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沈维[1](2021)在《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创新路径探讨》文中指出创新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理论语言学学科发展的现实之需及应有之义。本文首先厘清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的内涵,然后在简述外语界理论语言学7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创新理论语言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了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的具体创新路径。
岳雪[2](2021)在《“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2000-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外学界,普京政治话语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级”话题。普京自2000年上任至今走过了20年的执政历程,与此同时俄罗斯的政治话语历经20年的动态发展建构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普京政治话语”,借助各种语言手段和话语实践呈现领导人政治文化观念的输出与传递。政治文化观念是政治语言学框架下一个复杂的观念系统,基于文化观念理论衍生而出并应用于政治语言学之中。政治文化观念根植于政治话语当中,通过挖掘其中的社会实践应用揭示出语言背后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政治文化观念在不同的历时时期展现出政治文化观念的动态演化,每个政治文化观念之间不是孤立的,是彼此紧密相连的整体。政治文化观念是在政治与语言的博弈中形成,政治文化观念作为政治话语的系统构成,其总和构成政治语言世界图景,任何一个政治文化观念都是政治语言世界图景的片段写照。政治文化观念贯穿于政治交际主体、政治话语实践和政治语言世界图景这一动态的主体对话关系之中。从政治语言学视角出发,各国领导人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问题是跨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热点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普京政治话语对内宣传政治理念,对外表明国家立场,对其政治文化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掌握俄罗斯国家政策和理解俄罗斯政治赖以生存的社会实践,对我国政治话语建构以及政治文化观念传递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以政治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研究理论为基础,以2000-2020年期间俄罗斯总统国情咨文和普京“直播连线”政治话语为例,借助语料库等研究方法,在政治语言学视域下对普京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剖析。本文三个研究问题之间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具体如下:1.在微观层面上,普京政治话语借助何种语言表达手段实现政治文化观念的呈现与传递?政治文化观念具有怎样的主题分类?2.在宏观层面上,普京政治话语实践中体现的政治文化观念有何特征?其深层释义具有何种动态演化?最终生成怎样的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其意义建构如何?3.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何种政治现实,传递何种价值观?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背后体现出怎样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演化?为解决本文研究问题,我们根据文化观念理论、费尔克劳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以及政治语言学研究方法建立本研究分析框架,分别从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普京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进行描写性与解释性的演化研究,具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微观层面的文本分析维度,政治文化观念具有动态性,每一历时阶段都展示出不同的政治和文化属性,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趋势,不同主题分类的政治文化观念在不同的历时时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分析得出结论:国家治理的分期与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的分期存在潜在的联系,受到政治文化观念的内在驱动,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历时演化经历了从初步到成熟,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内而外-内外并重-由外而内动态“回归”的历时发展轨迹。普京政治话语中的政治文化观念研究载体分为语言载体和言语载体,其中语言载体从不变性与可变性入手,主要包括旧的政治文化观念词淡出,旧的政治文化观念词新用以及政治文化观念新词的产生和年度政治词汇的使用。言语载体从言语化分析入手,主要表现为政治交际方面的研究。此外本研究发现,普京政治话语借助政治文化观念的周期变化、文化因素和语义元素三方面的语言表征类型实现政治文化观念的动态呈现。第二、在宏观层面的话语实践维度,通过语料库的话语实践分析,本研究发现,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话语实践特征主要体现为空间性、过程性、恒定性、普遍性、发展性与动态性,具体呈现为心理、属性、状态、行为、目标、范围、时间、空间以及方式等方面。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深层释义主要围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强国主义”展开,重点论述核心政治文化观念“强国主义”的动态演化。政治文化观念研究的核心在于人,主要探讨人-语言-政治世界的主体间对话关系,而从政治交际的角度则体现为发话人、政治文本/政治话语、受话人之间的主体间对话关系。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观念、政治话语与意义是三维互动的共变关系,呈现为不同时期执政理念的变迁。政治文化观念与政治话语不是简单的映现关系,而是一种实现意义的互动关系。政治文化观念作为政治话语的系统构成,并以政治话语为载体经历由深层到表层、由潜在到显现、由不可见到可见,由非言语化到言语化的动态过程:政治文化观念——政治话语或政治文本(内部言语——外化——外部言语——观念词载体)——政治语言世界图景。第三、在社会实践维度上,明晰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反映出的执政理念变迁以及权力与意识形态演化。研究发现:政治文化观念动态演化经历了从萌芽到深入再到巅峰最后转向回归的动态发展轨迹,呈现为“形成崛起”时期——“稳定发展”时期——“普京思想延续”时期——“缓慢发展”时期——“保守回归”时期,具体表现为政治文化观念“强国”——“民生”——“民族价值观”——“普京主义时期”的继承与延续——“梅普思维”时期的新发展与新举措——“爱国团结”——“发展”——“保守”的转变,同时也印证了政治文化观念主题分类在具体政治话语中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的政策启示和借鉴。
