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配套绿化工程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思琪[1](2021)在《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文化旅游部成立之后,正式将文化旅游纳入国家的战略决策部署及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因此,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成为了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一环。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活力,还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弘扬当地特色历史文化。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还不够充裕等问题,导致我国文化旅游型城镇的发展受到较大阻力,长期处于被动阶段。因此,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榆中生态创新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文旅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交通条件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通过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目前的优势和劣势,发现榆中生态创新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威胁,进而根据这些分析总结出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定位,并对其总体规划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为顺应我国即将到来的文化旅游热潮,本文结合现行规划,提供了一套适合榆中县的文化旅游规划方案,为其他区域的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以及城镇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研究对象,对榆中生态创新城文化旅游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以下五点:(1)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丰富等优点,并发现其现状交通条件较为薄弱、缺少水资源等劣势,结合其机遇及挑战确定规划思路,以发挥优势、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最终选择将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文化旅游型城镇。城镇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目前城镇存在的问题以及劣势,通过城镇规划弥补这些不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2)文化旅游型城镇建设是加快经济增长、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并保护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要方案,使榆中生态创新城在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融合发展,共同进步。在未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将成为首选重点方案之一。(3)根据规划方案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加强生态保护,利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众多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生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从而确保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未来的社会需要,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增建医院、学校、文化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增加常驻人口,吸引更多的游客,使社会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城镇规划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质量,将教育以及医疗设施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带动城镇发展,激发城镇对公众的吸引力,增加定居人群数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5)榆中生态创新城内拥有多条铁路线,未来将建设夏官营机场,丰富的交通线路将会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增加城市的开放程度,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支持。
厉泽[2](2021)在《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和国家乡村战略的实施,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宜居,产业结构转向多产融合,生产工具逐渐机械化,出行方式实现由自行车、摩托车向轿车的三重转变。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国道、县道、乡道体系日渐完善,但村道体系建设依旧滞后,村域内部人、车、路三者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为适应乡村振兴进程的推进,满足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需求,对乡村村道体系建设做进一步提升优化,显得尤其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三生”需求出发,围绕村道体系与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要素、村道建设与管养三方面构建乡村村道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为村道体系评分提供标准。根据长沙城郊乡村的发展类型,以普通发展型浏阳市卓然村、农业主导型望城区盘龙岭村、工业主导型长沙县石塘铺村以及商旅主导型宁乡市关山社区的村道体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村道体系规模、乡村生态环境、村道路面、村道界面、村道附属设施、村道建设、村道管养七个方面对上述四个村的村道体系进行调研、现状问题分析与村道体系评价,对比分析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对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提出优化方法和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类似乡村村道的优化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三生”需求,结合乡村产业发展来优化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对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研究表明:(1)满足“三生”需求是村道体系建设的基准。村道体系设定有助于村道建设与管养工作,根据功能与服务需求将村道分为主干路、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机耕道与山林道。连接县、乡及各村的主干道建设情况良好,而次干路、通组路、通户路在路幅宽度、路面状况、道路附属设施、路侧植物种植等方面不能满足三生”需求与乡村发展需要,应进行重点优化。(2)机耕道需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路面通行条件进行优化与改善,以满足农业机械化设备的通行需求。(3)村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是村道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乡村村道不能“重建设,轻养护”,村道建设后需加强日常的管养工作,保障村道更好的为乡村服务。
张晶磊[3](2020)在《以凉州区为中心武威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是国家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单位,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承担着新的发展任务。凉州区是武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武威市重新设计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其担负着促进武威地区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以凉州区为核心的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对提升武威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凉州区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生态条件约束、工业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造成凉州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创新创业活力不足,中心城区功能品质不完善,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包装不够等一系列亟待破解的难题。