 表面纹饰特征 |
4 讨论 |
4.1 广义李属果实形态特征在亚属水平上的应用 |
4.1.1 与外类群的比较 |
4.1.2 桃亚属的范围 |
4.1.3 李亚属、杏亚属的范围 |
4.1.4 樱亚属的范围 |
4.1.5 稠李亚属的范围 |
4.1.6 广义李属各类群分类检索表 |
4.2 广义李属果实形态特征在种水平上的应用 |
4.2.1 Armeniaca vulgaris var.glabra的异名处理 |
4.2.2 Cerasus jingningensis与Cerasus fengyangshanica的异名处理 |
4.2.3 毛叶稠李与北亚稠李的分类学讨论 |
4.2.4 臭樱与锐齿臭樱的分类学讨论 |
4.2.5 大叶桂樱与毛背桂樱的分类学讨论 |
4.3 广义李属果实表皮微形态的演化意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樱属花粉形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地区甜樱桃品种‘黄蜜’主要栽培技术研究[D]. 王克耀. 扬州大学, 2021(09)
- [2]5种樱属植物开花特性研究[D]. 张晗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
- [3]南昌市樱花品种分类研究[D]. 王珊珊.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4]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系统分类地位与种群生物地理学研究[D]. 朱弘.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5]样方尺度上表土花粉与现代植被的关系 ——以东北样带和金华北山为例[D]. 谭斌.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福建山樱花花期生物学特性研究[D]. 陈雅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7]广义李属植物花器官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D]. 赵旭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
- [8]分子标记技术在樱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朱弘,伊贤贵,朱淑霞,王华辰,王贤荣. 世界林业研究, 2018(06)
- [9]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D]. 伊贤贵.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10]基于果实形态的广义李属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D]. 石文婷.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