孙乐乐[3](2021)在《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塑造了人认知与经验世界的方式。人类通过语言进行文化生产,生态文化的建构离不开语言。生态批评家非常重视语言的作用,不断探索自然现实与语言符号的关联。生态批评理论学界对语言的关注致使语言研究活力的重现,存在一个生态语言的内在转向。论文聚焦于生态批评理论中的语言文化论题,试图厘清其语言转向的机制以及所阐连的语言生态化问题。论文内容分为导论与四章。导论部分指出了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问题的缘起、研究现状,并对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内涵以及论文思路作了介绍。第一章对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论题以及语言转向之前的理论困境作了探讨,指出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必要性。生态批评理论从后现代主义理论中孕育产生,既肯定语言的建构作用但又对语言建构的自然产生极大的不信任,其在“自然到底在语言之中还是语言之外”问题上产生争论,形成理论困境。语言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关联使其不得不进行语言的转向。第二章则聚焦于生态批评中的生态语言转向问题,说明其转向的动因,集中探讨了生态批评对人类社会中语言非生态性的批判。在语言建构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以及语言表征自然的危机等多重机制下,生态批评理论关注语言生物多样性减少和语用中的非生态等语言问题。第三章将视角投向自然世界共在的物质,探讨生态语言的可能性。生态批评肯定非人类“语言”的存在,认为不只人类拥有语言,自然也在“说话”。生态批评从物质的视域审视语言,赋予自然万物平等的地位,将其纳入一个共在的语言符码网络中。物质视角下的自然语言观进一步解构了人类语言中心论,呈现了一个万物和谐共生的语言世界。第四章对生态批评语言转向的意义作了总结并对语言转向进行反思。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对生态文化的构建与理论自身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语言转向也存在人类、非人类的二元化研究倾向、不够体系化、缺乏审美视角等问题。结语部分对如何实现语言的生态化问题作了简单的思考,并对语言问题与生态批评的未来作了展望。
胡波[4](2021)在《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文中提出西方哲学对规范研究出现了一种转向,即从对规范的直接研究对规范内容的描述性研究。规范也是描述翻译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不只是要建立一套翻译的标准、规则和原则,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翻译质量,更是要将翻译活动放入整个社会和国际交往关系的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对翻译规范的内涵、要素,以及翻译的本质等进行一种描述性研究。本研究中所指的法治话语,更多的是指向我国国家层面出台的偏向于政治性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文件。从翻译实践上看,现有的法治话语对外翻译由于参与主体较多,不同译文之间存在着术语翻译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即使是在同一法治话语的译本中,也还会有对原文理解上存在误读、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方面的问题,在法治话语的翻译过程中,违反翻译规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从理论研究来看,对法治话语的翻译更多的是集中于法治新词的词汇层面,从宏观层面论及法治话语语篇的翻译相对较少一些。此外,相关的研究既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其研究的成果也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这给我们开展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国家机构对法治的言说更具影响力,本研究选择以我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为研究对象,针对法治话语翻译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1.鉴于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引进中国,并运用在大量翻译研究文章中,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是不是可以直接套用西方翻译规范理论?为什么?2.不同于文学体裁,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属性,其翻译规范的内容应该是什么?3.从规范到规范化是个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对外翻译应该怎么样进一步实现规范化?鉴于规范本身是一种社会规则、标准,具有较强的规定性,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不可能完全排除规定性的一面,本研究具有建构规范体系的理想化的价值和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为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的研究尝试提出和建构一个层次化、结构化和多元化的翻译规范系统框架,增强翻译规范研究的理论阐释力,从而指导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具体翻译实践。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哲学的方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和个案研究法,通过演绎推理的方式,尝试建构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归纳和比较,将理论适用于法治话语翻译的个案研究之中。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中国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并不能够直接套用现有的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结论与成果。这里有三方面的理由来支撑:第一,西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的兴起,是从文学翻译领域开始的。不同的体裁和文本,对应的翻译规范自然也应该会有所不同。法治话语翻译属于应用型翻译的范畴,对不同的文本翻译规范进行描述性研究,也需要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进路和特征。第二,西方翻译规范理论研究虽然推进了翻译研究由“文化转向”向着“社会转向”的转变,但这只是一种视角的转变,翻译与社会学交叉的这种跨学科研究是否代表一种“范式”的转变,还是要看其哲学根基,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哲学根基并未发生改变,仍然是以哲学阐释学为基础,是解构主义范式的一种延续。第三,正是因为延续了解构主义范式的研究模式,我们从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几位代表性人物的结论中并未发现其建构性,相反,更多的是一种分散性、解构性。2.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具有系统性、多层面性,更应该是一个集宏观、中观和微观元素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研究引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将规范和主体的行为联系起来,是基于交往理性、建构主义实践哲学的基础,将研究范围从主体延伸至主体间性层面,进入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交往范式”。哈贝马斯借用并且改造了卡尔·波普尔的理论,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三个世界”理论,涵盖了交往行为的全部领域,这三个世界分别是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内在世界。哈贝马斯的“三个世界”理论就为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理论框架。翻译本身是一种复杂的交往活动,需要进入三个世界的领域,在主体、客体和多元主体三个层面之间实现交往互动。社会环境的变化让翻译的本质也产生了一些变化,翻译活动越来越朝着社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将西方的翻译规范理论重新划分,并且进一步补充,实现一定的结构和层次化,即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分别对应着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不同世界中的交往活动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翻译规范,从而建构形成一个系统化、完整的规范框架。