随着西部经济多元化的逐步完善,以及兰州—武威一带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外向服务功能日趋成熟,给武威市凉州区的区域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凉州区汇聚了周边县市农业、旅游、人力、文化、矿产、物流、资金流等优势资源,其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核心是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城市发展战略,即以凉州区为核心实现城市间的功能互补,使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格局成熟。因此针对以上一体化融合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凉州区距兰州、银川、西宁300公里左右,兰新铁路和G30连霍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是西北重要的交通要道交汇点。凉州区应整合交通、旅游、农业等优势资源,迅速补齐自身弱项短板,构建面向未来的宽广区域协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2.截至2019年11月底,武威市税务部门减免非居民企业所得税133.61万元,为出口企业退税1061万元,外贸出口总量逐年攀升。基于上述数据,凉州区应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外贸扩量、扩大旅游合作、融合农村产业等一体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创新创业融合,使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高度聚集,助推自身产业经济、优势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周边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3.2019年凉州区周边各县市生产总值增长均在3%以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鉴于此,凉州区应通过实施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凉州区周边各县市发展潜力,以点带面引领整个武威地区以改革创新和融合协作的姿态,构建出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中部区域共享共赢高质量发展的局面。
张智瑞[4](2020)在《基于人文关怀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以兰州南服务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在社会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内容,已有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但对其设计理论的研究仍处于探索实践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建筑行业正在向着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高速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逐渐在细节中渗入了一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何设计出人性化、高品质、结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服务区,以满足当今社会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服务需求,已经成为了高速公服务区建筑设计研究的必然趋势。本文立足于人文关怀视角,首先对国内外人文关怀设计理念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其归纳总结。进而调查研究了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现状,详细分析了其服务区建筑困境的根本原因。再而引入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方法的构建进行思考,总结出“解析心理维度的服务区建筑功能组成”、“强调真实感受的服务区总体布局”、“尊重人文历史的服务区整体风貌”、“符合人体工学的服务设施”、“注重再生资源利用的建筑技术”五个方面的设计方法。最后在兰州南服务区建设项目中对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方法进行实践,并对兰州南服务区建筑设计进行评价,以此验证了所提出的建筑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北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理论体系发挥一定参考作用,使高速公路服务区更好的应对由基础服务向多元化模式转型的趋势,更好地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为甘肃省同类型服务区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许丹阳[5](2020)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退化、生态失衡及资源耗竭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以来,甘肃省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分析甘肃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甘肃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及民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甘肃省的环境现状出发,借鉴国内外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体系的设计经验,基于科学、完善、符合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的要求,从社会经济发展、国土空间优化、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生活质量五个维度构建了包含41项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其权重,开展2004-2017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的方法对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其次,运用数据包络法对2004-2017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效率分别从动态及静态两方面做实证分析;最后,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从促进生态文明的视角提出提高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甘肃省生态文明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经济水平低下、能源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复杂、制度建设不健全与生态意识薄弱。(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知,2004-2017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呈持续提高态势,但其发展阶段处于较低水平。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均处于波动状态,第一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是制约国土空间优化的主要因素;人均能耗、R&D占GDP比重是制约资源能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GDP固体废物产量、万元GDP废水排放量是制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因素;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量、失业率、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例是制约生态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3)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可知,2004-2017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系统耦合度和协调度处于持续上升水平,耦合度分别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三个发展阶段;而耦合协调度分别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阶段、轻度失调衰退阶段、濒临失调发展阶段、初级失调衰退阶段、中级失调衰退阶段。(4)基于DEA的CCR和BCC模型可知,2004-2017年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水平未达到有效生产前沿面的状态,但整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纯技术效率水平短时间内达到有效生产前沿面,但其状态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资源浪费和生态污染的问题;规模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并呈逐年增长趋势;规模报酬呈逐年波动缓慢增长的趋势;技术效率变动、技术变动、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均呈波动缓慢增长趋势;7个投入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冗余值、改进的投影值和优化潜力值。(5)提高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生态文明系统内部结构、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
张楠[6](2020)在《基于投资者满意度的甘肃省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前后,全球形成了新的经济背景,亚洲投资银行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我国投资环境良性发展,同时对招商引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省份的甘肃,近几年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进步,在招商引资的两方面有明显改观,一是规模,二是品质。但与沿海地区和南方较发达地区相比较后依旧有明显的差距。在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建设工作过程中,甘肃省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总体来说,投资环境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依据世界银行“企业营商环境指标”,在各处开展营商环境质量综合测评和公布测评结果,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在各处打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消除“官本位”想法,形成创新创造、尊重企业家的土地;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步,打造创造型工作环境,并作为干部考核考察内容;在政府部分中建设政商关系制度,由纪委监委做出模范作用,做出政商交往清单,划清安全区,大力支持干部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走动。本文通过查阅各类文献,阐述招商引资相关概念、投资环境相关理论和主要构成要素,并针对部分投资企业对甘肃省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5个方面的满意度的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招商引资投资环境现状和甘肃省营商环境中的问题,进行甘肃省招商环境优化对策研究。本文研究的意义是甘肃在扩大招商引资范围新背景下,通过调研找到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和政治法律环境五大方面展开的路径,以此最大限度促进甘肃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不断走上新台阶。本文的希望通过调研论证分析甘肃省招商引资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人才、政策、政府服务等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并找出相关对策。
程胜龙[7](2019)在《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中叶,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国家而诞生,历经长期战乱洗礼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对于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新中国几乎是一穷二白。特定历史条件下对苏联的选择以及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如同助力器,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56项工程”是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关键性工程,工程项目遍布新中国的广阔土地,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对资源分布、国防安全等方面的考虑,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工业项目都布置在了内陆地区,尤其是我国中、西部等不易受军事威胁且矿产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在此背景下,地处西北内陆而又资源丰富的甘肃地区迎来了一次大好的发展机遇,“156项工程”中就有8项布置在了甘肃,分布在兰州和白银两地,其中6项布置在兰州,2项布置在白银。落建在白银的两大“156项工程”迅速改变了白银地区荒芜的历史,也促成了白银市的诞生,白银市也因此成为“因矿成名,因企设市”城市的典型代表。文章以“156项工程”为线索,演绎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历程,归纳演进特征,总结演进规律。文章从共分为内容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研究方法及框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等;第二章主要论述”一五”时期苏联援华“156项重点工程”的情况,两大工程项目选址白银的原因并对落建白银的两大工程项目进行分别介绍,随后论述“156项工程”落建白银后对白银城市诞生发展的促生作用;第三章对白银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对白银市城市规划的演进历史进行分期;第四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机制,及其与两大“156项工程”关系;第五章,论文对白银市历版总规中城市空间格局演进的研究。论述空间格局的演进特征、趋势及原因;第六章对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进行研究,分析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想范性的演进历程及不同范型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七章对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并对下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
周鑫[8](2017)在《甘肃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测评》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公路里程增加,养护里程也在不断增加,养护的理念也在随之发生着巨大且根本性变化,其养护机械化施工程度、技术含量等都有巨大的提高,养护的经费也有大幅度提高。因此,各省公路养护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迫切的制定出各自地区的公路养护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以达到科学合理的人员、机械配置、严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方法、降低资金养护费用、优化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良性公路养护工程发展目的。本文根据甘肃省公路养护工程的技术要求,经费来源、构成及资金投入和自然环境等特点,通过前期对全省各局的走访调查以及结合其他省份定额编制办法的研究编制出了一套系统、完整、适合甘肃省公路养护特点的“甘肃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并选取了全省14个公路局19个项目进行预算定额测算,通过使用新旧编办下编制出的共同项目进行对比,对全省各局负责的2016年普通道路养护与高速公路养护的大中修工程、指标与日常养护小修工程进行了逐个分析。测算对比结果表明,本次编制的工程预算定额(包括大、中和小修)水平适宜,定额单位、计算规则、附注等符合预算定额的编制规则,能够满足甘肃省公路养护计价依据的需求;小修保养预算指标测算费用与计划费用基本持平,能够满足甘肃省小修保养年度经费计划编制的需求;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试行稿)所取定的设备预算价格、折旧费、折旧年限、大修理费、大修理间隔台班、经常修理费、残值率等基础数据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计算方法正确,台班定额基本合理;编制办法(试行)的各项费率标准总体水平基本合适,能够满足甘肃省内公路养护工程计价的需要。
苏南[9](2017)在《甘肃省生态公路交通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与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道路交通建设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步凸显。从长远的角度看来,这不符合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本文以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代表,秉承公路“生态化”建设的思想,对甘肃省的生态功能功能区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将生态交通建设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融入进公路网规划阶段,实现基于“项目前”的生态公路交通规划。首先,本文对甘肃省的自然生态资源分布、生态系统类型、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用地类型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此为据,将甘肃省的生态资本价值按照其功能、类型划分为自然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类,并对甘肃省所有地市(州)级行政单位的三大资本价值分别进行了定量的计算。得出了各行政区域的综合生态资本价值及相应的服务功能价值,同时对甘肃省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确定了甘肃省生态公路的生态功能区划。其次,本文基于甘肃省的生态功能区划,对甘肃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研究了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地理气候条件对人口、经济、社会的影响,给出了自然生态资源影响决定了人口的数量及流动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地区的生产力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结论。此外,本文结合生态功能区划、生产力空间布局以及甘肃省公路交通网络布局的实际情况,从公路网络的合理规模、甘肃省各区县的节点重要度着手,对传统的四阶段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甘肃省交通条件的交通量预测简化方法。通过交通需求简化预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实地交通调查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在确保预测交通量相对合理与准确的前提下,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开销,对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的交通规划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本文综合前述研究内容,对甘肃省的路网规划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甘肃省2016-2030年的路网发展规模,给出了甘肃省的经济(GDP)、社会(人口数量)、交通需求量的预测值,并基于GDP、人口数量、生态资本价值确定了甘肃省各区县的节点重要度,筛选出了其中的生态重要节点,并给出了未来十五年甘肃省路网规划的等级结构及布局方案。