法治话语翻译三个世界的不同规范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一个多维、立体、融合的整体,而语言、文化和个体的理解就成为三个世界相互融合的界面与载体。在宏观层面上,法治话语翻译的主观世界要求遵循伦理规范(或道德规范),包括价值规范、目的规范和权衡规范。在中观层面上,法治话语翻译的社会世界要遵循职业规范(期望规范、责任规范、操作规范、管理规范、技术规范、评价规范),加强对翻译的项目化管理。在微观层面上,对法治话语翻译客观世界的认识,终究是要符合产品规范(预备规范、关系规范、文本规范),预备规范包括文本选择和译者的选择、翻译人才培养等,而关系规范还是聚焦于语言符号的转换,主要是从词汇的层面来考察翻译规范。此外,法治话语翻译也需要上升至语篇的层面,建构起文本规范。3.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工作,需要坚持系统性和持续性的两大原则,针对翻译规范的系统性框架而展开,即针对国家架构法治话语翻译的主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对应的伦理规范、职业规范和产品规范,分别给出对策和思路。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西方翻译规范理论,建构一个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从而增强翻译规范理论的解释力;在实践上,更好地认识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的现象和本质,为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实践提供指导。
李佳[5](2021)在《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提出“语言”与“人”的问题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既是认知世界与使用语言的主体,也可作为被研究的客体。“人”这一对象是复杂的、多维的,故有必要从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更全面的研究与阐释,本文则是从语言学视角对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进行的对比研究。本文以“观念分析法”为基础,从多个维度对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包括对“человек/人”的词源追溯与历时释义,共时维度下对其进行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分析,认知维度下对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原始域解读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力求以俄汉“语言中的人”为语料基础,充分展现俄汉“人的语言形象”,并以该两语言形象为对比分析的依据,深入探究俄汉民族“文化中的人”与“自我认知中人”的异同,并进一步诠释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等问题。
蒋知洋[6](2020)在《《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义即概念化,是基于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心智现象,是主客互动的结果。Langacker(1987:183)依据语言表达式语义标示实体的性质,将语义分为名词性和关系性两种类别。用例事件即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表达式,是语义的载体。有据于此,本研究将用例事件细化为名词性用例事件和关系性用例事件,关系性用例事件又包括“过程”和“非时间性关系”,“过程”体现为动词,“非时间性关系”体现为形容词、介词等。为使研究发现更系统清晰,本文将名词性用例事件从“具象”和“抽象”的视角进行了分类。《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霍译本是举世公认的传世佳译。翻译即译意,但纵览文献,对《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的分析多以西方翻译理论为指导,聚焦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探讨,研究发现停留在翻译体会的感悟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上,鲜有对概念化过程和方式的探讨,因而难有实质突破。因此,本研究依据语言对比“形式入手,语义为本,思维为标”的纲要,遵循“广泛观察——充分描写——合理解释”的路径,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理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理论,综合运用了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和反溯推理法,对前八十回相关例证语料进行了穷尽性搜索,继而对语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旨在发现《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并解释其异同的深层认知机理。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四个问题:(1)“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是怎样的?(2)《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3)《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4)《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用例事件S(Source)”和“用例事件T(Target)”的生成过程和方式进行了描写与分析。“事件E”是语言运用意识活动发生的依据,“用例事件S”则是意识活动对“事件E”的描摹。译者基于“用例事件S”通过体验心智对“事件E”进行还原,但因为译者和作者体验心智的固有差异,重现“事件E”成为无法实现的美好期许,只能达至接近“事件E”的“事件E’”。译者基于“事件E’”,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生成“用例事件T”。这一过程的发生机制与用例事件S的生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关于两者之间共性与差异的探讨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具体在本研究中,“用例事件S”即“用例事件C”,“用例事件T”即“用例事件H”。“用例事件C”和“用例事件H”并非是对“原文”和“译文”简单的标签替换,而是在心智哲学理论观照下对语言表达生成过程和方式的深入探讨。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本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论述,按照奈达对文化的五种分类展开,即“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具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异指类人称代词”,依据是Langacker(1987:242)指出代词完全满足认知语法对名词词类的定义。研究发现,C/H在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形式表征相似;(2)C/H语义指向相似;差异主要有:(1)在气象文化方面,C完备明晰,H隐略婉曲;在地理文化方面,C一语双述,H表里取一;(2)在建筑文化方面,C兼蓄深隽,H简约平实;在茶酒文化方面,C主观茶酒表征隐晦,H主观茶酒表征直观;(3)在社会文化方面,C重主观人情,H重客观事情。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在“抽象类名词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论述了“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和“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语言文化名词”论述了“矛盾用例事件”和“仿拟用例事件”。