班宁宁[10](2017)在《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花木产业集聚区是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的一种新类型,也是现代花木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的阶段,面临着深度转型提升的挑战。然而,我国目前关于花木产业集聚区的研究成果非常少,以规划角度进行的研究更为罕见,本文则通过理论和实际案例研究,试图在此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规划策略指导花木产业集聚区在总体规划层面的实践。本文认为花木产业集聚区是承载花木产业发展的复杂综合体,要想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应以促进片区发展的综合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理论、案例等分析总结出花木产业集聚区空间集聚性、产业竞合性、资源观赏性以及生态敏感性的四大特征,并对应地研究了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在产业、空间、旅游和生态方面的问题。同时,本文从花木产业和集群式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殊性。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适用于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总体策略,即以合理空间为载体,将产业集聚、旅游带动和生态保护三篇文章一起做,从而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以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以空间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是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的重要基础;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是其重要任务和主要目标;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新增长是其重要的发展新路径;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则是在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提出的底线式的保护保障。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作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花木产业集聚区,具有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的典型特征和问题,本文系统地对其进行了案例研究,提出了以空间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体系、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缔造现代产业体系、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完善旅游游憩体系和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构建片区生态体系的策略,并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提供相应的规划策略实践参考。
二、对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配套绿化工程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配套绿化工程的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研究综述 |
1.3.1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产业融合理论 |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文化旅游产业 |
1.5.2 文旅融合 |
1.5.3 区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
1.5.4 文化旅游与城镇规划的关系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
3.1 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政府政策 |
3.1.3 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
3.2 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
3.2.1 全球化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将持续扩大 |
3.2.2 国家产业政策利好,文旅融合迎来新机遇 |
3.2.3 休闲需求持续升级,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
3.2.4 对产品类型和产品品质的需求层次更丰富多元 |
3.2.5 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
3.2.6 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发展并行发展 |
3.3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 |
4.1 自然概况 |
4.2 生态环境 |
4.3 榆中县社会及经济状况 |
4.4 现状建设情况 |
4.4.1 榆中县城现状 |
4.4.2 原三角城乡现状 |
4.4.3 夏官营镇现状 |
4.4.4 现状土地利用 |
4.4.5 现状综合交通 |
4.4.6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
4.4.7 现状产业布局 |
4.5 现状文化旅游设施 |
4.5.1 旅游资源分类 |
4.5.2 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乡村 |
4.5.3 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 |
4.6 榆中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 |
4.7 榆中生态创新城SWOT分析 |
4.7.1 优势分析 |
4.7.2 劣势分析 |
4.7.3 机遇分析 |
4.7.4 威胁分析 |
4.8 榆中生态创新城文旅资源存在的问题 |
4.8.1 .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等级普遍不高 |
4.8.2 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
4.8.3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低 |
4.8.4 文旅企业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小 |
4.8.5 经济实力薄弱,文旅投入偏低 |
4.8.6 土地利用不合理 |
4.8.7 生态脆弱,水资源紧张 |
4.8.8 既是国家通道节点,也是主城飞地,与主城联系待强化 |
第五章 效益预测 |
5.1 规划范围 |
5.2 游客量分析及预测 |
5.3 交通流量分析 |
5.5 人口预测分析 |
5.5.1 常驻人口及预测 |
5.6 旅游市场分析 |
5.6.1 市场结构分析 |
5.6.2 游客现状特征分析 |
5.7 生态分析 |
5.7.1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
5.7.2 河流廊道边界分析 |
5.7.3 水土流失强度分析 |
5.7.4 土地生态敏感分析 |
5.7.5 土地发展潜力分析 |
5.7.6 生态功能区分析 |
5.8 客源市场分析 |
5.9 经济效益分析 |
第六章 规划思路与总体方案 |
6.1 规划思路 |
6.1.1 发展定位 |
6.1.2 发展目标及策略 |
6.1.3 具体措施 |
6.2 总体方案 |
6.2.1 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
6.2.2 文旅产业规划 |
6.2.3 生态规划 |
6.2.4 特色风貌营造 |
6.2.5 服务设施体系 |
6.2.6 增加文化旅游特色景点 |
6.3 文化旅游开发时序 |
6.3.1 投资估算 |
6.3.2 综合指标体系 |
6.4 榆中生态创新城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价 |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
7.1 结果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对乡村振兴的高度关注 |
1.1.2 乡村振兴对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
1.1.3 乡村村道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辨析 |
1.4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1 乡村道路发展研究 |
1.4.2 乡村道路规划方法、策略与规划设计研究 |
1.4.3 乡村道路评价研究 |
1.4.4 乡村道路特征研究 |
1.4.5 国内外乡村道路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 |
1.5.1 乡村“三生”需求与村道体系的关系研究 |
1.5.2 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
1.5.3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调研分析 |
1.5.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评价与优化 |
1.5.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的总结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长沙城郊村道体系建设与乡村“三生”需求之间的关系 |
2.1 “三生”需求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2.1.1 从乡村“三生”空间到乡村“三生”需求 |
2.1.2 满足“三生”需求是乡村振兴的基本目的 |
2.2 乡村村道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体现 |
2.3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概况与相关规范、标准 |
2.3.1 长沙城郊乡村道路建设现状分析 |
2.3.2 与长沙城郊乡村村道有关规范与标准的梳理 |
2.4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建设与“三生”需求的差距分析 |
2.4.1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产需求的差距 |
2.4.2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活需求的差距 |
2.4.3 长沙城郊村道建设与生态需求的差距 |
2.5 基于乡村“三生”需求下乡村村道体系的建设内容 |
2.5.1 根据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乡村村道体系 |
2.5.2 满足村民当下的生活需求 |
2.5.3 维护乡村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
2.6 小结 |
3 基于“三生”需求的乡村村道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的流程 |
3.3 评价指标选取与评价体系构建 |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5 指标权重计算 |
3.6 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权重表与分析 |
3.7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的设置 |
3.8 小结 |
4 长沙城郊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分析、评价与优化 |
4.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1 普通发展型乡村——浏阳市卓然村 |
4.1.2 农业主导型乡村——望城区盘龙岭村 |
4.1.3 工业主导型乡村——长沙县石塘铺村 |
4.1.4 商旅主导型乡村——宁乡市关山社区 |
4.1.5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内交通工具的类型 |
4.1.6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4.1.7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建设与管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
4.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评价与优化 |
4.2.1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的分级 |
4.2.2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评价与分析 |
4.2.3 四种发展类型乡村村道评价与分析 |
4.2.4 四种不同发展类型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5 应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盘龙岭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6 应对工业产业发展趋势的石塘铺村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2.7 应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的关山社区村道的优化方法与策略 |
4.3 小结 |
5 长沙城郊乡村村道体系优化方法总结 |
5.1 村道要素 |
5.1.1 村道路面优化 |
5.1.2 村道界面优化 |
5.1.3 村道附属设施优化 |
5.2 村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
5.3 村道管理与维护 |
5.3.1 村道规划建设机制完善 |
5.3.2 村民参与村道管理 |
5.3.3 村道建设与养护的资金筹集 |
5.4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以凉州区为中心武威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和政策依据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凉州区区情和周边区域基本情况概述 |
2.1 凉州区基本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概述 |
2.2 凉州区周边区域基本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1 凉州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2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发展资源优势分析 |
4.1 凉州区发展优势产业和资源分析 |
4.2 凉州区周边区域发展优势产业和资源分析 |
4.3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优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凉州区与周边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发展策略规划 |
5.1 汇聚国内外经济要素,放大中心枢纽优势 |
5.2 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塑造文化品牌 |
5.3 充分激发自身发展活力,以点带面辐射周边 |
5.4 整合农业农村资源优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5.5 打造强大的功能体系,构筑完善服务平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人文关怀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以兰州南服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现状分析 |
2.1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概况 |
2.1.1 甘肃高速公路交通建设情况 |
2.1.2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 |
2.2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 |
2.2.1 社会经济层面 |
2.2.2 人文精神层面 |
2.2.3 技术水平层面 |
2.3 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问题根源分析 |
2.3.1 时代背景 |
2.3.2 理念根源 |
2.3.3 制度性根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人文关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理念 |
3.1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特点 |
3.1.1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意义 |
3.1.2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内容 |
3.1.3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
3.2 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入 |
3.2.1 人文关怀设计的理念 |
3.2.2 人文关怀设计的优点 |
3.2.3 人文关怀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
3.3 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人文关怀的构建 |
3.3.1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的概念 |
3.3.2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的要素 |
3.3.3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理念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文关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
4.1 解析心理维度的服务区建筑功能组成 |
4.1.1 服务区的基本功能 |
4.1.2 服务区的外延功能 |
4.2 强调真实感受的服务区总体布局 |
4.2.1 区域环境 |
4.2.2 功能分区与交通流线 |
4.2.3 绿化环境设计 |
4.3 尊重人文历史的服务区整体风貌 |
4.3.1 文化与风貌 |
4.3.2 形式的表达 |
4.4 符合人体工学的服务设施 |
4.4.1 无障碍环境设计 |
4.4.2 人性化服务设施设计 |
4.5 注重再生资源利用的建筑技术 |
4.5.1 太阳能技术利用 |
4.5.2 水资源循环利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兰州南服务区建筑设计的实践 |
5.1 兰州南服务区设计现状分析 |
5.1.1 兰州南服务区工程概述 |
5.1.2 周边建筑风貌与文化解读 |
5.2 兰州南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原则 |
5.2.1 人性化原则 |
5.2.2 舒适性原则 |
5.2.3 协调性原则 |
5.3 兰州南服务区人文关怀建筑设计的内容 |
5.3.1 服务区功能组成 |