研究发现,C/H在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方面的共性主要有:(1)C/H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阿弥陀佛”和“菩萨”的原型义表征相似;(2)C/H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神仙”的专指程度均较低;(3)C/H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无事忙”表层形式的相悖性和深层语义的和谐性;差异主要有:(1)在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方面,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2)在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仿拟”方面,C重语义相邻,H重音形相似。本章基于对比所得的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关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本研究首先从“真实位移SV”和“虚拟位移S’V”的角度探讨了“过程性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然后从“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和“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角度探讨了“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共性和差异”。本研究发现C/H在关系性用例事件上的共性主要有:(1)在过程性用例事件方面,C/H真实位移表征中位移动词V均不可或缺,虚拟位移表征中位移主体S’本质上是静态的;(2)在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方面,C/H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具有超常性;(3)C/H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的不完备性及评价义建构的相似性;差异主要有:(1)在真实位移表征方面,C重动词点位标记,H重介词点位标记;在虚拟位移表征方面,C重静态描写,H重动态刻画;(2)在异指类形容词构式A’N方面,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3)在非对称类介词构式“我把你个”方面,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本研究基于对比所得的关系性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从心智哲学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认知阐释。本研究通过归纳提炼发现,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和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均可以通过统一的认知模式进行阐释,即认知主体C/H在语言表达的意识活动过程中,在主观意向性的主导下,在客观语境的制约下,以“事件E”/“事件E’”为关指的意向内容,基于心物随附性的心智体验,以类似或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取向和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进行表征,进而生成映现当下语境中“事件E”/“事件E’”的恰切“用例”。这一解释过程即认知主体C/H基于“事件E”/“事件E’”获得原初意识感觉,通过回忆、联想和想象的格式塔转换进而生成反思意识感受的过程。格式塔转换包括由相邻律、相似律和显隐律等生成的效应。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相邻律对应转喻思维机制,相似律对应隐喻思维机制,属于建构语义的概念化方式;显隐律则体现为语形表征手段,关系到用例事件中成分的呈现方式,如前置、后置、突显或隐略等。由此用以支撑本研究的心智哲学理论下意识、意向性、心物随附性和感受质四个维度便实现了有效联动,本研究也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心智哲学视域下《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概念化方式和经验标记形式的系统性认知对比研究还很鲜见,而此类研究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实体现。本研究遵循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进路,基于《红楼梦》及其霍译本用例事件的“果”,以心智哲学理论为支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辅助,通过反溯其概念化过程推导出用例事件的“因”,契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可以为“红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从更深层次的心智层面揭示《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成为不朽经典的原因,可以服务于外汉语言对比和教学研究,可以为汉语经典着作的解读和中国丰赡文化的传播做出切实的贡献。
贾如[7](2020)在《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后现代性对“大写的人”的否定,哲学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对现代性的形而上学完全持否定态度,如德里达和罗蒂;一种是对现代性下的形而上学抱有复兴之意,如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相对于同时期哲学家们较为激进的道德主张,利科在这两种哲学声音中显得比较温和,他始终以现象学-诠释学为方法论,建构一个以人的形而上学为基础的伦理学体系。该体系与主体哲学息息相关,伦理学本身是关于人类自身的诠释,而经过伦理学诠释的自身概念也得到了扩大与升华。利科由此建立起了以语言和反思为方法论的诠释学。对自身的理解与诠释,就是主体从内在反思到外在实践的诠释学循环过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反思自身性与相同性、主体性与自身性、自我与他者的辩证关系,并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认识与肯定,从而树立起自尊与自善相统一的自我形象。利科认为自我在他者处认识自身、建构自身,在与他人的遭遇中更新与发展自身。所以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伦理学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放弃在笛卡尔主义下的直观自我来回答“我是谁”这个哲学问题,放弃对终极的伦理主张的妄想,转而在反思诠释学的哲学视野内去发现更为具体的伦理生活方式。在当代的道德境遇中,与他人一起生活意味着主体必须做出与社会道德标准相符合的行为。对利科而言,人的所有能力都统一在人类原始的肯定性之中。他从语言、行动、叙事和负责任这四个向度去诠释人的破碎性与创造性,从而在现象学的生活世界概念下去接近人的内心生活,去建构自我。所以在利科的伦理哲学体系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才是伦理活动、道德动机与道德责任的最终责任人。利科伦理哲学的伦理主张既强调对善的生活的伦理目标的追求,也重视道德义务的规范性,因为伦理本身来自于主体自身的存在及其对自身的诠释。主体哲学本身属于伦理学范畴,而伦理学也应当被看作是主体自身的诠释学。主体是诠释的主体,而伦理是主体的诠释。利科将善与义务同自身联系起来,并由此提出分别代表着目的论与义务论的自善与自尊的两种自身筹划的结构。在利科看来,没有任何一个道德主张可以在单一形式的自身筹划中展开,目的论必须经过义务论的检验,而义务论必须以目的论伦理意向为前提。但当出现不能被自善与自尊化解的解释的冲突时,利科认为只有实践智慧才能妥善处理善与善之间的冲突。所以利科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是从目的论出发,经由义务论的检验,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实践智慧来对道德规范体系作出补充。综上,利科伦理学是以人的行为规范为导向的伦理哲学体系,是在实践生活中完成从个人向善的伦理意向到主体间信服的过程。实践智慧来自于对自身的诠释,它源自哲学人类学,也最终走向人对自身的认识。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经历了反思与实践的迂回,已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利科更加具体地对实践智慧提出了要求,认为后者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在善与善的冲突性领域中去规范道德标准,并针对性地为伦理判断充当最后一道保障。