5.3.2 服务区总体布局设计 |
5.3.3 服务区整体风貌 |
5.3.4 服务设施设计 |
5.3.5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
5.4 兰州南服务区建筑设计评价 |
第6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6.2.1 研究的创新点 |
6.2.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 兰州南服务区图纸 |
(5)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研究 |
1.3.2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结构安排和贡献 |
1.4.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4.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亮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甘肃省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分析 |
2.1 经济水平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2.1.1 经济水平现状 |
2.1.2 产业结构现状 |
2.1.3 基础设施现状 |
2.2 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2.2.1 能源消费现状 |
2.2.2 空气环境现状 |
2.2.3 水环境现状 |
2.2.4 生态环境现状 |
2.3 制度建设与文化支撑现状分析 |
2.3.1 制度建设 |
2.3.2 教育现状 |
2.3.3 科技现状 |
2.3.4 宣传教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选取及过程描述 |
3.1 指标体系的确立原则 |
3.2 数据来源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1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3.2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3.4 研究方法 |
3.4.1 综合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法 |
3.4.2 协调发展水平评价——耦合协调度模型 |
3.4.3 效率评价模型——数据包络法 |
第四章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及协调性分析 |
4.1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 |
4.1.1 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4.1.2 生态文明国土空间优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4.1.3 生态文明资源能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4.1.4 生态文明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4.1.5 生态文明生态生活质量子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4.1.6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系统发展水平评价 |
4.2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分析 |
4.2.1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系统耦合度时序演化分析 |
4.2.2 生态文明建设综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综合评价 |
5.1 基于DEA模型的甘肃省静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时序演化分析 |
5.1.1 基于DEA-CCR模型的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分析 |
5.1.2 基于DEA-BCC模型的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分析 |
5.1.3 基于DEA的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 |
5.2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甘肃省总体动态生态文明建设效率分析 |
5.3 DMU生产前沿面优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生态文明系统内部结构 |
6.2.2 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
6.2.3 加强优化国土空间的开发 |
6.2.4 加强生态文明的法制建设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投资者满意度的甘肃省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招商引资 |
2.1.2 顾客满意度 |
2.1.3 投资环境 |
2.2 相关理论 |
2.3 投资环境构成要素 |
2.3.1 经济环境 |
2.3.2 社会文化环境 |
2.3.3 自然环境 |
2.3.4 基础设施环境 |
2.3.5 政治法律环境 |
第三章 甘肃省招商引资现状和招商引资环境现状分析 |
3.1 甘肃省招商引资现状 |
3.1.1 甘肃省招商引资情况 |
3.2 招商引资环境分析 |
3.2.1 经济环境现状 |
3.2.2 社会文化环境现状 |
3.2.3 自然环境现状 |
3.2.4 基础设施环境现状 |
3.2.5 政治法律环境现状 |
第四章 基于投资者满意度相关分析 |
4.1 经济环境满意度分析 |
4.2 社会文化环境满意度分析 |
4.3 自然环境满意度分析 |
4.4 基础设施环境满意度分析 |
4.5 政治法律环境满意度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投资者满意度的甘肃省招商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5.1 存在问题 |
5.2 原因分析 |
5.2.1 经济环境方面 |
5.2.2 社会文化环境方面 |
5.2.3 自然环境方面 |
5.2.4 基础设施环境方面 |
5.2.5 政治法律环境方面 |
第六章 国内招商引资环境优化经验借鉴 |
6.1 国内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经验 |
6.1.1 深圳 |
6.1.2 苏州 |
6.2 对甘肃省的启示 |
第七章 基于投资者满意度的甘肃省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对策 |
7.1 优化经济环境 |
7.2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
7.3 优化自然环境 |
7.4 优化基础设施环境 |
7.5 优化政治法律环境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时间界定 |
1.3.2 空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与白银市的城市发展 |
2.1 苏联援华“156 项工程”概况 |
2.1.1 “156 项工程”的背景 |
2.1.2 “156 项工程”的诞生历程 |
2.1.3 “156 项工程”的布局 |
2.2 “156 项工程”选址白银的原因分析 |
2.2.1 白银丰富的矿产资源 |
2.2.2 白银地理位置优势 |
2.2.3 白银悠久的采矿历史 |
2.2.4 国家行政政策的支持 |
2.3 “156 项工程”的落建与白银城市的诞生 |
2.3.1 两大工程的落建 |
2.3.2 企业入轨运营 |
2.3.3 白银市诞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56项工程”导向下的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回顾 |
3.1 白银市城市发展历程回顾与分期 |
3.1.1 白银市建制沿革回顾 |
3.1.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期 |
3.2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与分期 |
3.2.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回顾 |
3.2.2 “基于156 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分期 |
3.3 初创形成期(1954—1957 年) |
3.3.1 1955 年《白银市(郝家川)初步规划》 |
3.3.2 1956 年《白银市初步规划》 |
3.3.3 1957 年《白银市规划新方案》 |
3.3.4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4 波动与停滞期(1958—1976 年) |
3.4.1 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3.4.2 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
3.4.3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5 恢复重启期(1977—1984 年) |
3.5.1 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
3.5.2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6 转型发展期(1985 年—至今) |
3.6.1 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
3.6.2 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
3.6.3 200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局部调整》 |
3.6.4 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
3.6.5 阶段演进特征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动力机制演进 |
4.1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因素分析 |