贾娟,彭志斌[8](2020)在《体认语言学:缘起、现状及前瞻》文中认为体认语言学是在对国外认知语言学的深入反思基础上所建构的本土化语言学理论。体认语言学的兴起源于对认知语言学及其哲学基础的反思和发展,其修补凸显了语言研究中的"人本主义"和"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更具前沿性。体认语言学坚持"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视"体认性"为语言的核心性质,既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崔艳英[9](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提出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夏帆[10](2020)在《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与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埃米尔·本维尼斯特(émile Benveniste,1902-1976,又译为邦旺尼斯特、班维尼斯特、本伍尼斯特)是法国当代着名语言学家、符号学家、哲学家。他以陈述理论为核心的语言学将陈述行为、说话主体纳入到语言研究中来,强调言语活动的主体性、交互主体性、交往对话性,在语言学内部开辟一条不同于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新的语言研究道路,为话语语言学的形成、发展奠定基础,超越并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研究出现“话语转向”,研究的重点由结构语言转向话语活动。我国诸多学者如周宪、汪正龙、陶国山等提出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在这一话语转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认为其以陈述理论为核心的语言符号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论文以本维尼斯特的话语语言学及其对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成六个部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意义及思路三个小部分。“问题的提出”中论及文学理论领域两次语言学转向的背景阐释、重要概念的辨析以及研究对象的确定。第一章从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生成入手,包括对其生平与学术道路、主要作品的概述,对其语言学思想主要来源的探析,以及他对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传承与超越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中最具鲜明特色的是他的陈述理论,他是陈述语言学的开创者、话语语言学的奠基人,论文将他的语言学思想概括为话语语言学,旨在重点探讨其以陈述理论为核心的语言符号思想,以及将之置于西方话语理论的大背景之下进行具体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他有关语言符号性质、符号学与语言学的关系、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语言学观点。这一部分又主要分成两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其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基本观点,第二部分讨论其有关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之间关系、语言符号在符号系统中的地位。第三章重点探讨其话语语言学的核心部分——陈述理论,包括陈述与话语诸要素、陈述与话语的功能、陈述与话语类型等方面的论述,并结合中外学者有关语言活动要素的基本观点,来见出本维尼斯特陈述理论的独特之处。第四章将本维尼斯特的语言学思想与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结合起来讨论,主要阐述其对当代西方重要文论家的话语理论的具体影响,目的是见出他对当代西方话语理论,尤其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具体影响。具体论述了本维尼斯特对利科、罗兰·巴特、高概及克里斯蒂娃四位理论家的话语理论的影响。结语部分将论述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贡献,本维尼斯特对当代西方文论“话语转向”的影响及本维尼斯特对我国当代美学、文艺学研究的借鉴、启迪意义。
二、论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创新路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概念界定 |
2.1 理论语言学 |
2.2 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 |
3 我国外语界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创新现状 |
3.1 我国外语界理论语言学研究发展历程概览 |
3.2 我国外语界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创新存在的问题 |
4 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创新路径 |
4.1 理论语言学学科体系创新路径 |
4.2 理论语言学学术体系创新路径 |
4.3 理论语言学话语体系创新路径 |
5 结语 |
(2)“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200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理论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理论依据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用价值 |
1.3.3 研究发展趋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 |
2.1.1 政治话语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的研究及应用 |
2.2 普京政治话语研究 |
2.2.1 普京政治话语界定及其特征 |
2.2.2 普京政治话语的研究及应用 |
2.3 政治文化观念研究 |
2.3.1 政治文化观念界定 |
2.3.2 政治文化观念分类标准 |
2.3.3 政治文化观念的研究及应用 |
2.4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研究 |
2.4.1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界定 |
2.4.2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政治文化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基于语言文化学的文化观念理论 |
3.1.2 基于政治语言学的政治文化观念理论 |
3.2 政治文化观念研究的具体路径 |
3.2.1 批评话语分析 |
3.2.2 历时观念分析 |
3.2.3 基于语料库分析的政治文化观念动态呈现 |
3.3 政治文化观念动态分析模式 |
3.3.1 主体间对话关系:阐释 |
3.3.2 言语化过程:建构 |
3.3.3 政治语言世界图景:解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分析框架 |
4.3 研究方法 |
4.4 普京政治话语语料库 |
4.4.1 语料的描述 |
4.4.2 语料库分析工具 |
4.4.3 语料预处理方法 |
4.4.4 语料库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文本分析 |
5.1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主题分类 |
5.1.1 政治文化观念——政治类 |
5.1.2 政治文化观念——经济类 |
5.1.3 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类 |
5.1.4 政治文化观念——民族类 |
5.1.5 政治文化观念——军事类 |
5.1.6 政治文化观念——文化类 |
5.2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载体 |
5.2.1 语言载体:不变性与可变性 |