4.1.1 国家的行政决策的推动 |
4.1.2 “156 项工程”发展的推动 |
4.1.3 城市转型发展诉求的推动 |
4.1.4 行政区划调整的推动 |
4.1.5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推动 |
4.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关联解析 |
4.2.1 “156 项工程”与第一版总规 |
4.2.2 “大跃进”与第二版总规 |
4.2.3 撤销建制与第三版总规 |
4.2.4 改革开放与第四版总规 |
4.2.5 恢复建制与第五版总规 |
4.2.6 转型发展与第六、七版总规 |
4.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动力机制演进特征分析 |
4.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演进的直接动力 |
4.3.2 “156 项工程”是推动演进的动力根源 |
4.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综合性 |
4.3.4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的动力具有典型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格局演进 |
5.1 白银市城市空间的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地形条件的制约和矿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
5.1.2 交通线路的约束与引导 |
5.1.3 “156 项工程”的影响 |
5.1.4 国家政策和规划思想的影响 |
5.1.5 城市转型及城市性质转变的影响 |
5.1.6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客观要求的影响 |
5.2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白银市城市空间演进特征 |
5.2.1“156 项工程”对城市空间演进影响明显 |
5.2.2 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东业西居”格局长期保持 |
5.2.3 城市空间拓展呈现“居”快“业”缓 |
5.2.4 城市空间拓展在时空上呈现“N”形 |
5.2.5 城市空间拓展以“向西向南”为主 |
5.3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空间的演进 |
5.3.1 工业用地占比较高 |
5.3.2 工业与生活用地经历“分-合-分”的演进过程 |
5.3.3 工业用地向南拓展明显 |
5.4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居住空间的演进 |
5.4.1 比例不断增高 |
5.4.2 居住用地向西拓展明显 |
5.5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空间的演进 |
5.5.1 绿地的延续性强 |
5.5.2 公共绿地占比增高 |
5.6 历版城市总体规划中行政及商业空间的演进 |
5.6.1 与行政区划变动及国家经济制度相呼应 |
5.6.2 从“一核到多核,集中到分散”的演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思想范型演进 |
6.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范型演进回顾与分期 |
6.1.1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回顾 |
6.1.2 白银市历版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分期 |
6.2 各阶段城市规划思想范型演进历程及对白银城市的影响 |
6.2.1 苏联模式主导阶 |
6.2.2 自主探索发展阶段 |
6.2.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
6.2.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主导阶段 |
6.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演进特征分析 |
6.3.1 国家政策是推动思想范型演进的直接动力 |
6.3.2 “156 项工程”始终影响着思想范型的演进 |
6.3.3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代表性 |
6.3.4 白银市城市规划思想范型的演进具有复杂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评价 |
7.1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调查 |
7.2 历版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对白银市城市发展的意义 |
7.2.1 第一版:1957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7.2.2 第二版:1960 年《白银市总体规划》 |
7.2.3 第三版:1965 年《兰州市白银区(郝家川)总体规划》 |
7.2.4 第四版:1978 年《兰州市白银区总体规划》 |
7.2.5 第五版:1987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 年)》 |
7.2.6 第六版:2001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 年)》 |
7.2.7 第七版:2015 年《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年)》 |
7.3 对下版白银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建议 |
7.3.1 总结历史经验,延续规划脉络 |
7.3.2 利用工业基础,促进转型发展 |
7.3.3 树立区域眼光,注重区域协作 |
7.3.4 提升环境品质,创建宜居城市 |
7.3.5 保护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甘肃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程及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定额的编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定额的基础理论与要求 |
2.2.1 养护预算定额的作用 |
2.2.2 编制原则 |
2.2.3 编制依据 |
2.2.4 编制流程及适用范围 |
2.3 定额编制研究 |
2.3.1 定额编制方法 |
2.3.2 基础资料调查 |
2.4 技术要求及方法 |
2.4.1 编制技术要求 |
2.4.2 预算定额编制办法与费用组成 |
2.4.3 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编制办法 |
2.4.4 大中修工程预算编制方法及重要费用指标的确定 |
2.5 现阶段成果 |
2.5.1 大中修工程预算定额及重要费率的确定 |
2.5.2 小修保养工程预算定额及重要费率的确定 |
2.5.3 小修保养工程预算指标 |
2.5.4 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额测算及对比分析 |
3.1 引言 |
3.2 测算方法 |
3.2.1 预算定额对比 |
3.2.2 预算指标对比 |
3.3 大中修工程测算对比及分析 |
3.3.1 建安费对比分析 |
3.3.2 第三部分费用对比分析 |
3.3.3 总造价对比分析 |
3.4 年费用指标测算结果对比分析 |
3.4.1 普通公路 |
3.4.2 高速公路 |
3.5 测评结论及优化 |
3.5.1 增补项目 |
3.5.2 调整项目 |
3.5.3 定额消耗不合理项目 |
3.5.4 计量单位不合理项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与参与的工程项目 |
(9)甘肃省生态公路交通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现状描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总体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的关键技术及难点 |
第二章 甘肃省生态功能区划及要素 |
2.1 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
2.1.1 自然稳定性原则 |
2.1.2 经济适应性原则 |
2.1.3 社会协调性原则 |
2.1.4 系统性原则 |
2.1.5 主导功能性原则 |
2.1.6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 |
2.2 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 |
2.2.1 生态资产要素 |
2.2.2 生态承载力要素 |
2.2.3 生态敏感性要素 |
2.2.4 生态服务功能要素 |
2.3 生态环境概况 |
2.3.1 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
2.3.2 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
2.4 生态资本分析与区域评估 |
2.4.1 区域生态系统资本的价值理论 |
2.4.2 甘肃省生态资本的评估方法 |
2.4.3 结果与分析 |
2.4.4 甘肃省生态空间框架 |
2.5 生态功能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
2.5.1 生态功能区划影响因素 |
2.5.2 生态功能区划影响因子 |
2.6 甘肃省生态功能分区 |
2.6.1 生态功能分区的目标 |
2.6.2 分区方法 |
2.6.3 生态区位 |
2.6.4 生态公路区划 |
2.6.5 生态功能区划 |
第三章 甘肃省生产力空间布局与影响 |
3.1 甘肃省生产力空间布局 |
3.1.1 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3.1.2 甘肃省生产力空间布局现状描述 |
3.1.3 甘肃省生产力空间布局存在问题 |
3.2 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
3.2.1 生产力空间布局对公路交通网络规划的影响分析 |
3.2.2 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与公路交通规划的相互作用 |
3.2.3 城市地域经济结构对公路交通规划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生产力布局的生态公路交通规划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影响交通需求的主要因素 |