5.2.2 言语载体:言语化分析 |
5.3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语言表征类型 |
5.3.1 政治文化观念周期变化 |
5.3.2 政治文化观念文化因素 |
5.3.3 政治文化观念语义元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话语实践分析 |
6.1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话语实践特征 |
6.1.1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00-2004) |
6.1.2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04-2008) |
6.1.3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08-2012) |
6.1.4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12-2018) |
6.1.5 政治文化观念主题话语实践分析(2018-2020) |
6.2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深层释义 |
6.2.1 政治文化观念“爱国主义”(патриотизм)深层释义 |
6.2.2 政治文化观念“民族主义”(национализм)深层释义 |
6.2.3 政治文化观念“强国主义”(державничество)深层释义 |
6.3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系统的意义建构 |
6.3.1 意义建构功能 |
6.3.2 对话关系实践的意义互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社会实践分析 |
7.1 执政理念变迁 |
7.1.1 形成和崛起时期(2000-2004) |
7.1.2 稳定发展时期(2004-2008) |
7.1.3 普京思想延续时期(2008-2012) |
7.1.4 缓慢发展时期(2012-2018) |
7.1.5 保守回归时期(2018-2020) |
7.2 权力与意识形态演化 |
7.2.1 执政理念对比 |
7.2.2 社会民意调查 |
7.2.3 内在文化因素 |
7.3 政治文化观念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的政策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3)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论题及转向的源起 |
第一节 生态批评基本论题:语言与自然的关系 |
一、语言与自然之间的亲缘关联 |
二、“词物分裂”观:语言远离自然的溯源 |
三、“新写实主义”语言:生态批评的基本语言观 |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理论困境:语言内外的自然之争 |
一、反叛后结构主义:争论产生的语境 |
二、语言中的自然争论与理论弥合 |
三、语言问题争论的反思与沉寂 |
第三节 生态批评中语言转向的必然性 |
一、改变环境现实与语言符号相疏离问题的需求 |
二、生态文化语言化的内在诉求 |
三、生态批评作为实用语言批评属性的要求 |
第二章 生态批评中的语言生态化问题 |
第一节 语言生态化问题与转向的文化机制 |
一、文学语言表征自然的危机 |
二、语言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化 |
三、语言学转向的反思与生态化浪潮 |
第二节 对语言挤压问题的生态文化批评 |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同质化 |
二、主流语言存在的非生态性 |
三、地方生态语言遭受侵蚀 |
第三节 对非生态语言问题的语用批判 |
一、“贬低自然”:人类中心语言命名 |
二、“强暴自然”:生态隐喻背后的修辞政治 |
三、“贩卖自然”:语言表面绿化的虚假生态 |
第三章 生态批评对自然物质“语言”的寻证 |
第一节 自然物质“语言”的理论基础 |
一、元语言:生物符号学与生态符号学的拓域 |
二、语言之源:语言存在与发展的考古 |
三、非人类的言说:生态后现代主义语言观的革新 |
第二节 自然物质的“语言”及其生态性 |
一、生态批评的物质转向与语言生态的融合 |
二、自然的“语言”:语言主体问题与生态语言的可能性 |
三、人与非人的共在:物质网络与语言译码的生态性 |
第三节 自然物质视角下生态语言的实质 |
一、科学实在论与社会语言的并构 |
二、生态政治对非人类“语言权力”的再分配 |
三、“语言行动力”的削减 |
第四章 生态语言转向的意义与语言问题的反思 |
第一节 生态批评语言转向的意义 |
一、生态文化的构建意义 |
二、生态批评理论困境的突围 |
三、语言视角下生态批评理论范式的拓展 |
第二节 生态批评语言转向问题的反思 |
一、语言转向的两极化 |
二、语言批评的非体系化 |
三、语言审美视角的缺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内容框架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范式、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综述及其评价 |
第一节 西方对翻译规范的研究 |
第二节 翻译研究中的“范式” |
第三节 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范式及其局限性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系统建构 |
第一节 新时代翻译的对话性凸显 |
第二节 探寻新的翻译理论基础——交往行为理论 |
第三节 法治话语翻译规范系统性理论框架的建构 |
第四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法治话语的内涵界定 |
第二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结构与层次 |
第三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的属性与特征 |
第五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主观世界的伦理规范研究 |
第一节 翻译伦理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交往行为理论与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伦理规范 |
第六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社会世界的职业规范研究 |
第一节 翻译职业化与项目管理 |
第二节 翻译项目管理中的职业规范 |
第三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的项目化管理 |
第七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客观世界的产品规范研究 |
第一节 预备规范 |
第二节 关系规范 |
第三节 文本规范 |
第八章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的规范化路径 |
第一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的路径 |
第九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三节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5)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俄汉观念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一节 语言“比较”研究思想的历时考量 |
第二节 语言学研究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
第三节 俄汉观念对比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词源追溯与历时释义 |
第一节 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的词源分析与释义 |
第二节 汉语观念词“人”的字源分析与释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聚合关系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同义聚合体对比研究 |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同义聚合体研究 |
二、汉语观念“人”的同义聚合体研究 |
第二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构词聚合体对比研究 |
一、词根человек-与люд-的构词聚合体研究 |
二、“人部字”构字聚合体研究 |
三、俄语“表人”后缀构词聚合体研究 |
四、汉语“表人”后缀、类后缀构词聚合体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组合关系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
二、汉语观念词“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语言形象分析 |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在组合关系中的形象分析 |
二、汉语观念词“人”在组合关系中的隐喻形象分析 |
第三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认知范畴特征 |
一、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空间认知范畴 |
二、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数量”认知范畴 |
三、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颜色认知范畴 |
第四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修辞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человек/人”为目标域的俄汉观念对比研究 |
第一节 俄汉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对比分析 |
一、俄语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分析 |
二、汉语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分析 |
第二节 俄汉“动植物词”指“人”的观念对比分析 |
一、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能力或行为特征的人”的对比分析 |
二、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品格特征的人”的对比分析 |
三、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人”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 |
2.2 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 |
2.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2.4 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研究 |
2.5 心智哲学与翻译研究 |
2.6 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心智哲学理论 |
3.1.1 意识 |
3.1.2 意向性 |
3.1.3 心物随附性 |
3.1.4 感受质 |
3.2 构式语法理论 |
3.2.1 构式的界定 |
3.2.2 构式的基本特征 |
3.2.3 构式语法的优势以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四章 心智哲学视域下用例事件S/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 用例事件S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1.1 现实世界与原初感觉:事件的本体性 |
4.1.2 反思感受与语言表达:用例事件的摹状性 |
4.2 用例事件T的生成过程与方式 |
4.2.1 理解阶段 |
4.2.1.1 从用例事件S到事件E’还原 |
4.2.1.2 从事件E’原初感觉到事件E’反思感受 |
4.2.2 表达阶段:从事件E’反思感受到用例事件T |
4.3 小结 |
第五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5.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5.1.1 气象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1.1 C/H风向表征相似 |
5.1.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1.1.3 C的完备明晰与H的隐略婉曲 |
5.1.2 地理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1.2.1 C/H均以“虚幻”表征“真实” |
5.1.2.2 C的一语双述与H的表里取一 |
5.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 建筑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1.1 C/H形式表征相似 |
5.2.1.2 C/H语义指向相似 |
5.2.1.3 C的兼蓄深隽与H的简约平实 |
5.2.2 茶酒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2.2.1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似突显 |
5.2.2.2 C和H客观茶酒表征的相异突显 |
5.2.2.3 C主观茶酒表征的隐晦性与H主观茶酒表征的直观性 |
5.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 异指类自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1.1 C/H人称异指均鲜见 |
5.3.1.2 C/H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2 异指类对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2.1 C/H数异指均无 |
5.3.2.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2.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3.3 异指类他称代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5.3.3.1 C/H数异指均无 |
5.3.3.2 C/H人称异指的相似表征 |
5.3.3.3 C/H人称异指的相异表征 |
5.4 具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1 生态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2 物质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4.3 社会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6.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 佛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1.1 C/H原型义表征相似 |
6.1.1.2 C/H引申义表征相异 |
6.1.2 道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1.2.1 C一词多义,H一义多词 |
6.1.2.2 C/H的低专指性 |
6.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 |
6.2.1 矛盾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1.1 C/H表层矛盾义的相异表征 |
6.2.1.2 C/H深层和谐义的相似建构 |
6.2.2 仿拟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6.2.2.1 C/H相似的形式表征 |
6.2.2.2 C的语义相邻性与H的音形相似性 |
6.3 抽象类名词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1 宗教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3.2 语言文化名词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6.4 小结 |
第七章 《红楼梦》及其霍译本关系性用例事件的共性和差异及其认知机理 |
7.1 过程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1.1 真实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1.1 V的不可或缺性 |
7.1.1.2 C的动词点位标记与H的介词点位标记 |