4.3 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分析 |
4.3.1 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分析 |
4.3.2 甘肃省交通需求简化预测方法 |
4.4 交通生成预测 |
4.4.1 概述 |
4.4.2 社会经济预测 |
4.4.3 交通需求生成弹性预测 |
4.5 交通分布预测 |
4.5.1 OD流量预测模型 |
4.5.2 预测模型流程图 |
4.6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
4.6.1 概述 |
4.6.2 预测方法 |
4.7 交通分配预测 |
4.7.1 概述 |
4.7.2 公路交通网络分配模型 |
4.7.3 路阻函数的确定 |
4.8 甘肃省公路网络合理规模确定 |
4.8.1 省域公路网络合理规模 |
4.8.2 国土系数理论分析公路网理论长度 |
4.8.3 节点模型法分析公路网理论长度 |
4.9 甘肃省公路网络节点规划方法研究 |
4.9.1 节点重要度法 |
4.9.2 节点的选择和重要度计算 |
4.9.3 节点的系统聚类分析 |
4.10 甘肃省公路网络规划方法研究 |
4.10.1 规划路网结构层次划分 |
4.10.2 公路网络布局典型图式 |
4.10.3 节点间路线重要度的分析计算 |
4.10.4 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建立 |
4.10.5 公路网布局优化方法 |
4.10.6 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及预测 |
5.1.1 主要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指标 |
5.1.2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5.1.3 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
5.2 甘肃省公路网交通需求预测 |
5.2.1 交通小区划分 |
5.2.2 交通需求生成弹性预测 |
5.2.3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
5.3 甘肃省公路网络布局规划 |
5.3.1 甘肃省生态公路布局规划原则 |
5.3.2 甘肃省生态公路布局规划依据 |
5.3.3 甘肃省公路网络合理规模确定 |
5.3.4 甘肃省公路网络节点重要度计算 |
5.3.5 规划路网结构层次划分 |
5.3.6 规划路网布局方案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10)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产业集聚区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
1.1.2. 花木产业前景广阔,发展优势较大 |
1.1.3. 我国花木产业集聚区面临深度转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基础研究 |
2.1.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业产业集聚区 |
2.1.2. 花卉、苗木与花木 |
2.1.3. 花木产业与花木产业集聚区 |
2.2. 国内外理论研究进展 |
2.2.1. 农业产业集聚区理论进展 |
2.2.2. 花木产业理论进展 |
2.2.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理论进展 |
2.2.4. 理论研究评述 |
2.3. 现代都市农业理论 |
2.4. 产业集聚相关经典理论及模型 |
2.4.1. 马歇尔集聚和外部经济理论 |
2.4.2.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和钻石模型 |
2.4.3. 区位商法 |
2.4.4. 空间基尼系数法 |
2.4.5. 经典理论、模型评述 |
2.5.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5.1. 福建漳浦“百里花卉走廊” |
2.5.2. 江苏常州花木产业集聚区 |
2.5.3. 山东青州花木产业集聚区 |
2.5.4. 成都三圣花乡“五朵金花” |
2.5.5. 荷兰的花卉产业集聚区 |
2.5.6. 实践案例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
3.1. 花木产业集聚区主要特征 |
3.1.1. 空间上的空间集聚性 |
3.1.2. 产业上的产业竞合性 |
3.1.3. 资源上的观赏游览性 |
3.1.4. 生态上的生态敏感性 |
3.2. 花木产业集聚区主要问题 |
3.2.1. 花木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主要问题 |
3.2.2. 花木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
3.2.3. 花木产业集聚区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
3.2.4. 花木产业集聚区生态保护主要问题 |
3.3.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特殊性 |
3.3.1. 针对花木产业的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 |
3.3.2. 遵循集群式发展的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 |
3.4. 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总体策略 |
3.5. 空间策略:以空间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结构 |
3.5.1. 空间结构 |
3.5.2. 功能分区 |
3.5.3. 交通系统 |
3.6.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促进产业发展 |
3.6.1. 产业总体布局 |
3.6.2. 以核心主导模式发展花木运销 |
3.6.3. 以集约化种植模式提升花木生产 |
3.6.4. 以多元化延伸模式促进花木深加工 |
3.7. 旅游策略: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带动经济新增长 |
3.7.1 “花木+”旅游发展模式 |
3.7.2. 花木旅游引领三产融合发展 |
3.7.3. 花木绿道带动景区串联发展 |
3.8. 生态策略: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推动片区可持续发展 |
3.9. 本章小结 |
4. 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现状研究 |
4.1. 规划区概况 |
4.2.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集聚度测算 |
4.3.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历程 |
4.3.1.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特征 |
4.3.2. 县域层面花木产业发展历程 |
4.4. 规划区层面发展现状分析 |
4.4.1. 用地现状分析 |
4.4.2. 产业现状分析 |
4.4.3. 交通现状分析 |
4.4.4. 旅游现状分析 |
4.4.5. 生态保护现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 |
5.1. 规划目标和定位 |
5.1.1. 规划目标 |
5.1.2. 规划定位 |
5.2. 空间策略:以空间为载体优化布局结构体系 |
5.2.1. 构建“点线面”复合空间结构体系 |
5.2.2. 合理布局功能片区 |
5.2.3. 优化内外路网结构 |
5.3. 产业策略:以产业集聚为核心缔造现代产业体系 |
5.3.1. 布局: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
5.3.2. 运销:加强物流园区建设 |
5.3.3. 生产:打造重点生产基地 |
5.3.4. 加工:延伸花木产业链条 |
5.4. 旅游策略:以旅游发展为引擎完善旅游游憩体系 |
5.4.1. 三产融合发展 |
5.4.2. 打造环状旅游线路 |
5.4.3. 丰富花木旅游发展模式 |
5.4.4. 完善服务设施 |
5.5. 生态策略:以生态保护为底线构建片区生态体系 |
5.5.1. 林地资源保护 |
5.5.2. 水系资源保护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未来研究方向及反思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对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配套绿化工程的思考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D]. 刘思琪. 兰州大学, 2021(11)
- [2]基于“三生”需求的长沙城郊村道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四种发展类型的乡村为例[D]. 厉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以凉州区为中心武威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与发展探究[D]. 张晶磊. 兰州大学, 2020(01)
- [4]基于人文关怀的甘肃高速公路服务区建筑设计方法 ——以兰州南服务区为例[D]. 张智瑞.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D]. 许丹阳. 兰州大学, 2020(01)
- [6]基于投资者满意度的甘肃省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对策研究[D]. 张楠. 兰州大学, 2020(01)
- [7]基于“156项工程”的白银市城市总体规划演进研究[D]. 程胜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甘肃省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及编制办法测评[D]. 周鑫. 兰州理工大学, 2017(03)
- [9]甘肃省生态公路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 苏南.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3)
- [10]花木产业集聚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鄢陵花木产业集聚区为例[D]. 班宁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