7.1.2 虚拟位移过程用例事件S’V的共性和差异 |
7.1.2.1 S’的静态本质 |
7.1.2.2 C的静态性与H的动态性 |
7.2 非时间性关系用例事件C/H的共性和差异 |
7.2.1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的共性和差异 |
7.2.1.1 A’N的超常性 |
7.2.1.2 C的陌生化与H的常规化 |
7.2.2 非对称类介词用例事件“我把你这+NP”的共性和差异 |
7.2.2.1 C/H处置义表征均不完备 |
7.2.2.2 C/H评价义的相似建构 |
7.2.2.3 C的处置义支撑与H的处置义缺失 |
7.3 关系性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1 过程用例事件C/H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2 异指类形容词用例事件A’N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3.3 C/H非对称处置构式共性和差异的认知机理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发现和创新 |
8.2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理论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缘起 |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复兴 |
二、法国伦理思想的当代发展 |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对亚里士多德善与实践智慧概念的继承 |
二、对伽达默尔实践哲学思想的吸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诠释学视域 |
第一节 方法论基础:反思诠释学 |
一、现象学与诠释学的双重遗产 |
二、语言与反思的双重迂回 |
第二节 本体论基础:反思诠释学与主体哲学的辩证融合 |
一、打破自身:主体的危机与重建 |
二、诠释自身:文本理论与行动理论 |
三、证明自身:自身的诠释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伦理目的论的优先性 |
一、以善的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意向 |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 |
三、在公正的制度中生活的伦理意向 |
第二节 伦理目的论与道德义务论的辩证法 |
一、善的生活伦理意向与义务间的关系 |
二、关心他人的伦理意向与尊重他人的规范间的关系 |
三、正义的伦理意向与正义法则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实践智慧:道德判断的试验场 |
一、由悲剧引发的伦理与实践的疑难 |
二、实践智慧对道德冲突的解决对策 |
三、基于叙事的道德境遇判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反思与评价 |
第一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与反思诠释学的内在联系 |
一、目的·义务·实践智慧:诠释学循环的伦理哲学 |
二、诠释的主体与主体的诠释:伦理与道德规范的自身 |
第二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从道德到制度:伦理与政治的实践智慧 |
二、存在的希望之乡:反思诠释学的本体论意义 |
三、向自身的回归:负责任的伦理主体 |
第三节 利科伦理哲学思想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体认语言学:缘起、现状及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体认语言学的缘起 |
3. 体认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关系 |
4. 体认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和特色 |
5. 体认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
6. 体认语言学的研究展望 |
7. 结语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与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意义及思路 |
第一章 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生成 |
第一节 本维尼斯特的学术道路及着述情况 |
一、生平与学术道路 |
二、着述概况 |
第二节 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
一、索绪尔与梅耶的语言学、符号学思想 |
二、皮尔士的符号学思想 |
三、奥斯汀的分析哲学思想 |
四、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思想 |
第三节 本维尼斯特对索绪尔语言学的传承与超越 |
一、对语言符号学的进一步发展 |
二、从符意学到语义学 |
三、对符号任意性的批判与补充 |
四、对主体问题的关注 |
第二章 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语言符号的性质 |
一、语言是人的象征能力的最高实现 |
二、语言与思想、社会的统一性 |
三、符号的必然性 |
第二节 语言是作为解释项的符号系统 |
一、符号系统的范围及特征 |
二、语言符号系统与非语言符号系统 |
第三章 陈述理论: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理论核心 |
第一节 什么是陈述 |
一、陈述的定义 |
二、陈述的特征 |
第二节 陈述与话语的诸要素 |
一、说话者 |
二、受话者 |
三、对话结构 |
四、指涉参照 |
第三节 陈述与话语的功能:主体的建构 |
一、“我-你”极性关系 |
二、人称代词的主体性意涵的区分 |
第四节 陈述与话语类型 |
第四章 本维尼斯特对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方话语理论发展概况 |
一、“话语”理论的定位 |
二、西方话语理论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本维尼斯特对利科话语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本维尼斯特对罗兰·巴特话语理论的影响 |
一、论历史的话语 |
二、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
第四节 本维尼斯特对高概话语理论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维尼斯特对克里斯蒂娃话语理论的影响 |
一、关于语言符号性质的基本观点 |
二、对互文性理论的探讨 |
结语 |
一、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的贡献 |
二、本维尼斯特对当代西方文论“话语转向”的影响 |
三、本维尼斯特对我国当代文艺美学研究的启迪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论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哲学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语言学知识体系创新路径探讨[J]. 何伟,沈维. 中国外语, 2021(06)
- [2]“普京政治话语”中政治文化观念的系统建构与演化研究(2000-2020)[D]. 岳雪.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3]生态批评中的语言转向问题研究[D]. 孙乐乐. 兰州大学, 2021(02)
- [4]国家机构法治话语翻译规范化研究[D]. 胡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D]. 李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红楼梦》及其英译本用例事件的认知对比研究[D]. 蒋知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善与实践智慧 ——在利科反思诠释学的视野内[D]. 贾如.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8]体认语言学:缘起、现状及前瞻[J]. 贾娟,彭志斌. 外文研究, 2020(03)
- [9]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10]本维尼斯特话语语言学与当代西方话语理论研究[D]. 夏帆.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